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忧患苦无端,一笑相逢强自宽。诗律频调代音乐,寿觞满引当仙丹。
老来忧患苦无端,一笑相逢强自宽。诗律频调代音乐,寿觞满引当仙丹。
二山坐对事非偶,三径思归盟不寒。出岫白云知几许,榭中矫首共遐观。
二山坐对事非偶,三径思归盟不寒。出岫白云知几许,榭中矫首共遐观。

xiéguòyúnxièzhīzōngchūshìzhāngyòngyùnèr--wángshípéng

lǎoláiyōuhuànduānxiàoxiāngféngqiángkuānshīpíndiàodàiyīn寿shòushāngmǎnyǐndāngxiāndān

èrshānzuòduìshìfēiǒusānjìngguīménghánchūxiùbáiyúnzhīxièzhōngjiǎoshǒugòngxiáguān

王十朋

王十朋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 1637篇诗文

猜您喜欢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¹里开芳宴²,兰缸(gāng)³艳早年
译文:在色彩华丽的灯光里,夫妻举办芳宴玩乐庆祝,精致的灯具下,年轻人显得更加光鲜艳丽。
注释:¹锦:色彩华丽,这里指色彩华丽的花灯,正月十五有放花灯的习俗。²开芳宴:始于唐代的一种习俗,由夫妇中的男方主办,活动内容一般为夫妻对坐进行宴饮或赏乐观戏。开,举行。³兰缸:也作“兰釭”,是燃烧兰膏的灯具,也常用来表示精致的灯具。⁴早年:年轻的时候,这里指年轻人。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rù)¹遥分地,繁光远缀(zhuì)天。
译文:灯光绚丽的色彩遥遥看来好像分开了大地,繁多的灯火远远的点缀着天际。
注释:¹缛彩:也作“縟采”,绚丽的色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接汉¹疑星落,依²楼似月悬。
译文:连接天河的灯光烟火好像是星星坠落下来,靠着高楼的灯似乎月亮悬挂空中。
注释:¹汉:天河,银河。《迢迢牵牛星》中有“皎皎河汉女”,即为银河中的织女星。²依:靠着,依靠。《说文》依,倚也。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别有千金笑¹,来映九枝²前。
译文:还有美丽女子的美好笑容映照在九枝的火光下。
注释:¹千金笑:指美丽女子的笑。²九枝:一干九枝的灯具,枝上放置蜡烛或加灯油,也泛指一干多枝的灯。
新正元旦之后,人们忙着拜节、贺年,虽然新衣美食,娱乐游赏的活动却比较少;元宵节则将这种沉闷的气氛打破,把新正的欢庆活动推向了高潮。绚丽多彩的元宵灯火将大地点缀得五彩缤纷,甚至一直绵延不绝地与昊昊天穹连成一片,远处的( 灯光)恍若点点繁星坠地,靠楼的(灯光)似明月高悬。为这节日增光添彩的,当然还少不了美丽姑娘的欢声笑语。宋代以后,元宵节的热闹繁华更是盛况空前,人们不但在节日之夜观灯赏月,而且尽情歌舞游戏。更为浪漫的是,青年男女往往在这个欢乐祥和的日子里较为自由地相互表达爱慕之意。

shíguāndēng

zhàolín tángdài 

jǐnkāifāngyàn lángāngyànzǎonián 
cǎiyáofēn fánguāngyuǎnzhuìtiān 
jiēhànxīngluò lóuyuèxuán 
biéyǒuqiānjīnxiào láiyìngjiǔzhīqián 
金炉犹暖麝煤残。惜香更把宝钗翻。重闻处,余熏在,这一番、气味胜从前。
金炉¹犹暖麝(shè)²残。惜香³更把宝钗(chāi)翻。重闻处,余熏(xūn)在,这一番、气味胜从前。
译文:香炉还是暖的,炉中的香烧的所剩不多了。爱惜香,哪怕剩的不多了。也要用宝钗把那点残余未尽的香翻动,使它全部燃烧完毕。再嗅那里,余留的香还存在。
注释:¹金炉:金属铸的香炉。²麝煤:即麝墨。³惜香:珍惜麝香、供香。⁴宝钗:用金银珠宝制作的双股簪子。⁵重闻:再嗅。⁶余熏:余留的香味。
背人偷盖小蓬山。更将沈水暗同然。且图得,氤氲久,为情深、嫌怕断头烟。
背人¹偷盖²小蓬山³。更将沈水暗同然。且图得,氤(yīn)(yūn)久,为情深、嫌怕断头烟。
译文:趁着别人不知道,把沉香木加进香炉中,和燃烧着的香料一同暗暗燃烧,再偷偷地把香炉的盖子盖上,想让香气飘的更久一些。这么做因为两人感情很深,害怕香没有烧完就会熄灭。
注释:¹背人:趁人不知道,躲避着人。²偷盖:暗暗地盖上。³小蓬山:相传为仙人居地,这里代指香炉。⁴沈水:即沉水、沉香木。⁵然:“燃”的本字。⁶氤氲:弥漫的浓烈的香气。⁷嫌怕:厌弃而害怕。断头烟:断头香,谓未燃烧完就熄灭的香。俗谓以断头香供佛,来生会得与亲人离散的果报。

  上片,写灵柩前的烧香忆旧情景。第一句用了主谓语忆旧。忆当年,每天祝福的烧香的“金炉”暖气犹存,伴读时的“麝煤”已是所剩无几了。第二句用递进句忆旧。忆当年,君“借香”希望香气长留身边。更为可贵的是,用“宝钗”将那残余未尽的香翻动,让它全部燃烧完毕。最后四句用叙述的语言写现实。“重闻”那个地方,“余熏”还存在。“这一番气味”远远超过了从前的烧香祝福。整个上片饱含着浓烈香气,以象征着苏轼与王弗昔日幸福绵绵。

  下片,描叙殡仪式上精心添香及其忠诚心态。第一、二句写感情上的隐私:“背人偷盖”着小蓬山式的香炉,再把沉香木加进去,和燃烧着的香料一同暗暗燃烧。这是为了什么,最后几句,从两层意思上作了回答:一是“且图得,氤氲久”;二是“为情深,嫌怕断头烟”。尽管“嫌怕断头烟”是陈旧习俗,但反映了苏轼对妻子王弗矢志不渝的忠贞爱情。

  全词,从表面上来看是咏一个妇女焚香,羞怯的希望香气溜得更长久,以象征幸福绵绵。实则是苏轼从妻子王弗平日生活里的习惯角度,表达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就香炉焚香、今昔对比之景来怀念王弗。“背人偷盖小蓬山”,这一举动,虽极微小,但典型地刻画了苏轼的虔诚专一爱情。“嫌怕断头烟”,不免含有封建迷信色彩,但从一个侧面更加强化了苏轼与王弗的深挚的生死之情。

参考资料:
1、 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饶晓明.历代名家词新释辑评丛书苏轼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1月:84-86
过雨溪山净,新晴花柳明。
过雨溪山净,新晴花柳明。
译文:雨后的溪山格外明净,初晴时花和柳树一片清新。
来穿雨好树,别作一家声。
来穿雨好树,别作一家声。
译文:突然听到穿过雨和树的黄莺叫声,宛转动听似是天外之音。
故欲撩诗兴,仍添怀友情。
故欲撩诗兴¹,仍添怀友情。
译文:我作诗的兴致正好被撩拨起来,却莫名地怀念起异地的友人。
注释:¹诗兴:作诗的兴致。
惊飞苦难见,那更绿阴成。
惊飞苦难见,那更绿阴成。
译文:许是受到惊吓黄莺一飞不见,留下的却是一地的绿荫!

wényīng

yángwàn sòngdài 

guòshānjìng xīnqínghuāliǔmíng 
láichuān穿hǎoshù biézuòjiāshēng 
liáoshīxìng réngtiānhuái怀yǒuqíng 
jīngfēinánjiàn gèng绿yīnchéng 
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¹花下感流年。
译文:二月的时候,春天又回来了,又开始刮起了春风,下起了春雨。在怒放的桃花下,感叹时光飞逝。
注释:¹碧桃:桃树的一种。花重瓣,不结实,供观赏和药用。一名千叶桃。
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
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
译文:虽然很多树上还有残留的花,却都比不上刚开的那个一朵鲜艳美丽。

táohuā

yuánméi qīngdài 

èryuèchūnguīfēngtiān táohuāxiàgǎnliúnián 
cánhóngshàngyǒusānqiānshù chūkāiduǒxiān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凤尾香罗¹薄几重,碧文圆顶²夜深缝。
译文:织着凤尾纹的绫罗,薄薄重重;碧纹的圆顶罗帐,我深夜赶缝。
注释:¹凤尾香罗:凤纹罗;罗:绫的一种。²顶:指帐顶。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扇裁¹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译文:那回邂逅,来不及用团扇掩盖;可你驱车隆隆而过,无语相通。
注释:¹扇裁:指以团扇掩面。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曾是寂寥金烬(jìn)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译文:曾因寂寥不眠,想到更残烛尽;却无你的消息,等到石榴花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任 一作:待)
斑骓(zhuī)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任 一作:待)
译文:也许你在垂杨岸,栓系斑骓马;怎能等到,送去会你的西南风。

  李商隐的七律无题,艺术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貌。这首七律无题,内容是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无望的苦闷,又采取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因此,女主人公的心理独白就构成了诗的主体。她的身世遭遇和爱情生活中某些具体情事就是通过追思回忆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的。

  起联写女主人公深夜缝制罗帐。凤尾香罗,是一种织有凤纹的薄罗;碧文圆顶,指有青碧花纹的圆顶罗帐。李商隐写诗特别讲求暗示,即使是律诗的起联,也往往不愿意写得过于明显直遂,留下一些内容让读者去玩索体味。像这一联,就只写主人公在深夜做什么,而不点破这件事意味着什么,甚至连主人公的性别与身份都不作明确交代。通过“凤尾香罗”、“碧文圆顶”的字面和“夜深缝”的行动,可以推知主人公大概是一位幽居独处的闺中女子。罗帐,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被用作男女好合的象征。在寂寥的长夜中默默地缝制罗帐的女主人公,大概正沉浸在对往事的追忆和对会合的深情期待中吧。

  接下来是女主人公的一段回忆,内容是她和意中人一次偶然的相遇──“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对方驱车匆匆走过,自己因为羞涩,用团扇遮面,虽相见而未及通一语。从上下文描写的情况看,这次相遇不象是初次邂逅,而是“断无消息”之前的最后一次照面。否则,不可能有深夜缝制罗帐,期待会合的举动。正因为是最后一次未通言语的相遇,在长期得不到对方音讯的今天回忆往事,就越发感到失去那次机缘的可惜,而那次相遇的情景也就越加清晰而深刻地留在记忆中。所以这一联不只是描绘了女主人公爱情生活中一个难忘的片断,而且曲折地表达了她在追思往事时那种惋惜、怅惘而又深情地加以回味的复杂心理。起联与颔联之间,在情节上有很大的跳跃,最后一次照面之前的许多情事(比如她和对方如何结识、相爱等)统统省略了。

  颈联写别后的相思寂寥。和上联通过一个富于戏剧性的片断表现瞬间的情绪不同,这一联却是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概括地抒写一个较长时期中的生活和感情,具有更浓郁的抒情气氛和象征暗示色彩。两句是说,自从那次匆匆相遇之后,对方便绝无音讯。已经有多少次独自伴着逐渐黯淡下去的残灯度过寂寥的不眠之夜,眼下又是石榴花红的季节了。“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寸相思一寸灰”,那黯淡的残灯,不只是渲染了长夜寂寥的气氛,而且它本身就仿佛是女主人公相思无望情绪的外化与象征。石榴花红的季节,春天已经消逝了。在寂寞的期待中,石榴花红给她带来的也许是流光易逝、青春虚度的怅惘与伤感吧。“金烬暗”、“石榴红”,仿佛是不经意地点染景物,却寓含了丰富的感情内涵。把象征暗示的表现手法运用得这样自然精妙,不露痕迹,这确实是艺术上炉火纯青境界的标志。

  末联仍旧到深情的期待上来。“斑骓”句暗用乐府《神弦歌·明下童曲》“陆郎乘斑骓……望门不欲归”句意,大概是暗示她日久思念的意中人其实和她相隔并不遥远,也许此刻正系马垂杨岸边呢,只是咫尺天涯,无缘会合罢了。末句化用曹植《七哀》“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诗意,希望能有一阵好风,将自己吹送到对方身边。李商隐的优秀的爱情诗,多数是写相思的痛苦与会合的难期的,但即使是无望的爱情,也总是贯串着一种执着不移的追求,一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式的真挚而深厚的感情。希望在寂寞中燃烧,读者在这首诗中所感受到的也正是这样一种感情。这是他的优秀爱情诗和那些缺乏深挚感情的艳体诗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也是这些诗尽管在不同程度上带有时代、阶级的烙印,却至今仍然能打动人们的一个重要原因。

 ·fèngwěixiāngluóchóng

shāngyǐn tángdài 

fèngwěixiāngluóchóng wényuándǐngshēnféng 
shàncáiyuéxiūnányǎn chēzǒuléishēngwèitōng 
céngshìliáojīnjìnàn duànxiāoshíliúhóng 
bānzhuīzhǐchuíyángàn chù西nánrènhǎofēng  (rènzuò dài )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