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佐郡巳资深,金马悬知有陆沈。捧檄重来浑了事,拂衣归去本初心。
几年佐郡巳资深,金马悬知有陆沈。捧檄重来浑了事,拂衣归去本初心。
绮琴暗忆潇湘雨,粉署真辞暮夜金。桃李恋春留不得,秪培棠树长清阴。
绮琴暗忆潇湘雨,粉署真辞暮夜金。桃李恋春留不得,秪培棠树长清阴。

sòngtóngzhīwángbáizhúgōng--wèi

niánzuǒjùnshēnjīnxuánzhīyǒushěnpěngzhòngláihúnleshìguīběnchūxīn

qínànxiāoxiāngfěnshǔzhēnjīntáoliànchūnliúzhīpéitángshùzhǎngqīngyīn

徐渭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1173篇诗文

猜您喜欢
骑马踏烟莎,青春奈怨何。
骑马踏烟莎(suō)¹,青春奈怨何。
译文:踏着莎草纵马散步,春景美好无奈几多愁怨!
注释:¹莎:莎草。烟莎即如烟的莎草。古汉语中“莎”字只在“莎鸡(昆虫名,俗名纺织娘)”一词中读“沙”音。
蝶翎朝粉尽,鸦背夕阳多。
蝶翎(líng)¹朝粉尽²,鸦背夕阳多。
译文:这个时候蝶翅上的蝶粉已渐渐褪去,乌鸦背着夕阳向林中飞去。
注释:¹翎:即翅。²朝粉尽:傍晚时候,早晨蝶翅上的蝶粉已渐渐褪去。朝:一本作“胡”。
柳艳欺芳带,山愁萦翠蛾。
柳艳欺芳带¹,山愁萦(yíng)翠蛾(é)
译文:偏偏杨柳独展妖艳让佳人心中更加忧愁,起伏的山势犹如佳人紧皱的愁眉。
注释:¹芳带:对佳人腰带的美称,此处喻指佳人。以人情世故而言,不宜在情绪不佳之人面前表现得过于春风得意,这不仅会刺激到对方,使其原本不佳的情绪更加不堪,同时也容易激起对方的愤恨。此处柳之艳便有一种春风得意的意味,面对情绪不佳的佳人,柳却依然如此,这正是故意“欺”人的行径。或许佳人会因此而愁更愁。
别情无处说,方寸是星河。
别情无处说,方寸¹是星河。
译文:心中的情愫无处诉说,两心相隔,犹如星河般遥远。
注释:¹方寸:即心。此句谓两心相隔,犹如星河般遥远。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雨足¹高田²³,披蓑(suō)半夜耕(gēng)
译文:春雨已下得很充足了,以致连高处的田里也存满了一片白茫茫的水,为了抢种,农民披着蓑衣冒着雨,半夜就来田里耕作。
注释:¹雨足:雨十分大,充足。²高田:山上的旱田。³白:白茫茫。⁴披蓑:披着草衣。蓑:蓑衣。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人牛力俱¹尽,东方殊²未明³
译文:等到人和牛的力都使尽的时候,天还远远未亮呢。
注释:¹俱:都。²殊:尤,还,简直。³未明:天不亮。

  这首诗写一位农民在雨天半夜就辛劳耕作的情形。诗的开头写久旱逢甘霖,夜里下了一场大雨。“雨足”一句,是说雨水很多,就连高处的田地也积了许多水,而成为一片水白色。作者用“足”、“白”二字,既突出强调了雨水之多,又暗示了农夫耕田将会倍加艰难和辛劳,为下文作了铺垫。“披蓑半夜耕”一句,乍看之下,让人想到不合情理。哪里有农夫披着蓑衣半夜里耕地的呢?但细细品来,此句却是蕴意深含。可能是由于雨水过多,农夫们耽误了播种的时间,泥水里,又是冒着雨,耕田的吃力是可想而知的。

  后两句用“力俱尽”与“殊未明”作鲜明的对比,反映了农民早出晚归、不知疲倦的辛苦劳动生活。虽然“人牛力俱尽弦,但劳动的时间还很长,天亮之前和天亮之后农民将如何坚持下去,这是留给读者想象的内容了。这首小诗十分通俗,明白如话,虽然是反映农民辛苦的,但它是通过耕作情形的具体而又细致的描驽来表现的,它取的是一位农民最平常的一个劳动镜头。风雨里,半夜就去耕作,像牛一样出力,全诗语言清新明快,形象地揭示了在封建社会,尤其是在动乱年代,地方水利失修,农民靠“天”吃饭的这一事实,也是封建社会里的中国农民的劳动生活写照。

  这首诗纯用白描,立意新颖,语言通俗流畅,仅短短二十个字,就准确地描绘了农夫披蓑夜耕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农夫苦难生活的满腔同情,具有一定的现实性。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425-426页
2、 贺新辉.全唐诗鉴赏辞典:中国妇女出版社,不详:第2511页

tiánshàng

cuīdàoróng tángdài 

gāotiánbái suōbàngēng 
rénniújìn dōngfāngshūwèimíng 
去年春雨开百花,与君相会欢无涯。
去年春雨开百花,与君相会欢无涯¹
译文:去年春风中百花盛开,和你相会欢乐无涯。
注释:曼卿:作者友人诗人石延年,字曼卿,宋城(今河南商丘)人。累举进士不第,以武臣叙迁得官,官至太子中允、秘阁校理。¹无涯:无尽。
高歌长吟插花醉,醉倒不去眠君家。
高歌长吟插花醉,醉倒不去眠君家。
译文:你高声歌唱长吟诗篇,插花酣饮何其豪雅!我畅饮美酒喝得沉醉,不离去随意在你家住下。
今年恸哭来致奠,忍欲出送攀魂车。
今年恸(tòng)¹来致奠(diàn)²,忍³欲出送攀魂车
译文:谁知道今年竟然痛哭着为祭奠你来到了你家,怎能忍心送出那牵攀我心魂载着你长别的车马。
注释:¹恸哭:痛哭。²奠:设酒食以祭。³忍:怎忍,不忍。⁴攀魂车:指牵攀自己灵魂的友人灵车。
春辉照眼一如昨,花已破颣兰生芽。
春辉¹照眼一如昨,花已破颣(lèi)²兰生芽。
译文:春日耀眼的光辉一如往昔,花已破蕾兰草长出了嫩芽。
注释:¹春辉:春日阳光。²破颣:犹破蕾。颣,丝上的结,比喻花蕾。一本作“破蕾”。
唯君颜色不复见,精魂飘忽随朝霞。
唯君颜色不复见,精魂¹飘忽随朝霞。
译文:只是再也看不见你亲切面容的光华,你飘忽的精神魂魄,悠悠远去跟随着朝霞。
注释:¹精魂:精神魂魄。
归来悲痛不能食,壁上遗墨如栖鸦。
归来悲痛不能食,壁上遗墨如栖鸦。
译文:归来后我心中满是悲伤,什么饮食也吞咽不下,见墙壁上你遗留的墨迹,如同栖息着的点点乌鸦。
呜呼死生遂相隔,使我双泪风中斜。
呜呼¹死生遂相隔,使我双泪风中斜。
译文:哀痛啊!就此同你生死永隔,使我伤心泪水在斜风中不断落下。
注释:¹呜呼:叹词,此处表悲痛。

 石延年多才多艺,性格洒脱幽默,他的诗歌和书法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但不幸只活了四十七岁。石延年的早死,对他的好友来说是晴天霹雳;唯其突然,更加重了作者的悲痛感。这首挽诗正是抓住了“突然”这一点来着笔。

  诗人采用了对照的手法:以一年前的春天与石延年欢会的场景与一年后的春天为他送葬的场面互衬,突出了他的去世非常出人意料,从而突出诗人的悲痛欲绝的心情。头四句写一年前的春天与石延年相会,细雨绵绵,百花盛开,其“欢无涯”。诗人写了两个具有喜剧性的事件:插花与醉倒。插花时“高歌长吟”醉倒后“眠君家”。既写出了欢乐,更表现了二人的亲密无间。紧接着,以“今年恸哭来致奠”承接上文,使气氛陡然一变,增强了事变的突发感。“恸哭”表明悲哀之至;“忍”实际上是不忍、强忍。以下几句写送葬的悲伤。“春晖”句与前文“春雨”、 “百花”相照应:百花盛开,春光依旧,但故人不可复见。“花已破蕾”句则与“插花”相呼应;一年前的春天插的花已经破蕾发芽了,可是插花的主人已经离花而去,“颜色不复见”了。但是在诗人的心中,他并没有死,“精魄飘忽随朝霞”,他的灵魂已化作美丽的朝霞。表现了诗人对亡友的眷眷深清。

  最后四句写诗人送葬归来后,目睹亡友遗物,再次勾起的内心波澜,是全诗抒情高潮。诗人送葬归来后,因悲痛而不能进食,挂在壁上的亡友遗墨更激化了悲哀之情。石延年善书,宋人评论他的书法“气象方严遒劲,极可宝爱,真颜筋柳骨。”(《诗人玉屑》卷十七)在这里诗人用“栖鸦”来形容他的遗作,点出了石延年书法的神韵和骨力,也巧妙地暗示睹物思人、黯然神伤的感情。这一切使诗人发出了无穷悲叹:死生之隔,竟如此不可逾越;遗墨在即,而音容难再现了。于是极度悲痛的泪水又一次夺眶而出。此诗真挚奔放,构思精巧,是一首很感人的挽诗。

参考资料:
1、 霍松林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39-140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谁道¹群生²性命微³?一般骨肉一般皮
译文:谁说这群鸟儿的生命微不足道?它们和人类一样有血有肉。
注释:¹道:说。²群生:这里指小鸟。³微:微不足道。⁴一般骨肉一般皮:一样的骨肉一样的皮,即鸟和人类一样有血有肉。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劝君莫¹打枝头鸟,子²在巢(cháo)中望³母归。
译文:劝你不要打枝头上的鸟儿,幼鸟还在巢中盼望着母亲的归来。
注释:¹莫:不要。²子:幼鸟。³望:盼望。

  诗人在诗中发出劝戒之声,劝导人们爱惜鸟类,表现出诗人的善良、仁爱之心。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此诗先以一个反问句提出诗人自己的看法,反问的语气使感情抒发更加强烈,表现出诗人的善良、仁爱之心以及对生命的尊重,接着点出鸟和人一样有着皮肉和骨骼。诚然,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世间万物与人类一样,都是有生命的,都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类应该像对待兄弟姐妹一样对待它们,绝不能伤害它们。之后的“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两句顺势提出人类应善待动物的劝诫,并以幼鸟盼望母鸟的动人情景来感动人们,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劝说效果十分显著。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通过蕴含真情的“子望母归”的自然现象劝诫读者善待动物,表达了对鸟类命运的关注和同情,这不仅是一种生态意识,同时还有着深刻的寓意:诗人意在以鸟喻人,劝诫当时的权贵要学会尊重平民百姓,因为平民百姓与权贵们一样,都有着同样的生命和尊严。

参考资料:
1、 魏洪霞 主编.唐诗三百首.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16年:76-77
2、 王莉 主编.小学课本中的名家作品赏析大全.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年:303-304
3、 徐井才 主编.语文课本中的名家名作.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12年:95

niǎo

bái tángdài 

shuídàoqúnshēngxìngmìngwēi bānròubǎn 
quànjūnzhītóuniǎo zàicháozhōngwàngguī 
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蓠花下迷。
落日欲没岘(xiàn)¹西,倒著接蓠(lí)²花下迷。
译文:落日将没于岘山之西,我戴着山公的白帽子在花下饮得醉态可掬。
注释:¹岘山:一名岘首山,在今湖北襄樊市南。²倒著接蓠:用山简事。山简 (253~312年),字季伦,河内怀人,山涛第五子。生于曹魏齐王曹芳嘉平五年,卒于晋怀帝永嘉六年,终年六十岁。山简性温雅,有父风。山涛起初不知其山简的才华,山简叹道:“吾年几三十,而不为家公所知!”与嵇绍、刘谟、杨淮齐名。初为太子舍人。永嘉中,累迁至尚书左仆射,领吏部,疏广得才之路。不久出为镇南将军,镇襄阳。嗜酒,每游习家园,置酒池上便醉,名之曰高阳池。当时有儿童作歌以嘲之。洛阳陷落后(311年),迁于夏口,招纳流亡,江汉归附。卒于镇,追赠征南大将军。山简作有文集二卷,(《唐书·经籍志》)传于世,今佚。
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
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花争唱《白铜鞮(dī)》。
译文:襄阳的小儿一起拍着手在花上拦着我高唱《白铜鞮》。
旁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
旁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¹醉似泥。
译文:路旁之人问他们所笑何事?他们原来是笑我像山公一样烂醉如泥。
注释:¹山公:即山简。
鸬鹚杓,鹦鹉杯。
(lú)(cí)(sháo)¹,鹦鹉杯²
译文:提起鸬鹚杓把酒添得满满的,高举起鹦鹉杯开怀畅饮。
注释:¹鸬鹚杓:形如鸬鹚颈的长柄酒杓。²鹦鹉杯:用鹦鹉螺制成的酒杯。
百年三万六千日, 一日须倾三百杯。
百年三万六千日, 一日须倾三百杯。
译文:百年共有三万六千日,我要每天都畅饮它三百杯。
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
遥看汉水鸭头绿¹,恰似葡萄初酦(pō)(pēi)²
译文:遥看汉水像鸭头的颜色一样绿,好像是刚刚酿好还未曾滤过的绿葡萄酒。
注释:¹鸭头绿:当时染色业的术语,指一种像鸭头上的绿毛一般的颜色。²酦醅:重酿而没有滤过的酒。
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
此江若变作春酒,垒(lěi)¹²便筑糟(zāo)丘台³
译文:此江之水若能变为一江春酒,就在江边筑上一个舜山和酒糟台。
注释:¹垒:堆积。²曲:俗称酒母,即酿酒时所用的发酵糖化剂。³糟丘台:酒糟堆成的山丘高台。纣王沉湎于酒,以糟为丘。见《论衡·语增》。
千金骏马换小妾,醉坐雕鞍歌《落梅》。
千金骏马换小妾¹,醉坐雕(diāo)(ān)歌《落梅²》。
译文:学着历史上的曹彰,来一个骏马换妾的风流之举,笑坐在马上,口唱着《落梅花》。
注释:¹“千金”句:《独异志》卷中:“后魏曹彰性倜傥,偶逢骏马爱之,其主所惜也。彰曰:‘予有美妾可换,惟君所选。’马主因指一妓,彰遂换之。”²落梅:即《梅花落》,乐府横吹曲名。
车旁侧挂一壶酒,凤笙龙管行相催。
车旁侧挂一壶酒,凤笙(shēng)¹龙管²行相催。
译文:车旁再挂上一壶美酒,在一派凤笙龙管中出游行乐。
注释:¹凤笙:笙形似凤,古人常称为凤笙。²龙管:指笛,相传笛声如龙鸣,故称笛为龙管。
咸阳市中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罍?
咸阳市中叹黄犬¹,何如月下倾金罍(léi)²
译文:那咸阳市中行将腰斩徒叹黄犬的李斯,何如我在月下自由自在地倾酒行乐?
注释:¹“咸阳”句:用秦相李斯被杀事。²罍:酒器。
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龟头剥落生莓苔。
君不见晋朝羊公¹一片石²,龟³头剥落生莓苔。
译文:您不是见过在岘山上晋朝羊公的那块堕泪碑玛?驮碑的石龟头部剥落,长满了青苔。
注释:¹羊公:指羊祜。²一片石:指堕泪碑。³龟:古时碑石下的石刻动物,形状似龟。
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
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
译文:看了它我既不为之流泪,也不为之悲哀。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译文:这山间的清风朗月,不用花钱就可任意地享用,既然喝就喝个大醉倒,如玉山自己倾倒不是人推。
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
舒州杓¹,力士铛(chēng)²,李白与尔同死生。
译文:端起那舒州杓,擎起那力士铛,李白要与你们同死生。
注释:¹舒州杓:舒州(今安徽潜山县一带)出产的杓。唐时舒州以产酒器著名。²力士铛:一种温酒的器具,唐代豫章(今江西南昌一带)所产。
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东流猿夜声。
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东流猿夜声。
译文:楚襄王的云雨之梦哪里去了?在这静静的夜晚所能见到只有月下的江水,所听到的只有夜猿的悲啼之声。

  此诗是李白的醉歌,诗中以醉汉的心理和眼光看周围世界,实际上是以带有诗意的眼光来看待一切,思索一切。诗一开始用了晋朝山简的典故。山简镇守襄阳时,喜欢去习家花园喝酒,常常大醉骑马而回。当时的歌谣说他:“日暮倒载归,酩酊无所知。复能骑骏马,倒着白接篱。”接篱,一种白色帽子。李白在这里是说自己像当年的山简一样,日暮归来,烂醉如泥,被儿童拦住拍手唱歌,引起满街的喧笑。

  但狂放不羁的诗人毫不在意,说什么人生百年,一共三万六千日,每天都应该往肚里倒上三百杯酒。此时,他酒意正浓,醉眼朦胧地朝四方看,远远看见襄阳城外碧绿的汉水,幻觉中就好像刚酿好的葡萄酒一样。啊,这汉江若能变作春酒,那么单是用来酿酒的酒曲,便能垒成一座糟丘台了。诗人醉骑在骏马雕鞍上,唱着《梅花落》的曲调,后面还跟着车子,车上挂着酒壶,载着乐队,奏着劝酒的乐曲。他洋洋自得,忽然觉得自己的纵酒生活,连历史上的王侯也莫能相比呢。秦丞相李斯也被秦二世杀掉了,临刑时对他儿子说:“吾欲与若(你)复牵黄犬,俱出上蔡(李斯的故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还有晋朝的羊祜,镇守襄阳时常游岘山,曾对人说:“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没无闻,使人悲伤。”祜死后,襄阳人在岘山立碑纪念。见到碑的人往往流泪,名为“堕泪碑”。但这碑到了此时已没有什么意义了。如今碑也已剥落,再无人为之堕泪了。一个生前即未得善终,一个身后虽有人为之立碑,但也难免逐渐湮没,不能有“月下倾金罍”这般快乐而现实。那清风朗月可以不花一钱尽情享用,酒醉之后,像玉山一样倒在风月中,显示出无比潇洒和适意。

  诗的尾声,诗人再次宣扬纵酒行乐,强调即使尊贵到能与巫山神女相接的楚襄王,亦早已化为子虚乌有,不及与伴自己喝酒的舒州杓、力士铛同生共死更有乐趣。

  这首诗为人们所爱读。因为诗人表现的生活作风虽然很放诞,但并不颓废,支配全诗的,是对他自己所过的浪漫生活的自我欣赏和陶醉。诗人用直率的笔调,给自己勾勒出一个天真烂漫的醉汉形象。诗里生活场景的描写非常生动而富有强烈戏剧色彩,达到了绘声绘影的程度,反映了盛唐社会生活中生动活泼的一面。

参考资料:
1、 余恕诚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255-256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