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照玄菟,嫖姚召仆夫。朱家荐逋虏,刁间出黠奴。
烽火照玄菟,嫖姚召仆夫。朱家荐逋虏,刁间出黠奴。
六郡良家子,三辅弛刑徒。笳度《乌啼》曲,旗参虎落图。
六郡良家子,三辅弛刑徒。笳度《乌啼》曲,旗参虎落图。
宝刀装韠琫,名驹被镂渠。金出孤竹,飞旌掩二榆。
宝刀装韠琫,名驹被镂渠。金出孤竹,飞旌掩二榆。
妖云压亡塞,珥月照穷胡。勒兵收日逐,潜军执骨都。
妖云压亡塞,珥月照穷胡。勒兵收日逐,潜军执骨都。
姑衍山重禅,燕然石再刳。功成肆郊庙,雄郡却分符。
姑衍山重禅,燕然石再刳。功成肆郊庙,雄郡却分符。

chūsāi--tángyín

fēnghuǒzhàoxuánpiáoyáozhàozhūjiājiàndiāojiānchūxiá

liùjùnliángjiāzisānchíxíngjiācānluò

bǎodāozhuāngběngmíngbèilòujīnchūzhúfēijīngyǎnèr

yāoyúnwángsāiěryuèzhàoqiónglēibīngshōuzhúqiánjūnzhídōu

yǎnshānzhòngchányànránshízàigōngchéngjiāomiàoxióngjùnquèfēn

唐寅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 388篇诗文

猜您喜欢
灯花占信又无功,鹊报佳音耳过风。绣衾温暖和谁共?隔云山千万重,因此上惨绿愁红。不付能博得个团圆梦,觉来时又扑个空。杜鹃声啼过墙东。
灯花占信¹又无功,鹊报佳音²耳过风。绣衾(qīn)温暖和谁共?隔云山过万重,因此上惨(cǎn)绿愁红。不付能³博得个团圆梦,觉来时又扑个空。杜鹃声啼过墙东。
译文:灯花预报的吉兆再一次毫无应验,喜鹊传来的归信不过如清风吹过耳边。绣被儿温暖却少一个人做伴。他此刻远在万水千山之外,使我犹如这暮春一样凋残。好不容易刚能在梦里团圆,醒来却发现是一场空欢,只听得墙东杜鹃在声声啼唤。
注释:¹灯花占信:古人以灯花为吉兆。²鹊报佳音:《西京杂记》:“乾鹊噪而行人至。”³不付能:刚刚能。⁴觉来时:醒来时。⁵杜鹃声:杜鹃啼声如“不如归去”。

  油灯芯爆结成花形,喜鹊在窗外啼叫,这一切只有闺中的有心人才会注意到,并将它们作为占卜的吉兆。然而,“又无功”说明带来的失望远不止一次,“耳过风”也说明一回回“佳音”的靠不住。三、四、五三句,补明了闺中人占信卜兆的缘由,是丈夫远出,独守空闺,“因此上惨绿愁红”。“惨绿愁红”本是暮春的大自然景象,曲中用来代替人物心境,颇为新警。结尾三句以好梦惊残、愁听鹃声的特写,坐实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与独居的悲伤。全曲皆以思妇的口吻表出,似断似续,忽东忽西,如闻喁喁泣诉,十分动人。

  这首小令写思妇的闺怨,多用婉曲之笔代替平直的陈述,如以灯花占信无功、鹊报佳音成空,表现良人久出不归,以“惨绿愁红”代表内心的凋残悲伤,以“杜鹃声啼过墙东”,暗示思妇对行人“不如归”的期盼,等等。施展这类的小巧是散曲的擅长,而在闺情、闺怨题材中,恰可起到使情致更为绵邈婉曲的增饰作用。

参考资料:
1、 天下阅读网.水仙子·灯花占信又无功

shuǐxiānzi··dēnghuāzhànxìnyòugōng--yángcháoyīng

dēnghuāzhànxìnyòugōngquèbàojiāyīněrguòfēngxiùqīnwēnnuǎnshuígòngyúnshānqiānwànzhòngyīnshàngcǎn绿chóuhóngnéngtuányuánmèngjuéláishíyòukōngjuānshēngguòqiángdōng

试问琵琶,胡沙外怎生风色。最苦是、姚黄一朵,移根仙阙。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听行宫、半夜雨淋铃,声声歇。
试问琵(pí)(pá)¹,胡沙外怎生风色²。最苦是、姚黄³一朵,移根仙阙(què)。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听行宫、半夜雨淋铃,声声歇。
译文:试问哀怨凄婉的琵琶声,万里胡沙外是怎样的风物情景?最痛苦是一朵名贵的姚黄花,被强移出扎根的仙家宫庭。王母的欢意销歇盛宴已终场,铜仙铅泪淌满的金盘也欹倾。半夜里行宫外雨淋风铃肠欲断,一滴滴一声声没有消停。
注释: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等。双调九十三字,上片八句四平韵,下片十句五平韵。代王夫人作:王夫人名王清惠,宋末被选入宫为昭仪,宋亡被掳往大都。代作:本意拟作、仿作,词中主要是翻作的意思。¹琵琶:乐器名。²风色:风光物色。³姚黄:一种名贵的牡丹,为宋代姚挂人家培育出的千叶黄花。词中喻指王夫人。⁴移根仙阙:指把牡丹从仙官里移植他处。⁵王母:古传说中的仙人西王母。⁶仙人:即金铜仙人。⁷雨淋铃:雨淋在风铃上的声音。唐玄宗在奔蜀途中,听到夜雨淋铃,思念贵妃,分外凄怆,采其声为《雨淋铃》。
彩云散,香尘灭。铜驼恨,那堪说!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回首昭阳辞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
彩云散,香尘¹灭。铜驼(tuó)²,那堪说!想男儿慷慨,嚼(jiáo)穿龈血³。回首昭阳辞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ōu)
译文:美丽的彩云已消散,宫中的香尘再不见,铜驼荒草亡国恨,待要述说哪堪言!真思慕那慷慨赴国的男子汉,嚼碎钢牙满口血斑斑。回想起昭阳殿离别坠落的红日,最伤心铜雀台迎接新月一弯。细思量妾身不似当今帝王家,眼睁睁让大好河山沦陷。
注释:¹香尘:词中指宫中的整华。²铜驼恨:词中指亡国之恨。³嚼穿龈血:唐张巡临战时对敌大呼,经常把牙咬碎,牙龈流血,喷到脸上,说明愤怒已极。⁴昭阳:汉时后宫有昭阳殿。词中代指王夫人居住的宋宫。⁵铜雀:曹操所建的一所台,词中借指元宫。⁶天家:帝王家。⁷金瓯缺:比喻山河破碎。

  上片写宋亡后,王夫人被掠出宋宫,辗转北上,在驿舍听到夜雨淋铃,愁恨无法消解。词人用沉重的笔调,紧扣“最苦”两字,反复陈述了亡国的痛烈心情。起首“问琵琶,胡沙外怎生风色。”两句以昭君比喻王清惠,她在北行途中,常向琵琶自语叹息:在塞外,除了黄沙还有什么风光?先写塞外的荒凉和她心情的凄怆,然后用名贵牡丹姚黄被人从仙宫里连根挖出,王母娘娘停止瑶池仙宴,汉宫金铜仙人被拆迁而泪满金盘,和唐玄宗在蜀中听到夜雨淋铃而万分感伤等一系列典故,写宋室灭亡,皇室人员被驱北行的惨状。

  下片写回首往事已成云烟,瞩目未来更添伤悲,情愿做一个男子汉慷慨殉国,决不愿像宋恭帝、全太后那样对敌人俯首称臣。词人先写国破家亡,繁华销尽,男儿已为国捐躯,此恨难消的悲痛心情,同时刻画了包括自己在内的民族英雄的形象。“那堪说”表明其悲痛之极,不能卒言。再以昭阳殿、铜雀台日落日出的变化,写改朝易代的惨景。“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这种情境是词人所亲历亲知的,以补充王夫人的“妾在深宫那得知”的事实。”用“想”字领起,意境就更充实。“回首昭阳离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落日和秋月将光辉洒在故国宫殿上,寄托一种思念的情感。“回首”“伤心”,借王夫人口气,寓其词人的悲感。“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点明词人缘何代王清惠作这首词的缘由。词人改变王清惠原作中消极避祸的思想,要洁身自爱,坚守操节,这实际上是词人借王夫人之口表达的自勉之词,并与王夫人和众宫娥共勉。

  全词一气贯注,词人集中笔力抒写亡国之痛,在这基础上慷慨明志。上片运用各种典故描述离阙北上的痛苦。过片复申亡国之祸的惨烈。接着以将士的血战报国砥砺自己的志节,复以遥想故宫加深故国之思,瞻念前景而悲不自胜。最后表明誓死守节之志,有穿云裂石之概。全词层层递进,字字泣血,题旨在不断强化中得到实现,给读者以强烈感染。

参考资料:
1、 《唐宋词观止》编委会编.唐宋词观止 下:学林出版社,2015.11:第87-88页

mǎnjiānghóng··dàiwángrénzuò--wéntiānxiáng

shìwènshāwàizěnshēngfēngzuìshìyáohuángduǒgēnxiānquēwánghuānlánqióngyànxiānrénlèimǎnjīnpántīngxínggōngbànlínlíngshēngshēngxiē

cǎiyúnsànxiāngchénmiètóngtuóhènkānshuōxiǎngnánérkāngkǎijué穿chuānkěnxuèhuíshǒuzhāoyángluòshāngxīntóngquèyíngqiūyuèsuànqièshēnyuànshìtiānjiājīnōuquē

昔年十四五,志尚好书诗。
¹年十四五,志尚²好书诗³
译文:以前我十四五岁的时候,志向推崇的是喜爱《尚书》《诗经》。
注释:¹昔:从前。²尚:推崇。³书诗:书,《尚书》;诗,《诗经》,这里泛指儒家经典。
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
(pī)(hè)怀珠玉¹,颜²(mǐn)³相与期
译文:真可谓身披麻布衣,心怀道德高,我期望跟颜回、阂子骞比美齐名。
注释:¹“被褐”句:《老子》有“圣人被褐怀玉”语,是说圣人身披布衣,胸怀高尚,这里用来表示儒家安贫乐道的志向情操。褐:麻布衣服。珠玉:比喻道德高尚。²颜:指颜回。³闵:指闵子骞。两人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安贫乐道的典范人物。⁴期:期望。
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
开轩¹临四野,登高望所思²
译文:如今我打开门窗,面对四周原野,登高远望我心中思念的这些古人。
注释:¹轩:厅堂外走廊的门窗。²所思:思念的人,即指颜、闵之类。
丘墓蔽山冈,万代同一时。
¹墓蔽²山冈,万代³同一时
译文:山岭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坟墓,无论哪个时代的人都将是同样的归宿。
注释:¹丘:坟。²蔽:布满,遮掩。³代:一本也写作“世”,可从。⁴同一时:是说世世代代的人都不免一死,这时不同的人都一样了。一说,世世代代的人在死后就变成同一个时代的人,因为人死后便无时代区分了。“时”释为“时代”。
千秋万岁后,荣名安所之?
千秋万岁¹后,荣名²安所之³
译文:等经历了漫长岁月后,哪里还看得见他们生前荣禄名分?
注释:¹千秋万岁:千万年,极言久远。²荣名:荣禄名位。³之:往,到。
乃悟羡门子,噭噭今自嗤。
乃悟¹羡门子²,噭(jiào)³今自嗤(chī)
译文:于是我领悟了羡门子的神仙追求,不禁大叫起来,嘲笑自己今日的“愚蠢”。
注释:¹悟:一本作“快”,通“娱”,觉得愉快。²羡门子:古代传说中的仙人。³噭噭:同“叫叫”,大喊大叫。⁴自嗤:自我嗤笑。
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
生男慎(shèn)¹勿举²,生女哺用脯(fǔ)³
译文:生下男孩千万不要抚育成长,生下女孩就用精制干肉喂养。
注释:¹慎:务必,千万。²举:养育。³脯:干肉。此处的“脯”,当是今日肉松一类的食品。
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
不见长城下,尸骸(hái)相支拄¹
译文:难道没有看见长城脚下,尸骨纵横交错累累成行。
注释:¹支拄:支撑。这里指尸体东倒西歪、白骨累累的惨状。
堤曲朱墙近远,山明碧瓦高低。好风二十四花期。骄骢穿柳去,文艗挟春飞。
堤曲朱墙近远,山明碧瓦高低。好风二十四花期¹。骄骢(cōng)²穿柳去,文艗(yì)挟春飞。
译文:水中行船,堤岸曲折,岸上红墙时近时远,远山明丽,近楼碧瓦高低相间。春风吹到二十四番,骏马在绿柳间驰穿,画船追着春色浏览。
注释:¹二十四花期:指花信风。²骄骢:壮健的骢马。
箫鼓晴雷殷殷,笑歌香雾霏霏,间情不受酒禁持。断肠无立处,斜日欲归时。
箫鼓晴雷殷(yīn)¹,笑歌香雾霏(fēi)霏,间情不受酒禁持²。断肠无立处,斜日欲归时。
译文:箫鼓声声震天犹如晴天响雷一般,香雾在湖面弥漫,笑声歌声不断。情趣涌现,哪里还受酒的束管?面前美景欢乐一片,我却冷眼旁观,忧愁令肠断,此处无我立脚之点。已经日落要归返,我却仍与伤感凄凉相伴。
注释:¹殷殷:形容吹箫击鼓声音如雷声阵阵。²间情不受酒禁持:指游春的好心情需开怀畅饮。

  这是一首纪游抒怀词,写词人春泛西湖的所见所闻所感。全词分两个部分:上片与过片的前两句为前半部分,咏西湖春泛之全景,气氛欢快;末三句为后半部分,写自己泛舟欲归,情调黯然。临江仙: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原曲多用以咏水仙,故名。“堤曲朱墙近远,山明碧瓦高低。”曲:水流弯曲的地方。两句大意是:春天的西湖周围,山明水秀,风景怡人。在长堤的水流弯曲处,坐落着许多亭台楼榭,红墙碧瓦,远近高低纵横。起二句对仗工整,总写西湖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色彩鲜明,气韵横生。“好风二十四花期,骄骢穿柳去,文舟益挟春飞。”好风二十四花期:即二十四番花信风。古人将春天前后八个节气分属二十四种花,它们是:小寒梅花、山茶、水仙;大寒瑞香、兰花、山矾;立春迎春、樱春;雨水菜花、杏花、李花;惊蛰桃花、棣棠、蔷薇;春分海棠、梨花、木兰;清明桐花、麦花、柳花;谷雨牡丹、荼种、楝花。骢:原指毛色青白相杂的马,也泛指马。文罦:即画舫。罦,刻有罧首的船。三句大意是:在二十四番花信风轻吹的三四个月中,西湖边风景如画,游人如织。骑马的游客在柳树间穿行;湖中画船如云满载春色荡漾往来。“骄”字刻画出游客的盎然意兴,“文”字更为此画面增添了几许绮丽的色彩。“箫鼓晴雷殷殷,笑歌香雾霏霏。”殷殷:盛大的样子。霏霏:形容云气、雾气很盛的样子。两句大意是:西湖边上箫鼓齐鸣,乐声喧天,仿佛晴空响雷一般。笑声歌声不断,随着花香弥漫于湖上。此二句从听觉和嗅觉方面着笔,进一步刻画出西湖春天的热闹繁盛景象。“闲情不受酒禁持,断肠无立处,斜日欲归时。”禁持:是宋、元方言,摆布、纠缠的意思。三句大意是:心中甚感幽独落寞,即使喝得醉意醺醺也高兴不起来。满腹愁苦无处诉说,唯有在斜阳之下凄凉地归去。这一部分写词人将自己悄然置身于繁盛热闹的场面之外,大有辛弃疾《玉案》词中的主人公“东风夜放花千树”时“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情味。从写作技巧上来说,这是一种对比的章法,临结一转,给人以无穷的回味余地。

  这首小词情景反衬。词人置身花香弥漫、歌舞喧天的西湖春景中,心中充满凄凉,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典型手。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