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边遥见木兰舟,浅渚清波漾白鸥。二月盆江春水发,滔天雪浪大江流。
沙边遥见木兰舟,浅渚清波漾白鸥。二月盆江春水发,滔天雪浪大江流。

nánchūnliú--zhù

shābiānyáojiànlánzhōuqiǎnzhǔqīngyàngbáiōuèryuèpénjiāngchūnshuǐtāotiānxuělàngjiāngliú

胡助

胡助

元婺州东阳人,字古愚,一字履信。好读书,有文采。举茂才,授建康路儒学录。荐改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后以太常博士致仕卒。有《纯白斋类稿》。 ▶ 51篇诗文

猜您喜欢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¹浦口,几度斜晖(huī)²?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³
译文:有情风从万里之外卷潮扑来,无情时又送潮返回。请问在钱塘江上或西兴渡口,我俩共赏过潮次夕阳斜晖?用不着仔细思量古今的变迁,一俯一仰的工夫,早已物是人非。谁像我东坡苏老。白首之年,淡忘了仕进的机会。
注释:钱塘江:浙江最大河流,注入杭州湾,江口呈喇叭状,以潮水壮观著名。¹西兴:即西陵,在钱塘江南,今杭州市对岸,萧山县治之西。²几度斜晖:意谓度过多少个伴随着斜阳西下的夜晚。³忘机:忘却世俗的机诈之心。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记取西湖西畔(pàn),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fēi)。算诗人相得¹,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²莫相违。西州³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译文:记住西湖的西岸,春日最美的山隈,就是那空明的翠微,如烟的云霏。算起来诗人中相处得宜。如我与您这样的友情,确实稀微,弥足珍贵。希望我不要像谢安那样没有回到东山,死在西洲路,让你回首痛哭,违背了我们的雅志。
注释:¹相得:相交,相知。²雅志:很早立下的志愿。³西州:古建业城门名。晋宋间建业(今江苏南京)为扬州刺史治所,以治所在城西,故称西州。

  词作起势不凡,以钱塘江潮喻人世的聚散分合,充分地表现了词人的豪情。首二句写江潮“有情”而来,却终“无情”而归,似有情而实无情。“几度斜晖”的发问,又写出天上阳光的无情。地上潮水无情而归,天上夕阳无情而下,则是天地无情,万物无情。“俯仰昔人非”写人世转瞬万变,如同梦幻,这又是社会人生的无情。对此无情的人生,词人的态度却很乐观,“不用思量今古”,不必替古人伤心,也不必为现实忧虑,因而他能超脱时俗,“白首忘机”。这种达观的思想,在苏轼词中表现得极为普遍,而在这首词中则更明显,词人俯仰天地,纵览古今,得出的结论“一切无情”。因此,他的“忘机”,就带有深刻的了悟性。

  下阕写词人与参寥的友情。词人看穿了古今万物,无意去名利场上角逐,但他并没有完全忘世,更没有忘情,他对生活的爱是执著强烈的,他对友情是非常珍视的。回想起在西湖与参寥子和诗饮酒、饱览春山美景、谈禅说理、流连忘返的日日夜夜,词人不禁从内心深处对这位友人以知己许之——“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以“诗人”称参寥,正反映出二人志趣的投合。苏轼才高学富,一般是不轻易许人的,但对参寥的诗,曾不止一次地赞赏。如参寥的诗句“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东风上下狂”、“风薄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等,都是为苏轼所激赏的。在诗歌创作上的共同兴趣,是二人友谊的一个重要基础。

  “约他年、东还海道”以下五句,表现了词人归隐之志的坚定,进一步写二人的友情。据《晋书·谢安传》记载,谢安东山再起后,时时不忘归隐,但终究还是病死于西州门,未能实现其归隐的“雅志”。羊昙素为谢安所重,谢安死后,他有一次醉中无意走过西州门,觉而大哭而去。词人当时被召还,且被委以显官,但他“白首忘机”,志在归隐,因此,安慰友人,说“我一定不会像谢安一样雅志相违,使老朋友恸哭于西州门下”。说“愿”,说“不应”,全从自我的感情落笔,正表现了两人情谊的深切。 这首词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平淡的文字抒写深厚的情意,而气势雄放,意境浑然。“从至情中流出”道出了这首词的特色。由于词人与参寥有着共同的志趣,由于参寥品德的高尚,他们的友谊是十分真挚的。词人所抒之情发自内心,这种真挚的感情并不因文字的平淡而失去其深沉、雄厚之力。这是“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论诗绝句》)的一种艺术境界,它看似容易,实际上只有少数作家才能达到。元好问说苏轼词“性情之外,不知有文字”(元好问《新轩乐府引》)。

  此外,词中抒写出世的高想,表现人生空漠之感,却以豪迈的气势出之,使人惟觉其气象峥嵘,而毫无颓唐、消极之感。词人强调达观和“忘机”,使人感到的却是他对友情的无比珍重。苏轼达观中充满豪气,向往出世又执著于友情的个性,于此可见一斑。

参考资料:
1、 刘怀荣主编,刘怀荣,陈殿生,王海燕,张晓明,高志国著 .唐宋元诗词曲名篇解读 :济南出版社 ,2003年06月 :175-177 .

shēnggānzhōu ·cānliáo

shì sòngdài 

yǒuqíngfēngwànjuǎncháolái qíngsòngcháoguī wènqiántángjiāngshàng 西xīngkǒu xiéhuī yòngliángjīn yǎngrénfēi shuídōnglǎo báishǒuwàng 
西西pàn zhèngchūnshānhǎochù kōngcuìyānfēi suànshīrénxiāng jūn yuēnián dōnghuánhǎidào yuànxiègōngzhìxiāngwéi 西zhōu yīnghuíshǒu wèizhān 
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岁月如梭。白首相看拟奈何。
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岁月如梭(suō)¹。白首相看拟奈何²
译文:往日春光亭下的流水,现在在哪里啊?日月如梭,我们头发都白了,打算怎么办啊!
注释:¹梭:织布机上的部件,穿引很快。多用以比方往来迅速,如日月如梭。²拟奈何:打算怎么办。
故人重见。世事年来千万变。官况阑珊。惭愧青松守岁寒。
故人重见。世事年来千万变。官况阑(lán)(shān)¹。惭愧青松守岁寒²
译文:友人再一次相见,我已不能适应变化不测的世事。出仕的热情淡薄了,自愧不如青松,青松在寒时也能守住本色。
注释:¹官况阑珊:意谓出仕为官的热情淡漠了。况:况味,境况和情味。阑珊:衰落,即将残尽。²青松守岁寒:指青松耐寒冷,终岁不凋。

  上片“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是说词人早年与赵晦之相识在春光亭下,那亭下的流水已不知逝去到什么地方了,回忆起当年交友,情深谊厚。从此词的下文“岁月如梭。白  首相看拟奈何”看,“春光亭下”云云,当指第一次密州相见之时,那时词人刚四十岁,尚属壮年,至此时的第三次赠词,词人已是五十六岁,故得称“白首”,且时隔十六年,也与“岁月如梭”相合。

  下片:“故人相见。世事年来千万变。官况阑珊。”词人在“故人”面前,倾诉着自己别后的仕宦坎坷经历,有如赵晦之早年的失官东武令和“三仕已之无喜愠”等遭遇,但自己则更为悲惨,“官况”可谓大起大落,几度挫折,正是“世事年来千万变”的反映。结句“惭拟青松守岁寒”,是说自己难能如青松耐守岁寒一般,而倍感惭拟。

  词中的“白首相看拟奈何”、“惭拟青松守岁寒”诸句,虽慨叹时光流逝,无奈“岁月如梭”;但是词意却隐含着“壮志难酬”和坚守职责、不惧磨难的积极内涵。读之令人肃然起敬。全词曲尽心态,含蓄哿慨,笔力纵横,铸语自然。

参考资料:
1、 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编著,苏轼词新释辑评 (下册),中国书店,,第1118-1120页

jiǎnlánhuā ·sòngzhàolìng

shì sòngdài 

chūnguāngtíngxià liúshuǐjīnzài suìyuèsuō báishǒuxiāngkànnài 
rénchóngjiàn shìshìniánláiqiánwànbiàn guānkuànglánshān cánkuìqīngsōngshǒusuìhán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译文:自己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都无法成功,只能在深夜独自作诗,抒发心中的不平。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风蓬¹飘尽悲歌气,泥絮(xù)²沾来薄幸³名。
译文:飘泊不定的落魄生活,把诗人诗歌中慷概激昂之气消磨而尽。万念俱寂、对女子已经没有轻狂之念的人,却得到负心汉的名声。
注释:¹风蓬:蓬草随风飘转,比喻人被命运拨弄,踪迹不定。²泥絮:被泥水沾湿的柳絮,比喻不会再轻狂。³薄幸:对女子负心。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译文:十个人中有九个人是可以用白眼相向的,最没有用处的就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莫因诗卷愁成谶(chèn)¹,春鸟秋虫自作声。
译文:不要忧愁自己写的愁苦之诗会成为吉凶的预言,春天的鸟儿和秋天的虫儿都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注释:¹谶:将来会应验的话。

  首联开门见山,点出本诗基调:无法参禅得道,心中的不平亦不能自抑。一个“只”字仿佛自嘲,实是发泄对这个世界的不平。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不平鸣,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言也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自己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都无法成功,只能在深夜独自作诗,抒发心中的不平。

  风中飞蓬飘尽悲歌之气,一片禅心却只换得薄幸之名。宋道潜诗有云:“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如此清妙之音被作者如此化用,倒成了牢骚满腹的出气筒。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平薄幸名。风蓬,蓬草随风飘转,比喻人被命运拨弄,踪迹不定。泥絮,被泥水沾湿的柳絮,比喻不会再轻狂。薄幸,对女子负心。飘泊不定的落魄生活,把诗人诗歌中慷概激昂之气消磨而尽。万念俱寂、对女子已经没有轻狂之念的人,却得到负心汉的名声。

  颈联更是狂放愤慨:世上的人十之八九只配让人用白眼去看,好似当年阮籍的做派;“百无一用是书生”更是道出了后平书生的酸涩心事,此句既是自嘲,亦是醒世。

  尾联说不要因为诗多说愁,成了谶语,春鸟与秋虫一样要作声。不是只能作春鸟欢愉,秋虫愁苦一样是一种自然。此句传承以上愤慨之气,再次将作者心中的不平推至高潮。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黄景仁短暂的一生,大都是在贫病愁苦中度过的。他所作诗歌,除了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苦的情怀,也常常发出不平的感慨。七言律诗《杂感》就是这样的一首诗。

gǎn

huángjǐngrén qīngdài 

xiānmángmángliǎngwèichéng zhǐzhīpíngmíng 
fēngpéngpiāojìnbēi zhānláixìngmíng 
shíyǒujiǔrénkānbáiyǎn bǎiyòngshìshūshēng 
yīnshījuànchóuchéngchèn chūnniǎoqiūchóngzuòshēng 

伽花彩甚奇,谓有初春之兴。因作二首,寄袁公济
(qié)花彩甚奇,谓有初春之兴。因作二首,寄袁公济¹
注释:¹袁公济:苏轼的好友。
雪颔霜髯不自惊。更将翦彩发春荣。羞颜未醉已先赪。
雪颔(hàn)霜因(rán)¹不自惊。更将翦(jiǎn)²发春荣³。羞颜未醉已先赪(chēng)
译文:虽已是两鬓斑白心中却是未曾服老,仍像是最青春年少的少年,美酒未醉已经羞愧的红了脸。
注释:¹雪颔霜因:谓发白须白。²翦彩:形容花开繁茂。³春荣:喻少年时期。⁴赪:红色。
莫唱黄鸡并白发,且呼张丈唤殷兄。有人归去欲卿卿。
莫唱黄鸡¹并白发²,且呼张丈唤殷兄。有人归去欲卿(qīng)卿。
译文:不要在年老的时候才感叹时光流逝,且把张丈殷兄叫上一起同行游玩观赏。看到有人归去就想到了你。
注释:¹唱黄鸡:感慨时光流逝。因黄鸡能报晓,故用以指代时光流逝。²白发:指老年时期。
叔于田,乘乘马。执辔如组,两骖如舞。叔在薮,火烈具举。袒裼暴虎,献于公所。将叔勿狃,戒其伤女。
叔于田¹,乘(chéng)(shèng)²马。执辔(pèi)³如组,两骖(cān)如舞。叔在薮(sǒu),火烈。袒(tǎn)(xī)¹⁰¹¹虎,献于公所¹²。将(qiāng)¹³叔勿狃(niǔ)¹⁴,戒¹⁵其伤女(rǔ)¹⁶
译文:尊贵的大叔出门围猎来呦,乘着四匹马拉的大车奔跑。他抖动着丝缰如纵横编织,车辕两旁的马儿像在舞蹈。驻马于大泽那里草木丰茂,四周驱兽的大火熊熊燃烧。大叔赤膊上阵徒手搏猛虎,猎物献郑伯送至他的公朝。我的大叔啊不要习以为常,防备猛兽伤害你把性命抛。
注释:¹田:同“畋(tián)”,打猎。²乘乘:前一乘为动词,后为名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一乘。³辔: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⁴组:织带平行排列的经线。⁵骖:驾车的四马中外侧两边的马。⁶薮:低湿多草木的沼泽地带。⁷烈:“迾”的假借。火迾,打猎时放火烧草,遮断野兽的逃路。⁸具:同“俱”。⁹举:起。¹⁰襢裼:脱衣袒身。¹¹暴:通“搏”,搏斗。¹²公所:君王的宫室。¹³将:请,愿。¹⁴狃:反复地做。¹⁵戒:警戒。¹⁶女:汝,指叔。
叔于田,乘乘黄。两服上襄,两骖雁行。叔在薮,火烈具扬。叔善射忌,又良御忌。抑罄控忌,抑纵送忌。
叔于田,乘乘黄¹。两服²上襄(xiāng)³,两骖雁行。叔在薮,火烈具扬。叔善射忌,又良御忌。抑(qìng)忌,抑纵送忌。
译文:尊贵的大叔乘车来到猎场,拉车的四匹大马毛色金黄。驾辕的马儿努力向前奔跑,外侧两马紧跟随如雁排行。深入到大泽但见林深草长,四面驱兽的大火烈焰升扬。多才多艺的大叔擅长射箭,驾驭马车的本领也很高强。他时而放马驰骋时而勒缰,他时而射箭时而纵禽逃亡。
注释:¹黄:黄马。²服:驾车的四马中间的两匹。³襄:同“骧”,奔马抬起头。⁴雁行:骖马比服马稍后,排列如雁飞之行列。⁵忌:作语尾助词。⁶良御:驾马很在行。⁷抑:发语词。⁸磬控:弯腰如磬,勒马使缓行或停步。⁹纵送:放马奔跑。一说骋马曰磬,止马曰控,发矢曰纵,从禽曰送。皆言御者驰逐之貌。
叔于田,乘乘鸨。两服齐首,两骖如手。叔在薮,火烈具阜。叔马慢忌,叔发罕忌。抑释掤忌,抑鬯弓忌。
叔于田,乘乘鸨(bǎo)¹。两服齐首²,两骖如手³。叔在薮,火烈具阜。叔马慢忌,叔发罕忌。抑释(bīng)忌,抑鬯(chàng)弓忌。
译文:尊贵的大叔围猎到野外来,拉车的四匹马儿斑驳色彩。驾辕的俩马儿齐头并肩走,外侧的俩马儿好像把手摆。英武的大叔驻马在大泽中,四面驱兽的大火余烬未败。那纵横奔突的马儿慢下来,大叔的射箭频率也稀下来。他已经从容地打开箭筒盖,把宝雕弓放进囊里收起来。
注释:¹鸨:有黑白杂毛的马。其色如鸨,故以鸟名马。²齐首:齐头并进。³如手:指驾马技术娴熟,如两手左右自如。⁴阜:旺盛。⁵罕:稀少。⁶释:打开。⁷掤:箭筒盖。⁸鬯:弓囊,此处用做动词。

  按照现代多数学者的说法,此诗的抒情主人公可能是一个女子,她赞美的大约是自己的恋人,一位青年猎手。古人以伯、仲、叔、季作排行,叔本指老三。《郑风·萚兮》有“叔兮伯兮,倡(唱)予和女”之句,《郑风·将仲子》中提到“仲子”,则当时郑国女子对恋人也可称“伯”“仲”“叔”,大约相当于今日民歌中的“大哥”“二哥”“三哥”之类。诗中说这位青年打死如之后“献于公所”,可知他是随从郑伯去打猎的。

  第一章“叔于田”直截了当点出要写叔的什么事。“乘乘马”表现出其随公畋猎时的气势。三、四句则描绘他驾车的姿态。驾车之马有四匹,四匹马的缰绳总收一起拿在手中,如绶带或织带时的经线,两面的骖马同服马谐调一致,像在舞蹈一样整齐。其得心应手的情况,就像马完全在按驾车人的意识行动。把叔驾车的动作写得同图画、音乐、舞蹈一样,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正像《淮南子·览冥》说的王良造父驾车的情形,“上车摄辔,马为整齐而敛谐,投足调均,劳逸若一,心怡气和,体便轻毕,安劳若进,驰骛若灭,左右若鞭,周旋若环”。然而在此诗中只用了八个字。下面“叔在薮,火烈具举”,将叔放在一个十分壮观的背景之中。周围大火熊熊燃烧,猛如被堵在深草之地,唯叔在其中与如较量。叔脱去了上衣,火光照亮了他的脸和身,也照亮了将要拼死的困兽。其紧张的情况,同斗兽场中惊心动魂的搏斗一样。结果是“襢裼暴如,献于公所”。叔不但打死了猛如,而且扛起来献到了君王面前,像没有事一样。一个英雄勇士的形象活生生显示了出来。这十五个字的描写,可与《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那一段精彩的叙述相媲美。诗人夸赞叔,为他而自豪,又替他担心,希望他不要掉以轻心,这个感情,是复杂的。

  第二章写叔继续打猎的情形,说叔“善射”、“良御”,特别用了“磬控”一词,刻画最为传神。“控”即在马行进中骑手忽然将它勒住不使前进,这时马便会头朝后,前腿抬起;人则弯曲腰身如上古时的石磬。第三章写打猎结束时从容收了弓箭,以其在空手打如和追射之后的悠闲之态,显示了他的英雄风度。

  全诗有张有弛,如一首乐曲,在高潮之后又是一段舒缓的抒情,成抑扬之势,富有情致。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55-157

tàishūtián

shījīng·guófēng·zhèngfēng xiānqín 

shūtián chéngchéng zhípèi liǎngcān shūzàisǒu huǒliè tǎnbào xiàngōngsuǒ qiāngshūniǔ jièshāng 
shūtián chéngchénghuáng liǎngshàngxiāng liǎngcānyànháng shūzàisǒu huǒlièyáng shūshànshè yòuliáng qìngkòng zòngsòng 
shūtián chéngchéngbǎo liǎngshǒu liǎngcānshǒu shūzàisǒu huǒliè shūmàn shūhǎn shìbīng chànggō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