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玄英宅,朱弦试一弹。中原留上驷,蓬岛隔飞鸾。
咫尺玄英宅,朱弦试一弹。中原留上驷,蓬岛隔飞鸾。
酒压荼蘼瓮,春迟苜蓿盘。美人期不至,惆怅月华残。
酒压荼蘼瓮,春迟苜蓿盘。美人期不至,惆怅月华残。
胡应麟

胡应麟

(1551—1602)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3117篇诗文

猜您喜欢
寒意透云帱,宝篆烟浮。夜深听雨小红楼。姹紫嫣红零落否,人替花愁。
寒意透云帱(chóu)¹,宝篆(zhuàn)²烟浮。夜深听雨小红楼³。姹紫嫣红零落否,人雨花愁。
译文:寒意透过带有云状图案的罗帐,香烟袅袅如篆字飘浮。夜深时在小红楼静听风雨。不知窗外的花朵是否已经凋零,人替花发愁。
注释: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¹云帱:带有云状图案的帐子。²宝篆:香烟袅袅如篆字。³小红楼:女子住所。
临远怕凝眸,草腻波柔。隔帘咫尺是西洲。来日送春兼送别,花替人愁。
临远怕凝眸¹,草腻波柔²。隔帘咫(zhǐ)³是西洲。来日送春兼送别,花雨人愁。
译文:绿草肥美,水波轻柔。将要远行时怕凝眸细看。隔着帘子很近却是话别之处。来日送春兼送别,花替人发愁。
注释:¹凝眸:目不转睛地注视着。²草腻波柔:绿草肥美,水波轻柔。³咫尺:古时候称八尺为咫,形容距离很近。⁴西洲:南朝民歌《西洲曲》歌咏男女相思,其中有句云:“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这里化用情人话别意,借喻言姐妹情谊。

  不难看出,这首词显然受到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启发。上片写人,显然受到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启发,将女主人公惜花的心情表现得十分真挚。下片写花,赋予花强烈的感情色彩。全词以人花互怜为题材,设想新奇,构思精巧。

  “寒意透云帱,宝篆烟浮”,词一开头,就将人物置身于室内冷漠凄清的氛围之中。本来,浓浓的寒意透过印有云纹图案的罗帐,已足以使入夜不能寐,偏偏在夜深的时候又下起了潇潇的春雨,更让人睡卧不安。伴随着窗外不断的雨声,不知何时而来的一阵阵“姹紫嫣红零落否”的忧虑突然涌上心头,渐渐地“人替花愁”的怜惜之情涨满了少女的心房。

  词中抓住“寒意春雨”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意象,几乎不作任何渲染,便从触觉和视觉的角度,将周边的环境和人物的活动巧妙地融为一体,形象地传递出少女惜花的情怀。这里,可注意的是雨中之花何以会引起少女的垂怜,尤可注意的是“人替花愁”愁些什么。一眼看去,这愁已失去特定的指意,而演化为一种普遍性,不挟带多少痛苦,更无深意可供挖掘。果真如此,那么它还有何意味可言。欲求其解,知人论世当不可少。碧城自十二岁那年,父亲故世时起,家中屡遭恶族相逼,几陷绝境。不久,她奉母命离乡背井,只身投奔在塘沽做官的舅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因而她在低吟“姹紫嫣红零落否”的同时,更像在诉说自己的落花身世,怜花惜花,其实也是在自伤自怜。按照诗歌的传统说法,这是“兴在象外”,不实说人事而人事已隐约其中,自有余味不尽之妙。

  经过大半夜的风吹雨打,清晨雨住了。吕碧城此时宕开笔意,将背景由室内转向户外。这时映入眼帘的是意想不到的情景:水草肥美,水波柔碧。揆之常情,深夜雨打,有惊无险,并没有出现落英缤纷,满地狼藉的景象,少女应该感到宽慰才对,可是不仅未能如此,反而生出新愁。一个“怕”字引入深思,使词意跌宕起伏,逼人非往下看不可。在该词的初稿中,“草腻波柔”“隔帘咫尺是西洲”,原作“离思难收”“一生多病苦淹留”。两者相比,高下可分。原作在意象及色泽上皆逊于改动后的句子,有意尽于言,一览无余之感,但在帮助读者理解词意上还是自有其作用:词中所言“离思”“多病”,皆为吕碧城早期生活的真实写照。观此,不能不感叹作者对小词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认真态度。这一改,不但丰富了视觉的内容,而且使词意气脉贯通,避免了原作与“凝眸”语气不甚相接的毛病,非常委婉含蓄地表现了一种不可遏制的离情别思。

  南朝无名氏作《西洲曲》,写女子别后的相思之情,中有句云:“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据此,“西洲”当在女子住家的附近,也就是与情人相会话别之地,此当为吕碧城句中的“西洲”所本。所不同的是话别对象各有所指,古乐府中指的是情人,而碧城词中指的应是诸姊。从“临远怕凝眸”至“隔帘咫尺是西洲”,总共才有十几字,但在表现手法上却有不容忽视之处。“草腻波柔”,展示了春天特有的一派勃勃生机,可是这在多愁善感的离人眼中,反更能撩起愁思,触动愁肠,这是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不从正面说穿“怕”的缘由,只借用古乐府中“西洲”一词,关联离情,发人联想,可谓以少总多,深曲婉转。正是因为有了“草腻波柔”和“隔帘咫尺是西洲”的敏感之点,这才又进一步勾起了少女“来日送春兼送别”的伤感,而这种伤感又并非简单地着一“愁”字或“恨”字了事,相反通过移情于物来加以体现,更觉情意悠长。结句“花替人愁”,是将前四句反复曲折的描绘作一归拢,同时照应上片的“人替花愁”,将人花互怜表现得极为哀婉动人,真可谓匠心独运,缜密臻极。

参考资料:
1、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历代绝妙好词.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7.04:第428-431页

làngtáoshā--chéng

hántòuyúnchóubǎozhuànyānshēntīngxiǎohónglóuchàyānhónglíngluòfǒurénhuāchóu

línyuǎnníngmóucǎoróuliánzhǐchǐshì西zhōuláisòngchūnjiānsòngbiéhuārénchóu

惩咎愆以本始兮,孰非余心之所求?处卑污以闵世兮,固前志之为尤。始予学而观古兮,怪今昔之异谋。惟聪明为可考兮,追骏步而遐游。洁诚之既信直兮,仁友蔼而萃之。日施陈以系縻兮,邀尧、舜与之为师。上睢盱而混茫兮,下驳诡而怀私。旁罗列以交贯兮,求大中之所宜。日道有象兮,而无其形。推变乘时兮,与志相迎。不及则殆兮,过则失贞。谨守而中兮,与时偕行。万类芸芸兮,率由以宁。刚柔驰张兮,出入纶经。登能抑枉兮,白黑浊清。蹈乎大方兮,物莫能婴。
惩咎(jiù)(qiān)¹以本始²兮,孰非余心之所求?处卑污³以闵(mǐn)兮,固前志之为尤。始予学而观古兮,怪今昔之异谋。惟聪明为可考¹⁰兮,追骏步¹¹而遐(xiá)游。洁诚¹²之既信直¹³兮,仁友蔼¹⁴而萃(cuì)¹⁵之。日施陈¹⁶以系縻(mí)¹⁷兮,邀尧、舜与之为师¹⁸。上¹⁹(huī)(xū)²⁰而混茫²¹兮,下²²²³诡而怀私²⁴。旁罗列以交贯²⁵兮,求大中之所宜。日道有象兮,而无其形。推变乘时²⁶兮,与志相迎²⁷。不及²⁸则殆(dài)²⁹兮,过则失贞³⁰。谨守³¹而中兮,与时偕行。万类芸芸兮,率由以宁³²。刚柔驰张³³兮,出入纶经³⁴。登能抑枉³⁵兮,白黑浊清³⁶。蹈乎大方兮³⁷,物莫能婴³⁸
译文:追述过去犯的错,寻求导致犯错的本源,什么不是我最先的追求呢?我的身份和地位很是卑微,但是还是要慨叹时事,这些就是我从前的志向受到谴责的原因。当时我在学习的时候是以古代优秀的人作为榜样的,对今昔差别如此之大感到很是诧异。只剩下聪明来追随了,因此我就赶着健壮的骏马周游各地。清新又那么真诚,还有仁德的朋友相伴。每天我都在锤炼自己的品格,想要让尧、舜来做我的老师。天是淳朴、混沌而难以确定的,生存的土壤又是杂乱无章、充满心机的。我只能是左右平衡,让它们互相地交错着,寻求最适合的中庸原则,才能够跟得上时事的步伐。人世间万千事物都十分繁盛,都是由中庸达到平和的。刚柔相生有张有弛,做所有的事情都不会违背事理。推举有贤能的人来压抑邪恶的人,黑白就不可能混淆了,清浊也就显现出来了。如果能够在这样的规律中穿梭,就没有什么事情能够牵制我了。
注释:¹咎愆:所犯的罪。²本始:追寻事物的本源。³卑污:地势低洼,污浊。⁴闵世:感伤时事。⁵为尤:遭到不满和厌恶。⁶始:过去,当初。⁷怪:惊奇。⁸异谋:不同的想法和追求。⁹惟:只有, 仅仅。¹⁰考:检验,考察。¹¹骏步:指的是骏马的步伐。¹²洁诚:高洁诚信的操守。¹³信直:相信正直的人。¹⁴蔼:果实繁盛,引申为树木茂密。¹⁵萃:汇集。¹⁶施陈:安排,设置。¹⁷系縻:联系,联络,指的是在政治上有共同见解的人们经常在一起讨论。¹⁸与之为师:将尧、舜尊奉为老师。与,赞同。¹⁹上:上古时期。²⁰睢盱:开辟天地时的淳朴状态。²¹混茫:与“混芒”同,开天辟地时的混沌状态。²²下:古时候。²³驳:毛色不纯的马,这里指颠倒黑白是非的意思。²⁴怀私:心中怀着私心。²⁵交贯:穿插的意思。大中,指的就是大中之道,关于伦理、政治的最高原则。²⁶推变乘时:大体地掌握了大中之道,顺应时事的变化。²⁷与志相迎:和自己要达到的目的相吻合。²⁸不及:不能够赶上时事的变化。²⁹殆:危难,危险。³⁰失贞:丢掉自己的目标。贞,通“正”。³¹谨守:谨慎地遵循。³²率由以宁:顺应时势的变化得到安宁的生活。³³刚柔弛张:文武之道,有张有弛。³⁴纶经:指的是治理国家的方法。³⁵登能抑枉:任用有贤德的人,压抑邪恶的人。³⁶白黑浊清:分明是非。³⁷蹈乎大方:按照大中之道来处理事情。³⁸婴:通“撄”,阻碍,牵制。
奉訏谟以植内兮,欣余志之有获。再征信乎策书兮,谓炯然而不惑。愚者果于自用兮,惟惧夫诚之不一。不顾虑以周图兮,专兹道以为服。谗妒构而不戒兮,犹断断于所执。哀吾党之不淑兮,遭任遇之卒迫。势危疑而多诈兮,逢天地之否隔。欲图退而保己兮,悼乖期乎曩昔。欲操术以致忠兮,众呀然而互吓。进与退吾无归兮,甘脂润乎鼎镬。幸皇鉴之明宥兮,累郡印而南适。惟罪大而宠厚兮,宜夫重仍乎祸谪。既明惧乎天讨兮,又幽栗乎鬼责。惶惶乎夜寤而昼骇兮,类麏麚之不息。
¹(xū)(mó)²以植内³兮,欣余志之有获。再征信乎策书兮,谓炯(jiǒng)然而不惑。愚者果于自用兮,惟惧夫诚之不一。不顾虑以周图兮,专兹道¹⁰以为服。谗(chán)妒构而不戒兮,犹断断¹¹于所执¹²。哀吾党¹³之不淑¹⁴兮,遭任¹⁵遇之卒迫¹⁶。势危疑¹⁷而多诈兮,逢天地之否(pǐ)¹⁸。欲图退而保己兮,悼(dào)¹⁹期乎曩(nǎng)昔。欲操术²⁰以致忠兮,众²¹呀然²²而互吓²³。进与退吾无归²⁴兮,甘脂润乎鼎镬(huò)²⁵。幸²⁶皇鉴²⁷之明宥(yòu)²⁸兮,累郡印而南适²⁹。惟罪大而宠厚³⁰兮,宜夫重仍乎祸谪(zhé)³¹。既明³²惧乎天讨³³兮,又幽栗(lì)乎鬼责。惶(huáng)惶乎夜寤(wù)而昼骇兮,类麏(jūn)³⁴(jiā)³⁵之不息³⁶
译文:遵循这些精到的教训,用来修养身心,我对自己的收获感到非常高兴。在这之后,再从古代的著作中去搜集证据,我就更加觉得自己通达了许多。曾经愚昧的我能够自己担当责任了,担心的只是这种忠诚不能够长期存在。我不去顾及任何的东西,周全的思考也是不去做的,只是一味地专心向这种道义不停地走下去。流言和嫉妒根本威胁不到我,我不去防备那些,因为我自己心中的目标是永远存在的。最令我悲哀的是没有赶上很好的时机,被贤人任用的时间太过短暂。形势严峻,到处都是阴险之人,天地相隔如此之远,没有办法连接起来。想要隐退来保全自己,又不愿意去背离自己曾有的愿望。想要用自己的能力来把自己的一片忠心奉献,所有的人却挡住了我前进的道路。进退之路都被封锁了,我只能心甘情愿地作鼎镬中的食物。最令人高兴的是,我受到了皇上的宽恕,将郡印赐给了我,让我到南方去。只是由于我的罪恶太过深重,受到的宠信太丰厚,因此在去往邵州的途中又被贬到了永州。心里害怕的不仅是要遭受上天的惩罚,还有是鬼神的斥责。整天惶惶恐恐不得安宁,晚上睡不好觉,白天醒来又接着害怕,像雄鹿似的一刻都不得安息。
注释:¹奉:接受,认可。²訏谟:伟大的计谋,重大的国家决策。³植内:掌朝廷政治。⁴欣余志之有获:自己的政治理想有了实现的希望,感到很高兴。⁵征信:考证确实。⁶策书:书简书牍之类的。⁷愚者果于自用兮;作者讲的是自己,一认定目标就勇往直前。⁸诚之不一:用心不够专注。⁹不顾虑以周图兮:不对自己过于顾虑,就能够得到成功。¹⁰兹道:就是大中之道。¹¹断断:专心不变的样子。¹²所执:他们所主张的革新。¹³吾党:以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革新集团。¹⁴不淑:政治处境很是困难。¹⁵任:与“壬”通假。¹⁶卒迫:仓促,急切。¹⁷势危疑:当时的时事状况危机四伏。¹⁸天地之否隔:指的就是《周易》中讲到的“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¹⁹乖:违反,违背。²⁰操术:运用各种手段、方法。²¹众:这里指的是反对革新的保守派。²²呀然:张口的样子。²³吓:怒斥的意思。²⁴无归:没有安身立命之处。²⁵鼎镬:古代的一种酷刑,指的是将人放在鼎镬中蒸煮。²⁶幸:多亏的意思。²⁷皇鉴:君主明察。²⁸明宥:宽赦罪过。²⁹累郡印而南适:永贞元年(805年)九月时,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接着就带着刺史的印信去南边上任。³⁰宠厚:爱戴,关爱,宠爱。³¹重仍乎祸谪:永贞元年(805年)十一月,柳宗元在去往邵州途中被贬为了永州司马。重仍,再一次的意思。³²明:指的是在人世间。³³天讨:上天用五种刑法来惩罚有罪的人。³⁴麏:獐。³⁵麚:牡鹿。³⁶不息:得不到安息。
凌洞庭之洋洋兮,溯湘流之沄沄。飘风击以扬波兮,舟摧抑而回邅。日霾噎以昧幽兮,黝云涌而上屯。暮屑窣以淫雨兮,听嗷嗷之哀猿。众鸟萃而啾号兮,沸洲渚以连山。漂遥逐其讵止兮,逝莫属余之形魂。攒峦奔以纡委兮,束汹涌之崩湍。畔尺进而寻退兮,荡回汩乎沦涟。际穷冬而止居兮,羁累棼以萦缠。
¹洞庭之洋洋兮,溯(sù)²³流之沄(yún)。飘风击以扬波兮,舟摧抑而回邅(zhān)。日霾(mái)(yì)以昧幽¹⁰兮,黝(yǒu)¹¹涌而上屯(tún)¹²。暮屑窣(sū)¹³以淫雨¹⁴兮,听嗷嗷之哀猿。众鸟萃¹⁵而啾(jiū)号兮,沸洲渚(zhǔ)以连山¹⁶。漂遥逐¹⁷其讵(jù)¹⁸兮,逝莫属余之形魂¹⁹。攒(cuán)²⁰奔以纡(yū)²¹兮,束汹涌之崩湍(tuān)。畔尺进而寻退兮,荡回汩乎沦涟(lián)。际²²穷冬²³而止居兮,羁(jī)²⁴(fén)²⁵以萦缠。
译文:我泛舟渡过了浩瀚的洞庭湖,又沿着湘水的方向漂游。风卷起了浪花,小舟被击打得四处盘旋。太阳的光辉被遮盖了,黑云直上九霄。傍晚的时候,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嗷嗷的猿声在远处响起。有很多的鸟云集在天空中,喳喳乱叫的声音响彻江渚和山间。我四处漂流着不知道会在哪里停下来,不知道哪里又会是我身体和灵魂的归宿。两边山势连绵不断,澎湃的江水被束缚在山谷里,水流不断地奔流回旋着。前进一尺就要退回八尺,循环荡漾形成了层层的涟漪。直到冬天来了,我才有了可以住的地方,很多事情都缠绕在心头却没有停止。
注释:¹凌:渡水。²溯:逆流而上的意思。³湘:湘江。⁴沄沄:水势浩大的样子。⁵飘风:起旋风。⁶扬波:扬起波涛。⁷摧抑:指的是船在受到袭击时行驶受阻。⁸回邅:徘徊不前。⁹霾曀:空中有风雨时昏暗的天气。¹⁰昧幽:昏暗。¹¹黝云:乌黑的云彩。¹²屯:集中在一起。¹³屑窣:雨的声音。¹⁴淫雨:连绵不断的雨。¹⁵萃:指成群的鸟聚集在一起。¹⁶沸洲渚以连山:指鸟的叫声从洲渚到山间到处都是。沸,喧闹,沸腾。¹⁷漂遥逐:在船上迅速向前行驶。¹⁸讵止:怎么能够停下来。¹⁹逝莫属余之形魂:灵魂和身体不再受到自己的控制,是一种在江中漂流的感受。²⁰攒峦:形容山势连绵不断。²¹纡委:曲折迂回。²²际:刚好碰上。²³穷冬:古代对冬季的别称。²⁴羁累:束缚,牵制。²⁵棼:纷乱、凌乱的样子。
哀吾生之孔艰兮,循《凯风》之悲诗。罪通天而降酷兮,不殛死而生为。逾再岁之寒暑兮,犹贸贸而自持。将沉渊而殒命兮,讵蔽罪以塞祸?惟灭身而无后兮,顾前志犹未可。进路呀以划绝兮,退伏匿又不果。为孤囚以终世兮,长拘挛而坎坷。曩余志之修蹇兮,今何为此戾也?夫岂贪食而盗名兮,不混同于世也。将显身以直遂兮,众之所宜蔽也。不择言以危肆兮,固群祸之际也。御长辕之无桡兮,行九折之峨峨。却惊棹以横江兮,溯凌天之腾波。幸余死之已缓兮,完形躯之既多。苟余齿之有惩兮,蹈前烈而不颇。死蛮夷固吾所兮,虽显宠其焉加? 配大中以为偶兮,谅天命之谓何!
哀吾生之孔¹艰兮,循《凯风》之悲诗。罪通天而降酷兮,不殛(jí)²而生为。逾再岁³之寒暑兮,犹贸贸而自持。将沉渊而殒(yǔn)兮,讵(jù)蔽罪以塞祸?惟¹⁰灭身而无后¹¹兮,顾¹²前志¹³犹未可¹⁴。进路¹⁵¹⁶以划绝¹⁷兮,退¹⁸伏匿(nì)¹⁹又不果。为孤囚²⁰以终世兮,长拘挛(luán)²¹而坎坷²²。曩(nǎng)余志之修蹇(jiǎn)²³兮,今何为此戾²⁴也?夫岂贪食²⁵而盗名兮,不混同于世也。将显身以直遂²⁶兮,众²⁷之所宜蔽²⁸也。不择言以危肆²⁹兮,固群祸之际也。御长辕之无桡(ráo)³⁰兮,行九折之峨(é)³¹。却惊棹(zhào)³²以横江³³兮,溯凌天之腾波³⁴。幸³⁵余死之已缓兮,完形躯³⁶之既多。苟余齿³⁷之有惩³⁸兮,蹈³⁹前烈⁴⁰而不颇⁴¹。死蛮夷⁴²固吾所⁴³兮,虽显宠⁴⁴其焉加⁴⁵? 配大中以为偶兮,谅天命之谓何!
译文:慨叹我的生命多艰难啊,还遭受到了《凯风》所讲到的没有尽到儿子责任的伤痛。有通天的罪行,受到了严酷的惩罚,偏偏不让我死去,却让我这么话着。已经经过了两年的寒暑,我仍处在混沌不明的精神状态,但是我依旧坚持自己的理想,不与世俗同流。就要落入深渊丢掉自己的性命,如何才能够将罪恶和灾祸掩盖住呢?想一想自己没有子嗣就这样离开人世间,过去立下的志向还没有来得及实现。我的一生将要在囚禁中生话,这种生活注定了我必将遭受坎坷的命运。过去我把自己的品德修养得是多么好啊!可是如今为什么会遭受到如此的厄运呢?难道我是那种贪图虚名的人吗?真是不愿意和世上的人们同流啊!为了让自己的志向能够实现,遭受众人的排挤就是不可避免的。说话时不去认真地挑选言辞,心直口快,这些就是让我遭受到祸害的原因。自己驾着没有桡的长车,在曲折危险的山路上前行。这就又像是丢掉船桨,翻越着高高的波浪过江。所幸的是我的死期已经得到了延迟,身体完好地存在了很长的时间。假使我这一生还有什么悔恨的,也绝对不是继承前代意愿而行。就算是为了自己心中的志向而死在荒芜的地方,我也觉得此生值得。就算是给我显赫的地位和宠爱又有什么好的呢?让中庸之道作为我的准则,天命又能把我怎么样!
注释:¹孔:尤其。²殛死:自杀。³逾再岁:过了两年。⁴贸贸:混沌不明的精神状态。⁵自持:坚持自己的理想,不与世俗同流。⁶将:将要,打算。⁷沉渊:像屈原一样投江自尽。⁸殒命:死掉。⁹讵蔽罪以塞祸:怎么能寻找这样的方法来抵消自己的罪过呢?¹⁰惟:想要。¹¹无后:指的是柳宗元自已没有后代子嗣。¹²顾:念。¹³前志:先前的志向。¹⁴未可:没有实现。¹⁵进路:通向前方的道路。¹⁶呀:空空的山谷。¹⁷划绝:绝断。¹⁸退:隐退。¹⁹伏匿:隐藏起来。²⁰孤囚:孤单的囚犯。²¹拘挛:控制,束缚。²²坎坷:人生境遇不好。²³修蹇:秀美而正直。蹇,忠诚正直的样子。²⁴戾:罪过的意思。²⁵贪食:贪婪的意思。²⁶直遂:仕途顺利。遂,进。²⁷众:世间的俗人。²⁸宜蔽:理应遮挡的意思。²⁹不择言以危肆:自己在讲话的时候不用脑子来选择言辞。危肆,直言,无所畏惧。³⁰长辕之无桡:古代的车是单辕车,弯曲前端用以驾马,没有弯曲之处则不好驾驭。³¹峨峨:山路高而险。³²却惊棹:把船桨去掉。却,去掉,除去。³³横江:横向穿越江水。³⁴凌天之腾波:波浪滔天的样子。³⁵幸:庆幸。³⁶完形躯:完整地保存着自己的身体,没有受到惩罚。³⁷余齿:余下的那段生命。³⁸有惩:指从失败中吸取经验。³⁹蹈:踏。⁴⁰前烈:前代的仁人志士。⁴¹不颇:没有偏斜。⁴²蛮夷:这里是指永州。⁴³所:归宿之地。⁴⁴显宠:在位当权的人。⁴⁵焉加:怎么能将我超过。

  此赋先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作者错在何处”这个问题,接着在进行历史追述的过程中揭示了古今之间、理想与现实之间和生死进退三方面的矛盾,最后写愿意继续承受各种不幸而绝不改变自己志向。全赋继承了有问有答的传统体制,但采用的是自问自答,比喻贴切形象,通过典型事象造成抑郁幽暗的氛围,和《楚辞》的某些篇章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赋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作者错在何处”这个问题:“惩咎愆以本始兮,孰非余心之所求?处卑污以闵世兮,固前志之为尤。”作者认为总结教训必须抓住根本,自己之所以遭受磨难,就在于本身的追求有不合适的地方:处在卑微的地位上而悯念当世,参与革新。

  接着,作者在进行历史追述的过程中揭示了三方面的矛盾:①古今之间的矛盾。作者在阅读古代典籍的过程中密切注视着当时的社会,惊诧地感觉到“今昔之异谋”,古今道术不同。但是,他所向往的却是古代社会,而对当时的现状却深感不满。“上睢盱而混茫兮,下驳诡而怀私。”古人是淳朴整一的,当世却是人心狡诈,各怀私意。古今之间的这种差异,促使作者苦苦追索,从而又陷入新的矛盾之中。②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探讨解决古今异谋的过程中,作者把自己托付于大道,也就是文中所说的“大中”。在他看来,在领悟和实践大道的过程中,如果能够避免过份和不及两种倾向,就可以周流无滞,与时推移。“蹈乎大方兮物莫能婴”,践履大道可以胜物而不伤,外物无法造成困扰,这是作者坚定不移的信念,是他美好的理想。然而,现实却是无情的,当他按照这种意愿行事时,不是“物莫能婴”,而是被人际纷争所纠缠,并且受到伤害,理想和现实发生了激烈的冲突。③生死进退的矛盾。文中先后两次提到作者置身于这种矛盾状态的窘境。先是永贞革新时出现的情况:“进与退吾无归兮,甘脂润乎鼎镬。幸皇鉴之明宥兮,累郡印而南适”此时的作者进退两难、生死未卜。他不甘心于退却保己,认为这样做有乖宿愿;但又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他的政敌设置了重重障碍。永贞革新失败后,他随时面临被杀头的危险,降职任用已是侥幸。到达贬所之后,他再次陷入生死进退的矛盾冲突中。他曹经想到过自杀,然而,上有老母,下无后代,他下不了这个决心。“进路呀以划绝兮,退伏匿又不果。”在仕途上,作者欲进不能,欲退不果,只好像囚徒一样生活在世间。

  之后,作者在叙述自己遭贬谪的过程时称:“惟罪大而宠厚兮,宜夫重仍乎祸谪。”表面看来,他承认自己有罪,应该被眨谪到边远地区,但赋中“愚者果于自用兮,惟惧夫诚之不一。不顾虑以周图兮,专兹道以为服。谗妒构而不戒兮,犹断断于所执”几句所列举的现象却表明他深信自己的理想合乎正义,因而在为之奋斗的过程中非常执著专一,以至于对于政敌没有丝毫的戒备。如果说这也是罪过的话,那就没有是非可言。由此来看,作者实际上并不认为自己有罪,他把自己说成罪人只是为了避免再次触犯当朝天子。至于他年青时就已树立的远大志向、坚定信念,虽然历经磨难但,并没有丝毫改变。

  结尾写道:“配大中以为偶兮,谅天命之谓何!”与之前作者追述自己初衷的“求大中之所宜”中的两个“大中”都是作者最初追求的目标,也是最终选择的归宿,前后是一致的。由“苟余齿之有惩兮,蹈前烈而不颇”可知,作者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作者已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尽管如此,他愿意继续承受各种不幸而绝不改变自己志向。因此,此赋表面上写作者惩戒以往、追悔过去,实际是表白自己矢志不渝的人生追求。

  全赋继承了有问有答的传统体制,不过采用的不是主客问答方式,而是自问自答。因是骚体赋而出现的感叹词绝大多数是“兮”,但是后半部分有几句属于例外:“曩余志之修蹇兮,今何为此戾也?夫岂贪食而盗名兮,不混同于世也。将显身以直遂兮,众之所宜蔽也。不择言以危肆兮,固群祸之际也。”这一段文字是“兮”和“也”错杂出现,产生了特殊的艺术效果:一方面,它使文章避免呆板,富于变化;另一方面,传达出了作者复杂的情感意念。把“也”字置于句尾,既是对所提问题作出肯定的答复,同时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语气。另外,作者把自己在永贞革新中的所作所为比作驾长辕车行进在险峻的山路、弃舟船而横渡波浪滔天的大江,都显得很贴切、形象。对于贬谪途中的景物描写也能选择典型事象,造成抑郁幽暗的氛围,和《楚辞》的某些篇章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
1、 毕万忱,何沛雄,洪顺隆 著.中国历代赋选(唐宋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08月第1版:219-221
陈同父自东阳来过余,留十日。与之同游鹅湖,且会朱晦庵于紫溪,不至,飘然东归。既别之明日,余意中殊恋恋,复欲追路。至鹭鸶林,则雪深泥滑,不得前矣。独饮方村,怅然久之,颇恨挽留之不遂也。夜半投宿吴氏泉湖四望楼,闻邻笛悲甚,为赋《贺新郎》以见意。又五日,同父书来索词,心所同然者如此,可发千里一笑。
陈同父¹自东阳²³过余,留十日。与之同游鹅湖,且会朱晦(huì)(ān)于紫溪,不至,飘然东归。既别之明日,余意中殊(shū)恋恋,复欲追路。至鹭(lù)(cí),则雪深泥滑,不得前矣。独饮方村¹⁰,怅(chàng)¹¹久之,颇(pō)恨挽留之不遂¹²也。夜半投宿吴氏泉湖¹³四望楼,闻邻笛悲甚,为赋《贺新郎》以见意¹⁴。又五日,同父书来索词¹⁵,心所同然¹⁶者如此,可发千里一笑。
注释:¹陈同父:即陈亮(1143—1194),字同父(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²东阳:即今浙江金华。³来:访问,探望。⁴鹅湖:在江西铅山县东北,山上有湖,原名荷湖,因东晋龚氏居山养鹅,更名鹅湖。⁵朱晦庵:即朱熹,字元晦,号晦庵,早期主战,晚年主和,与辛、陈政见相左。⁶紫溪:在铅山县南四十里,为建阳、上饶的必经之道。⁷既别之明日:别后的第二天。⁸追路:追随,追赶。⁹鹭鹚林:地名,古驿道所经之地。¹⁰方村:村庄名,在鹭鹚林西南。¹¹怅然:失望的样子。¹²不遂:没有成功。¹³泉湖:地名,在信州东,方村附近。¹⁴见意:表达意见。¹⁵索词:要我写词。¹⁶心所同然:两人内心所共同想到的。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要破帽多添华发。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两三雁,也萧瑟。
把酒长亭¹说。看渊明²、风流³酷似,卧龙诸葛。何处飞来林间鹊,蹙(cù)松梢微雪。要破帽多添华发。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¹⁰。两三雁,也萧瑟¹¹
译文:手持酒杯与你在长亭话别,你安贫乐道的品格恰似陶靖节,俊逸杰出的才干又像那卧龙诸葛。不知何处飞来的林间鹊鸟,踢踏下松枝上的残雪。好像要让我们俩的破帽上,增添上许多花白的头发。草木枯萎,山水凋残,冬日的景物都失去了光烨。全靠那稀疏的梅花点缀,才算有几分生机令人欣悦。横空飞过的两三只大雁,也显得那样孤寂萧瑟。
注释:¹长亭:古时在城外道路旁每隔十里设立的亭子,供行旅休息,或饯别亲友。²渊明:陶渊明,这里指陈亮。陈亮没有做过官,所以辛弃疾把他比作躬耕紫桑的陶渊明。³风流:高洁宏远的风度和志趣。⁴酷似:非常相似。⁵卧龙诸葛:未出山前的诸葛亮。这里是称赞陈亮,说他和诸葛亮一样,有杰出的政治才能。卧龙,比喻才能杰出的隐士。⁶蹙踏:踩踏。⁷剩水残山:凋敝的山水。⁸无态度:不成样子。⁹料理:点缀,装饰。¹⁰风月:泛指风光、景色。¹¹萧瑟:冷落,凄凉。
佳人重约还轻别。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长夜笛,莫吹裂。
佳人¹重约²还轻别³。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长夜笛,莫吹裂。
译文:你是那样看重信用来鹅湖相会,才相逢又轻易地匆匆离别。遗憾的是天寒水深江面封冻不能渡,无法追上你,令人怅恨郁结。车轮也如同生出了四角不能转动,这地方真让惜别的行人神伤惨切。试问,谁使我如此烦恼愁绝?放你东归已经后悔莫及,好比铸成的大错用尽了人间铁。长夜难眠又传来邻人悲凄的笛声,但愿那笛音止歇,不要让长笛迸裂。
注释:¹佳人:美好的人,指君子贤人、好友。这里指陈亮。²重约:重视约定。五年前,陈亮约访辛弃疾,因被诬下狱未能践约,此次方践旧约。³轻别:轻易地分别。⁴冰合:冰封住了江面。⁵车轮生四角:谓道路泥泞,车轮像长了角一样,不能转动,无法前进。⁶销骨:极度伤心。⁷愁绝:极端哀愁。⁸费尽人间铁:用尽了人世上所有的铁。这里是用夸张的笔法,写友谊的深厚坚实。⁹长夜笛:这里用此典关合题序“闻邻笛悲甚”之意,希望他不要把笛子吹裂,自己实在受不了笛声之悲。

  这首追忆与陈亮的交会与抒发别情的词作,写得勃郁动荡,笔力奇重,是稼轩词中的名篇。

  长达一百二十余字的词序是这首词的一大特色。苏东坡之后,词序在词作中的地位明显提升,词人多以只字片语的小序交代词的写作背景、本事或主题,稼轩词亦多有词序.但百字以上的序终究不多见。这篇序叙述了两人相会、分别,以及别后复追、无奈路途阻隔,欲追而不得,怅然独饮,继而收到友人书信的情形.几乎可以当作一篇独立的小散文来读。与词作相配合,则事与情俱佳,所渭“合则兼美”,棺得益彰。它不仅不与词作内容重复,还能与原词互相生发,交映生辉。这样的效果,是连宋代最善于写作词前小序但多与词重复的姜夔也难以相比的。

  全词主要抒写了他与陈亮之间志同道合的深挚友谊,同时在写景抒情中都含有深刻的象征意味。上片起句,从长亭送别写起,古时在大道上设亭供行人休息,通常是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人们送行时总在长亭饯别。所以一说到长亭,总有一种依恋不舍之情。唐代大诗人李白说得好:“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这里首句说长亭饯别,就点染了一种依恋惆怅的气氛。不正面写彼此的留恋之意,而以一“说”字,领起下文。下文中长亭送别的谈说,也只是他们酌古准今的内容之一,他们都觉得归隐田园的陶渊明和起而用世的诸葛亮可以被看成是一体的两面,所以一样风流,但其中实有深意。这里作者把陈亮比做陶渊明和诸葛亮,意在说明,他那不愿做官、向往自由的品格很像陶渊明,而那风流潇洒的风度和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又实在极像当年高卧隆中、人称卧龙的诸葛亮。其实,这并非溢美之辞。陈亮住政治、军事上确有卓越见解,他曾三次向孝宗上书,主张改革内政。抗击金兵,收复中原。在《中兴十论》中,还具体规划了收复中原的政治和军事策略。从这些方面看.陈亮确实可与当年隆巾对策的诸葛亮相比。长亭饯别本来够惆怅的了,何况又是与这样不平凡的人分手,留恋之情自然更深了。这两个古人,原是词人自己喜爱的,自己所欲,奉之于人,足见其诚意。

  飞鹊踏雪两句,即景生情,点画他送别陈亮时的长亭景色,但不是静态描绘,而是灵幻生动。“要破帽”句,则以戏谑的语言,传达年华老大的悲感,明松暗紧。这三句是回想两人分手前畅聚的愉快心情,但却只用旁笔描绘当时的环境:两人正谈得亲切,不知从哪片林子里琶来几只喜鹊,把松树梢上的积雪踢落下来,点点落在他们的破帽上,好像故意要使我们增添一些白发。这里寥寥几笔,不但点明了季节,而且把两位知友当时在松林雪地中倾心交谈的神态和愉悦的心情生动地烘托了出来,笔调也非常灵活风趣,使人回味无穷。虽无正面描写聚会情况,但气氛已足。所以下面笔锋一转,写出一片萧瑟景象:举目望去,寒冬的山水凋枯得不成样子,失去了姿态和神情,幸亏还有几株梅花把它装点一番,勉强点缀成一番景致。在天空中,虽有两三只飞雁南鸣,也毕竟是萧条凄凉。这上片歇拍前的这四句,写冬日萧瑟景象,和疏梅、稀雁点缀于这种景象中时,所给予词人的印象。但意思不止于此,表面上是写景,实际上是用比兴手法,有着象征意义,隐含着作者对山河破碎、唯留一隅的南宋政局的失望,和对南宋越来越少的爱国志士无望的坚韧表示感慨之意。这是他隐居时期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的政治情怀的较明显的传达。

  上片是围绕着送别来写的,但无论写景抒情都远远超过送别的范围,而具有浓郁、深邃的余情逸韵。下片则重在抒发眷念不舍的友情,把惜别之情抒发得极为深挚动人。换头就点出陈亮的别去,这就为下文写他追赶朋友、为风雪所阻的情景作准备。以下写清江冰合,陆路泥泞。水陆都不可以前行,追赶也就成了泡影。实际上,他这一次是从陆路追赶朋友的,但是特用水路为虚衬,显示出无路可通的极度失望,车轮生角一语,化用典故,形象地写出了行路的困难,在这样的路途上依然想追挽朋友,其下的“行人销骨”一语。就成了顺势而下的深挚抒情了。“问谁”一句,凭空虚拟一问,自问自答,不仅使词意可以从无可伸展处再生波澜,而且写出了别情的不可解脱。

  于是以下一韵,在问句的追逼下,他以极夸张的笔墨,将自己的没有能够挽留住道友的后悔,倾身一发,词刚气烈。费尽人间铁来铸就相思错,这是很大的遗憾,表明了作者心中异常激烈的感情。同时,就像上片后两韵的景语中包含着明显的象征意义一样,此处也颇有一语双关的妙味。它兼有谴责了南宋统治者采取投降路线,结果弄得南北分裂,山河相望而不得相合的莫大错误。这样的抒情重笔,只有包含了这种分量的内涵,才使人在夸张的笔墨中看见他的真实感情。结尾“长夜笛,莫吹裂”两句暗合词序中“闻邻笛甚悲”之语,糅合了向秀《思旧赋》的悲凄意境和独孤生吹笛入破而使笛裂的故事。长夜漫漫,看不到破晓的希望,凄清的笛声,撕心裂肺。全词在悲凉的意境中收束,情深意永,余音袅袅,较之词人那些“儿女泪,君休滴”的送别之作显得情意缱绻。整首词设喻新巧,写景幽峭,但在艺术上的新奇和不惮外露的相思之情背后,伤心人别有怀抱。

参考资料:
1、 朱德才,薛祥生,邓红梅 .《辛弃疾词新释辑评》 .北京 :中国书店 ,2006 :585-586 .
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
心心复¹心心,结爱²³在深。
译文:心连着心心连着心,缔结爱情务必深刻。
注释:《结爱》,一题作《古结爱》。就题目的字面意义,即是夫妻二人缔结爱情,表白爱情的意思。具体到这首诗,它就是借古人之题,来表达夫妻二人的离别之情。¹复:重复,连结。²结爱:订约爱情。结,缔结。³务:务必,一定。
一度欲离别,千回结衣襟。
一度¹欲离别,千回结衣襟(jīn)²
译文:一度将要离别,千回百次扯拽衣襟。
注释:¹一度:一次,一回。²结衣襟:古代男女青年约定恋情,须穿上用锦带打成的连环回纹样式的结子——即表示同心结,用于象征爱情。结,结扎,这里有拉、拽的意思。
结妾独守志,结君早归意。
结妾独守志,结君早归意¹
译文:扯住我在家独自守着忠贞,扯住你早日回头的心意。
注释:¹早归意:早日回家的意思。
始知结衣裳,不如结心肠。
始知结衣裳,不如结心肠。
译文:开始知道扯住衣裳,还不如缔结心肠。
坐结行亦结,结尽百年月。
坐结行亦结,结尽百年月¹
译文:坐着缔结爱走着也缔结爱,缔结爱到一百年。
注释:¹百年月:即白头到老。

  开篇点题,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的主题。“心心复心心”,就是你的心连着我的心,我的心也连着你的心,夫妻二人的心永远相连,永远心心相印。作者用一“复”字把四个心字联成一句,使夫妻心心相连之意得到加强也是全诗的魂魄所在。

  这首《结爱》,全诗围绕一个结字,用字不避重复,句式近乎复沓,一唱三叹,反复吟咏,张力地点明结衣裳不如结心肠的爱情密码。结订婚衣裳仅仅是一种约定仪式,而结心肠可以结百年之好。诗意饶有风味,隽永无穷。全诗直抒胸臆,一气呵成,两句一结,韵律铿锵,艺术上别具一格

  开篇两句点题,诗人首先提出这样一种看法:“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两人相爱,自然务求爱得深挚,爱在深处。要心心相连,心心相印,在各自的心灵深处相亲相爱。这样的爱植根于感情的沃土,割去了物欲牵累,摆脱了世俗羁绊,才算是纯洁的爱,高尚的爱。这其实是诗人的爱情观,也是全诗的魂魄所在。

  “一度欲离别,千回结衣襟”这两句对仗工整,“一度”“千回”恰相映衬,说明相爱的人在离别之际是何等依恋。作者从第二句开始,直至篇末,除第三句没有用“结”字外,其他八句,句句有“结”字,而且第九句还连用了两个“结”字。作者反复用“结”字,用字不避重复,句式近乎复沓,一唱三叹,反复吟咏,颇有些民歌的风味,也颇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从而另读者并不感到重复和累赘,反而觉得夫妻感情真挚,意味无穷。特别是“结爱务在深”,“结妾度守志,结君早归意”,“坐结行亦结,结尽百年月”等句,充分表现了闺妇对爱情的坚贞不渝,对丈夫的缠绵悱恻,对未来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读后感人肺腑,令人陶醉。

  如果说诗歌前两句是点明主题,那么诗歌的末两句则是闺妇的良好心愿。她与丈夫结爱不是结一日之欢,也不是结青春之欢,而是要结百年之好,白头到老。这种发自心底的呼唤,在旧社会妇女无权无地位的情况下,代表着广大妇女的共同心愿,前后照应,艺术效果较好。

参考资料:
1、 杨辇宗,杨实诚著,爱情诗注析,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07:340
2、 刘枫主编,孟郊诗集,阳光出版社,2016.10:14

jiéàizuòjiéài--mèngjiāo

xīnxīnxīnxīnjiéàizàishēnbiéqiānhuíjiéjīn

jiéqièshǒuzhìjiéjūnzǎoguīshǐzhījiéshangjiéxīncháng

zuòjiéxíngjiéjiéjǐnbǎiniányuè

车尘马迹纷如织,羡君筑处真幽僻。柿叶一林红,萧萧四面风。
车尘马迹纷如织,羡(xiàn)君筑处真幽僻¹。柿叶²一林红,萧萧四面风。
译文:到处都是车马奔走的纷杂景象,我真羡慕你找到这样一个幽静偏僻的住处。这里满山都是殷红的柿叶,听到的是四面萧萧的清风。
注释:菩萨蛮:词牌名,本唐教坊曲,又名《子夜歌》《重叠金》《花溪碧》,双调四十四字,用韵两句一换,凡四易韵,平仄递转。张见阳:即张纯修,字子敏,号见阳,容若好友。¹幽僻:幽静偏僻。²柿叶:柿树的叶子,经霜即红 诗文中常用以渲染秋色。
功名应看镜,明月秋河影。安得此山间,与君高卧闲。
功名应看镜¹,明月秋河²影。安得此山间,与君高卧闲³
译文:看镜中容颜渐老,感叹功名无成。真想让明月和银河与我们做伴,和你一起高枕而卧,隐居在这个山间。
注释:¹看镜:照镜子,常暗喻镜中容颜渐衰之意。²秋河:银河。³“与君”句:《楚辞·九辩》有“尧舜皆有所举任兮,故高枕而自适”,是成语“高枕无忧”的出处,《世说新语·排调》载高灵与谢安语,谓谢安“屡违朝旨,高卧东山”,后人遂以“东山高卧”比喻悠闲隐居、不问世事。

  此词上片写对友人别墅的赞美,其向往之情毫无掩饰。下片写世间的功名利禄之事不过过眼云烟,表达出对官场斗争、人海沉浮的厌倦。全词借景抒情,看似套语,却露真情。

  上片写词人平日身在繁华都市之中,见惯了车水马龙,如今来到友人幽屑的山间,实在心生羡慕。对友人的别墅毫无掩饰地赞美,到处都是车马如龙,羡慕友人能寻到一个如此清幽的住处。在这里,眼见的是满山柿叶殷红,听闻的是四面萧萧清风,多么美丽。但是,容若出身钟鸣鼎食之家,享尽荣华,什么优美的住所他未曾见过,何需对友人的别墅艳羡不已。

  下片说世间的功名利禄之事,只不过是镜中之月、河中之影而已。看镜中自己的容颜渐老,越发感慨功业无成。结尾两句“安得此山间,与君高卧闲”则直接地表达了纳兰也渴望归隐山林的愿望:真想和友人一道隐居在此,以明月和银河为伴,何等逍遥自在。至此,终于明白容若的真意,对见阳山庄的向往是假,对官场斗争、人海沉浮的厌倦才是真。容若真正想对友人说的,乃是结伴从红尘喧嚣中逃走吧,躲开这肮脏的一切。

  小词有景有情,借景抒情,看似套语,却露真情。纳兰性德虽身在高门广厦,内心深处“其于世味也甚淡,直视勋名如糟粕,势利如尘埃”。一位承平时代的贵公子,能够作如此之想,古今难得。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容若著.苏缨注评,纳兰词: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07:第281页
2、 张菊玲,李红雨著.纳兰词新解: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4.10:第29页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