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苑西宫棘露芽,万年枝上乱啼鸦。
南苑西宫棘露芽,万年枝上乱啼鸦。
北人环立阑干曲,手指红梅作杏花。
北人环立阑干曲,手指红梅作杏花。

zuì ·jiǔ

wāngyuánliàng sòngdài 

nányuàn西gōng wànniánzhīshàngluàn 
běirénhuánlángān shǒuzhǐhóngméizuòxìnghuā 
汪元量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 339篇诗文

猜您喜欢
尘土轻扬不自持,纷纷生物更相吹。
尘土轻扬不自持,纷纷生物更相吹。
译文:尘土轻轻扬起而不能控制自己,(尘土)纷纷飞扬都如万物运动因风吹而起。
翻成地上万烟雾,散在人间要路岐。
翻成地上万烟雾,散在人间要路岐(qí)¹
译文:由地上翻滚飞起,犹如如万缕烟雾,更是散布在人相各处重要的分岔路口。
注释:¹路岐:歧路,岔道。
一世竞驰甘睬目,几家清坐得轩眉。
一世竞驰(chí)甘睬目¹,几家清坐得轩眉。
译文:全世界漫天烟尘让疾驰奔走的路人眯着眼睛,这世上又有几人能够清闲安坐于屋内而扬眉自得。
注释:¹睬目:眯着眼睛。
超然只有江湖上,还见波涛恐我时。
超然只有江湖上,还见波涛恐我时。
译文:只有在江湖之上才能得到超然洒脱的生活,而江湖中的汹涌波涛让我时时惊恐。

yùnchāngshūyǒngchén--wángānshí

chénqīngyángchífēnfēnshēnggèngxiāngchuī

fānchéngshàngwànyānsànzàirénjiānyào

shìjìngchígāncǎijiāqīngzuòxuānméi

chāoránzhǐyǒujiāngshàngháijiàntāokǒngshí

翩翩三青鸟,毛色奇可怜。
(piān)¹三青鸟,毛色奇可怜²
译文:翩翩飞舞三青鸟,毛色鲜明甚好看。
注释:¹翩翩:轻快飞翔的样子。²奇可怜:甚可爱。
朝为王母使,暮归三危山。
朝为王母使¹,暮(mù)归三危山。
译文:清早去为王母使,暮归居处三危山。
注释:¹王母使:西王母的信使。
我欲因此鸟,具向王母言。
我欲因¹此鸟,具²向王母言。
译文:我想拜托此青鸟,去向王母表心愿。
注释:¹因:因依,依托。²具:通“俱”,完全,详细。
在世无所须,惟酒与长年。
在世无所须¹,惟(wéi)²酒与长年³
译文:今生今世无所求,只要美酒与寿年。
注释:¹须:通“需”,需要。²惟:同“唯”,独,只有。³长年:长寿。

shānhǎijīngshísānshǒu ·

táoyuānmíng wèijìn 

piānpiānsānqīngniǎo máolián 
zhāowéiwángshǐ使 guīsānwēishān 
yīnniǎo xiàngwángyán 
zàishìsuǒ wéijiǔchángnián 
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夏之兴也以涂山,而桀之放也以末喜。殷之兴也以有娀,纣之杀也嬖妲己。周之兴也以姜原及大任,而幽王之禽也淫于褒姒。故《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釐降,《春秋》讥不亲迎。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礼之用,唯婚姻为兢兢。夫乐调而四时和,阴阳之变,万物之统也。可不慎与?人能弘道,无如命何。甚哉,妃匹之爱,君不能得之于臣,父不能得之于子,况卑不乎!即欢合矣,或不能成子姓;能成子姓矣,或不能要终:岂非命也哉?孔子罕称命,盖难言之也。非通幽明,恶能识乎性命哉?
自古受命帝王¹及继体²守文³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夏之兴也以涂山,而桀(jié)之放也以末喜。殷之兴也以有娀(sōng),纣之杀也嬖(bì)妲己。周之兴也以姜原¹⁰及大任¹¹,而幽王之禽¹²也淫于褒姒(sì)。故《易》¹³基《乾》《坤》¹⁴,《诗》¹⁵始《关雎》¹⁶,《书》¹⁷美釐(xī)¹⁸,《春秋》讥不亲迎¹⁹。夫妇之际,人道²⁰之大伦也。礼之用,唯婚姻为兢(jīng)²¹。夫乐调²²而四时和,阴阳之变,万物之统也。可不慎与?人能弘道²³,无如命何。甚哉,妃(pèi)²⁴之爱,君不能得之于臣,父不能得之于子,况卑不乎!即欢合²⁵矣,或不能成²⁶子姓²⁷;能成子姓矣,或不能要²⁸²⁹:岂非命也哉?孔子罕称命,盖难言之也。非通幽明³⁰,恶³¹能识乎性命³²哉?
译文:自古以来,受天命的开国帝王和继承正统遵守先帝法度的国君,不只是内在的品德美好,大都也由于有外戚的帮助。夏代的兴起是因为有涂山氏之女,而夏桀的被放逐是由于末喜。殷代的兴起是由于有娀氏的女子,商纣王的被杀是因为宠爱妲(dá,达)已。周代的兴起是由于有姜原及太任,而幽王的被擒是因为他和褒姒的的淫乱。所以《易经》以《乾》《坤》两卦为基本,《诗经》以《关雎》开篇,《书经》赞美尧把女儿下嫁给舜,《春秋》讥讽娶妻不亲自去迎接。夫妇之间的关系,是人道之中最重大的伦常关系。礼的应用,只有婚姻最为谨慎。乐声协调四时就和顺,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长变化的统领怎能不慎重呢?人能弘扬人伦之道,可是对天命却无可奈何。确实啊,配偶的亲爱之情,国君不能从大臣那里得到,父亲也不能从儿子那里得到,何况是更卑下的人呢!夫妇欢合之后,有的不能繁育子孙;能繁育子孙了,有的又不能得到好的归宿。这难道不是天命吗?孔子很少谈天命,大概是由于很难说清吧。不能晓阴阳的变化,怎能懂得人性和天命的道理呢?
注释:¹受命帝王:受命于天的帝王,这里指开国创业的君主。²继体:继位。³守文:遵守成法。⁴茂:美好。⁵外戚:指皇帝之母及后妃的亲族。⁶涂山:古国(部落)名。这里指涂山氏女。传说禹娶涂山氏之女炎妻,生启,启建立夏朝。⁷放:放逐。夏桀暴虐,宠爱末喜,商汤灭夏,桀被流放于南方。⁸娀:远古氏族名。这里指有娀氏之女简狄。神话传话,简狄吞燕卵有孕,生契,为商的始祖。⁹嬖:宠爱。商纣王宠爱妲己,荒淫暴虐,周武王伐纣,商军倒戈,纣自焚于鹿台。¹⁰姜原:周始祖后稷之母。原,或作“嫄”。¹¹大任:周文王之母。大,同“太”。¹²禽:同“擒”。西周幽王宠爱褒姒,荒淫昏乱,申侯联合犬戎攻周,幽王逃至骊山被杀,褒姒被俘。西周亡。¹³《易》:《易经》。¹⁴《乾》《坤》:《易经》六十四卦的头两卦。乾为阳,坤为阴,乾坤象征天地,又象征君臣、父母、夫妻等。所以《乾》《坤》两卦是《经》诸卦的基础。¹⁵《诗》:《诗经》。¹⁶《关雎》:《诗经》的第一篇诗。《毛诗序》认为,这首诗是赞美后妃之德的。¹⁷《书》:《书经》,又称《尚书》。¹⁸釐降:下嫁。这句指的是,尧听说舜有贤德,就把两个女儿下嫁给他为妻。¹⁹《春秋》讥不亲迎:按古代婚礼规定,不论贵族平民,在迎亲时夫婿都应亲自到女家迎娶新娘。鲁隐公二年(前721),国大夫裂到鲁国为其国君迎娶鲁隐公之女。《春秋》的记载是“纪裂来逆女”。《公羊传》认为《春秋》这样记载是“讥始不亲迎也”。迎,迎接。²⁰人道:社会的伦理等级关系。²¹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²²调:和谐。古人认为音乐与自然和社会现象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这里说“乐调而四时和”。²³人能弘道:此语出自《论语·卫灵公》。仅,扩大:道,这里指人伦之道。²⁴妃匹:配偶。妃,通“配”。²⁵欢合:夫妇的欢爱。²⁶成:成熟,收获,引申为繁育。²⁷子姓:子孙。²⁸要:求,取。²⁹终:结局,归宿。³⁰幽明:阴阳。³¹恶:哪里,怎么。³²性命:人的性和天命。
本文是《史记·外戚世家》的序。《史记》中的外戚指帝王的后妃及其亲族。作者陈述三代的得失,论证后妃对国家治乱的影响。汉代自惠帝时起,后妃、外戚专权反复造成祸乱,因此作者本文是有所指的。但行文吞吞吐吐,大概有不便明言的苦衷。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郑人有欲买履者 一作:郑人有且置履者)
郑人有欲¹买履(lǚ)²,先³自度(duó)其足,而。至¹⁰¹¹市,而忘足¹²之。已¹³¹⁴¹⁵,乃¹⁶曰:“吾忘持¹⁷(dù)¹⁸。”反归取之¹⁹。及²⁰²¹,市罢²²,遂²³不得履。人曰²⁴:“何不试之以²⁵足?”曰:“宁(nìng)²⁶信度,无²⁷自信²⁸也。”
译文: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先用尺子度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前往集市,却忘了携带量好的尺码。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后郑国人没能买到鞋子。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你不用自己的脚去试一试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注释:¹欲:将要,想要。²者:(怎么样)的人。(定语后置)³先:首先,事先。⁴度:衡量。用尺子度量的意思(动词)。⁵而:顺承连词 意为然后。⁶置: 放,搁在。(动词)⁷之:代词,它,此处指量好的尺码。⁸其:他的,指郑人的。(代词)⁹坐:通“座”,座位。¹⁰至:等到。¹¹之:到……去,前往。(动词)¹²足:拿、携带。(动词)¹³已:已经。(时间副词)¹⁴得:得到;拿到。¹⁵履:鞋子,革履。(名词)¹⁶乃:于是(就)。¹⁷持:拿,在本文中同“足”。(动词)¹⁸度:量好的尺码,这里作动词用,即计算、测量的意思。(名词) ¹⁹之:文言代名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²⁰及:等到。²¹反:通“返”,返回。²²市罢:集市散了。罢:引申为散了,完结的意思,这里指集市已经解散。²³遂:于是。²⁴曰:说。²⁵以:用。²⁶宁:副词。宁可,宁愿。²⁷无:虚无,没有,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²⁸自信:相信自己。

停顿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句式
郑人有欲买履者或“有欲买履之郑人”
何不试之以足(状语后置句):以现代句式为“何不以足试之”。以:何不用自己的脚去试一试。
而置之其坐(省略句):而置之(于)其坐。

近义词
生搬硬套,死板教条,刻舟求剑,墨守成规,冥顽不灵,胶柱鼓瑟,因循守旧。

反义词
达权通变,灵机应变,随机应变。

露如微霰下前池,月过回塘万竹悲。
露如微霰(xiàn)¹下前池,月²过回塘³万竹悲。
译文:秋露像细微的雪粒洒下前池,阵阵西风吹过回塘,万竹萧飒生悲。
注释:¹微霰:微细的雪粒。²月:一作“风”。³回塘:回曲的水池。
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
浮世¹本来多聚散,红蕖²何事亦离披³
译文:瓢忽无定的人生啊,本来就多悲欢聚散;但那池上的红荷花,为什么也零落纷披?
注释:¹浮世:即浮生,指人间,人世。旧时认为人世间是浮沉聚散不定的,故称。²红蕖:红荷花。蕖,芙蕖。³离披:零落分散的样子。
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生涯独酒知。
悠扬¹归梦²惟灯见,濩(huò)³生涯独酒知。
译文:我杳远难凭的归梦,只有孤灯才能见证;我空虚落寞的生涯,唯有清酒方可得知。
注释:¹悠扬:起伏不定;飘忽。²归梦:归乡之梦。³濩落:原谓廓落。引申谓沦落失意。
岂到白头长只尔,嵩阳松雪有心期。
岂到白头¹长只尔²,嵩阳³松雪有心期
译文:难道到了白头之年还是如此?我早与嵩山南面的松雪两心相期。
注释:¹白头:犹白发。形容年老。²只尔:只是这样。³嵩阳:嵩山之南。嵩山在河南登封,距离洛阳才百里。⁴松雪:象征隐士的气节和品格。⁵心期:心神交往,两相期许。

  亲朋会饮,本为乐事。但此诗所写,却不是冥饮之乐,而是由此引发的诗人的幽恨悲情。

  此诗的前半写初秋崇让宅的景象。清池前横,修竹环绕,地方可谓清幽已极。但诗中用“风”、“露”点染,立刻使之带上浓重的悲切气氛。露凝如霰,说明露重天寒。下面接着再用风加重描写。诗人把主观的强烈感情赋予客观事物,所以见得风摇翠竹,飒飒作响,也像在悲泣一般。开头两句,是用环境的凄清,衬托诗人心境的凄楚。下面两句,则是借环境景物,抒发人生的感叹。“浮世”,此处谓世事不定、生命短暂。“聚散”虽兼含两义,重点是在“散”(别离)上。从诗的后半看,这里主要是对妻子而言,同时也兼指筵上之人,因为筵终席散,大家又当别去,它与下联的“灯”、“酒”,关合诗题“宴”字。诗人此前,先是给人作幕僚,以后在朝廷作小官,继而在县里为吏,后来又作幕僚,颠沛流离,东西奔波,常与妻子分离。第三句的感叹,正是诗人坎坷经历的沉痛总结。第四句上承首句的“风”,意谓:“人生固然常多分离,池中的红荷,为什么也被风吹得零落缤纷呢?”不用直叙而用反问,可以加强感叹痛惜的语气;对红荷的痛惜,正是对人生难得团聚的痛惜。这一联“浮世”对“红蕖”,“本来”对“何事”,对仗比较自由,何焯说它是“变体”,纪昀也说“三四对法活似江西派不经意诗”(《李义山诗集辑评》),可以说是李商隐对律诗的一个发展。

  上面四句是即景生情,融情入景,下面四句则是直接发抒感慨。第五句上承第三句的“聚散”,写对妻子的深切思念。“悠扬”形容“归梦”的悠长。“归梦”又和“灯”联系起来,意味深长。梦自然使人联想到夜,夜又使人联想到灯。读这句诗,使人仿佛看到一盏孤灯伴着诗人朦胧入梦的景象,幽微的灯光,好像在向人诉说诗人梦中与妻子相会的情景,比起直叙梦中思念来,意境更美,更富诗意。第六句上承第三句的“浮世”,是说因为失意无聊,只好以酒浇愁。句中用一“知”字,使酒带上人情,似乎也在为诗人的坎坷遭遇痛惜不平。两句中“惟”和“独”,都起着一种强调、渲染的作用,表现出诗人的冷落、孤寂之感。失意之悲,别离之痛,郁结在诗人胸中,终于宣泄出来:“难道直到白头都只是这样下去吗?归隐嵩山之南的苍松白雪之中,才是我的夙愿啊!”中岳嵩山,是古代著名的学道隐居之地。“松雪”喻高洁的品性和节操。诗人于无可奈何之中想到归隐山林,这只是仕途坎坷、壮怀未成的幽愤而已。

  “情深”(钱良择评语),是此诗的特色。诗人将“比”“兴”这两种手法揉合在一起,用环境景物,烘托渲染自己的思想感情。风露塘竹之悲,触动加深了人之悲切;红荷的离披,也象征着人的别离;客中苦酒,像在悲叹一样;寒夜孤灯,仿佛也在凄惋幽思;即使是嵩山的松雪,好像也在召唤着诗人归去,总之,没有一物不解人意,不含着深情。因情见景,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融为一体,读之撼动人心。

参考资料:
1、 王思宇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212-1213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