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影山光浸晓寒,空庭人马报平安。
梦回非想天中界,身是无怀国裹官。
桑葚青红鸠澒洞,麦花开落雉蹒跚。
好班嘉定中兴诏,尽与蓬婆滴博看。
溪影山光浸晓寒,空庭人马报平安。
梦回非想天中界,身是无怀国裹官。
桑葚青红鸠澒洞,麦花开落雉蹒跚。
好班嘉定中兴诏,尽与蓬婆滴博看。
洪咨夔

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 984篇诗文

猜您喜欢
日落沧江晚,停桡问土风。
日落沧(cāng)¹晚,停桡(ráo)问土风²
译文:夕阳隐没苍茫的江水,天色已晚,停船探问当地乡俗土风。
注释:¹沧江:泛指江水。²土风:乡土歌谣或乐曲。
城临巴子国,台没汉王宫。
城临巴子国¹,台没汉王宫²
译文:城楼面临着古代的子爵巴国,高台乃是那湮没的蜀汉王宫。
注释:¹巴子国:古国名。²汉王宫:指永安宫,蜀汉先主刘备卒于此。
荒服仍周甸,深山尚禹功。
荒服仍周甸(diàn)¹,深山尚禹(yǔ)²
译文:这荒远地区仍属周朝的领域,深山里至今推崇大禹的丰功。
注释:¹周甸:周朝甸服之国,意指周朝的领域。²禹功:指夏禹治水的功绩。
岩悬青壁断,地险碧流通。
岩悬青壁¹断,地险碧流通。
译文:山岩陡峭好像青青墙壁中断,地势险峻下临清碧江水流通。
注释:¹青壁:青色的山壁。
古木生云际,归帆出雾中。
古木¹生云际²,归帆出雾中。
译文:高大的古树挺立在白云边上,归来的船帆出现在浓浓雾中。
注释:¹古木:一作“古树”。²云际:云中。言其高远。
川途去无限,客思坐何穷。
川途去无限,客思坐¹何穷。
译文:水行的旅途一去便无限遥远,旅客的愁思因此更无尽无穷。
注释:¹坐:因为。

  根据诗题,此诗应为怀古诗,其实称之以“旅游诗”可能更恰当。此诗描写了这位年轻的西部人第一次进入中国中心区域(虽然仅在南方边缘)的旅程。他不断地回顾“巴”(四川),细心地寻访“周甸”(不包括四川),寻访“禹功”所覆盖的地区。他反复提到那些广泛的地理名称,仿佛这些名称本身就具有某种神奇的意义。他为这些地区的历史和古迹所倾倒。他在白帝城怀古,所缅怀的既不是历史事件,也不是盛衰过程,而是集中于与中国文化的中心区域相联系的古迹本身。

  由怀古而产生的忧伤很容易转换成孤独及思乡的情绪。与较老练诗人的修辞练习不同,陈子昂这首诗更多地与情绪的激发有关,而不是与技巧有关。他的旅行诗并不像王勃、卢照邻、骆宾王的同类诗,而更接近李百药的诗。诗中对句的排列比王勃、卢照邻的诗较不板滞。他的风格离开骆宾王的风格更远。骆宾王的怀古旅行诗用了高度矫饰的语言,即使最真诚的感情也会黯然失色,从而彻底破坏诗的情调。

  陈子昂描写自然景物的对偶句不似上官仪那样复杂,可是在这首诗中,这些对句也一铺到底,破坏了诗篇的流畅。此外,诗人还隐喻性地运用动词描写直观景象,表现了宫廷诗的一定影响。

参考资料:
1、 王 岚.陈子昂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4:72-73

báichénghuái怀

chénáng tángdài 

luòcāngjiāngwǎn tíngráowènfēng 
chénglínguó táihànwánggōng 
huāngréngzhōudiàn shēnshānshànggōng 
yánxuánqīngduàn xiǎnliútōng 
shēngyún guīfānchūzhōng 
chuānxiàn zuòqióng 
寒风料峭侵窗户,垂帘懒向回廊步。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
寒风料峭(qiào)¹²窗户,垂帘懒向回廊步。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
译文:寒冷的风吹入窗户,懒得去垂帘之外的走廊散步。月光照耀在高高的阁楼,相思却要平添两处闲愁。
注释:¹料峭:形容风力寒冷、尖利。²侵:进入。
无边家国事,并入双蛾翠。若遇早梅开,一枝应寄来!
无边家国事,并入双蛾¹翠。若遇早梅开,一枝应寄来!
译文:心中无边无际的,是家国之事,却一起并入了双蛾翠之中。若能遇见家乡早梅绽放,应及早寄来一枝,以解我相思之苦。
注释:¹双蛾:双眉。
此词不仅抒写了作者对女伴的怀念,更表现了对国事的关心。词中语意双关,寄喻颇深。“若遇早梅开,一枝应寄来”,含蕴廊限,极富情味。全词独具风格,不落俗套。

mán ·bàn

qiūjǐn jìnxiàndài 

hánfēngliàoqiàoqīnchuāng chuíliánlǎnxiànghuíláng yuègāolóu xiāngliǎngchùchóu 
biānjiāguóshì bìngshuāngécuì ruòzǎoméikāi zhīyīnglái !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¹念西风独自凉,萧(xiāo)²黄叶闭疏窗³,沉思往事立残阳。
译文:秋风吹起,已经没有人关心我的冷暖,不忍见萧萧黄叶而闭上轩窗。独立屋中任夕阳斜照,沉浸在往事回忆中。
注释:¹谁:此处指亡妻。²萧萧:风吹叶落发出的声音。³疏窗:刻有花纹的窗户。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bèi)¹莫惊春睡²(zhòng),赌书³消得(pō)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译文:醉酒后睡梦沉沉,妻子怕扰了我的好梦,轻轻地踱步;闺中赌赛,衣襟满带茶香。曾经美好快乐的记忆,当时只觉得最寻常不过,而今却物是人非。
注释:¹被酒:中酒、酒醉。²春睡:醉困沉睡,脸上如春色。³赌书:此处为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典故。⁴消得:消受,享受。

  纳兰性德此词,上阕是此时此地的沉思,下阕是对往时往事的回忆;上阕是纳兰性德此时此地的孤独,下阕是纳兰性德和妻子在曾经的短短三年之中那一些短暂而无边的欢乐。

  上阕写丧妻后的孤单凄凉。

  “谁念西风独自凉”从季节变换的感受发端。值此秋深之际,若在往日,妻子便会催促作者添加衣裳,以免着凉生病。但今年此时,已经与妻子阴阳阻隔,她再也不能来为作者铺床叠被,问寒问暖地关心他了。这句反问的答案尽在不言之中,混合了期待与失望的矛盾情绪。开篇“西风”便已奠定了整首词哀伤的基调。在西风吹冷、黄叶萧萧的秋天里,作者紧闭着窗子,独自觉得特别寒冷,但有谁关心呢?词人明知已是“独自凉”,无人念及,却偏要生出“谁念”的诘问。仅此起首一句,便已伤人心髓,后人读来不禁与之同悲。而“凉”字描写的绝不只是天气,更是词人的心境。

  “萧萧黄叶”是秋天的典型景象。在秋风劲吹之下,枯黄的树叶纷纷扬扬地通过窗户飘进屋内,给作者心头更添一层秋意。于是,他便关上窗户,把那触绪神伤的黄叶挡在窗外。窗户关上了,黄叶自然不会再来叨扰,但作者因此也同外界完全隔绝,因而处境更加孤独。孤寂的感受使作者触景生情。他独立在空荡荡的屋中,任夕阳斜照在身上,把身影拖得很长很长。这时,他的整个身心全部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次句平接,面对萧萧黄叶,又生无限感伤,“伤心人”哪堪重负?纳兰性德或许只有一闭“疏窗”,设法逃避痛苦以求得内心短时的平静。“西风”、“黄”、“疏窗”、“残阳”、“沉思往事”的词人,到这里,词所列出的意向仿佛推向了一个定格镜头,凄凉的景物衬托着作者凄凉的回忆,长久地锲入读者的脑海,并为之深深感动。

  下阕很自然地写出了词人对往事的追忆。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两句回忆妻子在时的生活的两个片断:前一句写妻子对自己无微不至的体贴和关心,自己在春天里酒喝得多了,睡梦沉沉,妻子怕扰了他的好梦,动作说话都轻轻的,不敢惊动;后一句写夫妻风雅生活的乐趣,夫妻以茶赌书,互相指出某事出在某书某页某行,谁说得准就举杯饮茶为乐,以至乐得茶泼了地,满室洋溢着茶香。这生活片断极似当年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赵明诚赌书的情景,说明他们的生活充满着诗情和雅趣,十分美满和幸福。纳兰性德以赵明诚、李清照夫妇比自己与卢氏,意在表明白己对卢氏的深深爱恋以及丧失这么一位才情并茂的妻子的无限哀伤。

  纳兰性德是个痴情的人,已是“生死两茫茫”,阴阳相隔,而他仍割舍不下这份情感,性情中人读来不禁潸然。伤心的纳兰性德明知无法挽回一切,只有把所有的哀思与无奈化为最后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这七个字更是字字皆血泪。卢氏生前,作者沉浸在人生最大的幸福之中,但他却毫不觉察,只道理应如此,平平常常。言外之意,蕴含了作者追悔之情。

  全词情景相生。由西风、黄叶,生出自己孤单寂寞和思念亡妻之情;继由思念亡妻之情,生出对亡妻在时的生活片断情景的回忆;最后则由两个生活片断,产生出无穷的遗憾。景情互相生发,互相映衬,一层紧接一层,虽是平常之景之事,却极其典型,生动地表达了作者沉重的哀伤,故能动人。

参考资料:
1、 小桥流水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性德心事几人知纳兰性德词经典鉴赏 :中国画报出版社 ,2013 :22-24 .
2、 何绵山 .古代诗词鉴赏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2 :547-548 .
3、 刘永生 .明清词曲选 :天津古籍出版 ,1997 :155-157 .

huànshā··shuíniàn西fēngliáng--lánxìng

shuíniàn西fēngliángxiāoxiāohuángshūchuāngchénwǎngshìcányáng

bèijiǔjīngchūnshuìzhòngshūxiāocháxiāngdāngshízhǐdàoshìxúncháng

山雪银屏晓,溪梅玉镜春。
山雪银屏(píng)晓,溪梅玉镜春。
译文:积雪覆盖的山峦像银白的屏风,清澄的溪水像一面白玉的镜子,溪边的寒梅绽放报告着春天的消息。
东风露消息,万物有精神。
东风露消息,万物有精神。
译文:东风里透露出春之将至的讯息,万物正在萌动、抖擞精神以迎接春天的到来。
索莫贫游世,龙钟老迫身。
索莫¹贫游世,龙钟老迫身。
译文:穷愁潦倒的徘徊在尘露,老态龙钟晚境将临。
注释:¹索莫:孤寂沮丧的样子。
欲浮沧海去,风浪阔无津。
欲浮沧海去,风浪阔无津¹
译文:想要乘桴飘向茫茫大海,可风高浪险,哪里能找到安全的渡口?
注释:¹津:渡口。

  此诗是借景抒怀之作。前四句写春近之景,后四句抒怀。

  首联展示一幅春日将临的画面。包裹着积雪的山峦,起伏绵延,像一道银色屏风。一“晓”字,不只使人感受到银装素裹的洁白,还强烈感受到那晨曦透射下晶莹的闪光。静踞的山峦,眠伏的积雪,顿时都带上活气。一“春”字,不必细描寒梅的情景而其花满枝头的倩影自在人们想像之中。      

  “溪梅玉镜春”已经包涵了“东风露消息”之意,次联首句偏一语道破,是为了带出下句:“万物有精神”,使诗境陡然得到展拓和升华,抉发出春给万物带来的那种生机蓬勃的内质。

  也许是春的生机太刺激了诗人的“索莫”身世之感吧,强烈的对照,酿出了浓郁的气氛。

  尾联前一句暗用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语意,虽说是显示出他的从宦海中引退避世的人生态度,但那持道不移、守志不阿的精神仍然激扬其中。不过风横浪险,恶波无涯,还没有找到安全的渡口,前途还是渺茫难料的。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佩女同车¹,颜如舜(shùn)(huā)²。将翱(áo)将翔³,佩玉琼(qióng)(jū)。彼美孟姜,洵(xún)美且都
译文:姑娘和我同乘车,容貌就像花一样。体态轻盈如飞鸟,珍贵佩玉泛光芒。她是美丽姜姑娘,举止娴雅又大方。
注释:¹同车:同乘一辆车。一说男子驾车到女家迎娶。²舜华:木槿花,即芙蓉花。³将翱将翔:形容女子步履轻盈。一说遨游徘徊。翱、翔,飞翔。⁴琼琚:指珍美的佩玉。⁵孟姜:姜姓长女。《毛传》:“齐之长女。”排行最大的称孟,姜则是齐国的国姓。后世孟姜也作为美女的通称。⁶洵:确实。⁷都:闲雅,美。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佩女同行,颜如舜英¹。将翱将翔,佩玉将(qiāng)²。彼美孟姜,德音³不忘。
译文:姑娘和我同路行,容貌就像木槿花。体态轻盈像鸟翔,佩玉锵锵悦耳响。美丽姑娘她姓姜,美好声誉人难忘。
注释:¹英:花。²将将:即“锵锵”,玉石相互碰击摩擦发出的声音。³德音:美好的品德声誉。

  这是一首贵族男女的恋歌。诗以男子的语气,赞美了女子容貌的美丽和品德的美好。

  时当夏秋之际,木槿花盛开,诗中的男女一同出外游览。他们一会儿赶着车子,在乡间道路上飞快地奔驰;一会儿又下车行走,健步如飞。诗中洋溢着欢乐的情绪,明快的节奏。

  这个女孩姓姜,“孟”是老大的意思,即这个孟姜在家里排行第一,就是姜家的大姑娘。中国有句古话:“情人眼里出西施”,在那男人看来,孟姜真是“细看诸处好”,美不可言。她的面颊像木槿花一样又红又白;她走起路来像鸟儿飞翔一样,十分轻盈;她身上还佩带着珍贵的环佩,行动起来,环佩轻摇,发出悦耳的响声。她不但外貌美丽,而且品德高尚,风度娴雅。总之,诗人以无比的热情,从容颜、行动、穿戴以及内在品质诸方面,描写了这位少女的形象,同《诗经》中写平民的恋爱迥然有别。这也可以说是此诗的主要特色。

  木槿花朝开暮谢,所以白居易有“槿枝无宿花”的说法,李商隐对之也有“风露凄凄秋景繁,可怜荣落在朝昏”的叹息。这是文人心中的木槿花,带着伤逝的美。所谓“舜华”,是描述这花朝开暮谢的瞬息之美。有人认为,诗中描述的这两情相悦的欣喜在“舜华”这一美丽的词汇中蕴含了危机。

  此诗二章,自宋范处义《诗补传》以下皆以之为赋体。也就是说它是用叙事或铺陈的方法进行描写的,但作者在叙写时是饱含感情的。两章字数、句数完全相等,意思也大致一样,唯有所押的韵不同。第一章“舜华”之“华”,朱熹《诗集传》谓“叶芳无反”,用反切的方法说明这个“华”字音“夫”,因此与以下的“琚”“都”属于一个韵部。《说文通训定声》将“华”字归入“豫部”,与《诗集传》相同,可证。第二章的“行”字,《诗集传》注云:“叶户郎反”,即音杭(háng) ;“英”字“叶於良反”,即音央(yāng),皆与以下的“将”“忘”属于一个韵部。从首章“六鱼”韵到次章“七阳”韵的转换,也反映了诗中情绪的变化,它更为欢快和昂扬了。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64-166
2、 刘冬颖.执子之手——《诗经》爱情故事.北京:中华书局,2010:237-254

yǒutóngchē

shījīng·guófēng·zhèngfēng xiānqín 

yǒutóngchē yánshùnhuā jiāngáojiāngxiáng pèiqióng měimèngjiāng xúnměiqiě 
yǒutóngxíng yánshùnyīng jiāngáojiāngxiáng pèiqiāngqiāng měimèngjiāng yīnwà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