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薪胜杯水,舆羽重钩金。物理元无定,权衡只在心。
车薪胜杯水,舆羽重钩金。物理元无定,权衡只在心。
陆文圭

陆文圭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313篇诗文

猜您喜欢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塔势如涌出¹,孤高耸天宫。
译文:宝塔宛如平地涌出,孤高巍峨耸入天宫。
注释:高适:唐朝边塞诗人,景县(今河北景县)人。薛据,荆南人,《唐诗纪事》作河中宝鼎人。浮图,原是梵文佛陀的音译,这里指佛塔。¹涌出:形容拔地而起。
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
登临出世界¹,蹬(dèng)²道盘³虚空。
译文:登上去像走出人间,蹬踏梯道盘旋空中。
注释:¹出世界:高出于人世的境界。世界,人世的境界。²磴:石级。³盘:曲折。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突兀¹临神州,峥(zhēng)(róng)²如鬼工³
译文:高峻突出镇定神州,峥嵘胜过鬼斧神工。
注释:¹突兀:高耸貌。²峥嵘:形容山势高峻。³鬼工:非人力所能。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四角¹(ài)²白日,七层³摩苍穹。
译文:四角伸展挡住白日,七层紧紧连着苍穹。
注释:¹四角:塔的四周。²碍:阻挡。³七层:塔本六级,后渐毁损,武则天时重建,增为七层。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下窥(kuī)指高鸟,俯听闻惊风¹
译文:下看飞鸟屈指可数,俯听山风呼啸迅猛。
注释:¹惊风:疾风。
连山若波涛,奔走似朝东。
连山若波涛,奔走似朝东。
译文:山连山如波涛起伏,汹涌澎湃奔流向东。
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
青槐(huái)夹驰道¹,宫馆²何玲珑。
译文:青槐夹着笔直驰道,楼台宫殿何等玲珑。
注释:¹驰道:可驾车的大道。²宫馆:宫阙。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¹
译文:秋天秀色从西而来,苍苍茫茫弥漫关中。
注释:¹关中:指今陕西中部地区。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
五陵¹北原上,万古青蒙蒙。
译文:长安城北汉代五陵,万古千秋一派青葱。
注释:¹五陵:指汉代五个帝王的陵墓,即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及昭帝平陵。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净理¹了可悟,胜因²(sù)³所宗。
译文:清净佛理完全领悟。善因素来为人信从。
注释:¹净理:佛家的清净之理。²胜因:佛教因果报应中的极好的善因。³夙:素来。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誓将挂冠¹去,觉道²资无穷。
译文:立誓归隐辞官而去,信奉佛道其乐无穷。
注释:¹挂冠:辞官归隐。²觉道:佛教的达到消除一切欲念和物我相忘的大觉之道。

  此诗开头两句:“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自下而上仰望,只见巍然高耸的宝塔拔地而起,仿佛从地下涌出,傲然耸立,直达天宫。用一“涌”字,增强了诗的动势,既勾勒出了宝塔孤高危耸之貌,又给宝塔注入了生机,将塔势表现得极其壮观生动。

  接下去四句:“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临神州,峥嵘如鬼工。”写登临所见、所感,到了塔身,拾级而上,如同走进广阔无垠的宇宙,蜿蜒的石阶,盘旋而上,直达天穹。此时再看宝塔,突兀耸立,如神工鬼斧,简直不敢相信人力所及。慈恩寺塔,不仅雄伟,而且精妙。

  再下去四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写登上塔顶所见,极力夸张塔体之高,摩天蔽日,与天齐眉,低头下望,鸟在眼下,风在脚下。这鸟和风,从地面上看,本是高空之物,而从塔上看,就成了低处之景,反衬宝塔其高无比。

  下面八句,以排比句式依次描写东南西北四方景色。“连山若波涛,奔走似朝东。”描绘东面山景,连绵起伏,如滚滚巨浪;“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状摹南面宫苑,青槐葱翠,宫室密布,金碧交辉;“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刻写西面秋色,金风习习,满目萧然,透着肃杀之气;“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写北边陵园,渭水北岸,座立着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它们是前汉高帝、惠帝、文帝、景帝、武帝五位君王的陵墓。当年,他们创基立业,轰轰烈烈,如今却默然地安息在青松之下。诗人对四方之景的描绘,从威壮到伟丽,从苍凉到空茫,景中有情,也寄托着诗人对大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忧思。

  末了四句,“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诗人想辞官事佛,此时,岑参得知,前方主将高仙芝出征大食,遭遇挫折;当朝皇帝唐玄宗,年老昏聩;朝廷之内,外戚宦官等祸国殃民;各方藩镇如安禄山、史思明等图谋不轨,真可谓“苍然满关中”,一片昏暗。诗人心中惆怅,认为佛家清净之理能使人彻悟,殊妙的善因又是自己向来的信奉,因此想学逢萌,及早挂冠而去,去追求无穷无尽的大觉之道。

  这首诗主要写佛塔的孤高以及登塔回望景物,望而生发,忽悟佛理,决意辞官学佛,以求济世,暗寓对国是无可奈何的情怀。全诗状写佛塔的崔嵬和景色的壮丽十分成功。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316-318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05-206

gāoshìxuēdēngēn

cénshēn tángdài 

shìyǒngchū gāosǒngtiāngōng 
dēnglínchūshìjiè dèngdàopánkōng 
shénzhōu zhēngróngguǐgōng 
jiǎoàibái céngcāngqióng 
xiàkuīzhǐgāoniǎo tīngwénjīngfēng 
liánshānruòtāo bēnzǒucháodōng 
qīnghuáijiāchídào gōngguǎnlínglóng 
qiūcóng西lái cāngránmǎnguānzhōng 
língběiyuánshàng wànqīngméngméng 
jìngliǎo shèngyīnsuǒzōng 
shìjiāngguàguān juédàoqióng 
送君不相见,日暮独愁绪。
送君不相见,日暮独愁绪(xù)¹
译文:为你送行没赶上相见,黄昏中独自一人愁绪万千。
注释:¹绪:《全唐诗》校:“一作余。楚词曰:眇眇兮愁予。余、予,唐韵并有上声。或改绪,非。”
江上空裴回,天边迷处所。
江上空¹(péi)回,天边迷处所²
译文:久久地徘徊在江边,你的去处已经茫茫一片。
注释:¹空:《全唐诗》校:“一作久。”²迷处所:宋玉《高唐赋》:“风止雨霁,云无处所。”
郡邑经樊邓,山河入嵩汝。
郡邑(yì)经樊(fán)¹,山河入嵩汝²
译文:看不见路过的樊城邓县,只有白云融入汝水飘上嵩山。
注释:¹樊邓:指樊城和邓州。按,唐襄州有邓城县,即古樊城。唐邓州治所在今河南邓县。²嵩汝:指嵩山、汝水。
蒲轮去渐遥,石径徒延伫。
(pú)¹去渐遥,石径徒延伫²
译文:你乘的蒲轮安车越走越远,我伫立石径枉自迁延。
注释:¹蒲轮:古时征聘贤士时用蒲草裹车轮,使不震动。²延伫:延颈伫望。
辛大,指辛谔,他原和孟浩然一样,怀才不遇,隐居西山。这次当是去应征聘的,孟浩然没赶上为他送行,因作此诗。
参考资料:
1、 邓安生 孙佩君.孟浩然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51-52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
永日¹方戚(qī)²,出行复悠悠³
译文:我整日忧郁而悲悲戚戚,女儿就要出嫁遥远地方。
注释:¹永日:整天。²戚戚:悲伤忧愁。³悠悠:遥远。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女子今有行¹,大江溯(sù)²轻舟。
译文:今天她要远行去做新娘,乘坐轻舟沿江逆流而上。
注释:¹行:出嫁。²溯:逆流而上。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
尔辈¹苦无恃(shì)²,抚念益慈柔。
译文:你姐妹自幼尝尽失母苦,念此我就加倍慈柔抚养。
注释:¹尔辈:你们,指两个女儿。²无恃:指幼时无母。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幼为长所育¹,两别泣不休。
译文:妹妹从小全靠姐姐养育,今日两人作别泪泣成行。
注释:¹幼为长所育:此句下有注:“幼女为杨氏所抚育。”指小女是姐姐抚育大的。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对此结中肠¹,义往²难复留。
译文:面对此情景我内心郁结,女大当嫁你也难得再留。
注释:¹结中肠:心中哀伤之情郁结。²义往:指女大出嫁,理应前往夫家。
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自小阙(quē)内训¹,事姑²(yí)³我忧。
译文:你自小缺少慈母的教训,侍奉婆婆的事令我担忧。
注释:¹自小阙内训:此句下有注:“言早无恃。”阙:通“缺”。内训:母亲的训导。²事姑:侍奉婆婆。³贻:带来。
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
(lài)兹托令门¹,任恤²(shù)³无尤
译文:幸好依仗你夫家好门第,信任怜恤不挑剔你过失。
注释:¹令门:好的人家,或是对其夫家的尊称。这里指女儿的夫家。²任恤:信任体恤。³庶:希望。⁴尤:过失。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贫俭诚所尚¹,资从²岂待³
译文:安贫乐俭是我一贯崇尚,嫁妆岂能做到周全丰厚。
注释:¹尚:崇尚。²资从:指嫁妆。³待:一作“在”。⁴周:周全,完备。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
孝恭遵(zūn)妇道,容止¹顺其猷(yóu)²
译文:望你孝敬长辈遵守妇道,仪容举止都要符合规矩。
注释:¹容止:这里是一举一动的意思。²猷:规矩礼节。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别离在今晨,见尔¹当何秋²
译文:今晨我们父女就要离别,再见到你不知什么时候。
注释:¹尔:你,指大女儿。²²当何秋:当在何年。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
居闲¹始自遣(qiǎn)²,临感³忽难收。
译文:闲居时忧伤能自我排遣,临别感伤情绪一发难收。
注释:¹居闲:闲暇时日。²自遣:自我排遣。³临感:临别感伤。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归来视幼女,零泪¹²(yīng)³流。
译文:回到家中看到孤单小女,悲哀泪水沿着帽带滚流。
注释:¹零泪:落泪。²缘:通“沿”。³缨:帽的带子,系在下巴下。

  诗人的大女儿要出嫁,他的心情异常复杂,遂写了此诗。此诗是父女情的白描,是真性情的流露,令人读来感伤不已。

  女儿即将远行,父亲心有不舍,却情难敌义。开头点明女儿将出嫁之事:女儿要嫁往夫家路途很遥远。念及女儿幼年丧母,自己一身兼父母之慈爱,当此离别之际,心中甚为不忍。然而女大当嫁是天经地义的事。诗人忍痛告诫女儿到了夫家,要遵从礼仪孝道,要勤俭持家,这是对女儿的一片殷殷期望。

  这是一首送女出嫁的好诗。送女出行,万千叮咛;怜其无恃,反复诫训。诗人早年丧妻,因为对亡妻的思念,对幼女自然更加怜爱。在长女出嫁之时,自然临别而生感伤之情。诗中说幼女与长女“两别泣不休”,其实父女之间也是如此。作者没有多写自己的直观感受,而是把更多的笔墨用于谆谆教导和万般叮咛:“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强忍住泪水说完这些,送走女儿才发现自己还是控制不了自己,只能与幼女相对而泣。一个情感复杂、无可奈何的慈父形象由此跃然纸上。

  全诗情真语挚,至性至诚。慈父之爱,骨肉深情,令人感动。“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两句,可作为嫁妆的千秋典范。

参考资料:
1、 蘅塘退士 等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 :17-18 .

sòngyángshì

wéiyìng tángdài 

yǒngfāng chūxíngyōuyōu 
jīnyǒuxíng jiāngqīngzhōu 
ěrbèishì niànróu 
yòuwéizhǎngsuǒ liǎngbiéxiū 
duìjiézhōngcháng wǎngnánliú 
xiǎoquēnèixùn shìyōu 
làituōlìngmén rènshùyóu 
pínjiǎnchéngsuǒshàng cóngdàizhōu 
xiàogōngzūndào róngzhǐshùnyóu 
biézàijīnchén jiàněrdāngqiū 
xiánshǐqiǎn língǎnnánshōu 
guīláishìyòu línglèiyuányīngliú 
偶向江边采白蘋,还随女伴赛江神。
¹向江边采白蘋(pín)²,还随女伴赛³江神。
译文:偶尔到江边采摘白蘋,又随着女伴祭奠江神。
注释:¹偶:偶尔,一作“闲”。²白蘋:一种水中浮草,夏季开小白花。³赛:祭祀,古代祭神称为赛。
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
众中不敢¹分明语²,暗掷(zhì)金钱卜³远人
译文:当着众人不敢明说心怀,暗暗地投掷金钱,卜问我那远方郎君的音讯。
注释:¹不敢:一作“不得”。²分明语:公开表示。³金钱卜:古占卜方式之一,相传是汉代易学家京房所创。最初,卜者在卜卦过程中仅用金钱记爻,后来把这一占卜过程简单化,并逐渐推向民间。卜者把金钱掷在地上,看它在地上翻覆的次数和向背,以决定吉凶、成败、归期、远近等。⁴远人:指远方的丈夫。

  这首诗的开头,没有费笔墨去描绘人物身边的景物和环境,也没有抒发人物的情绪和心理,而是直接描写人物的举止行动。这是别具一格的写法。江边采蘋和赛江神,都是极富生活气息的场景。在迎接热闹非凡的祭江神中,且看女主人公的表现,“偶向”和“还随”两个词语,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心不在焉。去采白蘋也好,去看赛江神也好,她都是无可无不可,女伴们叫她一声,她就跟着去了,人人都为热闹的大阵势兴高采烈,可是她却没有兴致。她一定是有心事的。这种用人物动作行为暗示人物心理的写法,别具一格。

  三、四两句道出女主人公的心事。“不敢”二字写出了女主人公心中的娇怯、羞涩。“语”的内容,应该是想打听自己丈夫远行的吉凶或归期远近。越是炽热地思念,就越是不敢当众剖白心迹,就越能令读者体味到她内心的痛苦之甚,幽怨之多。第三句描绘女主人公羞怯的性格,为结句起了铺垫作用。尾句接着写她偷偷地为“远人”占卜。这一细节描绘将女主人公的纯洁心灵、美好情感表现得自然真实、栩栩如生。

  这首写闺情的诗歌,别致之处就在于用细节的刻画,由人物的动作神态,来暗示人物的心理活动,衬写人物的无限情思。“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的这一细节,传神生动,使得一个娇羞痴憨的闺中女子的形象跃然纸上,表现了她对爱情的忠诚和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南宋词人王沂孙的《高阳台》中有“屡卜佳期,无凭却恨金钱”的句子,即是借用了这两句的意思。另外,本诗语言淳朴清新,极富生活情趣,贴近生活。

参考资料:
1、 林方直 王志民 .唐诗精华 .呼和浩特市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5年 :354页 .
2、 谢真元 .一生必读唐诗三百首鉴赏 汉英对照 .北京市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006年 :347-348页 .

jiāngnán--

ǒuxiàngjiāngbiāncǎibáipíngháisuíbànsàijiāngshén

zhòngzhōnggǎnfēnmíngànzhìjīnqiánboyuǎnrén

淮阴北面师广武,其气岂只吞项羽。
(huái)¹北面师广武²,其气岂只吞项羽。
注释:¹淮阴:指韩信,韩为淮阴人,后又封淮阴侯。²广武:指李左车,汉初名将兼谋士,曾受封广武君。
君得李佑不肯诛。便知元济在掌股。
君得李佑(yòu)¹不肯诛。便知元济²在掌股³
注释:¹李佑:叛首吴元济的勇将,李愬设计擒之,厚待,佑感恩献计,助李愬破蔡州。²元济:淮西节度使吴少阳之子。³掌股:掌握之中。
羊公德行化悍夫,卧鼓不战良骄吴。
羊公¹德行化悍夫,卧鼓不战良骄吴。
注释:¹羊公:指羊祜。
公方沉鸷诸将底,又笑元济无头颅。
公方沉鸷(zhì)¹诸将底,又笑元济无头颅(lú)²
注释:¹鸷:勇猛兼且深沉。²无头颅:吴元济被囚至京师,斩于独柳,其夜,即失其首。
雪中行师等儿戏,夜取蔡州藏袖底。
雪中行师等儿戏¹,夜取蔡州藏袖底。
注释:¹雪中句:两句写雪夜突袭蔡州之况。袖底喻军事计划之隐秘也。
远人信宿犹未知,大类西平击朱泚。
远人¹信宿²犹未知,大类西平³击朱泚(cǐ)
注释:¹远人:指蔡州吴元济等人。²信宿:此次奇袭雪中行军连续两日夜。³西平:李愬父李晟,以击破朱泚功封西平郡王。⁴朱泚:唐卢龙节度使。
锦袍玉带仍父风,拄颐长剑大梁公。
锦袍玉带¹仍父风,拄颐长剑²大梁公³
注释:¹锦袍玉带:李晟、李愬父子待将士甚厚,皆尝解锦袍玉带赠部将,激励忠义。²拄颐长剑:佩剑耸起,碰及面颊,喻大将威仪风度。³大梁公:大凉公,李愬以功封凉国公,食邑三千户。
君看鞬橐见丞相,此意与天相始终。
君看鞬(jiàn)(tuó)¹见丞相²,此意与天³相始终。
注释:¹鞬橐:古代盛弓箭之具。²丞相:指裴度,实为平叛破蔡最高统帅。³天:皇帝、皇朝也。指李愬忠于朝廷之志始终不渝。
这首诗气势恢宏,语词铺张,大有山谷诗风。惠洪虽未列名《江西诗社宗派图》内,但人皆视其为江西诗社中人。全诗简洁精炼,沉着雄辩,突出地表现出李愬足智多谋、忠君爱国的大将风度。李愬(773-821),唐代著名将领,洮州临潭(属甘肃省)人。公元816年(唐宪宗元和十一年)任唐、随、邓州节度使,与叛将吴元济(时任申、光、蔡三州节度使)相邻。他表面松弛军备,以麻痹叛敌,暗中整顿军伍,善待降人。次年冬,乘雪夜突袭蔡州,生擒吴元济,成为中国古代战史上奇袭之范例。他亦因此进授山南东道节度使,封凉国公,时人为立祠塑像、题诗绘图。诗中惠洪把李愬与西汉开国元勋韩信相提并论,甚至认为李愬的功绩超过了韩信。

huàxiàng

huìhóng sòngdài 

huáiyīnběimiànshīguǎng广 zhǐtūnxiàng 
jūnyòukěnzhū biàn便zhīyuánzàizhǎng 
yánggōngxínghuàhàn zhànliángjiāo 
gōngfāngchénzhìzhūjiàng yòuxiàoyuántóu 
xuězhōngxíngshīděngér càizhōucángxiù 
yuǎnrénxìn宿yóuwèizhī lèi西píngzhū 
jǐnpáodàiréngfēng zhǔchángjiànliánggōng 
jūnkànjiāntuójiànchéngxiàng tiānxiàngshǐzhō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