东邻子韩子,忧国忘晨昏。也作漳滨卧,谁招楚些魂。
东邻子韩子,忧国忘晨昏。也作漳滨卧,谁招楚些魂。
旧勋留幕府,新渥到丘园。家法传来久,迟君一尽言。
旧勋留幕府,新渥到丘园。家法传来久,迟君一尽言。

hánzhōngèr--zhāngxiàoxiáng

dōnglínzihánziyōuguówàngchénhūnzuòzhāngbīnshuízhāochǔxiēhún

jiùxūnliúxīndàoqiūyuánjiāchuánláijiǔchíjūnjǐnyán

张孝祥

张孝祥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唐代诗人张籍的七世孙。张孝祥善诗文,尤工于词,其风格宏伟豪放,为“豪放派”代表作家之一。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等传世。 ▶ 580篇诗文

猜您喜欢
堆几尽埃简,攻之如蠹虫。
堆几尽埃简,攻之如蠹(dù)¹
译文:案几上堆满了沾满尘埃的书简,你就像只蠹虫一样在啃食它们。
注释:子由:苏轼弟弟苏辙,字子由。¹蠹虫:咬器物的昆虫。
谁知圣人意,不尽书籍中。
谁知圣人意,不尽书籍中。
译文:但是你哪里想到,圣人的思想并不全部都在书里啊。
曲尽弦犹在,器成机见空。
曲尽弦犹在,器成机见空。
译文:圣人的思想并不全然体现在书里,就如同学音乐不只是弹奏琴弦,学制作也不只是运用机械。
妙哉斫轮手,堂下笑桓公。
妙哉斫轮手,堂下笑桓公。        
译文:当年那个斫轮手曾经在堂下嘲笑死读书的桓公,他的言论实在是精妙啊。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牛渚(zhǔ)¹西江²夜,青天无片云。
译文:秋夜行舟停泊在西江牛渚山,蔚蓝的天空中没有一丝游云。
注释:¹牛渚:山名,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北。诗题下有注: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²西江:从南京以西到江西境内的一段长江,古代称西江。牛渚也在西江这一段中。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¹
译文: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朗的秋月,徒然地怀想起东晋谢尚将军。
注释:¹谢将军:东晋谢尚,今河南太康县人,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适袁宏在运租船中诵己作《咏史》诗,音辞都很好,遂大加赞赏,邀其前来,谈到天明。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余亦舟高咏¹,斯(sī)²不可闻。
译文:我也能够朗吟袁宏的咏史诗,可惜没有那识贤的将军倾听。
注释:¹高咏:谢尚赏月时,曾闻诗人袁宏在船中高咏,大加赞赏。²斯人:指谢尚。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席 一作:去)
明朝挂帆席¹,枫叶落²纷纷。(席 一作:去)
译文:明早我将挂起船帆离开牛渚,这里只有满天枫叶飘落纷纷。
注释:¹挂帆席:一作“洞庭去”。挂帆:扬帆。²落:一作“正”。

  首句开门见山,点明“牛渚夜泊”。次句写牛渚夜景,大处落墨,展现出一片碧海青天、万里无云的境界。寥廓空明的天宇,和苍茫浩渺的西江,在夜色中融为一体,越显出境界的空阔渺远,而诗人置身其间时那种悠然神远的感受也就自然融合在里面了。

  三、四句由牛渚“望月”过渡到“怀古”。谢尚牛渚乘月泛江遇见袁宏月下朗吟这一富于诗意的故事,和诗人眼前所在之地(牛渚西江)、所接之景(青天朗月)的巧合,固然是使诗人由“望月”而“怀古”的主要凭藉,但之所以如此,还由于这种空阔渺远的境界本身就很容易触发对于古今的联想。空间的无垠和时间的永恒之间,在人们的意念活动中往往可以相互引发和转化,陈子昂登幽州台,面对北国苍莽辽阔的大地而涌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感,便是显例。而今古长存的明月,更常常成为由今溯古的桥梁,“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金陵城西月下吟》),正可说明这一点。因此,“望”、“忆”之间,虽有很大跳跃,读来却感到非常自然合理。“望”字当中就含有诗人由今及古的联想和没有明言的意念活动。“空忆”的“空”字,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也暗示了这份回忆注定没有回应。暗逗下文。

  如果所谓“怀古”,只是对几百年前发生在此地的“谢尚闻袁宏咏史”情事的泛泛追忆,诗意便不免平庸而落套。诗人别有会心,从这桩历史陈迹中发现了一种令人向往追慕的美好关系—贵贱的悬隔,丝毫没有妨碍心灵的相通;对文学的爱好和对才舟的尊重,可以打破身份地位的壁障。而这,正是诗人在当时现实中求之而不可的得。诗人的思绪,由眼前的牛渚秋夜景色联想到往古,又由往古回到现实,情不自禁地发出“余亦舟高咏,斯人不可闻”的感慨。尽管自己也象当年的袁宏那样,富于文学才华,而象谢尚那样的人物却不可复遇了。“不可闻”回应“空忆”,寓含着世无知音的深沉感喟。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末联宕开写景,想象明朝挂帆离去的情景。在飒飒秋风中,片帆高挂,客舟即将离开江渚;枫叶纷纷飘落,象是无言地送着寂寞离去的行舟。秋色秋声,进一步烘托出因不遇知音而引起的寂寞凄清情怀。

  诗意明朗而单纯,并没有什么深刻复杂的内容,但却具有一种令人神远的韵味。这种神韵的形成,离不开具体的文字语言和特定的表现手法。这首诗,写景的疏朗有致,不主刻画,迹近写意;写情的含蓄不露,不道破说尽;用语的自然清新,虚涵概括,力避雕琢;以及寓情于景,以景结情的手法等等,都有助于造成一种悠然不尽的神韵。李白的五律,不以锤炼凝重见长,而以自然明丽为主要特色。此篇行云流水,纯任天然。这本身就构成一种萧散自然、风流自赏的意趣,适合表现抒情主人公那种飘逸不群的性格。诗的富于情韵,与这一点也不无关系。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12月版 :第346-347页 .

niúzhǔhuái怀

bái tángdài 

niúzhǔ西jiāng qīngtiānpiànyún 
dēngzhōuwàngqiūyuè kōngxièjiāngjūn 
nénggāoyǒng rénwén 
míngzhāoguàfān fēngluòfēnfēn  (zuò  )
铜壶更漏残,红妆春梦阑,江上花无语,天涯人未还。倚楼闲,月明千里,隔江何处山。
铜壶¹更漏残,红妆春梦阑(lán),江上花无语,天涯人未还。倚(yǐ)楼闲,月明千里,隔江何处山。
译文:铜壶更漏快要滴尽了,红妆佳人从春夜梦中醒来。江上的花默默无语,心上人远在天涯尚未归还。倚楼闲望,在明月千里之外,在江的那边是望不到尽头的远山。
注释:后庭花:仙吕宫曲牌名。¹铜壶:古代的计时器,以铜壶盛水,昼夜滴漏,以刻度为计,称为“漏”。
以思妇为题材的作品,自汉乐府以来,诗词中为数不少。这首以“拟古”为题的散曲小令当是模仿这类作品的。它刻画了一个居住在江边楼头的女子思念远人的情景。所思念的远人当是她的丈夫,如系恋人,感情大约不是这样明朗而单纯的。此曲中思妇的感情是浓烈的,但作者却将它化浓为淡。花、楼、明月、远山,形象色彩都是不鲜明的,思念也似有若无。但读过之后,谁都会被这少妇的情思萦绕,久久难以释怀。
参考资料:
1、 《元曲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7月版,第1063-1064页

hòutínghuā··--shàohēngzhēn

tónggènglòucánhóngzhuāngchūnmènglánjiāngshànghuātiānrénwèiháilóuxiányuèmíngqiānjiāngchùshān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译文:春日阴云笼罩,虽然云层不厚,但整天浓阴密布,云天雾海。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译文:一片迷茫蝴蝶因气候寒冷而紧缩了翅膀,不能飞舞;花朵因空气湿冷而迟迟不开。
亚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
亚树青帘¹动,依山片雨临。
译文:春风凛冽,吹动着挂在树枝上的酒旗;春雨阵阵,靠近山的地方,春风突然夹裹着春雨而来,叫人感到一阵寒冷。
注释:¹青帘:指酒旗。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译文:不曾做对不住景物的事,只是苦于身体条件和心情低落而不能去接近。

  北宋诗人梅尧臣的这首《春寒》诗可以按“起、承、转、合”的结构规律来把握。

  首联“起”,点明季节特征,说明春日阴云笼罩,虽然云层不厚,但整天浓阴密布,云天雾海,一片迷茫。“云容薄”三字很好地点明了早春云雾的特点。

  颔联“承”,以极其对仗的句式,写出了春寒料峭的气候环境下的景物特征:蝴蝶因气候寒冷而紧缩了翅膀,不能飞舞;花朵因空气湿冷而迟迟不开。其中“不开心”三字一语双关,写景写人,移情手法,别有意味,叫人想起“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句来。

  颈联“转”,由静景而至于动景。春风凛冽,吹动着挂在树枝上的酒旗;春雨阵阵,靠近山的地方,春风突然夹裹着春雨而来,叫人感到一阵寒冷。“亚”通“压”,低低地垂挂着。“片”,不能理解为大雨,它准确地描绘出春雨的特点。

  尾联“合”,点明诗人对景物产生如此感受的原因,借此抒发了感情。“未尝辜”是说诗人不曾做对不住景物的事,是诗人情感和人格的表露。“病”字一语双关,既写了身体状况,也写出诗人此时的心情。

  诗题“寒”字奠定了全文凄冷的基调。首联点明春阴的季节特征,薄云密布,是诗人心境的流露。中间两联,通过具体物象,来表现春寒,三四句写因寒气袭来,蝴蝶收敛双翅,花蕾无力舒展,这是选取春天最有代表性的蝶和花写天气之寒。五六句写压挂在树枝上的酒旗翻动,足见风很猛;依傍山丘的阴云挟带着阵雨压来,表明雨势之急。这四句从不同视角形容春寒,这一派峭寒,使天宇充塞着凄冷寥落的气氛,这就把春寒真切地刻画出来。联系诗人的人生经历和范仲淹革新失败的历史背景,不难理解诗人此时因改革处于低潮而感情凄苦、心情悲凉的深意。

chūnhán

méiyáochén sòngdài 

chūnzhòuyīnyīn yúnrónggèngshēn 
diéhànfāngliǎnchì huālěngkāixīn 
shùqīngliándòng shānpiànlín 
wèichángjǐng duōbìngnéngxún 
花前顾影粼粼。水中人。水面残花片片绕人身。
花前顾影粼(lín)¹。水中人。水面残花片片绕人身。
译文:她在花前水边照影儿,清清水中有个人,掉落水面的片片落花绕人身。
注释:¹粼粼:水清澈而微湍。
私自整,红斜领,茜儿巾。却讶领间巾里刺花新。
私自整,红斜领,茜(qiàn)¹儿巾。却讶²领间巾里刺花新。
译文:情不自禁整整歪斜的红色衣领,再理理绛色佩的衣巾,却惊讶水中的领间巾底,刺绣的花那样新?
注释:¹茜:茜草根红,可为染料。此指绛色。²讶:惊奇。此处意为令人心动。
此词以景衬人,景与人融为一体。构思新巧,极富生活情趣。花影斑斑,清水粼粼,映衬着女子娟秀的体貌。花片人面在水中融合、荡开,色彩缤纷,妖冶多姿。女子颔首整衣,显出了领间襟里所绣的新式花朵。全词清新婉丽,曲折有致。

xiāngjiànhuān··huāqiányǐnglín--máolíng

huāqiányǐnglínlínshuǐzhōngrénshuǐmiàncánhuāpiànpiànràorénshēn

zhěnghóngxiélǐngqiànérjīnquèlǐngjiānjīnhuāxī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