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葱得到杖朝无,日日闺庭即玉壶。方朔未衰频仰乳,老莱犹稚更将雏。
笼葱得到杖朝无,日日闺庭即玉壶。方朔未衰频仰乳,老莱犹稚更将雏。
饥同食字神仙蠹,冻似啼霜子母乌。一片春晖那媚得,油油草色羡蘼芜。
饥同食字神仙蠹,冻似啼霜子母乌。一片春晖那媚得,油油草色羡蘼芜。
屈大均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 2341篇诗文

猜您喜欢
男儿一片气,何必五车书。
男儿一片气¹,何必五车书²
译文:男儿要有英雄气概,不必天天在家读书。
注释:告八:名字事迹不详。告当为姓,与郜同。告八,排行第八。¹一片气:一股勇气。²五车书:是说书读得很多。
好勇方过我,多才便起予。
好勇方过我¹,多才便起予(yú)²
译文:在勇武方面,你的确胜过了我,而在多方面的才艺上,你对我带来了极大的启发。
注释:¹好勇方过我:用《论语》典故,赞扬告八勇力过人。²多才便起予:用《论语》典故,夸奖告八有才而且能对自己有所启发。起予:启发我。
运筹将入幕,养拙就闲居。
运筹(chóu)¹勇入幕(mù)²,养拙(zhuō)³就闲居。
译文:你勇前往军队,展现你的才能与能力,而我则无事在家里等待着适合的机缘。
注释:¹运筹:指谋划。²幕:指军中帐幕。这句是说告八勇入军幕中参预机密。³养拙:即守拙,指退隐不佳。此句是讲孟浩然自己。
正待功名遂,从君继两疏。
正待功名遂¹,从君继两疏(shū)²
译文:等你我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和功名之后,我希望能够向你学习,一同追随古人的智慧,回归山林。
注释:¹遂:成功。²两疏:指汉代疏广、疏受叔侄二人。

  孟浩然“为学三十载,闭门江汉阴”,读了许多书,以求仕途显达,有益于社会。可是“欲济无舟楫”,仕途上屡受挫折,使他陷入了出世和入世的矛盾痛苦中。

  第一联“男儿一片气,何必五车书”,以开门见山的方式,描绘出一幅男儿要有英雄气、不必天天在家读书的景致,在武与文的对照中,明确揭示出全篇主旨,把诗人“儒冠误身”的不平之鸣,像江河开闸那样突然迸发出来,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表现了诗人才大难为用的愤慨心情。这种思想,是由于唐代社会积蕴着浓郁的“英雄”气氛,投笔从戎显然不是诗人的一时激奋之举,而是边塞诗人英雄意识和功名情结长期孕育而产生的结果。

  第二联借用《论语》典故,运用概括描写,以旷达的情怀称颂晚辈好勇多才,笔调轻松,感情真挚而又得体。从所用典故来看,告八当为诗人的晚辈。诗人用此诗勉励年轻人从军报国,极具壮逸之气,讴歌建功立业的英雄理想,具有极强的震撼力量。诗人笔下的主人公,心中充盈着豪荡侠情和肝胆意气。有志男儿凭此足以立功边陲。诗人对豪勇意气的赞美之情,正是盛唐人心绪的真实流露。

  第三联承接前面的才气对照,再写两人的不同遭遇。一个“运筹勇入幕”,一个“养拙就闲居”,在鲜明的对照中,表达出对告八的鼓励和羡慕,流露出自己不得不隐居的苦情。这对当时人们在儒术之外,还重侠尚武的社会思潮作出了很好的揭示。

  末联写诗人借用汉代疏广、疏受叔侄二人的典故,以功成身退互勉,在消积中蕴含着积极和奋发,在隐逸中充满了幻想和期望,又告诫告八必须像汉代疏广、疏受叔侄一样,知进知退,切莫贪恋禄位。功成名就之后又双双归卧田园的典故,以抒发诗人对告八必能恃才建功且会功德圆满的信心。这种热切期盼和信心,同样从一个侧面辉映出典型的盛唐面影。

  此诗忧而不伤,哀而不怨,虽失意但无苦语,送友人而不见别绪,风格俊爽,颇有韵致。此诗奇句写告八,偶句写自己,句句对照,写得颇有特色。诗中处处闪现着男儿的豪情志节,充溢着一股不同于多婉约情调之宋词的阳刚之气。一方面写告八从军,鼓励他上进;一方面写自己,想求功名后身退。诗中处处照顾到两者的相互关系。最后,以功成身退的“两疏”互勉。写得既真挚而又得体。诗人借送别告八从军,抒发了自己“魏阙心常在修,希求立功成名”的思想,发出了书多无用,功成便退的感慨。

参考资料:
1、 [唐]王维,孟浩然著.王维孟浩然诗精选精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3:171-172
2、 刘逸生.孟浩然韦应物诗选: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04月第1版:66-67

sònggàocóngjūn--mènghàorán

nánérpiànchēshū

hǎoyǒngfāngguòduōcái便biàn

yùnchóujiāngyǎngzhuōjiùxián

zhèngdàigōngmíngsuìcóngjūnliǎngshū

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
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¹
注释:¹三休:多次休息。
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
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
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
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
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
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¹
注释:¹“静言”二句:陆机《猛虎行》:“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
望见南山阳,白露霭悠悠。
望见南山¹阳,白露霭²悠悠。
注释:¹南山:终南山,也即秦岭。²霭:形容远。悠悠:远貌。
青皋丽已净,绿树郁如浮。
青皋丽已净,绿树郁如浮。
曾是厌蒙密,旷然销人忧。
曾是厌蒙密¹,旷然销人忧。
注释:¹蒙密:谓草木繁茂,掩蔽甚深。

sànwǎngshēnlínzhúdèngdàopánshízhìhuángniúlǐngjiànhuánghuāchuān--wángwéi

wēijìngwànzhuǎnshùjiāngsānxiū

huíhuánjiànyǐnyìnglínqiū

sōngshàngchánchánshízhōngliú

jìngyánshēnzhǎngxiàogāoshāntóu

wàngjiànnánshānyángbáiǎiyōuyōu

qīnggāojìng绿shù

céngshìyànméngkuàngránxiāorényōu

庭院沉沉白日斜,绿阴满地又飞花。瞢腾春梦绕天涯。
庭院沉沉白日斜,绿阴满地又飞花。瞢(měng)(téng)¹春梦绕天涯。
注释:¹瞢腾:睡梦迷糊蒙眬。
帘幕受风低乳燕,池塘过雨急鸣蛙。酒醒明月照窗纱。
帘幕受飞¹低乳燕,池塘过雨急鸣蛙。酒醒明月照窗纱。
注释:¹受飞:被飞吹动。
庭院日斜,绿阴花飞,帘低乳燕,池塘鸣蛙。正是春深夏浅,宜人天气。作者扶醉一梦,梦觉已月上纱窗。其中“瞢腾春梦绕天涯”一语,透露出渴望摆脱世务羁绊的心情,但写来曲折委婉,余韵不尽。

huànshā··tíngyuànchénchénbáixié--xiàyán

tíngyuànchénchénbáixié绿yīnmǎnyòufēihuāméngténgchūnmèngràotiān

liánshòufēngyànchítángguòmíngjiǔxǐngmíngyuèzhàochuāngshā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雪似梅花¹,梅花似雪²。似和不似都奇绝。恼人风味阿(ā)³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译文:这雪像梅花一样洁白,那梅花又像雪一般晶莹,无论是像,还是不像,都是一样的绝美。可这绝美的雪与梅,却勾起我的愁思。这愁思,有谁能知道呢?只有南楼上的明月是我的见证。
注释:¹雪似梅花:唐东方虬《春雪》:“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²梅花似雪:古乐府:“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来。”³阿谁:谁,何人。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记得去年¹,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译文:记得往年,也是这样时节,我却是和你一起踏雪寻梅,那明月照着我们俩,时间流逝,人亦渐老,事也成了旧事,没人再提了!我醉了又醒,醒了又醉,却是为了谁?唉,直到现在,我还在悔恨,悔恨当初那样轻易地离开了你!
注释:¹去年:往年。

  吕本中的诗词以构思精巧见长,大多写得词浅意深,别有风味,胡仔说:“吕居仁诗清駃可爱。如‘树移午影重帘静,门闭春风十日闲’,‘往事高低半枕梦,故人南北数行书’。”(《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三)而吕本中的艺术风格在词中则体现得尤为明显。像《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减字木兰花(去年今夜)》、《菩萨蛮(高楼只在斜阳里)》等词中,都鲜明地表现了词人这种艺术风格。

  词的上片以“似”与“不似”写梅与雪交相辉映的奇绝之景。梅花与飞雪同时的情景之下,写梅往往说到雪,以雪作背景。唐代齐己《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宋代陆游《梅花》绝句:“闻道梅花坼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正因为梅与雪同时,加之梅花与雪花有相似之处,诗人便常常将它们联系起来。唐代张谓《早梅》诗说它们形似难辨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而宋代王安石则从另一角度表现其不似,《梅花》诗云:“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和雪花形相似、色相近,而质相异,神相别,因而在本词中词人在写了“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之后,即拔起一笔 :“似和不似都奇绝”。“似”是言色,“不似”则言香 。在朦胧月色之中,雪白梅洁,暗香浮动,这确实是种奇妙的境界。

  月下奇景,本应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可是词人认为是“恼人”的。“恼人”即“撩人”,此解释在诗词中屡见不鲜。会撩拨起人的心事的原因词人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含糊地说 :“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词人在此处设下了悬念,令人揣想。

  江淹《别赋》中名句 :“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李白《渌水曲》:“渌水明秋日,南湖采白蘋。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此诗说的是送行时看到春草如茵,绿水如染,正是此春光反而增加了诗人的惆怅。李诗说的是姑娘在湖上采蘋,秋日明丽、荷花红艳,但此景不使人欢,反叫人愁,这是因为心中本有事,见了这乐景则与她心情抵触不入,反而触景添愁。

  词的下片则点明词人心事的由来:“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 。”原来是去年梅花开放时节,曾同情人共赏梅花,南楼之月可作见证,而今与情人离别了,风物依旧,人事已非,词到结句时才点明词人为什么别来频醉频醒,是为了“轻离别 ”的“恨 ”。整首词先设下重重迷障,层层云翳,然后驱雾排云,露出了本意这样使读者从深深的困惑中明白过来,得到了感情上的慰藉。

  “言情之词,必藉景色映托,乃具深婉流美之致。”(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卷二)吕本中这首《踏莎行》见雪兴怀,睹梅生情,登楼抒感,对月寄慨,把离别恨委婉道出,有着一种朦胧美。这种朦胧美不同于明快之美,但也不是晦涩。如果一首词让人感到不知所云,百思不解,那就失却了意义。这种词没有朦胧美,而是晦涩。朦胧美如雾中之花,纱后之女,初看不清楚,细辨可见其形态,这种境界给人一种含蓄美。这首词的题旨全靠最后一句“ 到今犹恨轻离别”点出。艺术手法确如画龙,在云彩翻卷之中,东现一鳞,西露一爪,最后见首点睛,因而使画中之龙既显得体态矫健,又透出十分神韵。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等著.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8(2010.5重印):1223-1224

shāxíng··xuěshìméihuā--běnzhōng

xuěshìméihuāméihuāshìxuěshìshìdōujuénǎorénfēngwèiāshuízhīqǐngjūnwènnánlóuyuè

niántànméishíjiélǎoláijiùshìrénshuōwèishuízuìdàowèishuíxǐngdàojīnyóuhènqīngbié

半夜回舟入楚乡,月明山水共苍苍。
半夜回舟¹入楚乡,月明山水共苍苍。
译文:夜半时分逆水行舟进入楚地,明月映照下山水一片苍茫。
注释:袁江:古名南水,发源于今江西萍乡,东北流至清江县入赣江。¹回舟:逆水行舟的说法。
孤猿更发秋风里,不是愁人亦断肠。
孤猿更发秋风里,不是愁人亦断肠。
译文:萧瑟的秋风中传来一声声孤猿的哀叫,只让我这愁人也愁得肝肠寸断。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