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岳钟英粹,兴王有俊良。
文章周卫武,书考郭汾阳。
调燮民庸茂,弥缝主道昌。
中台一宵坼,四海泪滂滂。
维岳钟英粹,兴王有俊良。
文章周卫武,书考郭汾阳。
调燮民庸茂,弥缝主道昌。
中台一宵坼,四海泪滂滂。
喻良能

喻良能

婺州义乌人,字叔奇,号香山。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补广德尉。历迁工部郎中、太常寺丞。出知处州,寻以朝请大夫致仕。尝进《忠义传》二十卷,孝宗深加叹赏,即命颁行。为文精深典雅。有《香山集》、《家帚编》等。 ▶ 739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一鞭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霞。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
一鞭¹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霞²。夜来小雨新霁(jì)³,双燕舞风斜。
译文:清晨里扬鞭打马欢欢喜喜回家,昨晚沉沉的醉意还没有全消。夜里下过小雨,现在已经放晴,燕子双双在微风中轻飘。
注释:¹一鞭:形容扬鞭催马。²困流霞:沉醉于酒中,流霞:美酒。³霁:晴。
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
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shē)¹。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²杨花。
译文:山不尽,水无边,回头眺望来路真是漫长遥远。眼看就要与家人团圆,往日那些送春的惆怅滋味,怀念远方亲人的愁苦情怀,如今都交给飞扬的柳絮一起飞。
注释:¹望中赊:回望来路遥远漫长。赊,遥远。²分付:交与。

  此为咏春词,抒发了客子即将到家时的喜悦心情。全词围绕着“喜”字落笔,轻盈流走,词意婉丽。

  开头一句点出“喜还家”这一全篇主旨。那清脆的一声鞭响,打破了拂晓时的沉寂,启奏了一支轻快的还乡曲。词接着宕开笔墨,描述客子归程上的情态和周围的景致,烘托欢乐的气氛。“宿醉困流霞”。流霞,泛指美酒。昨晚因还家即,把盏痛饮,一夜沉醉,今朝登程,马上犹带余醒。他抬起惺忪醉眼,觉得周围的一切都浸润喜庆的气氛之中:“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霞。”醉眠不知窗外事,一夜小雨,清晓方停,策马而行,天朗气清,更有那一双春燕,晨风中上下翻飞,似乎也为他起舞助兴。“双燕”,亦暗示昔日别妻出游,如同劳燕分飞,而今重新比翼之期已不远。

  过片“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写客子快要到家了,不禁回望归程。此处,词中欢快的旋律略作顿宕,稍超深沉。游子回一望一路艰难跋涉的迢迢归程和浩阔风尘,心中充满了历尽沧桑的复杂意绪。客子感慨之余,但见漫天杨花,扑面而来,便信手拈来一句妙语:“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让我把自己年年客中送春、倍受煎熬的悲凉滋味,还有家人为我牵肠挂肚、思亲念远的凄苦情怀,统统分付给杨花吧!蒙蒙杨花,总是报告暮春的消息,撩起人们伤春的意绪,而今却成为这位客子往昔愁苦的负载物。他将迈着松快的脚步,去和家人团聚。词最后以幽默、俏皮将欢情再度扬起,结束了全篇。

参考资料:
1、 姜钧编.宋词大鉴赏:外问出版社,2012年5月:第192页

zhōngqíng ·sòngchūn

wànyǒng sòngdài 

biānqīngxiǎohuánjiā 宿zuìkùnliúxiá láixiǎoxīn shuāngyànfēngxié 
shānjìn shuǐ wàngzhōngshē sòngchūnwèi niànyuǎnqínghuái怀 fēnyánghuā 
龙山何处,记当年高会,重阳佳节。谁与老兵供一笑,落帽参军华发。莫倚忘怀,西风也曾,点检尊前客。凄凉今古,眼中三两飞蝶。
龙山¹何处,记当年高会,重阳佳节。谁与老兵²供一笑,落帽参军节发³。莫倚忘怀,西风也解,点检尊前客。凄凉今古,眼中三两飞蝶
译文:不知在龙山哪里,但依然记得当年重阳时的聚会。是谁成为桓温的笑料?是落帽的白发参军孟嘉啊!不要说自己“西风吹帽,初不自觉”,其实西风也会挑选对象,让你故意出丑。沧海桑田,人事变迁。桓温、孟嘉皆已逝去。眼前所见只有二三飞蝶而已。
注释: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湘月”,代表作品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等。¹龙山:在湖北江陵府(今湖北沙市)城西北十五里,桓温九日登高,孟嘉落帽处。词中“当年高会”即指龙山之会。²老兵:指桓温,谢奕称桓温为老兵。谁与老兵供一笑,这是问成为桓温笑料的是谁人。落帽参军即孟嘉。³节发:花白头发,这是想象孟嘉落帽的形象。⁴莫倚:不要寻找借口。倚:倚杖。⁵忘怀:忘记了,指孟嘉“初不自觉”落帽事。⁶也解:也能。⁷点检:指点,引伸为挑选,这里含有蔑视的意思。⁸尊前客:指宴席上的客人。这两句是说,西风也能挑选席上客人,意思是让他当众出丑。⁹“凄凉今古,眼中三两飞蝶”:不论是桓温还是孟嘉,都已不复存在,在后人眼中,眼前所见的只有三两只飞蝶而已。这是总结一句,说这些历史人物不值得一提。
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爱说琴中如得趣,弦上何劳声切。试把空杯,翁还肯道,何必杯中物。临风一笑,请翁同醉今夕。
须信¹采菊东篱(lí)²,高情千载³,只有陶彭泽。爱说琴中如得趣,弦上何劳声切。试把空杯,翁还肯道,何必杯中物。临风一笑,请翁同醉今夕。
译文:高风亮节,千载之中,只有陶渊明可居。你只要领会琴中的乐趣,又何必非要在琴上奏出美妙的音乐呢?”既然您说“琴中如果得趣,何必一定要在弦上发出声音呢?”那么,好!现在,如果我把空杯向您祝酒,您是否还肯说“得到酒趣就好,何必一定要杯中有酒呢?”哈哈,还是让我们斟满酒杯,今朝不醉不归吧!
注释:¹须信:应知。²采菊东篱:陶潜《饮酒》诗句。³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高风亮节,千载之下,只有曾任彭泽令的陶渊明可称。⁴爱说:口语,喜欢说。⁵试把:试举。⁶杯中物:为酒。陶潜《责子》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以上三句是与陶渊明开玩笑。因为陶渊明说过琴中如果得趣,何必一定要在弦上发出声音,所以比照推理:那么杯中无酒的时候,陶翁是否还肯说,举杯得趣,何必一定要斟满呢?翁,陶渊明,下句的翁也是陶渊明。

  这首词通过写重阳宴会的所见所感,抒发隐居之乐。

  上片由眼前的重阳宴会而想起了东晋风流名士在龙山举行的高会,当年众名士不拘小节,无论长官下属都洒脱放旷,极尽风流,然而只有那位落帽参军孟嘉才能识得酒中真味。如今往事已过千年,词人在这重阳宴会上把酒临风,想要效仿魏晋风流,但是知音太少,无人可与自己交谈,再加上看到眼前飞过的两只蝴蝶,就更让辛弃疾感慨万端了。

  下片承接上文引出东篱采菊的爱酒高人陶渊明。他也是辛弃疾平生最为景仰的高士。陶渊明有一种天真自然的风度,平日以无弦琴作弹奏之状自娱,虽然不通音律,却能得其中雅趣,十分尽兴。以“空杯”问陶,语言生动幽默,别有一番情趣。结韵之“同醉今夕”,则将陶渊明引为隔代知音,恨不能与其把盏相谈。

  词上下片起承转合自然流畅,用韵整齐;词人通过追忆晋人龙山盛会的雅量趣事,然而晋人已逝,樽前客稀,惟余“眼中三两飞蝶”的凄凉,抒发了物是人非,知音少的伤感情。“须信采菊东篱”表现词人对陶潜归隐生活的羡慕之情。

参考资料:
1、 辛弃疾著;崇贤书院释译.图解辛弃疾词:黄山书社,2016.03,第303页
黄华水帘天下绝,我初闻之雪溪翁。
黄华水帘¹天下绝,我初闻之雪溪翁²
译文:黄华山的瀑布可称天下一绝,我最初听人讲述闻自雪溪翁。
注释:黄华山:即隆虑山,又称林虑山,在河南林县西北二十五里。¹水帘:即瀑布,位于黄华山北岩。²雪溪翁:指王庭箱,字子端,号雪溪,世宗大定年间进士,官供奉翰休,曾卜居于彰德(治所在安阳),辖林县等地,买田于林虑,读书于黄华山寺,自号黄华山主、黄华老人。
丹霞翠壁高欢宫,银河下濯青芙蓉。
丹霞翠壁高欢¹宫,银河下濯(zhuó)青芙蓉²
译文:红霞辉映着插天峰下高欢宫,飞瀑荡涤山石如青艳的芙蓉。
注释:¹高欢:南北朝北齐神武帝,他曾在黄华山插天峰筑避暑宫。²芙蓉:即荷花,古人诗中常借喻山峰,西岳华山最高峰亦名莲花峰。
昨朝一游亦偶尔,更觉摹写难为功。
昨朝一游亦偶尔,更觉摹(mó)¹难为功。
译文:昨天清晨也偶然走进黄华山,更觉难以摹写这造化的奇境。
注释:¹摹写:照着样子写字或绘画,此指照着景物写诗,亦即写诗描写、黄华爆布。
是时气节已三月,山木赤立无春容。
是时气节已三月,山木赤立无春容。
译文:当时的节气已到了三月早春,树木赤条条的没有春的面容。
湍声汹汹转绝壑,雪气凛凛随阴风。
湍声汹汹转绝壑,雪气凛凛随阴风。
译文:汹涌的瀑布声从绝壑处湍急而来,溅起的雾气仿佛夹杂着凛凛阴风。
悬流千丈忽当眼,芥蒂一洗平生胸。
悬流千丈忽当眼,芥蒂¹一洗平生胸。
译文:瞬间那高悬千丈的瀑布尽收眼底,把平生的沉郁忧闷一下清洗干净。
注释:¹芥蒂:细小的梗塞物,比喻心中郁积的不快。
雷公怒激散飞雹,日脚倒射垂长虹。
雷公¹怒激散飞雹,日脚²倒射垂长虹。
译文:轰鸣飞溅的水流如雷公怒击飞雹,云隙间阳光倒射形成垂挂的彩虹。
注释:¹雷公:是神话传说中的雷神,左手持鼓,右手执推,击鼓则雷鸣。²日脚:指太阳从云朵缝隙间射下的光线。
骊珠百斛供一泻,海藏翻倒愁龙公。
(lí)¹百斛(hú)供一泻,海藏翻倒愁龙公。
译文:如百斛骊龙吐珠似的水一下泻出,翻卷着海底宝藏使龙王愁苦在胸。
注释:¹骊珠:传说出自深渊中骊龙下巴下面的一种贵重的珍珠。
轻明圆转不相碍,变见融结谁为雄?
轻明圆转不相碍,变见¹融结谁为雄?
译文:水珠轻莹明澈时分时合互不相碍,变幻融凝有谁能胜过此雄奇之景。
注释:¹变见:交化,显现的意思。
归来心魄为动荡,晓梦月落春山空。
归来心魄为动荡,晓梦月落春山空。
译文:回来后思绪仍被那里景色所激动,梦里似看到晨月落后春山尽空灵。
手中仙人九节杖,每恨胜景不得穷。
手中仙人九节杖,每恨胜景¹不得穷²
译文:手中虽然拄着仙人的九节苍藤杖,每恨看不尽奇绝胜景而心中耿耿。
注释:¹胜景:优美的景物。²穷:穷尽,看尽。
携壶重来岩下宿,道人已约山樱红。
携壶重来岩下宿,道人已约山樱¹红。
译文:只盼携壶再来这黄华水帘岩下住,道人已约定山樱烂漫时节再重逢。
注释:¹山樱:山樱桃,我国北方山地常见的一种野生植物,春天开花,花小而红。

  本诗是一首比较单纯的写景纪游诗。全诗共二十四句,可分为三部分。前四句为第一部分,写昔日的耳闻。首句是总评价,点出黄华胜景在瀑布一水。水帘是诗人初游黄华的重点,也是该诗描绘的中心。“天下绝”三字一锤定音,给瀑布以极高的赞誉,颇有与“桂林山水甲天下”争雄之概。次句点出上句的由来。“天下绝”的评赞出自王庭药这位熟谙黄华为当代名人之口,更增强了其权威性和说服力,引人必欲一睹黄华丰彩而后快。诗人下文并未马上去写瀑布,却又盘马弯弓,借雪溪翁的话回溯到古代:“丹霞翠壁高欢宫”,此句以这件史事来说明,云霞流丹、峰峦耸翠的黄华风光为世人瞩目钟爱,是由来已久了,而人工的楼台宫殿画栋珠帘又为山川增色添辉,使之愈益引人。“银河下灌青芙蓉”,使人们很容易联想起李白的写景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山削出金芙蓉”(《望庐山五老峰》)。元好问诗则将山水合在一句,不仅言简意赅,而且使瀑布之壮观、山川之秀美交相辉映,札成一幅完整的画面,水光山色令人陶醉神往。第一部分写出昔日耳闻的黄华水帘之美,表现出内心向往之情,为下文的游山描写做了铺垫。

  第五句至第二十句是第二部分。这部分正面描写初游黄华观赏水帘的情景。这是全诗的中心和最精采部分。“昨朝一游亦偶尔,更觉摹写难为功。”二句承上而来,如果说,第一分的四句表述了“久闻大名,倾慕已久”之意,那么,这两句则是抒写“今日一见,名不虚传”之慨。上句流露出终偿夙愿、喜出望外之感,下句进一步赞叹黄华水帘实景胜似耳闻,其美难以言传,更加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注意。这两句先以虚笔总述初游的观感,从当初、他人和传闻转到昨朝、自己和目睹。尽管诗人慨叹摹写之难,但他在下文却是很成功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黄帘水帘图”。“是时气节已三月,山木赤立无春容。”这两句勾勒出大的背景环境,突出了中州地区春色姗姗来迟的特征,与“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景象迥异。诗人歌咏黄华水帘的美景之前,却突出黄华三月份尚无春容的特征,写出这似乎缺乏诗意的句子,其用意有深一层理解和体会:首先,就写景而言,是“喧主夺宾”之法,诗人是有意摈弃山青木秀、燕舞莺歌的繁华热闹背景,以便更加突出所要描绘的水帘。前人诗中用类似手法者不乏其例,如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又如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元诗中这种手法的运用与李、柳之作可谓异曲同卫,而且又自然而然,不露痕迹。共次,就抒情而言,是“欲扬先抑”之笔:正当山无春色,环境萧条,心情难免寂寞无聊之时,忽然发现了那充满勃勃生机和盎然春意的瀑布,才更加令人欣岑和振奋,产生一种久渴逢甘、雪中送炭之感。总之,在大笔勾勒黄华水帘的背景环境时,这种“喧主夺宾”和“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运用得颇具匠心,值得仔细体会玩味。第九句至第十二句进行直接描写,分别从听觉、触觉、视觉和内心感受不同角度刻画瀑布。“湍声隆氨转绝壑,雪气察凛随阴风”。写黄华瀑布,真是未见其形,先闻其声,先感其寒,颇有“先声夺人”的气势。这隆隆巨响,这凛凛寒威,恰似戏剧演出中,威风凛凛的大将出场之前,舞台上的紧锣密鼓,扣人心弦,引人去注目那即将亮相的主角。“悬流千丈忽当眼”写突见壮观的瀑布,给人巨大的精神震撼,诗人愕然而视的神态,如在目前;“芥蒂一洗平生胸”写大自然景色给人以积极的思想陶冶,自己不禁心旷神怡,胸怀开阔。这两句把写景与抒悄融为一体,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结合紧密自然,通过人的主观感受,更深一层赞美了黄华山瀑布如友如师,催人振奋,给人启迪。第十三句至第十六句,以奇幻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进一步描绘瀑布:“雷公怒击散飞雹,日脚倒射垂长虹。”这两句真是绘声如闻,绘色如见。诗人笔下的黄华飞瀑,仿佛正在以峦壑为鼓,以湍流为号,演奏着高山流水交响乐,又仿佛正在以日脚为灯,以长空为幕,表演着精采的霓裳羽衣舞。如此描绘,可谓写照传神。“骊珠百解供一泻,海藏翻倒愁龙公。”两句形容水势之大,浪花之美,不但想象新奇、比喻巧妙,而且幽默诙谐,富于情趣。对黄华瀑布的直接满写,真是淋漓尽致了。于是,第十七句至第二十句,诗人又变换了表达方式和描写角度:“轻明圆转不相碍,变见融结谁为雄?”是疑问,又是感叹,更是颂赞。在雄奇的尤自然面前,深情的诗人不能无动于衷。但千言万语,仍说不尽黄华之美,真是“更觉攀写难勺功”,未尽之情,不由发为连者惊叹。对客观景物的生动描写,也就转为内心感受的直接抒发了。“归来心瑰为动荡,晓梦月落春山空。”两句以余兴不消和魂牵梦萦,表现黄华山水给人印象之深,真是到了刻骨铭心的程度。第二部分游山情景的描写就在这深情绵邀的日思夜梦中结束。

  最后四句是第三部分,抒写对来日重游的渴望:“手中仙人九节杖,每恨胜景不得写。携壶重来岩下宿,道人已约山樱红。”句中用仙人九节杖的神话故事之典,固然是说自己穷尽胜景本有条件却未能充分利用,但同时也给黄华山蒙上了一层浪漫的色彩,仿佛这是一座仙人出没的仙山了。‘山樱红”点出重游之日的山景将比初游时“山木赤立无春容”更加迷人。“岩下宿”表穷尽美景的决心。“携壶”一则写重游兴致之高,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的用意。此景此情,足以引人遐思。全诗至此夏然而止,语尽而意未穷,给人留以回味和想象余地。

  全诗层次清晰,结构谨严,描写角度多变,表达方式灵活。诗人按游前、游时、游后的时间顺序,从耳闻、目睹、内心感受,魂牵梦萦各个角度,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各种方式,去表现黄华的自然风光及个人的初游观感,“构思窗渺,十步九拆,愈沂而意愈深,味愈隽”,写得既淋漓尽致,又余味无穷,给人以弧烈感染和深刻印象。诗人能如此成功地为黄华瀑布传神写照,除得力于他对祖国山河的深挚热爱和深厚的文学修养外,还受益于其广泛的阅历。“贱子贪名山,客刺已屡投。黄华挂灵台,天坛避清沟,太山神明观,二室汗漫游。胸中隐然复有此大物,便可挥斥八极隘九州。”名山大川,诗人不仅耳闻,而且目睹身诺,历览山川之美,并有所比较,故而善于抓住特征,写出个性。“眼处心生句自神”也正是诗人自己山水诗创作成功的经脸概括。

参考资料:
1、 注释译文、作品鉴赏资料来源:温人杰,《似海豪情夸胜景 如椽彩笔写黄华——元好问诗赏析》,《教学与管理》,1986年01期
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绛纱囊里水晶丸。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
五岭¹麦秋²残,荔子初丹³。绛(jiàng)囊里水晶丸。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
译文:五岭地区麦收尽,荔枝初熟穿丹衣。绛紫纱皱里,装一水晶丸。可惜,老天让它生的远,不靠近长安。
注释:¹五岭:位于湖南与广州交界处的大余岭、越城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²麦秋:指麦子收获的季节,农历四月。秋:此处指谷物成熟。³丹:变红。⁴绛纱:红纱,此指荔枝红色外壳。⁵水晶丸:指荔枝果肉莹白如水晶。
往事忆开元,妃子偏怜。一从魂散马嵬关,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
往事忆开元¹,妃子²偏怜。一从魂散马嵬(wéi)³,只有红尘无驿(yì)使,满眼骊(lí)
译文:回忆天宝时往事,贵妃特别爱荔枝。一旦香消马嵬驿,依旧红尘新丰道,不见驿使送荔枝,满眼所见,郁郁葱葱一骊山。
注释:¹开元:唐明皇李隆基所用年号。²妃子:唐明皇的爱妃杨玉环。³马嵬关:即马嵬坡,在今陕西兴平西。⁴骊山:在陕西临潼,唐时为避暑胜地,唐明皇于此地造华清池,常与杨贵妃休憩于此。

  这是一首咏史词,作者词中从杨贵妃喜食鲜荔枝,玄宗命人从岭南、西蜀驰驿进献一事发抒感慨,歌咏唐天宝年间玄宗荒淫、杨妃专宠的史事,给世人以深刻的借鉴和启迪。

  本篇集中笔墨,单就杨妃喜食鲜荔枝,玄宗命人从岭南、西蜀驰驿进献一事发抒感慨。开头三句从五岭荔枝成熟写起。首句点明产地产时,次句点明荔枝成熟,第三句描绘荔枝的外形内质,次第井然。荔枝成熟时,果皮呈紫绛色,多皱,果肉呈半透明凝脂状,这里用“绛纱囊里水晶丸”来比况,不但形象逼真,而且能引发人们对它的色、形、味的联想而有满口生津之感。

  接下来两句,承首句“五岭”,专从产地之遥囊托讽致慨。“可惜天教生处囊,不近长安。”似故意模拟玄宗惋惜遗憾的心理与口吻,又似作者意味深长的讽刺,笔意非常灵动巧妙。从玄宗方面说,是惋惜荔枝生长囊离长安的岭南,不能顷刻间得到,以供杨妃之需;从作者方面说,则又隐然含有天不从人愿,偏与玄宗、杨妃作对的揶揄嘲讽,而言外又自含对玄宗专宠杨妃、为她罗致一切珍奇的行为的批判。

  过片“往事忆开元”句一笔兜转,点醒上片。说“开元”而不说“天宝”,纯粹出于音律上的考虑。“妃子偏怜”及以下“驿使”本《新唐书·杨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这里的“偏”与上片的“天教”正形成意味深长的对照。

  结尾三句“一从魂散马嵬关,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魂散马嵬关”,指玄宗奔蜀途中,随行护卫将士要求杀死杨妃,玄宗不得已命高力士将其缢死于马嵬驿事。“红尘”用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意。驿使,指驰送荔枝的驿站官差。这三句既巧妙地补叙了当年驰驿传送荔枝的劳民之举,交待了杨妃缢死马嵬的悲剧结局,而且收归现境,抒发了当前所见所感:热闹的新丰道上,被过往行人车马扬起的红尘依然如故,但驰送荔枝的驿使却再也见不到了。词人对淫侈享乐、乱政误国的历史教训并不直接说出,只用“有”、“无”的开合相应与“满眼骊山”的景象隐隐透露,显得特别隽永耐味。

参考资料:
1、 夏承焘等.宋词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làngtáoshā··lǐngmàiqiūcán--ōuyángxiū

lǐngmàiqiūcánzichūdānjiàngshānángshuǐjīngwántiānjiàoshēngchùyuǎnjìnzhǎngān

wǎngshìkāiyuánfēizipiānliáncónghúnsànwéiguānzhǐyǒuhóngchén驿使shǐmǎnyǎnshān

障掩金鸡蓄祸机,翠华西拂蜀云飞。
障掩金鸡¹蓄祸²机,翠华西拂³蜀云飞。
译文:金鸡障后的人(安禄山)蓄意谋反已久,叛乱一起帝王带着贵妃仓皇出逃。
注释:¹金鸡:即金鸡障。画金鸡为饰的坐障。²祸:指安史之乱。³翠华西拂:指安史之乱时玄宗与贵妃们逃亡四川的情形。
珠帘一闭朝元阁,不见人归见燕归。
珠帘一闭朝元阁¹,不见人归见燕归。
译文:珠帘遮挡的朝元阁已不复以往,只有过往的燕子飞来飞去,再不见旧人回。
注释:¹朝元阁:指阁名,传说玄宗于天宝七年在朝元阁中拜见玄元皇帝。

huáqīnggōngsānshǒu··èr--cuī

zhàngyǎnjīnhuòcuìhuá西shǔyúnfēi

zhūliáncháoyuánjiànrénguījiànyànguī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