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林花落胭脂香,宣城酒熟珍珠光。岘山汉水时来往,欢意不及常林长。
桃林花落胭脂香,宣城酒熟珍珠光。岘山汉水时来往,欢意不及常林长。
晨鸡唱歇啼莺晓,锦荐牙床春睡好。天寒日暮未还家,梦中犹怯荆蛮道。
晨鸡唱歇啼莺晓,锦荐牙床春睡好。天寒日暮未还家,梦中犹怯荆蛮道。

chánglínhuān--zhāngníng

táolínhuāluòyānzhīxiāngxuānchéngjiǔshúzhēnzhūguāngxiànshānhànshuǐshíláiwǎnghuānchánglínzhǎng

chénchàngxiēyīngxiǎojǐnjiànchuángchūnshuìhǎotiānhánwèiháijiāmèngzhōngyóuqièjīngmándào

张宁

张宁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842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一番花信一番新,半属东风半属尘。
一番花信¹一番新,半属东风半属尘。
译文:一到开花时节便有一次花朵更新,新开的花伴着春风,凋谢的零落为尘。
注释:¹花信:花开的信息,亦指开花时节。
惟有此花开不厌,一年长占四时春。
惟有此花开不厌,一年长占四时春。
译文:惟有这开不厌的月季花,枝头上花落花开四季常春。
南山何其悲,鬼雨洒空草。
南山¹何其悲,鬼雨²洒空草³
译文:终南山上荒凉的景象多么悲凄,鬼雨洒落在空净的草地之上。
注释:¹南山:此指终南山,即秦岭山脉,横亘关中南面,西起秦陇,东彻陕西蓝田,凡长安以南诸山,皆属终南范围。²鬼雨:因死亡者的腐恶气味弥漫而降下的雨。³空草:空净的草野。
长安夜半秋,风前几人老。
长安夜半秋,风前几人老¹
译文:长安秋夜飘忽的霖雨带来阵阵寒意,在这寒风前多少魂灵离去。
注释:¹老:死,老死。
低迷黄昏径,袅袅青栎道。
低迷¹黄昏径²,袅(niǎo)³青栎(lì)
译文:在幽暗的小径上,有夹道的青栎为它们送行。
注释:¹低迷:昏暗迷离。²径:小道。³袅袅:风摇树木状。⁴青栎道:植有栎木行道树的道路。栎,落叶乔木,叶子长椭圆形,木坚可做枕木。。
月午树无影,一山唯白晓。
月午¹树无影²,一山唯白晓³
译文:在青冥的天空中,有惨白的月亮为它们照明。
注释:¹月午:指月到中天,月光直照。²树无影:“无”字《汇解》本作“立”,据宋刊本、金刊本、日本内阁文库本改。因月光垂直照下,故后有“树无影”之说。³惟白晓:指月光照得南山一片凄淡虚白,如同天晓。
漆炬迎新人,幽圹萤扰扰。
漆炬¹迎新人²,幽圹(kuàng)³扰扰
译文:那一排排坟茔早已燃起漆灯迎接新亡之人,就像萤火虫在幽暗的圹穴前纷乱飞舞。
注释:¹漆炬:漆灯,这里指鬼火、磷火。²新人:新死者。³圹:墓穴。⁴萤:亦指磷火。⁵扰扰:纷乱的样子。

  这首诗抒写死葬之悲。南山在诗中俨然便是一处亘古坟场,是众生最终归宿的象征,那儿到处浮动着森然鬼气。钱钟书称赏李贺“咏鬼诸什”“意境阴凄,悚人毛骨”,“幻情奇彩,前无古人”,《谈艺录》所举数篇例证中就有这《感讽》第三首。

  诗歌首句一“悲”字,为全篇定下悲戚哀怨的基调,隐见长吉内心的生命忧惧。此时“鬼雨”破空而来,洒落在空净的草地之上,顿使生人感受到它胁逼的力量。“鬼”“雨”二字如此搭配为长吉所独创,这个新造词意在表明由于死者之多,其腐恶气味不断弥漫,竟至形成“鬼雨”到处飘洒,如是则愈能显出作者对死亡的厌患。“长安夜半秋”忽又明确交待时地季节,长安可凭以确定南山的方位,“秋”之季度则实为此诗的底色,秋的衰变、秋的萧杀,自然引出了下句的“风前几人老”。

  正因为秋风催人衰老逝去,诗人既而想象初丧者通过青栎道入山走向墓地的凄凉情景。安昏的山路上,光线昏暗低迷,两旁是栎树在风中摇摆;这时秋月正明,投射下惨白的月光,照得一山虚明如晓,由于月处中天,树影凝聚于树冠之下如同没有影子一般,益发森怖可畏。终于到达目的地了:但见磷火荧荧宛若漆灯迎接新亡之人,就好像萤火虫在幽暗的圹穴前纷乱飞舞,令人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无论谁只要达于此地,即走完了人生的全部旅程,而后伴随着他的便是永恒的暗夜和死寂。

  此诗造语炼词,颇为讲究,正所谓“不犯俗尘,人情鬼语”(刘辰翁《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诸如“鬼雨”二字的新创,“月午树无影”的奇幻境象,“漆炬迎新人”的幽僻惊悚,皆是长吉呕心镂骨、凿险追幽之处。清牟愿相评李贺诗“如雨洗秋坟,鬼灯如月”(《小澥草堂杂论诗》),牟氏评语所用文学意象正是来自此诗。

参考资料:
1、 闵泽平.李贺全集汇校汇编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169-177
2、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560-562
3、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026-1027
4、 吉新宏.观望者:现实秩序中的李贺.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52-56
5、 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47

gǎnfěngshǒu ·sān

 tángdài 

nánshānbēi guǐkōngcǎo 
chángānbànqiū fēngqiánrénlǎo 
huánghūnjìng niǎoniǎoqīngdào 
yuèshùyǐng shānwéibáixiǎo 
yíngxīnrén yōukuàngyíngrǎorǎo 
软翠冠儿簇海棠,砑罗衫子绣丁香。闲来水上踏青阳。
软翠冠儿¹簇海棠,砑(yà)²衫子绣丁香。闲来水上踏青阳³
注释:¹软翠冠儿:指用花草编成的头饰。²砑罗:光滑的丝绸。³青阳:春天。”
风暖有人能作伴,日长无事可思量。水流花落任匆忙。
风暖有丁能作伴,日长无事可思量。水流花落任匆忙。
农历三月三日为古上巳节,是时倾城于郊外水边洗濯,祓除不祥。《论语》谓:“暮春者,春服既成,浴乎沂,风乎舞雩。”晋时曲水流觞,至唐赐宴曲江,倾都修禊踏青,均是此意。此词所写,正是这一古老风俗沿袭至明代的情况。全词情景交融,自然流畅。

huànshā··shàng--yáng

ruǎncuìguānérhǎitángluóshānzixiùdīngxiāngxiánláishuǐshàngqīngyáng

fēngnuǎnyǒurénnéngzuòbànzhǎngshìliàngshuǐliúhuāluòrèncōngmáng

相见处,晚晴天,刺桐花下越台前。
相见处,晚晴天,刺桐¹花下越台²前。
译文:日暮天晴,一位美丽纯真的少女,在越台前盛开的刺桐花下,和一位风度翩翩、俊雅倜傥的少年偶然相遇。
注释:¹刺桐:植物名,似桐而有刺。²越台:即越王台,汉时南越王赵佗所筑,在今广州北越秀山上。
暗里回眸深属意,遗双翠,骑象背人先过水。
暗里回眸(móu)¹深属(zhǔ)²,遗双翠³,骑象(bèi)先过水。
译文:两人擦肩而过,她仍偷偷回望,深情地注视着少年,故意掉下一双翠羽,匆匆骑象离开游人,趟过小河先走了。
注释:¹回眸:囬转目光。²深属意:表示深切的情意。属意:留情,暗含情意。³双翠:一双翠羽,女性头上妆饰品。⁴骑象:骑象少女是岭南奇异风光与风物人情之美的结合。⁵背人:指避开别人。

  这首词写一位南方少女偶尔遇到一位少年,一见钟情,巧妙地佯失双钗,暗约相会。摹写传神,感情纯朴。

  前三句:“相见处,晚晴天,刺桐花下越台前。”记写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环境。在越秀山上,越王台前,初春的一个傍晚,晴空万里,霞光映天,刺桐花(初春盛开)姹紫嫣红,好一派南国风光。这明媚娇艳的景象,为情人相会点染出一幅绚丽的背景,烘托出欢快的气氛。据称:“宋元时代,回教旅行家东来,常以刺桐一名记入其旅行记载。”(《辞海》缩印本1842页),而李珣在百花丛中独举刺桐花,则表明早在宋代以前,东来的“回教”人即以此来标举自己葆有本民族的特质。

  后三句描绘出了少女回眸属意的神态,遗物留情的举动,以及少女羞涩的心理和含情脉脉的情态。此后情形也留给人们无限想象空间。其中“遗双翠”包蕴了四层意思:少女“暗里回眸”时,发现少年也在注意自己,所以才“遗双翠”表明心迹;少女虽然对少年“深属意”,但不知人家对自己是否也有意,所以才“遗双翠”发出试探;少男少女你有情我有意,但碍于游人众多,不便表白,所以才“遗双翠”期约到河对岸的林中相会;或者说,那“双翠”就是定情信物。

  仅仅三十三字的一首小词,能用景物描绘构成色彩斑烂的背景,用人物举动刻画心理活动,塑造一个多情而聪明的少女形象,实属难能可贵。况周颐在《历代词人考略》中说:“五代人词大都奇艳如古蔷锦,惟李德润词,有以清胜者,有以质胜者,愈质愈厚。”以此词而论,写艳情而无艳语,清新与质朴兼备,自然隽永,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纯用白描手法,写得自然流畅,空灵雅致。对于此词本色生动的语言,历来有较高评价。一般认为。它可以与刘禹锡的《竹枝词》媲美。与《花间集》崇尚艳丽的总体风格不同,开出了新境。

参考资料:
1、 王丽珍译.婉约词: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27-28
2、 钱仲联主编.爱情词与散曲鉴赏辞典: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105-106
3、 安平秋,杨忠,杨锦海主编.程郁缀选注.中华古典名著读本 唐宋词卷:京华出版社,1998:65

nánxiāngzi··xiāngjiànchù--xún

xiāngjiànchùwǎnqíngtiāntónghuāxiàyuètáiqián

ànhuímóushēnshǔshuāngcuìxiàngbèirénxiānguòshuǐ

春度春归无限春,今朝方始觉成人。
春度¹春归无限春²,今朝方始³成人
译文:春去春又来,春光无限,终觉今是而昨非,如刚从梦境中醒来。
注释:人日:又称“人胜日”, 农历正月初七。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二月三、四或五日。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¹春度:春去。²无限春:有许多的春天。³方始:才开始。⁴觉:醒悟。⁵成人:长大成人了。
从今克己应犹及,颜与梅花俱自新。
从今克己¹²犹及³,颜与梅花俱(jù)自新
译文:从现在起克制和约束自己应该还来得及,我的面貌和梅花一样将焕然一新。
注释:¹克己:克制和约束自己、严格要求自己。²应:应当。³犹及:还来得及。⁴俱:一起。⁵自新:从此决心用新的面貌出现,这里有自觉改正错误的意思。

rénchūn

tóng tángdài 

chūnchūnguīxiànchūn jīnzhāofāngshǐjuéchéngrén 
cóngjīnyīngyóu yánméihuāxī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