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绨袍,以遗故人。物薄意厚,贵称君身。
我有绨袍,以遗故人。物薄意厚,贵称君身。
胡应麟

胡应麟

(1551—1602)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3117篇诗文

猜您喜欢
日夕北风紧,寒林噤暮鸦。
日夕¹北风紧,寒林噤(jìn)²暮鸦。
注释:¹日夕:黄昏。²噤:闭,停住。
是谁谈佛法,真个坠天花。
是谁谈佛法,真个坠天花¹
注释:¹坠天花:天花乱坠。据佛教传说:佛祖说法,感动天神,诸天雨各色香花,于虚空中缤纷乱坠。又雪花亦有天花之名。此处实系双关。以虚之天花呼应实之雪花也。
呵笔难临帖,敲床且煮茶。
¹笔难临谈²,敲床³且煮茶。
注释:¹呵:嘘气,多指天寒时以口气嘘物(此处指笔),使之融暖。²临谈:临摹字谈。³敲床:指吟诗时敲击床板作节拍。
禅关堪早闭,应少客停车。
(chán)¹堪早闭,应少客停车。
注释:¹禅关:此处指寺门。
黄昏日暮之际降雪,显得格外寒冷。此时有长老高僧讲经说法,经堂坠天花,寺外坠雪花,岂不相映成趣。大须公写自己临谈,烹茶,却是自得其乐。这样的时候,自然愿意早点关上庙门,免得客来打扰。诗写得生动活泼,形象鲜明,意境甚妙,情趣甚佳。
密洒征鞍无数。冥迷远树。乱山重叠杳难分,似五里、蒙蒙雾。
密洒征鞍¹无数。冥迷远树²。乱山重叠杳³难分,似五里、蒙蒙雾。
译文:骑马远行的路上,雪花铺天盖地落下,迷蒙了远处的树林,模糊了重叠的山岭,教人无法辨个明白,仿佛身陷五里雾中。
注释:¹征鞍:远行人的马鞍。²冥迷远树:指在漫天飞雪中,远方的树木一片迷蒙。冥迷,迷蒙。³杳:幽暗。
惆怅琐窗深处。湿花轻絮。当时悠飏得人怜,也都是、浓香助。
惆怅琐(suǒ)¹深处。湿花²轻絮(xù)³。当时悠飏(yáng)得人怜,也都是、浓香助。
译文:当初这雪花也飘进过我们的窗户,一如濡湿的花朵、轻盈的柳絮。那悠扬的样子多么惹人怜爱,但不是因为雪花太美,而是因为你就在我身边。
注释:¹琐窗:窗棂上雕刻着精致花纹的窗,代指女子闺房。²湿花:即雪花。雪为六角形晶体,古人称雪为六出(瓣)之花。³轻絮:指雪。⁴悠飏:雪花轻盈飞舞的样子。⁵浓香:指琐窗内温馨的环境。

  这是一首咏雪之作。此词上片主要描绘了室外景物,将大雪纷飞之壮观之景展现在读者眼前。下片随着雪花的飘扬,转入室内窗棂,借“暗香”传达对伊人的思念。结句蕴含新意,引人遐思联想,耐人寻味。

  上片主要描绘了室外景物,将大雪纷飞之壮观之景展现在读者眼前。视角由近及远,近处是征鞍上密密麻麻的洒满了无数的雪花,远处则是树木冥迷,乱山重叠,杏渺难分,仿佛一切都笼罩在蒙蒙的烟雾之中。

  下片随着雪花的飘扬,由室外转入室内。雪花像湿花柳絮一样,飘入了惆怅的琐窗深处。而这轻盈散落的雪花又勾起了咏雪人的感怀,因为那纷纷扬扬的雪花是那样的惹人怜爱,更何况它除了拥有轻盈的体态之外,还有“浓香”暗助呢。

  整首词中,结句“浓香”二字用得巧妙, “浓香”到底是和雪花一样有若孤高清怀的梅花还是词人心中所思念的伊人,令人寻味。

参考资料:
1、 中国《金瓶梅》研究会编.金瓶梅研究 第1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07:第40页

luòyángchūn··xuě--lánxìng

zhēngānshùmíngyuǎnshùluànshānzhòngdiéyǎonánfēnshìméngméng

chóuchàngsuǒchuāngshēnchù湿shīhuāqīngdāngshíyōuyángrénliándōushìnóngxiāngzhù

不识南塘路,今知第五桥。
不识南塘路,今知第五桥。
译文:以前我不认识来南塘的道路,今日才见识这里的第五桥。
名园依绿水,野竹上青霄。
名园依绿水,野竹上青霄。
译文:名贵的园林依傍着涔涔绿水,一丛丛野竹直上青霄。
谷口旧相得,濠梁同见招。
谷口旧相得,濠梁同见招。
译文:仿佛与谷口的郑子真旧日相交,一同游览濠梁。
平生为幽兴,未惜马蹄遥。
平生为幽兴,未惜马蹄遥。
译文:平生为了寻找幽境胜景,从来就不怕路途遥远。
百顷风潭上,千章夏木清。
百顷风潭上,千章夏木清。
译文:百顷水潭上春风荡漾,夏天里树木千重,郁郁青青。
卑枝低结子,接叶暗巢莺。
卑枝低结子,接叶暗巢莺。
译文:树上水果压枝低,树叶相连,隐蔽着莺巢。
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
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
译文:把活鲜的鲫鱼切成银丝煲脍,用碧水涧傍的香芹熬成香羹。
翻疑柁楼底,晚饭越中行。
翻疑柁楼底,晚饭越中行。
译文:这分明是在越中吃晚饭啊,哪里是在陕西的柁楼底下用餐呢?
万里戎王子,何年别月支?
万里戎王子,何年别月支?
译文:戎王子花远来万里,何年何月告别月支故土?
异花开绝域,滋蔓匝清池。
异花开绝域,滋蔓匝清池。
译文:异国绝域的珍贵花儿,如今在你的清水池塘四周滋生开放。
汉使徒空到,神农竟不知。
汉使徒空到,神农竟不知。
译文:汉使张骞当年都不曾把这花带回,真是徒然到了月支一回,连神农也不知道有这样美妙的鲜花。
露翻兼雨打,开坼渐离披。
露翻兼雨打,开坼渐离披。
译文:可惜的是这鲜花经过露凋雨打,真是绿肥红瘦,日益消损。
旁舍连高竹,疏篱带晚花。
旁舍连高竹,疏篱带晚花。
译文:高高的绿竹在舍旁连成一片,稀疏的篱笆下花儿凋零,落英缤纷。
碾涡深没马,藤蔓曲藏蛇。
碾涡深没马,藤蔓曲藏蛇。
译文:碾米的碾涡深深可以装下骏马,藤蔓弯弯足以隐藏蛇虫。
词赋工无益,山林迹未赊。
词赋工无益,山林迹未赊。
译文:我虽然工于写词作赋,可是没有任何经济效益,估计去山林隐居的日子也不远了。
尽捻书籍卖,来问尔东家。
尽捻书籍卖,来问尔东家。
译文:不如把诗书典籍全卖了,和你一起隐居算了。
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
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
译文:园中的水塘如沧江涌来,假山是开采的碣石堆成。
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
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
译文:风儿吹折了绿笋,枝枝下垂;雨儿催肥了红梅,朵朵绽开。
银甲弹筝用,金鱼换酒来。
银甲弹筝用,金鱼换酒来。
译文:银子做的指甲是弹铮所用,随身佩带的金鱼小饰品可以用来换酒喝。
兴移无洒扫,随意坐莓苔。
兴移无洒扫,随意坐莓苔。
译文:兴致高昂,无须洒扫庭院,大家随意坐在莓苔上喝喝酒吧。
风磴吹阴雪,云门吼瀑泉。
风磴吹阴雪,云门吼瀑泉。
译文:高高的山岩的石阶上狂风吹扬起白雪,细一看,原来是云门上流下的瀑布在怒吼。
酒醒思卧簟,衣冷欲装绵。
酒醒思卧簟,衣冷欲装绵。
译文:酒醒了就想在竹簟上睡上一觉,衣单天冷想穿绵衣。
野老来看客,河鱼不取钱。
野老来看客,河鱼不取钱。
译文:山野的老人来看做客的我,并我送河鱼,不要一分钱。
只疑淳朴处,自有一山川。
只疑淳朴处,自有一山川。
译文:此处淳朴可爱,不亚于陶渊明的桃花源。
棘树寒云色,茵蔯春藕香。
棘树寒云色,茵蔯春藕香。
译文:小枣树下一片灰蒙蒙的寒云色,茵蔯与春藕共香。
脆添生菜美,阴益食单凉。
脆添生菜美,阴益食单凉。
译文:生菜又脆又美味,坐在树下的布单上吃生菜,颇感阴凉。
野鹤清晨出,山精白日藏。
野鹤清晨出,山精白日藏。
译文:野鹤清晨即出,山中的精灵在白天都躲藏了起来。
石林蟠水府,百里独苍苍。
石林蟠水府,百里独苍苍。
译文:石林邻近蟠龙水晶宫,方圆百里,茫茫苍苍。
忆过杨柳渚,走马定昆池。
忆过杨柳渚,走马定昆池。
译文:回忆起游玩杨柳渚的情景,曾经也在定昆池飞马驰骋。
醉把青荷叶,狂遗白接瞝。
醉把青荷叶,狂遗白接瞝。
译文:醉来把玩青青的荷叶,狂欢之中把白巾小帽也给丢失了。
刺船思郢客,解水乞吴儿。
刺船思郢客,解水乞吴儿。
译文:看到那撑船的小伙子就想起郢中的船夫,他们熟悉水性如同江南的吴儿。
坐对秦山晚,江湖兴颇随。
坐对秦山晚,江湖兴颇随。
译文:我们一直坐着饮酒,看斜阳落下秦山,游玩江湖兴致依然不减。
床上书连屋,阶前树拂云。
床上书连屋,阶前树拂云。
译文:你的床上书堆成山高,连接屋顶,阶前庭院绿树袅袅飘拂云烟。
将军不好武,稚子总能文。
将军不好武,稚子总能文。
译文:你身为将军却不好兵黩武,你的儿子真是块读书的料。
醒酒微风入,听诗静夜分。
醒酒微风入,听诗静夜分。
译文:微风吹来,恰好为你醒酒,静夜无事,听听吟诗颂词。
絺衣挂萝薜,凉月白纷纷。
絺衣挂萝薜,凉月白纷纷。
译文:你把细葛布衣挂在萝薜藤上,中天凉月如秋水洒满大地,一片雪白。
幽意忽不惬,归期无奈何。
幽意忽不惬,归期无奈何。
译文:我一想到要回家的日期,心里就很不爽,却也无可奈何,总不能一辈子作客。
出门流水住,回首白云多。
出门流水住,回首白云多。
译文:出得门来,溪中流水潺潺;回首一顾,山上白云婀娜,总也放不下留恋的情怀。
自笑灯前舞,谁怜醉後歌。
自笑灯前舞,谁怜醉後歌。
译文:想这几天灯前乱舞自娱,酩酊后的歌声倾吐了我的心声,可是有谁怜悯。
只应与朋好,风雨亦来过。
只应与朋好,风雨亦来过。
译文:只有老郑老何你哥儿俩跟我知心知肺,我们约定,下次不管刮风也好,下雨也好,一定旧地重游!

  此组诗共十章,当作于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年)初夏,当时杜甫与广文馆博士郑虔同游何将军山林,故作此组诗。以下是仇兆鳌《杜诗详注》对组诗各章的评析。

  首章领起,乃未至而遥望之词。上四,何氏山林。下四,陪郑同游。自塘至桥,桥畔有园,园中有竹,层次如画。谷口,指郑。濠梁,指何。赵汸曰:何于郑为旧交,因而并招及己,但以素有山林幽意,故作此游,非轻赴人招也,说得曲折微婉。《杜臆》末拈幽兴,为十首之纲。

  二章,志林中景物之胜。首二为纲,三四承夏木,五六承风潭。末乃触景而念昔游。风潭覆以夏木,见其萧森可爱。朱鹤龄注:卑枝接叶二句,古人所谓叠韵诗。食有芹卿,乃初到而留饮,末云晚饭,盖至暮而留宿矣。

  三章,记林间花卉之奇。首记花名,次记花种。五六承异花,见其可贵。七八承滋蔓,怜其易谢。张骞不携此种,故曰空到。《本草》弗载其名,故曰不知。《杜臆》开拆,顶露翻。离披,顶雨打。

  四章,羡林傍幽僻之致。上四写景,下四叙情,上四以整炼为工,下四以萧疏见致,俱有章法。没马是实事,藏蛇是想像。《杜臆》:公献赋不售,故欲卖书买宅,乃愤激之词。此云晚花,七章言清晨白日,见其次第。

  五章,见山林景物,而喜逢豪饮,在四句分截。言此间穿池垒石,特大地中剩水残山耳,其势之雄阔,足以破沧江而开碣石。烹笋摘梅,园中佳品。弹筝换酒,将军豪兴。故复移席苔前,以享其用意之殷勤。申涵光曰:起语近纤,五六太板。

  六章,状山林高寒,而美其淳朴,亦四句分截。风磴而吹阴雪者,乃云门之吼瀑泉也,以下句解上句。盖夏本无雪,飞瀑遥溅,乍疑是雪耳。酒醒方思卧簟,而衣冷反欲装绵,言夏日阴森也。野老看客,馈以河鱼,即此见风土淳朴,与他处不同。

  七章,记山林物产,而叹其景幽,亦四句分截。茵蔯之脆,得生菜而加美。栜树之阴,展食单而倍凉。次联分顶,野鹤晨出,言其超旷,山精昼藏,言其深邃。百里之内,独见苍苍,甚言石林之高耸,非谓何林有百里也。此云晨日,下二章言晚、言夜,次第又相联络。

  八章,因水府而旁记游迹。上四实景,下四虚摹。山林胜游,留连累日,故柳渚昆池,亦皆经过。折荷脱巾,醉时狂态。刺船解水,走马而思泛舟也。

  九章,宿何园而记其韵事。上四见主人儒雅,下四言夜景清幽。首句属赋,起不好武。次句属比,起总能文。

  十章总结,乃出门以后情事。首二惜别之情,三四别后之景,五六回忆前事,七八豫订重游。幽意不惬,为迫于归期耳,两句起势突兀。舞曰自笑,歌曰谁怜,无复林中豪兴矣,故须再过以慰寂寥。朋好,指郑广文。钱谦益曰:八句之内,势变多端,尺寸之间,移形换步,正所谓“波澜独老成”也,杜老不容易放笔如此。

péizhèngguǎng广wényóujiāngjūnshānlín

 tángdài 

shínántáng jīnzhīqiáo 
míngyuán绿shuǐ zhúshàngqīngxiāo 
kǒujiùxiāng háoliángtóngjiànzhāo 
píngshēngwèiyōuxìng wèiyáo 

bǎiqǐngfēngtánshàng qiānzhāngxiàqīng 
bēizhījié jiēàncháoyīng 
xiānyínkuài xiāngqínjiàngēng 
fāntuólóu wǎnfànyuèzhōngxíng 

wànróngwáng niánbiéyuèzhī 
huākāijué mànqīngchí 
hànshǐ使kōngdào shénnóngjìngzhī 
fānjiān kāichèjiàn 

pángshèliángāozhú shūdàiwǎnhuā 
niǎnshēn téngmàncángshé 
gōng shānlínwèishē 
jìnniǎnshūmài láiwèněrdōngjiā 

shèngshuǐcāngjiāng cánshānjiéshíkāi 
绿chuífēngzhésǔn hóngzhànféiméi 
yínjiǎtánzhēngyòng jīnhuànjiǔlái 
xìngsǎo suízuòméitái 

fēngdèngchuīyīnxuě yúnménhǒuquán 
jiǔxǐngdiàn lěngzhuāngmián 
lǎoláikàn qián 
zhǐchúnchù yǒushānchuān 

shùhányún yīnchénchūnǒuxiāng 
cuìtiānshēngcàiměi yīnshídānliáng 
qīngchénchū shānjīngbáicáng 
shílínpánshuǐ bǎicāngcāng 

guòyángliǔzhǔ zǒudìngkūnchí 
zuìqīng kuángbáijiēchī 
chuányǐng jiěshuǐér 
zuòduìqínshānwǎn jiāngxìngsuí 

chuángshàngshūlián jiēqiánshùyún 
jiāngjūnhào zhìzǒngnéngwén 
xǐngjiǔwēifēng tīngshījìngfēn 
chīguàluó liángyuèbáifēnfēn 

yōuqiè guīnài 
chūménliúshuǐzhù huíshǒubáiyúnduō 
xiàodēngqián shuíliánzuìhòu 
zhǐyīngpénghào fēngláiguò 

清晨登巴陵,周览无不极。
清晨登巴陵(líng)¹,周览²无不极。
译文:清晨登上巴丘山,极目远眺,四方的景物无不尽收眼底。
注释:¹巴陵:指巴陵郡(今湖南岳阳)的巴丘山。巴丘山,位于岳阳南。又名巴蛇冢。传说后羿屠巴蛇于洞庭,蛇骨久积成丘,故得名。²周览:纵览,四面瞭望。
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
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
译文:湖面明净倒映着天光,湖水清澈见底可以映现秋色。
秋色何苍然,际海俱澄鲜。
秋色何苍然,际海¹俱澄(chéng)鲜。
译文:秋天的物色多么苍茫,岸上与水色都明丽清朗。
注释:¹际海:岸边与水中。
山青灭远树,水绿无寒烟。
山青灭远树,水绿无寒烟。
译文:山色青翠掩映了远处的林木,水色碧绿没有清冷的烟气。
来帆出江中,去鸟向日边。
来帆出江中,去鸟向日边。
译文:帆船轻漂,自江中向这里驶来,小鸟远去飞向日边。
风清长沙浦,山空云梦田。
风清长沙浦(pǔ)¹,山空云梦²田。
译文:长沙浦边秋风清朗,云梦田上霜迹已空。
注释:¹长沙浦:指由长沙而入洞庭之湘水。²云梦:古代泽薮名,位于南郡华容县(今湖南潜江县)西南。古云梦泽,跨江之南北,自岳州外,凡江夏、汉阳、沔阳、安陆、德安、荆州,皆其兼亘所及。
瞻光惜颓发,阅水悲徂年。
瞻光¹惜颓发,阅水²悲徂年³
译文:观览秋光使人叹惜头发脱落,注目湖水流过又令人悲悯流年已逝。
注释:¹瞻光:瞻日月之光。²阅水:阅逝去之水。³徂年:流年、年华。《后汉书·马援传》:徂年已流,壮情方勇。
北渚既荡漾,东流自潺湲。
北渚(zhǔ)¹既荡漾,东流自潺(chán)(yuán)²
译文:北边的小洲随波荡漾,湖水向东潺潺而流。
注释:¹渚:小洲,水中小块陆地。²潺湲:水流动貌。
郢人唱白雪,越女歌采莲。
(yǐng)¹人唱白雪,越女歌采莲²
译文:郢人唱起《白雪》,江南美女歌唱《采莲曲》。
注释:¹郢:春秋时楚国国都。²采莲:梁武帝所制乐府《江南弄》,七曲中有《采莲曲》。此指江南女子采莲时所唱之歌。
听此更肠断,凭崖泪如泉。
听此更肠断,凭崖泪如泉。
译文:听到这些歌声更让人肠断,凭靠山崖泪如泉涌。

  诗的开头“清晨登巴陵,周览无不极”写在秋天的一个早晨,诗人登上巴丘山,眺望洞庭湖的美丽景色:“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居高临下,湖光山色,无不尽收眼底。清澈的湖水和明朗的天空交相映照,充分显示了天高气爽的秋色之美。诗人对之不禁赞叹不已:“秋色何苍然,际海俱澄鲜。”

  开头六句是写意,是概括的描写,淡淡几笔勾勒出大致的轮廓。接着六句则是工笔,用鲜明的色彩细致地加以刻画。“山青灭远树,水绿无寒烟”两句写静态:山青树也青,远看山和树简直浑然一体。水是碧绿的,没有被朦胧的寒冷的暮霭所笼罩。“来帆出江中,去鸟向日边”两句写动态:湖面上突然出现风帆,原来是过往的船只;天空中鸟儿翱翔而过,朝着日出的方向飞去,逐渐消失了。“风清长沙浦,山空云梦田”两句写洞庭湖周围的秋景:长沙浦水净风清,云梦泽的田野蒙上一层白霜是那样空明。

  “瞻光惜颓发,阅水悲徂年。北渚既荡漾,东流自潺湲。”这四句触景生情,抒发身世之感。诗人看到水流不息,联想到那已经过往的岁月和消逝的年华,不禁感慨万端,悲从中来。

  “郢人唱白雪,越女歌采莲。听此更肠断,凭崖泪如泉。”这里运用了“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意思是说,无论是善于唱歌的歌手唱起《白雪歌》,或者是越地的女子唱起《采莲曲》,都无法使作者高兴起来,反而更加悲伤。诗到这里,戛然而止。“泪如泉”的原因,诗人没说,留给读者去联想,去思索。

  此诗为五言古诗,而语言工致,对用对仗,可见是吸取了近体诗的特点。李白诗歌素以雄奇奔放、豪迈不羁著称,但这首诗表现出李白诗歌精细工致的另一面。

参考资料:
1、 裴 斐 .李白诗歌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 :277-280 .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清人¹在彭,驷(sì)²旁旁³。二矛(chóng),河上乎翱(áo)
译文:清邑军队驻在彭,驷马披甲真威风。两矛装饰重缨络,黄河边上似闲庭。
注释:¹清人:指郑国大臣高克带领的清邑的士兵。清,郑国之邑,一说卫国邑名,在今河南省中牟县西。彭:郑国地名,在黄河边上。²驷介:一车驾四匹披甲的马。介:甲。³旁旁:同“彭彭”,马强壮有力貌。一说行走、奔跑貌。⁴二矛:酋矛、夷矛,插在车子两边。⁵重英:以朱羽为矛饰,二矛树车上,遥遥相对,重叠相见。重,重叠。英,矛上的缨饰。⁶翱翔:游戏之貌。
清人在消,驷介麃麃。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
清人在消¹,驷(sì)介河(biāo)²。二矛重乔³,河上乎逍遥
译文:清邑军队驻在消,驷马披甲威又骄。两矛装饰野鸡毛,黄河边上自逍遥。
注释:¹消:黄河边上的郑国地名。²镳镳:英勇威武貌。³乔:借为“鷮(jiāo)”,长尾野鸡,此指矛上装饰的鷮羽毛。⁴逍遥:闲散无事,驾着战车游逛。
清人在轴,驷介陶陶。左旋右抽,中军作好。
清人在轴(zhóu)¹,驷介陶(táo)²。左旋右抽³,中军作好
译文:清邑军队驻在轴,驷马披甲任疾跑。左转身子右拔刀,军中好像准备好。
注释:¹轴:黄河边上的郑国地名。²陶陶:和乐貌。一说马疾驰之貌。³左旋右抽:御者在车左,执辔御马;勇士在车右,执兵击刺。旋,转车。抽,拔刀。⁴中军:即“军中”。一说指古三军之中军主帅。⁵作好:容好,与“翱翔”“逍遥”一样也是连绵词,指武艺高强。一说做好表面工作,指装样子,不是真要抗拒敌人。

  这是一首辛辣的讽刺诗。在此诗作者眼中,高克带领的部队,战马披甲,不可谓不雄壮;战车插矛,不可谓不威武。可是清邑的士兵却不是在为抵御敌人随时可能的入侵而认真备战,却在河上逍遥游逛,耍弄刀枪;身为将帅的高克也闲来无事,只是以练武来消磨时光而已。此诗讽刺的对象是高克,而最终深深斥责的是郑文公的昏庸。

  至于为什么说讽刺的矛头最终是对准郑文公,古代有一位论者分析得很有道理:“人君擅一国之名宠,生杀予夺,唯我所制耳。使高克不臣之罪已著,按而诛之可也。情状未明,黜而退之可也。爱惜其才,以礼驭之亦可也。乌可假以兵权,委诸竟上(边境),坐视其离散而莫之恤乎!《春秋》书曰:‘郑弃其师。’其责之深矣!”(朱熹《诗集传》引胡氏语)。总之,在抵御外敌之时,郑文公因讨厌高克反而派他带领清邑士兵去河边驻防的决策是完全错误的。

  全诗共三章,写清邑士兵在黄河边上的彭地、消地、轴地驻防时的种种表现。表面上是在称颂他们,说他们的披甲战马如何强壮,奔驰起来又如何威风;战车上装饰着漂亮的矛,是如何的壮盛;军中的武士也好,主帅也好,武艺又是如何高强。而实际上他们却是在河上闲散游逛。每章的最后一句如画龙点睛,用“翱翔”、“逍遥”、“作好”等词来揭出本相,其讽刺的手法是较为含蓄的。从诗的章法上说,三个章节的结构和用词变化都不甚大,只有第三章与前两章不同处较多。作者采用反复咏叹的手法,以增强诗歌的气势和表现力,从而达到其讽刺的效果。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57-159

qīngrén

shījīng·guófēng·zhèngfēng xiānqín 

qīngrénzàipéng jièbēngbēng èrmáochóngyīng shàngáoxiáng 
qīngrénzàixiāo jièbiāobiāo èrmáochóngqiáo shàngxiāoyáo 
qīngrénzàizhóu jiètáotáo zuǒxuányòuchōu zhōngjūnzuòhǎo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