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别业帝城隈,髣髴离宫天上开。仙榜曾看中赐出,名花多自远移来。
王家别业帝城隈,髣髴离宫天上开。仙榜曾看中赐出,名花多自远移来。
千山凿石崤函似,百道疏泉太液回。胜槩不殊金谷里,兹游欲赋谢潘才。
千山凿石崤函似,百道疏泉太液回。胜槩不殊金谷里,兹游欲赋谢潘才。
皇甫汸

皇甫汸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 1232篇诗文

猜您喜欢
二月犹北风,天阴雪冥冥。
二月犹北风,天阴雪冥(míng)¹
译文:北地寒冷,已经是二月了可天空中仍然刮着凛冽的北风,飘着纷纷扬扬的大雪,一片阴暗。
注释:¹冥冥:阴暗貌。
寥落一室中,怅然惭百龄。
(liáo)¹一室中,怅(chàng)然惭百龄²
译文:在冷清的斗室里,我心中十分惆怅,害怕就此愧对一生。
注释:¹寥落:冷落,冷清。²百龄:百年,指一生。
苦愁正如此,门柳复青青。
苦愁正如此,门柳复青青。
译文:正在我如此愁苦之时,门前的柳树又青翠起来了。
姻缘簿剪做鞋样,比翼鸟搏了翅翰,火烧残连理枝成炭,针签瞎比目鱼儿眼,手揉碎并头莲花瓣,掷金钗攧断凤凰头,绕池塘挼碎鸳鸯弹。
姻缘簿¹剪做鞋样,比翼鸟²³了翅翰(hàn),火烧残连理枝成炭,针签瞎比目鱼儿眼,手揉碎并头莲花瓣,掷(zhì)金钗攧(diān)凤凰头,绕池塘挼(ruó)¹⁰碎鸳鸯弹¹¹
译文:把书写婚姻缘份的簿子剪成鞋样,把双飞的比翼鸟的翅膀折断,把连理枝烧成灰炭。用锈针竹签扎瞎比目鱼的眼,又亲手揉碎那并蒂莲的花瓣,再抛掷金钗撷断凤凰头,绕池塘去打碎那见到的鸳鸯蛋。
注释:间别:隔别、分离。¹姻缘簿:旧谓月下老人注定男女姻缘的簿册。²比翼鸟:喻爱侣。³搏:通“膊”,肢体分裂。⁴翅翰:即翅羽毛。⁵连理枝:喻夫妻恩爱,生死与共。⁶签:刺。⁷比目鱼:鱼名,双眼均生于身体一侧。⁸并头莲:即“并蒂莲”,并排长在一根茎上的两朵莲花。⁹攧断:摘断、掐断。攧:摔、跌。¹⁰挼:揉、搓。¹¹鸳鸯弹:即鸳鸯蛋,指禽鸟的蛋。

shēngcǎo··jiānbié--cháqīng

yīnyuán簿jiǎnzuòxiéyàngniǎolechìhànhuǒshāocánliánzhīchéngtànzhēnqiānxiāéryǎnshǒuróusuìbìngtóuliánhuābànzhìjīnchāidiānduànfènghuángtóuràochítángruásuìyuānyāngdàn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问余¹何意²(qī)³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译文:有人疑惑不解地问我,为何幽居碧山?我只笑而不答,心里却一片轻松坦然。
注释:¹余:我,诗人自指。²何意:一作“何事”。³栖:居住。⁴碧山:山名,在湖北省安陆市内,山下桃花洞是李白读书处。一说碧山指山色的青翠苍绿。⁵自闲:悠闲自得。闲:安然,泰然。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桃花流水窅(yǎo)¹去,别有天地²非人间³
译文:桃花飘落溪水,随之远远流去。此处别有天地,真如仙境一般。
注释:¹窅然:指幽深遥远的样子。²别有天地:另有一种境界。别:另外。³非人间:不是人间,这里指诗人的隐居生活。

  这是一首诗意淡远的七言绝句,以问答形式并暗用典故抒发了作者隐居生活的自在天然的情趣,也体现了作者的矛盾心理。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前句起得突兀,后句接得迷离。这首诗的诗题一作《山中答俗人》,那么“问”的主语即所谓“俗人”。诗以提问的形式领起,突出题旨,以唤起读者的注意。当人们正要倾听答案时,诗人笔锋却故意一晃,“笑而不答”。

  “笑”字值得玩味,它不仅表现出诗人喜悦而矜持的神态,造成了轻松愉快的气氛;而且这“笑而不答”,还带有几分神秘的色彩,造成悬念,以诱发读者思索的兴味。“心自闲”三个字,既是山居心境的写照,更表明这“何意栖碧山”的问题,对于诗人来说,既不觉得新鲜,也不感到困惑,只不过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罢了。第二句接得迷离,妙在不答,使诗增添了变幻曲折,有摇曳生姿、引人入胜的魅力。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写“碧山”之景,其实也就是“何意栖碧山”的答案。这种“不答”而答、似断实连的结构,加深了诗的韵味。诗虽写花随溪水,窅然远逝的景色,却无一点“流水落花春去也”的衰飒情调,而是把它当作令人神往的美来渲染、来赞叹。因为上面写的“笑而不答”的神态,以及末句的议论都流露出这种感情。“山花如绣颊”(李白《夜下征虏亭》)固然是美的,桃花随流水也是美的,它们都是依照自然的法则,在荣盛和消逝之中显示出不同的美,这不同的美却具有一个共同点——即“天然”二字。这种美学观点反映了诗人酷爱自由、天真开朗的性格。

  “碧山”之中这种没有名利,又不冷落荒凉的环境,充满着天然、宁静之美的“天地”,不是“人间”所能比。而“人间”究竟怎样,诗人没有明说。只要读者了解当时黑暗的现实和李白的不幸遭遇,诗人“栖碧山”、爱“碧山”便不难理解了。这“别有天地非人间”,隐含了诗人心中许许多多的伤和恨。所以,这首诗并不完全是抒写李白超脱现实的闲适心情。诗中用一“闲”字,就是要暗示出“碧山”之“美”,并以此与“人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因而诗在风格上有一种“寓庄于谐”的味道,不过这并非“超脱”。愤世嫉俗与乐观浪漫往往能奇妙地统一在他的作品之中,体现出矛盾的对立统一。

  全诗虽然只有四句二十八字,但是有问、有答,有叙述、有描绘、有议论,其间转接轻灵,活泼流利。诗境似近而实远,诗情似淡而实浓。用笔有虚有实,实处的描写形象可感,虚处的用笔一触即止,虚实对比,蕴意幽邃。诗押平声韵,采用不拘格律的古绝形式,显得质朴自然,悠然舒缓,有助于传达出诗的情韵。

参考资料:
1、 赵其钧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316-317 .

shānzhōngwèn

bái tángdài 

wènshān xiàoérxīnxián 
táohuāliúshuǐyǎorán biéyǒutiānfēirénjiān 
路自中峰上,盘回出薜萝。
路自中峰上,盘回出薜萝。
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
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
古木丛青霭,遥天浸白波。
古木丛青霭,遥天浸白波。
下方城郭近,钟磬杂笙歌。
下方城郭近,钟磬杂笙歌。

shèngguǒ

chǔ tángdài 

zhōngfēngshàng pánhuíchūluó 
dàojiāngjìn ànyuèshānduō 
cóngqīngǎi yáotiānjìnbái 
xiàfāngchéngguōjìn zhōngqìngshēng 
旧挹金波爽,皆传玉露秋。
旧挹(yì)¹金波²爽,皆传玉露³秋。
译文:十六的夜晚月光皎洁明亮,似金波可舀,让人爽目怡悦,月光照耀下秋露似玉般浓郁可人。
注释:¹挹:取。²金波,月光。³玉露:白露之美词。
关山随地阔,河汉近人流。
关山随地阔,河汉¹近人流。
译文:关山在皎洁的月光的照耀下也仿佛开阔了许多,站在山上仿佛银河就流在脚畔,星辰与我共饮。
注释:¹河汉:银河。近人者以地势之高。
谷口樵归唱,孤城笛起愁。
谷口樵(qiáo)归唱,孤城笛起愁。
译文:远处,樵夫随着歌伴月而归,思乡的战士吹响的萧索笛声缓缓从城楼上飘逸出来。
巴童浑不寝,半夜有行舟。
巴童¹²不寝,半夜有行舟。
译文:孩童们却不懂这些淡淡的乡愁,嬉戏打闹,乐不思蜀,半夜还在河上行船游玩。
注释:¹巴童:川东乡音年。²浑,全。

  杜甫写月诗的诗题中有两首较为特殊,即《十六夜玩月》,与八月十五日只相差一天或两天,也可能出于观察一下两天月色的差别,或出于避旧求新的思维习惯,所以一首叫“玩月”,一首叫“对月”。何为玩月呢?从诗的思路仅其内容看,诗人大致从以下角度来思考吧:首先是月和人是双向寻趣的,不单是人在玩月;既是“玩”从描写上来看便具有灵动性和欢乐感,摆脱过于拘谨;再是人的范围扩大,不单是诗人玩月。我们且看诗为何来寻趣吧!

  这是一首五律,字数不多,但所含面较为宽广,大致有以下几个层次。一、二两句为衬托或称前言,月所具有的招人喜爱和可亲之处要给予显示或作简要描述。时令已值秋天,月色尤为皎洁明亮,让人爽目怡悦。十六的夜晚月光如金波可舀,多么浓郁,秋露在月光沐浴下更呈玉色之光彩,多么着人心感滋润。十六日的圆月、银光不逊于十五,为“玩月”作了很好的衬垫。三、四两句写人与月寻趣的宽阔空间和较好的条件。请看,关山因有今夜如此明亮玉色的月光照耀,使天地显得更加宽广辽阔,创设了充分自由飞翔的空间,也扩展了人们的视野。这时你将会发现,天上的银河与地上的人流显得如此贴近,天上的银河、星星、月亮与人间已如邻近之同居共饮,啊!人与月原来是这样亲近相依。这为今夜人月对玩寻乐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其中也隐含了月对人之情意。

  下四旬为第三层次,写出了今夜玩月的乐趣。诗人的设计也有特色,先写地域之广,有山谷野坡,有边域,有村落,也有河上,可称遍及四方。再写玩月者的类别,有打樵人,有边防卫士,有乡村儿童,也有水上旅途者,包罗广大人群的代表,说明“月”在广大人群心中的情意之深。第三,写如何玩月,打樵者唱着山歌,踏着月光,高兴而归,这是用歌声来玩月。边城城楼上响起横笛曲声,显得多么哀幽,大概是高乡遥远的战士,仰视明月不免有思乡之愁萌生,笛声也就吹出了“乡思曲”,这也算月对人的一种同情与共承哀愁。儿童们在明月之夜,大有跳跃寻乐之乐,他们嬉戏而蹦跳,乐趣横生,玩得如此天真。明月也就高兴地提供儿童们活动的天地,这也是月寻趣之乐。已是半夜还有行舟,有的是夜行之途,也有是月下寻乐,这也含有了行舟玩月之趣。从以上玩月的描述中也可看到诗人杜甫虽心怀思乡之愁,但也有乘乡愁之时作玩月之乐,既可寄托念家之思,也可畅抒对之月爱。

参考资料:
1、 陆坚.千里共婵娟 中华中秋月亮诗词品读: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08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