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祐岁庚寅,阴阳久郁堙。二时愆雨泽,百物悯膏屯。
皇祐岁庚寅,阴阳久郁堙。二时愆雨泽,百物悯膏屯。
谷价方翔踊,民言备苦辛。原畴无播种,道路有饥贫。
谷价方翔踊,民言备苦辛。原畴无播种,道路有饥贫。
县令忧忘食,斋房退省身。朝归占甲子,暮出看星辰。
县令忧忘食,斋房退省身。朝归占甲子,暮出看星辰。
野祀曾徼福,雩坛示礼神。祈求观古法,询访得龙津。
野祀曾徼福,雩坛示礼神。祈求观古法,询访得龙津。
遣吏蘋蘩洁,斋书肺腑陈。灵泉汲坎■,仙仗下嶙峋。
遣吏蘋蘩洁,斋书肺腑陈。灵泉汲坎■,仙仗下嶙峋。
雷斧潜嗔树,天波忽洒尘。音官沈鼓吹,市户湿衣巾。
雷斧潜嗔树,天波忽洒尘。音官沈鼓吹,市户湿衣巾。
隆应声何速,盘旋志未伸。经纶惟四日,滂沛即逾旬。
隆应声何速,盘旋志未伸。经纶惟四日,滂沛即逾旬。
万谷山源发,三农水利均。趋田多耒耨,入里少刍薪。
万谷山源发,三农水利均。趋田多耒耨,入里少刍薪。
苗稼晨争插,坊庸夜不巡。讴谣兴父老,燕喜集宾亲。
苗稼晨争插,坊庸夜不巡。讴谣兴父老,燕喜集宾亲。
捐瘠苏中壑,生成赋大钧。邑人勿忘报,世世荷深仁。
捐瘠苏中壑,生成赋大钧。邑人勿忘报,世世荷深仁。
陈襄

陈襄

(1017—1080)宋福州候官人,字述古,人称古灵先生。与陈烈、周希孟、郑穆友称“四先生”,倡理学。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神宗朝为侍御史知杂事,论青苗法不便,出知陈州、杭州。后以枢密直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兼侍读,判尚书都省。尝荐司马光、苏轼等三十三人。有《古灵集》。 ▶ 192篇诗文

猜您喜欢
黕黕日脚云,断续如破滩。
(dǎn)¹日脚云²,断续如破滩³
译文:傍晚,夕阳照射下的低空云,聚散不定,犹如破碎割裂的河滩,不能连成一片。
注释:¹黕黕:发黑的样子。²日脚云:指夕阳照射下的低空云。³破滩:破碎割裂的河滩。
忽舒金翠尾,始识秦女鸾。
忽舒金翠尾¹,始识秦女鸾(luán)²
译文:忽而展开了金黄的翠尾,仿佛是仙女弄玉引来的一群凤凰。
注释:¹金翠尾:金黄翠碧、五颜六色的鸟尾。²秦女鸾:指风凰。传说秦穆女弄玉跟青年萧史学吹箫,作风凰声,引来许多风凰,后来他们双双随风飞去,见于《列女传》。
又改为连牛,缀燧怀齐单。
又改为连牛,缀(zhuì)(suì)¹怀齐单。
译文:随后又变成了身披五彩织锦的牛群,牛尾上还捆着光焰四射的火把,就像齐人田单指挥的火牛阵。
注释:¹缀燧:装饰火把,代指火牛阵。
伺黑密不嚣,额额城未剜。
伺黑密不嚣(xiāo)¹,额额²城未剜(wān)³
译文:一会又变幻成等候黑夜到来、密集无声的一支奇袭部队,只待发动奇袭,穴城而入。
注释:¹伺黑密不嚣:写晚云又变幻成等候黑夜到来、密集无声的一支奇袭部队。²额额:形容城高。³未剜:穴道还没挖通。
风吹了无物,犹立船头看。
风吹了¹无物,犹立船头看。
译文:一阵风吹散了晚云,天边了无一物,仍然还一动不动地伫立在船头凝望。
注释:¹了:完全。

  这首诗前二句写所见晚云的最初形态,并顺手点题。中间六句写晚云变幻所构成的奇异景色。最后两句写诗人为晚云的奇妙景象所吸引的情形。这首诗借助新奇的比喻和联想手法,巧用典故,成功地把晚云难写之动景展现了出来。

  开端二句,写所见晚云的最初形态,并顺手点题。这句点明描写对象。乌云在晚风中舒卷离合,集散不定,犹如支离割裂的河滩,尚未连成一片,故说“断续如破滩”。

  中间六句写晚云变幻所构成的奇异景色。由于云层浮动和日光照射,天边晚云出现了五颜六色、绚烂多姿的形象:忽而展开了金黄的翠尾,仿佛是仙女弄玉引来的一群凤凰;随后又变成了身披五彩织锦的牛群,牛尾上还捆着光焰四射的火把,就像齐人田单指挥的火牛阵;一会儿又成了阒寂无声的步兵阵,如同暗中包围了敌寨,正等待着夜深发动奇袭,穴城而入……诗中“秦女鸾”,是借用秦穆公之女弄玉的故事。“连牛”“缀燧”,是借用田单的故事。“伺黑”两句,是写奇兵围城的情景。诗人在这里飞驰想象,借助古代故事,采用一系列复杂的比喻,写出晚云的奇妙变幻,手法是新巧的。

  收尾两句,是写诗人为晚云的奇妙景象所吸引的情形。一阵风吹散了晚云,天边了无一物,诗人还一动不动地伫立在船头凝望。这既暗示了景物之奇,使目睹者不暇旁顾;又写出了晚云之幻,面前的瑰奇物象倏忽过眼一空。且还补出写景的立足点,点明以上描述的一切,都属诗人途中所见,从而增强了真切感。

  梅尧臣认为好诗要能“意新语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这首诗正是借助于新奇的比喻和联想,把晚云的难写之景,展现于人们的眼前。

参考资料:
1、 缪钺等撰写 .宋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7.12 :第98-99页
左辖频虚位,今年得旧儒。
左辖(xiá)¹频虚位,今年得旧儒。
译文:左丞的职位频频空着以待贤能,直到今年得到了您这位年老而有名望的学者。
注释:¹左辖:《唐六典》:左右丞,掌管辖省事,纠察宪章。左辖即左丞。
相门韦氏在,经术汉臣须。
相门韦氏¹在,经术汉臣²须。
译文:您出自宰相门第,像精通经术的汉代韦贤父子那样为朝廷所需。
注释:¹相门韦氏:韦济的父亲韦嗣立、伯父韦承庆都曾为宰相。²经术汉臣:汉朝韦贤和儿子韦元成都以经术为相。
时议归前烈,天伦恨莫俱。
时议归前烈,天伦¹恨莫俱。
译文:当时的舆论称许您的父辈,遗憾的是您的兄长早离人世。
注释:¹天伦:此指兄弟。韦济有兄名韦恒,先亡。
鴒原荒宿草,凤沼接亨衢。
(líng)¹荒宿草²,凤沼(zhǎo)³接亨衢(qú)
译文:他的坟上长着隔年的荒草,您通往凤池的道路畅通无阻。
注释:¹鴒原:鴒本为水鸟,现在原野,失去常处。喻韦济之兄已死。²宿草:指坟上隔年之草。³凤沼:即凤凰池,本为禁苑中的池沼,魏晋以来,将掌管机要的中书省设在禁苑,唐人因以风凰池代指中书省或宰相韦济父祖皆官至宰相,故以“凤沼”期之。⁴衢:四通八达的大道。
有客虽安命,衰容岂壮夫。
有客虽安命,衰容岂壮夫。
译文:我虽是个安于命运安排的人,却也深虑自己不再年轻。
家人忧几杖,甲子混泥途。
家人忧几¹²,甲子³混泥途。
译文:家里人也在为我的晚年生活而忧心,唯恐岁月就这样地在泥泞中度过。
注释:¹几:老者所凭。²杖:老者所扶。³甲子:此处泛指岁月。
不谓矜馀力,还来谒大巫。
不谓矜(jīn)(yú)力,还来谒(yè)大巫¹
译文:我不是为自夸余力来干谒您。
注释:¹大巫:比喻所仰慕的韦济。
岁寒仍顾遇,日暮且踟蹰。
岁寒仍顾遇,日暮且踟(chí)(chú)
译文:只因当此岁寒之际仍得到您的顾遇,故虽值暮年还是企盼您的举荐。
老骥思千里,饥鹰待一呼。
老骥(jì)思千里,饥鹰待一呼。
译文:我是一匹老马而犹存千里之志,我是一只饥鹰只待您的一声呼唤。
君能微感激,亦足慰榛芜。
君能微感激,亦足慰榛(zhēn)(wú)
译文:倘若您对我的处境稍为动心,也就足可宽慰我这草野之人。
二月春花厌落梅。仙源归路碧桃催。渭城丝雨劝离杯。
二月春花厌¹落梅。仙源归路碧桃催²。渭(wèi)城丝雨劝离杯。
注释:¹厌:满足。引申为眷恋。²“仙源”句:用刘晨、阮肇天台山遇仙故事。
欢意似云真薄幸,客鞭摇柳正多才,凤楼人待锦书来。
碧意似云真薄幸,客鞭(biān)摇柳正多才,凤楼¹人待锦书来。
注释:¹凤楼:妇女居处。

huànshā ·èryuèchūnhuāyànluòméi

yàndào sòngdài 

èryuèchūnhuāyànluòméi xiānyuánguītáocuī wèichéngquànbēi 
huānyúnzhēnxìng biānyáoliǔzhèngduōcái fènglóuréndàijǐnshūlái 
夏,会于葵丘,寻盟,且修好,礼也。
夏,会于葵(kuí)¹,寻盟²,且修好,礼也。
译文:夏天,齐桓公在葵丘与各国诸侯聚会,为的是重申原来的盟誓,使大家更加和好。这是合乎礼的。
注释:¹葵丘:宋国地名,在今河南兰考。一说在民权县东北。当时齐桓公与宋襄公、鲁僖公、卫文公、郑文公、许僖公、曹共公在葵丘相会。²寻盟:重温旧盟。齐桓公曾在曹国的洮会合过鲁、宋等诸侯,故称“寻盟”。寻,通“爝(jué)”,把冷了的东西重新温一温,引申为重续或重温。盟,在神前立誓缔约。
王使宰孔赐齐侯胙,曰:“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赐伯舅胙。”齐侯将下拜。孔曰:“且有后命。天子使孔曰:‘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对曰:“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恐陨越于下,以遗天子羞,敢不下拜?”下,拜,登,受。
¹使宰孔²赐齐侯胙(zuò)³,也:“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赐伯舅胙。”齐侯将下拜。孔也:“且有后命。天子使孔也:‘以伯舅耋(dié)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对也:“天威不违¹⁰(zhǐ)¹¹,小白¹²¹³¹⁴¹⁵天子之命‘无下拜’!恐陨越¹⁶于下,以遗天子羞,敢不下拜?”下,拜,登,受。
译文:周襄王派宰孔赏赐齐侯一块祭肉。宰孔说:“天子正忙于祭祀文王、武王,特派我来,赏赐伯舅一块祭肉。” 齐侯刚要下阶拜谢。宰孔说:“且慢,后面还有命令哩。天子命我告诉您:‘伯舅年纪大了,加之对王室有功,特赐爵一级,不必下阶拜谢。’”齐桓公答谢:“天子的威严,离我不过咫尺,小白我岂敢贪受天子之命‘不下拜’?果真那样,恐有失做臣下的礼仪,使天子也蒙受羞耻。怎敢不下阶拜谢!”下阶,拜谢;登堂,领赏。
注释:¹王:周襄王。²宰孔:周襄王的使臣。宰,官名。孔,人名。³胙:古代祭祀时供的肉。⁴文、武:周文王与周武王。⁵伯舅:周天子尊称同姓诸侯为伯父或叔父,尊称异姓诸侯为伯舅。⁶周,姬姓;齐,姜姓。耋老:老迈,年高。⁷耋,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⁸加劳:加上有功劳。一说重加慰劳。⁹违:离。¹⁰颜:面。¹¹咫尺:距离很近,八寸为咫。¹²小白:齐桓公名。¹³余:我。¹⁴敢:怎敢。¹⁵贪:贪妄,意为恃宠而违礼法。¹⁶陨越:坠落。指违背礼法。

  这篇百字短文记述了齐桓公在会晤诸侯时接受周襄王赏赐祭肉的一个场面。粗读似乎平淡无奇,细品则觉别有滋味。

  依据周朝的规矩,“胙”是不应赐给异姓诸侯的,并且诸侯受赐必须“下拜”。周襄王却破例赐给齐侯“胙”并传令免去“下拜”之礼。这是为什么?齐桓公虽已年迈功高,且当着众诸侯的面,坚持要“下拜”受赐,绝不违礼法,又是为什么?文章围绕“下拜”二字,一波三折,既反映了周王室的衰微,也反映了当时还普遍存在尊周意识。

  周襄王对齐侯的特殊礼遇,不无讨好巴结之嫌,企盼霸主尊周,以维持周王室的生存与面子。他未必不觉屈辱、难堪,心中酸苦唯有自知。齐桓公为春秋五霸之首,这时已任诸侯盟主数十年,功高年迈,傲视群雄,称霸中原。周天子在他心目中未必有多大分量。但他在接受周天子赏赐时却表现出受宠若惊、诚惶诚恐的情态,非但谦恭有礼,甚至近于肉麻。与其说他的言行带有矫揉的成分,毋宁说他的表演相当成功。霸主尊周,固然是给周王室面子,而他表演的真正目的,则是给在场与不在场的诸侯看,借周天子的名号,使自己的霸权合法化。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是后世曹孟德一类奸雄的祖师爷。

  《左传》刻画人物,往往着墨不多,很少客观地描绘,而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性格。本文写齐桓公只有一段话、一套程式化动作,却把一个雄才大略、老谋深算的形象刻画得形神毕肖。

  附带说一句,《左传》作者评价历史人物的准则与当时儒家“尊王”的宗旨是一致的。所以文章在平稳朴实中仍可见到作者对齐桓公的赞许。

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
闻道皇华使¹,方随皂(zào)²臣。
译文:听说皇上的使臣,刚才跟着当地的官员走了。
注释:¹皇华使:皇帝的使臣。²皂盖:古代官员所用的黑色蓬伞。
封章通左语,冠冕化文身。
封章¹通左语,冠冕化文身²
译文:封赏的圣旨传达给蛮夷,(赏赐)中原仕宦的服饰教化赤体纹身的人。
注释:¹封章:言机密事之章奏皆用皂囊重封以进,故名封章。亦称封事。²文身:未开化的民族。
树色分扬子,潮声满富春。
树色¹分扬子,潮声满富春²
译文:浓浓的树色章开扬子江,富春江充满浪潮声。
注释:¹树色:树木的景色。²富春:古县名,县治在今浙江杭州市富阳区富春街道。
遥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
遥知¹辨璧(bì)吏,恩到泣珠²人。
译文:我知道你这次远去负有置办玉璧的使命,会把朝廷的恩泽带给边远南方的人。
注释:¹遥知:在远处知晓情况。²泣珠:中国古代汉族民间神话传说中鲛人流泪成珠,亦指鲛人流泪所成之珠。后用为蛮夷之民受恩施报之典实。

sòngpànguāndōngjiāng--wángwéi

wéndàohuánghuá使shǐfāngsuízàogàichénfēngzhāngtōngzuǒguānmiǎnhuàwénshēn

shùfēnyángzicháoshēngmǎnchūnyáozhībiànēndàozhūré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