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娥十四死长江,江水连潮万里长。精卫定应仇渤澥,子胥岂只怒钱塘。
曹娥十四死长江,江水连潮万里长。精卫定应仇渤澥,子胥岂只怒钱塘。
一江鱼鳖浮尸出,八尺龟螭卧绢黄。总为金钗收正气,可怜枭獍绕爷娘。
一江鱼鳖浮尸出,八尺龟螭卧绢黄。总为金钗收正气,可怜枭獍绕爷娘。

cáoé--wèi

cáoéshízhǎngjiāngjiāngshuǐliáncháowànzhǎngjīngwèidìngyīngchóuxièzizhǐqiántáng

jiāngbiēshīchūchǐguīchījuànhuángzǒngwèijīnchāishōuzhèngliánxiāojìngràoniáng

徐渭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1173篇诗文

猜您喜欢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微阴¹(yì)²阳景³,清风飘我衣。
译文:满天的乌云遮蔽了太阳,阵阵清风吹起我的衣襟。
注释:¹微阴:浓黑的云。²翳:遮蔽。³阳景:太阳光。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游鱼潜渌(lù)¹,翔(xiáng)鸟薄²天飞。
译文:游鱼潜沉在碧绿的水面之下,翔鸟凌越于天际而飞起。
注释:¹渌水:清澈的水。²薄:靠近。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miǎo)眇鱼行士¹,徭役²不得归。
译文:那些在外奔波、孤苦无依的人,苦于徭役而未卜归期;
注释:¹鱼行士:出门在外奔波的人,指征夫。²徭役:在远地服役。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xī)¹
译文:启程的时候严霜冻结,如今归来,白露已晞。
注释:¹晞:晒干。
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
游者¹叹黍(shǔ)离,处者歌式微。
译文:游子忧叹于《黍离》的诗篇,隐者歌唱着《式微》的哀吟;
注释:¹游者:指征夫。
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慷慨对嘉宾,凄怆内¹伤悲。
译文:面对嘉宾,岂能失去慷慨的姿容,凄然伤怀,把我的悲怆隐忍于心。
注释:¹内:心中。

  此篇在《玉台新咏》中题为《杂诗》,兹从《文选》。诗人因景感怀,发为浩叹。

  在微阴蔽日,一年容易又秋风的季节转换中,自然界万物各得其所,鱼鸟安然游翔之景,引发出役夫久戍他乡,有家难归的联想。曹植生活在战乱频繁的时代,对民生疾苦有一定的了解和体察。诗中“游者”、“处者”两句,运用典故,映照出时代的动荡,男女之怨旷。游者,指役夫。《黍离》,指《诗经·王风·黍离》篇,是一首哀伤宗周覆灭诗。这里取其感伤乱离、行役不已的意思。处者,指役夫家中的亲人。《式微》,指《诗经·邶风·式微》篇。旧说是黎国诸侯被狄人所逐,寄居卫国,臣子劝归之作。这里取其劝归之意。通过典故的运用,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深化了人民在封建徭役制度重压下痛苦不安的悲剧间蕴,正如唐人王昌岭《从军行》叹当时边关征戍不断时所咏:“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由秦汉联想到唐代征戍之事,一处深沉的历史感油然而生。诗人悲天悯人式的同情心,不言而喻。

  这首诗造语自然精妙,音节流美铿锵,意象生动传神,触目所感,情与景会。诗中“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两句,色彩鲜明,境界开阔,用词精警,意象飞动,是历代读者激赏的名句。鱼、鸟形象的捕捉,渌水蓝天的空间幅度,鱼“潜”鸟“薄”静动映衬,在诗意的提炼上都达到了自然凑泊、了无痕迹的境界。鱼儿安然地潜游于渌水之中,鸟儿自由地翱翔于九霄之外,安然无惊、自由畅朗的图景,不但反衬出身不由己的役夫的可悲命运,同时也是作者处在动辄得咎的政治逆境身心备受压抑中对自由、解放的热切憧憬。“潜”、“薄”二字,最见作者炼字、炼意的用心。“潜”字属平声闭口韵,声音轻细,切合表现游鱼安然不惊的神态;“薄”字属入声,声音短促而有力,状翔鸟高飞蓝天的快意,神采顿见,其“飞飞摩苍天”的气势,如在眼前。这两个动词的妙用,充分显示出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及其精湛准确的艺术表现力,堪称“诗眼”。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句与尔后“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两句,平仄声律和谐妥贴,文字对仗工整自然,暗合了律诗粘对、对仗的规则,不但见出这位才思敏锐,才华富赡的诗人在斟音酌句上的努力,和他对提高诗歌艺术表现力的贡献,同时也透露出中国古典诗歌由古体向新体、近体诗演进的讯息。

桃花人面各相红,不及天然玉作容。
桃花人面各相红,不及天然玉作容¹
译文:桃花和脸在互相映衬之下别样红,赶不上生来就洁白如玉的梨花。
注释:¹玉作容:形容梨花洁白如玉。
总向风尘尘莫染,轻轻笼月倚墙东。
总向风尘尘莫染,轻轻笼月¹(yǐ)墙东。
译文:总是向着风尘却不染纤尘,笼罩在月光下轻轻地依靠在墙角东边。
注释:¹笼月:被月光笼罩。

yùnhuā--huángtíngjiān

táohuārénmiànxiānghóngtiānránzuòróng

zǒngxiàngfēngchénchénrǎnqīngqīnglóngyuèqiángdōng

日昃鸣珂动,花连绣户春。
月昃(zè)¹鸣珂²动,花连绣户春。
译文:月已西斜,归来的马车上的玉佩叮当作响,春情萌动,好像华美门户中盛开的花朵。
注释:¹月昃:月亮西斜。谓天将亮。²鸣珂:显贵者所乘的马以玉为饰,行则作响,因名。
盘龙玉台镜,唯待画眉人。
盘龙玉台¹镜,唯待画眉人。
译文:打开梳妆台上的盘龙玉台镜,等待良人为我为我画眉。
注释:¹玉台:玉饰的镜台;镜台的美称。

cháolái--wángchānglíng

yuèmíngdònghuāliánxiùchūn

pánlóngtáijìngwéidàihuàméirén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谄谀者亲,谏诤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
见善,修然¹必以自存²也;见不善,愀(qiǎo)³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⁴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zāi)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yú)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谄谀者亲,谏诤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
译文:看到善良的行为,一定一丝不苟地拿它来对照自己;看到不好的行为,一定心怀恐惧地拿它来反省自己;善良的品行在自己身上,一定因此坚定不移地爱好自己;不良的品行在自己身上,一定像有灾祸一样似地厌恶自己。所以指出我的缺点而批评又恰当的人,就是我的老师;肯定我,而赞赏又恰当的人,就是我的朋友;阿谀奉承我的人,就是害我的人。所以君子尊重老师,亲近朋友,而极端痛恨那些谄媚自己的贼人。追求好的德行永远不满足,受到劝告能够警惕,这样即使不想进步,可能吗?小人则与此相反,自己极其昏乱,却还憎恨别人指出自己的过失;自己极其无能,却要别人说自己贤能;自己的心地像虎、狼,行为像禽兽,却又恨别人指出其罪恶;对阿谀奉承自己的就亲近,对规劝自己改正错误的就疏远,把善良正直的话当作对自己的讥笑,把极端忠诚的行为看成是对自己的戕害,这样的人即使想不灭亡,可能么?
注释:¹修然:整饬的样子。²存:察,审查。³愀然:忧惧的样子。⁴介然:坚固的样子。⁵菑然:意思是如同有灾害在身。菑,同“灾“。⁶贼:害。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伤良曰谗,害良曰贼。是谓是、非谓非曰直。趣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¹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yú)。是是、非非²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伤良曰谗³,害良曰贼。是谓是、非谓非曰直。趣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
译文:用善良的言行来引导别人的叫做教导,用善良的言行来附和别人的叫做顺应;用不良的言行来引导别人的叫做谄媚,用不良的言行来附和别人的叫做阿谀。肯定正确的(言行)、否定错误的(言行)叫做明智,否定正确的(言行),肯定错误的(言行)叫做愚蠢。中伤贤良叫做谗毁,陷害贤良叫做残害。对的就说对、错的就说错叫做正直。偷窃财物叫做盗窃,隐瞒自己的行为叫做欺诈,轻易乱说叫做荒诞,取舍没有个定规叫做反复无常,为了保住利益而背信弃义的叫做大贼。
注释:¹和:附和,响应。²是是、非非:意思是能辨别是非。是,正确的。非,错误的。这里的第一个“是”和“非”作动词用,表示肯定和否定的意思。³谗:用言语陷害人、攻击人。⁴趣舍:取舍。趣,通“取”。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志意¹²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³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译文:志向美好就能傲视富贵,把道义看得重就能藐视王公;内心醒明,那么身外之物就微不足道了。古书上说:“君子役使外物,小人被外物所役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身体劳累而心安理得的事,就做它;利益少而道义多的事,就做它;侍奉昏乱的君主而显贵,不如侍奉陷于困境的君主而顺行道义。所以优秀的农夫不因为遭到水灾旱灾就不耕种,优秀的商人不因为亏损而不做买卖,有志操和学问的人不因为贫穷困厄而怠慢道义。
注释:¹志意:志向。²修:荀子书中常用语,表示修正、修炼、美好。³传:古书所传之言。先秦典籍中常用“传曰“表示引用古代的话。⁴乱君:大国暴乱之君。⁵穷君:小国窘迫之君。⁶顺:顺利。这里指顺行道义。⁷折阅:亏损出售。折,亏损。阅,卖。
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厌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人不远矣。
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故跬(kuǐ)步而不休,跛(bǒ)(biē)千里;累土而不辍(chuò),丘山崇成;厌其源,开其渎(dú),江河可竭;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bǒ)(biē)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人不远矣。
译文:那骏马一天能跑千里,劣马走十天也就能达到了。所以一步半步地走个不停,瘸了腿的甲鱼也能走到千里之外;堆积泥土不中断,土山终究能堆成;塞住那水源,开通那沟渠,那么长江黄河也会枯竭;一会儿前进一会儿后退,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就是六匹骏马拉车也不能到达目的地。各人的资质悬殊,哪会像瘸了腿的甲鱼和六匹骏马之间那样大呢?然而,瘸了腿的甲鱼能够到达,六匹骏马却不能到达,这没有其他的缘故啊,有的去做、有的不去做罢了!路程即使很近,但不走就不能到达;事情即使很小,但不做就不能成功。那些活在世上而闲荡的时间很多的人,他们即使能超出别人,也决不会很远的。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西岳崚(líng)(céng)¹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译文:西岳高耸似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群峰在其周围则像他的儿孙。
注释:¹崚嶒:高耸突兀。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¹
译文:怎么才能求得仙人杖,拄着它登上华山去玉女祠呢?
注释:¹玉女洗头盆:《集仙录》:“明星玉女,居华山,服玉浆,白日升天,祠前有五石臼,号玉女洗头盆。其水碧绿澄彻,雨不加溢,旱不减耗。祠有玉女马一匹。”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guā)¹通天有一门。
译文:可进了车箱谷就难以回归了,而山峰像通天的箭尾直抵天门,难以登爬。
注释:¹箭栝:箭的末端。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¹问真源。
译文:稍稍等待天气转凉后,登上山顶去,看山本貌。
注释:¹白帝: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古代指西方之神。
咏华山一首,作者所写的华山亦同样雄伟。不过,与年青时代一首相比,这无疑是一首失意之作。自天宝乱来,作者饱历忧患方得重返朝廷,而今因宰相房琯败绩丧师于陈涛斜被罚,抗疏救之而获罪被贬。作者人至中年,除了官拜左拾遗一年境遇较佳,一直极备艰辛。因此,诗中亦有流露出失意徬徨之感。作者发端“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即写华山崇高。作者虽然极欲登山,但“安得仙人九节杖”一句“安得”二字诘问,已表明了作者之愿难以实现。这好比作者欲要报国,却总是报国无门,无可奈何的心情。“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两句写作者仰望之余,预计攀登之路。不过这始终并未实行,只是作者在望岳时的盘算,藉以自我安慰而已。情况一如作者纵有一腔抱负理想,却只能空自盘算,无法行之于世。最后,本诗以“稍待西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作结,作者宦途的坎坷更是可见。现实环境的不顺,使得作者产生了厌倦宦途之情,期望于热闹中寻得凉冷以自疗创痛。以华山之顶比白帝之居,更表现了作者自感理想无可实现的失意徬徨。
参考资料:
1、 李渗 .杜甫诗集选 :长江出版社 ,2009年 :26-28 .
2、 《书立方》编委会编著 .中国最美传世诗词 :重庆出版社 ,2011年9月 :69-71 .

wàngyuèsānshǒu ·èr

 tángdài 

西yuèléngcéngsǒngchùzūn zhūfēngluóérsūn 
ānxiānrénjiǔjiézhàng zhǔdàotóupén 
chēxiāngguī jiànguātōngtiānyǒumén 
shāodàiqiūfēngliánglěnghòu gāoxúnbáiwènzhēnyuá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