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寒峭立向庭除,晋宋渊明汉二疏。
凌寒峭立向庭除,晋宋渊明汉二疏。
面冷不堪相妩媚,心清聊为一轩渠。
面冷不堪相妩媚,心清聊为一轩渠。
月来月去香仍在,春少春多意自如。
月来月去香仍在,春少春多意自如。
皎洁孤芳谁与共,作诗我欲寄东徐。
皎洁孤芳谁与共,作诗我欲寄东徐。

yùncáoguǎnméi--hóngkuí

línghánqiàoxiàngtíngchújìnsòngyuānmínghànèrshū

miànlěngkānxiāngmèixīnqīngliáowèixuān

yuèláiyuèxiāngréngzàichūnshǎochūnduō

jiǎojiéfāngshuígòngzuòshīdōng

洪咨夔

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 98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贾生西望忆京华,湘浦南迁莫怨嗟。
贾生¹西望忆京华²,湘浦(pǔ)³南迁莫怨嗟(jiē)
译文:贾生您举首西眺忆念京华,如今迁滴湘水之浦可别怨嗟。
注释:¹贾生:即西汉人贾谊。这里以贾谊比贾至。²京华:京城之美称。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³湘浦:湘江边。⁴南迁:被贬谪、流放到南方。⁵怨嗟:怨恨叹息。
圣主恩深汉文帝,怜君不遣到长沙。
圣主¹恩深汉文帝²,怜君不遣(qiǎn)到长沙³
译文:当今圣上恩典甚于汉文帝,怜爱您而未把您迁谪到长沙。
注释:¹圣主:泛称英明的天子。此处有讽刺意味。²汉文帝:贾谊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为博士,迁至太中大夫后受排挤,为长沙王太傅。³长沙:在巴陵南,离京师更远。汉文帝时贾谊被谪往长沙。

  唐人作诗,常常喜欢把历史上与现实中有同种遭遇的人联系在一起。因西汉的贾谊是洛阳人,能文,曾被贬长沙太傅,而贾至不仅与他同姓,而且同为洛阳人,也擅长作文,被贬岳州的地方与长沙也很相近,因此诗人开首就以贾谊来比贾至。由于西汉和唐代的京城都在长安,位在岳阳、长沙的西北面,故诗中称“西望”。而贾谊、贾至本来都是朝中京官,都是由京城被贬而出,但又时时关心朝政的状况,因此诗中又用上了“忆京华”三字,这一“望”一“忆”二字,实际上已将贾至当时被贬后的失意而又关心朝政的复杂心理揭示了出来。

  正因为贾至当时失意怨望,却又时时地向往着京城,故而诗人在第二句中就开始劝慰起友人,既然已被南贬迁徙到湘浦这地方来了,就不要再去哀怨嗟叹了,次句中的“莫怨嗟”三字,完全是从首句“西望忆京华”中来的;因为“望”、“忆”之中有怨嗟意,所以才劝其“莫怨嗟”。

  李白既然是劝慰朋友,总不能空口相劝,最好能找出一些劝慰的话或事来,这样对朋友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于是诗人想到:贾至虽然被唐肃宗贬至岳阳,但岳阳毕竟在长沙的北面,距离京城要比长沙近些,从这一点上来说,唐肃宗还不算太薄情,他至少没像汉文帝那样把贾至贬到长沙。于是,末二句中有所谓的“圣主恩深”、“怜君”等,都是从这个意思上来说的,都是一些宽慰之词,并不意味李白认为唐肃宗就是明君。相反,诗中话中有话,那唐肃宗与汉文帝的做法实只五十步与一百步之差,屈才则同。这讽刺意味是十分委婉而深长的。

  此诗一无华词,二无想象,却一气流走,天然成韵,既有着关切同情,又有着安慰宽解和委婉的措意,充溢着诗人对被贬友人的一片真挚之情。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436
2、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159-160

língzèngjiǎshěrén--bái

jiǎshēng西wàngjīnghuáxiāngnánqiānyuànjiē

shèngzhǔēnshēnhànwénliánjūnqiǎndàozhǎngshā

有客谁人肯夜过?独怜风景奈愁何。
有客谁人肯夜过¹?独怜风景奈愁何。
译文:深夜有谁肯来拜访我,孤身一人,暗自叹息,这里的风景再美也无法排遣我的愁绪。
注释:¹过:拜访。
边鸿怨处迷霜久,庭树空来见月多。
边鸿怨处迷霜久,庭树空来见月多。
译文:边塞的鸿雁哀怨,已经迷失在霜里很久,庭院里的树叶飘落,空荡荡的,因此看到的月色更多。
故国杳无千里信,彩弦时伴一声歌。
故国杳(yǎo)无千里信,彩弦¹时伴一声歌。
译文:故乡在千里之外,你们杳无音信,遥想当年,我们几人弦歌相伴。
注释:¹彩弦:彩饰的弦乐器。
驰心只待城乌晓,几对虚檐望白河。
驰心只待城乌晓,几对虚檐¹望白河²
译文:我的心向往如车马驱驰,却只能等待城头上的鸦声唤起天色破晓,漫漫长夜,几番对着凌空的屋檐,望着银河我久久无法入眠。
注释:¹虚檐:凌空的屋檐。²白河:银河。

jùnzhāiqiūshìchùshìxiùcái--

yǒushuírénkěnguòliánfēngjǐngnàichóu

biān鸿hóngyuànchùshuāngjiǔtíngshùkōngláijiànyuèduō

guóyǎoqiānxìncǎixiánshíbànshēng

chíxīnzhǐdàichéngxiǎoduìyánwàngbái

昔时风景登临地,今日衣冠送别筵。
昔时风景登临地¹,今日衣冠²送别筵(yán)
译文:从前登高临下赏风景的地方,现在我正整理衣冠摆下送别的筵席。
注释:卢明府:卢僎,开元中为襄阳令。说详《全唐诗人名考证》。参见卷八八卢僎小传。郑十三:或是郑倩之。王士源《孟浩然集序》云:“丞相范阳张九龄……尚书郎……范阳卢僎,……华阴太守郑倩,(太)守河南独孤策,率与浩然为忘形之交。”然无确据,供参考。盖卢先有送郑十三还京诗,此为酬和之作。¹登临地:指岘山。²衣冠:指士绅。
醉坐自倾彭泽酒,思归长望白云天。
醉坐¹自倾彭泽酒²,思归长望白云天³
译文:喝醉坐下,自己倾倒陶潜的酒,想要归乡而深深的仰望满是白云的天空。
注释:¹醉坐:全唐诗校:“一作闲卧。”²彭泽酒:陶渊明尝为彭泽令,性嗜酒,故称。³白云天:《庄子·天地》:“乘彼白云,至于帝乡。”又,杨素《赠薛播州》:“还望白云天,日暮秋风起;岘山君傥游,泪落应无已。”
洞庭一叶惊秋早,濩落空嗟滞江岛。
洞庭一叶惊秋早,濩(huò)¹²(jiē)³江岛
译文:在洞庭湖畔看到树叶落下惊叹秋天的早,而我只能滞留在江上小岛上失落的空叹。
注释:¹濩落:犹瓠落、廓落,言其无可为用,以指失志。《庄子·逍遥游》:“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²空:徒然。³滞:久留。⁴江岛:似指襄阳。其地东临汉水,水中有鱼梁洲等岛屿。
寄语朝廷当世人,何时重见长安道。
寄语朝廷当世人¹,何时重见长安道。
译文:能否给此时在朝廷工作的人带话,试问我什么时候才能重新见到长安的大路呢?
注释:¹朝廷当世人:犹言朝端、执政。

míngsòngzhèngshísānháijīngjiānzhīshén--mènghàorán

shífēngjǐngdēnglínjīnguānsòngbiéyánzuìzuòqīngpéngjiǔ

guīzhǎngwàngbáiyúntiāndòngtíngjīngqiūzǎohuòluòkōngjiēzhìjiāngdǎo

cháotíngdāngshìrénshízhòngjiànzhǎngāndào

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
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
译文:夏日午后树荫下格外凉爽,独自来到池上的亭中吟诗。
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
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¹
译文:静静观看蜜蜂忙碌感到很受教益,退想仙鹤们为何有如此美好的仪形。
注释:¹鹤仪形:喻君子的仪形。相传鹤是君子所化。
法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
法酒¹调神气²,清琴入性灵³
译文:适当的饮些官酝可以调节精神,清正高雅的琴曲可以调养人们的性灵。
注释:¹法酒:按官府法定规格所酿造的酒。世称“官酝”。²调神气:调节精神。³性灵:性情。
浩然机已息,几杖复何铭。
浩然¹²已息,几杖复何铭³
译文:心胸开阔澹荡,毫无意义,当今为几杖作铭文,又有什么意义呢?
注释:¹浩然:形容心胸的开阔和滑荡。²机:机会,时机。³几杖复何铭:给几、杖作铭文。

  “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首联两句写出了一个恬静幽雅的环境,借以衬托诗人孤独闲适的情韵。

  “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颔联写诗人的两个动作:看和想。并从所看所想的内容展现出诗人美好的心灵。池边花草丛生,蜜蜂飞舞。他静静看去,感到很受教益。蜜蜂“繁布金房,垒构玉室。咀嚼华滋,酿以为蜜”(郭璞《蜜蜂赋》),一生不曾偷闲;对于敌害,它们群起而攻,万死不辞,临战从不退却。这就引起诗人深沉的思考。诗人积极参加政治革新,并写了大量讽刺权贵的诗篇,这一切都是问心无愧的。但历遭打击,也曾产生过消极退隐的念头。这里“蜂教诲”三字,说明诗人从蜂的勤奋勇敢受到启示。我国古代有“圣人师蜂”的说法。师蜂自励,表现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这一联出句从“看”字引出,是实写;对句“闲想鹤仪形”则从“想”字着笔,是虚写。相传鹤是君子所化(见《抱朴子》),所以“鹤仪形”也就是君子的仪形。在他另一首《鹤叹》诗里有:“徐引竹间步,远含云外情”两句,就可以想象出“鹤仪形”的神态,及诗人曲折表达的高尚人格。这里以“鹤仪形”为尚,修德至勤,表现了“身闲志不闲”的高尚情操。总的来说,这两句诗抓住蜂的勤劳勇敢和鹤的志趣高尚的属性,构成了鲜明的感性形象,是极耐人寻味的。

  “法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颈联进一步刻画诗人的自我形象。“法酒”是按照法定规格酿造的酒。古人饮酒,有的纯系纵情享乐,有的是为了消忧,诗人饮酒则是为了“调神气”,即调节精神。这与他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说的“暂凭杯酒长精神”是一致的。下句借清琴以陶冶性灵,寄托自己高洁的情怀。紧承上联仍从“静”、“闲”两字着笔。表面上写得恬淡闲雅,而感情的伏流并不平静。

  接受“蜂教诲”,应该勤奋工作,勇于为人;取法“鹤仪形”,应该进德修身,心存社稷。但诗人当时已被排挤出朝,无政可从。这种主观与客观的矛盾,使诗人深感苦闷。饮酒、抚琴,既表现了诗人不甘沉沦、在寂寞中力求振拔的精神,又是诗人娱情悦志、排遣愁绪的一种方式。渴望用世与琴酒自娱,从写形的角度来看,是相反的,矛盾的;而从写神的角度来看,又是相成的,统一的。颔联和颈联正是运用相反相成的艺术手法,形神兼备地写出了诗人的美好情操。

  “浩然机已息,几杖复何铭?”尾联作达观之语,正好与“鹤仪形”相契合,不失为君子风度。但又以反问句作结,隐隐透出内心的不平。“浩然”是形容心胸的开阔和澹荡。“机”是机心。世人为了争权夺利,机心百出,刘禹锡无意于此,所以说“机已息”。给几、杖作铭文,往往有自警或劝诫之意。“几杖”在这里是偏义词,主要是说“杖”。刘向《杖铭》:“历危乘险,匪杖不行;年耆力竭,匪杖不强;有杖不任,颠跌谁怨?有士不用,害何足言?”此诗末句暗用刘向《杖铭》之意,讽刺朝廷“有士不用”,而又不直接点破,只是说当今为几杖作铭,毫无意义。内心的不平,仅以反语微露而不使泻出,因而诗意就显得更为含蓄了。

  此诗写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诗人看到蜜蜂从中受到教诲,同时也联想到鹤的美好仪态;接着以酒调节精神,借琴陶冶性灵,刻画诗人的自我形象,结尾作达观之语,又以反问句作结,隐隐透露出内心的不平。此诗写得含蓄蕴藉,颇耐咀嚼。结句用典,暗含讽刺,内心情感自然流露。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程千帆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821-822页
2、 李常茂主编. 大语文读本 语句诗文[M].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2009,104.

zhòuchíshàngtíngyín--liú

shùyīnzhèngyínchíshàngtíng

jìngkànfēngjiàohuìxiánxiǎngxíng

jiǔdiàoshénqīngqínxìnglíng

hàoránzhàngmíng

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译文:望着萧索的冬景心中十分伤感,满山遍野的红树在寺庙周围尤其多。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仲宣¹无限思乡泪,漳(zhāng)水东流碧玉波。
译文:伫立在仲宣楼上,因思乡流下的泪水,就好像漳水上东流的碧波。
注释:¹仲宣:即仲宣楼,位于襄阳城东南角城墙之上,为纪念东汉末年诗人王粲(建安七子)在襄阳作《登楼赋》而建。

yuǎnwàng

yuánzhěn tángdài 

mǎnyǎnshāngxīndōngjǐng shānhóngshùbiānduō 
zhòngxuānxiànxiānglèi zhāngshuǐdōngliú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