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蟾蜚下一天霜,领{上四下各}岩花旖旎香。
我亦小园清绝处,与君同命醉为乡。
冰蟾蜚下一天霜,领{上四下各}岩花旖旎香。
我亦小园清绝处,与君同命醉为乡。
陈造

陈造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 1992篇诗文

猜您喜欢
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极目烟中百尺楼,人在楼中否。
春透¹水波明,寒峭(qiào)花枝瘦²。极目³烟中百尺楼,人在楼中否。
译文:春水清澈透明见底,花含苞欲放,枝条嫩展,意中人在百尺楼尽目远望,不知道人在不在楼中?
注释:¹透:春水清澈见底。²瘦:早春花枝嫩条、含苞欲放的倩姿。³极目:尽目远望。⁴烟中:烟雾缭绕之中。⁵百尺楼:意中人所居的闺楼。
四和袅金凫,双陆思纤手。拟倩东风浣此情,情更浓于酒。
四和¹(niǎo)金凫(fú)²,双陆³思纤手。拟东风浣(huàn)此情,情更浓于酒。
译文:我想象着伊人在春风和煦之时,乘一叶精美的凫舟,荡漾在碧波之中,那倩姿与涟涟绿水相融;多么渴望在春风吹拂中与佳人在柳下做双陆游戏,那该多么惬意呀!假如把东风请来,把自己深深恋情洗涤得更清纯,使它比酒还醇香,比酒更浓酽。
注释:¹四和:一种香名,叫四和香。²金凫:指鸭子形的铜香炉。³双陆:古代一种博戏的名称,相传是三国时曹植所制。最初只有两只毂子,到了唐末。加到六只,叫做叶子戏。在中国已经失传。流传到日本后,称飞双陆,现尚存。⁴拟:假如。⁵倩:请。⁶浣:洗涤,此指消除的意思。

  此词南宋·秦湛仅存的一首词,词题“春情”,全篇写春日对所恋之人的拳拳思慕之情。

  上片起首二句,以工整的一联点季节、写环境。“春透水波明”,以水写春,是说春水已透,水波澄澈如镜。透者,足也。“寒峭花枝瘦”,是说春寒犹在,所见之花有未开者,正是乍暖还寒时候。以“瘦’字形容含苞待放的花枝,真是恰到好处。《雪浪斋日记》云:“山谷小词‘春未透,花枝瘦,正是愁时候’,极为学者所称赏。秦湛尝有小词云‘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盖法山谷也。”山谷词这三句曾被认为“蛸健亦非秦(观)所能作”(《词林纪事》卷五引陈师道语)。秦湛此处学山谷,是也可称得上“峭健”二字的。春光骆荡,水波澄澈,给人以心胸畅快的感觉;而春寒料峭,花枝傲然挺立,亦给人以瘦骨凌霜的印象。所有这些,都流露出峭健的气韵。

  如果说起首用的是比兴手法,那么“花枝瘦”三字非但是客观地摹写自然景物,而且也是触景生情,兴起词人对所眷恋者的思念。因此到了三、四两句渺渺茫茫,甚至有些捉摸不定。也许这瘦小的花枝幻化为他那恋人的倩影,于是他不自觉地极目天涯,想看到恋人曾经居住过的那座高楼。“天涯”,极言甚远;“百尺”,极言甚高;四字虽很通俗,却展示了一种虚无缥缈的境界。“人在楼中否”一句,点明所想者是他心目中的那个人。从语气上看,他们相别已很久,别后也未通音信,因此彼此的情况都不了解。只一句自言自语的问话,便表达了他对所恋者无限深厚的情意。

  上片歇拍仅仅提到他所思念的那个人,她的形象,她的行动,都来不及写。过片二句便紧承前意,描写昔日楼中相聚的情景。“四和”,香名,亦称四合香。“金凫”,即金鸭,指鸭子形的铜香炉。“双陆”,古代一种博戏的名称,相传是三国时曹植所制。本置骰于两只,到了唐末,加到六只,谓之叶子戏。其法中国已失传,流传至日本,称飞双陆,现尚存。词人回忆当年楼中,四和香的烟缕从鸭子形的铜香炉中缓缓升起,袅袅不绝。他和那个女子正在作双陆这种博戏,女子玩弄双陆的纤纤玉手,使他历久难忘。往日的甜蜜生活,女子的形象特征,同人只是在感情的抒发中顺带说出,自然而又妥贴,这比作专门交代要高明得多。

  末二句则在怀人的基础上集中笔力抒发急欲排遣、愈益浓重的愁情,并与起首二句相映射,“东风”者,春风也。首二句云春透波明,云寒峭花瘦,都是春风中景象。由此可见,词人本有满腹怀人之愁情,故欲出来潜赏春加以排遣,始见大好春光,胸襟为之一快;继而见花思人,复又陷入更为痛苦的离情之中。“拟倩东风浣此情,情更浓子酒”,化景语为情语,设想奇警,把词人当时矛盾心情极其深刻地揭示出来。浣者,浣也、涤也。衣裳沾有污垢,可以洗涤,心灵染有愁情.也说可洗,此喻绝妙;而借以洗愁者,不是水而是风,此喻亦绝妙;院而愁未去,反而更浓,其浓又恰浓于醇酒,此喻更加恰当二有特色。

  小词自花间以至宋初,都偏于柔媚香艳;即使到了秦观,也未脱尽绮靡凄婉的格调。秦湛不学花间,叵而从风格峭健的黄山谷那里继承气脉。这说明宋词发展到他那个时代,已经产生较大的变化。此词虽属于婉约一路,然已注人刚健峭拔的因素了。

参考资料:
1、 夏承焘.宋词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308.309
柳户朝云湿,花窗午篆清。东风未放十分晴。留恋海棠颜色、过清明。
柳户朝云湿¹,花窗午篆(zhuàn)²清。东风未放十分晴。留恋海棠(táng)颜色、过清明。
译文:绿柳簇拥的院落,清晨空气清新湿润,雕花窗内香炉升起的烟袅袅如云。东风吹得轻柔,天气十分晴朗,我在贪恋海棠花的娇风中度过清明。
注释:¹柳户朝云湿:指歌妓的居处。²午篆:一种盘香。
垒润栖新燕,笼深锁旧莺。琵琶可是不堪听。无奈愁人把做、断肠声。
垒润栖(qī)新燕¹,笼深锁旧莺。琵琶可是不堪听。无奈愁人把做²、断肠声。
译文:新燕住进了刚垒成的泥巢,丝笼中紧锁着旧日的莺鸟。一阵音乐传来却难以进入心中,难道是琵琶弹奏得不好、声音太难听?无奈在愁绪满怀的人听来,都是断肠的悲声!
注释:¹垒润栖新燕:新燕在刚垒好的新窝里栖息。²把做:当做。
此词也是代言体,写一个歌妓对其相好男子的怀念。上片写这个歌妓独居青楼的寂寞和她对旧相好的怀念。下片睹物生感,先是以“新燕”之乐反衬“旧莺”之苦,接着又以琵琶所奏乐音在她听来都是断肠之声的主观化描写,反映出这个女子独处深闺难续旧欢的无限愁思。
白居易,字乐天,其先盖太原人。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拔萃皆中。元和元年,对制策乙等,调盩厔尉,为集贤校理,月中,召入翰林为学士。迁左拾遗。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沴。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且多出宫人。宪宗颇采纳。李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魏征孙赎故第,居易言:“征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寝,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师道人臣,不宜掠美。”帝从之。度支有囚系閺乡狱,更三赦不得原。又奏言:“父死,絷其子,夫久系,妻嫁,债无偿期,禁无休日,请一切免之。”奏凡十余上,益知名。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绛曰:“陛下启言者路,故群臣敢论得失。若黜之,是箝其口,使自为谋,非所以发扬盛德也。”帝悟,待之如初。岁满当迁,帝以资浅,且家素贫,听自择官。居易请如姜公辅以学士兼京兆户曹参军,以便养,诏可。明年,以母丧解,还,拜左赞善大夫。河朔复乱,贼取弓高,绝粮道。于是,天子荒纵,宰相才下,赏罚失所宜,坐视贼,无能为。居易虽进忠,不见听,乃丐外迁。为杭州刺史,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复浚李泌六井,民赖其汲。复拜苏州刺史,病免。六年,卒,年七十五,赠尚书右仆射,宣宗以诗吊之。遗命薄葬,毋请谥。居易于文章精切,然最工诗。至数千篇,当时士人争传。
白居易,字乐天,其先盖太原人。居易敏悟¹绝人,工文章。未冠²,谒(yè)³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zhuó)进士、拔萃皆中。元和元年,对制策乙等,调盩(zhōu)(zhì)尉,为集贤校理,月中,召入翰林为学士。迁左拾遗。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juān),振除灾沴(lì)。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jí),且多出宫人。宪宗颇采纳。李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魏征孙赎故第,居易言:“征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寝,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师道人臣,不宜掠美。”帝从之。度支有囚系閺(wén)乡狱,更三赦不得原。又奏言:“父死,絷(zhí)其子,夫久系,妻嫁,债无偿期,禁无休日,请一切免之。”奏凡十余上,益知名。后对殿中,论执强(jiàng)鲠,帝未谕,辄(zhé)进曰:“陛下误矣。”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绛曰:“陛下启言者路,故群臣敢论得失。若黜(chù)之,是箝其口,使自为谋,非所以发扬盛德也。”帝悟,待之如初。岁满当迁,帝以资浅,且家素贫,听自择官。居易请如姜公辅以学士兼京兆户曹参军,以便养,诏可。明年,以母丧解,还,拜左赞善大夫。河朔复乱,贼取弓高,绝粮道。于是,天子荒纵,宰相才下,赏罚失所宜,坐视贼,无能为。居易虽进忠,不见听,乃丐外迁。为杭州刺史,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复浚李泌六井,民赖其汲。复拜苏州刺史,病免。六年,卒,年七十五,赠尚书右仆射,宣宗以诗吊之。遗命薄葬,毋请谥。居易于文章精切,然最工诗。至数千篇,当时士人争传。
译文:白居易,字乐天,他的祖先是太原人。居易聪明过人,擅长作文章。未成年时,谒见顾况。顾况,是吴人,倚仗才华很少推重称赞别人,见了白居易的文章,脱口而出说:“我以为文人已经灭绝了,现在又发现了一个你!”贞元年间,白居易应考进士、拔萃科都中。元和元年,对制策为乙等,调任盩厔尉,任集贤校理,在这个月中,召白居易入翰林院任学士。升任左拾遗。元和四年,天子因旱灾严重,下诏对租赋有所宽免,赈济民众减轻灾害。白居易见诏书细节不够详尽,就建议请求免除江淮两地的赋税,来赈救逃荒的饥民。宪宗有所采纳。李师道献上私款六百万,为魏征的孙子赎老宅。白居易说:“魏徵任宰相,太宗用皇宫大殿的木料修建成府第赐给他,后人不能守成,陛下也应当因他是贤者的子孙赎回并赐还给他。李师道作为臣下,不应当掠取美名。”皇帝同意。度支司有囚犯拘禁在閺乡狱中,经过三次大赦没有得到宽免。白居易又上奏说:“父亲死去,拘禁他的儿子,丈夫长久拘禁,妻子改嫁,债务没有偿还的日期,囚禁没有休止的日子,请求完全赦免他。”白居易一共上奏十余次奏章,更加知名。后来白居易在殿中答对时,辩论刚正鲠直,帝不理解,就进言说:“陛下错了。”皇帝不高兴,答对结束后,皇帝对李绛说:“这个人是我亲自提拔的,却敢这样,我不堪忍受他这样做,一定赶走他(贬逐)!”李绛说:“陛下开启进言之路,所以群臣敢于议论得失。如果贬黜他们,这是封住(堵塞)他们的口,使他们为自身谋划,这不是用来彰显皇上高尚品德的做法。”皇帝领悟,对待白居易如同当初。白居易任职期满应当升官,皇帝认为他资历浅,而且家庭一向贫困,允许他自己选择官职。白居易请求如同姜公辅以学士兼任京兆户曹参军,以便奉养(家人),下诏许可。第二年,白居易因母亲去世解官,守丧期满还朝,授任左赞善大夫。河朔再次出现叛乱,叛贼攻取弓高,断绝粮道。在这时候,天子迷乱放纵,宰相才能低下,赏罚不当,坐视贼兵,无能为力。白居易虽然进谏忠言,却不被皇帝听取,就乞请调任外官。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开始修筑堤坝保护钱塘湖,用钱塘湖蓄洪和放水,灌溉千顷农田。又治理疏通李泌六井,民众依赖它饮用。又授任苏州刺史,因病官。六年,去世,终年七十五岁,追赠尚书右仆射,宣宗写诗悼念他。白居易留下遗言要求薄葬,不请求谥号。白居易写文章精细确切,但最擅长作诗。达到数千篇,当时士人争相传诵。
注释:¹敏悟:聪明、觉悟。²未冠:年龄未满二十岁。³谒:拜见。⁴盩厔:县名,在陕西省,现作周至。⁵蠲贷:谓免除租税,借放钱粮。⁶流瘠:逃荒的饥民。⁷论执强鲠:对自己的观点论辩执著,坦率耿介。论:言论。这里指白居易在殿中回答皇帝咨询时的言论。执:坚持,固执。强:倔强。鲠:刚直。⁸箝:同“钳”。紧闭。
过去世时,有城名波罗柰,国名伽尸。于空闲处有五百猕猴,游于林中。到一尼俱律树下,树下有井。井中有月影现时,猕猴主见是月影,语诸伴言:“月今日死落井中,当共出之,莫令世间长夜暗冥。”共作计议言云:“何能出?”猕猴主言:“我知出法:我捉树枝,汝捉我尾,展转相连, 乃可出之。”时诸猕猴即如主言, 展转相捉。小未至水,连猕猴重,树弱枝折,一切猕猴堕井水中。
过去世¹时,有城名波罗柰(nài),国名伽(jiā)尸。于空闲处有五百猕猴,游于林中。到一尼俱律树下,树下有井。井中有月影现时,猕猴主见是月影,语²诸伴言:“月今日死落井中,当共出之,莫令世间长夜暗冥。”共³作计议言云:“何能出?”猕猴主言:“我知出法:我捉树枝,汝捉我尾,展转相连, 乃可出之。”时诸猕猴即如主言, 展转相捉。小未至水,连猕猴重,树弱枝折,一切猕猴堕(duò)井水中。
译文:在过去的世界,有一个伽尸国,国内有座波罗柰城。在人烟稀少的树林中,有五百只猕猴。有一天,猕猴们到了一棵尼俱律树下,树下有口井,井中有个月亮的影子。猕猴头儿见了,对他的同伴们说:“月亮今天掉入井中了,我们应当一齐把它救出来, 不要让时间夜晚都黑沉沉的。”猕猴们共同商议说:“怎样才能救出月亮呢?”领头的猕猴说:“我知道救出月亮的方法,我抓住树枝,你们捉住我的尾巴,一个连一个,就可以捞出月亮。”那些猕猴随即照领头说的做,一个捉住一个,挂成一长串。差点接近水面时,连在一起的猕猴太重,树枝弱小,“咔嚓”一下折断了,所有的猕猴都掉入井水中。
注释:¹过去世:佛教以过去、现在、未来为三世。²语:说。³共:一齐。⁴计议:商议。
急景流年真一箭。残雪声中,省识东风面。风里垂杨千万线,昨宵染就鹅黄浅。
急景流年¹真一箭。残雪²声中,省识³东风面。风里垂杨千万线,昨宵染就鹅黄浅。
译文:时光过的真快,这一年就像箭射过去一样,即将过去。在冬日的雪带着水滴落声中,仿佛看见了春天正在走来。在春风中杨柳枝条不停舞动,仿佛一夜间柳枝就长满了嫩芽。
注释:¹急景流年:形容光阴速逝。²残雪:尚未化尽的雪。³省识:犹认识。⁴垂杨:垂柳。⁵染就:染成。⁶鹅黄:淡黄。
又是廉纤春雨暗。倚遍危楼,高处人难见。已恨平芜随雁远,暝烟更界平芜断。
又是廉纤¹春雨暗。倚遍危楼²,高处人难见。已恨平芜(wú)³随雁远,暝烟更界平芜断
译文:又是一个细雨的黄昏,登上高楼也看不见远处的人啊。可恨的原野一望无垠,只有那远方的大雁还在北往。傍晚的炊烟又起,隔断了远眺家人的视线,又是一天即将过去。
注释:¹廉纤:细小,形容微雨。²危楼:高楼。³平芜:草木丛生的平旷原野。⁴暝烟:傍晚的烟霭。⁵界断:隔开。

  这实际上是一首思妇之词,但在景色描写之中,流露出一种对高远开阔之境的向往以及这种向往被现实遮断的悲哀。

  “急景流年真一箭”是套用晏殊的“急景流年都一瞬”,只不过晏殊那首词透着一种旷达,而王国维这首词透着一种执着。此处的“残雪声中”可以是积雪融化之声,但也可以想像成夹杂着小雨的雪落下的声音。“省识东风面”是套用杜甫的“画图省识春风面”。杜甫指的是美人的容颜,而这里指的是春天的容颜。“风里垂杨千万线”写东风使杨柳垂枝变得柔软婀娜。“昨宵染就鹅黄浅”,写一夜柳枝就出现了黄色的新芽。这种季节交替是自然规律,可是春天对楼中思妇来说,意味更加深远。

  “又是廉纤春雨暗,倚遍危楼,高处人难见”,冬天是门窗闭锁,春天虽然可以把门窗打开,但春天又有春雨的阻隔。朦胧的春雨把眼前一切都遮蔽了,纵然打开门窗,纵然登上高楼,还是无法纵目远望。“倚遍危楼,高处人难见”的“人”,既泛指视线中所能看见的人,又暗指思妇心中所思念的人。“又是”说明不止一年如此,而“危楼”和“高处”则突出了寂寞和孤独。

  “已恨年华留不住,暝烟更界平芜断”是王国维惯用的句式。那遥远的地方总存着思妇的希望,可是现在天已黄昏,傍晚的烟霭已经知起,渐渐遮住了思妇的视线,远处的原野也逐渐看不清了。

  王国维长年在外执教,所以他的闺怨词也不少,这首词一别前人之闺怨诗词,写得哀而不怨,算得上要王国维的代表之作了。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王国维词新释辑评[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6:190.

diéliànhuā··jǐngliúniánzhēnjiàn--wángguówéi

jǐngliúniánzhēnjiàncánxuěshēngzhōngshěngshídōngfēngmiànfēngchuíyángqiānwàn线xiànzuóxiāorǎnjiùéhuángqiǎn

yòushìliánxiānchūnànbiànwēilóugāochùrénnánjiànhènpíngsuíyànyuǎnmíngyāngèngjièpíngduà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