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记扁舟下古渝,兰芽秀茁媚庭除。
跕鸢声里惊重见,玉粹扬休伟丈夫。
尚记扁舟下古渝,兰芽秀茁媚庭除。
跕鸢声里惊重见,玉粹扬休伟丈夫。
魏了翁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1147篇诗文

猜您喜欢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紫袖红弦(xián)¹明月中²,自弹自感³暗低容
译文:月光下紫色衣袖随着手指在琴弦上拂动,得心应手的琴技和沉浸入曲的神情使人产生无穷的想象。
注释:夜筝:夜晚弹筝。¹紫袖红弦:弹筝女子的衣袖是紫色的,筝弦的颜色是红的。²明月中:月光下。³自弹自感:弹筝人自己被曲中的情意所感动。⁴暗低容:满面愁容,低头沉吟的样子。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弦凝指咽¹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译文:忽然,弦声凝绝、柔指轻顿,那片刻的宁静又诉说出千万重的深情。
注释:¹弦凝指咽:弹奏暂停的状态。

  若要把白居易《琵琶行》裁剪为四句一首的绝句,实在叫人无从下手。但是,《琵琶行》作者的这一首《夜筝》诗,无疑提供了一个很精妙的缩本。

  “紫袖”、“红弦”,分别是弹筝人与筝的代称。以“紫袖”代弹者,与以“皓齿”代歌者、“细腰”代舞者(李贺《将进酒》:“皓齿歌,细腰舞。”)一样,选词造语十分工整。“紫袖红弦”不但暗示出弹筝者的乐妓身份,也描写出其修饰的美好,女子弹筝的形象宛如画出。“明月”点“夜”。“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倘如“举酒欲饮无管弦”,那是不免“醉不成饮”的。读者可以由此联想到浔阳江头那个明月之夜的情景。

  次句写到弹筝。连用了两个“自”字,这并不等于说独处(诗题一作“听夜筝”),而是旁若无人的意思。它写出弹筝者已全神倾注于筝乐的情态。“自弹”,是信手弹来,“低眉信手续续弹”,得心应手;“自感”,弹奏者完全沉浸在乐曲之中。唯有“自感”,才能感人。“自弹自感”把演奏者灵感到来的一种精神状态写得惟妙惟肖。旧时乐妓大多都有一本心酸史,诗中的筝人虽未能像琵琶女那样敛容自陈一番,仅“闇低容”(闇:àn,黯淡)三字,已能使读者想象无穷。

  音乐之美本在于声,可诗中对筝乐除一个笼统的“弹”字几乎没有正面描写,接下去却集中笔力,写出一个无声的顷刻。这无声是“弦凝”,是乐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无声是“指咽”,是如泣如诉的情绪上升到顶点所起的突变;这无声是“声停”,而不是一味的沉寂。正因为与声情攸关,它才不同于真的无声,因而听者从这里获得的感受是“别有深情一万重”。

  诗人就是这样,不仅引导读者发现了奇妙的无声之美(“此时无声胜有声”),更通过这一无声的顷刻让读者去领悟想象那筝曲的全部的美妙。《夜筝》全力贯注的这一笔,正是《琵琶行》中“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一节诗句的化用。

  但值得读者注意的是,《琵琶行》得意的笔墨,是对琶乐本身绘声绘色的铺陈描写,而《夜筝》所取的倒是《琵琶行》中用作陪衬的描写。这又不是偶然的了。清人刘熙载说:“绝句取径深曲”,“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背面、旁面,须如睹影知竿乃妙。”(《艺概》)尤其涉及叙事时,绝句不可能像叙事诗那样把一个事件展开,来一个铺陈始末。因此对素材的剪裁提炼特别重要。诗人在这里对音乐的描写只能取一顷刻,使人从一斑见全貌。而“弦凝指咽声停处”的顷刻,就有丰富的暗示性,它类乎乐谱中一个大有深意的休止符,可以引起读者对“自弹自感”内容的丰富联想。诗从侧面落笔,收到了“睹影知竿”的效果。

zhēng

bái tángdài 

xiùhóngxiánmíngyuèzhōng tángǎnànróng 
xiánníngzhǐshēngtíngchù biéyǒushēnqíngwànchóng 
鸡鸣发黄山,暝投鰕湖宿。
鸡鸣发黄山¹,暝投鰕湖宿。
译文:凌晨鸡鸣时分,离开了心仪的黄山,黄昏时刻,来到风光秀美的鰕湖。
注释:¹黄山:在池州府城南九十里,大搂山在池州府城南七十里,清溪在池州府城北五里,鰕湖当与之相去不远。
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银竹。
白雨映寒山,森森¹似银竹。
译文:隐约的青山,漫天的大雨,雨柱如银色的竹子从天而降。
注释:¹森森:雨散的样子。
提携采铅客,结荷水边沐。
提携采铅客,结荷水边沐¹
译文:我和采铅的工人,在荷花盛开的湖边洗浴。
注释:¹结荷水边沐: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栈石星饭,结荷水宿。”
半夜四天开,星河烂人目。
半夜四天开,星河烂人目。
译文:半夜里雨停了,天色大开,银河灿烂,光耀眩目。
明晨大楼去,冈陇多屈伏。
明晨大楼去,冈陇多屈伏。
译文:明天凌晨出发去大楼山,那里山峦起伏。
当与持斧翁,前溪伐云木。
当与持斧翁,前溪伐云木。
译文:我将和持斧头的老翁一起,在前溪砍伐高耸入云的树木。
尔从咸阳来,问我何劳苦。
尔从咸阳来,问我何劳苦。
译文:吾弟李沈这次从京都来,特意慰问我,问我有哪些苦恼。
沐猴而冠不足言,身骑土牛滞东鲁。
沐猴而冠¹不足言,身骑土牛²(zhì)东鲁。
译文:我因为不愿等同于朝廷中那些沐猴而冠者,便只好滞留于东鲁,沦为平民。
注释:¹沐猴而冠:用项羽事,谓猕猴不耐久着冠带,以喻楚人性情暴躁。沐猴:即猕猴。²身骑土牛:亦猕猴事。猕猴骑土牛,喻困顿、升迁之慢。
沈弟欲行凝弟留,孤飞一雁秦云秋。
沈弟欲行凝弟留,孤飞一雁秦云秋。
译文:沈弟即将回到京都,凝弟还将留下来,沈弟的此行就将如同孤雁飞向秦地的秋空。
坐来黄叶落四五,北斗已挂西城楼。
土来¹黄叶落四五,北斗已挂西城楼。
译文:我们坐饮的时间不短了,此刻又值北斗高挂,黄叶落纷纷。
注释:¹土来:犹言适才,正当其时。
丝桐感人弦亦绝,满堂送君皆惜别。
丝桐¹感人弦亦绝,满堂送君皆惜别。
译文:悲秋的琴声时时传来,使在座之人更加充满依依惜别之情。
注释:¹丝桐:指琴。
卷帘见月清兴来,疑是山阴夜中雪。
卷帘见月清兴来,疑是山阴¹夜中雪。
译文:皎洁的月光从窗外照射进来,这情景就如同当年王子猷在会稽看到的雪景。
注释:¹山阴:地名,今绍兴,晋王子猷在山阴,夜大雪,忽发清兴,思见剡溪戴逵,即命舟前往。见《世说新语·任诞》。
明日斗酒别,惆怅清路尘。
明日斗酒别,惆(chóu)(chàng)清路尘¹
译文:为明日的分别而干杯,李凝兄弟就要回到我久久想念的长安。
注释:¹清路尘:曹植《七哀》“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遥望长安日,不见长安人。
遥望长安¹日,不见长安人。
译文:那里弥漫的尘埃使我惆怅不已,我只能望见长安的日色而望不见我所思念的人。
注释:¹长安:今陕西西安。
长安宫阙九天上,此地曾经为近臣。
长安宫阙(què)九天上,此地曾经为近臣¹
译文:长安的空城高入九天,我曾在那里作皇上身边的侍奉。
注释:¹近臣:指君主左右亲近之臣。李白曾供奉翰林,为唐玄宗的文学侍从官。
一朝复一朝,发白心不改。
一朝复一朝,发白心
译文:时光一日复一日的推移,而我对皇上的忠爱之情始终未渝。
屈平憔悴滞江潭,亭伯流离放辽海。
屈平¹憔悴滞(zhì)江潭,亭伯²流离放辽海。
译文:我现在的心境如同屈原的沉吟泽畔,又如同崔骃被放逐到辽东的海边。
注释:¹屈平:即屈原。²亭伯:东汉人崔骃字。崔骃为车骑将军窦宪掾属,宪擅权骄恣,驷数谏不听,被出为长岑长。
折翮翻飞随转蓬,闻弦坠虚下霜空。
折翮(hé)¹翻飞随转蓬,闻弦坠虚下霜空。
译文:我像那折断残膀的鹏鸟随地跳飞如转蓬,又像那受伤而飞的秋雁闻虚弓也会坠落。
注释:¹翮:鸟羽上的茎。
圣朝久弃青云士,他日谁怜张长公。
圣朝久弃青云士,他日谁怜张长公¹
译文:既然朝廷早已把高洁之士弃之山野,恐怕我终生像张长公一样默默无闻了。
注释:¹张长公:名挚,西汉张释之之子,官至大夫,后免官。以抗直不能取容于当世,故终身不仕。此以张长公自喻。

  此诗借送人还京,自抒被放去朝之恨及眷恋长安之情。首两句,诗人以简单的疑问句,说明诗人是从何处归来。“劳”、“苦”字都为下文的“沐猴”、“牛滞”起到了有力的铺垫作用,慢慢引出受排斥、遭打击的处境。

  第三、四句以猕猴自喻,前句谓己不堪着冠带在朝,后句谓己困顿迟滞于东鲁。诗人说那些腐朽权贵活像猕猴带高冠,不值得一谈,自己却如骑土牛一样,政治上受打击、排挤,滞留在这东鲁一带,长期停留在低微的官职上。诗人借“沐猴而冠”用来讽刺当时的权贵,说他们毫无政治眼光,只不过是带帽子的猴子,不足言,不值得一谈,表达诗人对那些“沐猴而冠”的权贵投以极端的蔑视。

  第五至十二句,主要描写了诗人、李沈与李凝的离别时情景。李白这里是用故事中的月色写眼前的景色。以浊水泥和清路尘会合不到一起与李沈离别。“绝”字是说感人的琴声也弦断音绝了,表达诗人不愿看到离别这一幕。“惜”字道出了送客的人都恋恋不舍,更道出了诗人的叹惜和依依不舍之情。李白这里是用故事中的月色写眼前的景色。以浊水泥和清路尘会合不到一起比喻离别。这里比喻与李沈分别。

  第十三至十六句,诗人用故事中的月色写眼前的景色,以浊水泥和清路尘会合不到一起与李沈离别,想象李沈走后的思念情怀。

  第十七至二十句,诗人曾经在这个地方做过皇帝所亲近的臣下,虽然遭受打击,但仍然坚持进步的政治理想。

  第二十一至二十二句,诗人在这里用屈原的遭遇来喻指自己的遭遇,抒发自己的愤懑心情;以崔姻得罪窦宪被贬一事,比喻自己因反对腐朽权贵而受到打击。

  第二十三至二十六句,诗人在政治上受打击的创伤很重,又像断了翅膀的孤雁,随着被风吹起的蓬草翻飞,听见虚发的空箭声就从天上掉下来了。诗人以张长公比喻自己已经被迫离开朝廷,无法再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坠”字表面上是描写断了翅膀的孤雁听见虚发的空箭声而坠落,实质是表达诗人自己受排斥、遭打击的愤懑情怀。“怜”字有怜惜、悲凉之意,诗人因为没有人怜惜像他这样的人才,而感到悲凉和痛苦。反衬出唐王朝统治的黑暗政治现实。

  诗的结尾,诗人又以辛辣的笔锋,把矛头直指以唐玄宗为首的唐王朝统治,深刻揭露和批判了“久弃青云土”的黑暗政治现实。

参考资料:
1、 山东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咏鲁诗选注.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648-650
2、 李 晖.李白诗选读.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115-118

shàndōnglóuqiūsòngshěnzhīqín

bái tángdài 

ěrcóngxiányánglái wènláo 
hóuérguànyán shēnniúzhìdōng 
shěnxíngníngliú fēiyànqínyúnqiū 
zuòláihuángluò běidǒuguà西chénglóu 
tónggǎnrénxiánjué mǎntángsòngjūnjiēbié 
juǎnliánjiànyuèqīngxìnglái shìshānyīnzhōngxuě 
míngdǒujiǔbié chóuchàngqīngchén 
yáowàngchángān jiànchángānrén 
chángāngōngquèjiǔtiānshàng céngjīngwéijìnchén 
zhāozhāo báixīngǎi 
píngqiáocuìzhìjiāngtán tíngliúfàngliáohǎi 
zhéfānfēisuízhuǎnpéng wénxiánzhuìxiàshuāngkōng 
shèngcháojiǔqīngyúnshì shuíliánzhāngchánggōng 
红深绿暗径相交,抱暖含芳披紫袍。
红深绿暗¹²相交,抱暖含芳³披紫袍
注释:¹红深绿暗:似以红花暗喻女子,绿叶暗喻男子。²径:谐音“颈”。此句谓小径两侧花枝茂盛,以至在小径中互相交织。以此暗喻恋人相拥,颈项相交。³抱暖含芳:此指花苞内含春之暖气。芳:一本作“春”。⁴披紫袍:指花或花苞而言。披:一本作“被”。
彩索平时墙婉娩,轻球落处晚寥梢。
彩索¹平时²墙婉娩³,轻球落处晚寥梢
注释:¹彩索:秋千上的绳索。²平时:指秋千荡起,高度与秋千架顶齐平。³婉娩:原指柔顺的样子,此处指墙蜿蜒延伸貌。⁴轻球:古代蹴鞠(cùjū足球)用的彩球。⁵晚:一本作“花”。⁶寥梢:稀少、稀疏。梢:一本作“捎”。
窗中草色妬鸡卵,盘上芹泥憎燕巢。
窗中草色妬¹鸡卵²,盘上芹泥³憎燕巢。
注释:¹妬:同“妒”。²鸡卵:古代富贵人家常常雕画鸡蛋,而寒食节又有斗彩色鸡蛋较胜负的游戏。此句似谓草只有绿色,所以嫉妒彩色的鸡蛋。³芹泥:燕子筑巢所用的草泥。此句谓芹泥掉落盘中惹人憎。
自有玉楼春意在,不能骑马度烟郊。
自有玉楼¹²意在,不能骑马度烟郊。
注释:¹玉楼:泛指华美的楼阁,此处指佳人所居之楼。²春:一本作“芳”。末二句谓因有玉楼佳人之约,故不去郊游踏青。

hánshízuò--wēntíngyún

hóngshēn绿ànjìngxiāngjiāobàonuǎnhánfāngpáo

cǎisuǒpíngshíqiángwǎnmiǎnqīngqiúluòchùwǎnliáoshāo

chuāngzhōngcǎoluǎnpánshàngqínzēngyàncháo

yǒulóuchūnzàinéngyānjiāo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旅馆无良伴¹,凝(níng)²自悄然³
译文:住在旅馆中没有好朋友相伴,心情忧郁,独自凝神沉思。
注释:¹良伴:好朋友。²凝情:凝神沉思。³悄然:忧伤的样子。这里是忧郁的意思。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寒灯¹思旧事²,断雁(yàn)³愁眠。
译文:看着昏冷的灯火回忆起往日旧事,孤雁的哀鸣令人愁思难眠。
注释:¹寒灯:昏冷的灯火。这里指倚在寒灯下面。²思旧事:思念往事。³断雁:失群之雁,这里指失群孤雁的鸣叫声。⁴警:惊醒。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远梦归¹侵晓²,家书到隔年。
译文:相距遥远,梦魂要接近拂晓才能到家,家信更要隔年方可送达。
注释:¹远梦归:意谓做梦做到侵晓时,才是归家之梦,家远梦亦远,恨梦归之时也甚短暂,与下句家书隔年方到,恨时间之久,相对而更增烦愁。²侵晓:破晓。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cāng)¹好烟月²,门³系钓鱼船。
译文:烟笼月照的碧江多么美丽,邻家门前就系着钓鱼归船。
注释:¹沧江:泛指江,一作“湘江”。²好烟月:指隔年初春的美好风景。³门:门前。

  这是羁旅怀乡之作。诗抒写旅况的索寞凄凉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首联破题,点明情境,首联言旅中独宿,黯然神伤,满是羁旅思乡之情。颔联融情于景,寒夜孤灯陪客,思念故乡旧年往事,失群孤雁的鸣叫使羁旅之人深愁难眠。颈联极言乡关的迢远,表现满怀的幽愁暗恨,语经千锤百炼。尾联用清丽明快的色调绘出家乡的美好风光,似乎从乡愁中跳出,实则描写了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内含的忧愁深长。全诗写得感情至深,含蓄蕴藉,真切动人。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起,直接破题,点明情境,羁旅思乡之情如怒涛排壑,劈空而来。可以想见,离家久远,独在异乡,没有知音,家书也要隔年才到,此时孤客对寒灯,浓厚深沉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必会陷入深深的忧郁之中。“凝情自悄然”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中抒情主人公神情态度的最好写照:静对寒灯,专注幽独,黯然伤神,将诗人的思念之情写到极致。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承,是首联“凝情自悄然”的具体化,诗人融情于景,寒夜孤灯陪伴孤客,思念故乡旧年往事,失群孤雁声声鸣叫,羁旅之人深愁难眠,细致地描绘出了一幅寒夜孤客思乡图景。“思”字和“警”字极富炼字功夫。灯不能思,却要寒夜愁思陈年旧事,物尤如此,人何以堪。由灯及人,显然用意在人不在物。“警”字也极富情味。旅人孤灯,长夜难眠,一声雁叫,引孤客嫠妇愁思惊梦,归思难收。

  首联与颔联极言乡关遥远,幽愁满怀。梦见自己回到家中,因路途遥远,梦醒时分天已大明,家书须隔年才能寄到旅馆,可见离家之远,表达出对家乡深沉的思念。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转,用设想之词,虚实结合,想象奇特,表现出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中诗人因愁思难耐、归家无望而生出的怨恨。故乡远在千里,只能梦中相见,也许是短梦,也许是长梦,但梦中醒来却已到天明。字里行间,流露出梦短情长的幽怨。而这一切又都由于“家书到隔年”的实际情况。作为诗歌由写景向抒情的过渡,转句用梦境写旅宿思愁哀怨,亦虚亦实,虚中写实,以实衬虚的特点读来回肠荡气。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合,收拢有力,却并非直抒胸意,而是以设想之词,勾勒家乡美丽的生活图景,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把浓烈的归思之情融入家乡优美的风景之中。沧江烟霭,云霞明灭,月色溶溶,家门外系着钓鱼船,一幅优美宁静祥和的家乡风光图景。画面中虽然没有写人物,但一条静静地系于家门外的钓鱼船却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面对这样一幅家乡优美的画面,谁人不梦绕魂牵,更何况旅宿在外的诗人呢!家乡远隔千里,旅人归思难收,如此优美的家乡风光图景非但没有给诗人以慰藉,反而加深了诗人的思乡愁苦。这是用乐景反衬哀情的典型。美景幽思、怨恨乡愁、委实凄绝。除却个中人,任何人也难以深味个中情。不过,“烟月”在此实际上是借代,并非一定就是“烟”,就是“月”。正所谓,文学作品的形象大于思维,此处一个“烟月”可以触发不同的旅人思妇产生不同的意象联想,从而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颈联与尾联看似跳出了乡愁,艳羡门外沧江鱼船的清闲自在,其实是借他乡之物,更曲折地表达出诗人思乡之情。全诗层层推进,写景抒情都有独到之处。

参考资料:
1、 赵昌平.唐诗三百首全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88-189
2、 韩成武.唐诗三百首赏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315-317

宿

 tángdài 

guǎnliángbàn níngqíngqiǎorán 
hándēngjiùshì duànyànjǐngchóumián 
yuǎnmèngguīqīnxiǎo jiāshūdàonián 
cāngjiānghǎoyānyuè méndiàochuá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