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阴侮阳德,雨阵春嘈嘈。白晓惨成夜,瓦口生飞涛。
群阴侮阳德,雨阵春嘈嘈。白晓惨成夜,瓦口生飞涛。
凝云列山鞘,冷气攒衣刀。径闹有松竹,庭卧唯蓬蒿。
凝云列山鞘,冷气攒衣刀。径闹有松竹,庭卧唯蓬蒿。
花淫得罪陨,莺辩知时逃。隰苗出水短,木菌随日高。
花淫得罪陨,莺辩知时逃。隰苗出水短,木菌随日高。
微吟雅于乐,快饮甘如膏。朱曦待未见,天盖空牢牢。
微吟雅于乐,快饮甘如膏。朱曦待未见,天盖空牢牢。

zhōngzuò--gòu

qúnyīnyángzhènchūncáocáobáixiǎocǎnchéngkǒushēngfēitāo

níngyúnlièshānqiàolěngzǎndāojìngnàoyǒusōngzhútíngwéipénghāo

huāyínzuìyǔnyīngbiànzhīshítáomiáochūshuǐduǎnjūnsuígāo

wēiyínkuàiyǐngāngāozhūdàiwèijiàntiāngàikōngláoláo

李觏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83篇诗文

猜您喜欢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
¹处以默²,妙机其微。
译文:朴实的生活宁静而又安逸,且把万物的精微妙机体味。
注释:¹素:朴实。²处以默:以静默朴实相处。²
饮之太和,独鹤与飞。
饮之太和¹,独鹤与飞。
译文:随时汲取自然的太和之气,思绪像白鹤一样高翔低飞。
注释:¹饮之太和:吸入太和之气。太和,阴阳调和之气。
犹之惠风,荏苒在衣。
犹之惠风,荏苒和衣。
译文:冲淡的意境就犹如和畅舒适的春风吹拂,若有若无拂动着敞开的葛衣。
阅音修篁,美曰载归。
阅音修篁,美曰载归。
译文:又如竹林中清风拂过,发出如天籁般的轻音,这种美妙的感受让人味之不足,直欲载之而归。
遇之匪深,即之愈稀。
遇之匪深,即之愈希。
译文:平淡无奇的生活饶富诗意,何须刻意探究深奥的哲理淡远的境界。
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¹有形似,握手已违²
译文:倘有文学描写逼真形似处,刚刚下笔触及,便又转瞬即逝。
注释:¹脱:倘若。²违:离别,分离。

èrshíshīpǐn ·chōngdàn

kōng tángdài 

chǔ miàowēi 
yǐnzhītài fēi 
yóuzhīhuìfēng rěnrǎnzài 
yuèyīnxiūhuáng měiyuēzàiguī 
zhīfěishēn zhī 
tuōyǒuxíng shǒuwéi 
万里投荒已自哀,高秋寓目更徘徊。
万里投荒¹已自哀,高秋寓目²更徘(pái)(huái)³
译文:被贬荒远之地离家万里已是哀伤至极,满眼萧条秋景让人更加惆怅迷茫。
注释:¹投荒:贬谪、流放至荒远之地。²寓目:过目。³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动。
浊醪任冷难辞醉,黄菊因暄却未开。
上国¹莫归戎马²乱,故人何在塞(sài)鸿来。
译文:京师战乱不要回,这种动荡时期我的旧友又在哪里?
注释:¹上国:京师。²戎马:战争。
上国莫归戎马乱,故人何在塞鸿来。
惊时感事俱无奈,不待残阳¹下楚台²
译文:想到家事国事自己都无能为力,趁着夕阳未至,一人走下楚台。
注释:¹残阳:夕阳。²下楚台:走下楚台。
惊时感事俱无奈,不待残阳下楚台。
惊时感事俱无奈,不待残阳下楚台。

  题目透露时间和地点,时间为重阳节,地点是荆州(作者被贬之地)。过去没有高铁,无法快速回家;没有手机,无法同亲人们及时联系。一个被贬谪之人又逢佳节,我们应该能猜出来诗歌的情感是悲伤的。

  首联是起,作者独登高台,想到自己离家万里,悲伤之情,油然而生。极目远眺,看到是秋天的肃杀之景,更加惆怅迷茫,首句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颔联是承,作者愁绪满怀,想到了喝酒解愁。喝的是浊酒,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作者的收入一般,杜甫在《登高》也是“潦倒新停浊酒杯”。任凭酒再凉,我也要一饮而尽,可见作者的愁思之重。喝了很多,很难不醉。(恳请方家指教,这句让人费解)再次远望,发现黄菊因为天气暖和也未盛开,想看美景消愁,结果看到不少心中之景。

  颈联是转,由写自己转到了写国家。京师战乱,不要归去,这里有作者的忧国之情,第六句紧承第五句而来,国家不太平,我的故友现在在哪呢?不经意间看到了天上的鸿雁,想到了自己仍在漂泊,想到了朋友至今杳无音信,感伤自己,思念朋友。

  尾联是合,尾联多是卒章显志。无奈是必须圈点勾画出来的,对于自己的事,自己无能为力;对于国家的事,也爱莫能助,往远处看,发现天已经快到傍晚了,我也没啥心情,趁着夕阳未至,我一人走下楚台。

zhòngyángjīngzhōuzuò--róng

wàntóuhuāngāigāoqiūgèngpáihuáizhuóláorènlěngnánzuì

huángyīnxuānquèwèikāishàngguóguīróngluànrénzàisāi鸿hónglái

jīngshígǎnshìnàidàicányángxiàchǔtái

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
褪尽东风¹满面妆,可怜²蝶粉与蜂狂。
译文:春天已去,海棠花仍美得醉人,可爱的蝴蝶和蜜蜂在花前不停地翻飞起舞。
注释:¹东风:指春风。²可怜:可爱。
自今意思和谁说,一片春心付海棠。
自今意思和谁说,一片春心付海棠。
译文:从今以后,满腹心事将对谁说呢?只能把自己的心思寄托于海棠花之上。

hǎitángměirén--tángyín

tuìjǐndōngfēngmǎnmiànzhuāngliándiéfěnfēngkuáng

jīnshuíshuōpiànchūnxīnhǎitáng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牛渚(zhǔ)¹西江²夜,青天无片云。
译文:秋夜行舟停泊在西江牛渚山,蔚蓝的天空中没有一丝游云。
注释:¹牛渚:山名,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北。诗题下有注: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²西江:从南京以西到江西境内的一段长江,古代称西江。牛渚也在西江这一段中。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¹
译文: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朗的秋月,徒然地怀想起东晋谢尚将军。
注释:¹谢将军:东晋谢尚,今河南太康县人,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适袁宏在运租船中诵己作《咏史》诗,音辞都很好,遂大加赞赏,邀其前来,谈到天明。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余亦舟高咏¹,斯(sī)²不可闻。
译文:我也能够朗吟袁宏的咏史诗,可惜没有那识贤的将军倾听。
注释:¹高咏:谢尚赏月时,曾闻诗人袁宏在船中高咏,大加赞赏。²斯人:指谢尚。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席 一作:去)
明朝挂帆席¹,枫叶落²纷纷。(席 一作:去)
译文:明早我将挂起船帆离开牛渚,这里只有满天枫叶飘落纷纷。
注释:¹挂帆席:一作“洞庭去”。挂帆:扬帆。²落:一作“正”。

  首句开门见山,点明“牛渚夜泊”。次句写牛渚夜景,大处落墨,展现出一片碧海青天、万里无云的境界。寥廓空明的天宇,和苍茫浩渺的西江,在夜色中融为一体,越显出境界的空阔渺远,而诗人置身其间时那种悠然神远的感受也就自然融合在里面了。

  三、四句由牛渚“望月”过渡到“怀古”。谢尚牛渚乘月泛江遇见袁宏月下朗吟这一富于诗意的故事,和诗人眼前所在之地(牛渚西江)、所接之景(青天朗月)的巧合,固然是使诗人由“望月”而“怀古”的主要凭藉,但之所以如此,还由于这种空阔渺远的境界本身就很容易触发对于古今的联想。空间的无垠和时间的永恒之间,在人们的意念活动中往往可以相互引发和转化,陈子昂登幽州台,面对北国苍莽辽阔的大地而涌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感,便是显例。而今古长存的明月,更常常成为由今溯古的桥梁,“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金陵城西月下吟》),正可说明这一点。因此,“望”、“忆”之间,虽有很大跳跃,读来却感到非常自然合理。“望”字当中就含有诗人由今及古的联想和没有明言的意念活动。“空忆”的“空”字,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也暗示了这份回忆注定没有回应。暗逗下文。

  如果所谓“怀古”,只是对几百年前发生在此地的“谢尚闻袁宏咏史”情事的泛泛追忆,诗意便不免平庸而落套。诗人别有会心,从这桩历史陈迹中发现了一种令人向往追慕的美好关系—贵贱的悬隔,丝毫没有妨碍心灵的相通;对文学的爱好和对才舟的尊重,可以打破身份地位的壁障。而这,正是诗人在当时现实中求之而不可的得。诗人的思绪,由眼前的牛渚秋夜景色联想到往古,又由往古回到现实,情不自禁地发出“余亦舟高咏,斯人不可闻”的感慨。尽管自己也象当年的袁宏那样,富于文学才华,而象谢尚那样的人物却不可复遇了。“不可闻”回应“空忆”,寓含着世无知音的深沉感喟。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末联宕开写景,想象明朝挂帆离去的情景。在飒飒秋风中,片帆高挂,客舟即将离开江渚;枫叶纷纷飘落,象是无言地送着寂寞离去的行舟。秋色秋声,进一步烘托出因不遇知音而引起的寂寞凄清情怀。

  诗意明朗而单纯,并没有什么深刻复杂的内容,但却具有一种令人神远的韵味。这种神韵的形成,离不开具体的文字语言和特定的表现手法。这首诗,写景的疏朗有致,不主刻画,迹近写意;写情的含蓄不露,不道破说尽;用语的自然清新,虚涵概括,力避雕琢;以及寓情于景,以景结情的手法等等,都有助于造成一种悠然不尽的神韵。李白的五律,不以锤炼凝重见长,而以自然明丽为主要特色。此篇行云流水,纯任天然。这本身就构成一种萧散自然、风流自赏的意趣,适合表现抒情主人公那种飘逸不群的性格。诗的富于情韵,与这一点也不无关系。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12月版 :第346-347页 .

niúzhǔhuái怀

bái tángdài 

niúzhǔ西jiāng qīngtiānpiànyún 
dēngzhōuwàngqiūyuè kōngxièjiāngjūn 
nénggāoyǒng rénwén 
míngzhāoguàfān fēngluòfēnfēn  (zuò  )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燕子来时新社¹,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²三四点,叶底黄鹂(lí)一两声。日长飞絮³轻。
译文: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梨花落去之后又迎来了清明。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树枝掩映下的黄鹂偶尔歌唱两声。白昼越来越长,随处可见柳絮飘飞。
注释:¹新社:社日是古代祭土地神的日子,以祈丰收,有春秋两社。新社即春社,时间在立春后、清明前。²碧苔:碧绿色的苔草。³飞絮:飘荡着的柳絮。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巧笑¹东邻女伴,采桑(sāng)(jìng)里逢迎²。疑怪³昨宵(xiāo)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yíng)。笑从双脸生。
译文:在采桑的路上邂逅巧笑着的东邻女伴。正疑惑着她是不是昨晚做了个春宵美梦,原来是今天斗草获得胜利了啊!双颊不由的浮现出了笑意。
注释:¹巧笑:形容少女美好的笑容。²逢迎:碰头,相逢。³疑怪:诧异、奇怪。这里是“怪不得”的意思。⁴斗草:古代妇女的一种游戏,也叫“斗百草”。⁵双脸:指脸颊。

  这首词以轻淡的笔触,描写了古代少女们春天生活的一个小小片段,展示在读者面前的却是一副情趣盎然的图画。

  词的上片写景。“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这两句既点明了季节,又写出了季节与景物的关系,给人以具体的印象。行文轻快流丽,蕴含喜悦的情意,为全词的明朗、和谐、优美的基调打下了基础。“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三句描绘了一个春意盎然的园子,园中有一个碧水荡漾的池塘,池面上点缀着几点青苔,密林深处不时传来莺儿的歌唱,空中还有柳絮飞舞。“日长”,表明季节已开始变化,多少有点惜春的意味。柳絮在空中飞舞,显示出晴和的景象。“碧苔”、“黄鹂”、“飞絮”,看来似乎是极其常见的自然景物,经词人稍加点染,宛如一轴初夏风光小幅,特别惹人喜爱。

  下片写人。“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趁着这春暮夏初的季节,少女们停了针线,来到这大自然的怀抱里。这时,东边邻居的女伴笑眯眯地走了过来,她们正好在那条桑田小路上相逢了。“巧笑”二字,捕捉到了“东邻女伴”用白描手法,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以及情态的描写,由内心到外表塑造了东邻女这一形象。内心真情流露的一刹那,巧妙地揭示了人物的精神世界。读时,使人有似曾相识之感。“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这位天真的少女充满着青春的欢乐。她忽然想起昨天夜里做的那个好梦,认为那原来是“斗草赢”的兆头,脸上又飞起了笑容。词中没有正面来描写斗草的活动,而是捕捉住两人斗草时的情景,着意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与神态,以轻松欢快的笔调写出了少女纯洁无暇、活泼天真的性格特征。只用一笔点出人物的内心活动,表现了这位少女不仅聪明,富于想象,而且心灵是那样纯洁无瑕。

  此词画面明媚,情调欢快,风格质朴,或可视为晏殊词中的别调。上片写景,刻画出一幅秀丽的春景图。 “燕子”、“梨花”,形态一动一静,色彩一黑一白,以之对举开篇,有相映成趣之妙。同时,用“燕子”、“梨花”带出“新社”和“清明”,又为下片中少女的登台亮相埋下了伏笔。下片写人,勾勒出一幅美丽的仕女图。“巧笑”二句写女主人公与她的女伴在采摘花草的小路上欣然相逢,逗出下文所描写的斗草游戏。但作者既不对斗草场面稍加展示,也不对斗草规则略作交待,而聚焦于主人公斗草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这同样别具匠心。“笑从双脸生”,尤为传神写照之笔:只有涉世未深、全无心机的纯情少女才会因为如此细小的缘由而笑得这般自然、这般天真。

参考资料:
1、 刘键 .《中国历代诗歌类编》 :河南教育出版社 ,1988年 :第815页 .
2、 藏维熙著 .《宋词名篇赏析》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0年 :第16—18页 .
3、 黄润苏 王文鹏 .《中学生文库 婉约词选一百首》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9年 :第93页 .
4、 李功元著 .《中华诗词曲鉴赏》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7年 :第300页 .

zhèn ·chūnjǐng

yànshū sòngdài 

yànláishíxīnshè huāluòhòuqīngmíng chíshàngtáisāndiǎn huángliǎngshēng chángfēiqīng 
qiǎoxiàodōnglínbàn cǎisāngjìngféngyíng guàizuóxiāochūnmènghǎo yuánshìjīnzhāodòucǎoyíng xiàocóngshuāngliǎnshē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