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楼高海气重,吴门词客远相从。可知不带红尘色,至自清秋日观峰。
白雪楼高海气重,吴门词客远相从。可知不带红尘色,至自清秋日观峰。
李攀龙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1131篇诗文

猜您喜欢
曹南院知镇戎军日,尝出战小捷,虏兵引去。玮侦虏兵去以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其下忧之,言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玮不答,使人候。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
曹南院知镇戎军日¹,尝出战小捷,虏(lǔ)兵引去²。玮侦虏兵去小远,乃驱所掠牛羊辎(zī)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³。其下忧之,言与玮曰:“牛羊无用,徒(mí)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玮不答,使人候。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jù)还袭之。玮(wěi)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小待之。
译文:曹玮主管镇戎军时,曾出战小胜,敌兵退去。曹玮侦察敌兵退离已远,于是就驱赶着缴获的牛羊和辎重车辆,缓慢地返回,军队行列都不成型。他的部下担忧此事,对曹玮说:“牛羊无用,只会拖累军队。不如抛弃它们,整齐队伍返回。”曹玮没回答,派人去侦察。敌兵离开几十里,听说曹玮贪牛羊之利,军队没有纪律,立刻就返回袭击曹玮军队。曹玮军队行进更加缓慢,在行进中找到有利地势,就停下来等待敌军。
注释:¹“曹南院”句:曹玮主持镇戎地区工作的时候。南院:官名,“宣徽南院使”简称,这是宋时赐给皇亲国戚的高级官衔,因曹玮屡破西夏军有功,故受此封;知:主持;镇戎:在今甘肃省固原县;军:宋代地方行政区划的一种,相等于府、州。²引去:撤退离开。引,撤退。³部伍:队伍。⁴徒:只、只是。⁵縻:使……受累,拖累。⁶候:侦查。
虏军将至近,使人谓之曰:“蕃军远来,必甚疲,吾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军严整。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
虏军将至近,使人谓之曰:“蕃¹军远来,必甚疲,吾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²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军严整。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³矣。”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
译文:敌军将要来到,离得很近了,曹玮派人对敌军说:“你们的军队远来一定很疲劳,我不想趁着别人疲怠作战,请你们让战士和马休息一下,一会儿再决战。”敌人正苦于奔波,疲劳极了,听了这话都很高兴,军队严整的休息了很长时间。曹玮又派人告知他们:“休息好了可小相互驱马进攻了。”于是各方击鼓发兵进攻,一交战就把敌军打得大败。
注释:¹蕃:同“番”,对汉族之外的其他民族的蔑称。²少选:待一会儿。³驰:驱车马追逐,此处意为战争。
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吾以此取之。”
遂弃牛羊而还,徐¹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小²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qì),则足痹(bì)不能立,人气亦阑,吾小此取之。”
译文:于是抛弃了牛羊返回。曹玮慢慢地对他的部下说:“我知道敌人已很疲劳,故意做贪利的事来引诱他们。等到他们再来,差不多已经行走百里了,如果趁着他们锐气便交战,还会有胜负。走远路的人,如果稍稍休息,那么腿脚疼痛麻木就站不起来了,士气也已经枯竭。我就凭这些打败了敌人。”
注释:¹徐:慢慢地。²比:等、等到。
嘉庆四年,岁在己未,琉球国中山王尚穆薨。世子尚哲先七年卒,世孙尚温表请袭封。中朝怀柔远藩,锡以恩命,临轩召对,特简儒臣。
嘉庆四年,岁在己未¹,琉球国²中山王尚穆薨(hōng)³。世子尚哲先七年山,世孙尚温表请袭封。中朝怀柔远藩,锡以恩命,临轩召对,特简儒臣。
译文:嘉庆四年,是己未年,琉球国中山王尚穆去世。世子尚哲先七年去世,世孙尚温上表,请求袭封。朝廷安抚远方藩国,赐给皇上的命令。皇帝不坐正殿而御前殿召见臣下令其回答有关政事、经义等方面的问题,特意选择儒臣。
注释:¹己未:嘉庆四年,1799年。²琉球国:曾存在于琉球群岛的封建政权国家,明清时为中国的藩属,都城为首里。光绪五年(1879年)被日本吞并。其中最大的岛屿为冲绳岛与奄美大岛。³薨:死。⁴特简:破格选用。
于是,赵介山先生,名文楷,太湖人,官翰林院修撰,充正使;李合叔先生,名鼎元,绵州人,官内阁中书,副焉。介山驰书约余偕行,余以高堂垂老,惮于远游。继思游幕二十年,遍窥两戒,然而尚囿方隅之见,未观域外,更历纓溟之胜,庶广异闻。禀商吾父,允以随往。从客凡五人:王君文诰,秦君元钧,缪君颂,杨君华才,其一即余也。
于是,赵介山¹先生,名文楷,太湖人,官翰林院修撰(zhuàn),充正使;李合叔²先生,名鼎元,绵州人,官内阁中书,副焉。介山驰书约余偕行,余以高堂垂老,惮于远游。继思游幕二十年,遍窥两戒³,然而尚囿(yòu)方隅之见,未观域外,更历纓(yīng)(míng)之胜,庶广异闻。禀商吾父,允以随往。从客凡五人:王君文诰,秦君元钧,缪君颂,杨君华才,其一即余也。
译文:在这,赵介山先生,名文楷,太湖人,官职是翰林院修撰,为正使。李和叔先生,名鼎元,绵州人;官职内阁中书,为副使。介山写信约我一起走,我因为父亲高堂年纪很老,害怕远游。继而又想在外作幕僚二十年,到处窥探两戒,而还囿于一地方的见识,没有看到外国。更经过瀴溟的胜利,期望更广泛的得到各种奇特见闻。禀报商议我的父亲,允许随着同去。随从的人共五人:王文诰、秦元钧、缪颂、杨华才,我即是其中之一。
注释:¹赵介山:赵文楷(1760-1808),字逸书,号介山,安徽安庆府太湖县人。嘉庆元年状元,嘉庆五年(1800年)出使琉球。著有日记体《使琉球记》,详述出使始末。即本章《中山记历》的参仿母本。²李合叔:李鼎元,字合叔,号墨庄,清代学者,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进士。嘉庆五年(1800年)作为册封疏球副史,随赵文楷出使琉球。³两戒:辽阔的地域。国家疆域的南北界限。戒,同“界”。⁴方隅:片面。⁵纓溟:水面浩淼迷蒙之状。
五年五月朔日,随荡节以行,祥飙送风,神鱼扶舳,计六昼夜,径达所届。
五年五月朔日,随荡(dàng)¹以行,祥飙(biāo)²送风,神鱼扶舳(zhú)³,计六昼夜,径达所届。
译文:五年五月初一日,随着振荡节以行,吉祥送风,神鱼扶大船,总计六昼夜,径直到达目的地。
注释:¹荡节:古代使者盛符节的竹函。²祥飙:瑞风。飙,暴风。³舳:船后持舵之处。
凡所目击,成登掌录。志山水之丽崎,记物产之瑰怪,载官司之典章,嘉士女之风节。文不矜奇,事皆记实。自惭谫陋,饴测海之嗤;要堪传言,或胜凿空之说云尔。
凡所目击,成登掌录。志山水之丽崎,记物产之瑰怪,载官司之典章,嘉士女之风节。文不矜奇,事皆记实。自惭谫(jiǎn)¹,甘饴测海²之嗤;要堪传言,或胜凿空³之说云尔。
译文:只要看到的,都登上掌握记录。记录山水的美丽险要,记物产的奇特,记载着官府的典章,赞美士女的风度贞节。文章不夸耀奇异,事情都记得真实。自己很浅薄鄙陋,乐意留下测海的讥笑;要能忍受传说,或胜过凭空想象的说法。
注释:¹谫陋:浅薄。²甘贻测海:以甜汤的感觉判断大海。甘贻,甜味的糖浆。³凿空:穿凿附会。本意为对未知领域的探寻。凿,开;空,通。
卧来扶不起,唯向主人嘶。
卧来扶不起,唯¹向主人嘶(sī)²
译文:老马卧下后就不能站起来了,只能向主人发出一声声的嘶叫。
注释:¹唯:只有。²嘶:马叫。
惆怅东郊道,秋来雨作泥。
惆怅东郊道,秋来雨作泥。
译文:最让它惆怅的是东郊的道路,下过秋雨后都变成了稀泥。

lǎo--yáo

láiwéixiàngzhǔrén

chóuchàngdōngjiāodàoqiūláizuò

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
阮光禄在剡(shàn)¹,曾有好车²,借者³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借而不敢言。阮后闻,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¹⁰?”遂¹¹焚之¹²
译文:阮裕在剡县的时候,曾经有一辆非常好的车子。(即使这样,)只要有人想借用阮裕的车子,他都会借。有一个人要为母亲送葬(而需要用车),心里想要借车却不敢(对阮裕)说。阮裕后来听说了这件事,叹息说:“我有车却让人不敢来借,要车还有什么用呢?”于是,(阮裕)把那辆车烧毁了。
注释:¹阮光禄在剡:阮(ruǎn)光禄,即阮裕,字思旷,阮籍族弟,以德行著称,长期隐会稽剡县。阮裕是东晋时期河南陈留人,与阮籍同宗,以通情达理、爽快无私著称。阮裕官至侍中,能常在皇帝身边。但东晋时期的政权多数集中在辅政的大臣手里,侍中一职无很大职权。阮裕又没有功名心,觉得在首都生活无趣,便以身体不好为由,辞职去了会稽(今浙江绍兴)。阮裕在会稽买了一套房子,并拒绝被任命为金紫光禄大夫。阮裕收藏了很多车子,由于是老古董很值钱。剡,即剡县,是即所在地,今在浙江嵊州。²曾有好车:该车是东汉时代传下来的,有百多年的历史了,阮裕其做了精美的装饰,看上去很漂亮。这辆车木材好,很皮实,包括貂蝉后爹王司徒在内的不少名人都坐过此车。尽管阮裕视此车为自己的心爱之物,但若有人借,阮裕还是会毫不犹豫地答应。³者:……的人。⁴皆:都。⁵意:心里想。⁶欲:想要。⁷而:但。⁸闻:听说。⁹之:代词,代这件事。¹⁰何……为:干什么。¹¹遂:就,于是。¹²之:代词,代那辆车。

  《阮裕焚车》是一篇质朴的散文,用的虽是口语,但短小精悍、意味隽永、耐人回味。本文在晋宋人文章中也颇具特色,历来为人们所喜读,成了诗词中常用的典故。其所述的阮裕这一人物事迹,也多为后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影响很大。

  文章中阮裕的形象,首先无私助人,让人尊敬。一个与阮裕没有很大交情的人因某件旁人看来较为晦气的事向阮裕借车他都肯借,可以看出阮裕的爱心。其次,阮裕不愿意保留不能体现使用价值的东西。阮裕焚烧了马车,使自己的私心绝灭。阮裕有着直率、助人为乐以及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的性格,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最后,通过阮裕的正面形象,本文还讽刺了因吝惜自己的钱财而不肯去帮助他人的人。这也体现了《世说新语》一贯的风格。

参考资料:
1、 于民雄.此情可待成追忆——读《世说新语》几个感人的故事[J].贵阳文史.2013(1)
2、 匿名.阮裕焚车[J].小学生心理成长导刊(中年级·个性乐园版).2005(5)
3、 浙江省200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金华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有怀长不释,一语一酸辛。
有怀长不释,一语一酸辛。
译文:有桩心事久久未能忘怀;一提起来,就要心酸泪零。
此地暂胡马,终身只宋民。
此地¹暂胡马²,终身只宋民。
译文:胡人虽然暂时占领此地,我到死了还是宋朝臣民。
注释:¹此地:指苏州。²胡马:指元兵。
读书成底事,报国是何人。
读书成底事¹,报国是何人。
译文:读书半世,有甚功名成就?
注释:¹底事:什么事。
耻见干戈里,荒城梅又春。
(chǐ)见干戈(gē)¹里,荒城²梅又春。
译文:世乱如此,报国竟无一人!看到荒城梅花已经开放,使我惭愧白白又过一春!
注释:¹干戈:古代常用的两种兵器,此指战争。²荒城:指经过兵燹后的苏州。

yòuèrniánsuìdàn··èr--zhèngxiào

yǒu怀huáizhǎngshìsuānxīn

zànzhōngshēnzhǐsòngmín

shūchéngshìbàoguóshìrén

chǐjiàngànhuāngchéngméiyòuchū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