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丝风飏马蹄轻,又作长亭十里行。争似老僧无一事,白云攲枕听莺声。
柳丝风飏马蹄轻,又作长亭十里行。争似老僧无一事,白云攲枕听莺声。

chányuànsānshǒusān--yóushǎoyóu

liǔfēngyángqīngyòuzuòzhǎngtíngshíxíngzhēngshìlǎosēngshìbáiyúnzhěntīngyīngshēng

游少游

游少游

建昌军南丰人,字希卿。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摄永兴令,郡吏督赋,语侵少游,少游叱杖之。又取宗室武断者绳以法,豪猾敛迹。历知庐陵县、通判南安军,擢知澧州。官至朝散大夫。卒年七十九。 ▶ 7篇诗文

猜您喜欢
浩汗霜风刮天地,温泉火井无生意。
浩汗¹(shuāng)风刮天地,温泉火井无生意。
译文:大风夹杂着霜雪猛烈地肆虐在天地之间,泡着热水或者围着火炉烤着火,也没有丝毫暖意。
注释:¹浩汗:形容盛大繁多。
泽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瘦柏消残翠。
(zé)国龙蛇冻不伸¹,南山瘦(shòu)柏消残翠。
译文:河海像龙蛇一样冻得不得伸展,连四季常青的松柏都退去了绿色,显得消瘦了许多。
注释:¹伸:舒展开。
文中诗人抒发的寒冬下触景生情,主旨就是表达了冷、冬季得严寒。若是还有深意,那就只能找下当时的时代环境了,岑参是唐代边塞诗人,可能还存有战士对归家的向往吧,冬日思乡,更感冷冽。

dōng

cénshēn tángdài 

hàohànshuāngfēngguātiān wēnquánhuǒjǐngshēng 
guólóngshédòngshēn nánshānshòubǎixiāocáncuì 
汉节东南,看驷马、光华周道。须信是、七闽还有,福星来到。庭草自生心意足,榕阴不动秋光好。问不知,何处著君侯,蓬莱岛。
汉节东南,看驷马¹、光华周道。须信是、七闽²还有,福星来到。庭草自生心意足,榕阴不动秋光好。问不知,何处著君侯,蓬莱岛。
译文:您带着皇家的使节到东南方去(福建在金陵的东南方),看您乘坐的四匹马拉的车子光彩满路,应该相信这是七闽大地还有福星要来到。能看到春天院子里的小草长出来、娇丽的秋阳长久地照在古老的榕树上我就心满意足了。要问在哪里才能看到我封侯拜相的记载,恐怕要到蓬莱仙岛去问那些仙人了。
注释:¹驷马:指显贵者所乘的驾四匹马的高车。表示地位显赫。²七闽:指远古时期生活在福建及毗邻地区的七个闽越部落,后因称福建为闽。
还自笑,人今老。空有恨,萦怀抱。记江湖十载,厌持旌纛。濩落我材无所用,易除殆类无根潦。但欲搜、好语谢新词,羞琼报。
还自笑,人今老。空有恨,萦(yíng)¹怀抱。记江湖十载,厌持旌(jīng)(dào)²。濩落我材无所用,易除殆(dài)类无根潦。但欲搜、好语谢新词,羞琼报。
译文:想想还是好笑,现在我功未成人却已经老了,空有国恨家仇萦绕在胸。记得我已经远离朝廷十年了,早已厌倦了领兵打仗的那些事.像我们这种有抗金之志的人却不被人所用,那些空言金人不足患的又都是如浮萍一样随波逐流的家伙。我现在只想寻找一些好的词语来答谢您的新词,羞见那些拿着优厚的酬劳却不为国分忧的人。
注释:¹萦:围绕;缠绕。²旌纛:大旗。亦泛指旗帜。 犹尊驾。

mǎnjiānghóng ·hànjiédōngnán

xīn sòngdài 

hànjiédōngnán kàn guānghuázhōudào xìnshì mǐnháiyǒu xīngláidào tíngcǎoshēngxīn róngyīndòngqiūguānghǎo wènzhī chùzhuójūnhóu péngláidǎo 
háixiào rénjīnlǎo kōngyǒuhèn yínghuái怀bào jiāngshízài yànchíjīngdào huòluòcáisuǒyòng chúdàilèigēnlǎo dànsōu hǎoxièxīn xiūqióngbào 
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
太华¹生长松,亭亭凌霜雪。
译文:华山顶上的高松,玉立亭亭凌霜傲雪。
注释:¹太华:即西岳华山。
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
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biāo)¹折?
译文:天生的百尺长松,岂能为小的狂风所折?
注释:¹微飙:小风,微风。
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
桃李卖阳艳¹,路人行且迷。
译文:而桃李却与长松不同,它们所卖弄的是艳丽的美色,使行路之人为之着迷。
注释:¹阳艳:亮丽美艳。
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
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
译文:当春光已尽之时,它的碧叶就化成了黄泥。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译文:愿你做那卓尔不群,傲骨嶙峋的松树,不要沦为平庸,自甘堕落的桃李花。
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
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
译文:受屈而忠心不改,然后才能辨别谁是真君子。
见君乘骢马,知上太行道。
见君乘骢(cōng)¹,知上太行²道。
译文:见君乘着骢马,知道您要上太行之山道。
注释:¹骢马:毛色青白的马。²太行:宋本原作大山,《文苑英华》作太行,今据改。
此地果摧轮,全身以为宝。
此地果摧轮¹,全身以为宝。
译文:果然此地摧车投轮,道路十分艰险,千万要注意安全,保全性命才是最重要的。
注释:¹摧轮:谓山路难行。曹操《苦寒行》:“北上大行山。艰哉何巍规。羊肠坂洁屈。车轮为之摧。”
我如丰年玉,弃置秋田草。
我如丰年玉¹,弃置秋田草。
译文:我如丰年之玉,被弃置在秋田的草丛中。
注释:¹丰年玉:《世说新语·赏誉》:“世称庚文康为丰年玉。”刘孝标注:“谓亮(即庚文康)有廊庙之器。”
但勖冰壶心,无为叹衰老。
但勖(xù)¹冰壶心²,无为叹衰老。
译文:您要为官清正廉洁,努力工作,不要以年老为叹。
注释:¹勖:勉励。²冰壶心:谓冰清玉洁。鲍照《代白头吟》:“清如玉壶冰。”

  此诗中作者以高大挺拔、不畏霜雪的青松形象为喻,歌颂了在黑暗、腐朽、反动势力强大压力之下,不肯同流合污、傲岸不屈的君子。而以只能在春光中“卖阳百”的桃李作比,讽刺和嘲笑了那些只会阿附权贵、随波逐流的历史小丑,指出他们虽能取媚炫赫于一时,但终究逃脱不了“碧叶成黄泥”的可悲下场,绝没有好结局。

  诗分三层来写,每四句表达一层含义。“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首四句以青松之傲岸,喻君子之高风亮节。太华,指西岳华山。微飙,微风。这四句表面是说:西岳华山之上,生长着高大的青松。它巍然挺立,不畏风雪严寒。大自然赋予它百尺高的躯干,微风岂能将它吹弯吹折?实际意义则是,真正的正直之士,都是些在权贵面前傲岸不屈的人,面对腐朽势力的迫害毫不畏惧。他们耿介正直,与生俱来,永不更改,绝不动摇。诗人用“长”、“亭亭”、“百尺高”来描绘着青松的形象,显示出其生长于高峻雄伟的名山之上挺拔傲岸之姿。以此象喻君子坦荡的胸怀、正直的德行、耿介的性格、高远的志向和坚定的意志。而“岂为微飙折”一句,以反诘作颂语,顿挫有力,表现出诗人对丑恶势力充满蔑视的鲜明态度。

  接下来四句,写与青松形象恰恰相反的桃李。“桃李卖阳百,路人行且迷。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桃李之花在阳光明媚、天气晴暖、春风和煦的日子里来卖弄自己鲜百的姿容和美色,走路由此经过的行人莫不被其迷惑。然而,本质使然,当春光逝去之后,花儿褪色、凋零,乃至秋风起,便连碧叶也飘落得荡然无存,全都化作尘泥了。这里,以桃李比喻那些趋炎附势、卖身投靠、钻营投机、取悦权贵而得逞一时的小人,他们虽然暂时占据春光,得意非凡,使人们一度为假象所迷惑,以为他们会永远春风得意。但是一旦“春光扫地尽”,小人们所依附的权贵犯科、倒台,他们所依仗的腐朽势力大势已去,那么,这些人也就会“树倒猢狲散”,随之彻底完蛋。最后只落得个“碧叶成黄泥”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可悲下场。

  桃李和青松,诗人是以对照的方式来描绘的。以松树的挺直,衬托出了桃李的低矮、卑琐、弯曲;以松树的凌霜傲雪,衬托出了桃李的畏风畏雨;以桃李的卖弄阳百,来反衬松树的刚正不阿;以“花、叶成泥”,来映衬青松的四季不改其容、千载仍挺立、雪压霜摧不失其青翠本色的坚贞个性。这种对比的写法,通过相互映照、反衬,使形象更加鲜明、突出。从而不仅节省了许多笔墨,也言简意赅地逐层揭示了题旨,给人以非常深刻豹印象。是非曲直异常分明,使人一望而知,马上便会做出正确的判断。

  最后,诗人奉劝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希望他能够学习松树的高贵品质和精神风貌,而千万不要象桃李那样,靠着趋附时势而娇百一时。作为监察御使,更应坚持真理,即使受到打击和挫折,也决不改变志向。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意志坚强、有所作为的人。“受屈不改心”,这是李白在唐玄宗统治集团黑暗统治之下,坚持进步政治理想的决心,也是向打击、迫害他的腐朽权奸的勇敢挑战,对黄裳之流的讽刺与规劝。

  这首诗政治针对性较强,立场鲜明坚定,讽喻辛辣而刺意直切,使人读之,对作者的观点一目了然。但是,因为较为直白,因而思想内涵不够丰富、浑厚、博大,认识的深度也略有欠缺。艺术上,首四句写青松,次四句写桃李,末四句为劝戒之语,形式整饬,结构完整,形象对比鲜明。吕居正《童蒙训》云:“学古人文字须得其短处,如杜子美诗颇近质野处……鲁直诗太尖新太巧处……”可见艺术欣赏不应专看其优点,也应知其不足。李白此诗也有不足之处,这就是此诗与他的那些想象丰富、笔力劲健、情感充沛的回肠荡气之作风格有异,在表达正确思想的同时,艺术感染力略显逊色。

参考资料:
1、 宋绪连 初旭.三李诗鉴赏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312-315

zèngwéishìhuángchángèrshǒu

bái tángdài 

tàihuáshēngchángsōng tíngtínglíngshuāngxuě 
tiānbǎichǐgāo wéiwēibiāozhé 
táomàiyángyàn rénxíngqiě 
chūnguāngsǎojìn chénghuáng 
yuànjūnxuéchángsōng shènzuòtáo 
shòugǎixīn ránhòuzhījūn 

jiànjūnchéngcōng zhīshàngtàixíngdào 
guǒcuīlún quánshēnwéibǎo 
fēngnián zhìqiūtiáncǎo 
dànbīngxīn wéitànshuāilǎo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译文:自告别钱塘山水后,我就懒于喝酒赋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欲将此意凭回棹(zhào)¹,报与西湖风月知。
译文:多想在驾船返回的时候,把我的一腔衷情让西湖的清风和明月知道。
注释:¹回棹:驾船返回。
同是瀛洲册府仙,今朝聊结社中莲,胡笳按拍酒如川。
同是瀛洲册府仙,今朝聊结社中莲,胡笳按拍酒如川。
唤起封姨清晚暑,更将荔子荐新圆,从今三夜看婵娟。
唤起封姨清晚暑,更将荔子荐新圆,从今三夜看婵娟。

  首句故事源自唐太宗设文学馆。唐太宗为网罗人才,设置文学馆,任命杜如晦、房玄龄等十八名文官为学士,轮流宿于馆中,暇日,访以政事,讨论典籍。又命阎立本画像,褚亮 作赞,题名字爵里,号“十八学士”。时人慕之,谓“登瀛洲”。诗文中常用“登瀛洲”或“瀛洲”比喻士人获得殊荣,如入仙境。瀛洲,传说中的东海三仙山之一,另二仙山名蓬莱、方丈。“册”,册封,特指皇帝的诏书。该词起句便见不俗,将此日参加中秋宴会的十八人比作仙境之人。张孝祥《鹧鸪天·送陈倅正字摄峡州》亦有句:“人物风流册府仙。”

  “结社”,组织团体。“结社多高客,登坛尽小诗。”(唐·许浑《送太昱禅师》诗)次句巧妙地将“结社”二字拆开,一作“聊结”,一作“社中莲”,由此又将今朝宴会比之于晋慧远集高僧名儒结白莲社于庐山东林寺。庐山白莲社数百人中,其间誉望尤着,为当世推重者,号社中十八贤。晁补之于《白莲社图记》亦有记载。

  第三句作为上片结语,是说当筵演奏琴曲《胡笳十八拍》助兴,坐上十八客酒兴更高。“胡笳”,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一种管乐器,传说由汉张骞从西域传入,汉魏鼓吹乐中常用之。蔡琰归汉后,悲叹自己命运多舛,写下《胡笳十八拍》流传于今。“按拍”,击节,打拍子。今宵按拍赏音,不禁抚今思夕,感慨万端,自是豪饮痛醉一场。

  换头用“封姨”对应时节,切合“十八”。“封姨”,古时神话传说中的风神,亦称“封家姨”、“十八姨”、“封十八姨”。(唐·谷神子《博异志·崔玄微》)诗文中常作为风的代称。由于中秋季节犹有余热,词人便在此时召唤风神送来凉爽,清涤晚暑,以助酒兴。

  接下一句说酒后更有荔枝品尝,以切“十八”,并扣题中秋。上品新荔名“十八娘”,宋·曾巩《荔枝录》云:“十八娘荔枝,色深红而细长,闽王王氏有女第十八,好食此,因而得名。”苏辙《干荔支》曰:“红消白瘦香犹在,想见当年十八娘。”中秋不能不赏月,赏月当有瓜果供奉,该词故有“荔子荐新圆”句。“新圆”,指中秋圆月。

  荔子自然圆,中秋月更圆,新朋老友中秋团圆更是大快人心,于是全词最后一句即景生情作结,说今宵赏月尚可再延长三夜至十八。“婵娟”,月亮。这是词人的美好愿望,亦可见词人填词用事的高强本领。

huànshā··zhōngqiūzuòshàngshí--zhāngxiàoxiáng

tóngshìyíngzhōuxiānjīncháoliáojiéshèzhōngliánjiāànpāijiǔchuān

huànfēngqīngwǎnshǔgèngjiāngzijiànxīnyuáncóngjīnsānkànchánjuā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