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綵独归去,一枝兰更香。马嘶芳草渡,门掩百花塘。
衣綵独归去,一枝兰更香。马嘶芳草渡,门掩百花塘。
野色亭台晚,滩声枕簟凉。小斋松岛上,重叶覆书堂。
野色亭台晚,滩声枕簟凉。小斋松岛上,重叶覆书堂。

sòngquánxiānbèiguījìnxìnān--zhào

cǎiguīzhīlángèngxiāngfāngcǎoményǎnbǎihuātáng

tíngtáiwǎntānshēngzhěndiànliángxiǎozhāisōngdǎoshàngzhòngshūtáng

赵嘏

赵嘏

赵嘏(约806年——约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 241篇诗文

猜您喜欢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满园花菊郁(yù)金黄¹,中有孤丛²色似霜。
译文:一满园的菊花好似郁金黄,中间有一丛却雪白似霜。
注释:¹郁金黄:花名,即金桂,这里形容金黄色的菊花似郁金黄。²孤丛:孤独的一丛。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还似今朝(zhāo)歌酒席,白头翁(wēng)¹入少年场。
译文:这就像今天的歌舞酒席,老人家进了少年去的地方。
注释:¹白头翁:诗人自谓。

  此诗前两句写诗人看到满园金黄的菊花中有一朵雪白的菊花,感到欣喜;后两句把那朵雪白的菊花比作是参加“歌舞席”的老人,和“少年”一起载歌载舞。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饶有情趣。

  题为“赋白菊”,诗开头却先道满园的菊花都是金黄色。“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这是用陪衬的手法,使下句中那白色的“孤丛”更为突出,犹如“万绿丛中一点红”,那一点红色也就更加显目了。“满”“郁”与“孤”两相对照,白菊更为引入注目。“色似霜”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白菊皎洁的色彩。

  更妙的是后两句:“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诗人由花联想到人,联想到歌酒席上的情景,比喻自然贴切,看似信手拈来,其实是由于诗人随时留心观察生活,故能迅速从现实生活中来选取材料,作出具体而生动的比喻。这一比喻紧扣题意,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结句“白头翁人少年场”,颇有情趣。白菊虽是“孤丛”,好似“白头翁”,但是却与众“少年”在一起,并不觉孤寂、苍老,仍然充满青春活力。

参考资料:
1、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238
2、 谢思炜.白居易诗选:中华书局,2005:192-193

chóngyángshàngbái

bái tángdài 

mǎnyuánhuājīnhuáng zhōngyǒucóngshuāng 
háijīnzhāojiǔ báitóuwēngshàoniánchǎng 
行路迢迢入谷斜,系驴来憩野人家。
行路迢(tiáo)¹入谷斜,系驴来憩(qì)²野人家。
译文:漫不经心的边走边逛不知不觉来到一山谷,把驴拴好到一户山野人家歇歇脚。
注释:¹迢迢:遥远的样子。²憩:休息。
山童负担卖红果,村女缘篱采碧花。
山童负担卖红果,村女缘篱(lí)采碧花。
译文:一个小孩儿挑着刚摘下来的山楂在叫卖,村里的几个几个女孩儿正沿着竹篱采花。
篝火就炊朝甑饭,汲泉自煮午瓯茶。
(gōu)¹就炊朝甑(zèng)²饭,汲³泉自煮午瓯(ōu)茶。
译文:与老乡就着篝火吃过早饭,中午又取来泉水煮一壶香茶。
注释:¹篝火:古指用竹笼罩的火。²甑:古代蒸饭的一种瓦器。³汲:从下往上打水。
闲游本自无程数,邂逅何妨一笑哗。
闲游本自无程数,邂(xiè)(hòu)何妨一笑哗(huá)
译文:闲来出游本就没有什么计划,偶然遇到大家不妨一起谈笑风生。

chūyóu--yóu

xíngtiáotiáoxiéláirénjiā

shāntóngdānmàihóngguǒcūnyuáncǎihuā

gōuhuǒjiùchuīcháozèngfànquánzhǔōuchá

xiányóuběnchéngshùxièhòufángxiàohuā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䎬稏肥。
绿波春浪满前陂(bēi)¹,极目连云²(bà)(yà)³肥。
译文:碧绿的池水涟漪满前陂,极目远望无边的稻田肥。
注释:¹前陂:前面的池塘。²连云:一望无际好象同云相连。³䎬稏:水稻的别称。
更被鹭鹚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
更被鹭(lù)(cí)千点雪¹,破烟²来入画屏³飞。
译文:更有那白鹭千点观不尽,穿过云烟来向这画中飞。
注释:¹千点雪:白色鹭鹭落入绿色水田中,如同千点雪花一样。²破烟:穿过烟云。³画屏:把前面的景象当成一幅画屏。

  《稻田》这首诗所描绘的江南水田风光,就从一个侧面间接地展示了创作背景所述的社会现实,间接地表现了诗人生活在这一环境中的愉悦之情。

  这是一首写景小诗。写景诗为人称道的是“诗中有画”,即用语言的勾勒描绘把周围的景物如画一般的状态呈现出来,这首诗即达到了这样的这样的艺术效果。这是一幅极其优美恬淡的水田风光图。这幅画的近景是满是绿波春浪的池塘和一望无边的肥美的稻田;远景是蓝天、烟云和点点如雪的白鹭,还有那似有若无的濛濛水气。这些景物浓淡相间,疏密得体,相映成趣。池中的绿水和周围稻田,通过“极目”二字联系起来,使得画面无比开阔。这是多么美丽的景色,作者置身此间,是何等心旷神怡。同时,诗人又把眼前池塘和天上的白鹭,通过一个“飞”字巧妙地联起来。这样,就使得近景和远景交织成章,联成一片,使地面空间浑然一体。在这幅图画中除了静态的描写外,还描写了划破静寂的动态。前边说的清水池塘,连天的稻田,是静态描写,而诗人又将如同“千点雪’的白鹭摄入画面,用一个“飞”字突然使这个画面活跃起来,更显得生机盎然。不仅富有绘画美,而且《稻田》还具有绚丽的色彩美。在这幅艺术画面上,“绿”浪碧波相迭,蓝天“白”鹭相映,彩云画屏色彩斑斓,堪称佳作。

  这样,诗的意境便更加深邃而耐人寻味了。总之,这首诗勾勒了一幅优美的水田风光的图画。其中有近景,有远景,有静态,有动态。诗人把这些巧妙地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并通过短短的四句小诗描绘出来,语言精炼,构思巧妙。

参考资料:
1、 吉林大学中文系 .唐诗鉴赏大典(十二)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9 :186-187 .
2、 尚作恩 等 .晚唐诗译释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7 :278-279 .
3、 严洁 .晚唐诗鉴赏 :凤凰出版社 ,2006 :566-568 .

dàotián

wéizhuāng tángdài 

绿chūnlàngmǎnqiánbēi liányún féi 
gèngbèiqiāndiǎnxuě yānláihuàpíngfēi 
一剪梅花万样娇。斜插梅枝,略点眉梢。轻盈微笑舞低回,何事尊前,拍手相招。
一剪梅花万样娇。斜插疏枝,略点眉梢。轻盈微笑舞低回,何事尊前¹,拍手相招。
译文:一枝梅花风情万种的娇美。斜插在树枝上,仿佛是眉梢上的一点。在那里微笑着,风中的舞姿轻盈得飘若惊鸿,仿佛是在对酒宴上的人们拍着手招呼。
注释:一剪梅:词牌名,双调六十字。¹尊前:酒樽之前,指酒筵上。
夜渐寒深酒渐消。袖里时闻,玉钏轻敲。城头谁恁促残更,银漏何如,且慢明朝。
夜渐寒深酒渐消。袖里时闻,玉钏(chuàn)¹轻敲。城头谁恁(nèn)²促残更,银漏何如,且慢明朝。
译文:夜渐深、渐冷,酒意也慢慢消去了。经常可以听到美人的衣袖里玉镯敲碰的声音。城头上是谁在催促着打更,银饰的漏壶怎么样了,让明天的早晨来得更晚一些吧。
注释:¹玉钏:用玉石穿起来做成的镯子。²恁:那么,那样。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花庭开粉席,云岫敞针楼。
花庭开粉席,云岫(xiù)敞针楼¹
注释:¹针楼:谓妇女所居之楼。
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
石类¹支机影,池似泛槎(chá)²流。
注释:¹石类:怪石类似。²槎:木筏。
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
暂惊河女鹊,终狎(xiá)¹野人鸥。
注释:¹狎:接近;亲近。

tóngshān--jiào

míngyuèqīngshāngāotiānbáiqiū

huātíngkāifěnyúnxiùchǎngzhēnlóu

shílèizhīyǐngchíshìfàncháliú

zànjīngquèzhōngxiárénōu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