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流不尽恨,楚客赋离骚。世已殊于古,君奚罕所遭。
湘流不尽恨,楚客赋离骚。世已殊于古,君奚罕所遭。
羁怀便酒圣,野兴挟诗豪。醉里抬诗眼,山空月色高。
羁怀便酒圣,野兴挟诗豪。醉里抬诗眼,山空月色高。
刘宰

刘宰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 568篇诗文

猜您喜欢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¹
译文:天上宫阙,白玉京城,有十二楼阁,五座城池。
注释:¹天上二句:道教认为天上有白玉京,昆仑山上有五城十二楼。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¹
译文:仙人为我抚顶,结受长生命符。
注释:¹结发句:指年轻时接受道教长生不老之术。
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
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¹
译文:突然想来人间一游,误逐世间的欢乐,以尽前缘。
注释:¹穷理乱:研究治乱。因避唐高宗李治讳,改“治”为“理”。
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
九十六圣君¹,浮云挂空名。
译文:人间从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九十六圣君,空名挂于浮云端。
注释:¹九十六圣君:指自秦始皇至唐玄宗共九十六代皇帝。
天地赌一掷,未能忘战争。
天地赌一掷,未能忘战争¹
译文:以天地为赌注,一掷决定命运,一直战争不停。
注释:¹天地二句:谓这些帝王像赌博投掷一样,通过战争来争夺天下。
试涉霸王略,将期轩冕荣。
试涉霸王略¹,将期轩冕(miǎn)²荣。
译文:我曾经学习霸王战略,希望能功成名就,锦衣返乡。
注释:¹霸王略:称霸成王的策略。²轩冕:华美的车乘和高级官员所戴礼帽,代指高官显宦。
时命乃大谬,弃之海上行。
时命乃大谬(miù)¹,弃之海上行。
译文:可是时运不佳,长期漂泊五湖四海。
注释:¹时命句:谓自己命运不好。
学剑翻自哂,为文竟何成。
学剑翻自哂(shěn)¹,为文竟何成。
译文:曾经去山东学剑,没有什么结果,会写点文章,可那有什么用呢?
注释:¹自哂:自我微笑。此为李白感叹自己学武不成,转而以诗文扬名四海。
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
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
译文:剑术并非万人之敌,防防身的技术,文章倒是四海闻名,罕有人匹敌。
儿戏不足道,五噫出西京。
儿戏不足道,五噫(yī)出西京¹
译文:这些都是些儿戏,微不足道,所以我象梁鸿一样看破了世界,唱着五噫歌离开西京长安。
注释:¹五噫句:此处喻指自己离京而隐居。西京,即长安。
临当欲去时,慷慨泪沾缨。
临当欲去时,慷慨泪沾缨(yīng)
译文:不过在临去之时,我还是流下了慷慨激扬的泪水,打湿了我的帽上红缨。
叹君倜傥才,标举冠群英。
叹君倜(tì)(tǎng)¹,标举²冠群英。
译文:叹君也是个倜傥之才,气质品格冠群英。
注释:¹倜傥才:卓异的才能。²标举:高超。
开筵引祖帐,慰此远徂征。
开筵引祖帐¹,慰此远徂征。
译文:道旁设帐为我饯行,慰籍我此次远征的艰辛。
注释:¹祖帐:在郊外设帐摆宴饯别。
鞍马若浮云,送余骠骑亭。
鞍马若浮云,送余骠(piào)(qí)¹
译文:鞍马生涯如浮云,送我送在骠骑亭。
注释:¹骠骑亭:地址不详。王琦谓玩诗意当在长安。
歌钟不尽意,白日落昆明。
歌钟不尽意,白日落昆明¹
译文:歌声钟鼓声表达不尽你的情意,白日马上就要落在昆明池中。
注释:¹昆明:池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丰水和潏水之间。
十月到幽州,戈鋋若罗星。
十月到幽州,戈鋋(chán)若罗星¹
译文:我曾经在某年十月到达幽州,看见安禄山的军阵兵甲灿烂如群星。
注释:¹戈鋋句:鋋,短矛。此处以“戈鋋”泛指兵器。罗星,罗列如星,形容众多。此以兵器之多说明军队严阵备战,预示安禄山即将叛乱。
君王弃北海,扫地借长鲸。
君王弃北海,扫地借长鲸¹
译文:君王唐玄宗放弃东北河北,整个地区都由安禄山横行无忌,犹如长鲸在海洋横行。
注释:¹君王二句:谓唐玄宗将北方大片土地交给安禄山。
呼吸走百川,燕然可摧倾。
呼吸走百川,燕然¹可摧倾。
译文:呼吸之间就走遍百川,燕然山也仿佛可被他摧毁。
注释:¹燕然:山名,现名杭爱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
心知不得语,却欲栖蓬瀛。
心知不得语,却欲栖蓬瀛(yíng)¹
译文:我心知我在皇上那里不得意,说也无用,只好躲入桃花源,独善一身。
注释:¹蓬灜:即蓬莱、瀛洲,传说大海中的仙山。
弯弧惧天狼,挟矢不敢张。
弯弧惧天狼¹,挟矢不敢张。
译文:拉弓又忌惮安禄山,挟着弓却不敢张开,怕祸及自己。
注释:¹天狼:星名。《史记·天官书》:“其东有大星曰狼。”张守节正义:“狼为野将,主侵略。”此指安禄山。
揽涕黄金台,呼天哭昭王。
揽涕黄金台¹,呼天哭昭王。
译文:我曾经在北京黄金台揽涕痛哭,呼天喊地:燕昭王啊你在那里啊,怎么没有人识用人才?
注释:¹黄金台:相传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因曾置千金延请天下之士,故名。今北京市和徐水、满城、定县等县皆有黄金台,多系后世慕名赴会。
无人贵骏骨,騄耳空腾骧。
无人贵骏骨¹,騄(lù)²空腾骧(xiāng)³
译文:无人珍贵骏马之骨,天马空自腾骧,不得大用。
注释:¹骏骨:千里马之骨。²騄駬:骏马名,周穆王“八骏”之一。³腾骧:奔跃。此句比喻贤人无法施展才能。
乐毅倘再生,于今亦奔亡。
乐毅倘再生,于今亦奔亡。
译文:即使乐毅再生,到如今这样的形势,也只有逃命的份儿。
蹉跎不得意,驱马还贵乡。
(cuō)(tuó)不得意,驱马还贵乡¹
译文:岁月蹉跎,不得人意,驱骑马儿来到贵乡。
注释:¹贵乡:唐县名,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北。
逢君听弦歌,肃穆坐华堂。
逢君听弦歌¹,肃穆坐华堂。
译文:正逢你在悠闲地欣赏弦歌,肃穆地坐在华美的厅堂。
注释:¹弦歌:用孔子弟子子游弦歌而治武城之典,喻指韦良宰当时为贵乡县令。
百里独太古,陶然卧羲皇。
百里独太古¹,陶然卧羲(xī)²
译文:你如远古的百里之王候,悠然而卧就像远古伏羲氏时代一样。
注释:¹太古:远古。陶然,和乐安闲的样子。²羲皇:指伏羲氏。此处赞颂贵乡县在韦良宰治理下民风淳朴,社会安定,像远古伏羲氏时代一样。
征乐昌乐馆,开筵列壶觞。
征乐昌乐¹馆,开筵列壶觞。
译文:行乐在昌乐馆,大开酒筵,罗列壶觞。
注释:¹昌乐:县名,今河南南乐县。
贤豪间青娥,对烛俨成行。
贤豪¹间青娥,对烛俨²成行。
译文:青娥美女夹坐在贤豪之间,对着烛光俨然成双成行。
注释:¹贤豪:贤能勇壮之士。²俨:恭敬的样子。
醉舞纷绮席,清歌绕飞梁。
醉舞纷绮席,清歌绕飞梁¹
译文:醉舞纷纷散满绮席,清歌袅袅绕飞尘梁。
注释:¹清歌句:用《列子·汤问》故事。比喻歌舞音乐美妙。
欢娱未终朝,秩满归咸阳。
欢娱未终朝¹,秩(zhì)²归咸阳。
译文:欢娱完毕,你任期届满以后就要回归咸阳。
注释:¹未终朝:极言时间之短。²秩满:指韦良宰为贵乡县令的任期已满,回长安等候调遣。
祖道拥万人,供帐遥相望。
祖道¹拥万人,供帐²遥相望。
译文:饮宴送行的有万人之多,帐蓬遥遥相望。
注释:¹祖道:践行。²供帐:践行所用之帐幕。
一别隔千里,荣枯异炎凉。
一别隔千里,荣枯异炎凉¹
译文:这一别,我俩各隔千里,荣枯不用,炎凉各自。
注释:¹荣枯句:谓季节变换,草木开花衰萎,暑寒更迭,相别多年。
炎凉几度改,九土中横溃。
炎凉几度改,九土中横溃(kuì)¹
译文:炎凉几度变化,九州几乎崩溃。
注释:¹九土句:指安禄山叛乱。九土,犹九州,全国。横溃,以水喻乱。
汉甲连胡兵,沙尘暗云海。
汉甲连胡兵¹,沙尘暗云海。
译文:唐军抗战叛军,沙尘使云海昏暗无光。
注释:¹汉甲句:指唐军与叛军接战。
草木摇杀气,星辰无光彩。
草木摇杀气,星辰无光彩。
译文:连草木都摇着杀气,星辰更是无光。
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
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
译文:白骨堆成丘山,苍生竟有何罪,遭此劫难。
函关壮帝居,国命悬哥舒。
函关¹壮帝居,国命悬哥舒²
译文:潼关函谷关捍卫皇帝宫殿,国命悬于哥舒翰一身。
注释:¹函关:函谷关,古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战国时秦置。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名。其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²哥舒:指哥舒翰。
长戟三十万,开门纳凶渠。
长戟(jǐ)¹三十万,开门纳凶渠²
译文:不料长戟三十万的大军,竟然开关门投降元凶。
注释:¹长戟:兵器名,此代指士卒。²凶渠:指叛军将领。
公卿如犬羊,忠谠醢与菹。
公卿如犬羊¹,忠谠(dǎng)(hǎi)与菹(zū)²
译文:公卿官僚犹如犬羊,忠诚正直的人变为肉酱。
注释:¹奴犬羊:为犬羊(指安史叛军)所奴役。²忠谠句:谓忠诚敢言之士惨遭杀害。醢与菹,即菹醢,肉酱。此处用作动词,即被杀戮。
二圣出游豫,两京遂丘墟。
二圣出游豫¹,两京²遂丘墟。
译文:二圣逃离京城,两座京城变为废墟。
注释:¹游豫:游乐,逃亡的讳辞。²两京:指长安与洛阳。
帝子许专征,秉旄控强楚。
帝子许专征¹,秉旄(máo)控强楚²
译文:帝子永王受皇上诏命,军事管制楚地。
注释:¹帝子句:帝子,指永王李璘,玄宗之子。专征,皇帝给予统兵征讨的权力。²秉旄句:秉旄,掌握军队。旄,古时旗杆上用旄牛尾做的装饰。强楚:指强盛富庶的南方。
节制非桓文,军师拥熊虎。
节制非桓文,军师拥熊虎¹
译文:永王节制并非是想做春秋五霸中齐桓公与晋文公,永王的军师却拥有勇猛的将士。
注释:¹熊虎:喻勇猛的士兵。
人心失去就,贼势腾风雨。
人心失去就,贼势腾风雨。
译文:人心失去体统,贼势腾起风雨。
惟君固房陵,诚节冠终古。
惟君固房陵¹,诚节冠终古。
译文:唯有你固守房陵郡,忠诚高节勇冠终古。
注释:¹固房陵:坚守房陵。房陵,即房州,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改为房陵郡,公元年758(乾元元年)复为房州。郡治在今湖北房县。
仆卧香炉顶,餐霞漱瑶泉。
仆卧香炉顶¹,餐霞漱(shù)瑶泉。
译文:我那时云卧庐山香炉峰顶,学仙人餐霞漱瑶泉。
注释:¹香炉顶:香炉峰。庐山北部的著名山峰。因水气郁结峰顶,云雾弥漫如香烟缭绕,故名。
门开九江转,枕下五湖连。
门开九江¹转,枕下五湖²连。
译文:草堂门开九江流转,枕头下面五湖相连。
注释:¹九江:古代传说,长江流至浔阳分为九道,故浔阳亦名九江,即今江西九江市,此处指长江。²五湖:此处指庐山下的湖泊。其时李白隐居庐山屏风叠,故云。
半夜水军来,浔阳满旌旃。
半夜水军来,浔阳满旌(jīng)(zhān)¹
译文:半夜永王的水军来浔阳,城里城外遍插旌旃。
注释:¹满旌旃:形容军中旌旗之多。
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
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
译文:我被空名自误,永王派兵迫胁我上了他的楼船。
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
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
译文:他曾经赐与我五百两黄金,我把黄金视为浮烟。
辞官不受赏,翻谪夜郎天。
辞官不受赏,翻谪¹夜郎天。
译文:我辞去永王的官却不受赏,反而远谪到夜郎那样的穷山恶水的地方。
注释:¹翻谪:反而被贬谪流放。
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
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
译文:夜郎离这里万里之遥道,西去令人衰老。
扫荡六合清,仍为负霜草。
扫荡六合¹清,仍为负霜草。
译文:海内六合,扫荡清静,我却像负霜之草。
注释:¹六合:古人以天地、四方为六合。
日月无偏照,何由诉苍昊。
日月无偏照,何由诉苍昊。
译文:日月普照,并无私心,有什么办法可以诉冤给苍天听听。
良牧称神明,深仁恤交道。
良牧¹称神明,深仁恤交道²
译文:你是神明的太守,深知仁心爱民。
注释:¹良牧:贤明的地方长官。指韦良宰。²恤交道:顾念好友。
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
一忝青云客¹,三登黄鹤楼²
译文:惭愧作你的青云客,三次登上黄鹤楼。
注释:¹一忝句:忝,谦词,辱,有愧于。辱为青云之客,乃李白为韦太守贵宾的客套话。²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蛇山黄河矶上。相传始建于公元年(三国吴黄武二年),历代屡毁屡建。
顾惭祢处士,虚对鹦鹉洲。
顾惭祢(mí)处士¹,虚对鹦鹉洲。
译文:惭愧不是祢衡处士,虚对鹦鹉洲。
注释:祢处士:东汉末名士祢衡。
樊山霸气尽,寥落天地秋。
樊山¹霸气尽,寥落天地秋。江带峨眉雪,川横²三峡流。
译文:樊山霸气已尽,天地一派寥落秋色。长江漂流着峨眉山的雪水和三峡的急流。
注释:¹樊山:在今湖北鄂城县西,三国时孙权曾在此建立霸业。樊,原作“焚”,注云:“一作樊”。今按作“焚”误。²川横:一作“横穿”。
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万舸(gě)¹此中来,连帆过扬州。
译文:万舸千舟江上往来,连帆一片过扬州。
注释:¹舸:大船。
万舸此中来,连帆过扬州。
送此万里目,旷然散我愁。
译文:登高极目,万里悠悠,旷然散我忧愁。
送此万里目,旷然散我愁。
纱窗倚天开,水树绿如发。
译文:纱窗倚天而开,水树翠绿如少女青发。
纱窗倚天开,水树绿如发。
窥日畏衔山,促酒喜得月。
译文:看太阳,怕它马上落山,举起酒杯喜得明月。
窥日畏衔山,促酒喜得月。
吴娃与越艳,窈(yǎo)(tiǎo)夸铅红¹
译文:吴越美女艳如花,窈窕婀娜,浓装艳抹。
注释:¹吴娃二句:吴娃、越艳,指吴越美女。窈窕:娇美的样子。铅红:铅粉和胭脂。
吴娃与越艳,窈窕夸铅红。
呼来上云梯,含笑出帘栊(lóng)¹
译文:呼来款款轻上云梯,含笑羞羞步出帘栊。
注释:¹帘栊:本指竹帘和窗棂,此处为偏义复词,指帘子。
呼来上云梯,含笑出帘栊。
对客小垂手¹,罗衣舞春风。
译文:对着客人清唱小垂手,罗衣飘摇舞春风。
注释:¹小垂手:古代舞蹈中的一种垂手身段。有大垂手、小垂手之分。
对客小垂手,罗衣舞春风。
宾跪请休息,主人情未极。
译文:跪请宾客休息,主人情还未了。
宾跪请休息,主人情未极。
览君荆山作,江鲍(bào)堪动色¹
译文:浏览你在荆山的大作,堪与江淹鲍照的文笔媲美。
注释:¹览君二句:荆山,在今湖北武当山东南、汉水西岸,漳水发源于此。江、鲍,指六朝诗人江淹和鲍照。
览君荆山作,江鲍堪动色。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译文:宛如出清水的芙蓉,有大自然天然去雕饰。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逸兴横素襟¹,无时不招寻。
译文:逸兴满溢平素的襟怀,无时不想到你的招寻约请。
注释:¹逸兴句:谓韦良宰平素胸襟豁达,具有超逸豪放的意兴。
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
朱门拥虎士¹,列戟(jǐ)²何森森³
译文:朱门拥立虎士,兵戟罗列森森。
注释:¹虎士:勇猛的卫士。²戟,古兵器名。按唐代制度,州府以上衙门前列戟。³森森:威严的样子。
朱门拥虎士,列戟何森森。
剪凿竹石开,萦(yíng)流涨清深¹
译文:剪竹凿石,溪流清深宛然而去。
注释:¹剪凿二句:写水阁景色优美,剪竹凿石,清流萦绕。
剪凿竹石开,萦流涨清深。
登台坐水阁,吐论多英音¹
译文:登高楼坐水阁,吐论滔滔不绝,声音清朗。
注释:¹英音:英明卓越的见解。
登台坐水阁,吐论多英音。
片辞贵白璧,一诺轻黄金¹
译文:言辞贵于白璧,一诺重于黄金。
注释:¹片辞二句:谓韦良宰重义尚信,片言只语比白璧、黄金还要贵重。诺,允诺。
片辞贵白璧,一诺轻黄金。
谓我不愧君,青鸟明丹心。
译文:称我不愧于你,宛如青鸟有丹心。
谓我不愧君,青鸟明丹心。
五色云间鹊,飞鸣天上来。
译文:云间五色的喜鹊,飞鸣着从天上飞来。
五色云间鹊,飞鸣天上来。
传闻赦(shè)书至,却放夜郎回。
译文:听到大赦圣旨到了,原来是赦免我从夜郎返回。
传闻赦书至,却放夜郎回。
暖气变寒谷,炎烟生死灰。
译文:这好比温暖之气从寒冷深谷中升起,又像是冰冷的死灰突然生出炎热之烟。
暖气变寒谷,炎烟生死灰。
君登凤池¹去,忽弃贾生²才。
译文:贤君你马上要登朝廷的凤凰池去了,别忘记了我这个被遗弃的贾谊,有机会推荐一下。
注释:¹凤池:凤凰池。此处泛指朝廷要职。²贾生:即汉代文人贾谊,此处为诗人自比。
君登凤池去,忽弃贾生才。
(jié)¹犬尚吠尧,匈奴笑千秋。
译文:桀犬吠尧,古来之理,别让匈奴千秋笑话我们。
注释:¹桀:夏朝末代君主,此处以桀犬喻叛将余兵,以尧喻唐朝皇帝。按其时安禄山已死,其部史思明、史朝义仍在作乱。
桀犬尚吠尧,匈奴笑千秋。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译文:我常常在中夜失眠,唉声叹气,为这大国忧愁啊。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旌旆(pèi)夹两山,黄河当中流¹
译文:旌旆飘飘夹两岸之山,黄河当中奔流。
注释:¹旌旆二句:谓黄河西岸战争仍未平息。两山,指黄河两岸的太华、首阳二山。
旌旆夹两山,黄河当中流。
连鸡¹不得进,饮马空夷犹²
译文:群雄相互牵掣,不能一致行动,面对战场犹豫不决。
注释:¹连鸡:缚在一起的鸡,喻互相牵制,行动不能一致。²夷犹:犹豫不进。
连鸡不得进,饮马空夷犹。
安得羿¹善射,一箭落旄(máo)²
译文:如何才有善射的后羿那样的良将,一箭射落敌军的元凶。
注释:¹羿:又称后羿,传说中夏代东夷族领袖,原为有穷氏部落首领,善于射箭。²旄头:又作“髦头”,星宿名,即昴宿。古人认为昴宿是胡星,旄头星特别亮时,预示有胡兵入侵。此处指安史叛军。
安得羿善射,一箭落旄头。
安得羿善射,一箭落旄头。

  此诗是李白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滞留江夏时所作的一首自传体长诗(按此诗作年,王谱、詹谱、王增谱、安谱、郁本、安本作公元759年,黄谱、裴谱作公元760年)。诗人因受永王之败的牵连,被流放至夜郎,中途获上赦宥。此诗是在他被赦免后所作。在这个时候与韦良宰这样一个老朋友相见,李白的感慨当然是很深的。其中最强烈的莫过于他已由旧日的御前歌手沦为一个流犯,而对方已由一介平凡的知县成为名镇一方的主座了。其中一个首要缘由就是韦良宰在骚动变乱中作出了与李白不同的选择。面对老友,李白除了叙及他们的交往始末,着意向他诉说了本身的不幸与委屈,还告诉老朋友骚动变乱前自己北上幽州就是为了探察安禄山的虚实。这如同下面诠释入永王幕的缘故一样,也是为了消除老朋友的误会,表明自身在政治态度上的清白。

  这是诗人写的最长一首抒情诗,诗人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同韦良宰的交往为中心,尽情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感慨。其中如“十月到幽州”之句所产生的歧义,作为一个大诗人,他不可能感觉不到这一点。对于此只能作一种解释,这是诗人在事后有意造出的一种恍惚语境。他知道这首诗不只是写给这一个老朋友看的,他是有意向世人明示自己在乱世中的态度与先见之明。

  此诗流传最广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两句。其意思是,像那刚出清水的芙蓉花,质朴明媚,毫无雕琢装饰,喻指文学作品要像芙蓉出水那样自然清新。雕饰:指文章雕琢。这两句诗赞美韦太守的文章自然清新,也表示了李白自己对诗歌的见解,主张纯美自然——这是李白推崇追求的文章风格,反对装饰雕琢。李白自己的作品也正是如此,后人经常引用这两句评价李白的作品。

jīngluànhòutiānēnliúlángjiùyóushūhuái怀zèngjiāngxiàwéitàishǒuliángzǎi

bái tángdài 

tiānshàngbáijīng shíèrlóuchéng 
xiānréndǐng jiéshòuchángshēng 
zhúshìjiān qióngluànqíng 
jiǔshíliùshèngjūn yúnguàkōngmíng 
tiānzhì wèinéngwàngzhànzhēng 
shìshèwánglüè jiāngxuānmiǎnróng 
shímìngnǎimiù zhīhǎishàngxíng 
xuéjiànfānshěn wéiwénjìngchéng 
jiànfēiwànrén wénqièhǎishēng 
érdào chū西jīng 
líndāngshí kāngkǎilèizhānyīng 
tànjūntǎngcái biāoguànqúnyīng 
kāiyányǐnzhàng wèiyuǎnzhēng 
ānruòyún sòngbiāotíng 
zhōngjìn báiluòkūnmíng 
shíyuèdàoyōuzhōu chánruòluóxīng 
jūnwángběihǎi sǎojièchángjīng 
zǒubǎichuān yānráncuīqīng 
xīnzhī quèpéngyíng 
wāntiānláng xiéshǐgǎnzhāng 
lǎnhuángjīntái tiānzhāowáng 
rénguìjùn ěrkōngténgxiāng 
tǎngzàishēng jīnbēnwáng 
cuōtuó huánguìxiāng 
féngjūntīngxián zuòhuátáng 
bǎitài táoránhuáng 
zhēngchāngguǎn kāiyánlièshāng 
xiánháojiānqīngé duìzhúyǎnchéngxíng 
zuìfēn qīngràofēiliáng 
huānwèizhōngcháo zhìmǎnguīxiányáng 
dàoyōngwànrén gōngzhàngyáoxiāngwàng 
biéqiān róngyánliáng 
yánliánggǎi jiǔzhōnghéngkuì 
hànjiǎliánbīng shāchénànyúnhǎi 
cǎoyáoshā xīngchénguāngcǎi 
báichéngqiūshān cāngshēngjìngzuì 
hánguānzhuàng guómìngxuánshū 
chángsānshíwàn kāiménxiōng 
gōngqīngquǎnyáng zhōngdǎnghǎi 
èrshèngchūyóu liǎngjīngsuìqiū 
zhuānzhēng bǐngmáokòngqiǎngchǔ 
jiézhìfēihuánwén jūnshīyōngxióng 
rénxīnshījiù zéishìténgfēng 
wéijūnfánglíng chéngjiéguànzhōng 
xiāngdǐng cānxiáshùyáoquán 
ménkāijiǔjiāngzhuàn zhěnxiàlián 
bànshuǐjūnlái xúnyángmǎnjīngzhān 
kōngmíngshì xiéshànglóuchuán 
bǎijīn zhīruòyān 
guānshòushǎng fānzhélángtiān 
lángwàndào 西shànglìngrénlǎo 
sǎodàngliùqīng réngwéishuāngcǎo 
yuèpiānzhào yóucānghào 
liángchēngshénmíng shēnrénjiāodào 
tiǎnqīngyún sāndēnghuánglóu 
cánchǔshì duìyīngzhōu 
fánshānjìn liáoluòtiānqiū 
jiāngdàiéméixuě chuānhéngsānxiáliú 
wànzhōnglái liánfānguòyángzhōu 
sòngwàn kuàngránsànchóu 
shāchuāngtiānkāi shuǐshù绿 
kuīwèixiánshān jiǔyuè 
yuèyàn yǎotiǎokuāqiānhóng 
láishàngyún hánxiàochūliánlóng 
duìxiǎochuíshǒu luóchūnfēng 
bīnguìqǐngxiū zhǔrénqíngwèi 
lǎnjūnjīngshānzuò jiāngbàokāndòng 
qīngshuǐchūróng tiānrándiāoshì 
xīnghéngjīn shízhāoxún 
zhūményōngshì lièsēnsēn 
jiǎnzáozhúshíkāi yíngliúzhǎngqīngshēn 
dēngtáizuòshuǐ lùnduōyīngyīn 
piànguìbái nuòqīnghuángjīn 
wèikuìjūn qīngniǎomíngdānxīn 
yúnjiānquè fēimíngtiānshànglái 
chuánwénshèshūzhì quèfànglánghuí 
nuǎnbiànhán yányānshēnghuī 
jūndēngfèngchí jiǎshēngcái 
jiéquǎnshàngfèiyáo xiōngxiàoqiānqiū 
zhōngtàn chángwéiguóyōu 
jīngpèijiāliǎngshān huángdāngzhōngliú 
liánjìn yìnkōngyóu 
ān羿shànshè jiànluòmáotóu 
山势如龙去复回,闲云野望护重台。
山势如龙去复回,闲云野望护重台。
译文:山形如同盘龙绕去又绕回,闲云野景簇拥高耸的凌歊台。
离宫夜有月高下,辇路日无人往来。
离宫¹夜有月高下,辇(niǎn)²日无人往来。
译文:夜来明月照着离宫高高下下,帝王走过的车道白天也重人往来。
注释:¹离宫:皇帝正宫以外临时居住的宫室。²辇路:即帝王车驾所经过的路。辇,本是人推挽的车,秦汉后特指君后所乘的车。如帝辇、凤辇等。
春色不随亡国尽,野花只作旧时开。
春色不随亡国尽,野花只作旧时开。
译文:春天的景色不会随同亡国消逝,山花依然像当年一样绽开。
断碑衰草荒烟里,风雨年年上绿苔。
断碑衰草荒烟里,风雨年年上绿苔。
译文:断碑埋没在茫茫的荒草里,年年风吹雨淋又长新绿苔。

  诗的首联从远处着眼,描写凌歊台的远景。凌歊台所依托的山脉蜿蜒盘旋,从远处延伸到跟前,如一条矫健的龙来回游动飞舞。山势如龙,所以被皇家视为风水宝地;凌歊台坐落在这样的山上,说明其位置得天独厚。悠闲自在的白云在高台四周飘浮,像是在守护着这座宏伟的建筑。“闲云”指山野中所见的云,它们是悠闲的,无拘无束地飘浮,带着纯粹又活泼的野趣。闲云守护,也说明此台地势高,已经深入云雾缭绕之中,需要仰视方可见到。“护”字这种拟人化的用法,可以想见云雾层层围绕的形态。闲云、野鹤一般连用,指脱离朝廷、没有各种制度束缚的人士。凌歊台原本是皇家楼台,现在却只有闲云来相伴,隐隐地表露出凌歊台受到冷落。

  颔联着重写凌歊台内的景色。夜晚的凌歊台离宫旧址,只有月亮静静地升起又沉落,一股清冷、肃杀的气氛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如果说这只是因为夜深而人迹杳然,那么在本该有妃嫔、宫女、臣僚往来的辇路上,即使白天艳阳高照,也没有一丝人影踪迹,更渲染出凌歊台被废弃之后死寂、萧条的情景。“离宫”、“辇路”都是南朝宋刘裕建宫时的旧称,“辇路”即帝王车驾所经的道路。“离宫”、“辇路”用在这里,多少带点思古的幽情。许浑诗中有“三千歌舞宿层台”一句,描写当年刘宋君王的声色享乐生活;而据史书记载,刘裕做皇帝时清心寡欲,并不如此奢华。也许因为如此,萨都剌并没有像许浑那样描写离宫的奢靡繁华,而着墨于凌歊台目前的衰败景象。

  在上面一联渲染的基础上,颈联自然而然道出了这样的感慨:自然界的规律不会随着一个王朝的灭亡而消失,它们依然存在,四季照样轮回。每逢春天来临时,凌歊台上的野花仍像旧日一样盛放,无论这里是辉煌的离宫还是废弃的楼台,都没有任何改变。这一联与上联相对照,一写离宫的萧条肃杀,一写野花的自在开放。历史上的英雄,其事迹、功业会随着王朝的消亡而消散,昔日奢华的亭台楼阁,也会化为废墟,就如同曾经人声鼎沸的离宫,如今绝无人迹,只有闲云作伴,日升月落。另一方面,那些野花悠然自得地盛放,完全不理会人事的兴废。由野花的开放,作者的怀古幽思转为一种豁然开朗的历史观:原来历史也和自然界一样,其兴衰自有内在的规律,世人所能做的,也就是如野花一样尽量地放开心胸、自得自在而已。

  碑石本来是为了刻下帝王的丰功伟业、记载那些辉煌的历史而立起来的,而如今,负有这样使命的碑石已经断裂,淹没在枯黄衰败的野草和荒凉的烟尘中。绿色的苔藓原本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地方,现在它们慢慢地爬满了那些经历了风吹雨打的断裂碑石。李白也写过题为《凌歊台》的诗,最后两句是“欲览碑上文,苔侵岂堪读”,由于厚厚的苔藓遍布碑石,游人都没法看清刻在石上的碑文。盛唐时代已然如此,萨都剌所处的元代更不必说。反过来说,正因为没有人清理和守护碑石,任其自生自灭,它们才会变得绿苔遍体,这再一次证实了凌歊台的败落荒凉。除了辇路、断碑,以及传说,再也没有什么事物能证明当年凌歊台的繁华,闲云、野花、月亮,这都不是帝王所带来的事物,也不是哪一代王朝所能控制得了的。帝王也许能在某一段时间里创造非凡的繁华和功业,例如在凌歊台上建造离宫,但也是短暂的事业。人生如梦,繁华如烟,只有日月更替、云起云落、花草枯荣,才是恒久不变的规律。作者以此作结,既有回顾历史的淡淡感伤,又引出对历史发展、朝代更替现象的深入思考。

  萨都剌的怀古诗颇为后人所称道,这首《次韵登凌歊台》是其中较为有名的一首。整首诗由凌歊台的远景着墨,着力于描写凌歊台上的景物与往昔离宫的对比,昔日的高台、离宫、辇路、碑石都已荒废,今日依旧山险台崇,但这个世界已属于闲云、野草、绿苔。作者在感伤旧事时,又暗含看穿历史规律的平和心态。他怀古,但不是一味地伤古、悲切,而带有深沉的思考,更能打动人心,发人深省。“春色不随亡国尽,野花只作旧时开”一联,已成为咏古述怀的名句。

参考资料:
1、 廖菊楝编著.萨都剌: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10:41-45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diào)¹²清秋,征人倚戍(shù)³
译文:清秋的边地号角划断宁静,征人悠闲地倚着哨楼远望。
注释:¹调角:犹吹角。²断:占尽。³戍楼:防守的城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春风¹对青冢(zhǒng)²,白日³落梁州
译文:阵阵和风吹拂着昭君坟墓,边城梁州普照着和煦阳光。
注释:¹春风:指和煦凉爽的秋风。²青冢:指西汉王昭君的坟墓。³白日:灿烂的阳光。⁴梁州:当时指凉州,在今甘肃境内。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大漠¹无兵阻,穷边²有客游。
译文:浩瀚沙漠看不见军兵阻扰,边疆塞外也常有客人游赏。
注释:¹大漠:一作“大汉”。²穷边:绝远的边地。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bō)¹²³此水,长愿向南流。
译文:蕃人的情意好像这条流水,愿永久归附中原流向南方。
注释:¹蕃:指吐蕃。²情:心情。³似:一作“如”。

  诗篇一展开,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一幅边塞军旅生活的安宁图景。首句“调角断清秋”,“调角”即吹角,角是古代军中乐器,相当于军号;“断”是尽或占尽的意思。这一句极写在清秋季节,万里长空,角声回荡,悦耳动听。而一个“断”字,则将角声音韵之美和音域之广传神地表现出来;“调角”与“清秋”,其韵味和色调恰到好处地融而为一,构成一个声色并茂的清幽意境。这一句似先从高阔的空间落笔,勾勒出一个深广的背景,渲染出一种宜人的气氛。次句展现“征人”与“戍楼”所组成的画面:那征人倚楼的安闲姿态,像是在倾听那悦耳的角声和欣赏那迷人的秋色。不用“守”字,而用“倚”字,微妙地传达出边关安宁、征人无事的主旨。

  颔联“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春风”,并非实指,而是虚写。“青冢”,是汉朝王昭君的坟墓。这使人由王昭君和亲的事迹联想到目下边关的安宁,体会到民族团结正是人们长期的夙愿,而王昭君的形象也会像她墓上的青草在春风中摇荡一样,长青永垂。“梁州”,当指“凉州”。唐梁州为今陕西南郑一带,非边地,而曲名《凉州》也有作《梁州》的,故云。凉州,地处今甘肃省内,曾一度被吐蕃所占。王昭君的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与凉州地带一东一西遥遥相对。傍晚时分,当视线从王昭君的墓地又移到凉州时,夕阳西下,余辉一片,正是一派日丽平和的景象。令人想见,即使在那更为遥远广阔的凉州地带,也是十分安定的。

  颈联“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大漠”和“穷边”,极言边塞地区的广漠;而“无兵阻”和“有客游”,在“无”和“有”、“兵”和“客”的对比中,写明边关地区,因无蕃兵阻挠,所以才有游客到来。这两句对于前面的景物描写起到了点化作用。

  末联两句“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运用生动的比喻,十分自然地抒写出了作者的心愿,使诗的意境更深化一步。“此水”不确指,也可能指黄河。诗人望着这滔滔奔流的河水,思绪联翩。他想:蕃情能像这大河一样,长久地向南流入中原该多好啊!这表现出诗人渴望民族团结的愿望。

  全诗抒写诗人于边关的所闻、所见、所望、所感,意境高阔而深远,气韵直贯而又有抑扬顿挫,运笔如高山流水,奔腾直下,而又回旋跌宕,读来回肠荡气,韵味无穷。

shūbiānshì

zhāngqiáo tángdài 

diàojiǎoduànqīngqiū zhēngrénshùlóu 
chūnfēngduìqīngzhǒng báiluòliángzhōu 
bīng qióngbiānyǒuyóu 
qíngshuǐ chángyuànxiàngnánliú 
一夜狂风雨。花英坠、碎红无数。垂杨漫结黄金缕。尽春残、萦不住。
一夜狂风雨。花英坠、碎红无数。垂杨漫结黄金缕。尽春残、萦(yíng)不住。
译文:整夜狂风暴雨不曾停歇。花朵被猛烈的风雨摧残,地面上散落着红色的残瓣。垂柳长满了金黄色的嫩枝条。春天快要结束了,无法再挽留住它。
注释:花英:花朵。
蝶稀蜂散知何处。殢尊酒、转添愁绪。多情不惯相思苦。休惆怅、好归去。
蝶稀蜂散知何处。殢(tì)尊酒、转添愁绪。多情不惯相思苦。休惆(chóu)(chàng)、好归去。
译文:蝴蝶少了,蜜蜂也四散飞离,不知道它们都去了哪里。我沉湎于饮酒,内心却愈发的忧愁。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多情的人,不太适应相思之苦。或许,我们不应再为此而忧虑,而是要好好回归本位吧。
注释:殢尊酒:沉迷喝酒。惆怅: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诗的前半是“追忆旧事”,写离别后彼此深切思念的情景。“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明月之夜,清辉照人,最能逗引离人幽思:月儿这样圆满,人却相反,一个在嘉陵江岸,一个在曲江池畔;虽是一般明月,却不能聚在一起共同观赏,见月伤别,顷刻间往日欢聚步月的情景浮现在诗人眼前,涌上诗人心头。“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以“一宵”言“相忆”时间之长;以“潜”表深思的神态。由于夜不能寐,思绪万千,便从人的悲欢离合又想到月的阴晴圆缺,嘉陵江岸与曲江池畔相距很远,诗人不知道两地是否都是这样的“明月”之夜,这样的诗句将离情别绪说得十分动人。“两地阴晴远不知”在诗的意境创造上别出心裁。第一联里,离人虽在两地还可以共赏一轮团?“明月”,而在第二联里,诗人却担心着连这点联系也难于存在,从而表现出更朴实真挚的情谊。

  诗的后半则是写诗人处于“新境”,叙述他对“旧事”的看法。“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正当”表现出白居易和元稹推心置腹的情谊。以“谁料”冠全联,言懊恼之意,进一层表现出体贴入微的感情:若知如此,就该早寄诗抒怀,免得尝望月幽思之苦。“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以“今朝”、“方”表示悔寄诗之迟,暗写思念时间之长,“共语”和“同悔”又表示出双方思念的情思是一样的深沉。

  这首诗,虽是白居易写给元稹的,却通篇都道双方的思念之情,别具一格。诗在意境创造上有它独特成功之处,主要是情与景的高度融合,看起来全诗句句抒情,实际上景已寓于情中,每一句诗都会在读者脑海中浮现出动人的景色,而且产生联想。当读者读了前四句,会联想到江楼、圆月的景象和诗人凝视吟赏的情景,这较之实写景色更丰富、更动人。

jiānglóuyuè--bái

jiālíngjiāngjiāngchímíngyuèsuītóngrénbié

xiāoguāngjǐngqiánxiāngliǎngyīnqíngyuǎnzhī

shuíliàojiāngbiān怀huáizhèngdāngchípànwàngjūnshí

jīncháogòngfāngtónghuǐjiěduōqíngxiānshī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