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刮地风】 (旦)哎哟,猛见恁旗展惊风帅字飘。沸悲肠,万斛秋潮。看阴森不是人间道,惨愁云罗刹弓刀。(杂)到了,请下马稍待,俺先去通报。(杂传介) (旦) 将军呵,只为你破城池金帛齐钞,破坟茔尸骸尽暴,破人家男妇难逃。看着这战血飞,怨气腾,好教俺难寻欢笑。若要奴家从顺,须待全师出境,不犯秋毫,离了这永康地面,方可择吉成礼。(副净)这却为何?(旦) 保定这故园山,雷霆不许烧。也见的女和戎,为功非小。
【北刮地风】 (旦)哎哟,猛见恁旗展惊风帅字飘。沸悲肠,万斛秋潮。看阴森不是人间道,惨愁云罗刹弓刀。(杂)到了,请下马稍待,俺先去通报。(杂传介) (旦) 将军呵,只为你破城池金帛齐钞,破坟茔尸骸尽暴,破人家男妇难逃。看着这战血飞,怨气腾,好教俺难寻欢笑。若要奴家从顺,须待全师出境,不犯秋毫,离了这永康地面,方可择吉成礼。(副净)这却为何?(旦) 保定这故园山,雷霆不许烧。也见的女和戎,为功非小。
(副净) 这有何难! 待俺传令,即刻移兵便了。
(副净) 这有何难! 待俺传令,即刻移兵便了。
【南滴滴金】 卷长蛇疾走金华道,总不使民间鸡犬扰。拥旌旗只算迎花轿,试听俺击征鼙,吹画角,权当是寿筵开,梨园腔调。美人,俺先去也。少不得永康人平安保,全仗你菩萨杨枝把昆明焰销。
【南滴滴金】 卷长蛇疾走金华道,总不使民间鸡犬扰。拥旌旗只算迎花轿,试听俺击征鼙,吹画角,权当是寿筵开,梨园腔调。美人,俺先去也。少不得永康人平安保,全仗你菩萨杨枝把昆明焰销。
(引兵从绕场下) (旦)
(引兵从绕场下) (旦)
【北四门子】猛可的貔貅万帐同移灶,挽回你海上奔涛。试看我乱军中一现惊鸿爪,弋人罗何处捞? (二杂) 前面便是山路,马上须要小心。(旦)说甚么山渐高,路渐遥,借取这大王风吹奴登碧霄。凭着俺主见牢,心胆豪,诉烦冤九阊须叫。
【北四门子】猛可的貔貅万帐同移灶,挽回你海上奔涛。试看我乱军中一现惊鸿爪,弋人罗何处捞? (二杂) 前面便是山路,马上须要小心。(旦)说甚么山渐高,路渐遥,借取这大王风吹奴登碧霄。凭着俺主见牢,心胆豪,诉烦冤九阊须叫。
【北水仙子】俺俺俺俺归路遥,指指指指乡树濛濛青渐了。上上上上天梯,马背云高。(登高处介)望望望望远曲,鹃魂月吊。(作回望介) 我家门已是望不见了,把把把把儿郎怨魄招,待待待待和你同骑黄鹤,恨恨恨恨姊妹蔷薇一半凋,痛痛痛痛夫妻兰蕙同时槁,等等等等觅个干净土去收梢。
【北水仙子】俺俺俺俺归路遥,指指指指乡树濛濛青渐了。上上上上天梯,马背云高。(登高处介)望望望望远曲,鹃魂月吊。(作回望介) 我家门已是望不见了,把把把把儿郎怨魄招,待待待待和你同骑黄鹤,恨恨恨恨姊妹蔷薇一半凋,痛痛痛痛夫妻兰蕙同时槁,等等等等觅个干净土去收梢。
天气炎蒸,胸中好生烦燥,几乎晕下马来。军士们快与我取些茶汤,饮了再走罢。(杂) 既如此待我们分头寻取。(向净老旦介) 你二人好生陪伴,不可行动,我们去去就来。(下) (净、老旦) 嫂子,想我们妇人家,从没有军营里去玩耍,今晚到那里见识见识也好,劝你开怀些罢。
天气炎蒸,胸中好生烦燥,几乎晕下马来。军士们快与我取些茶汤,饮了再走罢。(杂) 既如此待我们分头寻取。(向净老旦介) 你二人好生陪伴,不可行动,我们去去就来。(下) (净、老旦) 嫂子,想我们妇人家,从没有军营里去玩耍,今晚到那里见识见识也好,劝你开怀些罢。
【南双声子】容颜好,容颜好,须随意寻欢乐。忧伤老,忧伤老,莫随处寻烦恼。家乡杳,家乡杳,军营闹,军营闹,且穿他罗绮,吃着脂膏。
【南双声子】容颜好,容颜好,须随意寻欢乐。忧伤老,忧伤老,莫随处寻烦恼。家乡杳,家乡杳,军营闹,军营闹,且穿他罗绮,吃着脂膏。
(旦) 你们自去受用,怎知俺吴宗爱呵!
(旦) 你们自去受用,怎知俺吴宗爱呵!
【北尾煞】我劫尽风轮望空笑,则待向悬崖撒手逍遥。(旦指介)你看那边飞起一片彩云来了。(老旦净各望介)在那里?在那里? (旦) 我若是再迁延还等恁时了?
【北尾煞】我劫尽风轮望空笑,则待向悬崖撒手逍遥。(旦指介)你看那边飞起一片彩云来了。(老旦净各望介)在那里?在那里? (旦) 我若是再迁延还等恁时了?
咳呀!罢罢。(作投崖死介)
咳呀!罢罢。(作投崖死介)

  【北刮地风】 是吴宗爱被送到徐尚朝的军营辕门外时唱的一支曲子。她看见叛军营寨旌旗飘展,“帅” 字旗高高耸立,威严中透着杀气,战云里裹着秋风,气氛阴森恐怖,就像是阎王的地狱一般。在军士通报之后,她见到了敌将徐尚朝。她想到自己前来的使命是要保护永康县的百姓,于是以下的几句唱词就不亢不卑地指斥徐尚朝每攻破一城都要抢人财物,掘人坟墓,毁人家庭,倒行逆施,罪恶滔天,而眼前若要让自己顺从他,就必须全军离开永康县境,不损害百姓一丝一毫,之后选择吉日良辰,举行婚礼才能让他遂其所愿。吴宗爱自比汉朝出塞和亲的王昭君,她想只要徐尚朝答应她提出的条件,她也就算为永康百姓立下功了。

  徐尚朝色迷心窍,立即命令所部人马离开永康,移兵攻打别处。他唱的 【南滴滴金】 一曲,表达他洋洋得意的心情。唱词中述说他将率兵向浙江的金华进发,号令士卒不得骚扰百姓。忽然间,他觉得军旅的旌旗就像是迎亲的彩轿,征战的鼓角则成了迎亲的鼓乐,他呼唤着美人,再次作出保护永康百姓的许诺,以此博取吴宗爱的欢心。这位飞扬跋扈的叛军将领一副卑琐好色的嘴脸,被生动而形象地勾画出来。

  徐尚朝统兵前进,吴宗爱由两个被掳掠来的女子护持,随后跟上。她骑在马上,唱 【北四门子】 一曲,自谓看到叛军离开永康转向金华,她解救永康百姓的心愿得到满足,但想到自己陷入敌兵队中,如被网住的鸟雀,怎样才能脱离险境呢?前面进入山路,逐步登高,好像升天一样,自己把危难和痛苦向上天诉说,上天能听得到自己的声音吗?一个罹难女子的苦情愁思婉转叙出,使读者深为女主人公的命运担忧而产生悲悯之情。

  迤逦前行,离家渐远,吴宗爱心如潮涌,一刻也不能平静。此时,她接着唱出的 【北水仙子】 一曲,那 “俺俺俺”、“上上上” 等一连串的重叠词构成的旋律,正像她的不平静的心潮。山重重,怨亦重重,路悠悠,恨亦悠悠。吴宗爱远离了故乡,陷身于狼群,和夫君徐郎已是生离死别,和旧日的女伴也再见无期,此刻,她想到自己的归宿只有一死,永远离开这充满邪恶、也充满苦难的尘世,到阴间或西天或许能有一方净土可以慰藉自己悲苦的灵魂。

  此时是盛夏六月,天气炎热,此地是山路崎岖,人烟稀少。吴宗爱心有成算,声言天热口渴,让跟随的两个军士去取水饮用,把军士支开。那两个陪伴的被掳妇女早已顺从了叛军,她们见吴宗爱忧愁烦闷,反而对她进行劝慰。其中一位年长些的妇女唱 【南双声子】 一曲,竟然说要趁着年轻貌美,及时行乐,既然来到军营,不妨随遇而安,穿罗绮,吃酒肉,让吴宗爱和她们一样快乐玩耍,与叛军同流合污。作者安排这一唱段,有意以这两个被掳妇女的卑贱作对比,更衬托出吴宗爱的人格高洁。吴宗爱自有自己的信念与人格,怎么能会听从这两个妇女的无耻之言? 她唱【北煞尾】 一曲表达了与她们截然不同的志向: 劫数已尽,向悬崖撒手,她要以死保全自己的节操。在那两个妇女正为她的回答而迷惑的时候,吴宗爱谎称那边有一片彩云飞来,骗她们扭头去看,趁此机会纵身从悬崖边跳了下去。

  吴宗爱的投崖,是这一出戏的高潮,也是全剧的高潮。她死得惨烈,死得悲壮,也死得其所。本出所写吴宗爱进入敌营、随军行路过程中的表现与心理活动,此前各出写吴宗爱的平静家庭生活的破灭及叛军进逼的态势,都为吴宗爱的此时投崖作了充分的铺垫。因此,吴宗爱的坠崖而死对于展示人物的精神境界、塑造人物的崇高形象来说,奏出了强烈响亮的音节,确定了吴宗爱的人格基调,也确定了此剧思想内容的基调。此出结尾处有眉评云: “勒得住,收得响,神龙下海,气足神完。”这几句评语肯定了作者的用笔之妙。

创作背景

  《桃溪雪》 作于道光二十六年 (1846) 冬,所写吴宗爱的事迹在正史、野史中都未见记载。黄燮清有好友名吴康,曾任永康县丞,讲述过这个故事,黄燮清据此敷演成传奇。

参考资料:
1、 品诗文网.《桃溪雪·坠崖》
赏析

  【北刮地风】 是吴宗爱被送到徐尚丝的军营辕门外时唱的严支曲子。她看见叛军营寨旌旗飘展,“帅” 字旗高高耸立,威严中透着杀气,战云里裹着秋风,气氛阴森恐怖,就像是阎王的地狱严般。在军士通报之后,她见到了敌将徐尚丝。她想到自己前来的使命是要保护永康县的百姓,于是以下的几句唱词就不亢不卑地指斥徐尚丝每攻破严城都要抢人财物,掘人坟墓,毁人家庭,倒行逆施,罪恶滔天,而眼前若要让自己顺从他,就必须全军离开永康县境,不损害百姓严丝严毫,之后选择吉日良辰,举行婚礼才能让他遂其所愿。吴宗爱自比汉丝出塞和亲的王昭君,她想只要徐尚丝答应她提出的条件,她也就算为永康百姓立下功了。

  徐尚丝色迷心窍,立即命令所部人马离开永康,移兵攻打别处。他唱的 【以滴滴金】 严曲,表达他洋洋得意的心情。唱词中述说他将率兵向浙江的金婉进发,号令士卒不得骚扰百姓。忽然间,他觉得军旅的旌旗就像是迎亲的彩轿,征战的鼓角则成了迎亲的鼓乐,他呼唤着美人,再次作出保护永康百姓的许诺,以此博取吴宗爱的欢心。这位飞扬跋扈的叛军将领严副卑琐好色的嘴脸,被生动而形象地勾画出来。

  徐尚丝统兵前进,吴宗爱由两个被掳掠来的女子护持,随后跟上。她骑在马上,唱 【北四门子】 严曲,自谓看到叛军离开永康转向金婉,她解救永康百姓的心愿得到满足,但想到自己陷入敌兵队中,如被网住的鸟雀,怎样才能脱离险境呢?前面进入山路,逐步登高,好像升天严样,自己把危难和痛苦向上天诉说,上天能听得到自己的声音吗?严个罹难女子的苦情愁思婉转叙出,使读者深为女主人公的命运担忧而产生悲悯之情。

  迤逦前行,离家渐远,吴宗爱心如潮涌,严刻也不能方静。此时,她接着唱出的 【北水仙子】 严曲,那 “俺俺俺”、“上上上” 等严连串的重叠词构成的旋律,正像她的不方静的心潮。山重重,怨亦重重,路悠悠,恨亦悠悠。吴宗爱远离了故乡,陷身于狼群,和夫君徐郎已是生离死别,和旧日的女伴也再见无期,此刻,她想到自己的归宿只有严死,永远离开这充满邪恶、也充满苦难的尘世,到阴间或西天或许能有严方净土可以慰藉自己悲苦的灵魂。

  此时是盛夏六月,天气炎热,此地是山路崎岖,人烟稀少。吴宗爱心有成算,声言天热口渴,让跟随的两个军士去取水饮用,把军士支开。那两个陪伴的被掳妇女早已顺从了叛军,她们见吴宗爱忧愁烦闷,反而对她进行劝慰。其中严位年长些的妇女唱 【以双声子】 严曲,竟然说要趁着年轻貌美,及时行乐,既然来到军营,不妨随遇而安,穿罗绮,吃酒肉,让吴宗爱和她们严样快乐玩耍,与叛军同流合污。作者安排这严唱段,有意以这两个被掳妇女的卑贱作对比,更衬托出吴宗爱的人格高洁。吴宗爱自有自己的信念与人格,怎么能会听从这两个妇女的无耻之言? 她唱【北煞尾】 严曲表达了与她们截然不同的志向: 劫数已尽,向悬崖撒手,她要以死保全自己的节操。在那两个妇女正为她的回答而迷惑的时候,吴宗爱谎称那边有严片彩云飞来,骗她们扭头去看,趁此机会纵身从悬崖边跳了下去。

  吴宗爱的投崖,是这严出戏的高潮,也是全剧的高潮。她死得惨烈,死得悲壮,也死得其所。本出所写吴宗爱进入敌营、随军行路过程中的表现与心理活动,此前各出写吴宗爱的方静家庭生活的破灭及叛军进逼的态势,都为吴宗爱的此时投崖作了充分的铺垫。因此,吴宗爱的坠崖而死对于展示人物的精神境界、塑造人物的崇高形象来说,奏出了强烈响亮的音节,确定了吴宗爱的人格基调,也确定了此剧思想内容的基调。此出结尾处有眉评云: “勒得住,收得响,神龙下海,气足神完。”这几句评语肯定了作者的用笔之妙。

黄燮清

黄燮清

黄燮清(1805~1864)晚清诗人、剧作家。原名宪清,字韵甫,号韵珊,又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 172篇诗文

猜您喜欢
朔雪落吴天,从风渡溟渤。
朔雪落吴天,从风渡溟渤。
译文:北方席卷而来的大雪铺盖着江南的天地,更随风远渡东海。
梅树成阳春,江沙浩明月。
梅树成阳春,江沙浩明月。
译文:梅花却阳春初发,斗寒争艳,红白相间,明月一轮,照耀在洁白的沙滩,天地一派澄彻。
兴从剡溪起,思绕梁园发。
兴从剡溪起,思绕梁园发。
译文:如此大雪,便想起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故事,今天夜晚我也想起了远在梁园的你。
寄君郢中歌,曲罢心断绝。
寄君郢中歌,曲罢心断绝。
译文:为你唱一曲阳春白雪吧,可是不见你的踪迹,你听到了吗?连我自己听了都心酸,谁是知音?

huáihǎiduìxuězèngǎi--bái

shuòxuěluòtiāncóngfēngmíng

méishùchéngyángchūnjiāngshāhàomíngyuè

xìngcóngshànràoliángyuán

jūnyǐngzhōngxīnduànjué

莫莫高山。深谷逶迤。
莫莫高山。深谷逶迤。
译文:好大的山川,深谷内河流山路盘根错节。
晔晔紫芝。可以疗饥。
晔晔紫芝。可以疗饥。
译文:好美的紫色灵芝,可以暂时给我充当食物。
唐虞世远。吾将何归。
唐虞世远。吾将何归。
译文:前人的歌谣离现在已经很远,我将何去何从。
驷马高盖。其忧甚大。
驷马高盖。其忧甚大。
译文:坐在华丽的马车下,我的忧虑还很大。
富贵之畏人兮。贫贱之肆志。
富贵之畏人兮。贫贱之肆志。
译文:富贵的时候还怕见人啊,做穷人的时候确还有远大的志向。

zhī

míng liǎnghàn 

gāoshān shēnwēi 
zhī liáo 
tángshìyuǎn jiāngguī 
gāogài yōushèn 
guìzhīwèirén pínjiànzhīzhì 
幸与松筠相近栽,不随桃李一时开。
幸与松筠(yún)¹相近栽,不随桃李一时开。
译文:幸亏与松竹同处一起栽,不愿随着桃李花一时开。
注释:¹松筠:松与竹。因其材质坚韧,经冬不凋,常用以比喻节操坚贞。
杏园岂敢妨君去,未有花时且看来。
杏园¹岂敢妨(fáng)君去,未有花时且看来。
译文:杏园哪里敢妨碍你离去,没有花之时你再且看来。
注释:¹杏园:园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郊大雁塔南。秦时为宜春下苑地。唐时与慈恩寺南北相直,在曲江池西南,为新进士游宴之地。

  “幸与松筠相近栽,不随桃李一时开。”欲写迎春,却落墨于松竹、桃李,曲笔有致。松竹皆岁寒不凋、翠叶常青。迎春则能“带雪冲寒折嫩黄”(韩琦语),最先点缀春色。因而它友于松竹,与纷艳一时的桃李不能同日而语。自古来文士都视松竹为坚贞高洁的象征。陶潜谓:“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白居易则“植竹窗前,日日观照。”(《竹窗》)说迎春欣喜自得为松竹近邻,实是赞人的高风亮节、卓然独立。唐人爱牡丹,最不喜桃李。刘禹锡《杨柳枝词》道:“城东挑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更以桃花讽刺显赫一时的满朝新贵。白居易曰迎春花“不随桃李一时开”,是麻姑手搔到了刘禹锡心头的痒处。语似平易,实则痛快淋漓。

  “杏园岂敢妨君去,未有花时且看来。”杏园,据说那里是“花卉环周,烟水明媚”。唐代每年科举放榜后,新登进士多游宴于此(见《松窗杂录》)。这是个众芳斗撼 热闹非凡之处。然而迎春花却自有佳处,它先于群芳,应春傲然怒放。迎春花热情地邀请刘禹锡在桃、李、杏等花未开时,不妨来看一看。其超群拔俗的品格,得到了进一步的表现。两句紧扣诗题“招”,极为贴切。“岂敢”二字下得遒劲、有力,“且”字用得玩皮、冷峻。联系刘禹锡的生平事迹看,这两句显然是借花喻人。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政治革新失败后,刘禹锡、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一一遭贬。十年后,刘、柳等应召人京,待起用。谁知刘禹锡不肯改悔,游玄都观时作《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讥刺权贵,因之刘、柳等又再度被谗毁、出贬。十四年后,刘禹锡仍然不易初衷,从洛阳一回到长安就旧地重游,并以诙谐、嘲笑的笔调作了《再游玄都观》。诗云:“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这不像是渡尽劫波人的口气,倒是有一种坚持立场、九死不悔的战斗精神和胜利后的豪放风度。这正是诗人笔下迎春花的气派。

  刘、白交往数十年,相知甚深。故此诗虽然只就普通的迎春花着笔,却点活了人物的神采,含蓄地写出了刘禹锡的政治倾向、铮铮铁骨和倜傥风流。此可谓是善于小中见大,超然物外。作为一首咏物赠人小诗,非莫逆至交者,写不得这么深致。

参考资料:
1、 谢思炜.白居易诗选:中华书局,2005:138
2、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239

dàiyíngchūnhuāzhāoliúlángzhōng--bái

xìngsōngyúnxiāngjìnzāisuítáoshíkāi

xìngyuángǎnfángjūnwèiyǒuhuāshíqiěkànlái

汗简成新令,褰帷刺剧州。
汗简¹成新令,褰(qiān)²刺剧州³
注释:¹汗简:意同汗青,青竹烤干以写简。此句意为多年寒窗终于熬出头当了知州。²褰帷:掀开车上围幔。褰,揭开。³剧州:政务繁重的州。
韦平家法在,邵杜治声优。
韦平¹家法在,邵杜²治声优。
注释:¹韦平:西汉韦贤与平当都是父子相继为相。²邵杜:两位有政绩的地方官姓氏。
野竹交淇水,秋瓜蔓帝邱。
野竹平淇水,秋瓜蔓帝邱(qiū)¹
注释:¹帝邱:濮阳古称帝丘,据传五帝之一的颛顼曾以此为都。公元前629年,卫成公迁都帝丘(今濮阳西南),帝丘成为卫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三年归奉计,肯顾石渠游。
三年归奉计,肯顾石渠游。
贾云卿要到卫州做知州,作者写此诗送行。此诗作为临别赠语劝勉对方勤于政务,体验淇水卫地风情,三年任满,重叙友情。
羽翼摧残日,郊园寂寞时。
羽翼(yì)(cuī)¹日,郊园²寂寞时。
译文:是鸟翅膀被摧残的日子,在郊外园林寂寞的时节。
注释:¹羽翼摧残:鸟儿的翅膀被折断。²郊园:城外的园林。
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
晓鸡¹惊树雪,寒鹜(wù)²守冰池。
译文:晨鸡因树上雪光而惊啼,鸭子在严寒中苦守冰池。
注释:¹晓鸡:报晓的鸡。²鹜:鸭子。
急景忽云暮,颓年浸已衰。
急景¹²云暮,颓(tuí)³(jìn)已衰。
译文:白天短促很快便到夜晚,垂暮之年身体渐已变衰。
注释:¹急景:同“短日”,急驰的日光。亦指急促的时光。²忽:一作“倏(shū)”,迅速。“云”字无义。³颓年:犹言衰老之年。⁴寖:渐渐。
如何匡国分,不与夙心期。
如何匡(kuāng)¹(fèn)²,不与夙(sù)³期。
译文:我本有匡救国家的职分,在不能与我的夙愿相期?
注释:¹匡国:匡正国家。²分:职分。³夙心:平素的心愿。
第一联,诗人概括自己一生受挫、晚年困顿的实况,点出幽居题意。李商隐入仕后到处受人猜忌排笮,甚至被诬为“诡薄无行”、“放利偷合”(《新唐书·文艺传》)、“为当途者所薄,名宦不进,坎终身。”(《旧唐书·文苑传》)大中六年(852年)作者四十岁时写给杜惊的《献相国京兆公启》,说:“若某者,幼常刻苦,长实流离。乡举三年,才沾下第;宦游十载,未过上农。”此时他感到身心交瘁,如羽翼摧铩之鸟,无力奋飞了;只能退守“郊园”(在郑州的家园),忍受这寂寞无聊、郁郁寡欢的晚景。实际上,他才四十六岁。

  第二联,以晓鸡和寒鹜自喻。诗意有两种解说。一、晓鸡(晨鸡)因树雪之光而惊鸣(误以为天明),喻不忘进取之心;以寒池之鸭表现自己不改操守(刘学锴等《李商隐诗选》)。二、鸡栖树上则有雪,鸭守池中则结冰,极写处境的寒苦(周振甫《李商隐选集》)。如能合此二解,辨其因果,可得其全:不忘进取报效,是因;终遭困顿寒苦,是果。晨鸡报天晓,喻进取;寒鹜守冰池,喻退处。两句诗极其形象地描绘出作者不谙世务、进退两难的处境,其中有哀怨,有酸楚,而且扣紧了诗题的“冬”字,即景抒情。李商隐极其擅长托物寓怀。他的咏物诗,如《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又如《流莺》:“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蝉之高栖悲鸣,莺之飘泊不定,可与此篇晓鸡寒鹜参照体味,从中想象作者的思想情怀与遭遇。

  第三联,照应诗题冬“暮”。“暮”字双关,所以第一句写时序,第二句写年岁。冬季日短,暮色很快来临;随着时光的流逝,自己也进入了衰颓的晚景。这是为下一联的抒愤寄慨蓄势的。人到晚年,“羽翼摧残”,不可能再有作为了。

  第四联,紧应上联,发出内心的呼喊:为什么平生匡国济世的抱负,不能与早年的心愿相合呢?这呼喊是愤慨的,因为商隐明明知道这个“为什么”。这呼喊同时又是凄凉感伤的,因为它毕竟出自一个性格不算坚强而又经历过太多打击的诗人。

  此诗和李商隐多数作品一样,感伤的情调笼罩全篇,从“羽翼摧残”到“急景”、“颓年”,尤其是晓鸡寒鹜的具体形象,都是如此。不过这首诗与李商隐很多作品多含脍炙人口的名句却有所不同,纪昀评之曰:“无句可摘,自然深至。”没有刻意锤炼和精心藻饰,没有运用作者本来擅长的组织故实的手法,也没有警策深微、使人猛省或沉思的寓意,所以无句可摘;但它能恰如其分地、真实具体地表达此时此地的感受与心情,读之动容,所以说自然深至。当然,它仍然谨守平仄格律,注意对偶工整(四联中有三联对偶),用词造句都力求避免粗疏随意,因此和某些标榜自然平淡而流为枯淡俚浅的作品不同。在李商隐集中,它别具一格,又包含着商隐固有的特质,包含着多样化中的某种统一性。

参考资料:
1、 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80-181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