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对明月,九日逢黄花。节物岂不好,而况身在家。
中秋对明月,九日逢黄花。节物岂不好,而况身在家。
樽酒醵邻里,盘餐饤鱼虾。何必登高山,清欢自无涯。
樽酒醵邻里,盘餐饤鱼虾。何必登高山,清欢自无涯。
王十朋

王十朋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 1637篇诗文

猜您喜欢
白鸟没飞烟,微风逆上舡。
白鸟没飞烟,微风逆上舡。
江从樊口转,山自武昌连。
江从樊口转,山自武昌连。
日月悬终古,乾坤别逝川。
日月悬终古,乾坤别逝川。
罗浮南斗外,黔府古河边。
罗浮南斗外,黔府古河边。

jiāngjiānzuò··--pānlín

báiniǎoméifēiyānwēifēngshàngchuán

jiāngcóngfánkǒuzhuǎnshānchānglián

yuèxuánzhōnggānkūnbiéshìchuān

luónándòuwàiqiánbiān

坐将赤热忧天下,安得清风借我曹?
¹将赤热忧天下,安得清风²借我曹³
译文:因为身受炎热就更为苦热的天下人忧愁,怎样才能借得清凉的风让我辈消暑解优?
注释:¹坐:因为。²清风:清微的风,清凉的风。³我曹:我辈。
力卷雨来无岁旱,尽吹云去放天高。
力卷雨来无岁旱,尽借云去放天高。
译文:应猛力卷起阵阵大雨免使年岁道旱,驱尽闲云好让高空展现晴明气候。
岂随虎口令轻啸,愿助鸿毛绝远劳。
岂随虎口¹令轻啸,愿助鸿毛²绝远劳。
译文:岂可听从虎吼声威才生风轻啸,但愿力助鸿毛远飞能不费烦劳。
注释:¹虎口:比喻危险的境地。²鸿毛:鸿雁的毛。谓其轻微之物。
江海可怜无际岸,等闲假借作波涛。
江海可怜无际岸,等闲¹假借作波涛。
译文:可怜江海徒然辽阔无边,凭借风力才能兴起汹涌波涛。
注释:¹等闲:寻常,随便。

  诗的前四句写因暑热而思风,担心天下的人苦热,产生了思风的愿望。后四句写对风的祝愿,从江海水中风能带来降雨。全诗抒发诗人忧世济民的情志,诗词笔力雄健,有气魄。

  诗的开头两句紧扣标题从暑热入笔,诗人因自己遭受赤热,而担心天下人的为赤热所苦;次句点“思风”,因担心天下的人苦热,就产生了思风的愿望。这两句寄情深远,是诗人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声音。

  第三四两句,进一步抒吐了作者“济世泽民”的赤忱,这是高昂振拔的笔墨。第三句寄望于风能卷雨,使年岁不致成为旱年而使人民遭受旱灾;第四句寄望于风能驱尽闲云,使高空晴朗,现出一个澄清的世界。“无岁旱”则民受恩泽,“放天高”则时运清平。寄托的寓意极为明显。这两句仍从思风着笔,但笔力千钧,使诗意更深一层。

  第五六两句,是对风的祝愿,在句法上是从陡峭中进行转折。以虚笔写风,驰骋想象,寄托希望,祝愿风啸不随权势威力,随虎口以轻啸;而要给卑贱者以动力,助鸿毛以高飞。设想相当奇特,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立身处世的高节。

  结尾两句,是思风的余文。其实不然,而是作者想到无边无际的江海,虽然可爱,但江海必须借助于风的威力,兴风作浪,使江海激荡,给世界增添奇景壮观。使有志之士得以开拓万古的胸怀,因思风以济天下之忧,拓展笔势,展示理想,使意境升华。这两句为思风别开生面,收到余音绕梁的效果。

  这首诗以暑热而担心天下百姓念及救济天下人的饥渴,渴望社会清平之情,深见作者忧时之情和济世之志。诗词笔力雄健,思致高远,造意奇崛,令人联想奇妙。

参考资料:
1、 缪钺著.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06:第318页
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西窗过雨。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
一襟(jīn)¹余恨宫魂断²,年年翠阴庭树。乍(zhà)咽凉柯(kē)³,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西窗过雨。怪瑶(yáo)流空,玉筝调柱。镜暗妆残,为谁娇鬓(bìn)尚如许
译文:宫妃满怀离恨,忿然魂断,化作一只衰蝉,年年都在庭院的绿荫丛中哀呜。它刚刚还在枝头上呜咽,不一会儿又飞到幽暗的密叶丛中呜叫,一遍又一遍地将生死离别的愁绪向人深深倾诉。西窗外秋雨初歇,蝉儿惊动的声音如玉佩在空中作响,又如玉筝调柱般美妙动听。昔日的明镜已经昏暗,容貌已经憔悴,可为何蝉翼还像从前那样娇美?
注释:¹一襟:满腔。²宫魂断:用齐后化蝉典。宫魂,即齐后之魂。³凉柯:秋天的树枝。⁴暗叶:浓暗的树叶。⁵瑶佩:以玉声喻蝉鸣声美妙,下“玉筝”同。⁶调:调整弦柱。⁷“镜暗妆残”二句:谓不修饰妆扮,为何还那么娇美。魏文帝宫女莫琼树制蝉鬓,缥缈如蝉。娇鬓:美鬓,借喻蝉翼的美丽。
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馀音更苦。甚独抱清商,顿成凄楚?谩想熏风,柳丝千万缕。
铜仙¹铅泪似洗,叹携(xié)盘去远,难贮(zhù)零露。病翼惊秋,枯形²阅世,消得³斜阳几度?馀音更苦。甚独抱清商,顿成凄楚?谩(mán)熏风,柳丝千万缕。
译文:金铜仙人铅泪如洗,去国辞乡,只可叹她携盘远去,不能再贮藏清露以供哀蝉了。秋蝉病弱的双翼惊恐清秋的到来,那枯槁的形骸在世上已沧桑历尽,还能承担起多少次斜阳的折磨?凄咽欲断的啼叫更让人觉得悲苦,可为什么她还欲独自将哀怨的曲调吟唱,让自己顿时承受这无尽的哀伤?而当此之时,她只能徒然追忆当年自己欢笑在薰风中,柳丝万缕飘飞的美景。
注释:¹铜仙:用汉武帝金铜仙人典。²枯形:指蝉蜕。³消得:经受的住。⁴甚:正。⁵清商:清商曲,古乐府之一种,曲调凄楚。⁶谩想:空想。⁷熏风:南风,此指夏天。

  “一襟余恨宫魂断”。起笔不凡,用“宫魂”二字点出题目。据马缟《中华古今注》:“昔齐后忿而死,尸变为蝉,登庭树嘒唳而鸣,王悔恨。故世名蝉为齐女焉。”词中带有浓郁的感伤色彩。词的起笔直摄蝉的神魂,从而避开了蝉的环境和形态。“年年翠阴庭树”,齐女自化蝉之后,年年只身栖息于庭树翠阴之间,于孤寂凄清的环境之中处活着。写蝉在“翠阴庭树”间的鸣叫声。它忽而哽咽,忽而哀泣,声声凄惋。蝉在哀鸣,如齐女魂魄在诉怨。“离愁深诉”承上“宫魂余恨”,“重把”与“年年”相呼应,足见“余恨”之绵长,“离愁”之深远。

  “西窗过雨”,借秋雨送寒,意谓蝉的生命将尽,其音倍增哀伤。然而,“瑶佩流空,玉筝调柱”,雨后的蝉声却异常宛转动听,清脆悦耳,恰如击打玉佩流过夜空,又如玉筝弹奏声在窗外起,令闻者极为惊讶。“瑶佩流空,玉筝调柱。”形容蝉声,它使人联想到有这样一位女子:她素腰悬佩,悠然弄筝。这位女子或许就是齐女宫魂生前的化影吧!一度欢乐与“西窗过雨”后的悲哀相对照,产生一种强有力的对比。

  “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是赋蝉的羽翼,出现在读者面前的却仍然是一位幽怨女子的形象。女子长期无心修饰容颜,妆镜蒙尘,失去了光泽。既然如此,此时何以如此着意打扮?不甘寂寞还是心中有所期待?这里的“为谁”和上文“怪”字呼应,实为怜惜。

  上片咏蝉,从正反两面互为映衬。转而写蝉的饮食起居。

  “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词从“金铜仙人”故事写入,含意深远,用事贴切,不着斧痕。据史载,汉武帝铸手捧承露盘的金铜仙人于建章宫。魏明帝时,诏令拆迁洛阳,“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李贺曾作《金铜仙人辞汉歌》,有句云:“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以餐风饮露为生的蝉,露盘已去,何以卒生。

  “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写哀蝉临秋时的凄苦心情。蝉翼微薄,哪堪阵阵秋寒,将亡枯骸,怎受人世沧桑。

  “馀音更苦”,蝉之将亡,仍在苦苦哀鸣,令人顿觉凄苦异常。“馀音”与上片“重把离愁深诉”呼应。“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清高”意谓蝉的本性宿高枝,餐风露,不同凡物,似人中以清高自许的贤人君子。哀音飒飒,苦叹造化无情,结局竟如此辛酸。

  “谩想熏风,柳丝千万缕”光明突现:夏风吹暖,柳丝摇曳,那正是蝉的黄金时代。辉光是虽甚,但已属昨日之黄花,欢乐不再,徒增痛苦而已。

  《花外集》和《乐府补题》中都收录了这首词。《乐府补题》为宋遗民感愤于元僧杨琏真伽盗发宋代帝后陵墓而作的咏物词集。词中的齐后化蝉、魏女蝉鬓,都是与王室后妃有关,“为谁娇鬓尚如许”一句,还有可能关合孟后发髻。词中运用金铜承露典故,隐射宋亡及帝陵被盗事。咏物托意,且以意贯串,无有痕迹。

  这首词借咏秋蝉托物寄意,表达国破家亡、末路穷途的无限哀思。开始由蝉的形象联想到宫女形象,由宫妇含恨而死,尸体化为蝉长年攀树悲鸣的传说,为全章笼罩悲剧气氛。“病翼”、“枯形”,是形容饱尝苦难的遗民形象。最后以寒蝉“漫想”二字,一笔将希望抹去,酸楚之至,有含蓄不尽之势。全词以寒蝉的哀吟写亡国之恨,词人哀吟,宛如寒蝉悲鸣,既贴物写形、写声,又超物写意,不失为一首咏物佳作。

tiān ·chán

wángxùn sòngdài 

jīnhèngōnghúnduàn niánniáncuìyīntíngshù zhàliáng huánàn chóngchóushēn 西chuāngguò guàiyáopèiliúkōng zhēngtiáozhù jìngànzhuāngcán wèishuíjiāobìnshàng 
tóngxiānqiānlèi tànxiépányuǎn nánzhùlíng bìngjīngqiū xíngyuèshì xiāoxiéyáng yīngèng shènbàoqīngshāng dùnchéngchǔ mánxiǎngxūnfēng liǔqiānwàn 
手植千树桑,文杏作中梁。
手植¹千树²桑,文杏³作中梁。
译文:亲手栽下很多棵杏与桑,富家郎砍倒文杏作中梁。
注释:¹植:种树。²树:株,棵。³文杏:杏树的一种,树高大,其材有文彩,可做中梁。
频年徭役重,尽属富家郎。
频年¹(yáo)役重,尽²属富家郎。
译文:只因为连年徭役太繁重,不得不全部卖给富家郎。
注释:¹频年:累年,连年。²尽:都,全部。
富家田业广,用此买金章。
富家田业广,用此买金章¹
译文:富家的大郎田地产业多,他又花臭钱买来大官当。
注释:¹金章:大官执掌的金印。
昨日门前过,轩车满垂杨。
昨日门前过,轩¹车满垂杨²
译文:老田翁咋日在他门前过,垂杨下满是贵人的车辆。
注释:¹轩:古代一种前顶较高而有帷幕的车子,供大夫以上的人乘坐。²垂杨:树名,又名垂柳,此树易于栽种,枝叶下垂,摇曳多姿。
归来说向家,儿孙竟咨嗟。
富来说向家¹,儿孙竟咨(zī)(jiē)²
译文:老田翁到家一向家人讲,惹得满室的儿孙竟嗟伤。
注释:¹说向家:“向家说”的倒文,向家人说起此事的意思。²咨嗟:感叹声。
不见千树桑,一浦芙蓉花。
不见千树桑,一浦(pǔ)¹芙蓉花²
译文:看不见千裸桑树与杏树,只有满池的荷花散幽香。
注释:¹浦:本作“水滨”解,这里指水池。²芙蓉花:荷花的别名,荷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浅水中,开花美丽,又有莲花、菡萏等别名。

  《田翁叹》通过一位植树田翁的感叹反映了广阔的社会面貌,写出了封建社会的阶级对立、人间的不平与官府徭役的繁重与害人。这位植树的田翁是一位勤劳善良的老农,他辛勤劳动了一生,亲手栽下了千棵桑树与杏树,他本指望这些劳动会给自已与自己的一家带来温饱,也造福于社会与后代。这种愿望是应该得到满足的。但是,封建社会的现实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连年繁重的徭役使田翁倾家荡产,他不得不把自己心爱的倾注了全部心血与希望的桑林与杏树卖给富家郎。而这位富家郎却砍倒“文杏作中梁”,又段林开池,在池中种上了满池的荷花,以供自己的观赏与享乐。这位富家郎“田业广”,又花钱买了“金章”,步入了官场。他又广为结交,使他家门前的垂杨下满是贵人的车辆。这样的现实,使田翁及田翁的一家感叹嗟伤,又使作者感到不平。

  这首诗形象鲜明,有简单的故事情节。田翁的形象是从作者的正面描写中展示出来的。这首诗是以写田翁的所做、所观、所想为主,这位田翁的性格特点是由他的动作及心理活动表现出来的。他“手植千树桑”,他家有满室的儿孙,说明他的勤劳,他已经为社会劳动了一生。他对富家郎的怨恨说明他有朴素的阶级觉悟。他对“千树桑”被毁,对他亲手栽的文杏做了中梁,对桑林被开为荷花池感到痛心与惋惜,这说明他一生种桑与种杏不单是为了自身与一家人的温饱(当然也包含着为自身与一家人的温饱),这中间透出了一定的为社会及后代造福的思想。这是他性格中可贵的善良的一面。这位老田翁的形象是具体的,是有血有肉的。而那位富家郎的活动,他的所作所为,他砍“文杏作中梁”,他“田业广”,他用钱“买金章”,他招来无数贵人的车辆,他毁桑林开水池种荷花,这一切都是从田翁的眼里看出,从田翁的嘴里说出,这种写法省略了不少笔墨,而这位富家郎“为富不仁”的特点又表现得极为突出。作者的态度,作者对田翁的同情,对富家郎的厌恶与斥责都是通过这些具体描写表现出来的。诗人对官府徭役繁重的揭露也没有正面阐述,只是在说明田翁把“手植”的“千树桑”卖给富家郎的原因时,顺便交待了一句“频年徭役重”,致使田翁的“千树桑”“尽属富家郎”。这样描写,使这首诗重点突出,情节多变化,这是一首以叙事与扦情二者相结合的作品。另外,这首诗巧妙运用对比的手法。诗中田翁与富家郎是封建社会两类人的代表,田翁是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者,富家即是压迫别人剥削别人的官僚地主。这两者在诗中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封建社会的阶级对立就在这对比之中展示出来。同时,语言通俗形象,情节跳跃性较大也是这首诗的特点。

参考资料:
1、 尚作恩.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155-158
2、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tiánwēngtàn--fén

shǒuzhíqiānshùsāngwénxìngzuòzhōngliáng

pínniányáozhòngjǐnshǔjiāláng

jiātián广guǎngyòngmǎijīnzhāng

zuóménqiánguòxuānchēmǎnchuíyáng

guīláishuōxiàngjiāérsūnjìngjiē

jiànqiānshùsāngrónghuā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译文: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
注释:燕歌行:乐府旧题。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汉家¹烟尘²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译文:唐朝东北边境战事又起,将军离家前去征讨贼寇。
注释:¹汉家:汉朝,唐人诗中经常借汉说唐。²烟尘:代指战争。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男儿本自重横行¹,天子非常赐颜色²
译文:男儿本来就看重驰骋沙场,杀敌打仗,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
注释:¹横行:任意驰走,无所阻挡。²非常赐颜色:超过平常的厚赐礼遇。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chuāng)¹²³鼓下榆关,旌(jīng)(pèi)(wēi)(yí)(jié)间。
译文:军队擂击金鼓,浩浩荡荡开出山海关外,旌旗舒展飘扬在碣石山间。
注释:¹摐:撞击。²金:指钲一类铜制打击乐器。³伐:敲击。榆关:山海关,通往东北的要隘。⁴旌旆:旌是竿头饰羽的旗。旆是末端状如燕尾的旗。这里都是泛指各种旗帜。⁵逶迤:舒展的样子。⁶碣石;山名。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校尉¹羽书²飞瀚(hàn)³,单于猎火照狼山
译文: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
注释:¹校尉:次于将军的武官。²羽书:(插有鸟羽的,军用的)紧急文书。³瀚海:沙漠。这里指内蒙古东北西拉木伦河上游一带的沙漠。⁴单于:匈奴首领称号,也泛指北方少数民族首领。⁵猎火:打猎时点燃的火光。古代游牧民族出征前,常举行大规模校猎,作为军事性的演习。⁶狼山:又称狼居胥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西北。一说狼山又名郎山,在今河北易县境内。此处“瀚海”、“狼山”等地名,未必是实指。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山川萧条极¹边土,胡骑凭陵²杂风雨³
译文:山河荒芜多萧条,满目凄凉到边土,胡人骑兵来势凶猛,如风雨交加。
注释:¹极:穷尽。²凭陵:仗势侵凌。³杂风雨:形容敌人来势凶猛,如风雨交加。一说,敌人乘风雨交加时冲过来。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战士军前半死生¹,美人帐下犹歌舞。
译文:战士在前线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将军们依然逍遥自在地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
注释:¹半死生:意思是半生半死,伤亡惨重。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大漠穷秋塞草腓(féi)¹,孤城落日斗兵稀²
译文:深秋季节,塞外沙漠上草木枯萎;日落时分,边城孤危,士兵越打越少。
注释:¹腓(一作衰):指枯萎。²斗兵稀:作战的士兵越打越少了。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常轻敌 一作:恒轻敌)
身当恩遇¹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常轻敌 一作:恒轻敌)
译文:主将身受朝廷的恩宠厚遇常常轻敌,战士筋疲力尽仍难解关山之围。
注释:¹身当恩遇:指主将受朝廷的恩宠厚遇。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铁衣远戍(shù)辛勤久,玉箸¹应啼别离后。
译文:身披铁甲的征夫,不知道守卫边疆多少年了,那家中的思妇自丈夫被征走后,应该一直在悲痛啼哭吧。
注释:¹玉箸:白色的筷子(玉筷),比喻思妇的泪水如注。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少妇城南¹欲断肠,征人蓟(jì)²空回首。
译文:思妇独守故乡悲苦地牵肠挂肚,征夫在边疆遥望家园空自回头。
注释:¹城南:京城长安的住宅区在城南。²蓟北:唐蓟州在今天津市以北一带,此处当泛指唐朝东北边地。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飘飖 一作:飘摇;无所 一作:更何)
边庭飘飖(yáo)¹那可度²,绝域³苍茫无所有。(飘飖 一作:飘摇;无所 一作:更何)
译文:边塞战场动荡不安哪里能够轻易归来,绝远之地尽苍茫更加荒凉不毛。
注释:¹边庭飘飖:形容边塞战场动荡不安。庭,一作“风”。飘飖:随风飘荡的样子。²度:越过相隔的路程,回归。³绝域:更遥远的边陲。⁴无所有:更加荒凉不毛。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杀气三时¹作阵云²,寒声一夜³传刁斗
译文:早午晚杀气腾腾战云密布,整夜里只听到巡更的刁斗声声悲伤。
注释:¹三时:指晨、午、晚,即从早到夜(历时很久。三,不表确数。)。²阵云:战场上象征杀气的云,即战云。³一夜:即整夜,彻夜。⁴刁斗:军中夜里巡更敲击报时用的、煮饭时用的,两用铜器。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相看白刃血¹纷纷,死节²从来岂顾勋³
译文:战士们互相观看,雪亮的战刀上染满了斑斑血迹;坚守节操,为国捐躯,岂是为了个人的名利功勋?
注释:¹血:一作“雪”²死节:指为国捐躯。节,气节。³岂顾勋:难道还顾及自己的功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¹
译文:你没看见拼杀在沙场战斗多惨苦,现在还在思念有勇有谋的李将军。
注释:¹李将军:指汉朝李广,他能捍御强敌,爱抚士卒,匈奴称他为汉之飞将军。

  《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虽用乐府旧题,却是因时事而作的,这是乐府诗的发展,如果再进一步,就到了杜甫《丽人行》、《兵车行》、“三吏”、“三别”等即事命篇的新乐府了。《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这个曲调以前没有过记载,因此据说就是曹丕开创的。 曹丕的《燕歌行》有两首,是写妇女愁思,由他首创,所以后人多学他如此用燕歌行曲调做闺怨诗。高适的《燕歌行》是写边塞将士生活,用燕歌行曲调写此题材他是第一个。此诗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历来注家未对序文史事详加考核,都以为是讽张守珪而作。其实,这是不符史实的。此诗所刺对象应是受张守珪派遣、前往征讨奚、契丹的平卢讨击使、左骁卫将军安禄山。

  诗大体可分四段:首段八句写出师。其中前四句说战尘起于东北,将军奉命征讨,天子特赐光彩,已见得宠而骄,为后文轻敌伏笔。后四句接写出征阵容。旌旗如云,鼓角齐鸣,一路上浩浩荡荡,大模大样开赴战地,为失利时狼狈情景作反衬。“校尉”两句写抵达前线。羽书飞驰,见军情紧急;猎火照夜,说敌阵森严。

  第二段八句写战斗经过。其中前四句写战初敌人来势凶猛,我军伤亡惨重,后四句说至晚已兵少力竭,不得解围。“山川萧条极边土”,说明战场地形是无险可凭的开阔地带,这正有利于胡骑驰突,故接写敌军如暴风骤雨之袭来。“战士”两句用对比方法写出了主将骄惰轻敌,不恤士卒,一面是拚死苦战,一面仍恣意逸乐。这是诗中最有揭露性的描写。大漠衰草、落日孤城的萧飒景象,为“斗兵稀”作衬托,同时写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身当恩遇常轻敌”,正面点出损兵被围的原因,是诗的主旨。

  第三段八句写征人,思妇两地相望,重会无期。诗虽古体,多用偶句,此段因内容需要,而犹着意作对仗。又此诗平仄转韵,一般四句一转,独此段八句全用仄韵,与表现双方摇摇不安的心绪相适应。杀气成云,刁斗传寒,都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

  末段四句,两句写战士在生还无望的处境下,已决心以身殉国。“岂顾勋”三字,仍是对将帅的讽刺。两句诗人感慨,对战士的悲惨命运深寄同情,诗以“至今犹忆李将军”作结,再次点明主题。盛唐时,殷璠评高适曰:“其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此诗确实可以作为代表。

  《燕歌行》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良非偶然。

  开元十五年(公元727),高适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诗意在慨叹征战之苦,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利,使战士受 到极大痛苦和牺牲,反映了士兵与将领之间苦乐不同,庄严与荒淫迥异的现实。诗虽 叙写边战,但重点不在民族矛盾,而是讽刺和愤恨不恤战士的将领。同时,也写出了 为国御敌之辛勤。主题仍是雄健激越,慷慨悲壮。

yānxíng (bìng )

gāoshì tángdài 

kāiyuánèrshíliùnián yǒucóngyuánróngchūsàiérhuánzhě zuò yānxíng shì shìgǎnzhēngshùzhīshì yīnéryān 

hànjiāyānchénzàidōngběi hànjiàngjiācánzéi 
nánérběnzhònghéngxíng tiānfēichángyán 
chuāngjīnxiàguān jīngpèiwēijiéshíjiān 
xiàowèishūfēihànhǎi chánlièhuǒzhàolángshān 
shānchuānxiāotiáobiān pínglíngfēng 
zhànshìjūnqiánbànshēng měirénzhàngxiàyóu 
qióngqiūsàicǎoféi chéngluòdǒubīng 
shēndāngēnchángqīng jìnguānshānwèijiěwéi  (chángqīngzuò héngqīng )
tiěyuǎnshùxīnqínjiǔ zhùyīngbiéhòu 
shàochéngnánduàncháng zhēngrénběikōnghuíshǒu 
biāntíngpiāoyáo juécāngmángsuǒyǒu  (piāoyáozuò piāoyáo suǒzuò gèng )
shāsānshízuòzhènyún hánshēngchuándiāodǒu 
xiāngkànbáirènxuèfēnfēn jiécóngláixūn 
jūnjiànshāchǎngzhēngzhàn zhìjīnyóujiàngjū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