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花木今无主,不把丰碑累放翁。
早知花木今无主,不把丰碑累放翁。

--gāozhù

zǎozhīhuājīnzhǔfēngbēilèifàngwēng

高翥

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 207篇诗文

猜您喜欢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龙盘虎踞(jù)¹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bēng)²
译文:龙盘虎踞地势雄峻绿树一层层,哪怕高入浮云最终也是要坍崩。
注释:¹龙盘虎踞:形容地势雄峻险要。²崩:败坏。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一种¹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líng)²
译文:嬴政刘恒同样葬在青山秋草里,人们却只去祭拜汉文帝的霸陵。
注释:¹一种:一般,同样。²汉文陵:即霸陵,汉文帝刘恒的陵墓,在今陕西西安东郊的霸陵原上,距秦始皇陵不远。汉文帝生时以节俭出名,死后薄葬,霸陵极其朴素,受到后人称赞。

  始秦皇墓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地形雄伟,景象佳丽,有“龙盘虎踞”之势。并以“树层层”来烘托,更见其气象的不凡。次句前四字“势如浮云”,在含意上应归入上句:陵墓落成之初,曾经“树草木以象山”,虽历千余年,到晚唐也仍是群树层叠,高薄云天。总之前十一个字,或以“龙盘虎踞”状之,或以“树层层”烘托之,或以“势如浮云”陈述之,把始皇墓的雄奇壮伟,气象万千,呈现了出来。可是后三个字“亦是崩”一出,如无坚不摧的神剑,轻轻一挥,直使眼前的庞然大物,骨化形销了。对于像山一样高大的墓堆,当时就有民谣说:“运石甘泉口,渭水为不流,千人歌,万人吼,运石堆积如山阜。”显然这里还有弦外之音:“崩”者并非专指坟墓崩塌(实际坟墓也并未崩)或秦始皇驾崩,而包括有如传说的曾被项羽掘毁,或更荒唐的“牧火宵焚”;秦始皇苦心经营的“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很快就土崩瓦解了。诗人的嘲讽尖锐泼辣,这三个字干脆利落,严于斧械,真有一言九鼎的气概。

  末二句继续深化其反对残暴政治的思想。同样是坐落在青山秋一草间的陵墓,行路之人经过时,却只恭敬地拜谒汉文帝的陵墓。汉文帝是汉代初年文景之治的代表人物,他推行黄老之治,与民休息,艰苦朴素,曾欲建一露台,一核算工价需千金,相当于十户中人之产,汉文帝立刻停止这个露台的修建。他在历史上算得上是一位能够了解百姓疾苦的好皇帝,同样地,人们也只会纪念和缅怀这样的对百姓较好的统治者,而不会去对那残暴刻薄的秦始皇顶礼膜拜。民心所向,在这个小小的参拜陵墓的行为中显现得很清楚了。诗题是写过秦始皇墓,此处却着力写汉文帝陵,看似诗思不属,实际上在两种统治方式、两种对待人民的态度的对比之下,诗的主题更显突出。

  此诗浑厚有味,通过对比手法来对历史人物加以抑扬,反映了作者对刚恨残暴的统治者的愤恨和对谦和仁爱的统治者的怀念,诗意填密,可以规见作者的诗心。这首诗明白无误地表现出作者自己的历史观、是非观,可说是一首议论诗。但它的字挟风雷,却出之以轻巧疏宕,唱叹有情的笔墨,有幽美的艺术魅力,而不像是在评说是非了。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058-1059
2、 艾治平.历代绝句精华全解:百花文艺出版社,2012:121-122

jīngqínshǐhuáng

hún tángdài 

lóngpánshùcéngcéng shìyúnshìbēng 
zhǒngqīngshānqiūcǎo rénwéibàihànwénlíng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匡庐¹奇秀,甲²天下山。山北曰曰香炉,曰北寺曰遗爱寺。介³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曰腋(yè),作为草堂。
译文:庐山的风景,秀丽至极,简直是天下诸山的冠军。山的北峰,叫做香炉峰;香炉峰的北面的寺庙叫做遗爱寺;介于香炉峰与遗爱寺之间,那地方最美,又是庐山之最。元和十一年的秋天,太原人白乐天一见就爱上它了,就像远行的游子路过故乡一样,恋恋不舍而不忍离去,于是面对香炉峰,下近遗爱寺,盖了一间草堂。
注释:¹匡庐:指江西的庐山。相传殷周之际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称。²甲:居第一。名词作动词。³介:处于两者之中。⁴面曰腋寺:对山傍寺。腋,两腋在人身旁,古引申为“傍”。
明年春,草堂成。三间两柱,二室四牖,广袤丰杀,一称心力。洞北户,来阴风,防徂暑也;敞南甍,纳阳日,虞祁寒也。木斫而已,不加丹;墙圬而已,不加白。砌阶用石,幂窗用纸,竹帘纻帏,率称是焉。堂中设木榻四,素屏二,漆琴一张,儒、道、佛书各三两卷。
明年¹春,草堂成。三间两柱,二室四牖(yǒu)²,广袤(mào)³丰杀,一称(chèn)心力。洞北户,来阴风,防徂(cú)也;敞南甍(méng),纳阳日,虞(yú)¹⁰(qí)¹¹也。木斫(zhuó)¹²而已,不加丹;墙圬(wū)而已,不加白。砌阶用石,幂¹³窗用纸,竹帘纻帏,率称是焉。堂中设木榻四,素屏二,漆琴一张,儒、道、佛书各两三卷。
译文:第二年春天,草堂落成了。三间屋子,两根楹柱;两个卧房,四扇窗子;屋子面积大小,完全与心意相合,与财力相称。打开北边的小门,使凉爽的风吹进来,避盛暑;把屋脊南面盖得高些,让阳光照射进来,防备严寒。建造房屋的木材只用斧子砍削,不用油漆彩绘;墙涂泥就可,不必用石灰白粉之类粉刷。砌台阶用石头;糊窗户用纸,竹子做的帘子,麻布做的帐幕,一切全都和草堂的简朴格局相称。屋子里设有木制椅榻四张,素色屏风两座,还有漆琴一张,和儒、释、道书籍各三两卷。
注释:¹明年:第二年。²牖:窗户。³广袤:土地的长和宽。这里指面积大小。⁴丰杀:增减。⁵一称心力:全与自己的愿望和财力相称。⁶洞:洞开。⁷阴风:北风。⁸徂暑:盛暑。⁹敞南甍:把南屋造得很高敞。甍,屋脊。¹⁰虞:防范。¹¹祁寒:严寒。¹²斫:砍削。¹³幂:覆盖。
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旁睨竹树云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
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旁睨(nì)¹竹树云石,自辰及酉(yǒu),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tuí)然嗒(tà)²,不知其然而然。
译文:乐天我已来到这里做了草堂的主人,仰观山色,俯听泉声,随意浏览旁边的竹树云石。从早到晚,美景很多,来不及一一观赏。看了一会儿,由于清幽景物的诱发,性情也随之变得恬淡;环境适宜,心情平和。只要住一宿,身体就十分安宁,住两夜更感到心情平静安适,住三个晚上以后,心旷神怡,物我两忘,也不知是如何进入这种状态的。
注释:¹睨:斜看。²嗒然:物我两忘貌。
自问其故,答曰:是居也,前有平地,轮广十丈,中有平台,半平地;台南有方池,倍平台。环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莲、白鱼。又南抵石涧,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修柯戛云,低枝拂潭,如幢竖,如盖张,如龙蛇走。松下多灌丛,萝茑叶蔓,骈织承翳,日月光不到地,盛夏风气如八、九月时。下铺白石,为出入道。堂北五步,据层崖积石,嵌空垤堄,杂木异草,盖覆其上。绿阴蒙蒙,朱实离离,不识其名,四时一色。又有飞泉植茗,就以烹燀,好事者见,可以销永日。堂东有瀑布,水悬三尺,泻阶隅,落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佩琴筑声。堂西倚北崖右趾,以剖竹架空,引崖上泉,脉分线悬,自檐注砌,累累如贯珠,霏微如雨露,滴沥飘洒,随风远去。其四傍耳目杖屦可及者,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不可殚纪,覶缕而言,故云甲庐山者。噫!凡人丰一屋,华一箦,而起居其间,尚不免有骄矜之态;今我为是物主,物至致知,各以类至,又安得不外适内和,体宁心恬哉?昔永、远、宗、雷辈十八人,同入此山,老死不返;去我千载,我知其心以是哉!
自问其故, 答曰:是居也,前有平地,轮广¹十丈,中有平台,半平地;台南有方池,倍平台。环²池多山竹野卉(huì)³,池中生白莲、白鱼。又南抵石涧,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修柯戛(jiá)云,低枝拂潭,如幢竖,如盖张,如龙蛇走。松下多灌丛,萝茑(niǎo)叶蔓,骈(pián)(yì)¹⁰,日月光不到地,盛夏风气如八、九月时。下铺白石,为出入道。堂北五步,据层崖积石,嵌空垤(dié)(nì)¹¹,杂木异草,盖覆其上。绿阴蒙蒙,朱实离离,不识其名,四时一色。又有飞泉植茗¹²,就以烹燀(chǎn)¹³,好事者见,可以¹⁴销永日。堂东有瀑布,水悬三尺,泻阶隅(yú)¹⁵,落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佩琴筑(zhú)¹⁶声。堂西倚北崖右趾(zhǐ),以剖竹架空,引崖上泉,脉分线悬,自檐注砌,累累如贯珠,霏(fēi)¹⁷如雨露,滴沥飘洒,随风远去。其四傍耳目杖屦(jù)¹⁸可及者,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曰雪。阴晴显晦¹⁹,昏旦含吐²⁰,千变万状,不可殚(dān)²¹纪。覶(luó)²²而言,故云甲庐山者。噫!凡人丰一屋,华一箦(zé)²³,而起居其间,尚不免有骄矜(jīn)²⁴之态;今我为是物主,物至致知²⁵,各以类至,又安得不外适内和,体宁心恬哉?昔永、远、宗、雷辈十八人²⁶,同入此山,老死不返;去我千载,我知其心以是哉!
译文:自问其缘故,回答说:这草堂,前面有平地,面积约十丈,中间有平台,是平地面积的一半,平台的南边有方形的池子,池子的面积比平台大一倍。环绕着水池多是山竹、野草,池里长满了白莲、白鱼。再往南走,就到了一个山石间的水沟,石涧两旁有古松、老杉,树身粗大的将近十人之围,树的高度不知几百尺,长枝条上摩云霄,低垂的枝柯轻拂着潭水。像旌旗一样竖立,像车盖一样张开,盘曲伸展如龙蛇游走。古松下多灌木丛,茑罗枝叶蔓生,互相纠结交织,互相承接遮盖,使得日光月华都无法照射到地面。到了盛夏时的气候,仍像八九月的秋凉时节。地下铺着白石做为出入的信道。草堂北边五步远的地方,凭借高崖积石作为假山,在空凹处卡进小土堆和土块,各种树木、奇花异草覆盖其上。绿荫浓密,红色的果实繁多,也说不出它们的名字,四季都是这个样子。又有天上飞落的泉水,就地种植的茶树,就这飞泉和植茗来烹茶,若被爱好风雅之事的人看到,可以终日不去。草堂东边有一座瀑布,清水悬挂三尺高,泻落在台阶角落,然后注入石渠中。从早到晚,就像洁白的绸子,要是在夜间听起来,就像珠玉琴筝的声音。草堂的西边,靠近北面山崖的右侧山脚,用剖开的竹子,架在空中,接引北崖山上的泉水,这些竹管如脉管一样分出水流,细水从上流下,像细线一样悬挂空中,从屋檐灌注到水池里,连接不断像成串的珍珠,细微水点飘散的样子像雨露一般,水一点一点地往下落,随风远去。那附近望得见、走得到的地方,春,有锦绣山谷中的繁花;夏,有石门涧里的皓云;秋,有虎溪的明月;冬,有炉峰的白雪。阴晴明暗,黄昏早晨的烟云隐现,千变万化,不可详尽记述,细细说来,所以我才说这里的景色是庐山第一!唉!一般人只要建造一间高大的房屋,精制一张竹席,而生活在当中,尚且免不了有骄傲自负之态。何况是我,已成了这些东西的主人,草堂周围的美景纷至沓来,激发人的思想感情,接触什么样的景物就产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我又怎能不外在安适、内在和乐,身体安宁,心情恬适呢?想当年东晋高僧慧永、慧远、名儒宗炳、雷次宗等十八人一起住入此山,就直到老死也都不肯离开,虽然与我现在相距久远,但我知道他们心里也是因为这庐山的美景啊!
注释:¹轮广:纵横。南北为轮,东西为广。²环:环绕。³卉:花草。⁴戛:摩,摩挲。⁵幢:古代作仪仗用的一种旗帜,以羽毛为饰。⁶萝茑:女萝和茑,都是寄生草。⁷骈:并列。⁸织:交织。⁹承:托着。¹⁰翳:遮盖。¹¹垤堄:积土成堆。¹²植茗:种植茶树。¹³燀:烧煮。¹⁴可以:可以借此。¹⁵泻阶隅:冲到台阶的角落里。¹⁶筑:古代打击的弦乐器。¹⁷霏微:细雨飘散的样子。¹⁸杖屦:扶杖步行。¹⁹显晦:明亮和昏暗。²⁰含吐:出现和隐没。²¹殚:尽。²²覶缕:原委本末,此指细说。²³华一箦:置备一张华美的竹席。²⁴骄矜:骄傲自得。²⁵物至致知:谓各种景物纷至眼前,使人有所感受而增长智慧。²⁶永、远、宗、雷辈十八人:指东晋高僧慧永、慧远兄弟和著名隐士宗炳、雷次宗等人。
矧予自思:从幼迨老,若白屋,若朱门,凡所止,虽一日、二日,辄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其喜山水病癖如此!一旦蹇剥,来佐江郡。郡守以优容而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尚以冗员所羁,余累未尽,或往或来,未遑宁处。待予异时弟妹婚嫁毕,司马岁秩满,出处行止,得以自遂,则必左手引妻子,右手抱琴书,终老于斯,以成就我平生之志。清泉白石,实闻此言!
(shěn)¹予自思:从幼迨老,若白屋²,若朱门,凡所止,虽一日、二日,辄(zhé)覆篑(kuì)³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其喜山水病癖如此!一旦蹇(jiǎn),来佐江郡,郡守以优容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尚以冗员所羁(jī),余累未尽,或往或来,未遑(huáng)宁处。待予异日弟妹婚嫁毕,司马岁秩满,出处行止,得以自遂,则必左手引妻子,右手抱琴书,终老於斯,以成就我平生之志。清泉白石,实闻此言!
译文:更何况我想,从小到老,不管住的是白色的茅屋或者红色的大厦,只要在居所住上一天两天,我总是要搬少许土做个台子,聚集一些卵石来筑座假山,再环绕个小小的水池,可见我对山水的癖好已经到了如此无可救药的地步。一旦命运不顺当,被贬来辅佐九江郡守,郡守以宽厚来安抚我,庐山以他神奇的美景对待我,这简直是上天赐给了我最好的时机、大地送给我最好的空间,我终于能得到自己的最爱,还有什么好苛求呢?只不过我为闲散的官职所束缚,未能完全摆脱牵累,时去时回,没有闲暇安宁地住下来。等到哪天弟妹各自成家了,官职任期满了,外出做官还是在家不仕,都能顺遂自己的心意,那么一定会左手牵着老伴和孩子,右手抱着古琴与书本,终老在此,以完成我一辈子的心愿。我发誓,清泉白石可以做我盟誓的证人。
注释:¹矧:况且。²白屋:指贫苦人家的屋子。³篑:土筐。⁴蹇剥:均为《易经》卦名。此指遭受挫折。⁵来佐江郡:指任江州司马。⁶优容:宽容,宽待。⁷冗员:闲散多余的官员。⁸未遑宁处:没有闲暇安稳地居住。⁹岁秩:规定的任职年限,犹任期。
时三月二十七日,始居新堂;四月九日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南阳张深之、东西二林寺长老凑公、朗、满、晦、坚等凡二十二人,具斋施茶果以落之,因为《草堂记》。
时三月二十七日,始居新堂;四月九日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南阳张深之、东西二林寺长老凑公、朗、满、晦、坚等凡二十二人,具斋施茶果以落¹之,因为(wéi)²《草堂记》。
译文:在三月二十七日,我刚搬到这新居草堂;四月九日,和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南阳张深之以及东林寺、西林寺的长老大德凑、朗、满、慧、坚等二十二人,准备了斋食摆设了茶果点心来为新居行落成典礼,于是写下了这篇《草堂记》。
注释:¹落:落成。这里指庆贺落成。²因为:于是创作。

  白居易在庐山游玩的时候,终于看上了一个好的去处。在庐山香炉峰的北面,遗爱寺的南面,有一处风景秀丽甲于匡庐的地方。白居易来电此地竟然像远游的人回到了故乡一样而不忍离去,最终决定在此盖一处草庐。第二年盖成之后,他住在那,可以看山,可以听泉,真是美不胜收。况且在草庐附近还有一个水池,在池塘周围有很多山竹野卉,而池子里面又有白莲、白鱼。这是作者下了决心,等到以后,弟妹们都成家立业之后,自己就和妻子儿女们搬到这里来住,“终老于斯”。

  文章从修建庐山草堂的缘起入手,首先具体介绍草堂的建筑情况及堂中因陋就简、朴素高雅的陈设;然后转入对草堂四周迷人景色的铺写,以空间方位的转换为序,细致地描写了方池平台、山竹野卉、飞泉悬瀑、杂木异草等;又从景物说到自己恬静安适的心情,表达自己乐天安命、归隐庐山的愿望。全文语言清丽,作者以娴熟的文笔和技巧,充分表达了自己酷爱山水的癖好,并注入自己的身世感、沧桑感,使山水别具内涵与风韵。

  文章起始,交代草堂的由来和位置。“匡庐奇秀甲天下山”。白居易在记文开篇对庐山发生这样的赞叹,此后这就成为对庐山众口一词的评判。草堂建在香炉峰和遗爱寺之间,“其境胜绝”,作者又以“甲庐山”称誉。两个“甲”字,突出了草堂周围环境之美,写出了作者对庐山美景的深情迷恋。

  第二段写草堂的设置。草堂格局简单:“三间两柱,二室四牖。”堂内陈设朴素古雅,听其自然:“设木榻四,素屏二,漆琴一张,儒、道、佛书各两三卷。”这显示了作者的爱好与志趣。

  第三、四两段写住进草堂后的情景。作者仰观诸峰险峻,俯听泉水流响,还有竹树云石等点缀,令人从早到晚欣赏不尽。他身体舒适,精神和畅。为烘托草堂主人之乐,作者又通过自问自答,对草堂周围附近的自然景物进行细致描绘。接着又展示草堂四季景色的特点,加上早晚天气的变化,景物时隐时现,有声有色,气象万千。于此,作者用“故云甲庐山者”一句收束,转入议论,抒发物我两忘的情怀,回应上文“俄而物诱气随”二句,显出构思的精妙。

  第五段正面记叙对山水的爱好和希望终老草堂的心情。悒郁不平之气寄于言外,意蕴深远,富有艺术魅力。作者又为未来生活构思出一幅“出处行止,得以自遂”的美妙图景,宣称要“终老於斯,以成就我平生之志”。这正是文章的主旨所在。

  最后一段附记移居、庆贺及作记等事,虽是“记”体散文通有的格式,却透露出作者当时的思想情趣。

  全文写景生动,叙事简洁,层次清楚,旨趣隽永。“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不可殚纪。”作者对庐山草堂的四周景物环境,落笔悠悠,却倾吐了真诚的爱恋和审美情趣。“三间两柱,二室四牖,广袤丰杀,一称心力。洞北户,来阴风,防徂暑也;敞南甍,纳阳日,虞祁寒也。木斫而已,不加丹;墙圬而已,不加白。砌阶用石,幂窗用纸,竹帘纻帏,率称是焉。”作者对庐山草堂建筑的率真写实,成为人们研究中国古代园林的重要史料,而《庐山草堂记》亦被视为中国园林学的奠基之作。

参考资料:
1、 陈振鹏 章培恒.古文鉴赏辞典(上).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1014-1017
五月黄云全覆地。打麦场中,咿轧声齐起。野老讴歌天籁耳。那能略辨宫商字。
五月黄云¹全覆地。打麦场中,咿(yī)(yà)²声齐起。野老讴歌天籁(lài)³。那能略辨宫商字
译文:五月是麦子成熟的时节,金黄的麦如云覆盖大地。热闹的打麦场上,咿轧的农具声一齐响起。农民一边劳动一边歌唱,不过是随意的哼唱而已,哪能按乐谱唱歌曲?
注释:¹黄云:形容成熟的麦子如金黄色的云。²咿轧:象声词,指碌碡声、车声等农具声。³野老讴歌天籁耳:野老,农民。天籁,自然界的声音,这里指随意哼唱。⁴宫商字:古时有五音,相当于今天的“1、2、3、5、6”。唐以来叫合、四、乙、尺、工。再古叫宫、商、角、徵、羽。这里所谓宫商字,泛指乐谱。
屋角槐阴耽美睡。梦到华胥,蝴蝶翩翩矣。客至夕阳留薄醉。冷淘饦馎穷家计。
屋角槐阴耽美睡。梦到华胥(xū)¹,蝴蝶翩翩矣。客至夕阳留薄醉。冷淘饦(tuō)(bó)²穷家计。
译文:场房角落里,槐树阴凉下,就地而卧沉睡不起;梦境里游到华胥国,观赏蝴蝶的翩翩起舞。夕阳西下客人来串门,留他喝个薄醉表心意,再请他吃顿冷汤饼,穷人的饭食就是这样的。
注释:¹华胥:传说里的国名。《列子·黄帝》中说: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后代称梦境。²饦馎:一种农家面食,也叫汤饼。

  〔华胥〕《列子》:“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其国无帅长,其民无嗜欲,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爱憎。” 〔冷淘〕食物名,今凉粉之类。饦馎即汤饼,面疙瘩之类的食物。

  这首词是曹贞吉描写故乡山东安邱风物的十二首词之五。词前有小序,说明作词的缘由之一是:读欧阳修《六一集》中的《十二月鼓子词》,嫌其过于富丽,故聊以“酸馅语”为之。所谓酸馅语,本指迂腐的话,这里则指为文人学士所鄙夷不屑的纯朴通俗的语言。作者的这种愿望和出色的实践是难轧可贵的。

  上片写丰收麦季的景象。

  首句写了所见:五月的田野,“黄云全覆地”。极言麦子颜色之鲜,生长之好,面积之广,颗粒之重。不说麦熟,而一幅浓抹重彩的小麦丰登图呈现眼前;不说喜庆,而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打麦场上自更热火朝天,但词人没有正面触及,只写所闻:“咿轧声齐起。”即歌声与号子声一阵高过一阵,并且节奏短促、鲜明。这就表现了大伙儿欢天喜地、同心协力打麦的十足劲头。“野老”大概只做些拾麦、送水的轻活儿,故其歌声又自不同:欢乐、舒缓,而又不中律吕,难辨宫商,但它有自己的美,那就是足以传达农民心灵的美,足以和造物者发出的“天籁”相比的美,足以和丰收美景交相辉映的美。这也正是词人所欣赏、所陶醉的。

  下片写农民的生活。

  先写梦中乐。夜以继日地干,实在太劳累了,所以在短暂的休息时间里,不管是“屋角”,还是“槐阴”,他们倒头就睡。“耽”者,沉迷也。睡得如此之沉、香、美,已经成了使人沉迷的一种“享受”。睡,还是暂时摆脱贫穷困苦的妙方:“梦到华胥,蝴蝶翩翩飞。”在梦中,可以进入无忧无虑的理想王国,可以化为自在逍遥的翩跹蛱蝶。

  再写迎宾乐。“客至夕阳留薄醉”,不管打场如何,生活如何,宾客来了,主人仍是沽酒款待,一个“薄”字用得好,不讲丰盛,不讲客套,尽兴而饮,尽欢而散,好客的热情洋溢其间。

  梦中乐也好,迎宾乐也好,都是暂时的,甚或虚妄的。“冷淘飥餺”才是农民长年累月的穷苦艰难生活的标志。词人以此句作结,是寄托了无限同情的。为什么在丰收之后,他们还如此穷苦?这又留给了读者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具有社会意义。

  不知有多少写“农家乐”的词,实际上是粉饰太平,以欣赏农民的苦为乐;也不知有多少写“农家苦”的词,实际上是饱人啼饥,以想象农民的苦为苦,这首词写农民有乐有苦,真乐真苦,乐中有苦,苦中有乐,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吃苦耐劳、纯厚朴实的性格。这在文人词中尚不多见。

参考资料:
1、 品诗文网
野径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
野径¹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
译文:山溪宛转,沙路净洁,一条弯曲的小径,通向山林深处的隐者之家。
注释:¹野径:村野小路。
马蹄残雪六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
马蹄残雪六七里,山带¹有梅三四花。
译文:马蹄踏碎千里残雪,苦苦追寻,终于在山口出找到了早开的三、四朵梅花。
注释:¹山带:山口。
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
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¹(wēi)²芋话桑麻³
译文:这里环境幽静,篱笆上爬满药草的黄叶;晚上点着昏暗的油灯,在火炉旁边烧烤山芋,与朋友闲话桑麻。
注释:¹青灯:光线青荧的油灯。²煨:把食物直接放在带火的灰里烧熟。³桑麻:桑与麻。为农家养蚕、纺织所需,后借为农事之代称。
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侍玉华。
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¹侍玉华²
译文:我一生坎坷,屡遭贬谪,就像在蓬茅下,经受风吹雨打。但不管怎样曲折,也决不羡慕玉堂金马。连做梦,也要去寻找傲雪凌霜的梅花。
注释:¹金貂:汉代的官饰。²玉华:唐代宫名。

mèngxúnméi--fāngyuè

jìngshēncángyǐnzhějiāànshāfēndàixié

cánxuěliùshānzuǐyǒuméisānhuā

huángyōngmáiyàocǎoqīngdēngwēihuàsāng

shēngyānpéngmáomèngjīndiāoshìhuá

兄弟共行游,驱车出西城。
兄弟¹共行游,驱车出西城²
译文:好兄弟几个一块出来,把车子赶到西城门外。
注释:玄武陂(bēi):建安十三年(208),曹操为了训练水师,在邺城西南开辟玄武池。陂,堤岸。¹兄弟:指曹丕、曹植等人。²西城:指邺城之西门。
野田广开辟,川渠互相经。
野田广开辟,川渠互相经¹
译文:广阔的田野已被开垦,无数的水渠成队成排。
注释:¹互相经:互相交通。经,经过。此为交叉之意。
黍稷何郁郁,流波激悲声。
(shǔ)(jì)¹何郁郁²,流波激³悲声
译文:谷子和高粱多么繁茂,淙淙的渠水真有气派。
注释:¹黍稷:泛指农作物。黍,黄小米。稷,高粱。²郁郁:茂密的样子。³激:水流因受阻而腾涌、飞溅。⁴悲声:动听的响声。
菱芡覆绿水,芙蓉发丹荣。
菱芡(qiàn)¹覆绿水,芙蓉²发丹荣³
译文:菱角鸡头米盖着绿水,芙蓉的红花笑逐颜开。
注释:¹菱芡:水生植物菱角和鸡头,皆可食用。²芙蓉:荷花。³丹荣:红花。
柳垂重荫绿,向我池边生。
柳垂重荫¹绿,向我池边生。
译文:柳枝披垂立一道绿墙,轻轻把池子环抱起来。
注释:¹荫:树荫。
乘渚望长洲,群鸟讙哗鸣。
¹²望长洲³,群鸟讙(huān)哗鸣。
译文:登上了小渚远望大洲,听一片鸟鸣心头畅快。
注释:¹乘:登上。²渚: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³洲:水中的陆地。⁴讙:喧哗。
萍藻泛滥浮,澹澹随风倾。
萍藻¹泛滥²浮,澹(dàn)³随风倾
译文:浮萍和水藻池中飘满,风吹着它们东倒西歪。
注释:¹萍藻:水生植物浮萍和藻类植物。²泛滥:广阔的样子。一作滥泛。³澹澹:水波摇动的样子。⁴倾:倒。
忘忧共容与,畅此千秋情。
忘忧共容与¹,畅此千秋情²
译文:观此景叫人闲适无愁,长久的美情难以忘怀。
注释:¹容与:舒缓安适的样子。²千秋情:永恒的友谊,此或仅指兄弟手足之情。

  这是一首记游写景之作。此诗用直叙的方法,写诗人同弟弟行游玄武池时所看到的景物和愉悦忘忧的心态。

  “兄弟共行游,驱车出西城”两句点明出城行游一事和行游的地点。人在野外观赏景物时,一般都是由宏观到微观。“野田广开辟,川渠互相经”两句写在邺城西面宏观看到野外宽广开阔的田地和纵横交织的河渠。接下去,从宏观到微观。“黍稷何郁郁”一句由“野田广开辟”一句而来,写田野里庄稼茂盛。“流波激悲声”一句由“川渠互相经”一句而来,写流水发出动听的声响。“菱芡覆绿水”以下八句,由写田野、河渠转向写玄武池的各种景物:菱芡、荷花、垂柳、萍藻,叶绿花红,枝繁叶茂;池中绿水随风动荡,长洲上的群鸟在欢快歌唱。在诗人笔下,玄武池之美景令人神往:田野广阔,庄稼茂盛;池水交错,波涛汹涌;绿水红花,柳荫照水;萍藻泛滥,众鸟喧哗。形象鲜明,有声有色,生动具体,写出了玄武池的美丽和勃勃生机。如此之美景,足以使人忘记忧伤,沉浸在欢畅之中。最后“忘忧共容与,畅此千秋情”两句,由景及情,自然地收束了全诗。

  此诗虽属游宴诗,但同建安时期的其他游宴诗相比,却有不同。它没有涉及宴乐,而是用自然的语言集中描写田园景物,具有后来田园诗的意味。

参考资料:
1、 张可礼 宿美丽 编选.曹操曹丕曹植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68-70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