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米作珠玑,麻姑已仙去。
掷米作珠玑,麻姑已仙去。
沧海变桑田,乾坤自今古。
沧海变桑田,乾坤自今古。
我来访灵踪,日落青山暮。
我来访灵踪,日落青山暮。
玉殿琐清秋,霞裾隔烟雾。
玉殿琐清秋,霞裾隔烟雾。
户外黄冠师,三问三不顾。
户外黄冠师,三问三不顾。
骑麟翳凤凰,笑指虚无路。
骑麟翳凤凰,笑指虚无路。

qiūshān--yángguānqīng

zhìzuòzhūxiān

cānghǎibiànsāngtiángānkūnjīn

lái访fǎnglíngzōngluòqīngshān

殿diànsuǒqīngqiūxiáyān

wàihuángguānshīsānwènsān

línfènghuángxiàozhǐ

杨冠卿

杨冠卿

杨冠卿(1138-?)南宋诗人,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283篇诗文

猜您喜欢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泰山一何¹高,迢迢²³天庭
译文:泰山何其高,高耸伸延直至天宫。
注释:¹一何:何其。多么。²迢迢:遥远貌。高深貌。³造:到,去。⁴天庭:天帝的宫廷;天帝的朝廷。指天空。
峻极周已远,层云郁冥冥。
峻极¹²已远,层云³(míng)
译文:太高的地方周围已经看不见了,积聚着的云气显得特别昏暗。
注释:¹峻极:高峻的极限。极高。²周:周边。周围。³层云:层层云气。积聚着的云气。⁴郁:郁积。浓积。⁵冥冥:昏暗。黑夜。
梁甫亦有馆,蒿里亦有亭。
梁甫¹亦有馆²,蒿(hāo)³亦有亭
译文:梁父山上也有驿馆,蒿里山也有驿亭。
注释:¹梁甫:梁父。泰山下的一座小山,在今山东省新泰市西。古代皇帝常在此山辟基祭奠山川。多有陵墓。²馆:馆舍。驿馆。³蒿里:山名,相传在泰山之南,为死者葬所。⁴亭:驿亭。亭台。亭子。
幽涂延万鬼,神房集百灵。
幽涂¹²万鬼,神房³集百灵
译文:阴间的路途迎接众多鬼神,神圣的房舍集聚众多幽灵。
注释:¹幽涂:幽冥之途。阴间的路途。涂,途。²延:延引。迎接。³神房:神灵的房舍。神圣的房舍。⁴百灵:众多幽灵。
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
长吟¹泰山侧,慷慨²³楚声
译文:在泰山旁长久吟唱,情绪激昂地唱起激扬的楚地曲调。
注释:¹长吟:长久吟唱。哀愁怨慕时发出长而缓的声音。吟唱《泰山吟》。²慷慨:情绪激昂。³激:激扬。⁴楚声:楚地的声音,楚地的曲调。
历危乘险,匪杖不行;年耆力竭,匪杖不强;有杖不任,颠跌谁怨?有士不用,害何足言。都蔗虽甘,殆不可杖。佞人悦己,亦不可相。杖必取任,不必用味。士必任贤,何必取贵?
历危乘险,匪¹杖不行;年耆(qí)力竭,匪杖不强;有杖不任²,颠(diān)³跌谁怨?有士不用,害何足言。都蔗(zhè)虽甘,殆(dài)不可杖。佞(nìng)人悦己,亦不可相。杖必取任,不必用味。士必任贤,何必取贵?
译文:经历危险的地方,没有手杖就不能行走。年老力衰,没有手杖就不能康强。有手杖不用,跌倒了怨谁?有士不用,害处怎能说完。甘蔗虽然甜,恐怕不可以做手杖。善于谄媚的人讨好自己,也不可靠他来辅助自己。手杖必定取其方便,不必用它的滋味。对士必任用贤者,何必取其地位尊贵?
注释:¹匪:通“非”。²任:任用。³颠:仆倒。⁴都蔗:甘蔗。⁵相:辅助。
谏频甘得罪,一骑入南深。若顺吾皇意,即无臣子心。
(jiàn)¹²³得罪,一骑入南深。若顺吾皇意,即无臣子心。
注释:¹谏:直言规劝。多用以以下对上,此处专用以以臣对君。²频:多。³甘:甘心情愿。⁴南深:南方极偏远之处。
织花蛮市布,捣月象州砧。蒙雪知何日,凭楼望北吟。
织花蛮¹市布,捣(dǎo)²象州³。蒙雪知何日,凭楼望北吟。
注释:¹蛮:古称两广为南蛮,系离中原京都极遥远未蒙开化之地。蛮市指桂粤地域的市集。²捣月:意谓月下捣洗衣物。³象州:公元591年(隋开皇十一年)始置,后代屡有废置,治所均在今广西象州县附近。⁴砧:洗衣石。⁵蒙雪:得到昭雪平反。⁶望北:望京都长安。因谪地在南方,故须北望。
迁客指被贬谪的官员,此处所指,不得而知。从诗文判断,当系栖蟾禅师相知好友,友情不比一般。送别之际,栖蟾禅师对这位被流放到蛮荒远域的朋友,感情是非常复杂的。既对朋友忠诚正直的人品道德赞赏钦佩,也对朋友的蒙屈遭贬惋惜哀伤。诗写得很动情,意蕴深厚。
为有书来与我期,便从兰杜惹相思。昨夜蝶衣刚入梦,珍重,东风要到送春时。
为有书来与我期¹,便从兰杜²(rě)相思³。昨夜蝶(dié)衣刚入梦,珍重,东风要到送春时。
译文:期盼有书信来与我期约,所以见到香草和兰草还有杜若,就禁不住起相思之意。昨天夜里梦到了友人,道一声珍重。到了暮春时节,而且东风就要把美人吹送到自己身边来了,虽然相见遥遥无期,相思却绵绵不断。
注释:¹与我期:言对方有信来与我相约。²兰杜:兰草和杜若,均为香草。³相思:彼此想念。后多指男女相悦而无法接近所引起的想念。
三月正当三十日,占得,春光毕竟共春归。只有成阴并结子,都是,而今但愿著花迟。
三月正当三十日,占得,春光毕竟¹共春归。只有成阴并结子²,都是,而今³但愿(zhù)花迟。
译文:此时正当三月三十日,春景不常,很快春天就要离去了。虽然以后将是遍地的绿荫和累累的果实,可如今我却盼望春天再长一些,花期再长一些。
注释:¹毕竟:到底,终归。²成阴并结子:后人常以“成阴结子”喻比女子结婚生子。³而今:如今。⁴但愿:只愿,只希望。
此词着意抒情。写人物而以景物相衬,于情景交融中微露惜春怀人之意。含蓄委婉,轻柔细腻,往往语意双关,耐人寻味。

dìngfēng··wèiyǒushūlái--zhuāng

wèiyǒushūlái便biàncónglánxiāngzuódiégāngmèngzhēnzhòngdōngfēngyàodàosòngchūnshí

sānyuèzhèngdāngsānshízhànchūnguāngjìnggòngchūnguīzhǐyǒuchéngyīnbìngjiézidōushìérjīndànyuànzhehuāchí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门外子规¹(tí)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译文:门外子规的啼叫还未停止,山村在落日时分已经进入悠悠梦乡了。
注释:¹子规:杜鹃鸟的别名。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故园¹便是无兵马²,犹有归时一段愁。
译文: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已是亡国奴的我就是能回故乡也是颇为犯愁的事。
注释:¹故园:旧家园;故乡。²兵马:士兵和军马,借指战争,战事。

  这首诗中有寄托、感慨、讽喻之意,有伤离感乱之情,同时对于现实表现了强烈的不满。

  此诗先是描写了门外子规鸟叫个不停,让人真切的感受到诗人强烈的故乡之思,然后又通过日落时分山村中那幽梦不断的场景的描写,暗示诗人被深重的痛苦所困扰。既然只是因为思念故土,而惆怅失意,当然要解除这一烦恼的最好方式是能回一次故乡。但摆在诗人面前的现实是: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已是亡国奴的诗人就是能回故乡也是颇为犯愁的事。送友归京,触景生情,心生忧国之愁。

  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古诗中常出现“子规”这个意象。如“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两句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这两句的意思是:即使家乡已无兵马战乱,但归家之路仍愁绪万千。愁是因为战争。诗人这两句看似矛盾的话,突出了诗人对战争留下的悲痛及现实的不满,表达了一种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之情。

参考资料:
1、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sòngrénguījīngshī--chén

ménwàiziguīwèixiūshāncūnluòmèngyōuyōu

yuán便biànshìbīngyóuyǒuguīshíduànchóu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