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霁寒江馔得鱼,北风香堕蜡梅初。身閒白发颠先黑,病后乌纱梦亦疏。
雪霁寒江馔得鱼,北风香堕蜡梅初。身閒白发颠先黑,病后乌纱梦亦疏。
薄宦古人双屈指,家乡经岁两番书。百年碌碌浑如此,检点从前事事虚。
薄宦古人双屈指,家乡经岁两番书。百年碌碌浑如此,检点从前事事虚。

dīngyǒushíèryuèchūliùchū--yuánhóngdào

xuěhánjiāngzhuànběifēngxiāngduòméichūshēnxiánbáidiānxiānhēibìnghòushāmèngshū

báohuànrénshuāngzhǐjiāxiāngjīngsuìliǎngfānshūbǎiniánhúnjiǎndiǎncóngqiánshìshì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1242篇诗文

猜您喜欢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何事¹居穷道不穷²,乱时³还与静时同。
译文:为什么处于穷困之境仍要注重修养,我还是与往常一样,尽管外面已经战乱纷纷。
注释:¹何事:为什么。²居穷道不穷:处于穷困之境仍要注重修养。³乱时:战乱时期。⁴静时:和平时期。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家山¹虽在干戈(gē)²地,弟侄常修礼乐(yuè)³风。
译文:故乡虽然饱受战乱之苦,可是弟侄仍然在接受儒家思想的教化。
注释:¹家山:家乡的山,这里代指故乡。²干戈:干和戈本是古代打仗时常用的两种武器,这里代指战争。³礼乐:这里指儒家思想。礼,泛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贵族等级制的社会规范和道德体系。乐,音乐。儒家很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窗竹影摇书案¹上,野泉声入砚(yàn)池中。
译文:窗外竹子的影子还在书桌上摇摆,远处泉水潺潺,流入砚池。
注释:¹案:几案。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duò)¹寸功。
译文:年轻时候的努力是有益终身的大事,对着匆匆逝去的光阴,不要丝毫放松自己的努力。
注释:¹惰:懈怠。

  全诗前句谆谆教诲,年轻时不要怕经历辛苦磨难,只有这样才能为终身事业打下基础;后句是危言警示,不要在怠惰中浪费光阴,说明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辩证道理。这首诗语言上通俗浅近,平易自然,通读全诗,没有一难解字句,质朴之至,仿佛从诗人心中自然流出,毫无半点雕琢痕迹。

  首联先叙静子虽未入仕却能于世道纷乱之时谨守礼道,勤奋修业。诗人以此来刻画书堂主人独特的精神风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他信守儒家尊奉的道德规范,重视修身立德,“家山虽在干戈地”,仍要“常修礼乐风”。对比之中既明弟静的勤勉好学,更显其卓然的高洁品格。

  颈联则由人写到书堂之景:窗外绿竹摇曳,影入书案,远处泉水潺潺,流入砚池。视觉与听觉相结合,我们可以想见其弟静伏案苦读、砚池墨耕的情形。

  尾联是对静子的劝勉之辞,劝弟静莫荒废时光、学业。

  这首诗语言上通俗浅近,平易自然,通读全诗,没有一难解字句,质朴之至,仿佛从诗人心中自然流出,毫无半点雕琢痕迹,令你不能不佩服诗人的艺术之高超。这是就全篇来说的,若就其佳句来说,真如行山阴道上,令人应接不暇。“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人砚池中”,写景诗句诗情画意,情景交融,却又自然晓畅。同时,这首诗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体现的是杜荀鹤的一个显著艺术特征。杜荀鹤是唐末时一位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诗学杜甫、白居易,以揭露弊政,反映民生疾苦为宗旨,注重弘扬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

参考资料:
1、 李军.论“杜荀鹤体”的艺术特征[J].铁道师院学报,1999-06-15
2、 刘叶敏.杜荀鹤及其诗歌研究[D].河北大学

zhíshūtáng

xún tángdài 

shìqióngdàoqióng luànshíháijìngshítóng 
jiāshānsuīzàigān zhíchángxiūyuèfēng 
chuāngzhúyǐngyáoshūànshàng quánshēngyànchízhōng 
shàoniánxīnzhōngshēnshì xiàngguāngyīnduòcùngōng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小时不识月,呼作¹白玉盘²
译文:小时候不认识月亮, 把它称为白玉盘。
注释:¹呼作:称为。²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又疑¹(yáo)²镜,飞在青云端。
译文: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注释:¹疑:怀疑。²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仙人¹垂两足,桂树何团团²
译文: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
注释:¹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望舒,又名纤阿。²团团:圆圆的样子。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白兔捣药成,问言¹与谁²餐?
译文: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
注释:¹问言:问。言:语助词,无实意。²与谁:一作“谁与”。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chán)(chú)¹蚀圆影²,大明夜已残。
译文: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注释:¹蟾蜍:古诗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但本诗中蟾蜍则另有所指。²圆影:指月亮。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羿(yì)¹昔落九乌,天人²清且安。
译文: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
注释:¹羿:我国古代神话中射落九个太阳的英雄。²天人:天上人间。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阴精¹此沦惑(huò)²,去去³不足观。
译文: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
注释:¹阴精:指月。²沦惑:沉沦迷惑。³去去:远去,越去越远。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忧来其如何?凄怆(chuàng)¹摧心肝。
译文: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注释:¹凄怆:悲愁伤感。

  这是一首乐府诗。“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鲍照有《朗月行》,写佳人对月弦歌。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但没有因袭旧的内容。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

  诗中前四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喻,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非常新颖有趣。“呼”、“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这四句诗,看似信手写来,却是情采俱佳。

  然后,又写月亮的升起:“仙人疑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古代神话说,月中有仙人、桂树、白兔。当月亮初升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而后逐渐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看见一轮圆月,看见月中白兔在捣药。诗人运用这一神话传说,写出了月亮初生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

  然而好景不长,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蟾蜍,俗称癞蛤蟆;大明,指月亮。传说月蚀就是蟾蜍食月所造成,月亮被蟾蜍所啮食而残损,变得晦暗不明。“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表现出诗人的感慨和希望。古代善射的后羿,射落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使天、人都免除了灾难。诗人在这里引出这样的英雄来,既是为现实中缺少这样的英雄而感慨,也是希望能有这样的英雄来扫除天下。

  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诗人深感失望:“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月亮既然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就没有什么可看的了,不如趁早走开吧。这是无可奈何的办法,心中的忧愤不仅没有解除,反而加深了:“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诗人不忍一走了之,内心矛盾重重,忧心如焚。

  这首诗,大概是李白针对当时朝政黑暗而发的。唐玄宗晚年沉湎声色,宠幸杨贵妃,权奸、宦官、边将擅权,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诗中“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似是讽刺这一昏暗局面。沈德潜说,这是“暗指贵妃能惑主听”。(《唐诗别裁》)然而诗人的主旨却不明说,而是通篇作隐语,化现实为幻景,以蟾蜍蚀月影射现实,说得十分深婉曲折。诗中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展现出诗人起伏不平的感情,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李白诗歌的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

参考资料:
1、 裴 斐 .李白诗歌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 :355-357 .
2、 熊礼汇 .李白诗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50-51 .
3、 郑国铨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240-241 .

lǎngyuèxíng

bái tángdài 

xiǎoshíshíyuè zuǒbáipán 
yòuyáotáijìng fēizàiqīngyúnduān 
xiānrénchuíliǎng guìshùtuántuán 
báidǎoyàochéng wènyánshuícān 
chánchúshíyuányǐng míngcán 
羿luòjiǔ tiānrénqīngqiěān 
yīnjīnglúnhuò guān 
yōulái chuàngcuīxīngān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¹轻飏(yáng)²直上重霄九³。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译文:我失去了深爱的妻子杨开慧你失去了你的丈夫柳直荀, 杨柳二人的英魂轻轻飘扬直上九重霄。询问吴刚天上有些什么?吴刚捧出了月宫特有的桂花酒。
注释:蝶恋花:词牌的名称,分上下两阕,共六十个字,一般用来填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的内容。李淑一:1901年出生于书香门第,上中学时与杨开慧(毛泽东夫人)结为好友,1997年病逝。¹杨柳:杨开慧和李的丈夫柳直荀。²飏:飘扬。³重霄九:九重霄,天的最高处。古代神话认为天有九重。⁴吴刚:神话中月亮里的一个仙人。⁵桂花酒:传说是仙人的饮料。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寂寞嫦娥¹舒广袖²,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³,泪飞顿作倾盆雨。
译文:寂寞的嫦娥也喜笑颜开,舒展起宽大的衣袖,在万里青天为烈士的忠魂翩翩起舞。忽然传来“人间”打垮了国民党反动派,全国得到解放的消息,两位烈士的忠魂顿然高兴得泪流如雨。
注释:¹嫦娥:神话中月亮上的仙女。²舒广袖:伸展宽大的袖子。³伏虎:指革命胜利。舞、虎、雨:这三个韵脚字跟上文的“柳、九、有、酒、袖”不同韵,作者自注:“上下两韵,不可改,只得仍之。

  这首词,上片写杨开慧、柳直荀两位烈士忠魂到月宫去,受到仙人吴刚的殷勤款待。下片写仙人嫦娥为两位烈士忠魂表演歌舞来表示欢迎。两位烈士忠魂听到革命胜利的消息,欢喜得掉下泪来。这首词,表达重作者对两位烈士无限崇敬的心情,也写重了两位烈士的革命精神。

  上片:“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骄杨”,指杨开慧烈士,她忠于革命、勇于牺牲是值得骄傲的。作者写两位烈士的忠魂轻轻飘扬笔直升上九重天去。重霄九,古代神话认为天有九重,指天的极高处。作者想象只有圣洁的月宫才适合于接待两位烈士的忠魂,这是对烈士崇敬的表现。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重桂花酒。”“问讯”兼有问好和讯问的意思,是一种有礼貌的讯问,(据萧涤非先生说,见前《水调歌头·游泳》的“应”字注。如杜甫《重过何氏》:“问讯东桥竹,将军有报书。”)吴刚,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称他是汉朝西河人,跟仙人学修仙,犯了错误,被罚在月宫里砍桂树。桂树高五百丈,砍下去的斧头刚举起,桂树被砍伤的地方立即长好,因此,他一直在砍。由于吴刚跟桂树的关系,所以说他用桂花酒来待客,也想象吴刚已经从罚砍桂树的劳役中释放重来,成为月宫的接待贵宾的人员。曹植《仙人篇》:“玉樽盈桂酒。”也以桂酒为仙人饮料。

  下片,起始二句,诗人从仙人把酒相迎,自然过渡到寂寞的嫦娥舒展起宽大的衣袖为英烈起舞,以表敬意。

  最后二句,诗人大笔急转,嫦娥仙女正在为忠魂舞蹈之时,却忽然有人来报告人间已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好消息,两个忠魂闻之“泪飞顿作倾盆雨”,这一艺术夸张,形象而满怀激情地表现了英烈的激动之情,使英烈终于感到心灵得到了美好的告慰。“泪飞顿作倾盆雨”高亢遒劲,雄浑磅礴,荡气回肠!同时这二句也传达重诗人自己内心对革命终于成功的不胜感慨的情怀。

  这是混合着无限悲伤与欢喜的热泪!是超凡脱俗的热泪!一字一句领略雄浑苍茫的景象,感染乐天达观、笑看风云的大无畏和乐观主义精神。进入心驰神往而优美的意境!

参考资料:
1、 李建仓.中外神话传说以及对后世文化的影响.河南安阳大学: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7月:123-124

diéliànhuā ·shū

máodōng jìnxiàndài 

shījiāoyángjūnshīliǔ yángliǔqīngyángzhíshàngchóngxiāojiǔ wènxùngāngsuǒyǒu gāngpěngchūguìhuājiǔ 
chángéshūguǎng广xiù wànchángkōngqiěwèizhōnghún bàorénjiāncéng lèifēidùnzuòqīngpén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tì)¹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²?远莫致³之。
译文:钓鱼竹竿细又长,曾经垂钓淇水上。难道不把旧地想,路远无法归故乡。
注释:¹籊籊:长而尖削貌。²尔思:想念你。尔,你。³致:到。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泉源¹在左,淇水在右。远子有行²,远兄弟父母。
译文:泉源汩汩流左边,淇水荡荡流右边。姑娘长大要出嫁,父母兄弟离得远。
注释:¹泉源:一说水名。即百泉,在卫之西北,而东南流入淇水。²行:远嫁。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cuō)¹,佩玉之傩(nuó)²
译文:淇水荡荡流右边,泉源汩汩流左边。嫣然一笑皓齿露,身佩美玉赛天仙。
注释:¹瑳:玉色洁白,这里指露齿巧笑状。²傩:通“娜”,婀娜。一说行动有节奏的样子。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淇水滺(yōu)¹滺,桧(guì)(jí)²³舟。驾言出游,以写(xiè)我忧。
译文:淇水悠悠日夜流,桧木桨儿柏木舟。驾车出游四处逛,以解心里思乡愁。
注释:¹滺:河水荡漾之状。²楫:船桨。³桧、松:木名。桧,柏叶松身。⁴驾言:本意是驾车,这里是操舟。言,语助词,相当“而”字。⁵写:通“泻”,宣泄,排解。

  此诗写一位远嫁的女子思乡怀亲的感情。全诗四章,内容都是远嫁女儿脑海中的形象活动。全诗从回忆与推想两个角度来写,可分两大部分,前后各两章,分别成一层意思。

  开头两章,是远嫁姑娘的回忆,都是关于婚前家乡与亲人的事。首章回忆当姑娘家时在淇水钓鱼的乐事:“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和伙伴们一起到淇水钓鱼游玩,这是多么惬意的事,不可能忘记。可惜眼下身在异乡,再也不能回淇水去钓鱼了,“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次章回忆离别父母兄弟远嫁时的情形。泉水、淇水,逐渐远去;父母兄弟,逐渐远离。离别的场面和离别的情怀,最使人难忘。远嫁的女儿回忆起这个场景,思念之情不可抑止。第一章、第二章共八句,重点在回忆,强调的是思乡怀亲之情。

  第三、四两章是进一层意思:希企。眼下远嫁女儿已是人家的媳妇,故乡亲人都见不到。回忆激起的情怀,化作热情的企望:希望能有一天重归故乡。三四两章,便是想像回乡时的情景。淇水、泉水依然如故,“淇水在右,泉源在左”,与第二章两句一样,只是句子位置变化一下,实际上是用复沓的手法,表示重来旧地的意思。这时候,出嫁女已不再是姑娘家时持竹竿钓鱼那样天真了,而是“巧笑之瑳,佩玉之傩”,一副成熟少妇从容而喜悦的样子:故乡,我终于回来了!仿佛为了重新找回少女时代的感觉,这位少妇又到淇水。不过,这次不是钓鱼了,而是“桧楫松舟”,乘船游赏。不过,旧地重游,也不能排解远嫁多时的离愁。三四两章想像回乡的场景,正是远嫁归不得的少妇幻想的场景。想像得越真切越具体,现实中远离故乡不得归的思念之情就越强烈。所以,驾船游赏故乡的想像,根本不能解决思乡怀亲的愁思。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20-122

zhúgān竿

shījīng·guófēng·wèifēng xiānqín 

zhúgān竿 diào ěr yuǎnzhìzhī 
quányuánzàizuǒ shuǐzàiyòu yǒuxíng yuǎnxiōng 
shuǐzàiyòu quányuánzàizuǒ qiǎoxiàozhīcuō pèizhīnuó 
shuǐyōuyōu guìsōngzhōu jiàyánchūyóu xièyōu 
孤屿亭何处,天涯水气中。
孤屿(yǔ)¹亭何处,天涯水气中。
注释:¹孤屿:在温州南四里永嘉江中,屿有二峰。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云:“孤屿媚中川。”后人建亭其上。
故人官就此,绝境与谁同。
故人官就此,绝境与谁同。
隐吏逢梅福,看山忆谢公。
隐吏逢梅福¹,看山忆谢公。
注释:¹梅福:九江人,补南昌尉。王莽专政,一朝弃妻子去,隐于会稽,至今传以为仙。《汝南先贤传》称郑钦为吏隐。
扁舟吾已僦,把钓待秋风。
扁舟吾已僦(jiù)¹,把钓待秋风。
注释:¹僦:雇舟也。
此诗作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黄鹤注:“天宝十一载,公献《三大礼赋》,委官试文,但送有司参选。其《赠集贤学士》诗云‘故山多药物,胜概忆桃源’,盖有南游之志矣,与此诗扁舟之说相合。梁氏编在十三载,或相近。又曰:裴虬,大历四年为道州刺史。公有《暮秋枉裴道州手札》诗:‘忆子初尉永嘉去。’考《世系表》,虬终于谏议大夫,乃洗马裴之后。”诗为送别而作。尉本微员,无事功可见,故就永嘉山水写出登临韵事。隐吏承官,切县尉。游山承兴,切永嘉。未乃不忘故交,兼有失志远游之意。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