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壁呀呀虎擘口,恶滩汹汹雷出吼。
泝流更著打头风,如撑铁船上牛斗。
风伯劝尔一杯酒,何须恶剧惊诗叟。
端能为我霁威否?岸柳掉头荻摇手。
峭壁呀呀虎擘口,恶滩汹汹雷出吼。
泝流更著打头风,如撑铁船上牛斗。
风伯劝尔一杯酒,何须恶剧惊诗叟。
端能为我霁威否?岸柳掉头荻摇手。
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 4729篇诗文

猜您喜欢
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
秋夜促织¹鸣,南邻捣(dǎo)²急。
译文:寂静的秋夜,蟋蟀在尽情鸣叫。天气渐凉,南边邻家发出急促的砧杵声,正在赶紧敲打新织好的布帛,以制寒衣。
注释:¹促织:蟋蟀。²捣衣:中国古代服饰民俗。即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贴,好裁制衣服。
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伫立。
思君隔九重¹,夜夜空伫立。
译文:亲爱的人啊!与你相隔千里却惹我每晚独自空立想念。
注释:¹九重:泛指多层。这里指遥远。
北窓轻幔垂,西户月光入。
北窓(chuāng)¹轻幔(màn)垂,西户月光入。
译文:凝望北方只有静静的垂帘,不经不觉月已西沉、长夜过半,却无睡意。
注释:¹窓:同“窗”。
何知白露下,坐视阶前湿。
何知白露下,坐视阶前湿。
译文:透过窗纱,清幽的露水早已湿漉了天井边的台阶。
谁能长分居,秋尽冬复及。
谁能长分居,秋尽冬复及。
译文:问世间,有哪一对恩爱夫妻能承受这年复一年的分隔远离呢?

  南北朝诗人谢朓以山水诗著称,而《秋夜》却是一首闺怨诗,深刻地描写闺中怀人那种难以驱遣的愁思。古人生活落后,却战乱不断。很多新婚男子被远征离家,留下诸多留守妇人愁漫空房,思满织机的悲壮诗篇。

  诗中首写就用了“促织”、“捣衣”两种常代表秋寒将至、巧妇勤织、远寄征人的意象,寓情于象,托物起兴,引发长期分居的年青妇女对远方亲人孤苦情思。三四句怀着缠绵思愁,深深情愫,直诉衷情:思君忆君远无期,唯有梦中才能一见,梦醒情尤伤,太伤神,太伤情,无心睡眠,只有“夜夜空伫立”。

  诗中虽只写“南邻”、“北窓”、“西户”三个方位名词,却有隐却了“东落”之意,让人体会到独守空房,苦对四壁,孤寂迫人之感。依窗凝望北方,那轻轻的垂帘却阻隔着远在万里的亲人,百般煎熬唯有无穷思忆。

  诗中“西户月光入”用景物来喻示时间。“入”字用得细致入微,写出圆月西沉,长夜过半的幽静时刻,而思妇心系夫君,幽怨难眠那种寂寞难奈的心境。

  在这“百草凝霜,玉阶露湿”的时节,久伫窗前。突然手触到湿冷的罗衣。啊!是露水侵润进来了。抬头往外一看,透过窗纱,隐隐看到湿漉的台阶闪着亮光。“何知”在这里更有惊觉之意。写出闺中妇人忘情沉思的痴呆形象。更表现出多年征战对夫妻家人的极度伤害。作者借秋夜思妇伤感情怀抒发了作者对征战的深深痛恨及对因征战长期分离的人民深表同情。

  谢朓对唐代浪漫诗人李白影响极大。李白的诗中也常见谢朓所写物象。如“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就共用了谢朓《秋夜》中“捣衣”、“阶”、“露”。所以 清人王士稹《论诗绝句》说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

qiū

xiètiǎo nánběicháo 

qiūzhīmíng nánlíndǎo 
jūnjiǔchóng kōngzhù 
běichuāngqīngmànchuí 西yuèguāng 
zhībáixià zuòshìjiēqiánshī湿 
shuínéngchángfēn qiūjìndōng 
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
亦知戍(shù)¹不返,秋至拭清砧(zhēn)²
译文:知道你在卫戍边疆,不会回家门。秋天到了,轻轻拂拭平平的捣衣砧。
注释:¹戍:防守边疆。²砧:捣衣石。
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
已近苦寒¹月,况经长别心。
译文:此时的季节,已是苦寒的月份。我们已经长期久别,时刻怀念在心!
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
宁辞捣熨(yùn)倦,一寄塞(sāi)(yuán)¹深。
译文:我不能拒绝捣衣熨衣的那份沉重的劳倦,因为要把它寄向遥远的边城。
注释:¹塞垣:这里指边塞、北方边境地带。
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译文:我在家中用尽力气捶打,希望远隔千山万水的你能听到这响彻天外的声音。

dǎo

 tángdài 

zhīshùfǎn qiūzhìshìqīngzhēn 
jìnhányuè kuàngjīngchángbiéxīn 
nìngdǎojuàn sàiyuánshēn 
yòngjìnguīzhōng jūntīngkōngwàiyīn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少日¹春怀似酒浓,插花²走马³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ōu)香篆(zhuàn)小帘栊(lóng)
译文:少年之时,春天游玩的兴致比那美酒还浓烈,插花、骑马疾驰,醉倒于美酒中。年老之时一到春天就像因喝酒过量而感到难受一样,而今只能在自己的小房子里烧一盘香,喝上几杯茶来消磨时光。
注释:暮春:春末,农历三月。漫兴:漫不经意,兴到之作。¹少日:少年之时。²插花:戴花。³走马:骑马疾走。⁴钟:酒杯。千钟极言粮多。古以六斛四斗为一钟,一说八斛为一钟,又谓十斛为一钟。⁵病酒:饮酒沉醉。⁶茶瓯:一种茶具。⁷香篆:指焚香时所起的烟缕。⁸帘栊:挂有帘子的窗户。亦作“ 帘笼 ”。窗帘和窗牖。也泛指门窗的帘子。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卷尽残花¹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²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³,来时相遇夕阳中。
译文:春风把将谢的花全都卷走后还是没有停息。可是我不恨它,因为花儿开放需要春风的吹拂。想问一下,有谁能看见春天归来呢?是那飞来的燕子,在金色的夕阳中与春相遇。
注释:¹残花:将谢的花;未落尽的花。²元自:原来,本来。³飞燕:飞翔的燕子。

  这首词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闲居带湖之作。上情下景,情景交融。上片以少年春意狂态,衬托老来春意索然。下片风卷残花,当悲,但以“休恨”开解;“花开元自要春风”,一反一正,寓意颇深,耐人寻味。春归无迹,但飞燕却于来时夕阳中相见,则于迷惘惆怅间,掠过一缕欣慰情思。

  此词分上阕与下阕。

  上阕以“少日”与“老去”作强烈对比。“老去”是现实,“少日”是追忆。少年时代,风华正茂,一旦春天来临,更加纵情狂欢,其乐无穷。对此,只用两句十四字来描写,却写得何等生动,令人陶醉!形容“少日春怀”,用了“似酒浓”,已给人以酒兴即将发作的暗示。继之以“插花”、“走马”,狂态如见。还要“醉千锺”,那么,连喝千杯之后将如何颠狂,就不难想象了。而这一切,都是“少日”逢春的情景,只有在追忆中才能出现。眼前的现实则是:人已“老去”,一旦逢春,其情怀不是“似酒浓”,而是“如病酒”。同样用了一个“酒”字,而“酒浓”与“病酒”却境况全别。

  什么叫“病酒”?冯延巳《鹊踏枝》词说:“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病酒”,指因喝酒过量而生病,感到很难受。“老去逢春如病酒”,极言心情不佳,毫无兴味,不要说“插花”、“走马”,连酒也不想喝了。只有呆在小房子里,烧一盘香,喝几杯茶,消磨时光。怎么知道是小房子呢?因为这里用了“小帘栊”。“栊”指窗上棂木,而“帘栊”作为一个词,实指窗帘。挂小窗帘的房子,自然大不到那里去。

  过片“卷尽残花风未定”,有如奇峰突起,似与上阕毫无联系。然而仔细寻味,却恰恰是由上片向下片过渡的桥梁。上阕用少日逢春的狂欢反衬老去逢春的孤寂。于“茶瓯香篆小帘栊”之前冠以“唯有”,仿佛除此之外什么都不关心。其实不然。

  下阙写道他始终注视那“小帘栊”,观察外边的变化。春风不断地吹,把花瓣儿吹落、卷走,而今已经“卷尽残花”,风还不肯停,春天就会随之破败,如此看来,诗人自然是恨春风的。可是接下去,又立刻改口说:“休恨!”为什么?因为:“花开元自要春风。”当初如果没有春风的吹拂,花儿又怎么能够开放呢?在这出人意外的转折中,蕴含着深奥的哲理,也饱和着难以明言的无限感慨。春风催放百花,给这里带来了春天。春风“卷尽残花”,春天就要离开这里,回到别的什么地方去了。

  “试问春归谁得见?”这一句问得突然,也令人感到难于回答,因而急切地期待下文。看下文,那回答真是“匪夷所思”,妙不可言;离此而去的春天,被向这里飞来的燕子碰上了,她是在金色的夕阳中遇见的。古典诗词中的“春归”有两种含义,一种指春来,如陈亮《水龙吟》:“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一种指春去,其例甚多,大抵抒发伤春之感。

  诗词中的“春归”有两种含义。一种指春来,如陈亮《水龙吟》:“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

  一种指春去,其例甚多,大抵抒发伤春之感。

  辛弃疾的名作《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亦不例外。而这首《定风波》却为读者打开广阔的想象领域和思维空间,诱发人们追踪春天的脚步,进行哲理的思考,可谓另辟蹊径,富有独创精神。

  把春天拟人化,说她离开这里,又走向那里,最早似乎见于白居易的《浔阳春·春生》:“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

  黄庭坚的《清平乐》,则遵循这种思路自制新词:“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构思也很新颖:“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辛弃疾《定风波》的下阕和上述这些作品可谓异曲同工,其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也是显而易见的。

dìngfēng ·chūnmànxìng

xīn sòngdài 

shàochūnhuái怀jiǔnóng chāhuāzǒuzuìqiānzhōng lǎoféngchūnbìngjiǔ wéiyǒu cháōuxiāngzhuànxiǎoliánlóng 
juǎnjìncánhuāfēngwèidìng xiūhèn huākāiyuányàochūnfēng shìwènchūnguīshuíjiàn fēiyàn láishíxiāngyángzhōng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一封¹(zhāo)²九重(chóng)³,夕贬潮州路八千
译文:早晨我把一封谏书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州。
注释:¹一封:指一封奏章,即《论佛骨表》。²朝奏:早晨送呈奏章。³九重天:古称天有九层,第九层最高,此指朝廷、皇帝。⁴潮州:在今广东省东部,治所在今潮州市湘桥区。⁵路八千:泛指路途遥远。八千,不是确数。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欲为 一作:本为;圣明 一作:圣朝;肯将 一作:敢将)
欲为圣明¹除弊(bì)²,肯³将衰朽(xiǔ)惜残年
译文: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
注释:¹圣明:指皇帝。²弊事:政治上的弊端,指迎佛骨事。³肯:岂肯。⁴衰朽:衰弱多病。⁵惜残年:顾惜晚年的生命。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云横秦岭¹家何在?雪拥²蓝关³马不前。
译文:回头望长安,看到的只是浮云隔断的终南山,家又在哪里?立马蓝关,积雪拥塞,连马也踟蹰不前。
注释:¹秦岭:在蓝田县内东南。²拥:阻塞。³蓝关:蓝田关,今在陕西省蓝田县东南。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知汝(rǔ)¹远来应有意²,好收吾骨瘴(zhàng)江边³
译文:我知你远道而来应知道我此去凶多吉少,正好在潮州瘴气弥漫的江流边把我的尸骨收清。
注释:¹汝:你,指韩湘。²应有意:应知道我此去凶多吉少。³瘴江边:指贬所潮州。瘴江:指岭南瘴气弥漫的江流。

  首联写因“一封(书)”而获罪被贬,“朝夕”而已,可知龙颜已大怒,一贬便离京城八千里之遥,何异于发配充军?

  颔联直书“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韩愈之刚直胆魄可见一斑。目的明确,动机纯正,后果怎样,终亦不顾。此联有表白,有愤慨,而表达却颇为含蓄。“肯将衰朽惜残年”,大有为匡正祛邪义无反顾的勇气。

  颈联即景抒情,既悲且壮。谪贬赴任,“其后家亦谴逐,小女道死,殡之层峰驿旁山下”,可谓悲极。前瞻茫茫,雪拥蓝关,马也踟蹰起来。“马不前”抑或“人不前”呢?李白在天宝三年(744)因玄宗疏远而上疏求去,曾作《行路难》述志,其中就有“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一联,亦写仕途险恶,不过,韩愈比之李白,境遇更为惨烈。韩愈仿此联所作,有异曲同工之妙。本联借“秦岭”、“蓝关”之自然景色表述了自己的愁苦悲戚心绪,同时也蕴含为上表付出的惨痛代价。这两句,一顾一瞻,顾者为长安,因云横秦岭,长安已不可见,“龙颜”难以再睹;瞻者乃潮州,奈何为蓝关大雪所阻,前程曲折坎坷,不敢多想,“马”固不能“前”,“人”却能“前”乎?英雄失路,于此可知矣!

  尾联很有“虽九死而不悔”的态度,也含有蹇叔哭师的悲切,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

  全诗容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诗味浓郁,感情真切,对比鲜明,是韩诗七律中的精品。

zuǒqiānzhìlánguānshìzhísūnxiāng

hán tángdài 

fēngzhāozòujiǔchóngtiān biǎncháozhōuqiān 
wèishèngmíngchúshì kěnjiāngshuāixiǔcánnián  (wèizuò běnwèi shèngmíngzuò shèngzhāo kěnjiāngzuò gǎnjiāng )
yúnhéngqínlǐngjiāzài xuěyōnglánguānqián 
zhīyuǎnláiyīngyǒu hǎoshōuzhàngjiāngbiān 

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
西风¹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
译文:丝丝缕缕的萧瑟秋风从船窗吹拂进来,满满的酒也浇不尽送别亲人后的离愁别绪。
注释:¹西风:秋风。
要记此时分袂处,暮烟细雨过松江。
要记此时分袂(mèi)¹处,暮烟细雨过松江。
译文:要记得此时分别的地方,傍晚烟雾袅袅好似纷纷细雨从松江面飘过。
注释:¹分袂:指离别;分手。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