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去东华却炼形,门人求我志金庭。大椿枯后新为记,
师去东华却炼形,门人求我志金庭。大椿枯后新为记,
仙鹤亡来始有铭。琼板欲刊知不朽,冰纨将受恐通灵。
仙鹤亡来始有铭。琼板欲刊知不朽,冰纨将受恐通灵。
君才莫叹无兹分,合注神玄剑解经。
君才莫叹无兹分,合注神玄剑解经。

dàoshìwángzishùmíngwàngyīnzèngxiūfèng--xiū

shīdōnghuáquèliànxíngménrénqiúzhìjīntíng椿chūnhòuxīnwèi

xiānwángláishǐyǒumíngqióngbǎnkānzhīxiǔbīngwánjiāngshòukǒngtōnglíng

jūncáitànfēnzhùshénxuánjiànjiějīng

皮日休

皮日休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 400篇诗文

猜您喜欢
汉家天子镇寰瀛,塞北羌胡未罢兵。
汉家天子¹镇寰瀛²,塞北羌胡³未罢兵
注释:¹汉家天子:指汉元帝。²寰瀛:上天和大海,泛指天下。³羌胡:指北方的少数民族,主要指匈奴。⁴未罢兵:指汉元帝时期匈奴内部发生矛盾以致分裂。
猛将谋臣徒自贵,蛾眉一笑塞尘清。
猛将谋臣徒¹自贵,蛾眉²一笑塞尘清。
注释:¹徒:空,白白地。²蛾眉:指王嫱,即王昭君。
这是一首咏古的七言绝句,作者以“昭君出塞”的典故为题材,高度赞颂了王昭君为了促进民族团结融合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辛辣的讽刺了汉元帝朝廷中文贪武懦不能为国效力的政治状况。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黄檗
千岩万壑(hè)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¹高。——黄檗
注释:¹出处:瀑布由山岩高处泻落,出身自然极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李忱
溪涧(jiàn)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¹。——李忱
注释:¹作波涛:谓掀起波涛。此处当有一个渐进过程:瀑布注成溪流,溪流汇成江河,江河入海,掀起波涛。

  此诗的作者是一位皇帝和一位僧侣。据《庚溪诗话》,“唐宣宗微时,以武宗忌之,遁迹为僧。一日游方,遇黄檗禅师(按:据《佛祖统纪》应为香严闲禅师。因宣宗上庐山时黄檗在海昌,不可能联句)同行,因观瀑布。黄檗曰:‘我咏此得一联,而下韵不接。’宣宗曰:‘当为续成之。’(以下联句从略)其后宣宗竟践位,志先见于此诗矣。”可见,禅师作前两句,有暗射宣宗当时处境用意;宣宗续后两句,则寄寓不甘落寞、思有作为的情怀。这样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描绘了冲决一切、气势磅礴的瀑布的艺术形象,富有激情,读来使人激奋,受到鼓舞,故也竟能为农民革命领袖冯云山所喜爱。艺术形象往往大于作者思想,这也是一个显例。

  此诗的首句是瀑布的溯源。在深山之中,有无数不为人知的涓涓细流,腾石注涧,逐渐汇集为巨大山泉,在经历“千岩万壑”的艰险后,它终于到达崖前,“一落千丈”,形成壮观的瀑布。此句抓住瀑布形成的曲折过程,赋予无生命之物以活生生的性格。“不辞劳”三字有强烈拟人化色彩,充溢着赞美之情,可与《孟子》中一段名言共读:“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艰难能锤炼伟大的人格。此句似乎隐含这样的哲理。

  近看巨大的瀑布,砯崖转石,跳珠倒溅,令人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感,却又不能窥见其“出处”。惟有从远处望去,“遥看瀑布挂前川”时,才知道它来自云烟缭绕的峰顶。第二句着重表现瀑布气象的高远,寓有人的凌云壮志,又含有慧眼识英雄的意味。“出处高”则取势远,暗逗后文“终归大海”之意。

  写瀑布经历不凡和气象高远,刻画出其性格最突出的特征,同时酝足豪情,为后两句充分蓄势。第三句忽然说到“溪涧”,照应第一句的“千岩万壑”,在诗情上是小小的回旋。当山泉在岩壑中奔流,会有重重阻挠,似乎劝它留步,“何必奔冲下山去,更添波浪向人间”(白居易《白云泉》)。然而小小溪涧式的安乐并不能使它满足,它心向大海,不断开辟前程。惟其如此,它才能化为崖前瀑布,而且最终要东归大海。由于第三句的回旋,末句更有冲决的力量。“岂能”与“终归”前后呼应,表现出一往无前的信心和决心。“作波涛”三字语极形象,令人如睹恣肆浩瀚、白浪如山的海涛景象。从“留”、“归”等字可以体味结尾两句仍是人格化的,使人联想到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的豪情壮怀。瀑布的性格至此得到完成。

lián

chén tángdài 

qiānyánwànláo yuǎnkànfāngzhīchūchùgāo   huáng
jiànnéngliúzhù zhōngguīhǎizuòtāo   chén
从明后而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从明后而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译文:跟随丞相,游春观景,登上了铜雀台,欢娱之情油然而生。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译文:仰脸望天,天空显得无比开阔,低头看地,地上记载着丞相的伟绩。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译文:这真是个雄伟而高大的建筑,两边的高台好似漂浮在太空。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译文:美丽的飞阁高接云天,远远地连着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译文:可以看到漳河之水曲弯流长,亦可看到座座花园郁郁青青。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译文:(在这里)左右还有另两座高台,台上有龙凤的金玉雕像。
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
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
译文:而东西两侧又有两座高桥,如同空中彩虹一般。
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
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
译文:(在这里)低头可看到皇都的宏大壮丽之美,抬头则见云霞的轻慢浮动之美。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译文:(于高台上)喜悦于众多才子的争相荟萃,好似周文王梦见飞熊而得太公望。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译文:(如此得意之下)仰头享受春风的温暖轻柔,闻听春季百鸟那宛如幼婴哭泣般的嘤嘤鸣叫。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译文:直达天云的高台既然都已经立起来了,那么家父的愿望必定能实现!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晖光。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晖光。
译文:对天下施以仁政,使得人们对京都倍加恭敬。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三国志》版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三国志》版
译文:这样还要说只有齐恒公和晋文公所治理的才算是盛世,这种人岂明白到底何为圣明之君?
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译文:就(像家父管理的)这样已经很好了!恩惠和恩泽已经远扬于天下了!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译文:这般成功地辅助了皇帝,安定了四方啊!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译文:(家父)顺天地的规律而行,其辉煌的光芒如同日月一般!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译文:(这般人物)应该永远尊贵而没有终止的一天,其地位会和东皇太一般,其年岁也会和东皇太一一样长寿。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译文:(他会)拿着龙旗遨游天地,驾着鸾车周游浏览。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
译文:其恩德广布五湖四海,美好的事物越来越多,百姓也安康。
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虾蝾。
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虾蝾。
译文:希望这台子永远牢固,快乐的心情永远都不会结束。
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
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云天亘其既立兮,家愿得乎双逞。
云天亘其既立兮,家愿得乎双逞。
扬仁化于宇宙兮,尽肃恭于上京。
扬仁化于宇宙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辉光。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辉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于东皇。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于东皇。
御龙旗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
御龙旗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三国演义》版
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三国演义》版

  建安十五年,曹操击败袁绍及其三子,并北征乌桓,平定北方。于是在邺建都,于漳河畔大兴土木修建铜雀台,高十丈,分三台,各相距六十步远,中间各架飞桥相连。然后曹植做出这部作品。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画桡(ráo)¹两两枕汀(tīng)沙,隔岸烟芜(wú)²一望赊(shē)³
译文:成双成对的精美画船静静地停泊在滩头沙边,远望对岸寒林衰草迷濛渺远。
注释:¹画桡:饰绘华美的船。桡,原谓桨,此指代船。²烟芜:笼罩着烟气的野草。³赊:语助词。
翡翠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在芦花。
翡翠¹闲居眠藕叶,鹭(lù)(sī)别业²在芦花。
译文:翠鸟在碧绿荷叶上悠然酣睡,白鹭在芦花丛中悠闲栖息。
注释:¹翡翠:指翠鸟,羽毛青翠的水鸟。²别业:原意为别墅,此指白鹭栖息的地方。
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
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pèi)¹翩翩露酒家。
译文:溪边,淡淡的云层笼罩着渔家小屋迷茫一片,翩翩酒旗展露于荒村酒店。
注释:¹野旆:指荒村的酒旗。旆,旗。
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可惜一绷(bēng)¹真水墨²,无人写得寄京华。
译文:只可惜这美如一幅绣成的水墨画卷的水村风光,没有人画出寄往京华的官场大院。
注释:¹绷:绣绷。此代指绣成的绣品。²水墨:水墨画。

  此诗以隐逸的田园生活入题,以“闲望”的姿态、心境,描绘“水村”的秀美景色。但题旨不在表现闲适情致。尾联二句,表现了诗人厌恶繁华尘俗、仕途名利的高洁情操,含而不露,韵味醇厚。

  首联抓住水村的特点,先写停泊在沙洲上的船,用“枕”字以写“闲”,以“两两”写“闲”中不乏和谐美好;再写隔岸烟雾迷朦中的野草,远景和近景明暗配搭和谐,颇有朦胧感,也能紧扣题意,破题功夫相当老到。其实这一联写的还是孟浩然“移舟泊烟渚”那种意境,只是添上“画”,使色彩浓丽得多。

  颔联以翡翠鸟和鹭鸶的“闲”居来衬托自己的“闲”望,写的是静景。这一联很注意炼句,对仗工整,平淡质朴中含有工丽,因而显得自然生动。更重要的是,诗人描绘出一幅幽静的境界,以传达出悠闲的心情。所用的手法和“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相近,但王维用的是反衬,俞紫芝用的是正衬,自然是俞不及王。

  颈联又由近及远,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来写景,出句和第二句一样,富有朦胧感;对句则有杜牧“水村山郭叶旗风”的意境。

  尾联是隐居的诗人,劝诫那些可怜的身处“朱门务倾夺”中的人们,切莫“就中奔走费光阴”,自己多想画一幅《水村闲望》写意画,再题上这首诗送给他们。

shuǐcūnxiánwàng--zhī

huàráoliǎngliǎngzhěntīngshāànyānwàngshē

fěicuìxiánmiánǒubiézàihuā

yúndàndànpèipiānpiānjiǔjiā

běngzhēnshuǐrénxiějīnghuá

绿波春水没渔家,杨柳青青拂钓槎。
绿波春水没(mò)¹渔家,杨柳青青拂钓槎(chá)²
译文:春日绿色的水面泛起波纹,打渔人家的身影却隐没不见。杨柳的枝条随风轻拂着钓舟,原来渔家正“藏”在这里。
注释:¹没:隐藏。²钓槎:钓舟,渔舟。
三月江南春雨歇,一双鳣鲔上桃花。
三月江南春雨歇,一双鳣(zhān)(wěi)¹上桃花。
译文:三月的江南春雨过后,一对鲟鳇鱼突然从桃花花瓣中跃上而出。
注释:¹鳣鲔:都是古代的鱼名。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