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透蓬莱碧玉壶,晴窗恭侍宝奎敷。
春透蓬莱碧玉壶,晴窗恭侍宝奎敷。
从容玩画家人卦,取次题箴列女图。
从容玩画家人卦,取次题箴列女图。

duānpíngsānniánchūntiēzi··guìfēi--hóngkuí

chūntòupéngláiqíngchuānggōngshìbǎokuí

cóngróngwánhuàjiārénguàzhēnliè

洪咨夔

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 984篇诗文

猜您喜欢
星依云渚溅溅,露零玉液涓涓,宝砌哀兰剪剪。碧天如练,光摇北斗阑干。
星依云渚(zhǔ)¹溅溅²,露零³玉液涓(juān)涓,宝砌(qì)哀兰剪剪。碧天如练,光摇北斗阑(lán)
译文:空中的流星沿着银河闪动,有如浪花飞溅,露珠零落就像玉液涓涓。夜天里兰草虽已衰谢但还齐整如剪。碧蓝天空如绸练,波光摇动北斗星正横斜西天。
注释:¹云渚:银河。²溅溅:指急速奔流的流水声。³零:落下。⁴宝砌:同玉砌,指玉石砌成的台阶。⁵剪剪:整齐的样子。⁶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tiānjìngshā ·xīngyúnzhǔjiānjiān

mèngfǎng yuándài 

xīngyúnzhǔjiānjiān língjuānjuān bǎoāilánjiǎnjiǎn tiānliàn guāngyáoběidǒulángān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机关¹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qīng)²性命!
译文:费尽心机耍弄聪明,反而算掉了自已性命。
注释:聪明累:是受聪明之连累、聪明自误的意思。¹机关:心机、阴谋权术。²卿卿:语本《世说新语·惑溺》,后作夫妇、朋友间一种亲昵的称呼。这里指王熙凤。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¹
译文:生前弄权术致使心力交瘁,死后留牵挂还显现出性灵。
注释:¹死后性空灵:所依据的情节不详。从可以知道的基本事实来看,使王熙凤难以瞑目的事,最有可能是指她到死都牵挂着她的女儿贾巧姐的命运。“死后性灵”是迷信的说法。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性富人宁,终有个,性亡人散各奔腾¹
译文:原指望性庭富贵人口安宁,最终落个性破人亡各自逃生。
注释:¹奔腾:在这里是形容灾祸临头时,众人各自急急找生路的样子。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枉费了,意悬悬¹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译文:半辈子殚精竭力枉费心。好似那悠悠晃荡梦一场。
注释:¹意悬悬:时刻劳神,放不下心的精神状态。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忽喇(lǎ)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译文:好似是忽喇喇大厦倾塌了,好似是黑蒙蒙油干灯灭尽。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译文:呀!一场欢喜忽然悲变痛。唉!世间祸福终归难断定!

  《聪明累》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创作的一首曲子,出自《红楼梦》第五回。此曲主要写王熙凤耍尽权谋机变,弄得贾府一败涂地,也害得自己落了个“悲辛”的凄惨下场。这支曲子,用语生动形象,大量采用比喻及迭词对句的形式,生动地描绘出了封建社会制度彻底崩溃的情景。全曲语带讽刺,曲调哀怨,充满了悲伤气氛。

  王熙凤是贾府的实权人物。她主持荣国府,协理宁国府,而且,从“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中,更识得她交通官府, 为所欲为的阶级本性。

  曲子开头的两句道出了王熙凤及其所代表的贵族阶级走向没落的必然命运。宋代黄庭坚《牧童》诗末两句云:“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这里的“机关用尽”,是讽刺那些不顾一切费心机、弄权术去追名逐利的达官显贵。王熙凤正是这一类耍尽阴谋机变,权欲、贪欲极度膨胀的剥削阶级人物。曲子这头两句,用嘲弄的口气,概括了贾府“女霸”王熙凤的为人和结局。

  王熙凤生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阴险毒辣,制造了许多罪恶,确是到了“心已碎” 的地步,但结果还是树倒猢狲散:“家亡人散各奔腾”。

  贾府的衰败,是封建地主阶级必然灭亡的封建社会“末世”所注定的。因此,无论王熙凤如何的“聪明”,如何的“机关算尽”,都不能支撑贾府这座即将倾塌的“大厦”,更不能挽救四大家族乃至整个封建地主阶级“似灯将尽”的历史命运。曲子唱出“一场欢喜忽悲辛”,即是王熙凤一生遭遇的总结,也可以说是封建社会“末世”的挽词。

  曲子最后唱道:“叹人世,终难定!”这是作者的感叹,作者把王熙凤的悲剧结局和封建家族的没落,归之于人世祸福难定,却是作者局限性的反映。

  这支曲子,用语生动形象,很有特色。开头两句,语带嘲讽,突出王熙凤“弄权”的显著特点,以及她自食恶果的必然命运。作者还用迭词对句的形式,使要表达的思想更加鲜明。用“意悬悬”写出王熙凤费尽心力耍弄阴谋权术时的精神状态;用“荡悠悠”讽刺她到头来只是好梦一场。曲子更用“忽喇喇似大厦将倾,昏惨惨似灯将尽”这种发声传情的比喻,形象地描写出王熙凤命如油尽灯灭,她所代表的封建社会制度彻底崩溃的情景。

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
满眼韶(sháo)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¹
译文:美丽的春光映入眼帘,春日东风总是将繁花吹散。几重烟雨朦胧,只有这些娇弱的花朵难以庇护。
注释:¹“几番”句:指清兵入关后的一系列事变。
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洒胭脂雨。
梦里相思,番国王孙¹路。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洒胭(yān)(zhī)²
译文:梦里总是时不时浮现起旧时故国的道路。春天反复无常,在那杜鹃泣血的地方,分不清落花染红的是春雨还是眼泪。
注释:¹王孙:对尊礼、思慕者的称呼,如淮南小山《招隐士》的“王孙游兮不归”。这里疑指鲁王、唐王。²“春无”三句:叹复国不易。

  此词见于《陈忠裕全集》,借惜花怀人,寄托亡国哀痛与复国希望。正如题中所示,此词是写“春日风雨有感”。“春日风雨”,是当时所处的环境、节候和气氛,而“有感”则是寄离词人的感慨和情怀。词之起二句,先扬后抑。此时词人举目所见,是“满眼韶华”,一片春光。继而东风乍起,落红遍地。这一顿挫,表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从而也折射出时代的变化。陈子龙生当明清易代之际,对明王朝怀有深厚感情。在他看来,明代江山无限美好,正如满眼韶华。可是清兵南下,“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犹如骤起狂风,将万紫千红摧残殆尽。在这里,词人用的是比兴手法。“韶华”(春光)和“红”(花),代表美好事物,代表他所热爱的明代江山和明代人民;而“东风”则是邪恶势力的象征,也隐喻清兵的南下,“东风”一辞作贬义者,古已有之,如陆游《钗头凤》“东风恶,欢情薄”,此处只是移用于词人所憎恶的事物罢了。下面二句,以“几番”照应前面的“惯”字。说明东风之摧残百花非止一次,而是经常如此。“烟雾’二字,补足前句未及写出的“雨”字。春天的风雨连绵无尽,常常呈现烟雾迷蒙的状态。在东风肆虐、烟雨茫茫的天气中,百卉凋残,一片凄凉,于是词人不禁发出由衷的慨叹:“只有花难护!”前几句造足蓄势,至此词人的感情迸发而出,力抵千钧。在生活中,他奔走呼号,出生入死,力求挽救明朝的危亡,结果毫无效果。因此这一句正是反映了词人内心深处的亡国之痛。

  下片宕开一笔,径写对明王朝的系念,但在词的意脉上仍与上片紧密相连。词人在白天看到风雨摧残的落花,到了晚上便自然联想到惨遭践踏的故国。“梦里相思”一句,为艳词中常语,然而此处用以表达爱国之情,却非常深刻而又贴切。“王孙”一辞,通常被理解为贵族子弟,如《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但这里的本意却更接近杜甫《哀王孙》中所说的“可怜王孙泣路隅”。在清兵南下之际,朱明的宗室子弟,或流离道路,或辗转沟壑,唯有少数人如唐王朱聿键、鲁王朱以海等仍在企图反抗。此处作者对明代王孙魂牵梦萦,实际上是将复兴明代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可是梦醒之后,依然风雨如磐,落红成阵。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他不得不发出“春无主”的哀叹。结二句进一步渲染出这种悲哀情绪,哭出了国家将亡的忧思。句中的“杜鹃”,又名杜宇,相传是古蜀国的君主望帝之魂所化,它隐于西山,日夜悲啼,口吻常常出血。后人常用杜鹃啼血借指失国之痛。这里说“泪染胭脂雨”系由“啼血”转化而来,则杜鹃悲鸣时流出血泪,洒在飘飏落花的风雨中,红雨满天,景象壮丽而又悲惨。词人若非怀有深仇惨痛是写不出这样的句子的。用“胭脂”形容雨中落花,前人有杜甫的《曲江对雨》“林花着雨胭脂湿”;而用以兼喻泪水的有李煜的《乌夜啼》“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陈子龙则将这些故实融会贯通,自铸伟词,赋予新意,令人读来便觉有更深刻的意蕴和更强烈的美感。

  陈子龙比较重视诗词的寄托,他曾说过他之作诗是为了“忧时托志”(《六子诗序》)。此词形式上虽“风流婉丽”,但词人借以“忧时托志”则与其诗作是一样的,阅读时须透过绮丽的表面,去体会深永的内涵。

diǎnjiàngchún ·chūnfēngyǒugǎn

chénlóng míngdài 

mǎnyǎnsháohuá dōngfēngguànshìchuīhóng fānyān zhǐyǒuhuānán 
mèngxiāng guówángsūn chūnzhǔ juānchù lèiyānzhī 
一肩行李,依旧租船来咏史。四顾无人,君忆玄晖我忆君。
一肩行李,依旧租船来咏史。四顾无人,君忆玄晖¹我忆君。
译文:一肩能担起全部家当,也要租船来览胜怀古。夜泊采石,四顾无人,你在这里怀念风流的小谢,而我却想起了你。
注释:夜泊采石:采石,即采石矶,一名牛渚山,在今马鞍山市西南长江东岸,峭壁千寻,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尤以李白于此登临赋诗而著名。¹君忆玄晖:“君”指李白,玄晖即南朝诗人谢朓,李白有《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诗曰“解道澄江净顾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李白和谢朓的墓都在当涂青山。
江山如此,博得青莲心肯死。怀古悠然,雁叫芦花水拍天。
江山顾此,博得青莲心肯死¹。怀古悠然,雁叫芦花水拍天。
译文:对当涂雄伟的江山,你壮心不已,豪兴不减。悠然怀古,听雁叫芦花,江水拍天。
注释:¹青莲心肯死:青莲指李白(号青莲居士)。“心肯死”是反问语,犹言“心不肯死”。临终的前一年(761年),李白还请缨入大将李光弼幕,欲为平定安史之乱军出一份力,因病不成行,寄于当涂县令李阳冰处,次年即病卒。传说李白是醉酒后赴江捉月而溺。

  太白墓在太平(今安徽当涂)采石矶,历来文人词客多有吊唁之作。黄景仁的生平、性格、诗歌风格同李白均有相似之处,其诗“见者以为谪仙人复出也”(洪亮吉《黄君行状》);他对李白也极钦慕,诗歌创作受李白影响也很大,因而他凭吊李白,更有特殊的超越常人的深沉感慨与真挚之情。

  诗歌开篇,破空而出,开门见山指出此行的目的:“来咏史”。这样来吸引读者的注意,隐含了一种无限向往之情。但来到了采石矶,却“四顾无人”。“四顾无人”语出李白的《行路难》:“拔剑四顾心茫然”,表达了寂寞之情和无人知的难过之感。“君忆玄晖我忆君”中“玄晖”是南齐著名诗人谢朓,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王士祯《论诗绝句32首》之三】这句诗反映了作者对李白的崇敬之情。

  下片,开始写出“江山如此”与李白最终在采石矶江边捉月仙去的传说,再次写出了对李白的崇敬。想起李白,他虽然是个大诗人,才华盖世,有惊天地泣鬼神的篇章,却一生不得志,最后因为永王事牵连被流放,赦还后孤寂的死葬于此。又想到著名诗人谢朓 ,36岁便被诬陷下狱而死。由此联想到自古以来有多少文人墨客,才华横溢,文章斐然,却一个个壮志难酬葬身荒丘。再回想种种遭际,不禁百感交集,痛苦万端,心灵深处充塞了悲凉与愤慨,所以“怀古悠然”这是自然流露的情感。最后“雁叫芦花水拍天”以景结情,回到现实,与开头相照应,道出了人生的无奈与苦楚,世界还是那样继续,我还要生活。

谁作轻鸢壮远观,似嫌飞鸟未多端。
谁作轻鸢¹壮远观,似嫌飞鸟未多端。
译文:谁制作了纸鸢来使远方景色更加壮观,好像是嫌弃飞鸟的花样不够多端。
注释:¹轻鸢:一种风筝。
才乘一线凭风去,便有愚儿仰面看。
才乘一线凭风去,便有愚儿仰面看。
译文:(纸鸢)才凭借着一条线乘风飞去,就有愚人仰头观看。
未必碧霄因可到,偶能终日遂为安。
未必碧霄因可到,偶能终日遂(suì)¹为安。
译文:碧霄应该不太可能到达,偶然能断掉绳子的时候(乘势高飞)就感觉安逸。
注释:¹遂:就。
扶摇不起沧溟远,笑杀鹏抟似尔难。
扶摇不起沧溟(míng)远,笑杀鹏抟似尔难。
译文:旋风没有卷起,苍茫的溟海遥远,(纸鸢)很是嘲笑大鹏起飞像那般艰难。
注释:沧溟:苍天、大海。

zhǐyuān--wánglìng

shuízuòqīngyuānzhuàngyuǎnguānshìxiánfēiniǎowèiduōduān

cáichéng线xiànpíngfēng便biànyǒuéryǎngmiànkàn

wèixiāoyīndàoǒunéngzhōngsuìwèiān

yáocāngmíngyuǎnxiàoshāpéngtuánshìěrná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