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髓门前水,松风骨外钟。
迟迟半轮月,未忍出双峰。
石髓门前水,松风骨外钟。
迟迟半轮月,未忍出双峰。
李新

李新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 484篇诗文

猜您喜欢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择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zhì)¹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shuì)²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xuán)³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择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hé)改之乎?不然,迨(daì)年事蹉(cuō)(tuó),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译文:王生喜欢学习,却得不到方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确实是这样吗?”王生不高兴了,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这难道不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学习贵在于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所讲的知识,但没有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怎么能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加生气,不回答李生的话转身就跑开了。过了五天,李生特意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优点并去学习,是希望听到真理啊!我一段话还没有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开了。几乎想要把人挡在千里之外,这是区别于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有的么?学习最忌讳的事,莫过于满足自己所学的知识,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果你不改正,等到你年纪大了,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这才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这才知道你说得对。请允许我把您的话刻在我座位的右侧,当做座右铭,来展示明显的警戒。”
注释:¹志:记住。²说:劝说。³还:通“旋”,转身。⁴迨:等到。⁵蹉跎:时光白白流逝。⁶坐:通“座”,座位。

shēnglùnshànxuézhě

míng xiānqín 

    wángshēnghàoxuéér yǒushēngwènzhīyuē  huòwèijūnshànxué xìn  wángshēngyuè yuē  fánshīzhīsuǒyán néngzhìzhī shìshànxué  shēngyuèzhīyuē  kǒngyún xuéérwǎng  gàixuéguìshàn jūndànzhìzhīérzhī zhōngsuǒchéng wèizhīshànxué  wángshēngyùn yìngérxuánzǒu  shēngxúnwángshēng gàozhīyuē  shànxuézhěchǐxiàwèn shànércóngzhī wéndào yánwèijìn érjūnbiàn rénqiānzhīwài shànxuézhěsuǒyìngyǒu xuézhězhī yàn gǎizhī rán dàiniánshìcuōtuó suīgǎi kǒng  wángshēngjīngjué xièyuē  mǐn jīnshǐzhījūnyánzhīshàn qǐngmíngzhīzuòyòu zhāojiǒngjiè  
空碛无边,万里阳关道路。马萧萧,人去去,陇云愁。
空碛(qì)¹无边,万里阳关²道路。马萧(xiāo)³,人去去,陇(lǒng)云愁。
注释:¹空碛:沙漠。²阳关: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玉门关南面,和玉门关同为古代通西域的要道。³萧萧:马嘶声;去去:一程又一程向远处走去。⁴陇:泛指甘肃一带,是古西北边防要地。
香貂旧制戎衣窄,胡霜千里白。绮罗心,魂梦隔,上高楼。
香貂(diāo)¹旧萧戎衣²窄,胡霜³千里白。绮罗心,魂梦隔,上高楼。
注释:¹香貂:贵重的貂皮(指征袍)。²戎衣:军衣。³胡霜:指边地的霜。胡:泛指西、北方的少数民族。⁴绮罗:有文彩的丝织品。这里指征人的妻子。⁵魂梦隔:连梦魂也被万水千山所阻隔。

  这首《酒泉子》抒写了征人怀乡思亲之情。上片写出征途中的愁苦。下片写征人对妻子的怀念。以征戍生活为题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离苦。 这种题材,在《花间集》中是罕见的。从艺术上看,全词境界开阔,于苍凉之中又见缠绵之思。而两地相思之情,同时见于笔端。深得言情之妙。

  此词深得评家好评。《花间集注》评此词:“绮罗”三句,承上香貂戎衣,言畴昔之盛,魂梦空隔也。汤显祖评本《花间集》卷三盛赞此词:“三叠文之《出塞曲》,而长短句之《吊古战场文》也。再谈,不禁酸鼻。”此评虽不免推崇过高,但从“再读,不禁酸鼻”的话来看,确实指出了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

jiǔquánzi··kōngbiān--sūnguāngxiàn

kōngbiānwànyángguāndàoxiāoxiāorénlǒngyúnchóu

xiāngdiāojiùzhìróngzhǎishuāngqiānbáiluóxīnhúnmèngshànggāolóu

晓夕采桑多苦辛,好花时节不闲身。
晓夕¹采桑多苦辛,好花时节²不闲身³
译文:从早到晚整天采桑多苦辛,百花盛开季节养蚕忙煞人。
注释:¹晓夕:早晚。²好花时节:指百花盛开的时节,此时正是采桑大忙的时候,因此说农家妇女“不闲身”。³不闲身:没空闲时间。
若教解爱繁华事,冻杀黄金屋里人。
若教解¹爱繁(fán)华事²,冻杀³黄金屋里人
译文:若教村姑了解赏花之类事,便会冻死富家太太小妞们。
注释:¹解:了解,懂得。²繁华事:指赏花之类的事。³杀:死,用在动词后边,表示程度。一作“煞”。⁴黄金屋里人:这里指富贵人家的小姐太太们。一说指有权有势的人。黄金屋:后人遂以“黄金屋”指代富贵人家女子的居处。

  人们谈起写蚕妇的诗,自然会提到宋代诗人张俞的《蚕妇》:“昨夜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而晚唐诗人来鹄的《蚕妇》与张俞的《蚕妇》题目相同,内容相似,而写法与格调迥异。来鹄的《蚕妇》不像张俞的《蚕妇》那样,用明显对比的手法概括封建社会阶级对立的现实,而是先从蚕妇整日采桑养蚕的辛苦谈起。

  “晓夕采桑多苦辛”一句紧扣诗题,“晓夕”二字直述采桑叶时问之长,突出劳动的艰苦。从这一句诗中,表现了采桑人的倦容,“多苦辛”三字又表现了作者同情蚕妇的思想感情。接下去诗人明确告诉人们,这些整天采桑叶的蚕妇并不是不爱盛开的百花,而只是在养蚕的大忙季节不得“闲身”而已。

  这首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假设及由这一假设推论出来的结果清楚地说明封建社会谁养活谁这一根本问题。富贵人家的小姐太太们所以能在“好花时节”有闲情逸致去欣赏百花,正是由于这些蚕妇在此时“晓夕采桑”的结果。如果这些蚕妇此时也去做这些“繁华事”,那么,那些“黄金屋里人”只能被‘冻杀”。原来,这些“黄金屋里人”是由这些蚕妇养活的。此两句陡转笔锋,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完全是依靠剥削劳动人民而生活的这一事实。

  全诗笔致冷隽,构思深曲,耐人寻味,在对当时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揭示中,流露出了诗人的愤慨不平之情。运用通俗又略带诙谐的语言,通过叙述与假设的形式,通过暗含的对比,表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是这首诗的显著特点。

参考资料:
1、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50-151
2、 尚作恩 等.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199-201
3、 严洁.晚唐诗鉴赏:凤凰出版社,2006:400-401

cán--lái

xiǎocǎisāngduōxīnhǎohuāshíjiéxiánshēn

ruòjiàojiěàifánhuáshìdòngshāhuángjīnrén

华月当秋满,朝英假兴同。
华月¹当秋满²,朝英³假兴同
译文:秋天面对满月,月亮照耀着早上的盛开的花朵,好像和我的兴致一样。
注释:酌(zhuó):此处指饮酒、喝酒。¹华月:比喻皎洁的月亮。²满:此处指满月,圆月。³英:花朵。⁴同:一样,相同。
净林新霁入,规院小凉通。
¹林新霁(jì)²入,规院³小凉通。
译文:月光洒入雨后空气明净的树林,幽静的禅院格外凉爽。
注释:¹净:幽静。²新霁:形容雨雪后初晴的景象。霁,形容雨后或雪后转晴或怒气消散。³规院:形容守戒静修之所,也指禅院。⁴凉:凉爽。
碎影行筵里,摇花落酒中。
¹影行筵(yán)²里,摇花落³酒中。
译文:斑驳摇曳的影子往来于筵席间,落花掉入酒水中。
注释:¹碎:斑驳。²筵:泛指筵席。³落:掉入。
消宵凝爽意,并此助文雄。
¹宵凝爽意²,并此助³文雄。
译文:享受夜晚的凉爽之意,借此帮助写文下诗文。
注释:¹消:享受。²爽意:形容心情舒畅。这里指凉爽之意。³助:帮助,帮忙。

fèngjiānlínyuèqīngzhuó--wángwān

huáyuèdāngqiūmǎncháoyīngjiǎxìngtóngjìnglínxīnguīyuànxiǎoliángtōng

suìyǐngxíngyányáohuāluòjiǔzhōngxiāoxiāoníngshuǎngbìngzhùwénxióng

无恙年年汴水流。一声水调短亭秋。旧时明月照扬州。
无恙(yàng)¹年年汴(biàn)²流。一声水调³短亭秋。旧时明月照扬州。
译文:汴水依旧如隋时的样子,年年东流。秋日的短亭传来一首《水调》的歌声。明月仿佛也是旧时的,静静地照耀着扬州城。
注释:¹无恙:安好。²汴水:古河名,隋炀帝巡幸江都即由此道。今水已湮废,仅泗县尚有汴水断渠。³水调:曲调名,传为隋炀帝时,开汴渠成,遂作此。
曾是长堤牵锦缆,绿杨清瘦至今愁。玉钩斜路近迷楼。
曾是长堤(dī)牵锦缆¹,绿杨清瘦至今愁。玉钩斜²路近³迷楼
译文:想隋朝的时候这里曾是何等繁华侈靡,如今河岸杨柳像人一般清瘦多愁,隋代葬埋宫女的墓地还是靠近了歌舞之楼。
注释:¹曾是句:长堤,指隋堤。²玉钩斜:隋代葬埋宫女的墓地。³近:靠近。⁴迷楼:楼名。故址在今扬州西北。

  纳兰此篇则明示之“怀古”,“怀古”之作是诗人咏怀的一种手法,无非是借用古人古事以抒情达意而已,可以说举凡诗词中的怀古之作都是诗人的咏怀之作。该篇亦是如此,作者借咏隋炀帝穷奢极欲,腐败昏聩之故实,抒写了自己的不胜今昔之慨。

  其一为王世禛首倡,描摹红桥风物。谓其坐落于绿杨城郭,登桥四望,徘徊感叹,亦当自迷。容若和之,曰为怀古。除了“旧时明月”,其所怀者,应当还包括长堤锦缆。前者乃自然物象,指明月照耀下的扬州;后者社会事相,指隋炀帝至汴京,锦帆过处,香闻十里场景。“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忆扬州》)。汴水年年,水调声声。眼前物景似乎并无变化。上片布景,以“无恙”二字,说明一切。那么,当年经过汴水,巡幸江都的帝御龙舟及萧妃凤舸,至今又如何呢?

  长堤上,清瘦绿杨,不是曾为牵系过锦帆的彩缆吗?眼下所能见到的,尽为愁思笼罩。隋帝建造迷楼,已与宫女的玉钩,一起埋葬。下片说情,以长堤锦缆与清瘦杨柳对举,说明江上景物依旧,眼下人事全非,并以玉钩、迷楼,对于当年的人和事,表示哀悼,为寄吊古之情。词章因红桥之名,哀乐交乘,与原作之徘徊感叹,同一怀抱,可谓合作。

参考资料:
1、 施议对 .纳兰性德集:凤凰出版社,2011:36-37

huànshā··hóngqiáo怀huáiwángruǎntíngyùn--lánxìng

yàngniánniánbiànshuǐliúshēngshuǐdiàoduǎntíngqiūjiùshímíngyuèzhàoyángzhōu

céngshìzhǎngqiānjǐnlǎn绿yángqīngshòuzhìjīnchóugōuxiéjìnlóu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