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篷飞天际去,一身宛在岛中悬。烹茶煮酒销愁日,扫地焚香静客缘。
万里篷飞天际去,一身宛在岛中悬。烹茶煮酒销愁日,扫地焚香静客缘。
逢世敢吟招隐赋,有书久欠买山钱。回头自笑烟波外,蝴蝶梦中二十年。
逢世敢吟招隐赋,有书久欠买山钱。回头自笑烟波外,蝴蝶梦中二十年。

pēngèr--chóu

wànpéngfēitiānshēnwǎnzàidǎozhōngxuánpēngcházhǔjiǔxiāochóusǎofénxiāngjìngyuán

féngshìgǎnyínzhāoyǐnyǒushūjiǔqiànmǎishānqiánhuítóuxiàoyānwàidiémèngzhōngèrshínián

翟俦

翟俦

翟俦,山东掖县人。清廪生。嘉庆六年 (1801)十二月与嘉庆九年七月曾任北路理番同知,嘉庆七年(1802)正月与嘉庆十年八月任彰化知县,嘉庆七年(1802)六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澎湖海防同知。 ▶ 4篇诗文

猜您喜欢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译文:固然聪明有才能,也有高远的志向,却生于衰亡的时代,命运偏偏不济。
注释:探春:贾府的三小姐,贾政之妾赵姨娘之女。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清明涕(tì)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译文:清明节家人在江边涕泪送我出嫁,以后只能梦随千里东风回到遥远的家乡。
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天机织罢月梭(suō)闲,石壁高垂雪练¹寒。冰丝带雨悬霄(xiāo)²,几千年练未干。露华凉人怯(qiè)衣单。似白虹饮涧(jiàn)³,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译文:天上的织机已经停止了编织,月梭儿闲在一旁。石壁上高高地垂下一条如雪的白练,闪着寒光。冰丝带着雨水,挂在天空中,晒了几千年了,都还没有晒干。晶莹的露珠冰冰凉凉的,人忽然觉得身上的衣服有些单薄。这瀑布啊,如白虹一头扎进涧中饮吸一般,像玉龙扑下山冈一样,又像晴天里的雪片在沙滩上飞舞。
注释:¹雪练:像雪一样洁白的绢。²霄汉:此指天空。³似白虹饥涧:意为像白虹吞饮涧水一样。⁴玉龙下山:喻瀑布从山顶奔流而下,如玉龙下山一般。⁵晴雪飞滩:意为瀑布溅起的水花,像雪花一样,落在沙滩上。

  此曲起首两句,从意义上说是流水对,即出句与对句连续在一起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天上的织机停止了工作,一匹雪白的绸绢从危立的石壁上方高垂下来,寒光闪闪,瀑布的形象既雄壮,又飘逸。“天机”、“月梭”、“石壁高垂”,无不形象恢弘,这就自然而然使人慑服于这条“雪练”的气势,收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

  “雪练”不仅气势雄壮,而且构造奇特。原来它粗看是一匹整幅,细细望去,却可以析成一缕缕带雨的冰丝。元人伊世珍《嫏嬛记》载,南朝沈约曾遇见一名奇异的女子,能将雨丝缫丝织布,称为“冰丝”,乔吉可能也知晓这一民间传说。“冰丝”与“雪练”照应,而“雨”又是“冰丝”的构成原质,从“雪”到“冰”再到“雨”,既有色彩上的由纯白而渐至透明,又有意态上的由静入动。奇景激发了诗人的奇想,于是得到了“几千年练未干”的奇句。说它奇,一来是因为未经人道,有谁想过瀑布的冰丝还需要“练”,而事实上确是练不干的呢!二来是这一句由空间的壮观度入时间的壮观,所谓“思接千载”,从而更增重了瀑布的雄伟感。

  前面的四句以丰富的联想、夸侈的造语,推出了瀑布在天地间的整体形象,其实是远观。“露华凉”的第五句出现了观察者的主体——“人”。“人怯衣单”应“凉”,而“凉”又遥应前面的“雪练寒”。不过前文的“寒”是因瀑布的气势、色光而产生的心理感觉,而此处的“凉”则更偏重生理感觉。作者正是通过这种微妙的细节,影示了自己向瀑布的步步逼近。

  末尾三句就是在情形下对瀑布的深入刻画。“白虹饮涧”,出于“世传虹能入溪涧饮水”宋沈括《梦溪笔谈》,这一传说起源颇古,甲骨文中就有“有出虹自北,饮于河”的卜辞。这句是在瀑流与涧面的交接处仰视瀑身,因其高入半空,故说它好似天上的白虹一头栽进涧中吸水。“玉龙下山”,是指瀑布的近端沿山壁蜿蜒奔流的姿态,苏轼写庐山瀑布,有“擘开青玉峡,飞出两白龙”语,元好问也有“谁着天瓢洒飞雨,半空翻转玉龙腰”《黄峪》的诗句,可见诗人们常将夭矫的游龙与瀑流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晴雪飞滩”,则是流瀑在浅水处撞击山石,迸溅水花如雪的奇观。这三句不但动态婉然,而且色彩鲜明,如同特写。既有全景的壮观,又有区段的特写,瀑布的形象,就充实丰满,历历在目了。

  这首诗运用比喻手法写瀑布之壮观,这首小令写瀑布能如此鲜明壮观,生动形象,原因之一是比喻艺术极为高超。“雪练”“冰丝”“带雨”“露华”是借喻,“白虹”“玉龙”“晴雪”是明喻。多角度、多层面的比喻,既描画出瀑布的动态,也写出它的静态,还写出它的色相。更为难得的是写出它流走飞动的神韵。由于多种比 喻效果的产生,虽然曲中不见“瀑布”二字,但瀑布的奇观韵味却极为生动地表现出来。有人称乔吉是曲家之李白,如果从雄奇豪迈的浪漫主义风格看确实相类。

参考资料:
1、 关汉卿.《元曲三百首》.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年:183页
2、 钱海水等.《唐诗宋词鉴赏辞典》:上海文学出版社,2010
三十六峰高插天,瑶台琼宇贮神仙。
三十六峰高插天,瑶台琼宇¹贮神仙。
译文:三十六座高峰直插天际,在上面有瑶池天台琼楼玉宇都住着神仙。
注释:¹琼宇:天宫。
嵩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
嵩阳¹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
译文:嵩阳如果和黄山并排起来比较,还是有一道灵砂泉水的差距。
注释:¹嵩阳:嵩山之南。

yóuhuángshān--zhūyàn

sānshíliùfēnggāochātiānyáotáiqióngzhùshénxiān

sōngyángruòhuángshānbìngyóuqiànlíngshādàoquán

林居病时久,水木澹孤清。
林居病¹时久,水木澹(dàn)孤清。
译文:隐居山林苦于时光久滞,林泉清幽寂静心境淡泊。
注释:¹病:苦。
闲卧观物化,悠悠念无生。
闲卧观物化,悠悠念无生¹
译文:我闲躺着观察万物变化,无边地漫想宇宙的起源。
注释:¹无生:道家认为万物都产生于混沌元气,有生于无,本来就没有生命。这里是指万物起源。
青春始萌达,朱火已满盈。
青春始萌(méng)达。朱火已满盈。
译文:春天草木开始萌芽生长,到了夏季它们已经丰盈茂盛。
徂落方自此,感叹何时平。
(cú)¹方自此,感叹何时平。
译文:然而凋落也正是从此开始,我什么时候才能平息这感叹?
注释:¹徂落:死亡,凋零。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唤得笙歌劝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依旧。青春元不老,君知否?
春事¹到清明,十分花柳。唤得笙(shēng)²劝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依旧³。青春不老,君知否?
译文:恰值清明时节,到处春意盎然,花开得非常艳丽,柳线垂青。我们添酒设宴,奏乐唱歌,为您祝寿。美酒和春天同样美好,笙笙的春色都和从前一样。春天本来就是不会老的,您知道吗?
注释:感皇恩:词牌名,又名“人南渡”“感皇恩令”“叠萝花”。本唐教坊曲名,陈旸《乐书》谓:“祥符中,诸工请增龟兹部如教坊,其曲有双调感皇恩。”后用作词牌。以毛滂《感皇恩·镇江待闸》为正体,双调六十七字,上下片各七句、四仄韵。滁州寿范倅:一作“为范倅寿”。滁州:即今安徽省滁州市。东魏置南谯州,隋改置滁州。唐、宋因之。宋属淮南东路。范倅(cuì):指范昂。《滁州府志·职官通判》:“范昂,乾道六年任。”《宋会要辑稿·职赏》:“乾道八年正月十四日诏滁州州县官到任任满,依次边舒州州县官推赏。先是,权通判滁州范昂陈请,故有是诏。”据知此范倅即范昂,但其字里、事历均别无可考。倅,副职。¹春事:春色,春意。唐徐晶《同蔡孚五亭咏》:“幽栖可怜处,春事满林扉。”²笙歌:泛指奏乐唱歌。³依旧:一作“如旧”。⁴青春:指春天。春季草木茂盛,其色青绿,故称。⁵元:本来,向来,原来。三国嵇康《琴赋》序:“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声。”
席上看君,竹清松瘦。待与青春斗长久。三山归路,明日天香襟袖。更持金盏起,为君寿。
席上看君,竹清松瘦¹。待与青春斗²长久。三山归路³,明日天香襟袖。更持金盏起,为君寿。
译文:酒席上看您瘦健有神,像竹子一样清高,像青松一样傲岸。您一定会青春永驻,要和春天比一比谁更长久。祝愿您日后回到朝廷充任馆阁之职,沐浴皇恩。我要再次拿起酒杯,为您祝寿。
注释:¹竹清松瘦:形容人的状貌瘦健有神,为健康长寿之相。此二句是祝颂之词。²斗:比赛,争胜。³“三山”句:祝愿范昂回到朝廷充任馆阁之职。三山,本指海上蓬莱、方壶、瀛洲三仙山,自汉代学者以东观为道家蓬莱山,后人遂有以“三山”“三岛”“蓬莱”“瀛洲”等为馆阁之称者,如唐太宗设瀛洲馆以待学士。刘禹锡《鹤叹二首》诗序:“乐天为秘书监,不以鹤随,置之洛阳第……因作《鹤叹》以赠乐天。”诗云:“一院春草长,三山归路迷。”⁴天香襟袖:谓范昂将沐浴皇恩。苏轼《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三首·其二》:“朝回两袖天香满,头上银幡笑阿咸。”天香,指宫中炉烟的香气。⁵持:拿着。⁶金盏:酒杯的美称。一作“银盏”。

  这首词是词人写给副职范昂的寿词。上片写清明时节春意盎然,词人准备了笙歌酒筵为范昂祝寿,希望他青春永驻;下片写酒席上见到范昂瘦健有神,祝愿他日后回到朝廷任职,沐浴皇恩。全词将对春日景物和祝寿之事的描写紧密结合,情由景生,情景交融。虽用语平实,但蕴含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同时在寿词中不乏诙谐之意,颇见词人匠心。

  词的上片就“春”发挥。开头两句写春事。“春事”二字包括内容很广,这里当指春乐。范成大《泊衡州》诗说:“空江十日无春事,船到衡阳柳色深。”这两句不同,是说到了清明,花柳一番新,乐春之事极多。“唤得笙歌劝君酒”紧承“春事”二字,写召伎设酒,与君共饮,这是春乐之一,也暗含“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之意。“酒如春好”二句是说酒好春也好,“年年春色依旧”实指年年为君祝寿。“青春元不老”二句承上句作进一步发挥,既然“春色年年依旧”,青春自然就不会老,懂得这个道理,生活就会充满朝气。

  上片的环境描写为下片祝寿作了充分的铺垫,下片则具体描绘祝寿的场面,以及范昂的仪态风神。“席上看君”二句是写范昂的人品,“竹清松瘦”是说其人品像翠竹那样清介,其体格像苍松一样瘦硬。“待与青春斗长久”呼应“青春元不老”,并紧承上文,祝其与“青春”同在,奋发向上,永不衰朽。据《滁州府志·职官通判》载:“范昂,乾道六年任。”到乾道八年春,任期将满,理应祝其升迁。而稍后所作《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说:“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三山归路”二句与之同意,都是祝其入朝为官,所不同的是此词只是说入朝以后,将供职翰林院,沐浴皇恩,稍微概括了点而已。结尾两句是说,等范昂入朝供职之后,词人将“更持金盏起,为君寿”,映带词题,点出作意,似结非结。

  全词运笔布局峰峦起伏,颇具匠心,引三山入典,挥洒自如。词中跳荡转折,情景相生,且密切结合当前景色与祝寿之事,大处着眼,细心落笔,融祝贺之情于情境描写之中,这正是词人胸襟抱负与艺术手法的巧妙结合。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主编;母庚才,顾之京副主编;朱德才,薛祥生,邓红梅编著.辛弃疾词新释辑评 上.北京:中国书店,2006:43-44
2、 李改香主编.唐宋清明词辑释.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6:34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