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从吏隐招提宿,相望城中隔几尘。
云暗雨来疑是晚,山深寒在不知春。
锄松得石添幽径。接竹通泉隔近邻。
此去又寻三洞约,初平应怪我来频。
为从吏隐招提宿,相望城中隔几尘。
云暗雨来疑是晚,山深寒在不知春。
锄松得石添幽径。接竹通泉隔近邻。
此去又寻三洞约,初平应怪我来频。
吴琳

吴琳

吴琳,字禹玉,号存吾,宣城(今安徽宣州)人,徙居金陵(今江苏南京)。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曾通判婺州。端宗景炎间知南康军(清雍正《江西通志》卷四六)。事见《吴礼部诗话》、清光绪《宣城县志》卷一三。今录诗二首。 ▶ 2篇诗文

猜您喜欢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
(zā)路亭亭艳¹,非时裛(yì)裛香²
译文:梅花开满了路边,亭亭而立,花容艳丽;未到时节就开放了,散发着浓郁的芳香。
注释:¹匝路亭亭艳:匝路,围绕着路;亭亭,昂然挺立的样子。²非时裛裛香:非时,不合时宜,农历十,一月不是开花的时节,梅花却开了,所以说“非时”;裛裛,气味郁盛的样子。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素娥(é)惟与月¹,青女²不饶霜。
译文:嫦娥与月光相伴,一副清冷的样子;青霄玉女之冷峭胜过了严霜。
注释:¹素娥惟与月:素娥,嫦娥;惟与,只给。²青女:霜神。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赠远娥盈(yíng)¹,伤离适断肠²
译文:手中空握满把的梅花,却不知寄往何方;与梅花伤心离别的时候又恰好碰上我悲愤欲绝。
注释:¹赠远娥盈手:赠远,折梅寄赠远方的亲朋;娥,空;盈手,满手。²伤离适断肠:伤离,因为离别而感伤;适,正。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为谁成早秀¹,不待作年芳²
译文:梅花为了谁造成了过早开花,而不等到报春才开花,成为旧历新年时的香花呢?
注释:¹早秀:早开花。十一月中旬开的梅花,是早开的梅花。²不待作年芳:待,等待。作年芳,为迎接新年而开花芬芳。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一开头就奇峰突起,呈现异彩。裛裛,香气盛貌。虽然梅树亭亭直立,花容清丽,无奈傍路而开,长得不是地方。虽然梅花囊哀清芬,香气沁人,可是梅花过早地在十一月中旬开放,便显得很不适时宜。这正是“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作者的感情通过咏梅来表达。作者的品格才华,恰好正像梅花的“亭亭艳”、“裛裛香”。作者牵涉到牛李党争中去,从而受到排挤,以及长期在过漂泊的游幕生活,也正是处非其地。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二句清怨凄楚,别开意境。同是月下赏梅,作者没有发出“月明林下美人来”的赞叹,把梅花比作风姿姣好的美人;也没有抒写“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一类的颂词,赞美梅花傲霜的品格;而是手眼独出,先是埋怨“素娥”的“惟与月”,继而又指责“青女”的“不饶霜”。原来在作者眼里,嫦娥让月亮放出清光,并不是真的要给梅花增添姿色,就是没有梅花,她也会让月色皎洁的。嫦娥只是赞助月亮,并不袒佑梅花的。青女不是要使梅花显出傲霜品格才下霜的,而是想用霜冻来摧折梅花,所以她决不会因为梅花开放而宽恕一点,少下些霜。一种难言的怨恨,淡淡吐出,正与作者身世感受相映照。

  写到这里,作者的感情已达到饱和。突然笔锋一转,对着梅花,怀念起朋友来了:“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想折一把梅花来赠给远方的朋友,可是仕途坎坷,故友日疏,即使折得满把的梅花也没有什么用。连寄一枝梅花都办不到,更觉得和朋友离别的可悲,所以就哀伤欲绝,愁肠寸断了。“伤离”句一语双关,既含和朋友离别而断肠,又含跟梅花离别而断肠,这就更加蕴蓄隽永。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在这里表达了他对梅花的悲痛,这种悲痛正是对自身遭遇的悲痛。联系到诗人很早就以文才著名,所以受到王茂元的赏识,请他到幕府里去,把女儿嫁给他。王茂元属于李德裕党,这就触怒了牛僧孺党。在牛党得势时,他就受到排斥,不能够进入朝廷,贡献他的才学,这正像梅花未能等到春的到来而过早开放一样。这一结,就把自伤身世的感情同开头呼应,加强了全篇的感情力量。咏物诗的最高境界是“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意思是依照事物的形貌来描绘,委婉地再现其形象;同时,也曲折地传达出内心的感情。这首诗正是这样。梅花是一定时空中盛开的梅花,移用别处不得。与之同时,又将诗人的身世从侧面描绘出来。两者融合得纹丝合缝,看不出一点拼凑的痕迹,是作者深厚功力的表现。

参考资料:
1、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唐诗鉴赏辞典珍藏本 下》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01:1858-1859
2、 姜军.《唐诗大鉴赏》 :外文出版社,2012.04:360页

shíyuèzhōngxúnzhìfēngjièjiànméihuā--shāngyǐn

tíngtíngyànfēishíxiāng

é((éé))wéiyuèqīngráoshuāng

zèngyuǎnyíngshǒushāngshìduàncháng

wèishuíchéngzǎoxiùdàizuòniánfāng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孤鸿¹海上来,池潢(huáng)²不敢顾。
译文:孤傲的鸿雁自海上而来,连池塘都不敢看。
注释:¹鸿:雁类的泛称。²池潢:护城河,代指朝廷。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侧见双翠鸟¹,巢(cháo)在三珠树²
译文:侧目见到了两只华丽的翠鸟,在华美的三珠树上栖息。
注释:¹双翠鸟:即翡翠鸟,雄为翡,雌为翠,毛色华丽多彩。²三珠树:神话传说中的宝树。本作三株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jiǎo)¹珍木巅(diān),得无金丸惧²
译文:珍贵之木的高处啊,难道不怕猎人的金弹丸?
注释:¹矫矫:超然出众的样子。²“得无”句:岂不惧怕有子弹打来?得无,表反问语气、岂不、能不。金丸,弹弓的子弹。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美服患¹人指,高明²逼神恶³
译文:修美的品德将担心他人的嫉妒与打压,高明之位会让神鬼都深感厌恶。
注释:¹患:怕,忧虑。²高明:指地位官职尊贵的人。³恶:忌妒,厌恶。西汉扬雄《解嘲》:“高明之家,鬼瞰其室。”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今我游冥(míng)¹,弋者何所慕²
译文:今日的我翱翔于天际,那些猎取者将无法猎取。
注释:¹冥冥:高远的天空。²“弋者”句:弋者,猎鸟的人。慕,想猎取鸟的欲望。

  显然,诗中暗寓的是作者自己的遭际与感受。孤鸿是自喻,而双翠鸟则指在朝中窃据高位的李林甫、牛仙客之流。全诗以孤鸿的口气,写出了诗人的政治生活中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高逸的情怀。

  全诗共十句,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第一层,借孤鸿所见,描写双翠鸟盛气凌人、得意忘形的神态;前两句很耐人寻味,经历过大海上的惊涛骇浪的孤鸿,对对一条小小的护城河却不敢顾,说明人世(特别是朝廷)的险恶远远超过了自然界的险恶。而在这孤鸿“不敢顾”的地方有一双小小的翡翠鸟却竟在珍贵的三珠树上营巢,高高在上,气势熏天。“侧见”有两重意义,一是说明翡翠鸟盛气凌人,不可一世,令人侧目而视;二是说纵然翡翠鸟悲气焰嚣张,但孤鸿对之却不屑正视,由此,也就引发出第二层,即第五句以下的六句。前两句从翡翠鸟骄横情态,想到它们会招致的后果提出问题,这是一个反问。翡翠鸟站立在珍木之颠,窃据高位,飞扬跋扈,难道就不怕别人难以容忍吗?不怕从背后打来的致命的金弹吗?接着平静地指出了一条耐人寻味的生活哲理:“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物极必反,地位与权势在官场中愈显赫,也就愈易成为别人猎取的目标,覆灭的日子也就愈近。正因如此,诗中这只孤独的鸿雁,并不艳慕翠鸟一时的荣耀,也不怨恨自己的一时失意,这就引发了最后两句,孤鸿自己决心高举苍冥,翱翔云中,让那些“弋者”的欲望无法得逞。这里所暗寓的是诗人不羡慕荣贵,澹泊名利和决意隐退的情怀,同时也进一步衬托出了翠鸟多代表的小人们狭隘、浅薄的品行。第二层写出了孤鸿的感受。

  在描写中,作者始终注意从对比的角度去表现孤鸿与翠鸟的境况。孤雁之于翠鸟,一独一双,一大一小,一质朴一华艳,一方来自浩瀚大海,一方守者小小池潢。然而,小巧的翠鸟却是高高在上,统领要地。“三珠树”,是神仙世界的珍木,它们“巢居”于上,可谓显贵之至。与此相反,硕大的鸿雁对双翠鸟只能“侧见”,甚至“不敢顾”那暗指朝廷的“池潢”,可知其处境的低微与险恶,更反衬出了翠鸟们不可一世的气焰。真可谓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此诗本是借自然界的禽鸟寄寓作者的境遇与感慨,但由于作品巧妙地选用了鸿雁与翠鸟的形象、成功地写出了它们的特点,使得作品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寓意本身,反映了一种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和生活哲理。

gǎnshíèrshǒu ·

zhāngjiǔlíng tángdài 

hóng鸿hǎishànglái chíhuánggǎn 
jiànshuāngcuìniǎo cháozàisānzhūshù 
jiàojiǎozhēndiān jīnwán 
měihuànrénzhǐ gāomíngshén 
jīnyóumíngmíng zhěsuǒ 
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
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
译文:谁能比得上牧童的心境呢?他横卧在牛背上听着秋声入眠。
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
时复往来¹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
译文:在路上还时不时地吹奏一曲,根本就不担心没有知音来欣赏。
注释:¹往来:去和来。

tóng

zhào tángdài 

shuíréntóngxīn niúshànghéngmiánqiūtīngshēn 
shíwǎngláichuī chóunānběizhīyīn 
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 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众莫之解。次至杨修,修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
人饷(xiǎng)¹魏武²一杯酪(lào)³。魏武啖(dàn)少许, 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众莫之解。次¹⁰杨修¹¹,修便¹²啖,曰:“公教¹³人啖一口也,复¹⁴¹⁵疑?”
译文:有人进贡给魏武帝曹操一杯乳酪,曹操吃了一点,在杯盖上写了一个“合”字给大家看,众人没人能够理解写这个字的原因。轮到杨修时,他便吃了一口,说:“主公叫我们每人吃一口,又有什么好怀疑的呢?”
注释:¹饷:用食物赠送。²魏武:指魏武帝曹操。³酪:用牛、马、羊、驼等动物的乳汁做成的半凝固食品。⁴啖:吃。⁵题:书写。⁶以:把。⁷莫:没有,不。⁸解:理解。⁹次:次序。¹⁰至:到了。¹¹杨修:东汉名士,效力于曹操。¹²便:于是,就。¹³教:让。¹⁴复:又。¹⁵何:为何。
如削肌肤红玉莹。举措有、许多端正。二年三岁同鸳寝。表温柔心性。
如削¹肌肤红玉莹。举措有、许多端正。二年三岁²同鸳寝,表³温柔心性。
译文:佳人身材苗条,肌肤如红润如玉般莹润。举止端庄文雅。同床共寝两三年,表露出温柔的心性。
注释:¹如削:形容身材苗条。²二年三岁:两三年。³表:表现,表露。
别后无非良夜永。如何向、名牵利役,归期未定。算伊心里,却冤成薄幸。
别后无非良夜永。如何¹向、名牵利役,归期未定。算伊心里,却冤成薄幸。
译文:自从分别以后,只觉长夜漫漫。为什么要被功名利禄所牵绊,回去的时间没有定期。料想你的心里,肯定把我冤枉成了薄幸之人。
注释:¹如何:为何。

hóngchuāngtīngxiāndiào--liǔyǒng

xuēhóngyíngcuòyǒuduōduānzhèngèrniánsānsuìtóngyuānqǐnbiǎowēnróuxīnxìngbiéhòufēiliángyǒngxiàngmíngqiānguīwèidìngsuànxīnquèyuānchéngbáoxì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