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苑依丹禁,秋光灿御筵。恭逢宸宴日,庆溢太平年。
上苑依丹禁,秋光灿御筵。恭逢宸宴日,庆溢太平年。
池柳笼初旭,宫槐散晓烟。津梁银汉近,台殿翠微连。
池柳笼初旭,宫槐散晓烟。津梁银汉近,台殿翠微连。
共喜君恩召,遥随中使传。济跄临水槛,览眺坐楼船。
共喜君恩召,遥随中使传。济跄临水槛,览眺坐楼船。
渐觉兰桡动,浑疑锦缆牵。波明浮采鹢,槎汎挟飞仙。
渐觉兰桡动,浑疑锦缆牵。波明浮采鹢,槎汎挟飞仙。
樯转文鸾舞,凫趋细浪漩。珠帘围翡翠,绣幄绘丹铅。
樯转文鸾舞,凫趋细浪漩。珠帘围翡翠,绣幄绘丹铅。
荇带翻风直,荷珠拂棹圆。仙台初顾盼,瀛海试寻沿。
荇带翻风直,荷珠拂棹圆。仙台初顾盼,瀛海试寻沿。
百道如瀍涧,千株尽𣏌楩。维舟登辇路,委佩肃官联。
百道如瀍涧,千株尽𣏌楩。维舟登辇路,委佩肃官联。
映日彤霞丽,裁云缛锦鲜。机丝来夜月,衮绣簇连钱。
映日彤霞丽,裁云缛锦鲜。机丝来夜月,衮绣簇连钱。
御帕遥笼处,天章回烂然。携供青玉案,掩映紫茸毡。
御帕遥笼处,天章回烂然。携供青玉案,掩映紫茸毡。
殊眷缤纷下,微名次第编。上公先拜手,百职尽随肩。
殊眷缤纷下,微名次第编。上公先拜手,百职尽随肩。
捧出荣光散,颁来表里全。制衣将粲粲,束帛各戋戋。
捧出荣光散,颁来表里全。制衣将粲粲,束帛各戋戋。
名纸题还湿,文缣看愈妍。鹓行齐蹈舞,绮席更明蠲。
名纸题还湿,文缣看愈妍。鹓行齐蹈舞,绮席更明蠲。
花下重茵布,池头彩幔褰。人疑霄汉上,坐傍水云边。
花下重茵布,池头彩幔褰。人疑霄汉上,坐傍水云边。
脯是麒麟擘,瓯皆琬琰镌。和羹随鼎鼐,香气杂兰荃。
脯是麒麟擘,瓯皆琬琰镌。和羹随鼎鼐,香气杂兰荃。
饭煮长腰米,鳞烹缩项鳊。含情思在藻,得意欲忘筌。
饭煮长腰米,鳞烹缩项鳊。含情思在藻,得意欲忘筌。
广座容言笑,长林喜静便。膳从螭陛撤,茗用凤团煎。
广座容言笑,长林喜静便。膳从螭陛撤,茗用凤团煎。
饱德惭何补,承恩未许还。徘徊同憩石,徙倚更临渊。
饱德惭何补,承恩未许还。徘徊同憩石,徙倚更临渊。
鱼戏穿波出,鸥闲结伴眠。红蕖犹烂缦,碧濑自潺湲。
鱼戏穿波出,鸥闲结伴眠。红蕖犹烂缦,碧濑自潺湲。
鼓腹蓬瀛侧,凝眸云树巅。乔枝巢海鹤,古木噪秋蝉。
鼓腹蓬瀛侧,凝眸云树巅。乔枝巢海鹤,古木噪秋蝉。
纵览探芳径,澄怀净俗缘。来游歌岂弟,素食愧清涟。
纵览探芳径,澄怀净俗缘。来游歌岂弟,素食愧清涟。
皎皎臣心似,温温敕语宣。班行重接席,珍错复加笾。
皎皎臣心似,温温敕语宣。班行重接席,珍错复加笾。
杯斝传三殿,壶浆下九天。氤氲香作雾,芬飶酒如泉。
杯斝传三殿,壶浆下九天。氤氲香作雾,芬飶酒如泉。
曼倩怀应满,相如渴已痊。劝酬来近侍,斟酌遣中涓。
曼倩怀应满,相如渴已痊。劝酬来近侍,斟酌遣中涓。
盘捧原承露,杯深似吸川。皇仁洵蔼蔼,帝赍复惓惓。
盘捧原承露,杯深似吸川。皇仁洵蔼蔼,帝赍复惓惓。
燕笑于胥乐,威仪罔或愆。称觥多誉处,交鬯共缠绵。
燕笑于胥乐,威仪罔或愆。称觥多誉处,交鬯共缠绵。
昼已勤三接,荣诚胜九迁。欢呼灵沼畔,尽醉至尊前。
昼已勤三接,荣诚胜九迁。欢呼灵沼畔,尽醉至尊前。
耳热犹端恪,颜酡敬折旋。匪躬恒蹇蹇,举趾觉仙仙。
耳热犹端恪,颜酡敬折旋。匪躬恒蹇蹇,举趾觉仙仙。
远树凉飙动,遥峰落照悬。已叨金殿宴,犹羡玉河莲。
远树凉飙动,遥峰落照悬。已叨金殿宴,犹羡玉河莲。
紫菂凌波细,青房浥露坚。托根蟠太液,拟璧产蓝田。
紫菂凌波细,青房浥露坚。托根蟠太液,拟璧产蓝田。
翠盖闲披拂,琼枝久蔓延。弱茎芳芷伴,劲节素丝缠。
翠盖闲披拂,琼枝久蔓延。弱茎芳芷伴,劲节素丝缠。
绰约姿偏艳,珠玑实更骈。倚风横澡雪,带月静联拳。
绰约姿偏艳,珠玑实更骈。倚风横澡雪,带月静联拳。
岂受污泥滓,宜同沆瀣研。菰蒲随泛泛,菱芡并娟娟。
岂受污泥滓,宜同沆瀣研。菰蒲随泛泛,菱芡并娟娟。
爰速兰舟去,群将翠蒂搴。怀珠初出水,拱璧已盈阡。
爰速兰舟去,群将翠蒂搴。怀珠初出水,拱璧已盈阡。
荡漾停双桨,芬芳列八砖。堆云真叆叇,积翠更葱芊。
荡漾停双桨,芬芳列八砖。堆云真叆叇,积翠更葱芊。
宠命何蕃锡,分携得自专。朵颐知味美,熨齿沐恩偏。
宠命何蕃锡,分携得自专。朵颐知味美,熨齿沐恩偏。
醉醑同怀惠,倾葵共勉旃。敢云簪彩笔,漫自理归鞭。
醉醑同怀惠,倾葵共勉旃。敢云簪彩笔,漫自理归鞭。
鹓鹭还容与,夔龙任后先。熙和情自洽,踧步犹邅。
鹓鹭还容与,夔龙任后先。熙和情自洽,踧步犹邅。
珍果盈怀袖,缣缃压锦鞯。宴洵逾镐洛,功已奏黔滇。
珍果盈怀袖,缣缃压锦鞯。宴洵逾镐洛,功已奏黔滇。
万里归皇极,千秋广幅𢄙。西池无匿马,南诏有啼鹃。
万里归皇极,千秋广幅𢄙。西池无匿马,南诏有啼鹃。
版籍金通贡,冈陵永不骞。式功铭鼎卣,文德静戈鋋。
版籍金通贡,冈陵永不骞。式功铭鼎卣,文德静戈鋋。
穷鸟犹堪悯,哀鸿更足怜。徵输应暂缓,逋赋每常捐。
穷鸟犹堪悯,哀鸿更足怜。徵输应暂缓,逋赋每常捐。
武廓皆宁宇,安流已导岍。休风苏疾苦,化日起危颠。
武廓皆宁宇,安流已导岍。休风苏疾苦,化日起危颠。
咸凛天威肃,还赓王道平。虚衷勤访洛,讲《易》独尊乾。
咸凛天威肃,还赓王道平。虚衷勤访洛,讲《易》独尊乾。
精一端心学,危微阐秘诠。渊衷窥邃穆,至治显陶甄。
精一端心学,危微阐秘诠。渊衷窥邃穆,至治显陶甄。
坐论追伊吕,抡才简许燕。共知瞻主圣,兼颂得臣贤。
坐论追伊吕,抡才简许燕。共知瞻主圣,兼颂得臣贤。
民瘼群休喔,官方正矫虔。平章开黼黻,搏击去鹰鹯。
民瘼群休喔,官方正矫虔。平章开黼黻,搏击去鹰鹯。
九穗嘉禾实,双歧瑞麦䅌。《箫韶》常隐隐,鼙鼓绝阗阗。
九穗嘉禾实,双歧瑞麦䅌。《箫韶》常隐隐,鼙鼓绝阗阗。
泣罪舒三网,宏封溯八埏。驺虞游大泽,麟趾应春畋。
泣罪舒三网,宏封溯八埏。驺虞游大泽,麟趾应春畋。
交泰陈无逸,从游赋有卷。章身荣纂组,励志凛禾廛。
交泰陈无逸,从游赋有卷。章身荣纂组,励志凛禾廛。
雨露长承此,涓埃尚阙焉。刍荛陪献颂,愧比《上林》篇。
雨露长承此,涓埃尚阙焉。刍荛陪献颂,愧比《上林》篇。
周清原

周清原

字浣初,一字雅楫,号蓉湖,又号且朴,武进(今江苏常州)人。由监生举博学鸿词授检讨,官工部侍郎。工诗与书,未遇时,奔走四方,卖以自给。 ▶ 1篇诗文

猜您喜欢
无是无非心事,不寒不暖花时,妆点西湖胜西施。控青丝玉面马,歌金缕粉团儿,信人生行乐耳!
无是无非¹心事,不寒不暖花时²,妆点西湖胜西施。控³青丝玉面马,歌金缕粉团儿,信人生行乐耳
译文:心境恬淡没有是非,不冷不热,正是酿花时节,把西湖装扮得美如西施。骑着青丝玉骢马,听浓妆艳抹的女子歌唱《金缕曲》,确是人生行乐的美事。
注释:¹无是无非:《庄子·齐物论》:“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²不寒不暖花时:言不冷不热,正是酿花时节。³控:驾驭。一说这句是倒装句式,意即玉面郎控着青丝马。⁴青丝:指用青丝做的马缰绳。⁵玉面马:本为唐玄宗的名马玉花骢,又名玉面花骢。此处借指名马。金缕:即《金缕曲》,词牌和曲牌的名称。词牌又名《贺新郎》、《乳燕飞》。曲牌又分南曲和北曲。⁶粉团儿:浓妆艳抹的歌妓,年轻的美女。这句是倒装句式,意即粉团儿唱着《金缕曲》。⁷信人生行乐耳:辛弃疾《洞仙歌》:“人生行乐耳,身后虚名,何似生前酒一杯?”。信:的确,确是。
倚危楼伫立,乍萧索、晚晴初。渐素景衰残,风砧韵响,霜树红疏。云衢。见新雁过,奈佳人自别阻音书。空遣悲秋念远,寸肠万恨萦纡。
倚危楼伫立,乍萧索、晚晴初。渐素景¹衰残,风砧(zhēn)韵响²,霜树红疏。云衢(qú)³。见新雁过,奈佳人自别阻音书。空遣悲秋念远,寸肠万恨萦(yíng)(yū)
译文:在高楼上独自倚靠站立着,天气突然变得萧索冷清,晚上刚刚放晴。渐渐地秋景衰败残破,风中传来有节奏的捣衣声,稀疏的经霜的树叶也被染红。天空中新来的大雁飞过,奈何自从分别后就没收到过佳人的书信。空自排遣悲秋的情绪,思念着远方的人,心里充满了遗憾、后悔。
注释:¹素景:秋景。²风砧韵响:风中传来有节奏的捣衣声。砧,捣衣石。³云衢:天空。⁴遣:排遣。⁵萦纡:曲折萦绕。
皇都。暗想欢游,成往事、动欷歔。念对酒当歌,低帏并枕,翻恁轻孤。归途。纵凝望处,但斜阳暮霭满平芜。赢得无言悄悄,凭阑尽日踟蹰。
 皇都¹。暗想欢游,成往事、动欷(xī)(xū)²。念对酒当歌,低帏(wéi)并枕,翻恁(nèn)³轻孤。归途。纵凝望处,但斜阳暮霭满平芜(wú)。赢得无言悄悄,凭阑尽日(chí)(chú)
译文:回想起在帝都欢聚的场景,现在都已成往事,不禁落寞叹息。怀念那对酒当歌,同床共枕的日子,现在反而都这样轻易辜负了。纵目凝望回家的路,只见斜阳下平坦的草地上暮霭沉沉。落得默默无言,整日靠着栏杆徘徊。
注释:¹皇都:指北宋都城汴京。²欷歔:叹息声、抽咽声。³翻恁:反而这样。⁴纵:纵目。⁵但:只。⁶平芜:长满草的平地。⁷尽日:整日。⁸踟蹰:徘徊。

lánhuāmànsānzhī··nándiào--liǔyǒng

wēilóuzhùzhàxiāosuǒwǎnqíngchūjiànjǐngshuāicánfēngzhēnyùnxiǎngshuāngshùhóngshūyúnjiànxīnyànguònàijiārénbiéyīnshūkōngqiǎnbēiqiūniànyuǎncùnchángwànhènyínghuángdōuànxiǎnghuānyóuchéngwǎngshìdòngniànduìjiǔdāngwéibìngzhěnfānnènqīngguīzòngníngwàngchùdànxiéyángǎimǎnpíngyíngyánqiāoqiāopínglánjǐnchíchú

断竹,续竹;
断竹,续竹;
译文:去砍伐野竹,连接起来制成弓;
飞土,逐宍。
飞土,逐宍(ròu)¹
译文:打出泥弹,追捕猎物。
注释:¹宍:“肉”的古字。

  此篇和《伊耆氏蜡辞》都是上古歌谣。所谓的上古歌谣,指产生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早期的民间歌谣,是《诗经》以前人民的口头创作。由于年代久远,原始社会的口头创作流传到后世并被记录下来的寥寥无几。现在能见到的上古歌谣,多数是进入奴隶社会以后的产物。见于《周易》的较多,在《尚书》、《礼记》等古代典籍中也偶有记载。上古时期,生产力落后,还没有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因而还不可能出现后世所谓的“纯文学”。

  上古歌谣在思想内容上的最大特色是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在艺术形式上,作为古老的民间口头创作,一般都具有字句简短、语言质朴和节奏明快的特点。通过对《弹歌》等的赏析,读者可以更为具体地加深对上古歌谣的认识和了解。

  《弹歌》选自《吴越春秋》。《吴越春秋》记载,春秋时期,越国的国君勾践向楚国的射箭能手陈音询问弓弹的道理,陈音在回答时引用了这首《弹歌》。《吴越春秋》为东汉赵晔所著,成书较晚。但从《弹歌》的语言和内容加以推测,这首短歌很可能是从原始社会口头流传下来而经后人写定的。这是一首反映原始社会狩猎生活的二言诗,句短调促,节奏明快,读来很有情趣。

  全诗才八个字,却写出了从制作工具到进行狩猎的全过程。

  制作工具共分两步。先是“断竹”,即砍伐竹子。由这两个字指引,读者仿佛见到一群围裹着树叶、兽皮的原始先民在茂密的原始竹林旁正手拿骨刀、石斧在砍伐根根竹子。“续竹”是制作过程的第二步。歌中没有交代“断竹”后怎样削枝、去叶、破竹成片,从画面的组接上来讲,从“断竹”到“续竹”,中间已有所省略、承转。所谓“续竹”,是指用野藤之类韧性植物连接竹片两端,制成弹弓。至此,狩猎工具已经制成。以下便接写打猎。

  打猎也分两步。先是“飞土”,把泥弹装到弓上打出去。至于泥弹的制作过程,诗中也未作交代,但从“续竹”到“飞土”,可以想见还有一个制作泥弹的环节。“飞土”的目标,或是飞禽,或是走兽,一旦打中,便向猎获物奔去。“逐宍”便是指追捕受伤的鸟兽。“宍”,为古“肉”字,指代飞禽走兽。

  根据社会发展史和古人类学的研究,人类学会制作弓箭之类狩猎工具,已是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那时的人类究竟怎样进行生产劳动和生活的,只能向残存的原始洞岩壁画和上古歌谣以及考古发现中去探寻。在这一点上,这首古老的《弹歌》起到了活化石的作用。因为有了它,后人才得以窥见洪荒时代先民们生产与生活的部分生动图景。

  从艺术表现的角度来看,此歌虽仅简短的八个字,却包容了从制作工具到获取猎物的全过程,容量很大,对狩猎的艺术表现也比较成功。当然这种简短是早期书面语言表达尚处于雏形的反映。然而审美具有历史性,以今人的艺术鉴赏眼光来看,可以发现作者不自觉地运用了省略、多用和巧用动词的表现手法。不仅每一句的主语“我们”都省略,更主要的是场景之中以及场景之间的次要过程也省略了。每句以一个动词带出,使画面富于动感,且容易唤起人们对“断”、“续”、“飞”、“逐”动作前后过程的联想。此诗的语言两个字一顿,节奏明快,凝重有力。韵字“竹”、“竹”、“宍”,以入声“-K”收韵,更增加了诗句的凝重感,令人联想起先民们在极端低下的生产力条件和严酷的自然条件下,颇不轻松的劳动场面。

dàn

míng xiānqín 

duànzhú zhú 
fēi zhúròu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jǐn)¹丝管²日纷纷³,半入江风半入云。
译文:锦官城里每日音乐声轻柔悠扬,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
注释:¹锦城:即锦官城,此指成都。²丝管: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音乐。³纷纷:形容乐曲的轻柔悠扬。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此曲只应天上¹有,人间能得几回闻(wén)²
译文: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有,人世间芸芸众生哪里能听见几回?
注释:¹天上:双关语,虚指天宫,实指皇宫。²几回闻:本意是听到几回。文中的意思是说人间很少听到。

  这首绝句,字面上明白如话,但对它的主旨,历来注家颇多异议。有人认为它只是赞美乐曲,并无弦外之音;有人则认为它表面上看是在赞美乐曲,实际上却含讽刺,劝诫的意味。说是语含讽刺,耐人寻味的是,作者并没有对花卿明言指摘,而是采取了一语双关的巧妙手法。字面上看,这俨然是一首十分出色的乐曲赞美诗。

  第一句“锦城丝管日纷纷”。锦城,即锦官城,成都市的别名。丝,指弦乐器;管,指管乐器。丝管,代指音乐。日,这里是每日的意思。纷纷,形容音乐声络绎不绝。意思是说,锦官城里奏起管弦音乐,一天到晚响个不停。“丝管”二字点出全诗描写的对象。点明之后,便从各种角度对它进行描绘。先用“纷纷”二字写出其连绵、和谐、化无形的乐曲为有形之物,形象地写出管乐声与弦乐声相互交错、追逐的情景。

  第二句“半入江风半入云”。意思是说:音乐的响声一半散入江风中,一半散入云层中。“入江风”,是说声音广传地面;“入云”,是说声音上冲天空。从地到天,到处都传播着音乐的声响。两个“半入”重复使用,造成音律的回环、流畅,与那弥漫宇宙的音乐声正相和谐,具有很深的情趣。

  第三、四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意思是说,这样的乐曲只能是天上才有的,人世间有能听到几回呢?古人认为,只有天上的仙乐才是最美妙的。作者把“此曲”看作是天上的仙乐,这就是极度写出它的不同凡俗;然后,又用人间的罕闻,进一步写出它的珍贵。这两句是在前面写实的基础上,通过想象,从虚处下笔,把“此曲”之美好推到绝伦的地步。虚实结合,互相照应,完美地表现出了乐曲的精绝。

  全诗四句,前两句对乐曲作具体形象的描绘,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度。

  然而这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其弦外之音是意味深长的。这可以从“天上”和“人间”两词看出端倪。“天上”,实际上指天子所居皇宫;“人间”,指皇宫之外。这是封建社会极常用的双关语。说乐曲属于“天上”,且加“只应”一词限定,既然是“只应天上有”,那么,“人间”当然就不应“得闻”。不应“得闻”而竟然“得闻”,不仅“几回闻”,而且“日纷纷”,于是,作者的讽刺之旨就从这种矛盾的对立中,既含蓄婉转又确切有力地显现出来了。

  首诗无疑是赞叹花敬定所赏音乐的高级,但仔细体味,其中是含有讽刺意思的。花敬定作为一名武将,立功之后终日以歌舞为乐,不再操练兵马,这是有失职分的。作者的讽意并没有诉诸字面,而是隐藏在赞叹乐曲的背后,闪闪烁烁,扑朔迷离,可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既可以把它看成一首赞美音乐的作品,也可以玩味其中的含蕴。

参考资料:
1、 崔闽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531-532

zènghuāqīng

 tángdài 

jǐnchéngguǎnfēnfēn bànjiāngfēngbànyún 
zhǐyīngtiānshàngyǒu rénjiānnénghuíwén 
岁寒堂下两株梅。商量先后开。春前日绕一千回。花来春未来。
岁寒堂下两株梅。商量先后开。春前日绕一千回。花来春未来。
译文:一年天气最寒冷的时候,堂前的两株梅树,在商量着谁先谁后开放。春天来临前,太阳在梅树上绕行了无数次,结果梅花都开放了而春天依旧没有来到。
冰可断,玉堪裁。寒空无暖埃。为君翻动腊前醅。酒醒香满怀。
冰可断,玉堪¹裁。寒空无暖埃。为君翻动腊前醅(pēi)²。酒醒香满怀。
译文:梅树上的春掉到地上断裂开来,可以剪裁做出玉佩,天气寒冷没有一丝暖意。为你将腊月前酿制的酒翻动出来品酌,酒醒后满身都是梅花的清幽香气。
注释:¹堪:能够;可以。²醅:没有过滤的酒。

ruǎnlángguī--zhàoyànduān

suìhántángxiàliǎngzhūméishāngliàngxiānhòukāichūnqiánràoqiānhuí

huāláichūnwèilái

bīngduànkāncáihánkōngnuǎnāiwèijūnfāndòngqiánpēijiǔxǐngxiāngmǎn怀huái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