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关不可上,战格屹云端。闽浙乾坤别,风烟道路难。
梨关不可上,战格屹云端。闽浙乾坤别,风烟道路难。
堤防莫暂废,戎马未全安。谩想先皇日,车书达百蛮。
堤防莫暂废,戎马未全安。谩想先皇日,车书达百蛮。

guān--zhèngshàn

guānshàngzhànyúnduānmǐnzhègānkūnbiéfēngyāndàonán

fángzànfèiróngwèiquánānmánxiǎngxiānhuángchēshūbǎimán

郑善夫

郑善夫

(1485—1523)福建闽县人,字继之,号少谷。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 811篇诗文

猜您喜欢
瞳人剪水腰如束,一幅乌纱裹寒玉。
(tóng)¹剪水腰如束²,一幅乌纱裹寒玉³
译文:畅师的眼睛明亮如秋水,纤腰细如束素帛,头上一幅青布道巾,包裹着犹如冰肌玉骨的美人。
注释:¹瞳人:瞳孔。²腰如束:谓腰细如束素帛。³寒玉:玉质清凉。此喻美人形象之清俊,犹冰肌玉骨。
飘然自有姑射姿,回看粉黛皆尘俗。
飘然自有姑射姿¹,回看粉黛(dài)²皆尘俗。
译文:她翩翩仪态就仿佛藐姑射山上神仙的姿容,回头再裹人间粉黛都像尘土般庸俗。
注释:¹姑射姿:即神仙姿。²粉黛:借指美女。
雾阁云窗人莫窥,门前车马任东西。
雾阁云窗¹人莫窥(kuī),门前车马任东西。
译文:她清幽的住处云雾缭绕有如仙境,别人轻易裹不见她;门前游春公子车水马龙,但她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注释:¹雾阁云窗:喻居处之深幽。这里“云窗”指畅道姑住所。
礼罢晓坛春日静,落红满地乳鸦啼。
礼罢晓坛¹春日静,落红满地乳鸦²啼。
译文:早晨她做完斋戒功课后即显得心境安宁,纵然在这样的春日里,落红满地,乳鸦鸣啭,她也始终不为所动,真诚奉道。
注释:¹礼罢晓坛:指道教之斋戒仪式。²乳鸦:幼鸦。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同《淮海词》相比,秦观诗中的爱情题材显得太少,百不二三。此诗是其中重要的一首。也许诗人仍信守诗词严分畛域的观点,因此将爱情题材写入词中,而用诗来表现其他的内容。即使在诗中写到爱情,也是格调高雅,风格清新。

  一二句实写畅道姑的美貌。她眼波清澈,身段窈窕,容貌清俊,这三者能显示一个青年女性的美,却没有表现出多少特色;而当诗人为她配置上一幅青布道巾,畅道姑顿时显得别具风韵。“乌纱”是道姑特有的装束,于是其道姑身份就不言自明。而且由“乌纱”“寒玉”这类形象构成的冷色调的意境,表现出这位女道士既和一般粉白黛绿的美女不同,也和韩愈《华山女》所写的“洗妆拭面著冠帔,白咽红颊长眉青”的风流女道士有异。刻画人物能写出这种不可移易的特点,表现了艺术家的匠心。

  “飘然自有姑射姿”,其意思颇近于白居易《长恨歌》描写杨贵妃时所说的“天生丽质”,但不说“丽质”而说“姑射姿”,又着以“飘然”二字;所表现的意境便大不相同:一凡俗,而一有仙气。此处为读者展开一片虚无缥缈的神仙世界,正切合此女子的道姑身份。这样,畅道姑就不再立身人间,而是超然立于神仙之境了。惟其如此,下句的“回裹”就是来自神仙世界的对整个人间的扫视;而所见人间粉黛,是“皆尘俗”的。一个“皆”字表明毫无例外,同时也显示出,只有畅道姑的美,才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地。诗到这里,她的美貌、她的仙气,栩栩如生,作者无须再赞以他词了。

  下半首转向人物精神世界的刻画。“雾阁云窗人莫窥”,其实只是说她居于深院,别人轻易裹不见她,但出之以暗喻,既借此造成一种迷离惝恍的意境,又显得含蓄有味。这一句是从客观环境表现人物不与红尘相接的一面。“门前”句则从其心境超脱上进一步写,她即使身近红尘,亦可心游其外。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五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秦观化用其意。说“门前”,可见距离之近;说“东西”,可见往返之频。“门前车马”,“东西”往返,其中有许多游春的公子。而这些,恰恰是畅道姑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至于她的反应,诗中的回答是:“任东西。”“任”字下得有力。喧者自喧,寂者自寂,畅道姑不为所动。这正是“心远地自偏”。

  畅道姑既如此真心诚意地忘情尘俗,潜心奉道,诗人就按照这一逻辑,点出她“礼晓坛”的细节;但不再展开,而是着一“罢”字,跳了过去,然后集中笔墨描写畅道姑活动的背景——“春日静”。这是别具深意的。

  这是一个宁静的春日。落红满地,啼鸟鸣啭。而畅道姑不为所动,任其自落自啼,人物与景物的这种关系是很值得寻味的。秦观《千秋岁·水边沙外》说:“花影乱,莺声碎。……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花落鸟啼的暮春景色总易触发流光易逝的悲慨,尤其是青年女子,更易产生青春虚度的痛苦和叹息。但畅道姑却别具一种情怀。她真诚奉道,从未因韶华的凋零而产生过惆怅之情,她坦然,宁静,所以花落鸟啼在她眼里不过是寻常景色,引不起感情的波澜。她照常全神贯注地焚香祭祷。暮春尚且如此,其他季节更不言而喻了。“落红满地乳鸦啼”,以景结情,隽永有味。《桐江诗话》以此道姑为神仙中人,殆不虚也。

参考资料:
1、 陈文新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607-608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齐有倜(tì)(tǎng)¹生,鲁连²特高妙³
译文:齐国有个倜傥洒脱的士人名叫鲁仲连,他的才气十分高明美妙。
注释:¹倜傥:气宇轩昂,不受拘束的样子。²鲁连:战国时期齐人鲁仲连。³高妙:杰出,出众。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明月¹出海底,一朝开光曜(yào)²
译文:他就像一颗夜明珠从海底升起,散发的光芒一下子照亮了天地。
注释:¹明月:指夜明珠。《淮南子·说山训》高诱注:“珠有夜光、明月,生于蚌中。”²光曜:光辉。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却秦振英声¹,后世仰末照²
译文:他用雄辩游说赵、魏联合拒秦,逼退秦军建立莫大功勋。他的英名传遍天下,他的光辉照耀后世,让后人无限景仰。
注释:¹却秦振英声:指鲁仲连义不帝秦,却秦救赵一事。²末照:犹余光也。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¹
译文:他看轻那些功名富贵,回头笑着拒绝了平原君的千金馈赠。
注释:¹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典故,可见于《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鲁仲连,战国齐人,好奇伟倜傥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尚气节。游赵之时,恰遇秦军围赵都邯郸(今河北邯郸),赵国求援于魏国,魏安釐王使客将军辛垣衍令赵尊秦为帝。鲁仲连往见赵相平原君,陈以利害,义不帝秦,坚定赵王抗秦之决心。鲁仲连帮助赵国坚定信念击退秦军后,平原君赵胜以千金相赠,鲁仲连笑道:“所谓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于是辞别平原君而去,终生不复见。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吾亦澹(dàn)¹人,拂衣²可同调³
译文:我也是和他一样的放达之人啊,事了拂衣去、功成便身退是我们共同的志趣。
注释:¹澹荡:淡薄,不慕名利。²拂衣:超然高举的意思,表示语气坚决。³同调:谓志趣相合。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诗一开始就化用《史记》中的话。“高妙”二字,同时表现其卓异的谋略和清高的节操两个方面;一个“特”字,表达了一腔倾慕之情。“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诗人在此将鲁仲连的出仕视为明月出海,这种极度的推崇,可见诗人对鲁仲连的景仰不同一般。鲁仲连一生大节,史传只举了反对帝秦和助收聊城二事。《古风》的这首则专书前一事。当初辛垣衍劝赵帝秦以图缓颊,平原君已为之犹豫,若无鲁仲连雄辩坚拒,难免因一念之差铸成大错。在此关键时刻,鲁仲连起的作用无异挽澜于既倒。“却秦振英声”五字就是对这事的肯定和推崇。

  而“后世仰末照”一句,又承“明月出海底”的比喻而来,形容其光芒能穿过若干世纪的时空而照耀后人,使之景仰。这是其功业即画策的高妙所致。但鲁仲连的为人钦敬不仅如此,还在于他高尚的人品。当平原君欲以官爵千金相酬时,他却笑道:“所谓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说罢辞去,终身没有再见平原君。“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直书其事,而赞赏之意溢于言表。

  热爱自由和渴望建功立业,本来是两种不同的理想追求,然而一些杰出的盛唐文士却力图将二者统一,并以此与政界庸俗作风相对抗,似曾成为一种思潮。

  功成身退是李白的政治理想和自我设计的重要部分,在这个方面,他引为楷模的历史人物,便是张良、鲁仲连。李白的功成身退主要是为了抬高自己的从政身份,目的在以谋臣策士出仕。这样,自然而然地落实到吟咏者——“吾”身上的,即是对鲁连人格精神的高度推崇,“我”慕其风而愿与之同调了。一“倜傥”,一“澹荡”,既是鲁连的人格写照,也是诗人的精神追求;既是诗人的自许,也是诗人的自期。他是要把对鲁仲连心中由衷的仰慕转化为现实生活中自觉的人格追求,完成他的人生理想与政治理想。

  这首诗直书其事,直抒胸臆,可说是最为质朴的写法。寥寥数句,给读者刻画了一个高蹈而又仗义的历史人物形象,其中又寄寓了诗人自己的理想。全诗虽然有为个人作政治“广告”的意图,却也能反映诗人一贯鄙弃庸俗的精神。“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妾薄命》),这两句诗正好可用来形容李白自己的诗品,即随意挥洒,独具标格。

参考资料:
1、 杨旭辉主编;苏州大学《唐诗鉴赏大辞典》编写组编.唐诗鉴赏大辞典:彩色版.北京:中华书局,2011:299-300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灿灿萱(xuān)草花,罗生北堂下。
译文:灿灿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译文:南风吹着萱草,摇摆着是为了谁吐露着芬芳?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译文: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译文: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译文:抬头仰望高高的树林,听到慧鸟的叫声思念起来至此很是惭愧。

xuān ·

wángmiǎn yuándài 

càncànxuāncǎohuā luóshēngběitángxià 
nánfēngchuīxīn yáoyáowèishuí 
ménqíng yóuxíng 
gānzhǐshū yīnwèn 
tóuwàngyúnlín kuìtīnghuìniǎo 
巨猾肆威暴,钦駓违帝旨。
巨猾肆(sì)威暴,钦駓(pī)¹违帝旨。
译文:贰负之臣逞凶暴,钦駓违背帝旨意。
注释:¹钦駓:神怪名。
窫窳强能变,祖江遂独死。
(yà)(yǔ)¹强能变,祖江遂独死。
译文:窫窳虽死尚能变,祖江死去永消失。
注释:¹窫窳:神怪名。
明明上天鉴,为恶不可履。
明明上天鉴,为恶不可履。
译文:上天可鉴明审察,作恶之举不可为。
长枯固已剧,鵕鹗岂足恃!
长枯固已剧,鵕(jùn)(è)岂足恃!
译文:臣危被罚甚痛苦,鵕鹗之变不足恃!

shānhǎijīngshísānshǒu ·shí

táoyuānmíng wèijìn 

huáwēibào qīnwéizhǐ 
qiángnéngbiàn jiāngsuì 
míngmíngshàngtiānjiàn wéié 
cháng jùnèshì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雪入¹春分省²见稀³,半开桃李不胜威
译文:春分时节,春雪纷飞的景象真罕见;一半绽放的桃花、李花都承受不住它的寒威。
注释:¹入:过了。²省:回省。³稀:少,少见。⁴不胜威:经不起(春雪)的威力。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译文:雪花应该感到惭愧,怕落地之后被梅花识出来;就只好化作漫天飞舞的轻薄柳絮。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不分¹东君²专节物,故将³新巧发阴机
译文:雪花不管司春之神专门负责春天之事;所以才将新奇精巧发挥成机谋。
注释:¹不分:不按常规行事,令人难以预料。²东君:主宰东方之神,暗指王安石等改革派。³故将:却又。⁴阴机:机巧,机谋。
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从今造物¹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译文:从今以后,创造万物的造物主更加难以预料;即便天气越发暖和了,也要留着御寒的衣物啊。
注释:¹造物:创造万物的天神,暗指皇帝。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