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暖翅接金乌,韝上饥鹰待一呼。悬滴梅梢珠璀璨,堕花桧顶粉模糊。
扶桑暖翅接金乌,韝上饥鹰待一呼。悬滴梅梢珠璀璨,堕花桧顶粉模糊。
明年翠浪麦须好,何处青帘酒可酤。万里江山谁画得,天开新样雪晴图。
明年翠浪麦须好,何处青帘酒可酤。万里江山谁画得,天开新样雪晴图。

xuěhòuguònánèr--chóu

sāngnuǎnchìjiējīngōushàngyīngdàixuánméishāozhūcuǐcànduòhuāguìdǐngfěn

míngniáncuìlàngmàihǎochùqīngliánjiǔwànjiāngshānshuíhuàtiānkāixīnyàngxuěqíng

虞俦

虞俦

虞俦,生卒年月不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隆兴初进人太学,中进士。曾任绩溪县令,湖州、平江知府。庆元六年(1200)召入太常少卿,提任兵部侍郎。工诗文,著有《尊白堂集》24卷,清修《四库全书》收录其部分诗文。如其词《满庭芳》:色染莺黄,枝横鹤瘦,玉奴蝉蜕花间。铅华不御,慵态尽欹鬟。 ▶ 699篇诗文

猜您喜欢
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霄。
石壁望松寥(liáo)¹,宛然在碧霄(xiāo)
译文:站在焦山陡峭的石壁上,遥望松寥山,就像站在碧蓝的云霄。
注释:¹松寥:松寥山,位于长江边。
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
¹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
译文:如何才能把五彩虹化为凌空的长桥,以便直通天堂。
注释:¹安:疑问词,哪里,怎么。
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
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
译文:仙人如果爱惜我,就对我招招手吧,让咱们一起去翱翔。

  千余年前的焦山北面,可能没有滩涂,而且没有上山登高的百十步台阶。“石壁望松寥”是实景。“宛然在碧霄”,是半实半虚的描述。山虽然矮小,但由于耸立在长江上,看起来也变高了。“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显示了丰富的想象力。彩,一作“采”。“驾”,似乎应是“架”,或许是后人抄录有误。最后,诗人展开了更加丰富又大胆的幻想:“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李白成天就想成仙,他被当时的人称为“谪仙人”,认为他是上天下凡的仙人,总有一天要回去的。如果说这首诗是成功的,那么很大程度是由诗人在诗中表现出来的幻想逐步递进决定的。三阕诗一层比一层加大了幻想成分。使读者逐步摆脱了狭窄的天地,希望看到或部分看到了广阔无垠、瑰丽无比的世界。以此加强诗的艺术感染力。诗人的幻想,使读者随着他的笔端,展开幻想,摆脱实景的拘泥,进入了广阔无垠的世界,更加深刻地理解诗的思想内容。诗人企盼要求有一个宽松的自由发展的环境。诗人不仅靠理智,而且靠幻想和激情,写出了好诗。

  从此诗中的实景来看,诗人心情开朗,感情热烈,雄奇奔放的笔调和瑰丽绚烂的诗句,浪漫主义的诗风已趋于成熟。

jiāoshānwàngliáoshān

bái tángdài 

shíwàngsōngliáo wǎnránzàixiāo 
āncǎihóng jiàtiānzuòchángqiáo 
xiānrénài shǒuláixiāngzhāo 
满城风雨近重阳,独上吴山看大江。
满城风雨近重阳,独上吴山¹看大江。
译文:满城的风声雨声,原来是重阳佳节悄悄地临近;我独自登上了吴山,眺望大江奔流。
注释:潘邠老:潘大临。字邠老。¹吴山:在浙江杭州城内。
老眼昏花忘远近,壮心轩豁任行藏。
老眼昏花忘远近,壮心轩豁(huò)¹任行藏(cáng)²
译文:老眼昏花,看不清景物,我已经不再计较距离的远近;壮心开朗豁达,再不把出仕与归隐放在心上。
注释:¹轩豁:开朗。²行藏:出处,行止。后多指出仕及归隐。
从来野色供吟兴,是处秋光合断肠。
从来野色¹供吟兴²,是处³秋光合断肠
译文:自古以来,郊野的景色令诗人们忘情地吟咏;可眼前满目的秋日风光,却使人黯然神伤。
注释:¹野色:原野或郊野的景色。²吟兴:指诗兴。³是处:到处。⁴秋光:秋日的风光景色。⁵断肠:形容极度思念或悲痛。
今古骚人乃如许,暮潮声卷入苍茫。
今古骚(sāo)¹乃如许²,暮潮声卷入苍茫³
译文:古今诗人都是如此,与我相仿,我眼看着晚潮澎湃,一片苍茫。
注释:¹骚人:诗人,文人。²如许:像这样。³苍茫:广阔无边的样子。

  诗首联出句即是借用,也是即景,对句使人物出场,一位在风雨飘摇中独立吴山之巅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以下两联,夹入议论,继续申述登高引起的感慨。第三联故作平淡之语,以与上联形成跌宕;尾联以景结情,语尽而思无穷。诗虽然是借用潘大临诗起句,但全首浑如生成,写景抒情,郁勃纡盘,神完气足。在句法上,又充分吸收江西诗派特点,出入变化,不拘一格。

  江西派诗人潘大临,以“满城风雨近重阳”一句名闻遐迩。后世诗人诵邠老此句,辄为一章,不独韩淲一人。每至“秋雨秋风愁煞人”之际,甚至已去重阳数日,仍有用此句领起赋诗者,何况韩淲登临吴山之时,重阳在即,又恰遇风雨,诗意与眼前景相合,情自随景而生,一时心潮起伏,难以自已,于是借用邠老原句,唱出这气势充沛、神完气足的一曲,以抒发心中的万千感慨。

  写律诗,出句难,对句更难。引别人的诗作出句,尤其又是引别人的名句,这就使对句难上加难。如果不相称,全诗就会黯然失色,显得气馁力衰。这里作者不愧为江西诗派在南宋的后劲,他不仅从字词的对称、押韵的协调等形式上用力,而且更注重意境的提炼,情感的升华,在邠老原句“满城风雨”的背景上,突出了抒情主人公形象。出句即是借用,也是即景;对句使人物出场,两句共同说明时间、地点、环境、人物,毫无摘引之痕迹,一位在风雨飘摇中独立吴山之巅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出句、对句一气呵成。

  颔联由写景转为直抒胸臆。此诗作于宁宗庆元四年秋,时作者约四十岁。所谓“老眼昏花忘远近”,是叹息自己虽在中年,已有老态龙钟之感。古人四十叹老,本是常事,何况当此倍思亲朋的佳节,诗人却独在异乡,独上吴山,风雨如晦,目力不济,垂暮之悲难免涌上心头。但是老境可叹,远近可忘,壮心不可磨,理想不可抛。“壮心轩豁任行藏”,是说自己无论出仕还是休官,皆襟怀坦荡,壮志不息。这一句神采飞扬,意气轩昂,将上句略带伤感的气氛扫荡无遗,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博大胸怀,表现出积极有为的进取精神。

  “从来野色供吟兴,是处秋光合断肠”两句亦景亦情。“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在大自然面前,诗人们从来都是毫不隐晦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寄主观情感于“野色”的。眼下可供作者“吟兴”的“野色”很多,可他却略去了对“是处秋光”的具体描绘,这就给读者提供了想象的空间:这里的秋光为什么会令作者有肝肠寸断之感?是山脚下浩浩荡荡的江水使诗人联想到了自己一去不返的青春年华?还是那风雨中飘飘洒洒的黄叶令诗人联想到了自己飘零孤苦的身世?这里的心境似与“轩豁”的“壮心”在气氛上不吻合,实际上“壮心轩豁”是不可或忘的素志,而“断肠”之苦则是无可排遣的今愁。今愁正由素志的不能实现而引起,越是写志向远大,不能付诸实现时的愁苦就越大,如果不是因为心情愁苦,诗人是不必冒风雨“独上吴山”的。

  尾联“今古骚人乃如许, 暮潮声卷入苍茫”以景结情,语尽而思无穷。此刻的诗人,面对“断肠”的秋光,联想到“今古骚人”的共同命运,情感似江水翻腾,如波涛激越。作者在抒情将尽未尽之时,突然用景物收住,留下一个兼有化外音的生动画面:暮色苍茫之中,江潮汹涌,奔腾向前。画面、声音给人以无穷的回味。诗人与“今古骚人”的共同感受究竟是什么?读者可以借助这个与作者当时思想感情相惬洽的画面自己去体会,去思索,这正是“文已尽而意无穷”之妙。

参考资料:
1、 缪钺等 .宋诗鉴赏辞典.上海 :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7.12(2012.7重印):第1201-1202页

fēngzhōngsòngpānbīnlǎoshī--hánbiāo

mǎnchéngfēngjìnzhòngyángshàngshānkànjiāng

lǎoyǎnhūnhuāwàngyuǎnjìnzhuàngxīnxuānhuōrènxíngcáng

cóngláigōngyínxìngshìchùqiūguāngduàncháng

jīnsāorénnǎicháoshēngjuǎncāngmáng

误语成疑意已伤,春山低敛翠眉长。
误语成疑意已伤,春山¹低敛(liǎn)翠眉长。
译文:无意说错话,竟成猜疑,少妇只能黯然神伤,弯弯细眉,低敛凝愁,仿佛春天黛色的远山。
注释:¹春山:指眉。因眉弯如山峰,古人常把眉和山互喻,以山喻眉,以眉喻山。
鄂君绣被朝犹掩,荀令熏炉冷自香。
(è)君绣被¹朝犹掩,荀(xún)翠熏炉²冷自香。
译文:早晨还是情意缠绵,如胶似漆,此刻唯有熏炉清冷,余香缭绕。
注释:¹鄂君绣被:这是用以指男女欢爱。²荀翠熏炉:这是指熏衣的香炉。
有恨岂因燕凤去,无言宁为息侯亡?
有恨岂因燕凤¹去,无言宁为息侯亡?
译文:有恨含怨,岂是因为叹旧情已逝;无言沉默,哪是由于对故人思念?
注释:¹燕凤:即燕赤凤,《飞燕外传》记汉成帝后赵飞燕私通宫奴燕赤凤。
合欢不验丁香结,只得凄凉对烛房。
合欢¹不验²丁香³结,只得凄凉对烛房。
译文:合欢草呵,人们都说你能消忿解忧,何不洗去怨妇心头的哀愁?留下她独守空房,伴随着烛泪滴洒。
注释:¹合欢:古人认为合欢草可以使人消除怨忿互相合好。²验:效验,起作用。³丁香:古诗常用以作愁结不解的象征。

  此诗实写一女子的爱情纠葛。

  “误语成疑意已伤”,按杨亿原作之一:“才断歌云成梦雨,斗回笑电作雷霆。”可知此女子与当时的爱人原本相恩爱,然而因自己无意间说错了括,引起猜疑,欢笑顿然变作雷霆之怒。杨诗又说“不待萱苏蠲薄怒,闲阶斗雀有遗翎”,说的是其爱人发怒的意思,虽有忘忧的萱草,亦未可缓解,因此这女子只得独自神伤,“春山低敛翠眉长”,她低首蹙额,那涂着黛翠的修眉,如同春山般秀美,如今却也染上了一抹薄雾愁云。相传卓文君容貌娇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西京杂记》),又传西施常患心痛,以手捧心,眉尖若蹙,二句合用二典,刻画出含愁佳人楚楚可怜的情态。

  《说苑·善说》记鄂君子皙泛舟于中流,为他摇桨的越女歌道:“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问舟……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于是鄂君“乃掩修袂而拥之,举绣被而覆之。”又东汉荀彧是有名的美男子,他曾为尚书令,人称荀令君,《襄阳记》载其衣带生香,“至人家,坐处三日香”。三四二句用此二典,承上而言,朝来还是唱随绸缪,恩爱犹如鄂君之与越女,而曾几何时,“斗回笑电作雷霆,他已一怒而去,只剩得他常日熏衣的香炉中的氤氲余香在勾起无尽的忆念。

  “有恨”、“无言”二句,继写女子的幽思并暗点这一场纠葛的原由。《飞燕外传》记汉成帝后赵飞燕与其妹一起私通官奴燕赤凤,争风反目,遂为先帝察觉。《左传》记楚国灭息国,载息夫人归,她三年不说话,楚王问她,她回答说:“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诗中“燕凤”、“息侯”均代指女子过去的情人。这两句说,自己现在含恨抱愁,并非因恋着过去的情人,而默默无言亦非为思念以往的恋情。因此,“误语”一句,原来是她对爱人戏说起旧时的情人,所谓“误”,这个情人可能并不是真有其人,而大抵为有失考虑的戏言。

  然而一时的失误,却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古今注》说:“欲蠲人之忿,则赠之青堂,青堂一名合欢,合欢则忘忿。”又“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杜甫《江头四咏·丁香》),因此一直作为愁结不解的象征,李商隐诗即说“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代赠》)。此刻,这女子纵有合欢在手,亦不能消去爱人的忿怒,而空落得满腹排遣不去的愁怨,正如杨亿原诗之二所说“合欢蠲忿亦休论,梦蝶翩翩逐怨魂”,子是她只得独处烛光似泪的空房而凄切怅惘。

  此诗虽然没有深刻的寄托,然而在表现手法上却深得李商隐无题诗的神韵。张采田评李商隐诗说“哀感沉绵刀、“宛转动情”(《李义山诗辨正·无题》),钱惟演此诗从造型、布局两方面都较完美地体现了这一特色。

  此诗活用典故与句法,运用巧妙,言简意长,耐人寻味。如“春山”句合用卓文君、西施二典,将美与愁相揉合,又以“翠眉长”作垫,女子楚楚可怜的神态毕现。中间二联,上下句均各用一典。二联上句正用,下句反用,又通过“朝犹掩”、“冷自香”中“犹”、“自”二虚字的勾联,表现了女子无限叹惋的心情。“朝”字言变化之迅疾,“冷”而仍“香”状恋情之绵长,更得氤氲吞吐之致。三联句法与二联相异,出句与对句同意,而均不明言,却用“岂因”,“宁为”连续二问,更将委婉曲折之情表现得百回千折。

  在布局上,先用“误语成疑”造成悬念,前四句引而不发,只是反复极写愁怨之态,直至三联方打转,呼应首句的“误语”,点明本末缘由,四联合拢,反照“意已伤”,起结开合;包蕴密致而舒回迂徐,尤能切合当事人的潜流的思绪。因为失意人总是在目睹身边事物(如绣被、熏炉),触发联想后,再进而反省事件的起由(如燕凤、息侯)的。如在“误语”后直接写燕凤、息侯,则全诗就直致而索然寡味了。这些就是此诗在艺术上的成功处。

参考资料:
1、 《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38-39页
前年脍鲸东海上,白浪如山寄豪壮;
前年脍(kuài)鲸东海上,白浪如山寄豪壮¹
译文:前些年在东海遨游,切细鲸鱼肉做羹汤,眼前是如山白浪,激起我豪情万丈。
注释:¹“前年”二句:前年,指前些年。陆游在绍兴三十年(1160)官宁德主簿,曾在福州泛海。有《航海》《海中醉题》等诗。脍鲸,把鲸鱼肉切碎。
去年射虎南山秋,夜归急雪满貂裘。
去年射虎南山秋,夜归急雪满貂(diāo)(qiú)¹
译文:去年在终南山下射虎,半夜里回营,漫天大雪积满了我的貂裘。
注释:¹“去年”二句:乾道八年(1172),陆游佐王炎军幕,驻陕西南郑,积极筹划北伐。他在军中常参加打猎,曾刺虎,有多首诗谈到打虎事。南山,终南山。貂裘,貂皮制成的衣裘。
今年摧颓最堪笑,华发苍颜羞自照。
今年摧颓(tuí)¹最堪笑²,华发³苍颜羞自照。
译文:今年摧丧颓废真令人发笑,花白的头发,苍老的容颜,使人羞于取镜一照。
注释:¹摧颓:摧丧颓废,精神不振。²堪笑:可笑。³华发:花白头发。⁴苍颜:苍老的容颜。
谁知得酒尚能狂,脱帽向人时大叫。
谁知得酒尚能狂,脱帽向人时大叫¹
译文:谁能料到喝醉了酒还能作出狂态,脱帽露顶,向着人大喊大叫。
注释:¹“脱帽”句:写酒后狂态。
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逆胡¹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kēng)²有声。
译文:金虏还没消灭我的怒气不会平静,那把挂在床头上的宝剑也发出铿然的响声。
注释:¹逆胡:旧称侵扰中原地区的北方少数民族。²铿:金属撞击声。
破驿梦回灯欲死,打窗风雨正三更。
破驿(yì)¹梦回²灯欲死³,打窗风雨正三更
译文:破败的驿站里一觉醒来灯火黯淡欲灭,风雨吹打着窗户,天气约摸是半夜三更。
注释:¹破驿:破败的驿站。²梦回:从梦中醒来。³灯欲死:灯光微弱,即将熄灭。⁴三更: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

  诗前六句怀念过去,回视今日。诗说前些年在白浪如山的东海中遨游,把鲸鱼肉切细了做鱼羹;去年在南山射虎,晚上归来,雪满貂裘。这回忆过去的四句,脍鲸事是虚写,打虎事是实写,句子十分豪壮,气魄很雄伟。写白浪、急雪,都寄托了自己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这样的胸襟气魄,与他志灭金虏、向往收复失土紧密相连,读后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辛弃疾所赋的“壮词”《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那样雄壮的场面。陆游与辛弃疾表达的都是实施报国杀敌行动的热忱,也都流露时光流逝,一事无成的感慨。正因为前年、去年的生活都过得很有意义,尤其是去年在南郑,地处前沿,更符合他杀敌立功的抱负,此较下来,更加显得今年的不堪。他想到自己已年近五十,容颜苍老,颓唐失意,感到非常愁闷。“最堪笑”、“羞自照”是自我解嘲,中间埋藏着无限的不平与感伤。祖国的前途如何?自己的前途又如何?他痛苦地求索着。

  于是,诗人借酒消愁,醉后,满腔的疾愤都喷发了出来。表面上,他惊诧自己居然酒后能狂,脱略形骸,然而透视他的内心,这不是醉醺醺的狂态。其实诗人是在凭藉醉酒,抒发心中强烈的不平,痛恨国家恢复无策,坐失良机,正如下面所说的,是“逆胡未灭心未平”,自己也同“孤剑床头铿有声”。这两句正面的叙述,正是诗人慷慨的誓词,与他在《长歌行》中所说的“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相同,都表现了赴沙场杀敌的渴望及蹉跎岁月的苦闷。

  最后,诗人酒醒了,身在破败的驿站里,梦觉后,眼前是黯淡的灯光,窗外是风声雨声。这两句写得低沉郁闷,是写景,也是抒情。那昏昏灯火,那凄厉的风雨声,更使诗人心中扰乱不堪,更何况,这半夜的风雨,在诗人刚才的梦中,正像他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所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首诗充分反映了陆游胸中所存的一段不可磨灭的杀敌锐气,以及英雄失路、托足无门的伤悲,因此诗写得跌宕奇崛,似狂似悲。忽而豪气奋发,如江水流入三峡,气势雄伟;忽而忧愁苦闷,如寡妇夜哭,哀哀欲绝。诗在用韵上也与内容密切配合,十二句诗换了四个韵,节奏感很强。

参考资料:
1、 缪钺等. 宋诗鉴赏辞典 .上海 :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7.12(2012.7重印):第936-937页

sānyuèshízuìzhōngzuò

yóu sòngdài 

qiánniánkuàijīngdōnghǎishàng báilàngshānháozhuàng 
niánshènánshānqiū guīxuěmǎndiāoqiú 
jīnniáncuītuízuìkānxiào huácāngyánxiūzhào 
shuízhījiǔshàngnéngkuáng tuōmàoxiàngrénshíjiào 
wèimièxīnwèipíng jiànchuángtóukēngyǒushēng 
驿mènghuídēng chuāngfēngzhèngsāngēng 
前谢秀才、杜云卿,命予作《五粒小松歌》,予以选书多事,不治曲辞,经十日,聊道八句,以当命意。
前谢秀才、杜云卿,命予作《五粒小松歌》,予以选书¹多五,不治曲辞²,经十日,聊道八句,以当命意。
译文:前些时候谢秀才与杜云卿叫我写《五粒小松歌》,我因为选编书集五情较多,没有时间写诗,经过十天,勉强写出八句,算是完成友人的意旨。
注释:¹选书:按一定标准,选辑某人的作品,编集成书。²曲辞:这里指诗歌。
蛇子蛇孙鳞蜿蜿,新香几粒洪崖饭。
蛇子蛇孙¹(lín)(wān)蜿,新香几粒洪崖²饭。
译文:小松树像一条小蛇,满身蛇鳞,蜿蜒曲折,新嫩的松花松果像清香的米粒,被仙人当食物采摘。
注释:¹蛇子蛇孙:比喻小松枝干。²洪崖:传说中的仙人。
绿波浸叶满浓光,细束龙髯铰刀剪。
绿波浸叶满浓光,细束龙髯(rán)¹铰刀剪。
译文:那松叶浓绿有光,像在水中浸过,一束束龙须般的针叶,整齐得像用剪刀剪成。
注释:¹龙髯:龙须,比喻松树的针叶。
主人壁上铺州图,主人堂前多俗儒。
主人壁上铺州图¹,主人堂前多俗儒(rú)
译文:小松树的主人壁上高挂着州邑地图,主人堂前进进出出的多是俗儒。
注释:¹州图:州县的地图。
月明白露秋泪滴,石笋溪云肯寄书。
月明白露秋泪滴,石笋溪云¹肯寄书²
译文:月明露白的秋夜,小松树似在流着泪滴:“山石和溪云,你们是否还肯写信来对我眷顾?”
注释:¹溪云:山涧的云霭。²书:书信。

  此诗前半首咏小松树,形容小松的姿态。五粒小松,即华山松,生长在深山中,石笋相伴,溪云回护,迎风挺立,经霜常绿,舒展自在而富有生机。但是,五粒小松一旦进入主人的深院,移栽如盆子,细丝捆束,铰刀修剪,失去了自由生长的可能。诗人在小松树的姿态描写中,已经将自己备受压抑拘束的生活感受注入,意含象中,寄托遥深。

  后半首写小松树不得其所,它被摆在主人堂前当点缀品,主人壁上挂着粗俗的州县地图,主人交游的多是志趣不高的朋友。小松树在孤独、凄凉的环境里,只能对月坠泪,感伤自己的遭遇,遥想深山里曾经相依相伴的石笋和溪云,不知它们还忆念它否。诗人借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将不满现实的束缚压抑,渴望自由的心绪,蕴含于姿态奇特的小松树形象中,思致婉曲,别具情趣,思想和艺术绾合得非常巧妙自然。

  全诗立意新奇,构思精巧,用词瑰丽,也有伤感情绪的流露,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参考资料:
1、 吴企明 编选.李贺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10-112

xiǎosōng--

qiánxièxiùcáiyúnqīngmìngzuòxiǎosōngxuǎnshūduōshìzhìjīngshíliáodàodāngmìng

shézishésūnlínwānwānxīnxiānghóngfàn

绿jìnmǎnnóngguāngshùlóngránjiǎodāojiǎn

zhǔrénshàngzhōuzhǔréntángqiánduō

yuèmíngbáiqiūlèishísǔnyúnkěnshū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