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酒天涯惜共持,梁鸿休讶出关迟。中朝词客频推毂,江左苍生可察眉。
尊酒天涯惜共持,梁鸿休讶出关迟。中朝词客频推毂,江左苍生可察眉。
候馆莺花停节日,县人斗酒过家时。汉廷断狱还经术,封事归陈白玉墀。
候馆莺花停节日,县人斗酒过家时。汉廷断狱还经术,封事归陈白玉墀。

sòngliángyànguóxíngjiāngnán--mínbiǎo

zūnjiǔtiāngòngchíliáng鸿hóngxiūchūguānchízhōngcháopíntuījiāngzuǒcāngshēngcháméi

hòuguǎnyīnghuātíngjiéxiànréndòujiǔguòjiāshíhàntíngduànháijīngshùfēngshìguīchénbáichí

黎民表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263篇诗文

猜您喜欢

千山同一月,万户尽皆春。
千山同一月,万户尽皆春。
译文:高远的境界如同月照千山,无处不在;又如春回大地,处处皆春。
注释:雷庵正受:师讳正受,字虚中,号雷庵。出苏之常熟邵氏,年十六,肄儒业。云门宗雪窦下第七世高僧。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译文:千江有水,自然就会映出天上的月亮;万里无云,自然就会显露出万里的天空。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¹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译文:和煦的阳光,风和日丽,万物快活地竞相生长。
注释:¹万汇:万物。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笋迸(bèng)苔钱¹嫩绿,花偎(wēi)雪坞(wù)浓香。谁把金丝²裁剪却,挂斜阳?
译文:笋儿使着劲儿猛长,身子简直要迸开了,迸出满身嫩绿。花儿,羞羞答答的,依偎在雪坞上,洒出满世界浓香。透过那金丝般的柳枝,看得见一轮落日,仿佛柳枝就挂在斜阳上。
注释:¹苔钱:苔点形圆如钱,故称“苔钱”。²金丝:指柳条。

  此词作于《花间集》结集之后,所以不见于《花间集》。作品描绘的是成都的的风光和生活。词中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描写的物象有机地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

  此词发端以淡淡的笔墨点明时令:“天初暖,日初长。”成都四季分明,冬尽春始,景象不同。这两句写春天来了,用两“初”字,而且都是就感受着笔的。天初暖,写气候特征;日初长,写昼夜特征。两句看似平易,却是咏早春的不可移易之语。大地经过沉睡的冬季之后苏醒了。无边的春色使词人情不自禁地叫出一声“好春光”。紧接着以“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来补充“好”字的内容。万汇,包括各种竹木花树。它们新叶不同,颜色不同,花儿不同,在春风的吹拂下争奇斗艳,处处给人以竞相比美之感。词人先用一个“得意”,再用一个“竞”字,像以浓墨重彩在表现热闹的春意。

  下片写园林春色,是特写,是近景。一场春雨,竹林中新笋从点点如钱的绿苔地里迸发出来,第二句“花偎雪坞浓香”与首句“笋迸苔钱嫩绿”对仗,景致互相映衬,香色纷陈,更为突出。繁花,花团锦簇,如绰约少女依偎着雪坞,浓香四溢。词人在迷人的春色中流连忘返,不觉到了黄昏。天空泛出彩霞,他举目望去,柳丝夕阳,构成了天然图画,词人忽发奇想问道:“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春柳嫩叶初萌,色如金线,故白居易《杨柳枝》说:“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均匀的柳丝,两两相对的柳叶,像天工剪裁而成。贺知章《咏柳》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后二句人称神来之笔,欧阳炯化用其意以写早春园林夕照,创造了新的意境,余味无穷。

参考资料:
1、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4月版,第251-252页

chūnguānghǎo ·tiānchūnuǎn

ōuyángjiǒng dài 

tiānchūnuǎn chūcháng hǎochūnguāng wànhuìshíjiē jìngfēnfāng 
sǔnbèngtáiqiánnèn绿 huāwēixuěnóngxiāng shuíjīncáijiǎnquè guàxiéyáng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皓魄(pò)¹当空宝镜²升,云间仙籁(lài)³寂无声。
译文:浩瀚广阔的夜空中,月亮像宝镜般升起,月静风闲,万籁无声。
注释:¹皓魄:指明月。²宝镜:喻月。³仙籁:犹仙乐。比喻美妙的音乐。这里指风声,言月静风闲。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无(qú)千里明。
译文:空中只有淡薄的云,遥望夜空,这一轮满月,足以平分秋色,将那四通八达的大路映照得千里光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¹休向眼前生。
译文:这圆月之夜,我仿佛看到玉兔在从桂枝边灵巧般跳跃,想落到人间。妖蟆呀你休要用你的阴影挡住我专注的眼神。
注释:¹狡兔、妖蟆(má):皆月中之形,兔能生光,蟆能蚀魄。狡兔当指玉兔,妖蟆当指圆月中的阴影如蟆。妖蟆:是传说中月中的蟾蜍,能够通过吞食月亮使月亮出现圆缺的变化。)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灵槎(chá)¹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译文:玉兔啊,你别落下,今夜我打算在银河更加清澈的时分,坐上仙人的木筏,与你相约仙境,携手共渡这美好时光。
注释:¹灵槎:神话中用来乘坐去往天河的船筏。
这首诗是写中秋之月,首联即点明主题,用“宝镜”突出了月之明亮,颔联诗人作了空间的延伸,将读者带入了广袤无垠的月夜里,使人如身临其境,看那皓月当空,光照万里的壮美景色。颈联引用了两个传说故事,增加了全诗的趣味性,尾联诗人突发奇想,欲与月亮一起乘船遨游银河,给人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

zhōngqiū

 sòngdài 

hàodāngkōngbǎojìngshēng yúnjiānxiānlàishēng 
píngfēnqiūlúnmǎn chángbànyúnqiānmíng 
jiǎokōngcóngxiánwàiluò yāoxiūxiàngyǎnqiǎnshēng 
língcháyuētóngxiéshǒu gèngdàiyínchèqīng 
盘石曾闻受国封,承恩不与幸臣同。
盘石曾闻受国封,承恩不与幸臣¹同。
译文:我听说艮岳里盘山的石头曾经受到国家赏封,受到的恩赐跟得宠的臣子不一样。
注释:¹幸臣:得宠的臣子。
时危运作高城砲,犹解捐躯立战功。
时危运作高城砲(pào)¹,犹解捐躯立战功。
译文:金人进攻汴京时,人们把它们做成炮石进攻金兵,它们也为保卫汴京立下战功。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西楼促坐酒杯深,风压绣帘香不卷。
秋容¹老尽芙蓉²院。草上霜花匀³似翦(jiǎn)。西楼促坐酒杯深,风压绣帘香不卷。
译文:因为是严秋时节,院里的荚蓉树已开始凋零了,院落里的花草上也匀匀地洒上了一层白霜。华美的楼阁上,我们靠近而坐。主人频频斟酒,不让杯子有空的时候。外面秋风呼呼,吹得绣帘吱吱作响,可满屋子仍然散发着惬意的香味。
注释:¹秋容:秋光,秋色。²芙蓉:此指木芙蓉,秋季开花,湖南一带多栽培。³匀:均匀。朱楼富丽华美的楼阁,指作者与义妓相会饮酒的地方。⁴促坐:迫近而坐。⁵酒杯深:指饮酒很多。
玉纤慵整银筝雁。红袖时笼金鸭暖。岁华一任委西风,独有春红留醉脸。
玉纤¹(yōng)整银筝(zhēng)²。红袖时笼金鸭³暖。岁华一任委西风,独有春红留醉脸。
译文:她用纤长的手指,慢慢弹着饰有白银的古筝,弹累了,手冷了,就在手炉上稍稍取暖休息。尽管岁月已到了秋季,万物凋零了,可她的脸上似乎还留着春天的颜色,红艳艳的,其实那是酒后红晕啊!
注释:¹玉纤:女子手指的美称,拟其细腻白皙。²银筝雁:古筝上的弦柱,因其斜列如雁阵,并以银为饰故称。³金鸭:指金鸭形的取暖手炉,因体积较小,可笼在袖中。⁴春红:此指因酒醉而绯红的双颊。春,唐、宋时常指酒,如剑南春。红:酒后脸上的红晕。

  词的上阕,重在描绘时序和场景。时当秋深,芙蓉院里,秋容已老,一派衰败之象。庭中小草也已枯黄老死,上面凝聚着颗颗霜花。“匀似剪”,谓草上朵朵霜花,十分均匀,好似剪裁而成。此句盖化用李贺《北中寒》诗:“霜花草上大如钱,挥刀不入迷蒙天。”接下来两句,交待场景。仕途蹭蹬、宦海沉浮的词人,在被贬到这蛮荒之地时,竟受到热爱其词的义妓母女的尊重,引他上西楼,还盛情相待,迫近而座,清歌侑酒,使词人内心获得了片刻的安慰,所以,在当时楼上众多的物象中,惟有那“风压绣帘香不卷”最令敏感的词人动心,最为他所注意——这清歌妙吟的西楼,成了他疲惫身心的避风港。

  下阕由景及人,着笔描写为他弹琴哦词的义妓。由于敬慕词人,对其所作“得一篇,辄手笔口哦不置”,所以这位义妓在与心中的偶像相聚一处时,当然会尽其所能为词人吟唱,所以,词中重点描绘了义妓弹唱时的动作神态。 “玉纤”两句,对仗十分工稳,恰到好处地传达出当时义妓表演时态度的认真。“玉纤”跟“红袖”相对,“银筝”与“金鸭”相衬,极富色彩感,一副装束,显得华贵而高雅。“慵整”和“时笼”的动作和神态,又刻画出这位义妓的娇美可爱。末尾两句,画龙点睛,描绘她脸部的神采。酒逢知己干杯少,在词人自己“酒杯深”的同时,义妓也在“慵整”和“时笼”中不知不觉饮酒过多,以至于双颊绯红。这里,“岁华一任委西风”一句,含意相当深刻,不可轻易放过。西风即秋风,西风一起,表明秋季已到,万物都将衰老枯萎。词人说醉红双颊的义妓将岁华委于西风,暗示此妓花容已老。将这种感触跟她因为酒醉而泛起的春红相映衬,寓有美人迟暮之感。而且,透过作者的词笔,似乎还传达出他隐约的身世之悲。只是,这种情绪被处理成一个义妓的神态,以一种艳思弱化掉了那一声长叹。身世之感,打并人艳情之中,大概指的就是这种手法。

  整首词直叙词人眼中所见,感情平稳深敛,心绪的起伏被潜置于词所描绘的景象人物背后。但是,从词人所撷取的物象,所营造的气氛中,读者可以隐约感受到被贬的词人内心的愁绪。面对眼前的红颜知己,听她吟唱着自己所填的妙词,作者没有表现出一丝兴奋和激动,而是平静的心情观察着这一切。是他心中没有痛苦,还是他暂时忘却了痛苦?都不是,是他在用眼前的平静在掩饰着内心的痛苦。词的末尾两句,隐约透露出词人内心的波澜:那一任岁华委西风的放旷,那醉脸上的春红,是那位红颜知己,也是作者本身!芙蓉院妓能与她仰慕的词人相见,歌彼之词,献己之技,对她而言,当然是一件幸事。被盛情相邀,殷勤相侑的词人,在“洒杯深”之后,当然也会春红满脸。那歌,那酒,此时成了沟通彼此情感的桥梁,而秋容老尽的芙蓉院妓的处境,又怎能不引起词人对自己的身世、地位的联想!所以说,词的末尾两句,看似写对方兴之所至时的忘情,实际上已经暗含着词人自己悲苦的内心感受。《词则·闲情集》卷一中评此词:“顽艳中有及时行乐之感。”可谓一语中的。

  唐朝诗人自居易被贬浔阳巧偶琵琶女时作“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在秦观的这首词中也同样存在着,只不过秦观将这种感情融人到了情景描写和渲染之中,将白居易那直白显豁的情感抒发,化成了一种含而不露的情绪,萦绕词中却又不说透,使人有所悟又有所迷。

参考资料:
1、 徐培均 罗立纲编著 .秦观词新释辑评 :中国书店 ,2003年01月 :124-127

lánhuā ·qiūrónglǎojìnróngyuàn

qínguān sòngdài 

qiūrónglǎojìnróngyuàn cǎoshàngshuānghuāyúnjiǎn 西lóuzuòjiǔbēishēn fēngxiùliánxiāngjuàn 
xiānyōngzhěngyínzhēngyàn hóngxiùshílóngjīnnuǎn suìhuárènwěi西fēng yǒuchūnhóngliúzuìlià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