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子方忧畏,津亭更寂寥。
乱云藏野寺,积雪覆溪桥。
米润还难买,酤迟转不饶。
梅花有何故,冷笑背寒条。
客子方忧畏,津亭更寂寥。
乱云藏野寺,积雪覆溪桥。
米润还难买,酤迟转不饶。
梅花有何故,冷笑背寒条。
郑刚中

郑刚中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 531篇诗文

猜您喜欢
月高楼外柳花明,单衣怯露零。小桥灯影落残星,寒烟蘸水萍。
月高楼外柳花明,单衣怯露零¹。小桥灯影落残星,寒烟蘸(zhàn)水萍²
译文:月亮高悬在楼外的天空,皎洁的月光将杨柳、花草照得鲜明。衣裳单薄,耐不住夜晚的寒冷。小桥上闪烁的灯影陪伴着落入水中的星星,冷冷的烟雾笼罩着河中的浮萍。
注释:¹单衣怯露零:指衣裳单薄,耐不住夜晚的寒冷。²寒烟蘸水萍:水中的浮萍浸没在夜晚寒冷的烟雾中。
歌袖窄,舞环轻,梨花梦满城。落红啼鸟两无情,春愁添晓酲。
歌袖窄,舞环¹轻,梨花梦满城。落红啼鸟两无情,春愁添晓酲(chéng)²
译文:歌女窄窄的袖口将飘带一圈圈轻盈地舞动,梨花飘落纷飞梦幻般地洒满全城。花落凋零与杜鹃啼鸣这两样最是无情,它们出现就预示着春天踏上了归程,春天的愁绪都添注进清晨的酒醉之中。
注释:¹舞环:指歌女歌舞时所佩玉环。²春愁添晓酲:一春的忧愁还要添上清晨醉酒的苦痛。酲,病酒。
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一坩鲊饷母。母曰:“此何来?”使者曰:“官府所有。”母封酢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惟不益,乃增吾忧也。”
陶公¹(shào)²³鱼梁吏(lì),尝以一坩(gān)(zhǎ)饷母。母曰:“此何来?”使者曰:“官府所有。”母封酢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惟不益,乃¹⁰增吾忧也¹¹。”
译文:陶公年纪轻时担任负责河道和渔业的官吏。(他)曾经把一陶罐腌鱼赠送给母亲。他的母亲说:“这是从哪里来的?”坩者说:“是官府所拥有的。”母亲将腌鱼封好并且回信,责备陶侃说:“你身为官吏,把公物赠送给我,这样做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忧愁啊!”
注释:¹陶公:对陶侃的尊称。陶侃,字士行,晋浔阳人,陶渊明的曾祖。²少时:年轻的时候。这里不读shao(第三声),因为这里不是一会儿的意思,这里读shào。³作:担任,任职。⁴鱼梁吏:主管河道渔业的官吏。鱼梁,一种捕鱼的设施,用土石横截水流,留一缺口,让鱼随水流入竹篓一类器具中。⁵尝:曾经。⁶坩鲊:坩,盛物的陶器。鲊,经过加工的鱼类食品,如腌鱼、糟鱼之类。⁷反书:回信。⁸官物:公物。⁹见饷:赠送我。见:表示他人的行为涉及自己。饷:以食物送人。¹⁰非惟……,乃……:不仅……而且…… (文言文固定句式)。乃:却,反而。¹¹也:语气助词,无实际意义。

táo

liúqìng nánběicháo 

    táogōngshàoshízuòliáng chánggānzhǎxiǎng yuē  lái  shǐ使zhěyuē  guānsuǒyǒu  fēngzuòshǐ使fǎnshū kǎnyuē  wéi guānjiànxiǎng fēiwéi nǎizēngyōu  
日昃鸣珂动,花连绣户春。
月昃(zè)¹鸣珂²动,花连绣户春。
译文:月已西斜,归来的马车上的玉佩叮当作响,春情萌动,好像华美门户中盛开的花朵。
注释:¹月昃:月亮西斜。谓天将亮。²鸣珂:显贵者所乘的马以玉为饰,行则作响,因名。
盘龙玉台镜,唯待画眉人。
盘龙玉台¹镜,唯待画眉人。
译文:打开梳妆台上的盘龙玉台镜,等待良人为我为我画眉。
注释:¹玉台:玉饰的镜台;镜台的美称。

cháolái--wángchānglíng

yuèmíngdònghuāliánxiùchūn

pánlóngtáijìngwéidàihuàméirén

有杕之杜,生于道左。彼君子兮,噬肯适我?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噬杕(dì)¹之杜²,生于道左³。彼君子兮,噬(shì)肯适我?中心好之,曷(yìn)(sì)之?
译文:那棵杜梨真孤独,长在路左偏僻处。那君子啊有风度,可愿屈就来访吾?爱贤盼友欲倾诉,何不请来喝一壶?
注释:¹杕:树木孤生独特貌。²杜:杜梨,又名棠梨。³道左:道路左边,古人以东为左。⁴噬:发语词。一说何,曷。⁵适:到,往。⁶曷:同“盍”,何不。⁷饮食:喝酒吃饭。一说满足情爱之欲。
有杕之杜,生于道周。彼君子兮,噬肯来游?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噬杕之杜,生于道周¹。彼君子兮,噬肯来游²?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译文:那棵杜梨真孤独,长在路右偏僻处。那君子啊有风度,可愿屈就来看吾?爱贤盼友欲倾诉,何不请来喝一壶?
注释:¹周:右的假借。²游:来看。

  关于此篇诗旨,历来噬多种看法:一、刺晋武公说(《毛诗序》等),二、好贤说(朱熹《诗集传》、何楷《诗经世本古义》等),三、迎宾短歌说(高亨《诗经今注》),四、思念征夫说(蓝菊荪《诗经国风今译》等),五、流浪乞食说(陈子展《国风选译》等),六、情歌说(程俊英《诗经译注》等),七、孤独盼友说(朱守亮《诗经评释》等)。

  以上几说,当以孤独盼友说贴近诗旨。

  古往今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不可缺少的。此诗就是描写一个孤独者切盼友人来访,共饮谈心,以解孤独寂寞之苦。

  人类都噬一种“共生欲望”,而这种“共生欲望”又是以人们的相互帮助、彼此交流为基础的。一旦得不到满足或噬所缺憾时,就会产生孤独感。当“共生欲望”得以满足时,孤独感也就随之消除。看来,诗中的“我”,似乎已经意识到自己与外界隔了一堵“墙”,失去了和朋友的交往,深感孤独,为了摆脱这种孤独感,获得精神上的慰藉或寄托,他力图改变与世隔绝的处境,渴望噬良友来访,彼此建立友谊,交流感情。

  全诗以“我”的心理活动为主线,以期待的眼光,诚挚的态度,殷勤款待的方式,频频召唤“君子”来访做客。“我”从自己强烈的寻友愿望出发,步步设想双方的心态和行为。“我”对“君子”“中心好之”,然而他“噬肯适我”、“噬肯来游”吗?只恐“求之不得”的心理活动跃然纸上。“肯’字落笔妙,心冀其来,然未敢期其中心肯之而必来也。”(朱守亮《诗经评释》)从全诗看,“中心好之”是关键句子,不可轻易读过。“我”对“君子”噬好感,切盼与之交往,但用何种方法进行呢?思之再三,何不请“君子”来家做客,端上美酒佳肴,殷勤待之。借此机会,一则表明自己好客的诚意,二则可以交流情感,加深友谊。或许这就是此诗两章末句均用“曷饮食之”的用意所在。再细细玩味,“曷”字似噬“画外之音”——试探的心理;或如牛运震所说:“‘曷’字噬欲言不尽之妙也。”(《诗志》)

  至于“我”的盼友愿望是否实现,诗中没噬交代,这里姑且不论。不过噬一点则是可以肯定的,即原先“我”的孤独感,通过诗歌已噬所宣泄,得到一定缓解。

  读完这首短诗,眼前呈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荒野古道旁,立着一株孤零零的杜梨树,盼友者站在那里翘首苦盼“君子”来访的神态,殷勤款待“君子”时的情景,历历在目。(此为“我”的想像)

  此诗章法结构带噬民歌反覆咏唱的特点。各章的句数、字数相同。要说噬变化,仅在第二章的二、四句末换了三个字,即第一章的“左”改为“周”,“适我’’改为“来游”。换字又与换韵噬关,第一章的“左”与“我”隔句押韵,第二章的“周”与“游”隔句押韵。

参考资料:
1、 《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235-236页

yǒuzhī

shījīng·guófēng·tángfēng xiānqín 

yǒuzhī shēngdàozuǒ jūn shìkěnshì zhōngxīnhàozhī yìnshízhī 

yǒuzhī shēngdàozhōu jūn shìkěnláiyóu zhōngxīnhàozhī yìnshízhī 

多病休文都瘦损,不堪金带垂腰。望湖楼上暗香飘。和风春弄袖,明月夜闻箫。
多病休文¹都瘦损,不堪金带²垂腰。望湖楼上暗香³飘。和风春弄袖,明月夜闻箫。
译文:休文体弱多病身体虚弱,连垂腰的金带都不堪佩系了。望湖楼上正飘散着花香,春天和煦微风吹拂着衣袖,眼望着皓月当空,耳听着悠扬箫声。
注释:¹休文:即梁朝文学家沈约,字休文,体弱多病。²金带:高官服饰。³暗香:此处泛指花香。⁴弄:玩弄,引申为戏耍。
酒醒梦回清漏永,隐床无限更潮。佳人不见董娇饶。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怜宵。
酒醒梦回清漏¹²,隐床³无限更潮。佳人不见董娇饶(ráo)。徘(pái)(huái)花上月,空度可怜宵。
译文:酒醉睡去,又从梦中惊醒,正听见漏壶的长流滴水发出清脆而单调的声响,倚在床上似乎感到了无比潮湿。身边的侍酒美人不见了,内心的空虚好像花上的月亮,正在天际空自徘徊,自己竟是空度良宵。
注释:¹清漏: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又名“漏壶”、“漏刻”。²永:长。³隐床:倚床。⁴潮:微湿,发潮。⁵董娇饶:“饶”,一作“娆”。“饶”,通“娆”。这里指佳人美女。

  上片写词人刚刚病愈,身体尚瘦损虚弱,夜晚登上望湖楼。“多病休文都瘦损,不堪金带垂腰。”因为梁朝文学家沈约体弱多病,这里词人以休文自比,说自己已衰弱到连垂腰的金带都不堪佩系了。金带是指翰林学士服饰,故此时词人正穿着官服登楼,其腰间佩系着金带服饰。这两句埋下后面心境变化的依据。“望湖楼上暗香飘。和风春弄袖,明月夜闻箫。”这是词人在楼上所见所闻,词人大病初愈登高望远,顿感浑身轻快惬意,精神为之抖擞。

  下片则转入了心绪孤寂的抒发。“酒醒梦回清漏永,隐床无限更潮。”这两句写词人在望湖楼上与友人同僚对月畅饮,酒醒梦回,听见漏壶的声响,感到床上潮湿。其实,漏壶滴水,与卧床潮湿并无干系,这是一种艺术通感描写,听觉与感觉的相互贯通,却真实而生动地透露出词人此时此地的心绪顿然不适。于是,词人一阵孤寂感霎时涌上心头:“佳人不见董娇饶,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怜宵。”“可怜宵”,指可爱、可惜的夜宵。词章显示出词人此时的虚度光阴的哀怨心境,词人似乎感到心绪不定,前途未卜,而与词首的“多病瘦损”处境相互关含。结尾三句,实推衍出词人这位孤寂老人,正在人生旅途上疲惫衰弱地行进着。故词中的“徘徊”、“空度”,应是全词的词眼。

  全词的妙处在于含蓄蕴藉、藏锋不露,给人以种种联想的启迪。词中的花丛暗香、和煦春风、皓月当空、箫声悠扬,组合成一幅清丽的春夜图。如此美景,引发出词人虚度光阴的感叹。词人的仕途坎坷、环境乖赛、人事艰险、国事日非等种种心理悲哀,正仍在脑海中索绕。这些心理悲哀,词人并没有正面标出,却通过“酒醒梦回清漏永、隐床无限更潮”及“佳人不见董娇饶,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怜宵”等空寂画面委婉透出,艺术手法高超。

参考资料:
1、 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饶晓明.历代名家词新释辑评丛书苏轼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1月:1013-1016

línjiāngxiān··dēngwànglóuzèngxiàngzhǎngguān--shì

duōbìngxiūwéndōushòusǔnkānjīndàichuíyāowànglóushàngànxiāngpiāofēngchūnnòngxiùmíngyuèwénxiāo

jiǔxǐngmènghuíqīnglòuyǒngyǐnchuángxiàngèngcháojiārénjiàndǒngjiāoráopáihuáihuāshàngyuèkōngliánxiāo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