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骄饱肉气勇决,忆昨弯弧射汉月。
天骄饱肉气勇决,忆昨弯弧射汉月。
玉关保障烽燧惊,豺狼塞路人踪绝。
玉关保障烽燧惊,豺狼塞路人踪绝。
将军方著从事衫,指挥义士征河南。
将军方著从事衫,指挥义士征河南。
设奇间道依嵩谷,百战崎岖不解骖。
设奇间道依嵩谷,百战崎岖不解骖。
攻城陷阵收殊绩,捷书夜到甘泉北。
攻城陷阵收殊绩,捷书夜到甘泉北。
天子兴嗟恨见晚,俾将楼船护江国。
天子兴嗟恨见晚,俾将楼船护江国。
将军击檝誓中流,英风凛凛气横秋。
将军击檝誓中流,英风凛凛气横秋。
胡为拘絷不得逞,归戴南冠效楚囚。
胡为拘絷不得逞,归戴南冠效楚囚。
一朝奋激肝胆露,刺刺羞闻婢子语。
一朝奋激肝胆露,刺刺羞闻婢子语。
袖携文字几千言,径趍阊阖排云去。
袖携文字几千言,径趍阊阖排云去。
帝敕天丁下取将,玉音诵之声琅琅。
帝敕天丁下取将,玉音诵之声琅琅。
侍臣却立屏东箱,奇谋创见惊未尝。
侍臣却立屏东箱,奇谋创见惊未尝。
明日北门天子诏,似怪十年犹不调。
明日北门天子诏,似怪十年犹不调。
尽还故秩问所从,豪杰中原资号召。
尽还故秩问所从,豪杰中原资号召。
我今尘敝黑貂裘,药裹关心万事休。
我今尘敝黑貂裘,药裹关心万事休。
挑灯看剑夜无寐,耿耿犹怀嫠妇忧。
挑灯看剑夜无寐,耿耿犹怀嫠妇忧。
相期谈笑青油幕,关河去展规恢略。
相期谈笑青油幕,关河去展规恢略。
燕然碣石与天齐,为君重勒千丈碑。
燕然碣石与天齐,为君重勒千丈碑。

qínhóudiàolèiniánshízhětànguīhuīlüèqīnjiǎnshàngzhī--yángguānqīng

tiānjiāobǎoròuyǒngjuézuówānshèhànyuè

guānbǎozhàngfēngsuìjīngcháilángsāirénzōngjué

jiāngjūnfāngzhecóngshìshānzhǐhuīshìzhēngnán

shèjiāndàosōngbǎizhànjiěcān

gōngchéngxiànzhènshōushūjiéshūdàogānquánběi

tiānzixìngjiēhènjiànwǎnjiānglóuchuánjiāngguó

jiāngjūnshìzhōngliúyīngfēnglǐnlǐnhéngqiū

wèizhíchěngguīdàinánguānxiàochǔqiú

cháofèngāndǎnxiūwénzi

xiùxiéwénqiānyánjìngchíchāngpáiyún

chìtiāndīngxiàjiāngyīnsòngzhīshēnglángláng

shìchénquèpíngdōngxiāngmóuchuàngjiànjīngwèicháng

míngběiméntiānzizhàoshìguàishíniányóudiào

jǐnháizhìwènsuǒcóngháojiézhōngyuánhàozhào

jīnchénhēidiāoqiúyàoguǒguānxīnwànshìxiū

tiāodēngkànjiànmèigěnggěngyóu怀huáiyōu

xiāngtánxiàoqīngyóuguānzhǎnguīhuīlüè

yànránjiéshítiānwèijūnzhònglēiqiānzhàngbēi

杨冠卿

杨冠卿

杨冠卿(1138-?)南宋诗人,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283篇诗文

猜您喜欢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昔年¹八月十五夜,曲江池²畔杏园³边。
译文:以往八月十五日的明月之夜,我在曲江池畔的杏园边赏月。
注释:湓(pén)亭:即水湓亭,时为浔阳的一处景点。¹昔年:往年。²曲江池:在长安南约五公里的低洼地带,是古都长安的一处景区。秦始皇时在这里修筑离宫名“宜春苑”。汉武帝时,曲江池被划入上林苑(皇家苑圃)。因其水曲折,故名曲江。《剧谈录》称“曲江池……花卉周环,烟水明媚”。³杏园:在长安朱雀门街东,与曲江毗邻。《两京城坊考》:“杏园为新进士宴游之所。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pén)¹沙头水馆前。
译文:今年同样是八月十五明月夜,我已在荒僻的江州湓杏水边。
注释:¹湓浦:即湓水,今江西省龙开河的古称。其与长江交会处称湓口,在浔阳,即白居易被贬处。。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译文:向西北望去哪里是我的故乡,身在东南月亮已经圆了几次。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昨风一吹 一作:临风一叹)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昨风一吹 一作:临风一叹)
译文:昨晚的风吹了一夜无人领会,今夜月光还和去年一样清凉。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承袭了《琵琶行》中的凄凉基调。全诗以对比的手法,抒发物是人非、今昔殊异的慨叹。

  前四句是对比。同样是在八月十五的明月之夜,过去他在曲江杏园边赏月,曲江是京城长安的风景胜地,也是唐代的皇家御园,杏园在曲江边,朝廷经常在杏园举办宴庆活动。白居易作为左拾遗,官虽不大,但也有机会参加皇家宴会。八月十五,在繁华的曲江杏园赏月饮酒,他的心情无疑是欢畅的。作为强烈对比的,今年他已经被贬到江州来了,无论是环境还是心情,都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后四句抒发思乡之情。在环境不利、心情低落时更容易想起故乡,何况是在中秋明月之夜。白居易在《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就写过“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的著名诗句,抒发他强烈的思乡情绪。从“东南见月几回圆”可以看到,首句说的“昔年”不能理解为“去年”,而是“几年前”,写这首诗时,他在江州已经有几年了。从中也能看到白居易还是在江州。他还是像去年一样处在苦闷之中,还是像去年一样思念他的故乡和亲人。末二句“临风一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耐人寻味。与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下片“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有近似之意蕴,表达了一种历经磨难之后极其复杂的心理状态。全诗通过昔之乐与今之苦、昔之欢与今之忧的鲜明比照,表露了谪居生活中的愁闷。

参考资料:
1、 陆坚 .千里共婵娟 中华中秋月亮诗词品读: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08:第16页
2、 陆襄 .中华传统节日诗词故事: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09:第266-267页

yuèshípéntíngwàngyuè

bái tángdài 

niányuèshí jiāngchípànxìngyuánbiān 
jīnniányuèshí pénshātóushuǐguǎnqián 
西běiwàngxiāngchùshì dōngnánjiànyuèhuíyuán 
zuófēngchuīrénhuì jīnqīngguāngwǎngnián  (zuófēngchuīzuò línfēngtàn )
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
扶桑¹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²照嫩寒³
译文:你的祖国正值风景美丽的秋天,枫叶在微寒的秋光映照下更加红艳。
注释:增田涉(1903-1977):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者,曾任日本根岛大学、关西大学等校教授。¹扶桑:日本的别称。²丹:红色。³嫩寒:微寒。
却折垂杨送归客,心随东棹忆华年。
却折垂¹杨送归客,心随东棹(zhào)²忆华年³
译文:我却想象古人那样折柳给你送别,心则随着东去的船回忆起在日本度过的青年时代。
注释:¹折垂杨:古人折柳赠别。²东棹:东去的船。³华年:华同花,华年即如花之年,青年。此处指鲁迅留学日本时风华正茂的时期。

  “如丹”的“枫叶”,和似霞的樱花一样,是扶桑之国“水木明瑟”的景物留给诗人鲁迅最为鲜明、深刻的印象。辛稼轩词《临江仙》有“金谷无烟宫树绿,嫩寒生怕春风”之句。辛稼轩所写的“嫩寒”,是残冬的轻寒,作为意象,与“春风”相对立;鲁迅笔下的“嫩寒”,是“冬暖”的“景暄”,作为意象,与“枫叶”相映照。“枫叶如丹照嫩寒”是暖色调和冷色调、暖意和寒意的对比、交流和融汇;霜叶红于二月花的“主意象”,则赋予扶桑秋光以明媚秀丽、生机盎然的个性。这是“景语”,更是“情语”。诗人想象中明丽热烈的扶桑秋景,寄托着他对即将归国的“远客”的殷殷祝愿,更寄托着他对逝去的青春“华年”的深情忆念。

  诗人的心,仿佛随着归客东去的客舟,回到了旧游之地。“心随东掉忆华年”中的“忆华年”三字,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情感内涵。可能诗人又看到了”绯红的”、“轻云”般的上野樱花,又回到了“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水户,又见到了“脸色仿佛有些悲哀”的藤野先生,又听到了留学生会馆里慷慨激烈的论争……回忆中的这些美好的景物人事以及那勃发着少年意气的峥嵘岁月,都是和那个遥远的国度联系在一起的。如今,来自日本的诚挚而友好的增田涉即将回去了,等待着他的,一定是诗人所见到过的明瑟秋光,诗人的情感像涓涓清流,形成一个无尽的回环,荡漾不已。

  全诗四句,只有“却折垂杨送归客”一句是实写,它反映着一个真实的物理时空。秋光正好的扶桑,是一个辽远的空间;已经流逝的华年,是一段遥远的时间,它们构成一组内涵丰厚、外延广阔的心理时空。东去的归棹,既把“远客”渡向彼岸,也把诗人从真实的时空渡入心理的时空,使他的想象从“华夏”遨游到“扶桑”,从“现在”飞翔到“往昔”。在这心理时空中的扶桑,既是“现在时”的,又是“过去时”的。借有限之实境,拓无限之虚境,此诗构思,深得虚实相生、虚实互补的艺术。

参考资料:
1、 王景山.鲁迅名作鉴赏辞典:中国和平出版社,1991年:941页
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
江山¹也要伟人扶,神化²丹青³即画图。
译文:山水也需要杰出的人物扶持,西湖的天然景色已入化境,本身就是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图。
注释:谒(yè):到陵墓致敬。岳王墓:即岳飞的坟墓。¹江山:江河和山岭,即大自然的山水。²神化: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妙到了极点。³丹青:朱砂和石青,是中国古绘画中常用的颜色。
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赖有岳于双少保¹,人间始觉重西湖。
译文:天下人之所以开始更加敬重西湖,觉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主要是西湖畔有了岳飞和于谦的祠庙和坟墓。
注释:¹岳于双少保:指岳飞和于谦,他俩曾官封少保,两人的墓都在西湖边。
首句“江山也要伟人扶”,写得十分凝重,即山水也需要杰出的人物扶持,也可以理解为国家社稷也需要杰出人物扶持,出句不凡。次句“神化丹青即画图”,指的是西湖的天然景色已入化境,本身就是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图。作者是来谒墓的,之所以要对眼前景色来一番议论,是富有深意的,作这番铺垫是为了彰显作者心中的崇敬之情,三、四句“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才觉重西湖”即道出了原委,这是因为仅有西湖的自然景观是不够的,还需要人文景观的支撑,如此方能相得益彰,景观的内涵才能体现,特色才能凸显。天下人之所以开始更加敬重西湖,觉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主要是西湖畔有了岳飞和于谦的祠庙和坟墓(岳飞葬于西湖的栖霞岭下,于谦葬于西湖的三台山中),岳飞和于谦,一为南宋的民族英雄,一为明代的民族英雄,两人都是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清官,又都是遭到昏君、奸臣陷害致死,历代受人敬仰和纪念。明代诗人张煌言诗云:“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概括十分精辟。它表明,人民心中有杆秤,孰忠孰奸墓前分。
参考资料:
1、 刘建平 编著.《子规犹啼——中国古代廉诗点评》.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09月:217-218页

yuèwáng

yuánméi qīngdài 

jiāngshānyàowěirén shénhuàdānqīnghuà 
làiyǒuyuèshuāngshàobǎo rénjiānshǐjuézhòng西 
一担干柴古渡头,盘缠一日颇优游。
一担干柴古渡头,盘缠¹一日颇(pō)优游²
译文:樵夫每天挑着一担干柴到古渡头去卖,换的钱便足够一天的开销。
注释:¹盘缠:本意指路费,这里作开销解。²优游:悠闲。这里是宽裕的意思。
归来涧底磨刀斧,又作全家明日谋。
归来涧(jiàn)底磨刀斧,又作全家明日谋¹
译文:回到家后又在山涧边磨快刀斧,为筹集明天的生活费用做好准备。
注释:¹谋:筹划。

  这首绝句写山中樵夫的生活。诗在表现艺术上有两点值得赞赏:一是诗写的是深山的樵夫,但没有明说,通过“古渡”、“涧底”二词,含隐不露地告诉大家;二是诗写樵夫一天的生活,以“又作全家明日谋”暗逗,说明樵夫天天如此,带有典型性。这样细微的构思,是宋人绝句的长处,也是值得后人借鉴的地方。

  诗人写樵夫的生活,究竟是站在什么立场上来写的呢?这点可以根据对诗的不同的理解来推敲解释。如果着眼于末句“又作全家明日谋”,则可如此解说:诗人认为樵夫的生活非常艰苦,每天辛辛苦苦地打了柴,远远地挑到市上去卖,卖了钱只够一天的开销;回到家中,又忙着磨快斧头,为明天的生活考虑。再进一步扩大思维,如果樵夫病了,或者刮风下雪,他的“明日谋”岂不是要落空,家中便要挨饿了。因此,诗人表现的是对樵夫辛勤劳累仍不能保证温饱寄予同情,“颇优游”三字是有意调侃,发泄心中的不平。如果着眼于“盘缠一日颇优游”一句来推论,结果便完全不同了。

  中国古代诗人对隐居山中、水边的自食其力逍遥容与的樵夫、渔翁一直抱赞赏企羡的态度,认为他们远离扰乱红尘,友麋鹿,伴烟霞,是最令人赏心适意的生活。《西游记》第九回开场时,有一大段渔樵问答,对各自的逍遥自在,大肆夸耀,就很能说明问题。萧德藻正是从此出发,说樵夫隐居深山,远离人间是非;他每天打了柴,行歌古渡,易米市菜,只要够了当天的用费,便不再烦心。回到家中,面对青山绿水,悠闲地磨着斧子。这样的生活,大有“日出而耕,日入而息,帝力于我何有哉”般无忧无虑的心态,也是历来文人始终向往而难以拥有的生活境界。因此,诗人写深山樵夫,正是对他毫无争竞、自得其乐的生活作出歌颂。

参考资料:
1、 李梦生 . 宋诗三百首全解 . 上海 :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5月1日 : 第211-212页 .

qiáo

xiāozǎo sòngdài 

dàngāncháitóu pánchányōuyóu 
guīláijiàndāo yòuzuòquánjiāmíngmóu 
谁绣连延满户陈,暂应遮得陆郎贫。
谁绣连延满户陈,暂应遮得陆郎¹贫。
译文:远观蔷薇花,像不知是谁绣出的连绵的屏障,围着庭院,令人目不暇接,应该能暂时遮挡了你陆郎(指陆龟蒙)的贫苦。
注释:¹陆郎:指陆龟蒙。
红芳掩敛将迷蝶,翠蔓飘飖欲挂人。
红芳¹掩敛²将迷蝶,翠陆飘飖(yáo)³欲挂人。
译文:蔷薇花红光灿烂欲开还闭,散发出的香气让蝴蝶迷醉,青翠修长的枝条在风中飘摇,如同热情的主人在挽留客人驻足观赏。
注释:¹红芳:红花。²掩敛:指遮藏躲闪。³飘飖:摇动;晃动。
低拂地时如堕马,高临墙处似窥邻。
低拂地时如堕(duò)¹,高临墙处似窥邻。
译文:蔓延地面的蔷薇像是妇女的堕马髻,攀上墙头的蔷薇像是窥视东墙的邻家女郎。
注释:¹堕马:古代妇女发髻名。
只应是董双成戏,剪得神霞寸寸新。
只应是董双成¹戏,剪得神霞寸寸新。
译文:应该是董双成在天上游戏吧,把天空中美丽的彩霞剪成了一朵朵寸许大的新开的蔷薇。
注释:¹董双成:女,籍贯浙江,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西王母侍女(一说弟子)。商亡后于西湖畔修炼成仙,飞升后任王母身边的西池仙女。善吹笙,通音律,深得西王母的喜爱。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