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跸传音紫集来,逡巡万玉拥钧台。
南山镇地符长算,北斗倾霞入宴杯。
镐饮篇中鱼汪漾,虞韶声里凤徘徊。
年年赤帝乘离月,长见云龙帐殿开。
清跸传音紫集来,逡巡万玉拥钧台。
南山镇地符长算,北斗倾霞入宴杯。
镐饮篇中鱼汪漾,虞韶声里凤徘徊。
年年赤帝乘离月,长见云龙帐殿开。
王珪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 253篇诗文

猜您喜欢
日日登楼,一日换一番春色,者似卷如流春日,谁道迟迟?一片野风吹草,草背白烟飞。颓墙左侧,小桃放了,没个人知。
日日登楼,一日换一番春色,者¹似卷如流春日,谁道迟迟²?一片野风吹草,草背白烟飞。颓(tuí)墙左侧,小桃放了,没个人知。
译文:日日登楼,一天更换一番风景。这似卷如云般流逝的春色,怎当得起“迟迟”二字。一阵风来吹起蔓蔓荒草,草背上拂过一股惨白的寒烟。在废墙左侧有小桃开了,却无人来欣赏。
注释:¹者:代词,这。²谁道迟迟:意谓谁说春天是舒缓闲适的。典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采蘩祁祁。”毛传:“迟迟,舒缓也。”
徘徊花下,分明记得,三五年时。是何人。挑将竹泪,黏上空枝。请试低头,影儿憔悴浸春池。此间深处,是伊归路,莫惹相思。
(pái)(huái)花下,分明记得,三五年时¹。是何人。挑将竹泪²,黏(nián)上空枝。请试低头,影儿憔悴浸春池。此间深处,是伊归路,莫惹相思。
译文:我徘徊在小桃树下,想起十五六岁时的往事,一件件历历在目。是谁将斑斑竹泪,黏上那花朵零落的空枝?如果低头近看,她憔悴的身影,浸透了春日的池塘。这是一个幽深的所在,是她的归路,不要学人家相思。
注释:¹三五年时:十五岁左右。黄景仁《绮怀》(其十五):“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²竹泪:传说舜出巡南方,死于苍梧。二妃娥皇、女英哭之,泪洒于湘江之竹上,后来成为有斑痕的湘妃竹。

  《丑奴儿慢·春日》是黄景仁 的名作,被选入代表“常州词派”风格的《词选·附录》,并列于卷首。但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里却持异议:“冠以仲则一首,殊可不必。……此一词不过偶有所合耳,亦非超绝之作。”倒是谭献在《复堂词话》中对此词颇为赞赏:“春光渐老,诵黄仲则词‘日日登楼,一换一番春色。者似卷如流春日,谁道迟迟?’不禁黯然!初月侵帘,逡巡徐步,遂出南门旷野舒眺;安得拉竹林诸人,作幕天席地之游。”谭献是主张对于词“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的,因此,他主要引此词开头几句,体会其惜春之情,联想到要与古人“把臂入林”……至于对这首词究应如何理解、鉴赏,我们不妨作进一步探讨。

  词题是“春日”,因此断为“惋惜春光迅速流逝之作”(见《金元明清词选》)当然未始不可。但反复吟味,似乎于一般的“惜春”之外,还含有独特的意蕴,不如说是借春色、写小桃,来惜往日、抒爱情的。

  上片开头写春日登楼,目的显然是要观赏春色。正因为是“日日”登临,这才能够观察到、感知到“一换一番”景色。惜春之意,已在其中。“者(这)似卷如流春日,谁道迟迟?”这是反用《诗·豳风·七月》“春日迟迟”,作翻案文章。“似卷如流”是承上句“一换一番”,极言其快——谁说是“迟迟”呢?这就满含伤春之情了。接着具体描写:“一片野风吹草,草背白烟飞。”把江南的春天的田野风光,点染得十分真切、生动,表现新颖、独特。再下来就象是电影的特写镜头转移到“颓墙左侧”的一树小桃。她开了,开得美,开得寂寞,“没个人知”。知道的,只有那“日日登楼”的多情的词人。以上一路写来,景中有情,景中有事,比起一般伤春之作更富艺术魅力。

  下片是写花?是写人?是写春?有点难以分解。也许是见花思人、借花惜春。词人在沉思,在回忆。他抚今追昔,象是幻觉,又象是“意识流”。他“徘徊花下”,这“花”显然就是那株“小桃”;“分明记得”就是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三五年时”,就是十五岁的时候(辛弃疾《粉蝶儿》:“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这里把春比作十五岁的女孩子也是可以的)。那时,她(词人所热恋的一个姑娘)和他(词人)曾一起在花下徘徊。这是“有诗为证”的。词人曾在他的《绮怀》诗中写道:“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三五年时三五夜,可怜杯酒不曾消。”这是他的一次初恋,也是一场不幸的、难忘的爱情悲剧。“是何人、挑将竹泪,粘上空枝?”这是虚写,用象征手法。“竹泪”象征生死不渝的、深沉而痛苦的爱情(李白诗《远别离》:“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空枝”则暗示那小桃开了又谢了。这里不用“泪洒空枝”,而用一个“挑”字,一个“粘”字,极为新警,富有想象力和暗示性,就是说取来一掬千秋不灭的竹上之泪,滴上而且紧贴在那花朵凋零的小桃枝上。足见悲痛之深,相思之永。“何人”是谁?不言自喻。痛苦之极,不禁产生幻觉:低头一看,在那清莹的春池中不是映着——“浸”着她(那小桃,那姑娘,一而二,二而一)憔悴的影儿吗?这种描写,有些近于现代的电影手法,可称新颖、巧妙。最后三句,写春也归了,花也谢了,人也去了,别再勾起无穷无尽的相思了!这是异常沉痛的话,余味极为深长。“此间深处”是水中?是花外?是天上?是人间?可以不必深究。“伊”字指人,也指花,也指春。“莫惹相思”,一本作“莫学相思”,但以“惹”字为好。因为词人的相思之情,正是由登楼览景而被春色惹起的。这样就首尾呼应,一气呵成了。说不要相思,而相思之意倒更是绵绵无绝,感人至深。

  黄景仁词集中有词二百余阕,风格比较多样。有伉爽悲凉的,也有俊秀婉丽的。《丑奴儿慢·春日》近于后一类。卢前借“咽露秋虫,舞风病鹤”这两句形容黄景仁 诗风的话来评论他的“词才”,这还只是一个方面。如若要形容《春日》这一类的词,则似可用他的名句“晚霞一抹影池塘,那有者般颜色作衣裳”,略改说是“晚霞一抹,影照春池”,其词境仿佛似之。

chǒuérmàn··chūn--huángjǐngrén

dēnglóuhuànfānchūnzhěshìjuǎnliúchūnshuídàochíchí

piànfēngchuīcǎocǎobèibáiyānfēi

tuíqiángzuǒxiǎotáofàngleméirénzhī

páihuáihuāxiàfēnmíngsānniánshí

shìrén

tiāojiāngzhúlèiniánshàngkōngzhī

qǐngshìtóuyǐngérqiáocuìjìnchūnchí

jiānshēnchùshìguīxiāng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涧水¹无声绕竹流,竹西²花草弄春柔³
译文:山涧中的流水,静悄悄的,绕着竹林流淌。竹林西畔,那繁花绿草,柔软的枝条在春风中摇晃。
注释:¹涧水:山涧流水。²竹西:竹林西畔。³弄春柔:在春意中摆弄柔美姿态的意思。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茅檐(yán)¹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²
译文:我坐在茅屋檐下,整天看着这明媚的春光;夕阳西下,耳边听不到一声鸟鸣,山中显得格外的静寂幽旷。
注释:¹茅檐:茅屋檐。相对,对着山 。²幽:幽静,幽闲。

  王安石在晚年罢相隐居之后,诗歌创作也发生了变化,政治题材减少了,写湖光山色的小诗多了,壮年时代的豪放雄奇的风格改变了,取而代之的是清空精绝、雅丽低回。这个时期的作品在艺术上则更为成熟了,有一唱三叹之感。

  这是一首饶有风味的小诗。诗人坐在家门口,对着涧水、绿竹、花草,兴趣盎然。不知不觉地,白天过去,夕阳下山,山中十分幽静,连鸟都不叫一声。看似脱去世故,其还是人退而心不退,故作此诗,以表达心中的不平。 在诗人王安石的笔下,一切都是鲜活的,都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涧”是鲜活的,在山间竹林里回环往复,奔腾跳跃,唱着歌,带着笑流向远方;“竹”也是鲜活的,仿佛在你的思维深处亭亭玉立,舞动腰身,款款弄姿,将那婀娜的影子倒影于流水之中;再看那“花草”,正在舞弄柔情。

  然而,在诗人的笔下,一切又都那么幽深静寂,“涧”是幽静的,“竹”是幽静的,“花草”也是幽静的,无声无息,自生自长,随心所欲,享受春天,自我陶醉。人,“茅檐相对坐终日”,整天整日一声不响地在屋檐下对着大山静静的坐着,幽闲、寂寞至极。末句是改用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安石翻过一层,变成“一鸟不鸣山更幽”。对这样的改写,前人多有讥刺,认为一鸟不鸣,山自然更幽,用不着多说,所以王安石这么一改,是点金成铁。王安石的诗与王籍的诗实际上代表了两种修辞手法。王籍是用反衬。山中鸟雀齐鸣,声音扑耳,是因为山里已没有人,成了鸟的世界,鸟才会如此啼鸣,就像欧阳修《醉翁亭记》所说,是“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群鸟乐也”。这样写,寓静于闹,更富有情理韵味,经常被诗家所采用,如杜甫《题张氏隐居》:“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就是用此手法。王安石的诗是直写,从正面渲染静态,显得平淡自然,直截明快。从诗歌的底蕴来说,王籍的诗更耐读一些。

  王安石善于融合前人诗句入诗,有很多成功的例子。这首诗从这一点上来说,改得似乎太不高明,与他的学养不称。从这一反常来考虑,古人常以鼠雀喻谗佞的人攻击别人,王安石推行新法,受到很多人反对,在诗中也许即以“一鸟不鸣”表示自己退居后再也听不到这些攻讦声因此而很高兴。

参考资料:
1、 张鸣 .宋诗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 :164 .
2、 李梦生 .宋诗三百首全解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68-69 .

zhōngshānshì

wángānshí sòngdài 

jiànshuǐshēngràozhúliú zhú西huācǎonòngchūnróu 
máoyánxiāngduìzuòzhōng niǎomíngshāngèngyōu 
宁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无权,大丈夫时乖命蹇。有朝一日天随人愿,赛田文养客三千。
宁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无权,大丈夫时乖命蹇(jiǎn)¹。有朝一日天随人愿,赛田文²养客三千。
译文:宁可少活十年,也不可一日没有权。大丈夫时运不顺,命途多艰。有朝一日如果天随人愿,一定要赛过田文养客三千。
注释:¹时乖命蹇:时运不顺,命运不好。乖,相背;不合。蹇,不顺利。²田文:即孟尝君,战国时齐国贵族,以好客重人才著称,门下食客数千人。

  这首曲子只有短短的三句,以直白的口吻指出:有了权,便有了一切。所谓理想、抱负,实际只系在一个“权”字上。推动权势,凭谁才能再大,也摆脱不了坎坷的处境。而那些无能之辈、势利小人却可以凭借权势得到他们想要的一切。

  “宁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无权”点出主要观点,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和他的生平经历不无关系,作者的前半生的是辉煌显赫,曾经担任东平路行军万户,为元朝抑制豪绅加大中央集权方面颇有政绩,但引起了当地豪绅的不满,导致豪绅进谗言诋毁他以致罢官。命运之神一下子把他抛入深渊,使他在推动权势的痛苦中倍感世态的炎凉、人生的艰辛。

  第“大丈夫时乖命蹇”这种感叹正是作者的这种经历,使他深切地感受到,残酷的现实社会就是如此:有了权,便有了一切。所谓理想、抱负,实际只系在一个“权”字上。推动权势,凭谁才能再大,也摆脱不了坎坷的处境。而那些无能之辈、势利小人却可以凭借权势得到他们想要的一切。

  “有朝一日天随人愿,赛田文养客三千”,是说如果有一天天随人愿,自己一定要赛过田文养门客三千人。表露了作者还对权力的迷恋,依然怀抱壮志,希望能东山再起,实现抱负。

  该曲平白如话,言简意赅,一针见血地道出权利在某些人心目中的地位。既写出了作者的人生体验,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强权社会的愤怒谴责,对命运、对现实的不屈服的精神。在艺术上则采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和反语的修辞手法。

参考资料:
1、 任中敏,卢前.《元曲三百首注评 》 :凤凰出版社,2015:29页

tiānjìngshā··níngshǎohuóshínián--yánzhōng

níngshǎohuóshíniánxiūquánzhàngshíguāimìngjiǎnyǒucháotiānsuírényuànsàitiánwényǎngsānqiān

哀时命之不及古人兮,夫何予生之不遘时!
哀时命之不及古人兮,夫何予生之不遘(gòu)¹时!
译文:哀叹我的命运不如古人啊,为什么唯独我生不逢时。
注释:¹遘:遭遇。
往者不可扳援兮,俫者不可与期。
往者不可扳(pān)¹援兮,来²者不可与期。
译文:往古的圣主追随不及啊,后世的明君也难以遇合共世。
注释:¹扳:同“攀”。²来:一本作“俫”。
志憾恨而不逞兮,杼中情而属诗。
志憾恨而不逞¹兮,杼中情而属诗。
译文:心里怨恨不痛快啊,抒发我的情怀秉笔赋诗。
注释:¹逞:称心。
夜炯炯而不寐兮,怀隐忧而历兹。
夜炯(jiǒng)¹炯而不寐兮,怀隐忧而历兹。
译文:漫漫长夜瞪着两眼不能入睡啊,满怀忧伤经年累月直至今日。
注释:¹炯:明亮。
心郁郁而无告兮,众孰可与深谋!
心郁郁而无告兮,众孰可与深谋!
译文:心情郁闷无人可以诉说啊,众皆谄谀可与谁倾吐心中事?
欿愁悴而委惰兮,老冉冉而逮之。
欿(kǎn)¹愁悴(cuì)²而委惰³兮,老冉冉而逮之。
译文:愁苦憔悴心灰意倦啊,时光荏苒不觉老之将至。
注释:¹欿:愁苦的样子。²悴:忧伤。³委惰:懈倦,精神沮丧。
居处愁以隐约兮,志沈抑而不扬。
居处愁以隐约¹兮,志沉抑而不扬。
译文:处境愁苦隐居山林啊,精神压抑不能振发高扬。
注释:¹隐约:穷困的意思。
道壅塞而不通兮,江河广而无梁。
道壅(yōng)¹(sè)而不通兮,江河广而无梁。
译文:道路阻塞不能通行啊,江河广阔没有桥梁。
注释:¹壅:堵塞。
愿至昆仑之悬圃兮,采锺山之玉英。
愿至昆仑之悬圃兮,采锺(zhōng)¹之玉英。
译文:我想登上昆仑山的悬圃啊,采摘钟山玉花做干粮。
注释:¹锺山:神话中的山名。
揽瑶木之橝枝兮,望阆风之板桐。
揽瑶木之橝(tán)¹枝兮,望阆(làng)²之板桐³
译文:手持玉树的长枝条啊,又向阆风、板桐眺望。
注释:¹橝:通”覃“,长。²阆风: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³板桐:神话中的山名。
弱水汨其为难兮,路中断而不通。
弱水汩(mì)¹其为难兮,路中断而不通。
译文:弱水急流难涉渡啊,道路中断不通畅。
注释:¹汨:水流急。
势不能凌波以径度兮,又无羽翼而高翔。
势不能凌波以径度兮,又无羽翼而高翔。
译文:我不能脚踏波涛径直渡过河啊,又身无双翼展翅高翔。
然隐悯而不达兮,独徙倚而彷徉。
然隐悯(mǐn)而不达兮,独徙倚而彷(páng)(yáng)¹
译文:隐居山林自伤志不达啊,只有独自徘徊独彷徨。
注释:¹彷徉:周游;遨游。
怅惝罔以永思兮,心纡轸而增伤。
怅惝罔(wǎng)¹以永思兮,心纡(yū)(zhěn)²而增伤。
译文:思念不止心惆怅啊,心如刀绞倍增忧伤。
注释:¹罔:失意。²纡轸:隐曲,悲痛。
倚踌躇以淹留兮,日饥馑而绝粮。
倚踌(chóu)(chú)¹以淹留兮,日饥馑(jǐn)²而绝粮。
译文:犹豫徘徊久留这里啊,天天缺菜又断粮。
注释:¹踌躇:犹豫不决。²馑:荒年。
廓抱景而独倚兮,超永思乎故乡。
廓抱景¹而独倚兮,超永思乎故乡。
译文:我孤独无依形影相吊啊,情思绵绵长思我的故乡。
注释:¹抱景:面对山景。
廓落寂而无友兮,谁可与玩此遗芳?
廓落¹寂而无友兮,谁可与玩此遗芳?
译文:空阔冷落寂寞无知音啊,谁能与我把这香花玩赏?
注释:¹落:空旷,空寂。
白日晼晚其将入兮,哀余寿之弗将。
白日晼(wǎn)¹其將入兮,哀余寿之弗将。
译文:太阳西下渐渐沉没啊,哀叹我的寿命也不久长。
注释:¹晼晚:日将暮,迟暮。
车既弊而马罢兮,蹇邅徊而不能行。
车既弊而马罢兮,蹇(jiǎn)¹(zhān)(huái)²而不能行。
译文:我的车已破败马也疲惫啊,徘徊停滞不能再向前方。
注释:¹蹇:语助词。²邅徊:艰行不进貌。
身既不容於浊世兮,不知进退之宜当。
身既不容于浊世兮,不知进退之宜当。
译文:我既不被污浊社会所容啊,不知进还是退哪样适当。
冠崔嵬而切云兮,剑淋离而从横。
冠崔嵬而切云兮,剑淋离而从横。
译文:我戴着高高的切云冠啊,腰佩长长的宝剑左右摆荡。
衣摄叶以储与兮,左袪挂於榑桑。
衣摄叶以储与兮,左袪挂于榑(fú)¹
译文:衣服宽大不得舒展啊,左边衣袖挂在扶桑树上。
注释:¹榑桑:扶桑。
右衽拂於不周兮,六合不足以肆行。
右衽(rèn)¹拂于不周兮,六合不足以肆行。
译文:右边衣襟又擦拂着不周山啊,天地四方不夠我任意来往。
注释:¹衽:衣襟。
上同凿枘於伏戏兮,下合矩矱於虞唐。
上同凿¹(ruì)²于伏戏兮,下合矩矱(yuē)³于虞唐。
译文:上与伏羲的法度相合啊,下与尧舜的规矩一样。
注释:¹凿:榫眼。²枘:榫头。³矩矱:规矩法度。
愿尊节而式高兮,志犹卑夫禹汤。
原尊节而式高兮,志犹卑夫禹汤。
译文:我愿把高尚节操作为榜样啊,心里还真瞧不起夏禹商汤。
虽知困其不改操兮,终不以邪枉害方。
虽知困其不改操兮,终不以邪枉害方。
译文:我虽知会贫困可也不能变节啊,终不能用邪恶行为損害品行的端方。
世并举而好朋兮,一斗斛而相量。
世并举而好朋兮,壹斗斛(hú)¹而相量。
译文:世人喜欢互相吹捧成群结党啊。把好坏善恶一样看待同样衡量。
注释:¹斛:旧量器名。
众比周以肩迫兮,贤者远而隐藏。
众比周以肩迫兮,贤者远而隐藏。
译文:众小人互相勾结亲密并肩啊,贤人志士隐身避世潜藏。
为凤皇作鹑笼兮,虽翕翅其不容。
为凤皇作鹑笼兮,虽翕(xī)¹翅其不容。
译文:给凤凰做一只鹌鹑竹笼啊,既使紧拢翅膀也难以容身。
注释:¹翕:合,聚。
灵皇其不寤知兮,焉陈词而效忠。
灵皇其不寤(wù)¹知兮,焉陈词而效忠。
译文:君子昏愦而不觉悟啊,向谁陈诉进献我的一片忠心。
注释:¹寤:睡醒。
俗嫉妒而蔽贤兮,孰知余之从容?
俗嫉妒而蔽贤兮,孰知余之从容?
译文:世俗是那样嫉贤妒能啊,谁又了解我举止从容有分寸?
愿舒志而抽冯兮,庸讵知其吉凶?
愿舒志而抽冯兮,庸讵(jù)¹知其吉凶?
译文:我要倾诉心志发泄愤懑啊,哪管它后果是吉还是凶!
注释:¹讵:岂,怎。
璋珪杂於甑窐兮,陇廉与孟娵同宫。
璋珪(guī)¹杂于甑(zèng)(wā)²兮,陇廉³与孟娵(jū)同宫。
译文:宝玉和瓦器混杂一处啊,丑妇与美女同住一室中。
注释:¹璋珪:玉制的礼器。²甑窐:陶制烹饪器,泛指粗陋的瓦器。³陇廉:古代丑妇名。⁴孟娵:古代美女名。
举世以为恒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举世以为恒(héng)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译文:全世界都认为这是常理啊,我当然就要愁苦潦倒终生。
幽独转而不寐兮,惟烦懑而盈匈。
幽独转而不寐兮,惟烦懑(mèn)¹而盈匈。
译文:夜里辗转反侧不能入睡啊,只有烦闷愤懑郁结满胸。
注释:¹懑:烦闷。
魂眇眇而驰骋兮,心烦冤之忡忡。
魂眇(miǎo)(miǎo)¹而驰骋兮,心烦冤之忡(chōng)(chōng)²
译文:魂灵悠悠到处飘荡啊,心里烦冤优心忡忡。
注释:¹眇眇:微末。²忡忡:忧愁烦闷的样子。
志欿憾而不憺兮,路幽昧而甚难。
志欿憾而不憺(dàn)¹兮,路幽昧而甚难。
译文:心怀愁恨心不宁啊,路途黑暗艰险难行。
注释:¹憺:安稳,泰然。
块独守此曲隅兮,然欿切而永叹。
塊独守此曲隅(yú)兮,然欿(kǎn)切而永叹。
译文:我孑然独处深山沟啊,心中悲切长叹声声。
愁修夜而宛转兮,气涫沸其若波。
愁修夜而宛转兮,气涫(guàn)¹沸其若波。
译文:愁苦啊,长夜难眠愁思宛转啊,心潮起伏就像那水沸浪涌。
注释:¹涫:沸腾。
握剞劂而不用兮,操规矩而无所施。
握剞(jī)(jué)¹而不用兮,操规矩而无所施。
译文:手握刻刀而不能雕镂啊,手拿规尺而无处使用。
注释:¹剞劂:刻镂的刀具。
骋骐骥於中庭兮,焉能极夫远道?
骋骐(qí)(jì)¹于中庭兮,焉能极夫远道?
译文:千里骏马在庭院里奔驰啊,又怎能把万里行程跑完?
注释:¹骐骥:千里马。
置援槛狖於棂兮,夫何以责其捷巧?
置援狖(yòu)¹于棂(líng)²槛兮,夫何以责其捷巧?
译文:猴子关在笼子里啊,又怎能责怪它只是敏捷灵便?
注释:¹狖:古书上说的一种猴。²棂:旧式房屋的窗格。
驷跛鳖而上山兮,吾固知其不能升。
驷跛(bǒ)(biē)¹而上山兮,吾固知其不能陞。
译文:驾着跛脚的海鳖上山啊,我本来就知道不能成功。
注释:¹跛鳖:瘸腿的甲鱼。
释管晏而任臧获兮,何权衡之能称?
释管晏而任臧获兮,何权衡之能称?
译文:废弃管仲晏婴而任用卑贱啊,又怎能担负起治国的大政?
箟簬杂於黀蒸兮,机蓬矢以射革。
(jùn)(lù)¹杂于黀(zōu)²蒸兮,机蓬矢以射革。
译文:竹箭混在麻秸中不识真货啊,蓬蒿做箭难把犀皮射通。
注释:¹箟簬:竹名。细而长,无节,可为矢。²黀:麻秆。
负檐荷以丈尺兮,欲伸要而不可得。
负檐荷以丈尺兮,欲伸要而不可得。
译文:在丈尺间背负肩挑啊,想要伸一伸腰也不可能。
外迫胁於机臂兮,上牵联於矰隿。
外迫胁于机臂兮,上牵联于矰(zēng)¹(yì)²
译文:我既怕被强弩硬弓所伤啊,又担心被系着丝绳的短箭射中。
注释:¹矰:丝绳系住用来射飞鸟的短箭。²隿:同“弋”,用绳系在箭上射。
肩倾侧而不容兮,固陿腹而不得息。
肩倾侧而不容兮,固陿(xiá)¹而不得息。
译文:侧肩倾身而不见容啊,本来缩紧肚子呼吸就难暢通。
注释:¹陿腹:收腹。
务光自投於深渊兮,不获世之尘垢。
务光自投于深渊兮,不获世之尘垢。
译文:务光自投深渊而死啊,免去浊世的玷污。
孰魁摧之可久兮,愿退身而穷处。
孰魁摧之可久兮,愿退身而穷处。
译文:谁能长期忍受摧残啊,我宁愿退身去隐居。
凿山楹而为室兮,下被衣於水渚。
凿山楹(yíng)¹而为室兮,下被衣于水渚。
译文:凿石柱营造小屋啊,沙渚水边浣洗衣服。
注释:¹楹:厅堂前部的柱子。
雾露濛濛其晨降兮,云依斐而承宇。
雾露濛濛其晨降兮,云依斐而承宇。
译文:清晨山雾弥漫露濛濛啊,袅袅白云萦绕屋宇。
虹霓纷其朝霞兮,夕淫淫而淋雨。
虹霓纷其朝霞兮,夕淫淫而淋雨。
译文:彩虹绚丽朝霞满天啊,傍晚又下起绵绵细雨。
怊茫茫而无归兮,怅远望此旷野。
(chāo)¹茫茫而无归兮,怅远望此旷野。
译文:愁思茫茫无处投奔啊,放眼望去只见一片旷野无际。
注释:¹怊:悲,怅。
下垂钓於溪谷兮,上要求於仙者。
下垂钓于溪谷兮,上要求于仙者。
译文:下临溪谷水边垂钓啊,上邀仙人同游共戏。
与赤松而结友兮,比王侨而为耦。
与赤松而结友兮,比王侨而为耦(ǒu)¹
译文:与赤松结为友啊,和王乔成伴侣。
注释:¹耦:两个人在一起耕地。
使枭扬先导兮,白虎为之前后。
使枭杨先导兮,白虎为之前後。
译文:让枭杨前面为我开路啊,令白虎奔走前后做卫护。
浮云雾而入冥兮,骑白鹿而容与。
浮云雾而入冥兮,骑白鹿而容与。
译文:乘云驾雾我遨游高空啊,骑上白鹿自在逍遥无忧无虑。
魂眐眐以寄独兮,汨徂往而不归。
魂眐(zhēng)(zhēng)¹以寄独兮,汨徂(cú)²往而不归。
译文:灵魂独自飞行寄居在高空啊,就像急流一泻而去永不回头。
注释:¹眐眐:独行的样子。²徂:往。
处卓卓而日远兮,志浩荡而伤怀。
处卓卓而日远兮,志浩荡而伤怀。
译文:身处高空离家一天天高远啊,我止不住心情激荡满怀忧愁。
鸾凤翔於苍云兮,故矰缴而不能加。
鸾凤翔于苍云兮,故矰缴¹而不能加。
译文:鸾鸟高高飞翔在云端啊,长箭短矢不能射身上。
注释:¹矰缴:系有丝绳、弋射飞鸟的短箭。
蛟龙潜於旋渊兮,身不挂於罔罗。
蛟龙潜于旋渊兮,身不挂于罔罗。
译文:蛟龙深深潜藏在旋渊啊,远祸全身不会入罗网。
知贪饵而近死兮,不如下游乎清波。
知贪饵而近死兮,不如下游乎清波。
译文:深知贪饵必遭杀身之祸啊,不如深深潜藏在清波。
宁幽隐以远祸兮,孰侵辱之可为。
宁幽隐以远祸兮,孰侵辱之可为。
译文:我宁愿隐居远离灾祸啊,谁能夠再伤害侮辱我?
子胥死而成义兮,屈原沈於汨罗。
子胥¹死而成义兮,屈原沉于汨罗。
译文:伍子胥以死成就大义啊,屈原为理想自沉汨罗。
注释:¹子胥:即伍子胥。
虽体解其不变兮,岂忠信之可化。
虽体解其不变兮,岂忠信之可化。
译文:既使粉身碎骨也不动摇啊,岂能把忠信改变拋却。
志怦怦而内直兮,履绳墨而不颇。
志怦怦而内直兮,履绳墨而不颇。
译文:我内心忠诚正直耿介啊,遵循法度从不偏颇。
执权衡而无私兮,称轻重而不差。
执权衡而无私兮,称轻重而不差。
译文:为人行事大公无私啊,称轻量重分毫不错。
摡尘垢之枉攘兮,除秽累而反真。
(gài)¹尘垢之枉攘兮,除秽累而反真。
译文:清洗掉乱糟糟的污垢啊,除却污秽赘疣回复真性。
注释:¹摡:同“溉”,洗涤。
形体白而质素兮,中皎洁而淑清。
形体白而质素兮,中皎洁而淑清。
译文:形体清白本质纯真啊,內心纯洁品德方正。
时厌饫而不用兮,且隐伏而远身。
时厌饫(yù)¹而不用兮,且隐伏而远身。
译文:被世厌弃不为所用啊,姑且退身远逝隐伏山林。
注释:¹厌饫:吃饱,吃腻。
聊窜端而匿迹兮,嗼寂默而无声。
聊窜端而匿迹兮,嗼(mò)¹寂默而无声。
译文:逃头匿足窜伏自藏啊,自甘寂寞缄口无声。
注释:¹嗼:寂静。
独便悁而烦毒兮,焉发愤而纾情。
独便悁(yuān)¹而烦毒兮,焉发愤而筊抒。
译文:孤独忧愁心里烦闷怨恨啊,怎能发泄愤懑抒忧情?
注释:¹便悁:忿恨。
时暧暧其将罢兮,遂闷叹而无名。
时暧(ài)¹其将罢兮,遂闷叹而无名。
译文:天色昏暗时间已晚啊,心中郁闷哀叹无美名。
注释:¹暧暧:昏暗不明的样子。
伯夷死於首阳兮,卒夭隐而不荣。
伯夷死于首阳兮,卒夭隐而不荣。
译文:伯夷守节饿死首阳山啊,终于默默而死无显无荣。
太公不遇文王兮,身至死而不得逞。
太公¹不遇文王兮,身至死而不得逞。
译文:太公吕望如果不遇周文王啊,一生到死也不会功就名成。
注释:¹太公:即姜子牙。
怀瑶象而佩琼兮,愿陈列而无正。
怀瑶象而佩琼兮,愿陈列而无正。
译文:我有美玉般的品德和才能啊,我愿进献忠心却无人作证。
生天墬之若过兮,忽烂漫而无成。
生天墬(dì)¹之若过兮,忽烂漫而无成。
译文:我生天地之间如过客啊,匆匆而过一事无成。
注释:¹墬:古同“地”。
邪气袭余之形体兮,疾憯怛而萌生。
邪气袭余之形体兮,疾憯(cǎn)(dá)¹而萌生。
译文:邪气不断侵袭我的身体啊,使我忧伤痛苦百病丛生。
注释:¹憯怛:忧伤,悲痛,伤痛。
愿一见阳春之白日兮,恐不终乎永年。
原壹见阳春之白日兮,恐不终乎永年。
译文:我渴望一见阳春的骄阳啊,但又怕命短不能享尽天年寿命。

  《哀时命》是汉朝时被压抑、被排斥的正直知识分子的自哀之作。赋以屈原一生遭遇为主线,自哀像屈原一样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强烈而真挚地表达了当时很多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所共有的内心苦闷和抗争,也表现了这些知识分子对人生道路的迷茫。全文篇幅短小精悍,感情真挚,纯属骚体,保持了汉代早期骚体赋所具有的特点,是咏屈赋中的佳品。

  全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说明所谓“哀时命”,即是哀叹时势与命运。世俗不能容纳我,我也不堪忍受这浊世,作者悲叹自己的命运不及古人,怨恨自己生不逢时。所以他希望远走高飞,去到昆仑山上的悬圃,再去钟山上采摘玉英。然而,走得再远,也抹不去自己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第二段描绘出作者的精神仍肆意游荡在天地之间,他想效法伏羲、唐虞、大禹及商汤,虽知困顿也不改变操守兮,终不因邪恶妨碍方正。如今世俗之人都在结党营私、勾肩搭背,而且想将斗与斛混为一体,贤者只好远离而隐藏。他希望向君王当面陈词而效忠,可惜楚王灵修不觉悟。以后怎么走,走向哪里?道路不明而甚是艰难。

  第三段作者描述自己心中的愁苦,他怨恨世人手握刻刀而不会使用,操持规矩而不能画出方圆。让骏马在庭院中奔跑,怎么能够彰显出它的能力。将猿猴放进囚车牢笼,又怎么能够看到它的灵巧?所以他还是寄希望于仙人,飘飘荡荡悠游于世外,不再为世俗之事烦恼。

  第四段作者反思:鸾凤翱翔于云层,所以弓箭也不能施加于它。蛟龙潜藏于深旋之渊,身体也不能挂上网罗。知晓贪食香饵而接近死亡,不如向下游动于清波。说明作者认识到,只有远离这浊世,才能远离祸端,所以他想要幽静隐居,甚至于想要扔掉这个臭皮囊,回归到沉寂安静而无生命的状况。

  从全文来看,作者于文中提及“时暧暧其将罢兮,遂闷叹而无名”,表达了作者感怀时光渐渐离去,但是自己却默默无名之意。此种心志反映了古时文人期待国君选贤与能,能一举发挥自己的长才,实现人生的志愿。因此和屈原的忠贞爱国的心志有所不同。庄忌此作是在哀伤自己虽然耿直清白。 但是却生不逢时,颠沛流离,一直沉于下僚,不过寄贵族篱下作清客,无由施展才智,以致“老冉冉而逮之 ,白白虚度时光”的人生际遇。因此,他对当时社会美丑不辨、贤愚不分的不正常、不健康、不合理的现实深感不满,故而强烈而真挚地表达了当时很多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所共有的内心苦闷和抗争。这样的内容题材又是汉初骚体赋最适于表现的,所以《哀时命》大体上完全模拟《离骚》的形式,尽管在艺术上没有多少创新的意向,缺少创造性,然而在内心情感的宣泄上毕竟较真切、沉实,非一般无病呻吟者所能比。

参考资料:
1、 黄寿祺 梅桐生.楚辞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229-237
2、 王承略 李笑岩 译注.楚辞.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4:240-249
3、 郑 文.《楚辞·哀时命》试论.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4):12-17
二秋叶神媛,七夕望仙妃。
二秋叶¹神媛(yuàn)²,七夕望仙妃。
译文:初秋时分携带者美丽侍妓,七月七的晚上盼望得到仙女的巧技。
注释:¹叶:世,时期。²神媛:仙女。
影照河阳妓,色丽平津闱。
影照河阳妓,色丽平津闱。
译文:河阳美女的身影在舞动,平津产的帷幕也色彩靓丽起来。
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
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
译文:似乎鹊桥从银河里浮现出来,龙车在九霄之外飞奔。
露泫低珠佩,云移荐锦衣。
露泫低珠佩,云移荐(jiàn)¹锦衣。
译文:因为露水打湿,佩饰显得低垂,云彩漂移,象是进献锦绣衣物。
注释:¹荐:进献,祭献。
更深黄月落,夜久靥星稀。
更深黄月落,夜久靥(yè)¹星稀。
译文:夜渐渐深了,黄色的月亮落了下去,面对的星星也稀稀拉拉地。
注释:¹靥:星光渐微渐隐的样子。
空接灵台下,方恧辨支机。
空接灵台下,方恧(nǜ)¹辨支机。
译文:空对着的灵台三星,正惭愧分辨不出那个是支机女(即织女星)。
注释:¹恧:惭愧。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