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苦乐与俱生,不问侯王及庶氓。
人生苦乐与俱生,不问侯王及庶氓。
万事随缘安乐法,莫求好处一边行。
万事随缘安乐法,莫求好处一边行。

--jiāng

rénshēngshēngwènhóuwángshùmáng

wànshìsuíyuánānqiúhǎochùbiānxíng

姜特立

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丽水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 748篇诗文

猜您喜欢
每到年头感物华,新尝梨到野人家。
每到年头感物华,新尝梨到野人家。
译文:每当来到边界的时候就感到这里的物产特别丰富美好,在野外乡民的家中尝到了新产的梨子。
甘酸尚带中原味,肠断春风不见花。
甘酸尚带中原味,肠断春风不见花。
译文:甜酸的味道中还带有中原的乡土味,所令人遗憾的是无法看到在春天里开放的梨花。

chángběi--tiānmín

měidàoniántóugǎnhuáxīnchángdàorénjiā

gānsuānshàngdàizhōngyuánwèichángduànchūnfēngjiànhuā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慈乌失其母,哑(yā)(yā)¹吐哀音。
译文:慈乌失去了它的母亲,哀伤的一直哑哑啼哭。
注释:¹哑哑:形容乌鸦的叫声。哑,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昼夜不飞去,经年¹守故林²
译文:早晚守着旧树林,整年都不肯飞离。
注释:¹经年:终年、整年。²故林:旧林,指往日与母亲所栖息的树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夜夜夜半啼¹,闻者为沾襟(jīn)²
译文: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听到的人也忍不住泪湿衣襟。
注释:¹夜夜夜半啼:每晚在半夜里啼叫。夜夜,每天晚上。²沾襟:眼泪沾湿衣襟。襟:上衣的前幅。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bǔ)¹心。
译文:慈乌的啼哭声仿佛在哀诉着自己未能及时尽到反哺孝养之心。
注释:¹反哺:慈乌初生的时候,母亲餵养它,等它长大了,便捕取食物来餵养母亲,这叫做反哺;引申是说:报答父母的恩情。哺,音 ,餵养。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百鸟岂无母,尔¹独哀怨深。
译文:其他各种鸟类难道没有母亲,为什么只有慈乌你特别哀怨?
注释:¹尔 :你。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¹
译文:想必是母恩深重使你承受不住吧!
注释:¹不任:不能承受悲痛。不任,不堪、不能承受。任,因为押平声韵的关系,音。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昔有吴起¹者,母殁(mò)²丧不临³
译文:以前有位名叫吴起的人,母亲去世竟不奔丧。
注释:¹吴起:战国时鲁国名将。他曾为了追求功名,母亲死了,却不回家料理丧事。他的老师曾申(曾参的儿子)知道这件事,就和他断绝来往。²殁: 死亡。³丧不临:即「不临丧」,不奔丧的意思。古代习俗,父母或尊长过世,从外地赶回料理丧事或祭拜,称奔丧。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jiē)¹斯徒辈²,其心不如禽。
译文:哀叹这类的人,他们的心真是禽兽不如啊!
注释:¹嗟哉:叹词。嗟,音。²斯徒辈:这一类的人。斯,此、这。徒、辈都是类的意思。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慈乌复¹慈乌,鸟中之曾参²
译文:慈乌啊慈乌!你真是鸟类中的曾参啊!
注释:¹复:这里是加强语气。²曾参:字子舆,春秋时鲁国人,孔子的学生。是当时有名的孝子。

  诗中用大量笔墨刻画慈乌鸟“失其母,夜半啼”的情状,意在倾吐“母慈重”,而自己“未尽反哺心”的无尽愧恨和哀伤。

bái tángdài 

shī āiyīn 
zhòufēi jīngniánshǒulín 
bàn wénzhěwèizhānjīn 
shēngzhōnggào wèijìnfǎnxīn 
bǎiniǎo ěrāiyuànshēn 
yīngshìzhòng shǐ使ěrbēirèn 
yǒuzhě sānglín 
jiēzāibèi xīnqín 
 niǎozhōngzhīzēngshēn 
霜落江始寒,枫叶绿未脱。
霜落江始寒,枫叶绿未脱。
译文:秋天的霜落了,江水变得寒冷,可枫叶仍然是绿色,还没有脱落。
客行悲清秋,永路苦不达。
客行悲清秋,永路苦不达。
译文:游客在外,路途遥远难以到达目的地,加上寒冷的秋季,心情更加悲戚。
沧波眇川汜,白日隐天末。
沧波眇川汜(sì)¹,白日隐天末。
译文:大江烟波渺渺,长天浮云掩蔽白日。
注释:¹川汜:水滨。
停棹依林峦,惊猿相叫聒。
停棹依林峦,惊猿相叫聒(guō)
译文:在山峦密林间泊船,猿猴哀啼不绝,使人心惊。
夜分河汉转,起视溟涨阔。
夜分¹河汉²转,起视溟(míng)³阔。
译文:中夜起看天上河汉旋转,下视大江潮水汹涌。
注释:¹夜分:夜半。²河汉:即银河。³溟涨:大海。
凉风何萧萧,流水鸣活活。
凉风何萧萧,流水鸣活活¹
译文:凉风萧萧,流水呜鸣。
注释:¹活活:流水声。
浦沙净如洗,海月明可掇。
浦沙净如洗,海月明可掇(duō)¹
译文:江浦沙滩干净如洗,明亮的海月,让人想拾取弄掇。
注释:¹掇:拾取。
兰交空怀思,琼树讵解渴。
兰交空怀思,琼树¹(jù)解渴。
译文:怀念你,高洁的朋友,身如琼树,心如惠兰,如饥似渴。
注释:¹琼树:亦喻指友人。《古文苑》卷四李陵《赠别苏武》:“思得琼树枝,以解长渴饥。”
勖哉沧洲心,岁晚庶不夺。
(xù)¹哉沧洲心,岁晚庶(shù)不夺。
译文:让我们相互勉励,让沧洲的高洁之心不因年老而屈服社会现实。
注释:¹勖:勉励。
幽赏颇自得,兴远与谁豁。
幽赏颇自得,兴远¹与谁豁²
译文:欣赏幽静的风景很自由自在,除你以外,还可以与谁豁开心胸交谈呢。
注释:¹兴远:意兴高远。²豁:抒发。
征马向边州,萧萧嘶不休。
征马¹向边州²,萧萧³嘶不休。
译文:征马前往边地灵州,萧萧嘶鸣一直不停歇。
注释:刘评事:名未详。岑参有《函谷关歌送刘评事使关西》,应为同一人。评事,官名,掌平决刑狱,属大理寺。大理寺有评事八人,从八品下。朔方:即朔方节度使,是唐时十个节度使之一,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市西南。¹征马:出行之马。²边州:边地的州郡。此指朔方节度使所在地灵州。³萧萧:马鸣声。嘶:马鸣。敦煌选本作“听”。
思深应带别,声断为兼秋。
¹深应带别²,声断为兼秋³
译文:意绪深沉应带离别,声音凄绝为隔三秋。
注释:¹思:思绪。²带别:夹杂着别离之情。³兼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秋天,言时间之久。此处“兼”用为动词,与“带”相对。
岐路风将远,关山月共愁。
(qí)¹风将²远,关山月共愁。
译文:送别之地的风将一直伴随着你去往远方,关山制约与你同分忧愁。
注释:¹岐路:分岔路口。这里指送别分手之处。²将:犹言伴从,伴随。
赠君从此去,何日大刀头?
赠君从此去,何日大刀头¹
译文:在这里赠诗为你送别,你什么时候才能回还呢?
注释:¹大刀头:隐语。大刀有环,“环”谐音“还”,隐含回还之意。《乐府解题》:“大刀头者,刀头有环也。何当大刀头者,何日当还也。”是以“大刀头”为还乡的隐语。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火山¹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²行人绝。
译文:六月的火焰山更是灼热,赤亭道口怕要行人断绝。
注释:¹火山:又名火焰山,在今新疆吐鲁番。²赤亭道口:即今火焰山的胜金口,为鄯善到吐鲁番的交通要道。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知君惯度祁(qí)连城¹,岂行愁见轮台²月。
译文:知道您经常度越祁连城,哪里会害怕见到轮台月。
注释:¹祁连城:十六国时前凉置祁连郡,郡城在祁连山旁,称祁连城,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南。²轮台:唐代庭州有轮台县,这里指汉置古轮台(今新疆轮台县东南),李副使赴碛西经过此地。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脱鞍(ān)¹暂入酒家垆(lú)²,送君万里西击胡。
译文:请您下马暂进入酒家垆,送您到万里之外西击胡。
注释:¹脱鞍:一作“脱衣”。²酒家垆:此代指酒店。
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功名祗(zhǐ)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译文:功名富贵只向马上求取,您真是一位英雄大丈夫。

  这首诗作于公元751年(唐玄宗天宝十载)旧历六月。当时,高仙芝正在安西率师西征,李副使(名不详)因公从姑臧(今甘肃武威)出发赶赴碛西(即安西都护府)军中,岑参作此诗送别。

  这首送别诗,既不写饯行的歌舞盛宴,也不写分手时的难舍离情。作者只是以知己的身份说话行事,祝酒劝饮,然而字里行间却使人感到一股激情在荡漾。

  李副使将离武威,远赴碛西,因而诗的开头两句即点明时令,以李副使出塞途中必经的火山、赤亭这段最艰苦的旅程开篇。“火山五月人行少”,诗人早有吟咏,况六月酷暑。作者不从饯行话别落笔,而以火山、赤亭起句,造成一个特殊的背景,烘托出李副使不畏艰苦、毅然应命前行的豪迈气概,而一路珍重的送别之意也暗含其中了。三、四两句在写法上作一转折,明写李氏不平凡的经历,激励其一往无前:“知道您经常出入边地,岂能见到轮台的月亮而惹起乡愁呢?”这里“岂能”故作反问,暗示出李副使长期驰骋沙场,早已把乡愁置于脑后了。“岂能愁见轮台月”,是盛唐时代人们积极进取精神的反映,是盛唐之音中一个昂扬的音节。诗的五、六两句是招呼、劝说的口气,挽留李副使脱鞍稍驻,暂入酒家,饮酒话别。作者越过一般送别诗多诉依依不舍之情的藩篱,直接提出此次西行“击胡”的使命,化惆怅为豪放,在送别的诗题下开拓了新的意境。诗末两句直抒胸襟,更是气贯长虹:“功名请向戎马沙场上求取,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大丈夫。”“祗向”,语气恭敬而坚决。这既可看作岑参勉励李氏立功扬名,创造英雄业绩,又是自己的理想和壮志。这两句将诗情推向高潮,英雄豪气使后世多少读者为之激动振奋。

  这首诗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并且突破了一般送别诗的窠臼。其口语化的诗歌语言,让人感到亲切洒脱。悠扬流美的声调给人以奔放明快的诗意感受。自由活泼的韵律,跌宕有致的节奏,显示出一种豪迈的气势,传达出火一般的激情,将给远行者以极大的鼓舞力量。

参考资料:
1、 谢楚发 .高适岑参诗选译 .成都 :巴蜀书社 ,1991 :184-185 .
2、 林家英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609 .

sòngshǐ使西guānjūn

cénshēn tángdài 

huǒshānliùyuèyīnggèng chìtíngdàokǒuxíngrénjué 
zhījūnguànliánchéng néngchóujiànlúntáiyuè 
tuōānzànjiǔjiā sòngjūnwàn西 
gōngmíngzhǐxiàngshàng zhēnshìyīngxióngzhà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