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城春暖独乘骢,行看芙蓉秋晚红。一笑峨嵋山颤雪,再吟巫峡水增风。
锦城春暖独乘骢,行看芙蓉秋晚红。一笑峨嵋山颤雪,再吟巫峡水增风。
高冈遮莫鸣孤凤,层汉犹能峙蛰龙。江上题诗多感激,分明北斗酒杯中。
高冈遮莫鸣孤凤,层汉犹能峙蛰龙。江上题诗多感激,分明北斗酒杯中。

wèixiù--wēi

jǐnchéngchūnnuǎnchéngcōngxíngkànróngqiūwǎnhóngxiàoéméishānchànxuězàiyínxiáshuǐzēngfēng

gāogāngzhēmíngfèngcénghànyóunéngzhìzhélóngjiāngshàngshīduōgǎnfēnmíngběidòujiǔbēizhōng

徐威

徐威

江西泰和人,字广威。弘治举人,授郧西教谕。成化中受业于桑悦,持论闳肆俶诡,与悦略同。 ▶ 29篇诗文

猜您喜欢
秋江渺渺芙蓉芳,秋江女儿将断肠。
秋江渺(miǎo)¹芙蓉芳²,秋江女儿将断肠³
译文:秋江无边无际荷花正芬芳,秋江的女儿们想你想断肠。
注释:兼善:即泰不华,字兼善,十八岁中右榜状元,曾任江南行台监察御史、中台御史,以敢于直谏闻名于朝。¹秋江渺渺:秋天的江面浩大无边,看不到尽头。²芙蓉芳:荷花散发芳香。³断肠:形容极度的思念棚悲痛。即秋霜将至,荚蓉凋零,采莲女们无比怜惜。喻对贤良受挫而深表同情。
绛袍春浅护云暖,翠袖日暮迎风凉。
(jiàng)¹春浅护云暖,翠袖²日暮迎风凉。
译文:春天刚到红色袍带云护暖,夕阳西沉翠绿袖口迎风凉。
注释:¹绛袍:即绛纱袍,古代常用着朝服。²翠袖:绿色的长袖,即女人所穿。
鲤鱼吹浪江波白,霜落洞庭飞木叶。
鲤鱼¹吹浪江波白,霜落²洞庭³飞木叶。
译文:鲤鱼风吹动江中白浪,秋霜降落洞庭满地飞木叶。
注释:¹鲤鱼:即鲤鱼风,通常称九月风或秋风。²霜落:喻黑暗的社会邪恶势力。³洞庭:即洞庭湖。
荡舟何处采莲人,爱惜芙蓉好颜色。
荡舟何处采莲人,爱惜芙蓉好颜色。
译文:采莲人要荡舟到何处,你要爱惜荷花的好颜色。

  有人将《芙蓉曲》解释为婉言进谏的政治隐喻诗,也有人认为此诗暗含感伤身世、知音未遇等意义。对于现代的读者来说,只将这首诗视为一首丽情乐府,分析和领略它的意境和艺术风格,也无不可。自古以来,尤其是南北朝乐府里,有诸多作品描写江南采莲这一风俗,以及由此而衍发的采莲人的各种情思。萨都剌这首《芙蓉曲》继承前人乐府诗之风,以芙蓉起兴,描写水乡女子触景生情,哀伤青春易逝。

  诗的首联描写了秋日江上的芙蓉和江上荡舟的女子。江上芙蓉盛开的美景,与女子的断肠愁思相对举,两相映衬。

  颔联两句进而描写秋江女儿的生活:温暖的春日里,她穿着一袭红衣,看护着满江的荷叶;秋日暮色里,她的翠色长袖和荷叶一起迎着凉风翻飞飘扬。“绛袍”和“翠袖”都是秋江女儿的穿着,这两种颜色又分别是芙蓉花和叶的颜色,暗示着人与花的关联,人如花,花似人。“春浅”、“日暮”相对,意为秋江女儿与芙蓉从春到秋、从晨至暮始终相依相伴。“翠袖日暮迎风凉”,很容易联想到杜甫《佳人》诗的最末两句“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佳人》描写的是一位居住在空谷中躲避战乱的女子,亲人已死,夫婿又抛弃她娶了新人。“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是旧时女子最凄惨的爱情悲剧。这就隐隐透露出秋江女儿愁思的根源了。

  颈联描写了江波,落叶等寒秋之景。从屈原“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开始,洞庭秋叶萧萧飘坠成为寒秋初至的鲜明标志。萨都剌化用这一典故,点出江上季节的变化。树木凋零,令人触景生情:木已如此,那比树木还娇嫩的莲花又该如何抵挡季节的摧残。

  尾联说秋江女儿面对满江盛开的莲花,因为爱惜这娇艳的花朵,不忍心划桨荡舟,唯恐碰伤了芬芳美丽的鲜花,更不愿意采折。这一片爱花惜花之心,也回答了诗的开篇提出的悬念:秋江女儿对着正盛开的芙蓉“将断肠”呢,原来是因为看到芙蓉盛放,正是最美的时候,但秋季也已来临,花朵马上就要凋落;娇艳只是短暂的,美丽并不能持久,这就是爱惜芙蓉的秋江女儿的哀叹。芙蓉尚有秋江女儿来爱护,秋江女儿却无人来怜惜。由花及人,秋江女儿对着满江云霞般的芙蓉,自然愁思无限。整首诗情感的展示非常细腻曲折。

  这首诗是萨都剌乐府诗的代表作。与萨都剌交情颇好的元代诗人杨维桢曾这样评价好友:“天锡诗风流俊爽,修本朝家范。宫词及《芙蓉曲》,虽王建、张籍无以过矣。”把这首《芙蓉曲》的成就与王建、张籍等人的诗歌相提并论,是一个很高的评价。

  诗的风格清丽婉转,以芙蓉起兴,曲折反复地表达了秋江女儿的心曲,她面对盛放的芙蓉以及萧萧落木,触景生情,产生了花木凋零、红颜易老、青春美丽无法永驻的愁思。在这里,花即是人,人亦是花,秋江女儿与秋江芙蓉两种意象是重叠在一起的。在女子发出的对花的哀叹和惋惜中,揭示了最盛之时即是衰败之始的道理。这首诗风格绮丽,但不俗艳;善于化用前人的诗句意境,但不生硬,具有较高的艺术技巧和艺术感染力。作者用清丽的文笔,捕捉少女若有若无的心思:由伤花之凋零,到哀伤自己青春的易逝;由没有惜花之人,到自己没有知己的自怜自惜。似哀怨,又似期待,余韵悠然,耐人寻味。

参考资料:
1、 廖菊楝编著.萨都剌: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10:101-104
面苍然,鬓皤然。满腹诗书不直钱。官闲常昼眠。
面苍然,鬓皤(pó)¹。满腹诗书不直钱。官闲²常昼眠。
译文:面色灰白苍老,两鬓斑白,满腹才华却又毫无用处。不再做官后整日悠闲无事,白天也只能睡觉。
注释:¹皤然:鬓发斑白稀疏的样子。²官闲:闲居,不再做官。
画凌烟,上甘泉。自古功名属少年。知心惟杜鹃。
画凌烟¹,上甘泉²。自古功名属少年。知心惟³杜鹃
译文:被圣上表彰册封,被朝廷召见重用,这些功名伟业自古以来就非年轻人莫属,如今我的心意的也只有那哀啼的杜鹃了!
注释:¹凌烟:是指凌烟阁。后人常常以上凌烟阁作为功名的象征。²上甘泉:指得到皇帝征召侍从。甘泉:即甘泉宫,汉武帝常在此避暑,接见诸侯王,郡国上计吏及外国宾客。³惟:只有。⁴杜鹃:杜鹃鸟,叫声凄苦,似“不如归去”。
马骥字龙媒,贾人子,美丰姿,少倜傥,喜歌舞。辄从梨园子弟,以锦帕缠头,美如好女,因复有“俊人”之号。十四岁入郡庠,即知名。父衰老罢贾而归,谓生曰:“数卷书,饥不可煮,寒不可衣,吾儿可仍继父贾。”马由是稍稍权子母。从人浮海,为飓风引去,数昼夜至一都会。其人皆奇丑,见马至,以为妖,群哗而走。马初见其状,大惧,迨知国中之骇己也,遂反以此欺国人。遇饮食者则奔而往,人惊遁,则啜其余。久之入山村,其间形貌亦有似人者,然褴褛如丐。马息树下,村人不敢前,但遥望之。久之觉马非噬人者,始稍稍近就之。马笑与语,其言虽异,亦半可解。马遂自陈所自,村人喜,遍告邻里,客非能搏噬者。然奇丑者望望即去,终不敢前;其来者,口鼻位置,尚皆与中国同,共罗浆酒奉马,马问其相骇之故,答曰:“尝闻祖父言:西去二万六千里,有中国,其人民形象率诡异。但耳食之,今始信。”问其何贫,曰:“我国所重,不在文章,而在形貌。其美之极者,为上卿;次任民社;下焉者,亦邀贵人宠,故得鼎烹以养妻子。若我辈初生时,父母皆以为不祥,往往置弃之,其不忍遽弃者,皆为宗嗣耳。”问:“此名何国?”曰:“大罗刹国。都城在北去三十里。”马请导往一观。于是鸡鸣而兴,引与俱去。
马骥字龙媒,贾(gǔ)人子,美丰姿,少倜(tì)(tǎng),喜歌舞。辄(zhé)从梨园子弟¹,以锦帕缠头,美如好女,因复有“俊人”之号。十四岁入郡庠(xiáng)²,即知名。父衰老罢贾而归,谓生曰:“数卷书,饥不可煮,寒不可衣,吾儿可仍继父贾。”马由是稍稍权子母³。从人浮海,为飓(jù)风引去,数昼夜至一都会。其人皆奇丑,见马至,以为妖,群哗而走。马初见其状,大惧,迨知国中之骇(hài)己也,遂反以此欺国人。遇饮食者则奔而往,人惊遁,则啜其余。久之入山村,其间形貌亦有似人者,然褴褛如丐。马息树下,村人不敢前,但遥望之。久之觉马非噬(shì)人者,始稍稍近就之。马笑与语,其言虽异,亦半可解。马遂自陈所自,村人喜,遍告邻里,客非能搏噬者。然奇丑者望望即去,终不敢前;其来者,口鼻位置,尚皆与中国同,共罗浆酒奉马,马问其相骇(hài)之故,答曰:“尝闻祖父言:西去二万六千里,有中国,其人民形象率诡异。但耳食之,今始信。”问其何贫,曰:“我国所重,不在文章,而在形貌。其美之极者,为上卿¹⁰;次任民社¹¹;下焉者,亦邀¹²贵人宠,故得鼎烹¹³以养妻子。若我辈初生时,父母皆以为不祥,往往置弃之,其不忍遽(jù)弃者,皆为宗嗣(sì)耳。”问:“此名何国?”曰:“大罗刹¹⁴国。都城在北去三十里。”马请导往一观。于是鸡鸣而兴¹⁵,引与俱去。
译文:马骥,字龙媒,是商人之子。他容貌出众,自幼便风度翩翩,喜欢唱歌跳舞。常随戏班子登台演出,头缠锦帕,宛如艳丽的少女,因此又有“俊人”的美称。他十四岁考中秀才,声名远扬。父亲年老体衰,放弃了经商,回家闲住,对马骥说:“几卷书,饥时难以烹调充饥,寒时难以为衣御寒,我儿应该继承父业去经商。”马骥逐渐开始从事买卖事业。一次,马骥与他人一同前往海外经商,遭遇飓风的袭击,被卷走漂流了数日数夜,最终抵达一座陌生的都市。这里的人个个相貌丑陋,当他们看见马骥来,以为是妖怪,惊恐地发出尖叫声后四散逃离。马骥刚见到这情景时,还很惊恐不安;等知道那些人是惧怕自己时,就反而去欺负他们。遇到有人在吃饭,他就跑过去,人家吓跑了,他就把剩余的饭菜吃掉。这样过了很久,进入一个山村。山村中的人相貌也有像人的,但是都破衣烂衫,像讨饭的。马骥在树下休息,村里人都不敢过来,只是远远地看着他。时间长了,觉出马骥并不是吃人的妖怪,才开始慢慢接近他。马骥笑着同他们攀谈,他们的语言虽然不同,但大半能听懂。马骥就告诉他们自己的来历。村里人很高兴,遍告乡邻:来客不吃人。但是那些长得丑陋的,看看他就跑了,始终不敢到跟前来。那些来的人,五官的位置都与中国人大体相同。他们摆上酒菜共同招待马骥。马骥问他们怕他的原因,回答说:“曾经听祖父说;往西走二万六千里,有个中国。那里的人形象都很诡秘奇异。原来只是听说过,现在才相信了。”问他们为什么这样穷,村人回答说:“我国所看重的不在学问才能,而在相貌。长得最美的做大官,稍差一点的做小官,再差一点的也能受到贵人的宠爱,得到赏赐的食物,养活妻儿。像我们这样的,刚出生时,父母就以为不吉利,常常都被抛弃了。父母不忍心丢弃的,也都是为了传宗接代罢了。”马骥问:“这叫什么国?”回答说:“叫大罗刹国,往北三十里是都城。”马骥请他们领着到都城看看。于是,第二天鸡一叫村人就起身,领马骥一块去了。
注释:¹梨园子弟:戏曲艺人。《新唐书·礼乐志》,谓唐玄宗曾选乐工及宫女数百人,亲授乐曲于梨园。后因称演戏的场所为”梨园”,称戏曲艺人为“梨园子弟”。²庠:一作“痒”,古代乡学,泛指学校。³权子母:指经商。权,权衡。子母,原指货币的大小、轻重,后来指利息与本钱。⁴浮海:泛海,航海。此指到海外经商。⁵自陈所自:自己陈述来历。所自,从哪里来。⁶望望即去:掉头不顾而去。⁷率:全,都。⁸诡异:怪异。⁹耳食:指不加审察,轻信传闻。¹⁰上卿:周官制,最尊贵的诸侯臣称上卿。¹¹任民社:古称直接理民的地方官为“职任民社”。民社,人民和社稷。¹²邀:获取。¹³鼎烹:美食,贵人所享。此指贵人赐与的“残杯冷炙”。鼎,古代炊器,三足两耳。¹⁴罗刹:梵语音译,意思是恶鬼。这里作为国名。《文献通考》谓罗刹国朱发黑面,兽牙鹰爪,作市以夜,昼则掩面。¹⁵兴:起床。
天明,始达都。都以黑石为墙,色如墨,楼阁近百尺。然少瓦。覆以红石,拾其残块磨甲上,无异丹砂。时值朝退,朝中有冠盖出,村人指曰:“此相国也。”视之,双耳皆背生,鼻三孔,睫毛覆目如帘。又数骑出,曰:“此大夫也。”以次各指其官职,率狰狞怪异。然位渐卑,丑亦渐杀。无何,马归,街衢人望见之,噪奔跌蹶,如逢怪物。村人百口解说,市人始敢遥立。既归,国中咸知有异人,于是搢绅大夫,争欲一广见闻,遂令村人要马。每至一家,阍人辄阖户,丈夫女子窃窃自门隙中窥语,终一日,无敢延见者。村人曰:“此间一执戟郎,曾为先王出使异国,所阅人多,或不以子为惧。”造郎门。郎果喜,揖为上客。视其貌,如八九十岁人。目睛突出,须卷如猬。曰:“仆少奉王命出使最多,独未至中华。今一百二十余岁,又得见上国人物,此不可不上闻于天子。然臣卧林下,十余年不践朝阶,早旦为君一行。”乃具饮馔,修主客礼。酒数行,出女乐十余人,更番歌舞。貌类夜叉,皆以白锦缠头,拖朱衣及地。扮唱不知何词,腔拍恢诡。主人顾而乐之。问:“中国亦有此乐乎?”曰:“有”。主人请拟其声,遂击桌为度一曲。主人喜曰:“异哉!声如凤鸣龙啸,从未曾闻。”
天明,始达都。都以黑石为墙,色如墨,楼阁近百尺。然少瓦。覆以红石,拾其残块磨甲上,无异丹砂。时值朝退,朝中有冠盖出,村人指曰:“此相国¹也。”视之,双耳皆背生,鼻三孔,睫毛覆目如帘。又数骑出,曰:“此大夫²也。”以次各指其官职,率狰狞怪异。然位渐卑,丑亦渐杀³。无何,马归,街衢(qú)人望见之,噪(zào)奔跌蹶(jué),如逢怪物。村人百口解说,市人始敢遥立。既归,国中咸知有异人,于是搢(jìn)绅大夫,争欲一广见闻,遂令村人要马。每至一家,阍(hūn)人辄(zhé)(hé)户,丈夫女子窃窃自门隙中窥语,终一日,无敢延见者。村人曰:“此间一执戟(jǐ),曾为先王出使异国,所阅人多,或不以子为惧。”造郎门。郎果喜,揖(yī)为上客。视其貌,如八九十岁人。目睛突出,须卷如猬。曰:“仆少奉王命出使最多,独未至中华。今一百二十余岁,又得见上国人物,此不可不上闻于天子。然臣卧林下,十余年不践(jiàn)朝阶,早旦为君一行。”乃具饮馔(zhuàn),修主客礼。酒数行,出女乐十余人,更番歌舞。貌类夜叉,皆以白锦缠头,拖朱衣及地。扮唱不知何词,腔拍恢诡。主人顾而乐之。问:“中国亦有此乐乎?”曰:“有”。主人请拟其声,遂击桌为度一曲。主人喜曰:“异哉!声如凤鸣龙啸,从未曾闻。”
译文:天亮后,才抵达都城。这座都城的城墙是用黑色石头砌筑的,颜色像墨一样黑。高耸的楼阁几乎达百尺之高,但很少使用瓦片,而是以红色石板作为屋顶覆盖。拾一块碎石在指甲上磨磨,和红色的朱砂没有两样。这时正好退朝,朝中有一顶大轿子出来,村人指着说:“这是宰相。”马骥一看,那人两只耳朵朝后长着,三个鼻孔,睫毛像帘子一样遮住了眼睛。又出来几个骑马的,村人说:“这是大夫。”挨着指出各人的官职,大都是披头散发、相貌狰狞的丑八怪。随着官职逐渐降低,丑相也稍稍减弱。一会儿,马骥往回走,街市上的人看见他,吓得大声嚷叫着,跌跌撞撞地跑了,就像碰上了怪物。村人再三说明,街市上的人才敢远远地站着看。回去以后,罗刹国里老老小小都知道了山村有一个奇怪的人。于是大小官员都想见识见识,就叫村里的人邀请马骥过去。可是每到一家,看门人总是把门关死,男女老少偷偷地从门缝里往外瞅着议论着。整整一天,没有一个敢开门让马骥进去的。村人说:“这里有一个执戟郎,曾为先王出使外国。他见得多,可能不会害怕你。”领着马骥去登门拜访。那位执戟郎果然很高兴,把马骥奉为上宾。马骥看他的相貌,像有八九十岁,眼睛突出,胡须卷曲得像刺猬。执戟郎说:“我年轻时,曾奉国王的命令,出使过许多国家,唯独没有去过中国。如今我一百二十多岁了,能有幸看到上国的人物,这可要报告天子。但是我已经退职,十多年不去朝廷了。明天早上,就为你去一趟。”说完,备了酒菜,招待马骥。酒过数巡,出来十多名歌女,轮流歌舞。都长得像夜叉样,全用白锦缠着头,红色的衣服拖在地上。不知扮的什么角色,唱的什么歌词,腔调节奏都很特别。主人看着很满意,问:“中国也有这样好的歌舞吗?”马骥说:“有。”主人请马骥模仿几句。马骥就用手敲着桌子唱了一曲,主人高兴地说:“真妙啊!你的歌声就像凤鸣龙啸,我从没听到过。”
注释:¹相国:宰相。²大夫:古诸侯国中,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这里指位次于相国的高级官员。³杀:煞;减。⁴百口解说:极力解说。百,多。口,代指语言。⁵执戟郎:古代警卫宫门的官员。秦汉郎宫中有中郎、侍郎、郎中等,负责执戟宿卫殿门,故称执戟郎。⁶揖:拱手为礼。这里是尊奉的意思。⁷卷:弯曲。⁸腔拍恢诡:腔调和节奏都很特别。恢诡,离奇。
翼日趋朝,荐诸国王。王忻然下诏,有二三大夫言其怪状,恐惊圣体,王乃止。郎出告马,深为扼腕。居久之,与主人饮而醉,把剑起舞,以煤涂面作张飞。主人以为美,曰:“请君以张飞见宰相,厚禄不难致。”马曰:“游戏犹可,何能易面目图荣显?”主人强之,马乃诺。主人设筵,邀当路者,令马绘面以待。客至,呼马出见客。客讶曰:“异哉!何前媸而今妍也!”遂与共饮,甚欢。马婆娑歌“弋阳曲”,一座无不倾倒。明日交章荐马,王喜,召以旌节。既见,问中国治安之道,马委曲上陈,大蒙嘉叹,赐宴离宫。酒酣,王曰:“闻卿善雅乐,可使寡人得而闻之乎?”马即起舞,亦效白锦缠头,作靡靡之音。王大悦,即日拜下大夫。时与私宴,恩宠殊异。久而官僚知其面目之假,所至,辄见人耳语,不甚与款洽。马至是孤立,怡然不自安。遂上疏乞休致,不许;又告休沐,乃给三月假。
翼日趋朝,荐诸国王。王忻然下诏,有二三大夫言其怪状,恐惊圣体,王乃止。郎出告马,深为扼(è)¹。居久之,与主人饮而醉,把剑起舞,以煤涂面作张飞。主人以为美,曰:“请君以张飞见宰相,厚禄不难致。”马曰:“游戏犹可,何能易面目图荣显²?”主人强之,马乃诺。主人设筵(yán),邀当路者³,令马绘面以待。客至,呼马出见客。客讶曰:“异哉!何前媸(chī)而今妍也!”遂与共饮,甚欢。马婆娑歌“弋(yì)阳曲”,一座无不倾倒。明日交章荐马,王喜,召以旌(jīng)。既见,问中国治安之道,马委曲¹⁰上陈,大蒙嘉叹,赐宴离宫¹¹。酒酣(hān),王曰:“闻卿善雅乐,可使寡人得而闻之乎?”马即起舞,亦效白锦缠头,作靡(mǐ)靡之音¹²。王大悦,即日拜¹³下大夫¹⁴。时与私宴¹⁵,恩宠殊异。久而官僚知其面目之假,所至,辄(zhé)见人耳语,不甚与款洽。马至是孤立,怡然不自安¹⁶。遂上疏乞休致¹⁷,不许;又告休沐¹⁸,乃给三月假。
译文:第二天,执戟郎上朝,把马骥推荐给国王。国王高兴地要下诏书召见。有两三个大夫说,马骥样子怪异,怕惊吓了皇上龙体,国王才没有召见他。执戟郎出来告诉马骥,深表惋惜。马骥和他一同居住了好多天,同主人一同畅饮,喝醉了,拔剑起舞,用煤粉抹在脸上扮成张飞的模样。主人认为很美,说:“你的扮相真美,我建议你打扮成张飞去见宰相,宰相一定乐意用你,高官厚禄不难到手。”马骥说:“嘻,闹着玩玩还行,怎么能换个假脸去谋取荣华富贵呢?”主人再三强求,马骥才应了。主人马上备了酒筵,请那些大官们来喝酒,叫马骥画了脸等着。不久客人来了,主人喊马骥出来见客。客人惊讶地说:“奇怪,怎么前几天那样丑陋,今天又如此英俊了!”于是大家就同马骥一起喝酒,欢乐异常。马骥跳着舞,唱了一首《弋阳曲》,满座的客人无不倾倒。第二天,大官们纷纷上奏国王,推荐马骥。国王高兴,派使者持旌节以礼召见他。见面后,国王问马骥中国治国安邦的办法,马骥原原本本地陈述了一番。国王大加赞赏,在别宫赐宴款待。喝到畅快的时候,国王说:“听说你善唱优雅的乐曲,能不能叫寡人欣赏欣赏?”马骥便起身舞起来,也仿效罗刹舞女的样子用白锦缠头,唱些靡靡之音。国王高兴极了,当天就封他为下大夫。并经常请马骥参加家宴,对他格外宠爱。时间长了,那些官僚们都知道了马骥的面目是假的。他无论走到哪里,总是看见人们小声耳语,不愿意同他接近。马骥感到很孤立,心里很不安,就上书国王要求辞职,国王不准。他又要求休假,国王便给了他三个月的假期。
注释:¹扼腕:紧握己腕,表示惋惜。²易面目图荣显:改换面貌来谋取荣华显贵:指迎合世俗所好,换取功名利禄。易,改变。³当路者:居于要职的人,指掌握政权的官员。⁴婆娑:形容舞姿;此指起舞。⁵弋阳曲:南曲腔调的一种,明清时代流行于江西弋阳,故名。《顾曲麈谈》谓弋阳腔是“俗腔”,昆山腔是“雅乐”。马骥唱俗腔,罗刹国王却认为是“雅乐”;这说明罗刹国雅俗颠倒。⁶倾倒:佩服。⁷交章:纷纷上奏章。⁸召以旌节:派人持旌节去召见他。古礼,君有所命,召唤大夫用旌、旃。旌节,以竹为竿,上缀以旄牛尾和五彩鸟羽,古代出使者持之,以为凭证。⁹治安之道:治国安邦的法则。¹⁰委曲:原原本本地。¹¹离宫:别宫。古时帝王于正式宫殿之外,别筑官室,供随时游处,称“离宫”。¹²靡靡之音:淫靡的乐曲;本指俗腔,而罗刹国好之,视为雅乐。¹³拜:授官。¹⁴下大夫:古官名,周王室及诸侯各国,卿以下有大夫,大夫分上中下三等。¹⁵时与私宴:经常参加皇帝的家宴。与,参与。¹⁶怡然不自安:不安的样子。¹⁷乞休致:请求辞宫家居。清制,自陈衰老而批准休致的,称“自请休致”;非自己所请,谕旨令其休致的,称“勒令休致”。¹⁸休沐:休息沐浴;指短期休假。汉制,吏五日一休沐;唐代十日一休沐。
于是乘传载金宝,复归村。村人膝行以迎。马以金资分给旧所与交好者,欢声雷动。村人曰:“吾侪小人受大夫赐,明日赴海市,当求珍玩以报”,问:“海市何地?”曰:“海中市,四海鲛人,集货珠宝。四方十二国,均来贸易。中多神人游戏。云霞障天,波涛间作。贵人自重,不敢犯险阻,皆以金帛付我辈代购异珍。今其期不远矣。”问所自知,曰:“每见海上朱鸟往来,七日即市。”马问行期,欲同游瞩,村人劝使自贵。马曰:“我顾沧海客,何畏风涛?”未几,果有踵门寄资者,遂与装资入船。船容数十人,平底高栏。十人摇橹,激水如箭。凡三日,遥见水云幌漾之中,楼阁层叠,贸迁之舟,纷集如蚁。少时抵城下,视墙上砖皆长与人等,敌楼高接云汉。维舟而入,见市上所陈,奇珍异宝,光明射目,多人世所无。
于是乘传¹载金宝,复归村。村人膝行以迎。马以金资分给旧所与交好者,欢声雷动。村人曰:“吾侪小人受大夫赐,明日赴海市,当求珍玩以报”,问:“海市何地?”曰:“海中市,四海鲛人²,集货珠宝。四方十二国,均来贸易。中多神人游戏。云霞障天,波涛间作。贵人自重,不敢犯险阻,皆以金帛付我辈代购异珍。今其期不远矣。”问所自知,曰:“每见海上朱鸟往来,七日即市。”马问行期,欲同游瞩(zhǔ),村人劝使自贵。马曰:“我顾沧海客,何畏风涛?”未几,果有踵(zhǒng)门寄资者,遂与装资入船。船容数十人,平底高栏。十人摇橹(lǔ),激水如箭。凡三日,遥见水云幌(huǎng)漾之中,楼阁层叠,贸迁之舟,纷集如蚁。少时抵城下,视墙上砖皆长与人等,敌楼³高接云汉。维舟而入,见市上所陈,奇珍异宝,光明射目,多人世所无。
译文:    于是马骥坐官车载着金宝又回到了山村。村人跪在路上迎接他,马骥把金钱分给过去与他结交的那些朋友,村里欢声雷动。村人说:“我们这些小人受到大夫的恩赐,明天去海市,寻求些珍贵玩物,来报答大夫。”马骥问:“海市在什么地方?”村人说:“海市是四海蛟人聚集在那里卖珠宝的地方。到时四方十二国,都去做买卖。集市中还有许多神人来游玩。云霞遮天,波涛汹涌。那些贵人们都珍惜自己,不敢去冒险,只是把银钱交给我们,替他们买奇珍异宝。现在离海市的日子不远了。”马骥问他们怎么知道日期,村人说:“如果看见海上有红色的鸟飞来飞去,七天以后就是海市。马骥问他们动身的日期,想一起去看看。村人劝他自己珍重。马骥说:“我本来就是海上客,还怕什么风涛浪涌。”没过几天,果然有人登门送钱托他们买东西。马骥就和村人把钱装上船,一起去了。船能容几十个人,船底是平的,栏杆高高的,有十个人摇橹,船像飞箭一样行进。走了三天,远远看见水云荡漾之中,楼阁层层叠叠,各处来做买卖的船,像蚂蚁一样纷纷聚集。不多会儿,来到城下,见墙上的砖,都和人一样长,城楼高得接天。他们系好船进城,见集市上摆放的货物,全是奇珍异宝,光彩夺目,都是人世间没有的。
注释:¹乘传:乘驿站的传车。传,传车,古代驿站的公用车辆。²鲛人:神话传说,谓南海有鲛人,善纺织,所织薄纱叫“鲛绡”;鲛人常哭泣,其泪则凝为珠,见《博物志》和《述异记》。³敌楼:城楼。⁴云汉:天河,这里指高空。
一少年乘骏马来,市人尽奔避,云是“东洋三世子。”世子过,目生曰:“此非异域人。”即有前马者来诘乡籍。生揖道左,具展邦族。世子喜曰:“既蒙辱临,缘分不浅!”于是授生骑,请与连辔。乃出西城,方至岛岸,所骑嘶跃入水。生大骇失声。则见海水中分,屹如壁立。俄睹宫殿,玳瑁为梁,鲂鳞作瓦,四壁晶明,鉴影炫目。下马揖入。仰视龙君在上,世子启奏:“臣游市廛,得中华贤士,引见大王。”生前拜舞。龙君乃言:“先生文学士,必能衙官屈、宋。欲烦椽笔赋‘海市’,幸无吝珠玉。”生稽首受命。授以水晶之砚,龙鬣之毫,纸光似雪,墨气如兰。生立成千余言,献殿上。龙君击节曰:“先生雄才,有光水国矣!”遂集诸龙族,宴集采霞宫。酒炙数行,龙君执爵向客曰:“寡人所怜女,未有良匹,愿累先生。先生倘有意乎?”生离席愧荷,唯唯而已。龙君顾左右语。无何,宫女数人扶女郎出,佩环声动,鼓吹暴作,拜竟睨之,实仙人也。女拜已而去。少时酒罢,双鬟挑画灯,导生入副宫,女浓妆坐伺。珊瑚之床饰以八宝,帐外流苏缀明珠如斗大,衾褥皆香软。天方曙,雏女妖鬟,奔入满侧。生起,趋出朝谢。拜为驸马都尉。以其赋驰传诸海。诸海龙君,皆专员来贺,争折简招驸马饮。生衣绣裳,坐青虬,呵殿而出。武士数十骑,背雕弧,荷白棓,晃耀填拥。马上弹筝,车中奏玉。三日间,遍历诸海。由是“龙媒”之名,噪于四海。宫中有玉树一株,围可合抱,本莹澈如白琉璃,中有心淡黄色,稍细于臂,叶类碧玉,厚一钱许,细碎有浓阴。常与女啸咏其下。花开满树,状类薝葡。每一瓣落,锵然作响。拾视之,如赤瑙雕镂,光明可爱。时有异鸟来鸣,毛金碧色,尾长于身,声等哀玉,恻人肺腑。生闻之,辄念故土。因谓女曰:“亡出三年,恩慈间阻,每一念及,涕膺汗背。卿能从我归乎?”女曰:“仙尘路隔,不能相依。妾亦不忍以鱼水之爱,夺膝下之欢。容徐谋之。”生闻之,涕不自禁。女亦叹曰:“此势之不能两全者也!”明日,生自外归。龙王曰:“闻都尉有故土之思,诘旦趣装,可乎?”生谢曰:“逆旅孤臣,过蒙优宠,衔报之思,结于肺腑。容暂归省,当图复聚耳。”入暮,女置酒话别。生订后会,女曰:“情缘尽矣。”生大悲,女曰:“归养双亲,见君之孝,人生聚散,百年犹旦暮耳,何用作儿女哀泣?此后妾为君贞,君为妾义,两地同心,即伉俪也,何必旦夕相守,乃谓之偕老乎?若渝此盟,婚姻不吉。倘虑中馈乏人,纳婢可耳。更有一事相嘱:自奉衣裳,似有佳朕,烦君命名。”生曰:“其女耶可名龙宫,男耶可名福海。”女乞一物为信,生在罗刹国所得赤玉莲花一对,出以授女。女曰:“三年后四月八日,君当泛舟南岛,还君体胤。”女以鱼革为囊,实以珠宝,授生曰:“珍藏之,数世吃着不尽也。”天微明,王设祖帐,馈遗甚丰。生拜别出宫,女乘白羊车。送诸海涘。生上岸下马,女致声珍重,回车便去,少顷便远,海水复合,不可复见。生乃归。
一少年乘骏马来,市人尽奔避,云是“东洋三世子¹。”世子过,目生曰:“此非异域人。”即有前马者²来诘(jié)乡籍。生揖(yī)道左,具展³邦族。世子喜曰:“既蒙辱临,缘分不浅!”于是授生骑,请与连辔(pèi)。乃出西城,方至岛岸,所骑嘶跃入水。生大骇(hài)失声。则见海水中分,屹(yì)如壁立。俄睹宫殿,玳(dài)(mào)为梁,鲂鳞作瓦,四壁晶明,鉴影炫目。下马揖入。仰视龙君在上,世子启奏:“臣游市廛(chán),得中华贤士,引见大王。”生前拜舞。龙君乃言:“先生文学士,必能衙官屈、宋。欲烦椽(chuán)赋‘海市’,幸无吝珠玉¹⁰。”生稽(qǐ)首受命。授以水晶之砚,龙鬣(liè)之毫¹¹,纸光似雪,墨气如兰。生立成千余言,献殿上。龙君¹²击节¹³曰:“先生雄才,有光水国矣!”遂集诸龙族,宴集采霞宫。酒炙(zhì)数行,龙君执爵向客曰:“寡人所怜女,未有良匹,愿累先生。先生倘有意乎?”生离席¹⁴愧荷¹⁵,唯唯而已。龙君顾左右语。无何,宫女数人扶女郎出,佩环¹⁶声动,鼓吹暴作,拜竟睨(nì)之,实仙人也。女拜已而去。少时酒罢,双鬟(huán)¹⁷挑画灯,导生入副宫¹⁸,女浓妆坐伺。珊瑚之床饰以八宝¹⁹,帐外流苏²⁰缀明珠如斗大,衾(qīn)(rù)皆香软。天方曙,雏女妖鬟(huán),奔入满侧。生起,趋出朝谢。拜为驸马都尉²¹。以其赋驰传诸海。诸海龙君,皆专员来贺,争折简招驸马饮。生衣绣裳,坐青虬(qiú)²²,呵殿²³而出。武士数十骑,背雕弧,荷白棓,晃耀填拥。马上弹筝²⁴,车中奏玉²⁵。三日间,遍历诸海。由是“龙媒”之名,噪于四海。宫中有玉树一株,围可合抱,本莹澈如白琉璃,中有心淡黄色,稍细于臂,叶类碧玉,厚一钱许,细碎有浓阴。常与女啸咏其下。花开满树,状类薝(zhān)葡。每一瓣落,锵(qiāng)然作响。拾视之,如赤瑙²⁶雕镂,光明可爱。时有异鸟来鸣,毛金碧色,尾长于身,声等哀玉²⁷,恻(cè)人肺腑。生闻之,辄(zhé)念故土。因谓女曰:“亡出三年,恩慈间阻²⁸,每一念及,涕膺(yīng)汗背²⁹。卿能从我归乎?”女曰:“仙尘³⁰路隔,不能相依。妾亦不忍以鱼水之爱³¹,夺膝下之欢³²。容徐谋之。”生闻之,涕不自禁。女亦叹曰:“此势之不能两全者也!”明日,生自外归。龙王曰:“闻都尉有故土之思,诘(jié)旦趣装,可乎?”生谢曰:“逆旅孤臣,过蒙优宠,衔报之思³³,结于肺腑。容暂归省,当图复聚耳。”入暮,女置酒话别。生订后会,女曰:“情缘尽矣。”生大悲,女曰:“归养双亲,见君之孝,人生聚散,百年犹旦暮耳,何用作儿女哀泣?此后妾为君贞³⁴,君为妾义³⁵,两地同心,即伉(kàng)(lì)也,何必旦夕相守,乃谓之偕老乎?若渝此盟,婚姻不吉。倘虑中馈乏人³⁶,纳婢³⁷可耳。更有一事相嘱:自奉衣裳³⁸,似有佳朕³⁹,烦君命名。”生曰:“其女耶可名龙宫,男耶可名福海。”女乞一物为信⁴⁰,生在罗刹国所得赤玉莲花一对,出以授女。女曰:“三年后四月八日,君当泛舟南岛,还君体胤(yìn)⁴¹。”女以鱼革为囊,实以珠宝,授生曰:“珍藏之,数世吃着不尽也。”天微明,王设祖帐⁴²,馈遗甚丰。生拜别出宫,女乘白羊车。送诸海涘⁴³。生上岸下马,女致声珍重,回车便去,少顷便远,海水复合,不可复见。生乃归。
译文:有一位少年骑着骏马走过来,集市上的人都急忙躲开,说是“东洋三世子”来了。世子过来,看见马骥,说:“这不是偏远小国来的人。”接着就有个在马前开路的人问马骥乡籍是哪里,马骥站在路旁行了礼,详细讲了自己的籍贯和姓氏。世子高兴地说:“你既然能屈尊来到这里,说明我们的缘分不浅。”于是就给他一匹马,请他同行。二人出了西城,刚走到岸边,骑的马嘶叫着跃进水中,马骥吓得失声喊叫。却见海水从中间分开,两边的水像墙壁一样屹立着。一会儿,看见一座宫殿,玳瑁装饰的梁,鱼鳞片做的瓦,四壁亮如水晶,夺目耀眼,能照出人影。马骥下马,世子拱手将他请入,抬头看见龙王坐在殿上。世子启奏道:“臣游览海市,遇见这位中华贤士,领他来参见大王。”马骥上前跪拜行礼。龙王说:“先生既然是位有文才的学士,一定能够胜过屈原、宋玉。我想烦劳你的大手笔,写一篇描写海市的文章,希望你不要吝惜你的妙词。”马骥叩头答应了。龙王给他一方水晶砚台,一枝龙须笔,光滑如雪的纸张,香气如兰的墨。马骥立时写出了篇千余言的文章,呈献给龙王。龙王赞赏说:“先生真是高才,给水国添了光彩!”接着召集龙族,在采霞宫举行盛宴。酒过几巡,龙王举杯向马骥说:“寡人有个爱女,还没有许配人家,愿意把她许给先生,先生意思如何?”马骥忙离席站起,惭愧地表示感激,连连答应。龙王便对左右说了。不一会儿,有几个宫女扶着一个女郎出来,佩环声声,鼓乐齐奏。拜完天地,马骥偷眼一看,那女郎真是一位天仙。龙女拜完天地就走了。不多会,宴席散了,头结双鬟的年轻宫女挑着宫灯,领着马骥进了旁宫。龙女正浓妆坐等。珊瑚做的床上,装饰着各种珠宝;帐外流苏,缀着斗大的明珠;床上的被褥又香又软。天刚亮,便有许多年轻美貌的丫鬟使女前来侍候。马骥起床后,上朝拜谢。龙王封他为驸马都尉,并把他写的《海市赋》传送四海龙宫。四海龙王都派专员来祝贺,争着下请柬请驸马赴宴。马骥身穿锦绣衣衫,坐着青龙拉的车子,前呼后拥,外出赴宴。几十名骑马的武士都身佩雕弓,扛着白色的棍杖,威风凛凛。骑马的弹筝,坐车的奏玉,三天里,游遍各海。从此“龙媒”的名字,传遍四海。龙宫之中有一株玉树,非常粗大,需要一人合抱才能抱得过来。这棵玉树晶莹剔透,像是白琉璃一样,中间有心,淡黄色,比手臂稍细一些。叶子像碧玉,大约有铜钱那么厚,很细很小。因为叶子极多,所以树下常有浓荫。马骥没事的时候,就会和龙女在树下面吟诵、唱歌。玉树开花后,花儿像栀子花一样,每一颗花瓣落下来,都发出铿然的声音。马骥捡起来一看,花瓣就好像是镂空的红色玛瑙,非常漂亮。有时候,树上还会有奇怪的鸟儿来叫,这种鸟儿有着金色与碧色羽毛,尾巴比身子还长,歌声就像是玉制乐器发出的声音,而且有点凄凉。听了鸟儿的歌声,马骥不由得想起了家乡。于是他对龙女说:“我出来已经三年,这三年一直没有回家,每次一想到父母,我就很惭愧。你能跟我一起回家,看看我的父母吗?”龙女说:“仙和人不同路,我不能跟你去。不过,我也不忍心把你留下来,为我们的鱼水之爱,断了你回家看望父母的孝心。这样吧,这事咱们慢慢商量。”马骥听了后,知道龙女不想让他回家,不由得流泪。龙女听了之后,感慨地说:“唉,看来并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呀。”次日,马骥刚从外面回来,龙王对马骥说:“听说驸马想念家乡了,这样吧,明天早上你就带上东西回家,怎么样?”马骥谢了龙王,说道:“我本是一个逆旅孤客,蒙您对我的照顾,才有了今天。这份恩情我会永远记得,日后我一定会报答。现在,我只希望能够回家看看父母。”到了晚上,龙女弄来美酒,和马骥告别。马骥说自己只是暂时回家看看,以后还会回来。但龙女却说,两人的缘分已经结束了。马骥舍不得,不由得悲伤。龙女说:“你回家奉养双亲,这是你的孝顺,人生聚聚散散,百年之间也不过只是一息而已,何必学那小儿女哭泣呢?自此以后,妾身不会再改嫁,你也会要我守住真心,咱们虽然在不同的地方,却是同心同德,这样不还是好夫妻吗?何必非要天天守在一起,才说是白头偕老呢?如果你违背了这段婚姻,那么你我都会不吉利。如果你需要人照顾老人孩子,操持家务,可以买婢女。我还有一件事情要嘱咐你,我好像怀孕了,你给我们的孩子赐个名吧。”马骥听了,说:“如果是女孩,就叫她龙宫;如果是男孩,就叫他福海。”龙女又要一件东西作为信物,马骥拿出来在罗刹国得到的一对赤玉莲花,交给了龙女。龙女说:“三年后,四月八日,你可以泛舟到南岛,到时候我把两个孩子交给你。”龙女又拿出了鱼皮制成的革囊,塞满了珠宝,交给马骥说:“把这些珠宝好好收藏着,你几辈子都吃不完。”天刚刚亮,龙王就设宴为马骥送行,还送给他许多宝贝。马骥拜谢之后,骑着(之前东洋三世子给他的)马,离开了龙宫。龙女乘坐白羊车,一直把马骥送到了海边,马骥上了岸,下了马,龙女说了一声“珍重”,然后乘车回去了,过了一会儿白羊车远了,原本分开的海水又恢复了原状。等到看不到龙女了,马骥就回家了。
注释:¹世子:帝王或诸侯的嫡妻所生之子。²前马者:在马前开路的人。³具展:一一陈述。⁴邦族:籍贯与姓氏。⁵玳瑁:以玳瑁为饰的屋梁。玳瑁,龟类动物,背甲光亮,可作装饰。⁶拜舞:跪拜舞蹈。舞蹈,占朝仪之一。⁷衙官屈、宋:意思是超过屈原、宋玉。衙官,唐代刺史的属官。以屈原、宋玉为其衙官,是说自己的作品压倒屈、宋。⁸椽笔:如椽之笔,比喻能写文章的大手笔。⁹赋海市:写一篇描写海市的赋。赋,文体名,这里指作赋。¹⁰珠玉:比喻美好的文章。¹¹龙鬣之毫,纸光似雪,墨气如兰。生立成千余言,献殿上。¹²龙君:用龙的鬣毛制成的笔。¹³击节:抚手或拍板以调节乐曲,表示激赏。这里指赞赏。¹⁴离席:离座站起,表示恭敬。¹⁵愧荷:以自愧的心情表示感激。¹⁶珮环:佩和环都是古时佩在身上的玉饰。¹⁷双鬟:指幼婢。古时幼女结双鬟。¹⁸副官:旁宫。¹⁹八宝:指金银、珍珠、玛瑙等各种珠宝。²⁰流苏:用彩丝或鸟羽做成的垂缨。²¹驸马都尉:官名,汉武帝时置,掌副车之马,秩二千石,多以宗室及外戚诸公子孙担任。魏晋以后,帝婿例加驸马都尉称号,简称驸马,皆非实职。²²驾青虬:驾驭青虬拉的车子。²³呵殿:古时贵官出行的威仪,呵,在前喝道。殿,在后随从。²⁴筝:古代弦乐的一种。²⁵玉:指玉笛之类的管乐。薝葡。每一瓣落,锵然作响,拾视之,如:栀子花。²⁶赤瑙:红色玛瑙。²⁷声等哀玉:声音如同玉制乐器所奏的哀婉曲调。²⁸恩慈间阻:指与父母隔离。父母慈爱有恩,故以“恩慈”代称。²⁹涕膺汗背:泪下沾胸,汗流浃背;形容悲伤与惶恐。³⁰仙尘:仙境与尘世。³¹鱼水之爱:喻夫妇之爱。³²膝下之欢:指父子之情。³³衔报之诚:感恩图报的心情。报,指环报恩。³⁴贞:封建时代妻不改嫁叫“贞”。³⁵义:此指封建时代丈夫因妻守贞,己亦不重婚另娶。³⁶中匮乏人:无人主持家务。古代妇女在家料理饮食、祭品等事务,叫做“主中馈”。³⁷纳婢:以婢女为妾。封建时代纳妾不算娶妻,这样仍然算作对前妻“守义”。³⁸自奉裳衣:意为自结婚以来。奉裳衣,指妻子侍奉丈夫衣着。古时上曰衣,下曰裳。³⁹佳朕:佳兆,指怀孕。朕,征兆。⁴⁰信:信物;凭证。⁴¹体胤:亲生儿女。胤,后嗣。⁴²设祖帐:设宴饯别。古时出行,为行者祭奠路神,祝福饯别,叫“祖祭”。祖祭时设置的帷帐叫“祖帐”。⁴³海涘:海边,水边。
自浮海去,家人无不谓其已死;及至家人皆诧异。幸翁媪无恙,独妻已去帷。乃悟龙女“守义”之言,盖已先知也。父欲为生再婚,生不可,纳婢焉。谨志三年之期,泛舟岛中。见两儿坐在水面,拍流嬉笑,不动亦不沉。近引之,儿哑然捉生臂,跃入怀中。其一大啼,似嗔生之不援己者。亦引上之。细审之,一男一女,貌皆俊秀。额上花冠缀玉,则赤莲在焉。背有锦囊,拆视,得书云:“翁姑俱无恙。忽忽三年,红尘永隔;盈盈一水,青鸟难通,结想为梦,引领成劳。茫茫蓝蔚,有恨如何也!顾念奔月姮娥,且虚桂府;投梭织女,犹怅银河。我何人斯,而能永好?兴思及此,辄复破涕为笑。别后两月,竟得孪生。今已啁啾怀抱,颇解言笑;觅枣抓梨,不母可活。敬以还君。所贻赤玉莲花,饰冠作信。膝头抱儿时,犹妾在左右也。闻君克践旧盟,意愿斯慰。妾此生不二,之死靡他。奁中珍物,不蓄兰膏;镜里新妆,久辞粉黛。君似征人,妾作荡妇,即置而不御,亦何得谓非琴瑟哉?独计翁姑已得抱孙,曾未一觌新妇,揆之情理,亦属缺然。岁后阿姑窀穸,当往临穴,一尽妇职。过此以往,则‘龙宫’无恙,不少把握之期;‘福海’长生,或有往还之路。伏惟珍重,不尽欲言。”生反覆省书揽涕。两儿抱颈曰:“归休乎!”生益恸抚之,曰:“儿知家在何许?”儿啼,呕哑言归。生视海水茫茫,极天无际,雾鬟人渺,烟波路穷。抱儿返棹,怅然遂归。
自浮海去,家人无不谓其已死;及至家人皆诧异。幸翁媪(ǎo)无恙,独妻已去帷。乃悟龙女“守义”之言,盖已先知也。父欲为生再婚,生不可,纳婢焉。谨志三年之期,泛舟岛中。见两儿坐在水面,拍流嬉笑,不动亦不沉。近引之,儿哑然¹捉生臂,跃入怀中。其一大啼,似嗔(chēn)生之不援己者。亦引上之。细审之,一男一女,貌皆俊秀。额上花冠缀玉,则赤莲在焉。背有锦囊,拆视,得书云:“翁姑俱无恙。忽忽三年,红尘永隔;盈盈一水,青鸟难通²,结想为梦,引领成劳。茫茫蓝蔚,有恨如何也!顾念奔月姮娥,且虚桂府³;投梭(suō)织女,犹怅银河。我何人斯,而能永好?兴思及此,辄复破涕为笑。别后两月,竟得孪生。今已啁(zhōu)(jiū)怀抱,颇解言笑;觅(mì)枣抓梨,不母可活。敬以还君。所贻(yí)赤玉莲花,饰冠作信。膝头抱儿时,犹妾在左右也。闻君克践旧盟,意愿斯慰。妾此生不二,之死靡他。奁(lián)中珍物,不蓄兰膏;镜里新妆,久辞粉黛。君似征人,妾作荡妇,即置而不御¹⁰,亦何得谓非琴瑟¹¹哉?独计翁姑已得抱孙,曾未一觌(dí)新妇,揆(kuí)之情理,亦属缺然。岁后阿姑窀(zhūn)(xī)¹²,当往临穴¹³,一尽妇职。过此以往,则‘龙宫’无恙,不少把握¹⁴之期;‘福海’长生,或有往还之路。伏惟¹⁵珍重,不尽欲言。”生反覆省书揽涕¹⁶。两儿抱颈曰:“归休乎¹⁷!”生益恸抚之,曰:“儿知家在何许?”儿啼,呕哑言归。生视海水茫茫,极天无际,雾鬟(huán)人渺¹⁸,烟波路穷¹⁹。抱儿返棹,怅然遂归。
译文:自从马骥被海水漂走,人们都以为他已经死了。他一到家,家里人无不惊疑。幸亏父母都健在,只有妻子已经改嫁了。马骥这才明白龙女“守义”的话,原来已经先知道自己的妻子改嫁了。父亲还想让马骥再娶妻,马骥没有答应,只是买了一个婢女。马骥一直记着三年之期,三年之后四月八日,他乘船到了海岛上,看到两个孩子在拍水嬉戏。那两个孩子坐在水面上,并不会沉下去。马骥到跟前用手一拉,一个小孩笑着抓住马骥的手臂,跳入他怀里;另一个大声哭起来,似乎怪马骥不拉自己,马骥就把他也拉上来。马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儿一女,长得都很俊秀。两个孩子的帽子,都装饰着宝玉,正是当初马骥给龙女做信物的赤玉莲花。儿子的身上还有一个锦囊,马骥拆开一看,上面是龙女写的一封信,信上说:“公婆想必都安康吧!转眼已过三年,红尘永远隔离了我们,盈盈一带之水,书信难通。朝思暮想,只有梦中才能相见;殷切地盼望,盼得脖子发酸。面对茫茫大海,有恨又有什么办法呢?又想奔月的嫦娥,尚且独守月宫;投梭的织女,也在天河一边惆怅。我是什么人,哪能永远和爱人相聚?每每想到这里,便又破涕为笑。你离开两个月之后,我竟然生了一对龙凤胎。现在他们已经长大了,能听懂人说话了,也可以吃东西,离开我也能活下去了,所以我把他们送给了你。你所赠的赤玉莲花,我把他们镶嵌在了帽子上。以后你抱他们在腿上,逗他们的时候,就好像我在你身边一样。知道你履行了过去的盟誓,心里很安慰。我这一生不会有二心,到死不会再嫁别人。梳妆匣里不再放兰膏;对镜梳妆,久已不涂抹脂粉。你就好比久出远门的游子,我就是游子之妇,虽然远隔两地,但我们仍是恩爱夫妻。只是想公婆虽然已经抱上孙子,却从没见过儿媳,按情理说,也是个缺陷。一年后婆婆安葬时,我一定亲临墓穴,尽儿媳孝道。从此以后,则‘龙宫’平安,还有见面之期;‘福海’长寿,或许还能来往。希望你多多珍重,想要说的话是说不完的。”马骥反复读着书信,泪流不止。两个孩子抱着他的脖子说:“回家吧。”马骥更加悲痛,抚摸着他们说:“我儿知道家在什么地方?”孩子更加哭闹,伊伊呀呀地喊着要回家。马骥望着茫茫大海,无边无际,看不见龙女的影子;波浪翻腾,没有去龙宫的道路。只好抱着孩子掉转船头,满腹惆怅地回去了。
注释:¹哑然:发出笑声的样子,哑,笑声。²盈盈一水,青鸟难通:意谓虽然一水之隔,但却音信难通。盈盈,水清浅的样子。青鸟:借指使者。引领:形容殷切盼望。领,颈。³奔月姮娥,且虚桂府:意谓象嫦娥这样仙女尚且在月宫孤身独处。姮娥,即嫦娥,传说是后羿的妻子,因偷吃不死药,飞升月官。⁴投梭织女,犹怅银河:意谓天上的织女,尚且因天河阻隔,不能同牛郎团聚,而感到惆怅。织女,神话人物,为天帝孙女,长年织造云锦,嫁与河西牛郎以后,织造中断,天帝怒,责令她与牛郎分离,只准每年七夕渡河与牛郎相会。故事初见于《古诗十九首》。怅,恨。银河,天河。⁵斯:兮,语气词。⁶啁啾:小鸟鸣声。这里形容幼儿学话的声音。⁷克践旧盟:能够履行旧时的盟誓;指守义不娶。克,能。⁸之死靡他:到老死也无他心;指誓不改嫁。⁹荡妇:荡子妇;出游不归者的妻子。¹⁰置而不御:意谓两地远隔,仍保持夫妇名义。御,用。因喻夫妇为琴瑟之设词。¹¹琴瑟:喻夫妇。以琴瑟谐合喻夫妇和合。¹²窀穸:墓穴。这里指下葬。¹³临穴:亲临墓穴。¹⁴把握:携手,握手:指见面。¹⁵伏惟:恭敬地希望。惟,希望。¹⁶揽涕:挥泪。¹⁷归休乎:回家吧?休,语助词。¹⁸雾鬟人渺:意谓已看不到龙女。雾鬟,借指想望中的龙女。渺,渺茫。¹⁹烟波路穷:烟波之上,漫无道路。穷,尽。
生知母寿不永,周身物悉为预具,墓中植松槚百余。逾岁,媪果亡。灵舆至殡宫,有女子缞绖临穴。众惊顾,忽而风激雷轰,继以急雨,转瞬已失所在。松柏新植多枯,至是皆活。福海稍长,辄思其母,忽自投入海,数日始还。龙宫以女子不得往,时掩户泣。一日昼暝,龙女急入,止之曰:“儿自成家,哭泣何为?”乃赐八尺珊瑚一株,龙脑香一帖,明珠百粒,八宝嵌金合一双,为嫁资。生闻之突入,执手啜泣。俄顷,迅雷破屋,女已无矣。
生知母寿不永¹,周身物²悉为预具,墓中植松槚(jiǎ)³百余。逾岁,媪果亡。灵舆至殡宫,有女子缞(cuī)(dié)临穴。众惊顾,忽而风激雷轰,继以急雨,转瞬已失所在。松柏新植多枯,至是皆活。福海稍长,辄思其母,忽自投入海,数日始还。龙宫以女子不得往,时掩户泣。一日昼暝,龙女急入,止之曰:“儿自成家,哭泣何为?”乃赐八尺珊瑚一株,龙脑香一帖,明珠百粒,八宝嵌(qiàn)金合一双,为嫁资。生闻之突入,执手啜泣。俄顷,迅雷破屋,女已无矣。
译文:马骥知道母亲的寿命不长了,把衣服棺木都准备好了,在墓地上种植了一百多棵松树。过了一年,母亲果然死了。灵车刚到墓地,就有一个穿孝服的女子走近墓穴哭吊。众人看到那女子,都面面相觑,有些吃惊。忽然刮起了狂风,天上打雷下雨,转眼之间那女子不见了。墓穴周围的松树,柏树,因为是刚种下,很多都死了,但是那女子来了之后,这些树全都活了。福海稍长大一点,常常思念母亲,忽然自己投入大海,几天后才回来。龙宫因为是女孩不能去,常常关上门独自哭泣。一天,大白天忽然乌云遮天,龙女走进房内,劝女儿说:“儿自己能长大成家,为什么哭泣?”说着赐她一棵八尺高的珊瑚树,一帖龙脑香,一百颗明珠,一对八宝嵌金盒子,作为嫁妆。马骥听说龙女来了,急忙跑进来,拉着手就哭。顷刻间,一声疾雷震破房顶,龙女已经不见了。
注释:¹不永:不长。²周身物:指死者的服饰,棺等物。³槚:楸树。⁴灵舆:灵车。⁵殡宫:停放灵柩的墓穴。⁶缞绖:封建丧礼规定的子女所穿的孝服。缞,披在胸前的麻布。绖,系在额部和腰上的麻带。⁷龙脑香:由龙脑树所提炼的香料,即冰片。⁸一帖:一包。
异史氏曰:“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举世一辙。‘小惭小好,大惭大好’。若公然带须眉以游都市,其不骇而走者盖几希矣!彼陵阳痴子,将抱连城玉向何处哭也?呜呼!显荣富贵,当于蜃楼海市中求之耳!”
异史氏曰:“花面逢迎¹,世情如鬼。嗜(shì)²之癖,举³世一辙(zhé)。‘小惭小好,大惭大好’。若公然带须眉以游都市,其不骇(hài)而走者盖几希矣!彼陵阳痴子,将抱连城玉向何处哭也?呜呼!显荣富贵,当于蜃(shèn)楼海市中求之耳!”
译文:异史氏说:“装出一副假面孔来迎合世俗,如此世态与鬼域无异。颠倒美丑、曲意逢迎的怪癖,天下都有。‘自己感到不满意的,别人却称赞说好;自己感到非常不满意的,别人却大吹特吹。如果公然保持男子汉的本来面目去游逛都城,而不吓得人们四散奔逃,大概一定会很少的了。否则,那个献玉楚王的傻人卞和,又怀抱着价值连城的宝玉向什么地方去哭呢?唉!飞黄腾达,富贵荣耀,该当从海市蜃楼的虚幻世界中去寻求才是!”
注释:¹花面逢迎:意谓装出一副假面目,迎合世俗所好;如此世态与鬼域无异。花面,本指女子饰面,这里指装扮一副假面孔。²嗜痂:谓怪僻的嗜好,天下都有。《南史·刘穆之传》,谓南朝宋人刘邕嗜食疮痂,以为味似鳆鱼。后世因称乖僻的嗜好为“嗜痴”。这里用以比喻颠倒美丑、屈意逢迎的怪癖。³举:全。⁴一辙:一样。⁵小惭小好,大惭大好:意谓世人喜欢虚假的迎合。惭,指曲意取悦别人,违背自己的本心。⁶公然带须眉:句意谓保持男子汉的本色立身行事,耻于媚俗谄世。须眉,胡须、眉毛,代指男子。⁷陵阳痴子:指春秋时楚人卞和,曾受封陵阳侯。卞和在楚山发现一璞玉,曾献给楚厉王和楚武王,都被视为石头。卞和被诬欺诳,先后被刖双脚。楚文王即位,卞和抱璞哭于荆山之下。楚文王使人问之。卞和曰:“臣非悲刖。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为诳,所以悲也。”楚文王使人剖璞,果得宝玉,称为“和氏璧”。见《韩非子·和氏》。⁸连城玉:价值连城的宝玉,指和氏璧。⁹蜃楼海市中求之耳:比喻虚幻世界。蜃,蛟类。旧说蜃能吐气为楼台,称为“蜃楼”,也称“海市”。实为一种因光线折射作用而出现的虚影,多现于海上或沙漠。此句以幻域否定现实。
送归云去雁,淡寒采满溪楼。正佩解湘腰,钗孤楚鬓,鸾鉴分收。凝情望行处路,但疏烟远树织离忧。只有楼前流水,伴人清泪长流。
送归云去雁,淡寒采满溪楼。正佩解¹湘腰,钗(chāi)²楚鬓(bìn),鸾(luán)³分收。凝情望行处路,但疏烟远树织离忧。只有楼前流水,伴人清泪长流。
译文:白云归雁都已经远去,给我留下的只是这嫩寒时节的满天秋色。解佩分钗,临别互赠信物,鸾鸟铜镜也一人一半。凝情遥望去路,只见远树含烟,织成一片离忧。自己滴不尽的眼泪,只有楼前的溪水与之相伴长流。
注释:¹佩解:分别时解佩相赠。²钗孤:指分钗留别。钗,两股笄并为一起,是首饰的一种。³鸾鉴:饰有鸾鸟图案的梳妆镜。
霜华夜永逼衾裯,唤谁护衣篝?今粉馆重来,芳尘未扫,争见嬉游!情知闷来殢酒,奈回肠不醉只添愁。脉脉无言竟日,断魂双鹜南州。
霜华夜永逼衾(qīn)(dāo)¹,唤谁护衣篝(gōu)²?今粉馆重来,芳尘未扫,争见³嬉游!情知闷来殢(tì),奈回肠不醉只添愁。脉脉无言竟日,断魂双鹜(wù)南州
译文:秋深夜浓,寒霜降落,衾被不耐严寒,有谁替我整理衣篝。回到同住的旧馆,想起你还没离开的时候,落花不扫,只是在院子里嬉戏游玩。如今只知心情烦忧时以酒浇愁,却不知这酒百折回肠,不能醉人反而让人多添几分惆怅。整天默默无语,只希望能化为凫鸟飞去与你相聚。
注释:¹衾裯:寝时覆体之具。衾,大被。裯,帐。²衣篝:薰衣用的竹薰笼,篝,竹笼。³争见:怎见。⁴殢酒:病酒,困酒。这里指借酒消愁。殢,困倦。⁵竟日:整日。⁶双鹜:双飞的野鸭。⁷南州:泛指南方州郡。

  上阕开篇以秋景寄托离情。那在云中归去的大雁,就如同离别的李氏已经远去,此时伫立在溪楼上的词人,望着满眼秋色,感觉到了淡淡的寒意,这寒意既是真实的初秋感觉,也是因离别而引起的内心感受。后三句追忆惜别,解佩分钗,相恋的两个人互赠信物,依依惜别。其中“鸾鉴分收”四字化用南朝徐德言和其妻破镜各留一半的情景,暗示破镜难再圆的悲剧结局。

  “凝情望行处路,但疏烟远树织离忧”两句写词人在情人离开后所见所想。他静默地站立在原地,远望着吞没了情人背影的长路,被淡淡疏烟、树影笼罩。词人用“织”字形容烟影交错的景象,静态中表述出一种动态,离忧仿佛词人的内心一般绵软,让人不忍触碰。无法挽留情人的词人,只能看着那楼前默默长流的水,独品伤悲,静静地流泪。“伴人清泪长流”一句,把流水写得善解人意,这种移情入景的手法,表面写水多情,实际上是在影射词人为情所苦。

  在此后,词人开始预想没了恋人陪伴的生活。以往秋深雾浓时,总有伊人为他打理衣服被衾,可如今再也不会有人记起这些了。“念粉馆重来”,词人旧地重游,昔日二人嬉闹的地方,如今尘埃满院,只剩下他一个人在她残留的香气中寻找记忆了。这里词人欲写苦情反写蜜事,以今日的“无”来反衬往昔的“有”,离别对比,用笔曲折,相思的苦痛如娓娓道来。

  “情知”两句为词人以己之情揣度昔日恋人此时的心理,想象着她也和自己一样正被别愁深深困扰,只能借酒来浇愁。但“举杯消愁愁更愁”,酒喝得愈多,思念愈是干回百转,折磨词人。恋人所去之地浮山在江北,而张孝祥所居之地在东南,二人虽然彼此牵挂,却遥遥相隔不能在一起。所以词人“脉脉无言竞日”,看着双宿双飞的凫鸟黯然销魂,遥想“南州”(暗指李氏居住的地方)。

  整首词有景有情,有现实有回忆,也有预想,笔触柔情细腻,直叙中亦有伤怀,平常而不流于呆板,婉转摇曳,情深款款。

参考资料:
1、 林音.《婉约词三百首注析》.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232

lánhuāmàn··sòngguīyúnyàn--zhāngxiàoxiáng

sòngguīyúnyàndànháncǎimǎnlóuzhèngpèijiěxiāngyāochāichǔbìnluánjiànfēnshōuníngqíngwàngxíngchùdànshūyānyuǎnshùzhīyōuzhǐyǒulóuqiánliúshuǐbànrénqīnglèizhǎngliú

shuānghuáyǒngqīnchóuhuànshuígōujīnfěnguǎnzhòngláifāngchénwèisǎozhēngjiànyóuqíngzhīmènláijiǔnàihuíchángzuìzhǐtiānchóumàimàiyánjìngduànhúnshuāngnánzhōu

问从来谁是英雄?一个农夫,一个渔翁。晦迹南阳,栖身东海,一举成功。八阵图名成卧龙,六韬书功在飞熊。霸业成空,遗恨无穷。蜀道寒云,渭水秋风。
问从来谁是英雄?一个农夫¹,一个渔翁²。晦(huì)³南阳,栖身东海,一举成功。八阵图名成卧龙,六韬(tāo)功在飞熊。霸业成空,遗恨无穷。蜀道寒云,渭(wèi)水秋风
译文:请问古往今来谁是真正的英雄,一个是三国的农夫诸葛亮,一个是周朝的渔翁姜太公。一个隐居南阳,一个栖身东海海滨,都是一举成功。诸葛亮名成八阵图,姜太公梦兆飞熊并写下《六韬》兵书。但转眼霸业都成空,带来无穷的遗恨。如今只看到蜀道上的寒云,渭水上的秋风。
注释:¹一位农夫:指诸葛亮。因为他曾经“躬耕南阳”。²一个渔翁:指姜太公,因为他曾经钓于渭水。³晦迹: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踪迹,即隐居。⁴南阳:今属河南,是诸葛亮隐居的地方。⁵卧龙:指诸葛亮。⁶六韬书:相传为姜太公所著的一部兵书。分文、武、虎、豹、龙、犬六韬。⁷飞熊:周文王得姜太公的梦兆。⁸蜀道寒云:极言蜀道之险峻。⁹渭水秋风:言在羁旅中过生活。渭水:姜太公曾垂钓于渭水边。

  查德卿的这首《蟾宫曲·怀古》抒发的是怀古咏史之意。作者在开篇第一句就写出了自己的疑问,他问道“问从来谁是英雄?”,紧接着他便在曲中写到一个农夫,一个渔翁。”查德卿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回答了自己的问题,在此处点明了怀古的对象,同时也做出了评价。

  “晦迹南阳,栖身东海,一个成功。”南阳,东海是两处地点,分别承接“农夫”与“渔翁”,诸葛亮在未出山之前,曾经在南阳过着隐居的生活,而姜太公也曾经在渭水之滨垂钓,同样过着悠闲恬淡的日子。

  “八阵图名成卧龙,《六韬》书功在飞熊。”则是说明诸葛亮和吕尚的丰功伟绩,进一步表现他们两个作为英雄所做出的功绩。

  “霸业成空,遗恨无穷。蜀道寒云,渭水秋风。”这句由追寻历史转为了对历史的感慨,说诸葛亮、吕尚所建的“霸业”终究是一场空,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消逝了。

chángōng··怀huái--cháqīng

wèncóngláishuíshìyīngxióngnóngwēnghuìnányángshēndōnghǎichénggōngzhènmíngchénglóngliùtāoshūgōngzàifēixióngchéngkōnghènqióngshǔdàohányúnwèishuǐqiūfē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