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离迁徙古今同,澹沲青山往事空。
四壁虫声秋思苦,梦中犹豫自奏豳。
流离迁徙古今同,澹沲青山往事空。
四壁虫声秋思苦,梦中犹豫自奏豳。
黎廷瑞

黎廷瑞

黎廷瑞(1250年~1308年),字祥仲,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度宗成淳七年(1271)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二十二。授肇庆府司法参车,需次未上。宋亡,幽居山中十年,与吴存、徐瑞等遥。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摄本郡教事。凡五年。退后不出,更号俟庵。武宗至大元年卒。有《芳洲集》三卷,收入清史简编《鄱阳五家集》中。事见本集卷首小传。 ▶ 270篇诗文

猜您喜欢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孤鸿¹海上来,池潢(huáng)²不敢顾。
译文:孤傲的鸿雁自海上而来,连池塘都不敢看。
注释:¹鸿:雁类的泛称。²池潢:护城河,代指朝廷。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侧见双翠鸟¹,巢(cháo)在三珠树²
译文:侧目见到了两只华丽的翠鸟,在华美的三珠树上栖息。
注释:¹双翠鸟:即翡翠鸟,雄为翡,雌为翠,毛色华丽多彩。²三珠树:神话传说中的宝树。本作三株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jiǎo)¹珍木巅(diān),得无金丸惧²
译文:珍贵之木的高处啊,难道不怕猎人的金弹丸?
注释:¹矫矫:超然出众的样子。²“得无”句:岂不惧怕有子弹打来?得无,表反问语气、岂不、能不。金丸,弹弓的子弹。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美服患¹人指,高明²逼神恶³
译文:修美的品德将担心他人的嫉妒与打压,高明之位会让神鬼都深感厌恶。
注释:¹患:怕,忧虑。²高明:指地位官职尊贵的人。³恶:忌妒,厌恶。西汉扬雄《解嘲》:“高明之家,鬼瞰其室。”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今我游冥(míng)¹,弋者何所慕²
译文:今日的我翱翔于天际,那些猎取者将无法猎取。
注释:¹冥冥:高远的天空。²“弋者”句:弋者,猎鸟的人。慕,想猎取鸟的欲望。

  显然,诗中暗寓的是作者自己的遭际与感受。孤鸿是自喻,而双翠鸟则指在朝中窃据高位的李林甫、牛仙客之流。全诗以孤鸿的口气,写出了诗人的政治生活中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高逸的情怀。

  全诗共十句,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第一层,借孤鸿所见,描写双翠鸟盛气凌人、得意忘形的神态;前两句很耐人寻味,经历过大海上的惊涛骇浪的孤鸿,对对一条小小的护城河却不敢顾,说明人世(特别是朝廷)的险恶远远超过了自然界的险恶。而在这孤鸿“不敢顾”的地方有一双小小的翡翠鸟却竟在珍贵的三珠树上营巢,高高在上,气势熏天。“侧见”有两重意义,一是说明翡翠鸟盛气凌人,不可一世,令人侧目而视;二是说纵然翡翠鸟悲气焰嚣张,但孤鸿对之却不屑正视,由此,也就引发出第二层,即第五句以下的六句。前两句从翡翠鸟骄横情态,想到它们会招致的后果提出问题,这是一个反问。翡翠鸟站立在珍木之颠,窃据高位,飞扬跋扈,难道就不怕别人难以容忍吗?不怕从背后打来的致命的金弹吗?接着平静地指出了一条耐人寻味的生活哲理:“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物极必反,地位与权势在官场中愈显赫,也就愈易成为别人猎取的目标,覆灭的日子也就愈近。正因如此,诗中这只孤独的鸿雁,并不艳慕翠鸟一时的荣耀,也不怨恨自己的一时失意,这就引发了最后两句,孤鸿自己决心高举苍冥,翱翔云中,让那些“弋者”的欲望无法得逞。这里所暗寓的是诗人不羡慕荣贵,澹泊名利和决意隐退的情怀,同时也进一步衬托出了翠鸟多代表的小人们狭隘、浅薄的品行。第二层写出了孤鸿的感受。

  在描写中,作者始终注意从对比的角度去表现孤鸿与翠鸟的境况。孤雁之于翠鸟,一独一双,一大一小,一质朴一华艳,一方来自浩瀚大海,一方守者小小池潢。然而,小巧的翠鸟却是高高在上,统领要地。“三珠树”,是神仙世界的珍木,它们“巢居”于上,可谓显贵之至。与此相反,硕大的鸿雁对双翠鸟只能“侧见”,甚至“不敢顾”那暗指朝廷的“池潢”,可知其处境的低微与险恶,更反衬出了翠鸟们不可一世的气焰。真可谓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此诗本是借自然界的禽鸟寄寓作者的境遇与感慨,但由于作品巧妙地选用了鸿雁与翠鸟的形象、成功地写出了它们的特点,使得作品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寓意本身,反映了一种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和生活哲理。

gǎnshíèrshǒu ·

zhāngjiǔlíng tángdài 

hóng鸿hǎishànglái chíhuánggǎn 
jiànshuāngcuìniǎo cháozàisānzhūshù 
jiàojiǎozhēndiān jīnwán 
měihuànrénzhǐ gāomíngshén 
jīnyóumíngmíng zhěsuǒ 
有五采鸟三名:一曰皇鸟,一曰鸾鸟,一曰凤鸟。
有五采鸟三名:一曰皇鸟¹,一曰鸾(luán)²,一曰凤鸟。
译文:有五彩鸟三只,一只叫皇鸟,一只叫鸾鸟,一只叫凤鸟。
注释:¹皇鸟:神话传说中的雌凤。²鸾鸟:古代中国传说中的神鸟,因生长在古时候的鸾州(现洛阳栾川县),而得名。
有五采之鸟,相向弃沙。惟帝俊下友。帝下两坛,采鸟是司。
有五采之鸟,相向弃沙。惟帝俊下友。帝下两坛,采鸟是司。
译文:有长着五彩羽毛的鸟,相对着跳舞,只有天帝帝俊从天上下来和它们交友。帝俊在下界的两座祭坛,由这些五彩鸟掌管着。
雕梁画栋原无数,不问主人随意住。红襟惹尽百花香,翠尾扫开三月雨。
雕梁画栋原无数,不问主人随意住。红襟(jīn)¹惹尽百花香,翠尾²扫开三月雨。
译文:这里原有无数的华丽房屋,燕子不问主人是谁随意居住。低掠时红襟沾满了百花的芳香,穿飞时翠尾扫开了三月的雨。
注释:¹红襟:指燕子前胸的红羽毛。²翠尾:史达祖《双双燕》:“翠尾分开红影。”
半年别我归何处?相见如将离恨诉。海棠枝上立多时,飞向小桥西畔去。
半年别我归何处?相见如将离恨诉。海棠枝上立多时,飞向小桥西畔去。
译文:燕子你离别我半年去了哪里?如今相见你像要把离恨倾诉。你在海棠枝上立了很久很久,却又向小桥西边飞去!

  此词咏物抒情,委婉细腻。燕子秋去春来,喜寻旧巢,使人有春燕怀恋旧主人之想。

  故进而猜想,在三月的轻风细雨中,带着花香归来,立在海棠枝上,似乎要向旧主人诉说半年来的离愁别恨。作者以移情法写燕,神情入妙,颇见新巧。

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鴥彼飞隼,载飞载止。嗟我兄弟,邦人诸友。莫肯念乱,谁无父母?
(miǎn)¹彼流水,朝宗²于海。鴥(yù)³彼飞隼(sǔn),载飞载止。嗟(jiē)我兄弟,邦人诸友。莫肯念乱,谁无父母?
译文:条条河流水弥漫,倾注大海去不休。空中游隼迅捷飞,时而飞翔时停留。可叹可悲我兄弟,还有乡亲与朋友。没人想到止丧乱,谁无父母任怀忧?
注释:¹沔:流水满溢貌。²朝宗:归往。本意是指诸侯朝见天子。后来借指百川归海。³鴥:鸟疾飞貌。⁴隼:一类猛禽,中国常见的有游隼等。⁵载:句首语助词。⁶嗟:嗟叹。“嗟”字贯下两句,意即嗟叹我的兄弟即国人、诸友。⁷邦人:国人。⁸念:“尼”之假借,止。
沔彼流水,其流汤汤。鴥彼飞隼,载飞载扬。念彼不迹,载起载行。心之忧矣,不可弭忘。
沔彼流水,其流汤(shāng)¹。鴥彼飞隼,载飞载扬。念彼不迹²,载起载行。心之忧矣,不可弭(mǐ)³忘。
译文:条条河流水弥漫,水势浩荡奔腾急。空中游隼迅捷飞,高高翱翔可任意。想到有人不循法,坐立不安独悲凄。心中愁苦无处诉,久久难忘积胸臆。
注释:¹汤汤:义同“荡荡”,水大流急貌。²不迹:不循法度。³弭:止,消除。
鴥彼飞隼,率彼中陵。民之讹言,宁莫之惩?我友敬矣,谗言其兴。
鴥彼飞隼,率¹彼中陵²。民之讹(é)³,宁莫之惩?我友敬矣,谗言其兴
译文:空中游隼迅捷飞,沿着山陵飞来回。流言蜚语四处传,无人制止和反对。告诫朋友应警惕,种种谣言正如沸。
注释:¹率:沿。²中陵:陵中。陵,丘陵。³讹言:谣言。⁴惩:止。⁵敬:同“警”,警戒。⁶谗言其兴:谗言如此兴盛。其:如此。

  全诗共分三章,第一章写诗人对当权者不制止祸乱深为叹息,指出祸乱发生,有父母的人会更加忧伤。第二章写诗人看到那些不法之徒为非作歹,便坐立不安,忧伤不止。第三章写无人止谗息乱,诗人心中愤慨不平,劝告友人应自警自持,防止为谗言所伤。一方面由于环境险恶,另一方面这是一首抒情诗,所以诗中对祸乱没有加以具体叙述,而只是反映了一种不安和忧虑的心情。忽而写丧乱不止忧及父母,忽而写忧丧畏谗,忽而劝朋友警戒。透过诗句使读者看到了诗人的形象。他生当乱世,却不随波逐流,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关心国事,对丧乱忧心忡忡。动荡的社会让他不得安宁,与“不肯念乱”的当权者形成强烈的对比。他爱憎分明,既担心丧乱殃及父母,也担心兄弟朋友遭谗受害,对作乱之徒充满了憎恨。

  另外,比兴的表现手法在这首诗中也用得很有特点。每章开头四句(末章似脱两句)连用两组比兴句,这在《诗经》中很少见。首章以流水朝宗于海,飞鸟有所止息暗喻诗人的处境不如水和鸟。次章以流水浩荡、鸟飞不止写诗人忧心忡忡而坐立不安。末章以飞鸟沿丘陵高下飞翔写诗人不如飞鸟自由。诗中比兴的运用虽然大同小异,但决非简单的重复,而是各自有所侧重。不仅暗示了诗人所要表达的内容,有较明确的引发思路的作用,而且让人感到新鲜贴切,增加了诗的艺术表现力。

  从这首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忧乱畏谗的感叹和沉痛的呼喊,而这正是对“分明乱世多谗,贤臣遭祸景象”(方玉润《诗经原始》)的高度艺术概括。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370-372

miǎnshuǐ

míng xiānqín 

miǎnliúshuǐ cháozōnghǎi fēisǔn zàifēizàizhǐ jiēxiōng bāngrénzhūyǒu kěnniànluàn shuí 
miǎnliúshuǐ liúshāngshāng fēisǔn zàifēizàiyáng niàn zàizàixíng xīnzhīyōu wàng 
fēisǔn shuàizhōnglíng mínzhīéyán nìngzhīchéng yǒujìng chányánxīng 

湘西一杯酒,渺渺红叶换。江东千里云,落落黄犬叹。
湘西一杯酒,渺渺红叶换。江东千里云,落落黄犬叹。
人生七十稀,百里九十半。初期枉车马,近乃遗札翰。
人生七十千,百里九十半。初期¹枉车马,近乃遗札翰。
注释:¹初期:此指年轻之时。
小迟君不肯,一出我岂惮。虽微办鸡黍,岂乏具薪炭。
小迟君不肯,一出我岂惮。虽微办鸡黍,岂乏具薪炭。
古风久不作,我友当力赞。旧诗况琼玖,触目屡璀璨。
古风久不作,我友当力赞。旧诗况琼玖,触目屡璀璨。
中馨称兰佩,外饰匪玉冠。初年已飞腾,中道翻叹惋。
中馨称兰佩,外饰匪玉冠。初年已飞腾¹,中道翻²叹惋³
注释:¹飞腾:迅速上升。²翻:反而。³叹惋:嗟叹惋惜。
恐遗知己羞,遂许独力断。于兹树风声,何止评月旦。
恐遗知己羞,遂许独力断¹。于兹²树风声,何止评月旦³
注释:¹恐遗二句:意谓恐怕知心朋友们笑话,便独自决断,努力拼搏。²于兹:在此。³评月旦:即“月旦评”,谓品评人物。典出《后汉书·许劭传》:“初,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
君如渥洼种,可以羁絷绊。我异淇园姿,犹睎岁时贯。
君如渥洼¹种,可以羁絷绊²。我异淇园姿³,犹睎岁时贯。
注释:¹渥洼:wòwā,神马。《史记·乐书》:“尝得神马渥洼水中,复次为太一之歌。”²羁絷绊:原指拴住客人的马以挽留客人,后指延揽、挽留人材。羁,jī,马笼头。絷,zhí,拴住马足的绳索。³淇园姿:指代虚心有节姿态美盛的竹子。淇园是周时卫国的竹园,因常代竹。⁴睎:xī,希望。
君乎甚英爽,我也终浪漫。自应殊显晦,宁复待剖判。
君乎甚英爽¹,我也终浪漫²。自应殊显晦,宁复待剖判。
注释:¹英爽:英俊豪爽。²浪漫:富有诗意,充满幻想。
湖山冰玉明,楼阁丹青焕。叩舷或乘舟,曳杖或登岸。
湖山冰玉明,楼阁丹青焕。叩舷或乘舟,曳杖或登岸。
君行定有得,我去何可愞。与想悠然时,却忆苍然观。
君行定有得,我去何可愞。与想悠然时,却忆苍然观。
吴德夫去年秋天为作者写了一首送行诗,作者按原诗用韵次序写此诗作答。全诗四十句,这里节选了十二句,诗中作者自愧异于淇园竹,表达了诗人重人品节操和自谦的品格。

yùnchóuqiūsòngxíngzhīzuò--zhàofān

xiāng西bēijiǔmiǎomiǎohónghuànjiāngdōngqiānyúnluòluòhuángquǎntàn

rénshēngshíbǎijiǔshíbànchūwǎngchējìnnǎizháhàn

xiǎochíjūnkěnchūdànsuīwēibànshǔxīntàn

fēngjiǔzuòyǒudāngzànjiùshīkuàngqióngjiǔchùcuǐcàn

zhōngxīnchēnglánpèiwàishìfěiguānchūniánfēiténgzhōngdàofāntànwǎn

kǒngzhīxiūsuìduànshùfēngshēngzhǐpíngyuèdàn

jūnzhǒngzhíbànyuán姿yóusuìshíguàn

jūnshényīngshuǎngzhōnglàngmànyīngshūxiǎnhuìníngdàipōupàn

shānbīngmínglóudānqīnghuànkòuxiánhuòchéngzhōuzhànghuòdēngàn

jūnxíngdìngyǒunuòxiǎngyōuránshíquècāngránguā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