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园初离薋,君堂仍远菉。岂无女媭戒,恶草非所欲。
我园初离薋,君堂仍远菉。岂无女媭戒,恶草非所欲。
荣芝当自秀,艺兰当自馥。出为王者瑞,处为幽人服。
荣芝当自秀,艺兰当自馥。出为王者瑞,处为幽人服。
锄莠虑伤禾,伐莽表嘉木。兹意幸偶同,相将保空谷。
锄莠虑伤禾,伐莽表嘉木。兹意幸偶同,相将保空谷。

yuǎntáng--wángshìzhēn

yuánchūjūntángréngyuǎnjièècǎofēisuǒ

róngzhīdāngxiùlándāngchūwèiwángzhěruìchùwèiyōurén

chúyǒushāngmǎngbiǎojiāxìngǒutóngxiāngjiāngbǎokōng

王世贞

王世贞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5346篇诗文

猜您喜欢
缫丝须长不须白,越罗蜀锦金粟尺。
(sāo)¹丝须长不须白,越罗蜀锦²金粟尺³
译文:缫丝的时候希望素丝尽量长,而不在意它有多白净,越地的罗和蜀地的锦都要用镶有金粟的尺子来量。
注释:¹缫: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丝。²越罗蜀锦:越:古代越国,今浙江一带;蜀:指今四川一带;罗、锦:都是精美的丝织品。越地的罗,蜀地的锦。³金粟尺:钿尺。尺上的星点用金粟嵌成。
象床玉手乱殷红,万草千花动凝碧。
象床¹玉手乱殷(yīn)红,万草千花动凝碧。
译文:络丝之后,用各种花草的染料将它染成美丽的颜色。
注释:¹象床:象牙装饰的床。
已悲素质随时染,裂下鸣机色相射。
已悲素质随时染,裂下鸣机色相射。
译文:这时已经因素净的质地被恣意染色而悲伤,但当它从织机上被剪下时仍然为它的华美而赞叹。
美人细意熨帖平,裁缝灭尽针线迹。
美人细意熨贴平,裁缝灭尽针线迹。
译文:小心地将它熨得服贴平整,裁缝用它来制衣时将针线的痕迹都掩盖起来。
春天衣著为君舞,蛱蝶飞来黄鹂语。
春天衣着为君舞,蛱蝶¹飞来黄鹂语。
译文:春光明媚的时候穿着这样的衣服为了你翩然起舞,美好的样子引来蝴蝶围绕、黄鹂啼叫。
注释:¹蛱蝶:一种蝴蝶。
落絮游丝亦有情,随风照日宜轻举。
落絮(xù)¹游丝亦有情,随风照日宜轻举。
译文:连飞扬的柳絮和飘荡的柳枝似乎也含情意,衣裙随风摆动,轻柔随身。
注释:¹落絮:飘落的柳絮。
香汗轻尘污颜色,开新合故置何许。
香汗轻尘污颜色,开新合故置何许。
译文:嫌薄汗和些许尘土污染了它的美丽,衣服打开来穿的时候还是新的。脱下来的时候已成了旧装不知道放在哪里了。
君不见才士汲引难,恐惧弃捐忍羁旅。
君不见才士汲(jí)¹难,恐惧弃捐忍羁旅。
译文:你不知道吧,那些有才华的人要被赏识有多么的困难,即使被起用了,又害怕哪一天会被弃置,这样的赏识对他们来说也是痛苦而又难熬的旅程啊!
注释:¹汲引:比喻提拔或荐推人才。

  此诗见缲丝而托兴,正意在篇末。此章两段,各八句。上段,有踵事增华之意。欲成罗锦,用尺量丝,故须长;所织花草,色兼红碧,故不须白。熨贴裁缝,制为舞衣也。象床,指机床。玉手,指织女。乱殷红,谓经纬错综。动尺碧,谓光彩闪铄。

  下段,有厌故喜新之感。蝶趁舞容,鹂应歌声,落絮游丝乘风日而缀衣前,比人情趋附者多。一经尘汗污颜,弃置何所,见繁华忽然零落矣。士故有鉴于此,不轻受汲引而甘忍羇旅,诚恐一旦弃捐,等于敝衣耳。玩末二语,公之不屑随时俯仰可知。

  仇兆鳌按:诗咏白丝,即墨子悲素丝意也。已悲素质随时染,当其渲染之初,便是沾污之渐,及其见置时,欲保素质得乎?唯士守贞白,则不随人荣辱矣。此风人有取于素丝欤。

参考资料:
1、 仇兆鳌注.杜诗详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

báixíng--

sāozhǎngbáiyuèluóshǔjǐnjīnchǐxiàngchuángshǒuluànyīnhóng

wàncǎoqiānhuādòngníngbēizhìsuíshírǎnlièxiàmíngxiāngshè

měirényùntiēpíngcáifèngmièjǐnzhēn线xiànchūntiānzhewèijūn

jiádiéfēiláihuángluòyóuyǒuqíngsuífēngzhàoqīng

xiānghànqīngchényánkāixīnzhìjūnjiàncáishìyǐnnán

kǒngjuānrěn

蝉声不到兴安岭,云冷风清暑自收。
蝉声不到兴安岭,云冷风清暑自收。
译文:大兴安岭的气候微凉,在那里蝉声都听不到,在山里只觉得云都是冷的,风也是轻柔而凉爽的,暑气在这里自然地收起来了。
高岭苍茫低岭翠,幼林明媚母林幽。
高岭苍茫低岭翠,幼林明媚母林幽。
译文:这里高山空阔辽远,没有边际,低矮的山岭一片葱翠。刚长出的树苗明亮鲜明,母林深幽昏暗,郁郁葱葱。
黄金时节千山雪,碧玉溪潭五月秋。
黄金时节千山雪,碧玉溪潭五月秋。
译文:秋天最美的时节,大兴安岭就已经下满了雪,五月间溪水如比喻一般温润美好,潭水清澈深幽,就如秋天的景物一般。
消息松涛人语里,良材广厦遍神州。
消息松涛人语里,良材广厦遍神州。
译文:一片片松树在风的吹拂下就像波浪一般,人的声音都湮没在这波涛之中。这里的树木高大伟岸,可以用来建造高大的房子,造福神州。
岭上森林岭下田,牛肥香草乳如泉。
岭上森林岭下田,牛肥香草乳如泉。
译文:山岭上面是森林,下面是农田,牛儿肥美草儿清香,牛乳像泉水一样甘甜。
层楼灯火添新景,小市歌声入远烟。
层楼灯火添新景,小市歌声入远烟。
译文:一层一层的小楼,灯火通明,增添了新奇的景色,小市集里的歌声飘入远远的炊烟。
伐木红旗明翠谷,运材铁轨接青天。
伐木红旗明翠谷,运材铁轨接青天。
译文:砍伐的木头上飘扬的红旗点缀着翠绿的山谷,运走木材的铁轨连接到了天边。
山中父老神枪手,系马白桦射雉还。
山中父老神枪手,系马白桦射雉(zhì)¹还。
译文:山中的父老乡亲都是神枪手,拴着马在白桦林里射到野鸡,带着野鸡回家。
注释:¹雉:通称野鸡,有的地区叫山鸡。
天门街里倒天枢,火急先须卸火珠。
天门街¹上倒天枢(shū)²,火急先须卸火珠。
译文:在洛阳的天门街上,马上要将天枢推倒了,最最紧要的是先把顶上的火珠卸下来。
注释:¹天门街:自洛阳皇城端门至城南定鼎门之南北向大街,亦称天街、定鼎街,见徐松《两京城坊考》卷五。²天枢:武则天在长寿三年(694)征天下铜五十馀万斤、铁三百三十馀万斤、钱二万七千贯,于洛阳定鼎门内铸八棱铜柱。高九十尺,直径一丈二尺,题日“大周万国述德天枢”。见《大唐新语》卷八。
计合一条丝线挽,何劳两县索人夫。
计合¹一条麻线挽²,何劳两县³索人夫。
译文:看来只用一条麻线就拉下来了,何必要劳动两个县派大批的人来呢。
注释:¹计合:应合。²一条麻线挽:言其不能经久。³两县:唐东都治河南、洛阳两县。

  作诗嘲弄人并非完全以直接的方式,还有可能借题发挥,就事论人。李休烈《咏毁天枢》:天门街上倒天枢,火急先须卸火珠。计合一条麻线挽,何劳两县索人夫。题注:“长寿三年,则天征天下铜五十余万斤,铁一百三十余万斤,于定鼎门内铸八棱铜柱。……纪革命之功。……金彩荧煌,光侔日月。”

  据《新唐书·本纪第四》:“延载元年腊月甲戌,突厥默啜寇灵州,右鹰扬卫大将军李多祚败之。二月……己卯,武威道大总管王孝杰及吐蕃战于冷泉,败之。五月甲午,加号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大赦,改元,赐韫七日。”

  可知武后耗费如此大的代价造这一座天枢,于她本人是十分有意义的。但由于政治风云的变化,“(开元二年)毁天枢,发匠熔其铜铁,历月不尽。先是,韦后亦于天街作石台,高数丈,以颂功德,至是并毁之。”(《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七》卷二百一十一)统治者的朝令夕改,实质就是劳民伤财,这也才是诗人要真正批驳的。

  诗的后半章戏谑性地用“一条麻线”与“两县人夫”作对比,把对统治者的怒骂宣泄得酣畅淋漓。

参考资料:
1、 李振中.庄谐雅俗话唐诗: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70页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¹浦口,几度斜晖(huī)²?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³
译文:有情风从万里之外卷潮扑来,无情时又送潮返回。请问在钱塘江上或西兴渡口,我俩共赏过潮次夕阳斜晖?用不着仔细思量古今的变迁,一俯一仰的工夫,早已物是人非。谁像我东坡苏老。白首之年,淡忘了仕进的机会。
注释:钱塘江:浙江最大河流,注入杭州湾,江口呈喇叭状,以潮水壮观著名。¹西兴:即西陵,在钱塘江南,今杭州市对岸,萧山县治之西。²几度斜晖:意谓度过多少个伴随着斜阳西下的夜晚。³忘机:忘却世俗的机诈之心。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记取西湖西畔(pàn),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fēi)。算诗人相得¹,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²莫相违。西州³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译文:记住西湖的西岸,春日最美的山隈,就是那空明的翠微,如烟的云霏。算起来诗人中相处得宜。如我与您这样的友情,确实稀微,弥足珍贵。希望我不要像谢安那样没有回到东山,死在西洲路,让你回首痛哭,违背了我们的雅志。
注释:¹相得:相交,相知。²雅志:很早立下的志愿。³西州:古建业城门名。晋宋间建业(今江苏南京)为扬州刺史治所,以治所在城西,故称西州。

  词作起势不凡,以钱塘江潮喻人世的聚散分合,充分地表现了词人的豪情。首二句写江潮“有情”而来,却终“无情”而归,似有情而实无情。“几度斜晖”的发问,又写出天上阳光的无情。地上潮水无情而归,天上夕阳无情而下,则是天地无情,万物无情。“俯仰昔人非”写人世转瞬万变,如同梦幻,这又是社会人生的无情。对此无情的人生,词人的态度却很乐观,“不用思量今古”,不必替古人伤心,也不必为现实忧虑,因而他能超脱时俗,“白首忘机”。这种达观的思想,在苏轼词中表现得极为普遍,而在这首词中则更明显,词人俯仰天地,纵览古今,得出的结论“一切无情”。因此,他的“忘机”,就带有深刻的了悟性。

  下阕写词人与参寥的友情。词人看穿了古今万物,无意去名利场上角逐,但他并没有完全忘世,更没有忘情,他对生活的爱是执著强烈的,他对友情是非常珍视的。回想起在西湖与参寥子和诗饮酒、饱览春山美景、谈禅说理、流连忘返的日日夜夜,词人不禁从内心深处对这位友人以知己许之——“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以“诗人”称参寥,正反映出二人志趣的投合。苏轼才高学富,一般是不轻易许人的,但对参寥的诗,曾不止一次地赞赏。如参寥的诗句“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东风上下狂”、“风薄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等,都是为苏轼所激赏的。在诗歌创作上的共同兴趣,是二人友谊的一个重要基础。

  “约他年、东还海道”以下五句,表现了词人归隐之志的坚定,进一步写二人的友情。据《晋书·谢安传》记载,谢安东山再起后,时时不忘归隐,但终究还是病死于西州门,未能实现其归隐的“雅志”。羊昙素为谢安所重,谢安死后,他有一次醉中无意走过西州门,觉而大哭而去。词人当时被召还,且被委以显官,但他“白首忘机”,志在归隐,因此,安慰友人,说“我一定不会像谢安一样雅志相违,使老朋友恸哭于西州门下”。说“愿”,说“不应”,全从自我的感情落笔,正表现了两人情谊的深切。 这首词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平淡的文字抒写深厚的情意,而气势雄放,意境浑然。“从至情中流出”道出了这首词的特色。由于词人与参寥有着共同的志趣,由于参寥品德的高尚,他们的友谊是十分真挚的。词人所抒之情发自内心,这种真挚的感情并不因文字的平淡而失去其深沉、雄厚之力。这是“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论诗绝句》)的一种艺术境界,它看似容易,实际上只有少数作家才能达到。元好问说苏轼词“性情之外,不知有文字”(元好问《新轩乐府引》)。

  此外,词中抒写出世的高想,表现人生空漠之感,却以豪迈的气势出之,使人惟觉其气象峥嵘,而毫无颓唐、消极之感。词人强调达观和“忘机”,使人感到的却是他对友情的无比珍重。苏轼达观中充满豪气,向往出世又执著于友情的个性,于此可见一斑。

参考资料:
1、 刘怀荣主编,刘怀荣,陈殿生,王海燕,张晓明,高志国著 .唐宋元诗词曲名篇解读 :济南出版社 ,2003年06月 :175-177 .

shēnggānzhōu ·cānliáo

shì sòngdài 

yǒuqíngfēngwànjuǎncháolái qíngsòngcháoguī wènqiántángjiāngshàng 西xīngkǒu xiéhuī yòngliángjīn yǎngrénfēi shuídōnglǎo báishǒuwàng 
西西pàn zhèngchūnshānhǎochù kōngcuìyānfēi suànshīrénxiāng jūn yuēnián dōnghuánhǎidào yuànxiègōngzhìxiāngwéi 西zhōu yīnghuíshǒu wèizhān 
姜太公贱卖了磻溪岸,韩元帅命博得拜将坛。羡傅说守定岩前版,叹灵辄吃了桑间饭,劝豫让吐出喉中炭。如今凌烟阁一层一个鬼门关,长安道一步一个连云栈。
姜太公¹贱卖了磻(pán)²岸,韩元帅³命博得拜将坛。羡傅说守定岩前版,叹灵辄(zhé)吃了桑间饭,劝豫让吐出喉中炭。如今凌烟阁⁸一层一个鬼门关,长安道一步一个连云栈¹⁰
译文:姜太公轻易地就离开了垂钓的磻溪岸,韩信拼着性命才登上了拜将坛,傅说若能固守岩前筑墙才值得羡慕,灵辄用性命回报桑间一饭之恩委实可叹,谁能劝豫让不要报恩索性吐出喉中炭就好了。如今的凌烟阁一层一个鬼门关,仕途上一步一个连云栈。
注释:仙吕:宫调名。仙吕宫是元曲常用宫调之一。寄生草:曲牌名。北曲属仙吕宫,亦入商调。全曲七句五韵。¹姜太公:即吕尚。²磻溪:一名璜河,在陕西宝鸡县东南。相传溪上有兹泉,为姜太公垂钓遇文王处。³韩元帅:即韩信。汉高祖拜为大将,后被吕后杀害。⁴命博得:用生命换取得。⁵傅说:殷商名相。他隐居傅岩(今山西平陆)时,曾为人版筑(用框架筑土墙)。殷高宗“夜梦得圣人,名曰说”(《史记·殷本纪》)。⁶灵辄:春秋时晋人。据《左传·宣公二年》载:晋灵公的大夫赵宣子曾于首阳山打猎,在桑阴中休息,看到饿人灵辄,便拿饭给他吃,并给了他母亲饭和肉。后晋灵公想刺杀宣子,派灵辄作伏兵,他却倒戈相救,以报一饭之恩。⁷豫让:战国晋人。据《史记·刺客列传》载:豫让为晋国大夫智伯家臣,备受尊宠。后智伯为赵襄子所灭,他便“漆身为癞,吞炭为哑”,企图行刺赵襄子,为智伯报仇。后事败为襄子所杀。⁸凌烟阁:唐太宗图画功臣的殿阁。此借指高官显位。⁹长安道:指仕途。¹⁰连云栈:陕西褒谷与斜谷间的栈道。在今陕西褒城一带,是由陕入蜀要道。此喻危险的仕途。

  这首曲揭露了仕途的艰难和官场的险恶,劝诫人不必为虚名卖命,连举五个古人,皆一一予以否定;结尾处直指元代仕途,尤足以惊世骇俗。全曲层层递进,以古鉴今,感情愤激。排比对仗的运用,使愤懑之情表达得淋漓恣肆,使用衬字,一唱三叹的节奏,加强了艺术效果。

  此篇用了五则历史人物的典故,五句中作者又以饱含感情色彩的精练语言,表示了自己“感叹”的导向。

  第一句与第二句对仗,用了两位历史人物的典故。姜太公见纣王荒淫无道,晚年隐居渭水南岸磻溪垂钓,被周文王访贤而得,后辅佐武王伐纣,建立周国。本是老年得志,风光荣耀,但作者用“贱卖”二字,对此持以嘲讽态度。可见作者认为姜太公放弃了悠闲安乐的垂钓生活而选择卷入一场生死权势的争夺中是不明智的。韩信虽获得了封侯拜将的荣耀,但这身外之名是在战场厮杀中挣得的,“命博”二字可见这功名背后蛰伏着的可怕的性命危机。作者翻空出奇,认为天下文臣武将引以为万世楷模的人费其一生所争的不过蝇头虚利。

  第三句、第四句与第五句为鼎足对,例举了傅说、灵辄、豫让三人的典故。对这三人作者分别用了“羡”“叹”“劝”。“羡”傅说,表面是羡慕傅说在傅岩筑城隐逸安稳一生,而实则是正话反说,傅说并未“守定岩命版”而是被武丁访贤所得,举以为相,栖身庙堂,劳碌终生。“叹”灵辄,可见作者对于灵辄为报赵宣子桑间赠饭之恩而临阵倒戈,拼死相救甚至失去生命感到十分惋惜,一顿饭与人的生命相比孰轻孰重,自不待言。“劝”豫让,豫让为报智伯知遇之恩,漆身为癞,吞炭为哑去行刺赵襄子,事败被杀,作者视豫让损伤身体赔上性命的愚忠为不当之举。逝者已矣,生者当珍惜生命而不是作无谓的牺牲。

  第六、七句推开一步,由历史回到现实,直指元朝仕途。求取功名的“凌烟阁”与“长安道”的必经之路却是威胁生命的险恶地带“鬼门关”“连云栈”,可见当下的仕途艰难官场险恶,读之触目惊心。这是对热衷功名利禄之人的当头棒喝,劝解世人不必为虚名卖命。

  此曲的难得之处在于,作者从传统道德价值评判中脱身而出,他洞察古今名人义士头上的道德光环,感慨受人标榜的功臣名将和民间义士的遭遇,回到生命本质。李调元《雨村曲话》称赞其曲为“他人不能道”,可见一斑。全曲嬉笑怒骂,实则锋利深刻,一往情深,充满人文关怀,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红楼梦》)也。

参考资料:
1、 陈鹏 闫丽红.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M].武汉:崇文书局,2020:285-286
2、 李修生.元曲大辞典(修订版)[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3:331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