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洞髯龙老不眠,眼明初识醉乡仙。来参缥缈峰头句,付与齐州九点烟。
幽洞髯龙老不眠,眼明初识醉乡仙。来参缥缈峰头句,付与齐州九点烟。

wángwǎngdòngtínglóngtóngyóuxiájuéyīnyóu--gōng

yōudòngránlónglǎomiányǎnmíngchūshízuìxiāngxiānláicānpiāomiǎofēngtóuzhōujiǔdiǎnyān

龚璛

龚璛

璛字子敬,宋司农卿潗之子,自高邮再徙平江,家焉。宋亡,例遣北上,潗行至莘县,不食卒,璛悲不自胜,叹曰:国亡家破,吾兄弟不能力振门户,独不可为儒以自奋邪!与其弟理刻苦于学。戴帅初、仇仁近、胡汲仲皆与为忘年交,声誉籍甚。人称曰「两龚」,以比汉「两龚」云。 ▶ 21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惔,不敢戏谈。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¹彼南山,维石岩岩²。赫(hè)赫师尹³,民具尔瞻(zhān)。忧心如惔(tán),不敢戏谈。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译文:巍巍的终南山高耸入云端,层层叠叠的山石危立险矗。太史尹氏正得势权位显赫,引得普天下百姓万众瞩目。仁人君子为民政忧心如焚,不敢开玩笑哪来幽默谈吐!民运已经衰落得如此不堪,你为什么还这样熟视无睹!
注释:¹节:通“巀(jié)”。长言之则为巀嶭(niè),亦即嵯峨。²岩岩:山崖高峻的样子。³师尹:大(tài)师和史尹。大师,西周掌军事大权的长官;史尹,西周文职大臣,卿士之首。⁴具:通“俱”。⁵惔:“炎”的误字,火烧。⁶卒:终,全。⁷何用:何以,何因。
节彼南山,有实其猗。赫赫师尹,不平谓何。天方荐瘥,丧乱弘多。民言无嘉,憯莫惩嗟。
节彼南山,有实¹其猗²。赫赫师尹,不平谓何。天方荐³(cuó),丧乱弘多。民言无嘉,憯(cǎn)莫惩嗟。
译文:巍巍的终南山高耸入云端,山谷幽深草密林木可参天。太史尹氏正得势权位显赫,但他执政不平有何善可言?苍天无眼正降下重重祸患,丧乱何其多竟是不可言传!百姓们怨声载道没人说好,你却不曾有丝毫愧怍嗟叹!
注释:¹有实:实实,广大的样子。《诗经》中形容词、副词以“有”作词头者,相当于该词之重叠词。²猗:同“阿”,山阿,大的丘陵。³荐:再次发生饥馑。⁴瘥:疫病。⁵憯:曾,乃。
尹氏大师,维周之氐;秉国之钧,四方是维。天子是毗,俾民不迷。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
尹氏大师,维周之氐¹;秉国之钧²,四方是维。天子是毗(pí)³,俾(bǐ)民不迷。不吊(hào),不宜空我师
译文:我敬爱的太史尹氏大官人!你可是咱大周王室的根本,执掌民家大政方针的重臣。天下四方的安稳靠你支撑,天子权威的牢固靠你辅振,百姓的生活道路靠你指引!现在却得不到苍天的眷顾,你不该总让我们饱受穷困!
注释:¹氐:借为“榰(zhī)”,屋柱的石磉。²钧:通“均”,制陶器的模具下端的转轮盘。³毗:犹“裨”,辅助。⁴吊:通“叔”,借为“淑”,善。⁵昊天:犹言皇天。⁶空:穷。⁷师:众民。
弗躬弗亲,庶民弗信。弗问弗仕,勿罔君子。式夷式已,无小人殆。琐琐姻亚,则无膴仕。
弗躬弗亲,庶民弗信。弗问弗仕,勿罔(wǎng)君子。式¹²式已³,无小人殆。琐琐姻亚,则无膴(wǔ)
译文:周王你不亲政勤政,已经失去天下百姓的信任!对朝政也总是不闻不问,不要再欺哄瞒骗至德圣君!你就该静心执政莫再发昏,不要再委政小人危及民运!那些委琐宵小的裙带姻亲,就不该教他做高官厚禄人!
注释:¹式:应,当。²夷:平。³已:依全诗前后及此处文义,今理校为“己”,义为以身作则。⁴殆:及,接近。⁵琐琐:细小卑贱,《尔雅·释训三》:佌佌,琐琐,小也。⁶姻亚:统指襟带关系。姻,儿女亲家;亚,通“娅”,姐妹之夫的互称。⁷膴仕:厚任,高官厚禄,今世所谓“肥缺”。
昊天不佣,降此鞠訩。昊天不惠,降此大戾。君子如届,俾民心阕。君子如夷,恶怒是违。
昊天不佣¹,降此鞠(jū)(xiōng)²。昊天不惠³,降此大戾(lì)。君子如届,俾民心阕(què)。君子如夷,恶怒是违。
译文:苍天大老爷不肯阳光普照,给人间降下如此大的灾疫;苍天大老爷不肯施恩眷顾,给人间降下如此深重戾气。至德的圣君如果降趾莅临,一定会让百姓的乱心平息;至德的圣君如果执政公允,一定会让百姓的怨怒远离!
注释:¹佣:通“融”,明。²鞠讻:极乱。讻,祸乱,昏乱。³惠:通“慧”。⁴戾:暴戾,灾难。⁵届:临。⁶阕:息。
不吊昊天,乱靡有定。式月斯生,俾民不宁。忧心如酲,谁秉国成?不自为政,卒劳百姓。
不吊昊天,乱靡(mí)有定。式月斯生¹,俾民不宁。忧心如酲(chéng),谁秉国成²?不自为政,卒³劳百姓。
译文:可叹命多舛不被苍天怜悯,天下槽乱至今还没有平定;祸患滋生伴随着岁月增长,使黎民百姓生活不得安宁。我忧民忧民之心痛如沉醉,是谁执掌民政竟如此无能!你不能鞠躬尽瘁亲劳勤政,遭秧受害的还是天下苍生!
注释:¹式月斯生:应月乃生。²成:平。³卒:通“瘁”,劳苦。
驾彼四牡,四牡项领。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
驾彼四牡¹,四牡项领²。我瞻四方,蹙(cù)³靡所骋(chěng)
译文:我驾驭着那四匹高头大马,四马奔腾抖动着粗壮脖颈。我站在车上瞻望四方风景,心头茫然不知向何处驰骋!
注释:¹牡:公牛,引申为雄性禽兽,此指公马。²项领:肥大的脖颈。³蹙蹙:局促的样子。
方茂尔恶,相尔矛矣。既夷既怿,如相酬矣。
方茂¹尔恶²,相尔矛³矣。既夷既怿,如相酬(chóu)矣。
译文:你刚才还肆意为恶抖威风,两眼盯着矛戟想和人作战。很快又平息戾气悦色和颜,犹如宾朋对坐把酒来言欢。
注释:¹茂:盛。²恶:憎恶。³矛:通“务”,义为侮。⁴怿:悦。
昊天不平,我王不宁。不惩其心,覆怨其正。
昊天不平,我王不宁。不惩其心,覆¹怨其正²
译文:苍天总是如此不公,害得我君王整日不得安生。太史尹氏不但不自警自省,反倒抱怨别人对他的规劝纠正!
注释:¹覆:反。²正:规劝纠正。
家父作诵,以究王訩。式讹尔心,以畜万邦。
家父¹作诵²,以究王訩。式讹(é)³尔心,以畜万邦。
译文:家父大夫苦心孤诣作讽诗,为的是探究我王遭难深因。抑或是为了感化你的狠心,以有利民家造福天下黎民!
注释:¹家父:此诗作者,周大夫。²诵:诗。³讹:改变。⁴畜:养。

  《小雅·节南山》所指责的对象则是幽王及其权臣。前人屡辩诗旨是“刺王”还是“刺尹”,甚为无谓。总因古代君臣名分颇严,论者又往往横亘一“诗可以怨”或一“《小雅》怨诽而不乱”之念于胸中,因之便有不同的“先入为主”之念在作怪。今就诗论诗,直刺师尹,颇为鲜明;而一再怨望“昊天”,又借以指责天子。

  关于师尹,自毛传以来皆解作“大师尹氏”,至王国维始辨析其为二人,即首掌军职的大师和首掌文职的史尹。观《大雅·常武》中大师“整六师”、尹氏及其属“戒师旅”,则大师统军而尹氏监军,对照《小雅·节南山》诗首章,“忧心如惔,不敢戏谈”正合于军国主义背景,偏于责师;而“国既卒斩,何用不监”。乃监察司之失职,偏于斥尹。

  全诗十章,共分三部分。首二章以南山起兴,以象征二权臣。以山之险要象征其权之枢要,又以山之不平联系到二臣秉政不平。结合篇末“昊天不平,我王不宁”的呼应来看,天怒人怨,总由师尹秉政不平使然,故“不平”二字为全篇眼目。只是第二部分却一再将不平(不夷)与不己(不自为政)并提而责难,推思其义,全诗是指斥师尹失政在不能持平(夷),而要持平则又须事必躬亲(己),因而全诗结构是起于夷(平)终于夷(平)而介于己。

  首章点出“不敢戏谈”以致“国既卒斩”;二章点出昊天再降饥疫以致“丧乱弘多”,民众无法存活,从而“不敢戏谈”之高压失控,遂而“民言无嘉”。一章言人祸,二章言天灾,由时间及顺序暗示天灾实人祸所致,人间暴戾上干天怒所致,此即第一部分的要害。

  从第三到第六共四章为第二部分。在上两章铺垫的基础上,三章进一步点明师尹之害人害天,天再施报于人,人民双重遭殃。“诗可以怨”,怨而至天,亦已极矣!

  四、五两章句式排比,结构整齐而又不乏疏宕之美。四章围绕“夷”“己”二字正反展开,既为师尹说法,更为一切秉政者说法,三十二字可铭于座右,可镌于通衢。五章“昊天不佣(融)”“昊天不惠(慧)”二解是“刺”,“君子如届(临、己)”“君子如夷(平)”二解是“美”,也是对师尹说法。两章排比、对比之势,酣畅淋漓,一气呵成,诗人的责怨之情也推到了高潮。

  六章承上启下,由怒转叹。

  统观第二部分四个章节,结构颇为讲究:五、六章既以“昊天不佣”“昊天不惠”和“不吊昊天”以上应第三章的“不吊昊天”,又以“君子如届(临、己)”、“君子如夷”和“谁秉国成(平、夷)”、“不自为政(不己)”以上应第四章的“式夷式已”,可见此部分是以怨天和尤人双向展开而又并拢合承,甚耐玩味。

  第七、八、九、十章为第三部分。变每章八句为四句,于音乐为变奏。于诗情为由怨怒转悲叹。唯七、八两章疑有错简而当易位:前“方茂尔恶”章言师党与尹党既相倾轧又相勾结,以见朝政难革;后“驾彼四牡”章言无奈之下只有往奔四国避乱(或求诸侯勤王),然而四方亦不可往,“蹙蹙靡所骋”。诗人说:既然宗周与四国皆被师尹扰乱,国已不国,今日上干天怒,下危人主,尽管师尹不自责己而反怨怒匡正,我身为大夫,也只有勇作诗“诵”,“以究王讻”,成此一篇檄文,为来者垂诫了!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388-392

jiénánshān

míng xiānqín 

jiénánshān wéishíyányán shīyǐn míněrzhān yōuxīntán gǎntán guózhǎn yòngjiān 

jiénánshān yǒushíē shīyǐn píngwèi tiānfāngjiàncuó sāngluànhóngduō mínyánjiā cǎnchéngjiē 

yǐnshìtàishī wéizhōuzhī bǐngguózhījūn fāngshìwéi tiānshì mín diàohàotiān kōngshī 

gōngqīn shùmínxìn wènshì wǎngjūn shìshì xiǎoréndài suǒsuǒyīn shì 

hàotiānchōng jiàngxiōng hàotiānhuì jiàngtài jūnjiè mínxīnquè jūn èshìwéi 

diàohàotiān luànyǒudìng shìyuèshēng mínníng yōuxīnchéng shuíbǐngguóchéng wéizhèng láobāixìng 

jià xiànglǐng zhānfāng suǒchěng 

fāngmàoěrè xiàngěrmáo  xiàngchóu 

hàotiānpíng wángníng chéngxīn yuànzhèng 

jiāzuòsòng jiūwángxiōng shìéěrxīn wànbāng 

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
兰亭¹(jiǎn)²入昭陵³,世间遗迹犹龙腾。
译文:茧纸书写的《兰亭集序》真迹已埋入昭陵,人间还遗留下王羲之龙腾虎跃的字形。
注释:¹兰亭:指东晋大书家王羲之《兰亭集序》写本。²茧纸,为蚕茧做成、晋代习用的一种纸。³昭陵,唐太宗陵墓。⁴世间遗迹:指王羲之的书法遗迹,如《兰亭集序》拓本。唐太宗曾以兰亭拓本分赐贵族、近臣。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颜公¹变法²出新意,细筋入骨³如秋鹰。
译文:颜真卿公改变书法创造新意,字体筋骨强健如秋日雄鹰。
注释:¹颜公:颜真卿,唐代大书家。²变法:谓变更书法。颜善正、草书,笔力雄浑沉着,为世所宝,称“颜体”。³细筋入骨:谓颜公书法笔力雄健。
徐家父子亦秀绝,字外出力中藏棱。
徐家父子¹亦秀绝,字外出力中藏棱(léng)²
译文:徐峤之父子的书法也极其清秀,锋芒不露笔势却苍劲雄浑。
注释:¹徐家父子:唐代大书家徐峤之、徐浩父子,浩名尤著。²藏棱:此谓笔势朴劲而不露锋芒。
峄山传刻典刑在,千载笔法留阳冰。
(yì)¹传刻典刑²在,千载笔法留阳冰³
译文:峄山上的石刻文垂示了典范,千载书法传承者是李氏阳冰。
注释:¹峄山,即邹山,在山东邹城市东南。又名邹峄山、邾峄山。²典刑:即“典型”。刑,通“型”。³阳冰:唐代大书家李阳冰,善小篆,其书专学秦石刻字体。
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
杜陵¹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
译文:杜甫评论书法特别看重瘦硬,这样的观点我不能够听凭。
注释:¹杜陵:杜甫自称“杜陵野老”。
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¹飞燕²谁敢憎。
译文:书法无论短长肥瘦各有姿态,玉环肥飞燕瘦能说哪个不美丽绝伦!
注释:¹玉环:唐玄宗贵妃杨玉环,体态丰腴。²飞燕:汉成帝皇后,体纤瘦。
吴兴太守真好古,购买断缺挥缣缯。
吴兴太守¹真好古,购买断缺²挥缣(jiān)(zēng)³
译文:湖州太守真是好古博雅,不惜花费金钱求购断石残碑刻文。
注释:¹吴兴太守:吴兴,即湖州。这时孙觉守湖州,所以这样的称呼。²断缺:指断碑残石。³缣缯:丝帛之类,此处借指钱财。
龟趺入座螭隐壁,空斋昼静闻登登。
龟趺(fū)¹入座螭(chī)²隐壁,空斋昼静闻登登³
译文:亭中有龟形碑座,壁上镶嵌着螭龙雕刻,白昼静书斋空,只听拓碑声响登登。
注释:¹龟趺:龟形的碑座。²螭:传说中无角的龙。古代常雕刻其形以为装饰。³登登:指拓碑的声音。
奇踪散出走吴越,胜事传说夸友朋。
奇踪散出走吴越¹,胜事传说夸友朋。
译文:你把奇妙的拓片赠给友人走遍吴越,风雅事在朋友间夸奖谈论。
注释:¹“奇踪”句:谓孙觉以拓片遍赠友人。
书来讫诗要自写,为把栗尾书溪藤。
书来讫(qì)诗要自写,为把栗(lì)¹书溪藤²
译文:写信来求诗要我亲自书写,于是我手执狼毫写在了名纸剡藤。
注释:¹栗尾:笔名,以鼬鼠毛所制成的笔,即所谓“狼毫”。²溪藤:纸名,以剡溪所产古藤制造而成,称剡纸或剡藤。
后来视今犹视昔,过眼百年如风灯。
后来视今犹视昔,过眼百年如风灯。
译文:后来人看待今天正像今人回顾往昔,过眼的百世光景不过是风中之灯。
他年刘郎忆贺监,还道同时须服膺。
他年刘郎¹忆贺监²,还道同时须服膺(yīng)
译文:将来人们也会像当年的刘郎怀念贺监,遗憾没和我们坐在同时好表示内心崇敬。
注释:¹刘郎:指唐诗人刘禹锡,他所作两首玄都观诗均自称刘郎。²贺监,唐诗人贺知章曾任秘书监,也称贺监。服膺,牢记胸中,衷心信服。

  这首诗评价和赞扬了前人的多种碑帖,阐述了作者自己的书法美学思想,称颂孙莘老做了一件大好事。在写怍方法上,主要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并在叙述和议论中尽可能运用一些比喻,把抽象的概念变为具体的形象。

  诗的前八句赞扬王羲之、颜真卿、徐家父子、李斯、李阳冰等书法大家的碑帖。据吴兴的史料记载,墨妙亭中收藏的碑目不下几十种。这里只是举比较突出的,也是诗人比较喜欢的几种作例子。一、二句说,王羲之用茧纸书写的《兰亭序》的真本,已为唐太宗殉葬,被埋进昭陵了,但他遗留下来的墨述还是像“龙跳天门”一样,笔力造劲矫健。三、四句说,颜鲁公的书法学古不泥古,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敢于大胆创新。他写出来的字有如秋鹰一样,笔力瘦劲。《书苑菁华》中说:“凡书通则变,欧变右军体,柳变欧阳体,至于颜真卿等,皆得法后自变其体,若执法不变,号为奴书。”颜书不为古法所限,敢于突破唐初的墨守成规,”创新的风格,苏轼对这一点是给予高度评价的。苏轼早年学二王,晚年学颜真卿。他对王羲之、颜真卿是很佩服的。这两句诗再次证实了这一点。五、六句赞扬徐浩父子,认为他们的字锋棱藏在笔画中,有很强的力度感。七八句说,李斯的《峄山碑》虽然原碑焚毁了,但还有后人传划刻的,规范还在;他的笔法还破千年以后的李阳冰继承下来。从以上二列举的几种碑帖看,诗人显然认为,中国的书法,是有继承有发展的。

  “杜陵评书瘦硬”以下四句,诗人阐述自己的美学思想。杜甫在《李潮八分小篆歌》中有“书贵瘦硬方通神”之句。诗人不赞同杜甫的这个见解。他说:这个观点不公允,我不能以此为标准去评论别人的书法。高个、矮个,胖的、瘦的,各有各的神态,就像体态丰腴的杨玉环和苗条瘦弱的赵飞燕一样,各有各的风姿,谁也不敢说她俩哪个长得不漂亮。在这里,诗人明确主张:书法艺术的风格应该多样化,不应强求一律。

  “吴兴太守真好古”以下八句,赞扬孙莘老建造墨妙亭一举。诗人写道:这位吴兴太守是个真正喜欢古人墨迹的人;他把那些残缺不全的碑都买下或摹写证缣缯上。亭中摆放着刻作龟形的碑座,墙上挂着的字迹,像古代传说中的螭一样奇形怪状;空斋中白天都显得非常寂静,只能听到敲打石碑时发出“登登”的响声。这些雄奇的墨迹在江浙一带流传开来,亲朋好友之间都夸奖王莘老做了一件好事。他给我写信要求我作一旨诗,并且要我书写好。为此,我才用粟尾笔把它书写往剡溪纸上。这两句点题。

  最后四句以慨叹作结。诗人引王羲之的话说:“后世之人看我们的今天,就像我们今天看以前的人一样;人生百岁,如风前之灯,转眼会成为过去。将来人们回忆起我们今天为墨妙亭题诗作书一事,就会像当年刘禹锡登洛中寺北楼回忆秘书监贺知章一样,对他的书法佩服得五体投地,还说恨不能生长在同一个时代,以便可以当面向他请教。”这些话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参考资料:
1、 王水照 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53-55
2、 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89-190
3、 孙凡礼 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34-35

sūnshēnlǎoqiúmiàotíngshī

shì sòngdài 

lántíngjiǎnzhǐzhāolíng shìjiānyóulóngténg 
yángōngbiànchūxīn jīnqiūyīng 
jiāxiùjué wàichūzhōngcángléng 
shānchuándiǎnxíngzài qiānzǎiliúyángbīng 
língpíngshūguìshòuyìng lùnwèigōngpíng 
duǎnchángféishòuyǒutài huánfēiyànshuígǎnzēng 
xīngtàishǒuzhēnhào gòumǎiduànquēhuījiānzēng 
guīzuòchīyǐn kōngzhāizhòujìngwéndēngdēng 
zōngsànchūzǒuyuè shèngshìchuánshuōkuāyǒupéng 
shūláishīyàoxiě wèiwěishūténg 
hòuláishìjīnyóushì guòyǎnbǎiniánfēngdēng 
niánliúlángjiān háidàotóngshíyīng 
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
石桥两畔(pàn)¹好人烟,匹似²诸村别一川³
译文:石桥的两边有一座美好的村庄,和其他的村子相比真可说是别一天地。
注释:杨村:地名,今江西省铅山县杨村。¹两畔:两边。²匹似:比起来。³一川:一片平地,一带地方。
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
杨柳荫(yīn)¹中新酒店,葡别²架下小渔船。
译文:那儿杨柳浓荫里有新开的酒店,葡萄架下系着小小的渔船。
注释:¹荫:树荫。²蒲别:葡别。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
红红白白花临水¹,碧碧黄黄麦际天²
译文:一丛丛红色白色的花在水边开放,碧绿、金黄的麦田一望无际,仿佛与与天相接。
注释:¹花临水:鲜花在水边开放。²际天:接天,挨着了天。指一眼望不到头,天和地遥遥相接。
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
¹²清和³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
译文:正当这般清明和畅的季节,我还奔波在外,这到底是为谁辛苦而还不退隐归田呢?
注释:¹政:通”正”,正当的意思。²尔:近。³清和:指农历四月,常指初夏的气候。⁴在道:在旅途中。⁵归田:归隐田园。

  这是一首田园景物诗,诗的首联领起全诗,总括杨村不同一般的美景;颔联、颈联具体描绘所见景观,原野开阔,色彩鲜明,景物如画,令人欣漾;尾联笔锋转向自身,抒发了作者归隐田园的情感。此诗词语对仗工整,语言晓畅自然。

  首联“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总括杨村的美好景致。江西属多山丘陵地带,虽不至于“地无三尺平”,但平原也并不多见。诗人此刻走上石桥,看到的不是陵岭蜿蜒而是一片平川,炊烟袅袅,心中惬意畅然之感顿生,旅途疲惫也被这阔寥的景色荡涤一空。

  颔、颈两联对杨村加以具体描绘。“杨柳荫中新酒店,蒲别架下小渔船。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四句勾勒出一幅如诗如画,似幻亦真的田园风光美景。绿绿的杨柳,紫色的葡别,红白相间的鲜花,金黄的麦田、蔚黄的天空,象是重彩渲染的民间年画,色调对比十分鲜明。开阔的画面,丰收的景象,令人陶然欲醉。并非诗人重笔渲染,大肆泼墨,而是纯为白描勾勒,平铺直叙。在颔联中,诗人以导游的身份向人们娓娓介绍,指点杨村景物。颈联的“红红白白”,“碧碧黄黄”则是将诗句口语化,浅显通俗,朗朗上口。正如陈与义所说:“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春日》)诗人沉迷于田园美景,赞美之词脱口而出,这种不假修饰,随意自然赞美反而更能显出诗人溢于言表的喜悦之情,也就是在这种平淡自然的描述中,农家远离尘嚣、自足自乐的田园生活乐趣得以更深刻的体现。新酒店的开张,渔人无拘无束的生活,丰收的麦田,鲜鱼美酒,多么令人神往。画面上并未出现人物,但诗人渲染的笔锋,让人感受到他们宁静而幸福的生活。

  最后一联写自己的感想,他说了许多农村如何如何好的话,主要目的,就在于最后这一句话,以田园乐趣来反衬他不太想做官的思想。

  律诗讲究起承转合。一般来说,颔、颈联之间需有“转”的关系。而本诗颔、颈两联却为并列关系。这便是诗人对“活法”的具体运用。杨万里有意打破律诗格式的框架窠臼,力求变通,求新求活,以两联并列同去描绘色彩纷呈的生活画面,从而使全诗意象更为丰满充实,富有立体感,为诗人产生退隐之念作了铺垫。的确,这般田园美景,如此生活乐趣,何必在仕途上奔波忙碌。大自然新茗一般的清新早将诗人追逐功名利禄的世俗之心涤除得干干净净。这便是《过杨村》于平淡之中透出的醇厚韵味。

参考资料:
1、 叶桂刚,王贵元主编 .中国古代十大律诗精品赏析.北京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3.04 :第641-642页
青门金锁平旦开,城头日出使车回。
青门¹金锁²平旦³开,城头日出使车回
译文:天色已明城门已经开启,日出城头友人就要离去。
注释:¹青门:即青绮门,汉长安东面三门之一。东台:即东都留台。唐时除在京都长安设御史台外,于洛阳又有东都留台。张判官:生平未详。判官,节度、观察和防御等使的僚属。²金锁:指城门上的铜锁。³平旦:天亮。⁴使车回:来京出使的车要回还。使车,出使人乘的车。
青门柳枝正堪折,路傍一日几人别。
青门柳枝正堪折,路傍一日几人别。
译文:柳枝青青人们正可攀折,一日之间路旁几人别离。
东出青门路不穷,驿楼官树灞陵东。
东出青门路不穷,驿(yì)¹官树²(bà)³东。
译文:道路遥遥东望没有尽头,灞陵东去连着大树驿楼;
注释:¹驿楼:指驿站。²官树:古时驿道为官府所建,称官道,两旁的树称官树。³灞陵:长安东有灞桥,附近有汉文帝刘恒的陵墓,称灞陵,古人常在这里折柳送别。
花扑征衣看似绣,云随去马色疑骢。
花扑征衣¹看似绣²,云随去马色疑骢(cōng)³
译文:云影照着坐骑色如骢马,落花扑向衣服好似花绣。
注释:¹征衣:远行人所穿的衣服。²绣:一语双关,暗指张判官在御史台供职。³骢:淡青色马。此处隐指“骢马御史”。
胡姬酒垆日未午,丝绳玉缸酒如乳。
胡姬¹酒垆(lú)²日未午,丝绳³玉缸(gāng)酒如乳
译文:路旁胡姬酒家遥遥在望,酒店宴送友人天色未晌。条条丝绳拴着只只酒坛,好酒装满玉缸色如乳浆。
注释:¹胡姬:胡人妇女。姬,古时对妇女的美称,也用为美女之称。²垆:旧时酒店里安放酒瓮的土台子,亦指酒店。³丝绳:指提酒坛的丝绳。⁴玉缸:指酒缸。⁵酒如乳:说酒色纯,味香,即好酒。
灞头落花没马蹄,昨夜微雨花成泥。
灞头¹落花没马蹄,昨夜微雨花成泥²
译文:灞陵道上落花淹没马路,和着夜来微雨踏成香泥。
注释:¹灞头:即灞陵。²花成泥:花落地上,被踏成泥土。
黄鹂翅湿飞转低,关东尺书醉懒题。
黄鹂翅湿飞转低,关东¹尺书²醉懒题。
译文:黄鹂翅儿潮湿低低飞过,关东故友书信醉后懒题。
注释:¹关东:潼关以东,指洛阳一带。²尺书:指书信。
须臾望君不可见,扬鞭飞鞚疾如箭。
须臾¹望君不可见,扬鞭飞鞚(kòng)²疾如箭。
译文:友人登程东去已望不见,扬鞭策马飞驰快似利箭;
注释:¹须臾:一会儿。²飞鞚:指飞马。鞚,有嚼口的马笼头,指马。
借问使乎何时来,莫作东飞伯劳西飞燕。
借问使乎何时来,莫作东飞伯劳¹西飞燕。
译文:借问为友此去何时再来,莫作东飞伯劳西飞之燕!
注释:¹伯劳:鸣禽。

  这是一首歌行体的送别诗,描写的是日常生活中友人之间送别的一个场面,在一个优美的春日的早晨,诗人送友人到城门之外,在酒店饯别,依依不合送友人离去。

  诗的一开头就点明即将分别和送别的时间,从“青门”写起以照应题目。“城头日出”,看得出天气的晴朗,从中可以感觉到诗人心情的开朗,从而提示了全诗的基调。然而既为离别。就不免有留恋之情,这一点在诗的三、四两句所勾划的景物中含蓄地透露出来。“青门柳枝”“几人别”对诗人送别起了很好的陪衬作用。

  诗的次四句先写步出青门后所见,瞻望前路,遥遥无尽,“路”是景物的中心,与“官树”、“驿楼”一路烘托旅途气氛,隐隐流露出惆怅不舍。然后设想友人登程后情景:“花扑征衣看似绣,云随去马色疑骢”,这两句既以自然美景与远行之人相联系,勾划出一幅十分优美的春日行旅图,而又暗示张判官供职御史台的身份,是一种巧妙的双关笔法。而“花扑”、“云随”又都以物的有倩,衬托了人的不舍。

  诗的又四句写酒店饯别。“日未午”与上文“城头日出”联系,看出时间的推移,也从中反映出诗人的挽留。对酒店宴饮场面并未正面细致描写,只用“丝绳”、“玉缸”和“如乳”的美酒来侧写,后文用一“醉”字加以呼应,可见此次宴别宾主都很尽兴。紧接着四句仍以酒店为基点落笔,写饮酒时所见:宾主在酒家畅饮,窗外落花满地,和春夜来微雨被踏成花泥,黄鹂在翩翩低飞,春日美景,烘托着人们的兴致。一个“醉”字,而且醉到书信懒题的程度,可见虽为惜别,而宾主豪兴不减。这一节宴别场面仅用景物来侧写,用笔极含蓄而意境极优美。

  诗的最后四句写醉后送友登程。“望君不可见”而用“须臾”,故友离去而用“疾如箭”,在诗人感觉中,友人走得太快了,透露出不忍便别;而酒后便扬鞭飞马离去,也可看到友人奔波国事的豪迈姿态。结尾用古乐府歇辞“东飞伯劳西飞燕”的成句,贴切地表现出故人深情。

  这首诗写送别,着重写送别的环境,意境十分优美,诗人的心情与诗中的环境一样是开朗而明快的。全诗共十八句,六次换韵,又间用偶句,显得流畅而婉转。

参考资料:
1、 孙钦善.高适岑参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106-108
2、 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221-225

qīngménsòngdōngtáizhāngpànguān--céncān

qīngménjīnsuǒpíngdànkāichéngtóuchū使shǐchēhuíqīngménliǔzhīzhèngkānzhébàngrénbié

dōngchūqīngménqióng驿lóuguānshùlíngdōnghuāzhēngkànshìxiùyúnsuícōng

jiǔwèishénggāngjiǔtóuluòhuāméizuówēihuāchéng

huángchì湿shīfēizhuǎnguāndōngchǐshūzuìlǎnwàngjūnjiànyángbiānfēikòngjiàn

jièwèn使shǐshíláizuòdōngfēiláo西fēiyàn

南风昔不竞,豪圣思经伦。
南风昔不竞,豪圣思经伦。
译文:南风自古以来都在一刻不停的呼啸,豪杰圣人仍在做着治理国家的思考。
刘琨与祖逖,起舞鸡鸣晨。
刘琨与祖逖,起舞鸡鸣晨。
译文:然而西晋末年一代名将刘琨和祖逖,经常在雄鸡报晓时候起来练习武艺。
虽有匡济心,终为乐祸人。
虽有匡济心,终为乐祸人。
译文:他们都有匡扶晋室收复国土的决心,终究还是被朝廷陷害成为获罪之人。
我则异于是,潜光皖水滨。
我则异于是,潜光皖晨滨。
译文:我和他们虽遭遇相同但结果不一样,我沿着皖河水边漫游饱览潜山风光。
卜筑司空原,北将天柱邻。
卜筑司空原,北将天柱邻。
译文:最后选择禅宗道场司空山筑屋定居,这里与三祖寺天柱山北面遥遥相邻。
雪霁万里月,云开九江春。
雪霁万里月,云开九江¹春。
译文:雪晴时这里可以映照万里之外月光,云开时这里可以沐浴九江之域春风。
注释:¹九江:在浔阳。
俟乎太阶平,然后托微身。
俟乎太阶平,然后托微身。
译文:等到有一天灾难过去天下太平之时,就把这里作为远离朝廷的托身之所。
倾家事金鼎,年貌可长新。
倾家事金鼎,年貌可长新。
译文:我在这里要把全部家产用来炼仙丹,吞下仙丹使自己容貌鲜嫩永远年轻。
所愿得此道,终然保清真。
所愿得此道,终然保清真。
译文:我希望的就是得到长生不老的妙术,最终这样就可以保持自己真实自然。
弄景奔日驭,攀星戏河津。
弄景奔日驭,攀星戏河津¹
译文:我可以驾驭太阳去蓝天上欣赏美景,我可以攀摘星星到银河边嬉戏游玩。
注释:¹河津:谓天河之津。
一随王乔去,长年玉天宾。
一随王乔¹去,长年玉天²宾。
译文:跟随着神仙王乔乘云游雾一起去吧!到时我将成为玉皇天宫的长年宾客。
注释:¹王乔有三:一是上古之仙人,或称王子乔,或称王乔,《楚辞》中累引之。一是周灵王之太子晋,亦称王子乔。一是后汉时河东人,为叶县令者。²玉天:道家所谓玉清境之天,天宝君所治,即清微天也。又王绩诗:“三山银作地,八洞玉为天。”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