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物智所昧,学仙愿未从。行藏两乖角,蹭蹬风波中。
救物智所昧,学仙愿未从。行藏两乖角,蹭蹬风波中。
薄宦耻降志,卧痾非养蒙。闭关涉两旬,羁思浩无穷。
薄宦耻降志,卧痾非养蒙。闭关涉两旬,羁思浩无穷。
鸑鷟何处来,双舞下碧空。离别隔云雨,惠然此相逢。
鸑鷟何处来,双舞下碧空。离别隔云雨,惠然此相逢。
把手贺疾间,举杯欣酒浓。新诗见久要,清论激深衷。
把手贺疾间,举杯欣酒浓。新诗见久要,清论激深衷。
高馆舒夜簟,开门延微风。火云赫嵯峨,日暮千万峰。
高馆舒夜簟,开门延微风。火云赫嵯峨,日暮千万峰。
遥指故山笑,相看抚号钟。声和由心清,事感知气同。
遥指故山笑,相看抚号钟。声和由心清,事感知气同。
出处未易料,且歌缓愁容。愿君崇明德,岁暮如青松。
出处未易料,且歌缓愁容。愿君崇明德,岁暮如青松。

xiàzhōngchóu耀yàowènbìngjiànzèng--

jiùzhìsuǒmèixuéxiānyuànwèicóngxíngcángliǎngguāijiǎocèngdēngfēngzhōng

báohuànchǐjiàngzhìēfēiyǎngméngguānshèliǎngxúnhàoqióng

yuèzhuóchùláishuāngxiàkōngbiéyúnhuìránxiāngféng

shǒujiānbēixīnjiǔnóngxīnshījiànjiǔyàoqīnglùnshēnzhōng

gāoguǎnshūdiànkāiményánwēifēnghuǒyúncuóéqiānwànfēng

yáozhǐshānxiàoxiāngkànhàozhōngshēngyóuxīnqīngshìgǎnzhītóng

chūchùwèiliàoqiěhuǎnchóuróngyuànjūnchóngmíngsuìqīngsōng

独孤及

独孤及

独孤及(725~777),唐朝散文家,字至之,河南洛阳人,天宝末,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代宗召为左拾遗,俄改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课加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徙常州,卒谥曰宪。集三十卷,内诗三卷,今编诗二卷。 ▶ 89篇诗文

猜您喜欢
怎生来宽掩了裙儿?为玉削肌肤,香褪腰肢。饭不沾匙,昨如翻饼,气若游丝。得受用遮莫害死,果诚实有甚推辞?干闹了多时,本是结发的欢娱,倒做了彻骨儿相思。
怎生¹来宽掩了裙儿?为玉削(xiāo)肌肤²,香褪(tuì)腰肢³。饭不沾匙(chí),昨如翻饼,气若游丝。得受用遮莫害死,果诚实有甚推辞?干闹了多时,本是结发的欢娱,倒做了彻骨儿相思。
译文:为什么宽掩了绸裙?是因为肌肤损削,玉腰消瘦。吃饭不愿沾匙,睡觉像翻饼一般折腾,呼气细微像游丝。但只要能生活在一起不害怕性命,果然是真心诚意,万死也不推辞。可惜白白地闹腾这么久,本来是结发夫妻的欢乐生活,到头来却成了彻骨的相思。
注释:¹怎生:为什么。²为玉削肌肤:因为玉体减少了肌肤,即人消瘦了。³香褪腰肢:腰肢瘦了。⁴游丝:空中飘飞的细珠丝,比喻气息微弱。⁵遮莫:即使。

  起首一问,实是自怨自艾,却引起了读者的注意。裙儿宽掩,自然是因为身体减瘦的缘故,以下接出“玉削肌肤,香褪腰肢”的答案,自在意料之中。但我们并不觉得累赘,这是因为它强调了女主角的消瘦憔悴,且从“玉”、“香”的字样中,暗示了她在此前的年轻美丽。“自从别后减容光”,古代年轻女子玉削香褪,谁都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然而本曲所写女主角相思断肠的表现却不同寻常,细腻如绘而又令人触目惊心。“饭不沾匙,睡如翻饼,气若游丝”,活画出一位吃不香、睡不着、病恹恹的多情女子的形象。这三句同往后徐再思《蟾宫曲·春情》的“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都是曲中善于言情的名句。女子忍受着相思的折磨,而作者则进一步揭示出她一往情深、至死不悔的内心世界。“得受用”的两句对仗,纯用方言口语,内容十分感人。支持着女子的信念,仅是“受用”与“实诚”,但即使以现代的眼光来看,这两点也已深得爱情真谛的精粹。末尾的三句,显示了事与愿违的结局;语中虽含怨意,却仍表现出她不甘现状,愿为争取美满理想的实现而继续作出牺牲的心志。既有缠绵悱恻的外部表现,又有坚贞不渝的内心独白,这就使读者不能不为女主角生发出深切的同情。

  值得注意的是,本曲题作《寄远》,也就是说女子的自白全都是对远方丈夫的倾诉。这样一来,女子的怨艾、诉苦、申盟、述感,都更增添了生活的真实性与个性化的色彩。“干闹了多时”,“本是结发的欢娱,倒做了彻骨儿相思”,于本身的含义外,还带上了某种似嗔似娇的情味。诗人能将闺中思妇的心理,语言表现得如此深切,是令人为之击节叹赏的。

参考资料:
1、 天下阅读网.折桂令·寄远

zhéguìlìng··yuǎn--qiáo

zěnshēngláikuānyǎnleqúnérwèixuēxiāngtuìyāozhīfànzhānshizuófānbǐngruòyóushòuyòngzhēhàiguǒchéngshíyǒushéntuīgànnàoleduōshíběnshìjiédehuāndàozuòlechèérxiāng

柳挂九衢丝,花飘万家雪。
柳挂九衢(qú)¹丝,花飘万家雪。
译文:繁华的街市旁尽是细长柔嫩的柳条迎风舞动,随风飘洒的花瓣好似飘进千家万户的雪。
注释:¹九衢:纵横交叉的大道;繁华的街市。
如何憔悴人,对此芳菲节。
如何憔悴人,对此芳菲¹节。
译文:试问困顿烦忧的人,又该怎么面对这花草盛美的时节呢?
注释:¹芳菲:花草盛美。

hánshíxià--yuánhéng

liǔguàjiǔhuāpiāowànjiāxuěqiáocuìrénduìfāngfēijié

青青杨柳陌,陌上别离人。
青青杨柳陌(mò)¹,陌²上别离人。
译文:排列在青青杨柳的路上,正在送别远去的亲人。
注释:¹杨柳陌:路旁栽杨柳的道路。多用指分别之处。²陌:田间小路。
爱子游燕赵,高堂有老亲。
爱子游燕赵¹,高堂²有老亲。
译文:是爱子宦游要去燕赵,高堂上还有他年迈的双亲。
注释:¹燕赵:燕赵都是古国名,地点都在河北。这里泛指河北诸郡。²高堂:用高堂指父母居处,或代称父母。
不行无可养,行去百忧新。
不行¹无可养,行去百忧新。
译文:不离家无法把双亲奉养,离家去又新忧殷殷。
注释:¹不行:不行进;不前进。
切切委兄弟,依依向四邻。
切切¹委兄弟,依依²向四邻。
译文:情意恳切地把兄弟嘱咐,恋恋不舍地面对相送的乡邻。
注释:¹切切:恳挚、深切之意。²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都门帐饮毕,从此谢亲宾。
都门¹帐饮²毕,从此谢亲宾。
译文:都门祖帐中饮过了饯行酒,从此就告别了亲属和友人。
注释:¹都门:都,都城。门,城门。都门,这里指都城。²帐饮:谓在郊野张设帷帐,宴饮送别。
挥涕逐前侣,含凄动征轮。
挥涕(tì)逐前侣¹,含凄动征轮²
译文:洒泪去追赶前面的同伴,怀着悲伤启动远行的车轮。
注释:¹前侣:前面的同伴。²征轮:远行人乘的车。
车徒望不见,时见起行尘。
车徒¹望不见,时见起行尘。
译文:车马人从渐渐不能望见,车马后面不时扬起灰尘。
注释:¹车徒:车马和仆从。指游子及其仆人。徒:一作“从”。
吾亦辞家久,看之泪满巾。
¹亦辞(cí)家久²,看之泪满巾。
译文:我离开家乡日子也已很久,见到这情景不禁泪水满巾。
注释:¹吾:一作“余”。²久:一作“者”。

  王维有诗《别弟缙后登青龙寺望蓝田山》:“陌上新离别,苍茫四郊晦。登高不见君,故山复云外。远树蔽行人,长天隐秋塞。心悲宦游子,何处飞征盖。”与这首《观别者》诗同一机杼。只是这首《观别者》写法上很别致。它借陌上人的惜别,来表现自己的宦游之悲。

  青青河畔,杨柳陌上,依依别离。似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之风,又宛若“杨柳依依”之韵,离别之境,自然而现。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爱子”一游,或为生计,或为功名。尚有高堂,已是老亲,又怎舍得弃高堂于不顾呢。一“爱”字,一“老”字,各种情境,只有画中人懂得。心念老亲,然生计所迫,远游原是那般无奈;此行远去,尚不知明天深浅,自然又有新的忧愁升起。此番远游,归期难料,然心中那个“孝”字,又该如何书写。切切转向兄弟,满腔的心思,托付于手足之上;依依而望,对父母的牵肠挂肚,都诉诸四邻。都门帐饮,饮毕做辞,心底仍是万千不舍,一一惜别那熟悉的脸庞。同伴早已动身,飞奔而去,再停留怕是要追赶不上,只得挥泪阔别,迈向前方,而那转身的瞬间,早已是两行滚烫的泪花。转眼间,已然望不见“车徒”,唯留下滚滚的行尘,淹没了远去的身影,那远眺的双眸,目送着远方消逝的身影,早已是老泪纵痕。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吾亦辞家久,看之泪满巾。”一句拉回现实,原来诗人只是一旁观者,大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内心的触动,亦随着飘扬的尘土,沾湿了衣襟。

  诗中画面,在古代并不少见,诗词之中亦不乏这样的诗篇,然右丞笔下的画面,却是那般情深。至亲别离,肝肠寸断,然生活所迫,又无可奈何。历史画卷中,重复上演了多少幕。不同的朝代,不同的主角,不变的却都是那份难以割舍的情致,亲情、友情、爱情,一幕幕,一出出,在时空的帷幕里掀起层层浪花。

参考资料:
1、 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39-41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lài)无声¹自啸歌。
译文:稀疏的星辰和清冷的月光散逸在银河,四周寂静无声,只有我独自唱歌。
注释:¹万籁无声: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chéng)¹客愁多。
译文:与家乡相隔千山万水数万里,晚上心里感触在他乡乡愁多。

yuèxiāng

mínyáo wèizhī 

xīngyuèlěngyín wànlàishēngxiào 
chùguānshānjiāwàn láichéngchùchóuduō 
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
红蓼(liǎo)¹渡头秋正雨,印沙鸥(ōu)迹自成行,整鬟(huán)²飘袖野风香。
译文:水边长着紫红色蓼花的渡头秋雨绵绵,在沙滩上鸥鸟的行迹成行。在秋风秋雨中站着一个盛装的佳人。
注释:¹红蓼:开红花的水蓼。蓼: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中,味苦,可作药用。²整鬟:梳理发鬟。
不语含嚬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
不语含嚬(pín)¹深浦²里,几回愁煞(shà)³(zhào)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
译文:佳人站在水边,愁眉不展,低头不语。心事重重立在渡头,又不要摆渡放舟,使船夫实在为难。在佳人默望中,燕子归去了,江上的征帆过尽了,剩下的只有江水茫茫。
注释:¹含嚬(也作“颦”):愁眉不展。²浦:水滨。³愁煞:愁极了。⁴棹船郎:撑船人,即船夫。⁵帆尽:船已远去,不见帆影。以“帆”借代船。

  薛昭蕴不是画家,但他的这首《浣溪沙》却给读者描绘出了一幅苍凉寂寞的秋雨渡头待人图。

  词的上片写沙滩上秋雨中的渡头,水边长着紫红色的蓼花鸥迹成行,描绘出渡头的苍凉、寂寞。在这样的环境中,却孤零零地站着一个盛装的佳人。这三句给读者在听觉上的是风雨声,在视觉上的是热色的红蓼花,成行的沙鸥足迹和盛装的佳人,在嗅觉上的是佳人和野花的芳香。但这些并没有使画面热闹起来。秋风、秋雨、红蓼、鸥迹、孤独佳人,使人突出地感觉到的是渡头环境的苍凉和寂寞。第三句“整鬟飘袖野风香”还给读者留下了这佳人站在渡头要干什么的悬念。“整鬟”,在这里不仅有盛装的意思,还包含着“女为悦己者容”的意思。

  过片“不自含嚬深浦里”承上启下。“不自含嚬”的人就是上片“整鬟飘袖”的佳人,这是承上。为什么“不自含嚬”,这是启下,也是词人安排的又一个悬念。紧接着“几回愁煞棹船郎”写佳人心事重重地皱着眉,默默地立在渡头,又不要摆渡、放舟,所以“愁煞”船夫。这里并没有有些注家所讲的要“放船自适”、“临流往返”的意思。“煞”是表示极甚之辞,不过“愁煞”在这里是“为难了”、“难坏了”的意思,愁的分量是很轻很轻的。词的最后一句,拓开一层讲:“燕归帆尽水茫茫。”说在佳人默望中,燕子归去了,江上的征帆过尽了,剩下的只有茫茫江水。至此,方点明了怀人的主题,暗示了佳人的痴情和痛苦,也解开了上文一个又一个的悬念,结束了全词。最后一句,从表面上看来,燕归、帆尽、水茫茫,都是写景,而深含着的至真至切的怀人之情,却紧扣读者的心扉,一切都在“不自”中。这样以一个饶有余味的画面结尾,既合水乡秋景,又关人物心情,景情俱佳。

huànshā··hóngliǎotóuqiūzhèng--xuēzhāoyùn

hóngliǎotóuqiūzhèngyìnshāōuchéngxíngzhěnghuánpiāoxiùfēngxiāng

hánpínshēnhuíchóushāzhàochuánlángyànguīfānjǐnshuǐmángmá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