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闬推高足善良,不才何幸玷东床。
修容方喜超宾馆,奠雁翻成举酹觞。
晚铎飘声空有恨,酸风吹泪不成行。
诸郎头角多余庆,褒赠行看为显扬。
里闬推高足善良,不才何幸玷东床。
修容方喜超宾馆,奠雁翻成举酹觞。
晚铎飘声空有恨,酸风吹泪不成行。
诸郎头角多余庆,褒赠行看为显扬。
李吕

李吕

李吕(1122—1198)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 228篇诗文

猜您喜欢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帝城春欲暮,喧喧¹车马度²
译文:长安城已经快到暮春时节,一路上喧闹嘈杂车马争相而过。
注释:买花:一作“牡丹”。¹喧喧:喧闹嘈杂的声音。²度:过。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译文:都说是到了牡丹盛开的时节,相互跟随着一齐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贵贱无常价,酬直¹看花数:
译文:牡丹花的价钱贵贱不一,价钱多少要看花的朵数。
注释:¹酬直:即酬值,指买花付钱。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zhuó)¹百朵红,戋(jiān)²五束素³
译文:上百朵的红牡丹多么鲜艳,微少的五本白牡丹更觉雅素。
注释:¹灼灼:色彩鲜艳的样子。²戋戋:细小,微少的样子;一说“委积貌”,形容二十五匹帛堆积起来的庞大体积。³五束素:五捆白绢,形容白花的姿态;一说指花的价钱。
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
上张幄(wò)¹庇,旁织²³篱护。
译文:上面张开帐篷遮蔽阳光,旁边编织了篱笆加以保护。
注释:¹幄幕:篷帐帘幕。一作“帷幄”。²织:编。³巴:一作“笆”。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水洒复泥封,移来¹色如故。
译文:既洒上水又培上肥沃的泥土,虽是移栽而颜色依然如故。
注释:¹移来:从市上买来移栽。一作“迁来”。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译文:家家买花,已经习以为俗;人人赏花,都是执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译文:有一个农村的庄稼汉,无意中也来到了买花之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¹
译文:目睹此情景,不由得低头长叹,然而此叹没有人晓喻:
注释:¹喻:知道,了解。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¹赋!
译文:一丛红牡丹的价钱,抵得上十户中等人家一年的税赋。
注释:¹中人:即中户,中等人家。唐代按户口征收赋税,分为上中下三等。
原上烟芜淡复浓,寂寥佳节思无穷。
原上烟芜(wú)淡复浓,寂寥(liáo)¹佳节思无穷。
译文:荒芜的平原上烟雾由淡转浓,在这寒食佳节我只觉寂静冷清,愈加思念朋友。
注释:¹寂寥:寂静冷清。
竹林近水半边绿,桃树连村一片红。
竹林近水半边绿,桃树连村一片红。
译文:靠近竹林的溪水因为翠竹倒影的原因已经是一半青绿,村外桃林将村子围绕,连成一片红色。
尽日解鞍山店雨,晚天回首酒旗风。
尽日解鞍山店雨,晚天回首酒旗风。
译文:春雨潇潇,我解鞍下马在山店休息;天色已晚,回首望去,只见酒旗迎风招展。
遥知幕府清明饮,应笑驱驰羁旅中。
遥知¹幕府清明饮,应笑驱驰²(jī)³中。
译文:虽然远离幕府,但是我依然知道各位朋友在清明这一天把酒言欢,应该少不了笑话我驰骋在外风尘仆仆的样子吧。
注释:¹遥知:指在远处知晓情况。²驱驰:策马快奔。³羁旅:寄居异乡。

hánshíchāngdàozhōngzhūjūn

guāng sòngdài 

yuánshàngyāndànnóng liáojiājiéqióng 
zhúlínjìnshuǐbànbiān绿 táoshùliáncūnpiànhóng 
jìnjiěānshāndiàn wǎntiānhuíshǒujiǔfèng 
yáozhīqīngmíngyǐn yīngxiàochízhōng 
出镇淮门,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树石,溪塘幽窃而明瑟,颇尽四时之美。拿小艇,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袨服,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
出镇淮门,循¹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wěng)²,清流映带。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树石,溪塘幽窃而明瑟,颇尽四时之美。拿小艇,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jiàn)³;又如丽人靓妆袨(xuàn),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
译文:出了镇淮门,沿着小秦淮河向北走,岸边起伏姿态多样,竹木郁郁葱葱,映照得河水愈发清幽。河边的人家大都傍水而建园亭树石,溪塘幽深而莹净,颇得四时的美丽。乘了小艇,沿河向西北而行,树林的尽头,有一座桥宛然而见,既像是一道垂虹向下饮于涧中,流光四溢;又像是一个装扮漂亮的美人正照着镜子,顾盼生辉。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红桥了。
注释:¹循:依照。²蓊郁:形容草木茂盛或浓密。³涧:山间小溪。⁴袨服:盛服,艳服。
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陆径,必出红桥下。桥四面触皆人家荷塘。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青帘白舫,络绎如织,良谓胜游矣。予数往来北郭,必过红桥,顾而乐之。
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陆径,必出红桥下。桥四面触皆人家荷塘。六七月间,菡(hàn)(dàn)¹作花,香闻数里,青帘白舫(fǎng),络绎如织²,良谓胜游矣。予数往来北郭,必过红桥,顾而乐之。
译文:游客登平山堂,大多都要去法海寺,往往要下船而选择步行,所以必定要经过红桥。红桥四面都是荷塘。六七月间,荷花开了,香气能飘到数里之外,于是来往游玩的船只络绎不绝,可以说是快意的游览了。而我多次往来城北门,都要经过红桥,环视周围,以此为乐。
注释:¹菡萏:荷花的别称。²络绎如织:这里是指来往船只多得像织布的线一样,密密麻麻。
登桥四望,忽复徘徊感叹。当哀乐之交乘于中,往往不能自喻其故。王谢冶城之语,景晏牛山之悲,今之视昔,亦有怨耶!壬寅季夏之望,与箨庵、茶村、伯玑诸子,倚歌而和之。箨庵继成一章,予以属和。
登桥四望,忽复徘徊感叹。当哀乐之交乘于中,往往不能自喻其故。王谢冶城之语,景晏牛山之悲,今之视昔,亦有怨耶!壬寅季夏之望,与箨庵、茶村、伯玑诸子,倚歌而和之。箨庵继成一章,予以属(zhǔ)和。
译文:登上红桥,四处观望,忽然又徘徊感叹。悲伤与快乐交织在心中,却往往说不出其中的缘故。王羲之和谢安登上冶城时的感叹,齐景公和晏子游于牛山时生发的悲凉,现在看来,也是有怨的啊康熙元年六月十五日,我与箨庵、茶村、伯玑一行人,依律而互相唱和。箨庵接着加了一章,我跟着他唱和。
嗟乎!丝竹陶写,何必中年;山水清音,自成佳话,予与诸子聚散不恒,良会未易遘,而红桥之名,或反因诸子而得传于后世,增怀古凭吊者之徘徊感叹如予今日,未可知者。
(jiē)¹!丝竹陶写,何必中年;山水清音,自成佳话,予与诸子聚散不恒,良会未易遘(gòu)²,而红桥之名,或反因诸子而得传于后世,增怀古凭吊者之徘徊感叹如予今日,未可知者。
译文:唉,用音乐来陶冶情操何必要等到中年呢?山水清音,本就是一段佳话。我与朋友们或聚或散,本来就不恒久,而好的盛会也并不是轻易就能遇到的,所以红桥的名字,或许反而因我们几个而流传于后世,为后世怀古凭吊者平添些徘徊感叹,就如同我今日一般,这又有谁说得准呢。
注释:¹嗟乎:感叹词,相当于“唉”。 ²遘:相遇;碰上。
公父文伯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绩,文伯曰:“以歜之家而主犹绩,惧干季孙之怒也。其以歜为不能事主乎?”其母叹曰:“鲁其亡乎?使僮子备官而未之闻耶?居,吾语女。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
公父文伯¹退朝,朝²其母³,其母方绩,文伯曰:“以歜(chù)之家而主犹绩,惧干季孙之怒也。其以歜为不能事主乎?”其母叹曰:“鲁其亡乎?使僮(tóng)备官¹⁰而未之闻耶?居¹¹,吾语女。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jí)¹²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
译文:公父文伯退朝之后,去看望他的母亲,他的母亲正在放线,文伯说:“象我公父歜这样的人家还要主母亲自放线,这恐怕会让季孙恼怒。他会觉得我公父歜不愿意孝敬母亲吧?”他的母亲叹了一口气说:“鲁国要灭亡了吧?让你这样的顽童充数做官却不把做官之道讲给你听?坐下来,我讲给你听。过去圣贤的国王为老百姓安置居所,选择贫瘠之地让百姓定居下来,使百姓劳作,发挥他们的才能,因此(君主)就能够长久地统治天下。老百姓要劳作才会思考,要思考才能(找到)改善生活(的好办法);闲散安逸会导致人们过度享乐,人们过度享乐就会忘记美好的品行;忘记美好的品行就会产生邪念。居住在沃土之地的百姓劳动水平不高,是因为过度享乐啊。居住在贫瘠土地上的百姓,没有不讲道义的,是因为他们勤劳啊。
注释:¹公父文伯:鲁大夫.季悼子的孙子,公父穆伯的儿子。²朝:古时候去见君王叫朝,谒见尊敬的人也可以叫朝。³母:公父文伯的母亲,即敬姜。⁴绩:纺麻。⁵歜:文伯自称其名。⁶主:主母。⁷干:犯。⁸季孙:即季康子。当时担任鲁国的正卿,是季悼子的曾孙。季氏是鲁是的大族,敬姜是季康子从叔祖母,所以文伯这样说。⁹僮子:即童子。¹⁰备官:充任官职。¹¹居:坐下。¹²瘠土:不肥沃的土地。
是故天子大采朝日,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日中考政,与百官之政事。师尹惟旅牧相,宣序民事。少采夕月,与大史司载纠虔天刑。日入,监九御,使洁奉禘郊之粢盛,而後即安。诸侯朝修天子之业命,昼考其国职,夕省其典刑,夜儆百工,使无慆淫,而後即安。卿大夫朝考其职,昼讲其庶政,夕序其业,夜庀其家事,而後即安。士朝受业,昼而讲贯,夕而习复,夜而计过,无憾,而後即安。自庶人以下,明而动,晦而休,无日以怠。王后亲织玄紞,公侯之夫人,加之纮、綖。卿之内子为大带,命妇成祭服。列士之妻,加之以朝服。自庶士以下,皆衣其夫。社而赋事,蒸而献功,男女效绩,愆则有辟。古之制也!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训也!自上以下,谁敢淫心舍力?
是故天子大采¹朝日²,与三公九卿,祖³地德,日中考政,与百官之政事。师尹¹⁰,宣序¹¹民事。少采¹²夕月¹³,与大史司载纠虔天刑。日入,监九御,使洁奉禘郊之粢盛,而後即安。诸侯朝修天子之业命,昼考其国职,夕省其典刑,夜儆(jǐng)百工,使无慆(tāo)淫,而後即安。卿大夫朝考其职,昼讲其庶政,夕序其业,夜庀(pǐ)¹⁴其家事,而後即安。士朝受业,昼而讲贯,夕而习复,夜而计过,无憾,而後即安。自庶人以下,明而动,晦而休,无日以怠。王后亲织玄紞(dǎn),公侯之夫人,加之纮、綖。卿之内子为大带,命妇成祭服。列士¹⁵之妻,加之以朝服。自庶士以下,皆衣其夫。社¹⁶而赋事,蒸¹⁷而献功,男女效绩,愆¹⁸则有辟。古之制也!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训也!自上以下,谁敢淫心舍力?
译文:因此天子穿着五彩花纹的衣服隆重地祭祀太阳,让叁公九卿,熟习知悉农业生产,中午考察政务,交代百官要做的事务。京都县邑各级官员在牧、相的领导下,安排事务使百姓得到治理。天子穿着三采花纹的衣服祭祀月亮,和太史、司载详细记录天象;日落便督促嫔妃们,让她们清洁并准备好禘祭、郊祭的各种谷物及器皿,然后才休息。诸侯们清早听取天子布置事务和训导,白天完成他们所负责的日常政务,傍晚反复检查有关典章和法规,夜晚警告众官,告诫他们不要过度享乐,然后才休息。卿大夫清早统筹安排政务,白天与属僚商量处理政务,傍晚梳理一遍当天的事务,夜晚处理他的家事,然后才休息。贵族青年清早接受早课,白天讲习所学知识,傍晚复习,夜晚反省自己有无过错直到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然后才休息。从平民以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一天懈怠的。王后亲子编织冠冕上用来系瑱的黑色丝带,公侯的夫人还要编织系于颌下的帽带以及覆盖帽子的装饰品。卿的妻子做腰带,所有贵妇人都要亲自做祭祀服装。各种士人的妻子,还要做朝服。普通百姓,都要给丈夫做衣服穿。春分之后祭祀土地接着开始耕种,冬季祭祀时献上谷物和牲畜,男女(都在冬祭上)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事功),有过失就要避开不能参加祭祀。这是上古传下来的制度!君王操心,小人出力,这是先王的遗训啊。自上而下,谁敢挖空心思偷懒呢?
注释:¹大采:五采。²朝日:天子以春分朝日。³祖:熟习。⁴识:知。⁵地德:古人认为地能生产百物,养育人民,这便是地之德。⁶师尹:大夫官。⁷惟:表并列,与,和。⁸旅:众士。⁹牧:州牧。¹⁰相:国相。¹¹宣序:全面安排。¹²少采:三采。¹³夕月:天子每年秋分之夜祭祀月亮的仪式。¹⁴庀:治理。¹⁵列士:士的总称,周代分元士,中士,庶士三种。¹⁶社:春社,每年春分时祭祀土地神。¹⁷烝:特指冬天的祭祀。¹⁸愆:罪过,过失。
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吾冀而朝夕修我,曰:‘必无废先人。’尔今曰:‘胡不自安?’以是承君之官,余惧穆伯之绝祀也?”
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¹?吾冀而²朝夕修³我,曰:‘必无废先人。’尔今曰:‘胡不自安?’以是承君之官,余惧穆伯之绝祀也?”
译文:如今我守了寡,你又做官,早晚做事,尚且担心丢弃了祖宗的基业。倘若懈怠懒惰,那怎么躲避得了罪责呢!我希望你早晚提醒我说:‘一定不要废弃先人的传统。’你今天却说:‘为什么不自己图安逸啊?’以你这样的态度承担君王的官职,我恐怕你父亲穆伯要绝后了啊。”
注释:¹辟:刑法。²而:你。³修:勉励。
仲尼闻之曰:“弟子志之,季氏之妇不淫矣!”
仲尼闻之曰:“弟子志之,季氏之妇不淫¹矣!”
译文:仲尼听说这件事后说:“弟子们记住,季家的老夫人不图安逸!”
注释:¹淫:贪图安逸。
敬姜絮絮叨叨一番长论,无非是希望自己做高官的儿子忠于职守,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一定要谨记勤俭节约,不要贪图安逸,因为她老人家认为贪图安逸会触发人们内心的贪欲,贪欲最终会葬送儿子的前程乃至生命,读之如醍醐灌顶,振聋发聩。目前消费至上成为主流的生活观,每虑及此,即忧心忡忡,有钱的尽情消费,没钱的只好望“物”兴叹,兴叹之余难免忧愤,如何和谐?我还是觉得应该提倡过简朴的生活,先不讲从简入奢易,从奢入简难的大道理,但求生活适度舒适足矣,过度消费,劳命伤财,颇为不值。
散发披襟处,浮瓜沉李杯。涓涓流水细侵阶。凿个池儿,唤个月儿来。
散发披襟(jīn)处,浮瓜沉李¹杯。涓(juān)涓流水细侵阶。凿涓池儿,唤涓月儿来。
译文:大热的天气,我散乱着头发,衣服也披在身上,坐在新开的池子旁边。在盘子里盛着用冷水浸泡过的甜瓜朱李。泉水慢慢地流过来浸到台阶上了。我凿个池儿,叫月儿也到池子里来。
注释:¹浮瓜沉李:将瓜李等果品浸泡于池水之中,以求凉爽宜口。
画栋频摇动,红蕖尽倒开。斗匀红粉照香腮。有个人儿,把做镜儿猜。
画栋¹频摇动,红蕖(qú)²尽倒开。斗匀红粉照香腮(sāi)。有涓人儿,把做镜儿猜。
译文:彩色画的栋梁,映在池子里频频地摇动。红色的芙蕖,都在水里倒开着。在我身边的心爱的人儿,把池子当做镜子,照着自己香腮上搽着红粉,要和红蕖比赛看看,谁的脸色最红,谁最漂亮。
注释:¹画栋:画有彩绘的房柱,代指屋舍。²红蕖:粉红色的荷花。
这首为带湖家园新开的小池所作的“纪念词”,确实轻浅自然,妙趣横生,充满了小品式的谐趣。词以夏夜纳凉为契机,写他对这个新开小池的喜爱之情。上片主要写他夏夜池边纳凉的闲适之情。起韵写池,笔意曲折,以散发披襟的处所、浮瓜沉李的杯子这样的“谜面”,来暗伏新池这个“谜底”。同时,起韵写池而又兼写人:词人在新池边纳凉的快意、方便与闲适,于此可见。“涓涓”一韵,仍是曲折写池,写新池一筑,水意充盈,以至侵湿台阶、送来凉爽的情形。上片末韵,以“筑个池儿”的轻巧口吻正面点题,兼写因池见月的景象。这里的用语轻松有趣:“池儿”、“月儿”的称呼,轻俗便捷,足见喜爱之情;而“唤个月儿”的措辞,不仅写景由实境入空,更是妙语解颐:天下有水则有月,本无稀奇,经词人这么一说,平常的一个意思竟显出盎然的趣味。下片主要写池中丰美的倒影,写得空灵而优美。这倒影由无生命之物到有生命的高级动物逐层递进,诗意渐浓而意境渐美。首先他写池水边自己华居画栋在池水中投下它的倒影,这倒影随波摇动,空灵不定。其次他写池水中的粉色荷花也在池中投下自己的倒影。水面上开放的荷花和水中荷花的倒影交相辉映又浑然一体,使人乍见之下,以为是荷花“倒开”于水中。于此可见,同写倒影,但词人笔法有变,一就其“摇动”来写,一就其“倒开”来写,这就不显得单调了。最后一个可以与池水中的荷花倒影媲美的,是一个打扮好的红妆美人临池照影的倒影。对这个倒影,词人没有正面下笔,而是用“照香腮”、“把做镜儿猜”的写其实体,来埋伏池中必有其倒影之意。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