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龙虽得请,跃蜧亦须占。既有膏苗益,宁无漂麦嫌。
象龙虽得请,跃蜧亦须占。既有膏苗益,宁无漂麦嫌。
馀霏方映户,反照忽通帘。羁旅愁怀阕,农家喜色添。
馀霏方映户,反照忽通帘。羁旅愁怀阕,农家喜色添。
田间拾穗满,陌上荷锄兼。预想三川迥,秋场万庾尖。
田间拾穗满,陌上荷锄兼。预想三川迥,秋场万庾尖。

jiāxiōngqíngyòngānzhīyùn--guāng

xiànglóngsuīqǐngyuèzhànyǒugāomiáoníngpiàomàixián

fēifāngyìngfǎnzhàotōngliánchóu怀huáiquènóngjiātiān

tiánjiānshísuìmǎnshàngchújiānxiǎngsānchuānjiǒngqiūchǎngwànjiān

司马光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134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负疴颓檐下,终日无一欣。
负疴(kē)¹(tuí)²下,终日无一欣³
译文:破败茅屋抱病居,终日无事可欢欣。
注释:周掾(yuàn)祖谢:指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人。周续之:字道祖,博通五经,入庐山事释慧远,与刘遗民、陶渊明号称“浔阳三隐”。祖企、谢景夷:据萧统《陶渊明传》所记,二人皆为州学士。¹疴:病。²颓檐:指破败的房子。颓:倒塌,衰败。³欣:欢喜。
药石有时闲,念我意中人。
药石¹有时闲²,念我意中人³
译文:药石有时暂停用,经常思念我友人。
注释:¹药石:治病的药物和贬石。泛指药物。²闲:间,间断。³意中人:所思念的人,指周续之等三人。
相去不寻常,道路邈何因?
相去石寻常¹,道路邈(miǎo)²何因?
译文:彼此相隔并非远,感到路遥是何因?
注释:¹寻、常:古代计量长度的单位,八尺为寻,两寻为常。²邈:遥远。
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
周生¹述孔业²,祖谢³响然臻(zhēn)
译文:周生传授孔子业,祖谢响应遂紧跟。
注释:¹周生:指周续之。生,旧时对读书人的称呼。²述孔业:传授孔子的儒教。³祖、谢:祖企、谢景夷。响然臻:响应而至。⁴臻:至,到。
道丧向千载,今朝复斯闻。
¹丧向²千载,今朝复斯闻³
译文:儒道衰微近千载,如今于此又听闻。
注释:¹道:指孔子的儒家之道。²向:将近。³复斯闻:“复闻斯”的倒装。斯:这,指“道”。
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
马队¹非讲肆²,校(jiào)³亦已勤
译文:马厩岂能作讲舍,尔等校书太辛勤。
注释:¹马队:指马厩,养马之处。²讲肆:指讲堂,讲舍。³校书:校对。订正书籍。⁴勤:勤苦。
老夫有所爱,思与尔为邻。
老夫¹有所爱,思与尔²为邻。
译文:我爱古书崇儒道,愿与你们作近邻。
注释:¹老夫:作者自指。²尔:你们。
愿言诲诸子,从我颍水滨。
愿言¹²诸子,从我颍(yǐng)³滨。
译文:真心奉劝诸好友,随我隐居颍水滨。
注释:¹言:语助词,无意义。²诲:劝说。一作“谢”。³颍水:河名,发源于河南登封县境,入安徽省境淮水。晋时皇甫谧《高士传》记,传说尧时有位隐士叫许由,隐居于颍水之滨,箕山之下,尧召他出来做官,许由石愿听,洗耳于颍水。随着这个上古高士的故事在中古时代的传播,颍水便逐渐成为隐逸之所的代语。陶此诗意在以隐居相召。

  这首五言诗是陶渊明为周续之、祖企和谢景夷三人,在马队旁边那样极差的环境讲解和校勘《礼记》所作。萧统《陶渊明传》说:“刺史檀韶苦请续之出州,与学士祖企、谢景夷三人共在城北讲《礼》,加以雠校。所住公廨,近于马队。是故渊明示其诗云:‘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从诗中“意中人”等语中可以看出,陶渊明与周续之等三人亦为知交好友。

  诗从作者自己说起,诗人说自己养病在破败住宅的屋檐下,整日里没有一件高兴的事。除服用药剂和砭石之外还有不少空闲时间,于是想念起那些好朋友。但志趣已相去甚远不再是寻常事,路途遥远也不是什么真的原因。周续之先生正在著述孔子的学业,又有祖企、谢景夷二个在积极响应并将臻于完成。儒家的大道理已失传上千年了,此时又重新听到这些。马队并非是个讲习的场所,校勘书籍也确实够勤奋了。诗人表示应有自己的爱好,只是想与周续之等三人成为邻居。但愿能教导好自己的几个儿子,让他们跟随他到颍水之滨洗干净耳朵。诗中说,“道丧向千载,今朝复斯闻”,这本是令人高兴的事,但请几个饱学之士在马队旁边校书讲《礼》,而马队是武事的畜力所在,这就十分不协调了。诗人希望周续之、祖企、谢景夷能与自己成为邻居,听他们讲习《周礼》,以摒弃名缰利索,甘心与自己一起洗耳于颍水滨,即甘愿终生隐居林泉。

  颖水滨,是巢父、许由隐居之地。这里还有一个饶有趣味的典故:许由因恶闻尧帝召其做九州长而洗耳于颍水滨。巢父牵着小牛来此饮水,说许由故意这样做给世人看,是想得到好的声誉,因此怕污染了小牛的口而牵着小牛到颖水的上游饮水去了。陶渊明诗中的“愿言诲诸子,从我颍水滨。”便是巧用这个典故,并言“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就是说,买卖马匹牲畜的市场不是讲经的场所,勤勉校书也是徒然,以此善意劝导周、祖、谢诸子放弃一切尘念,一心一意做个真正的隐者。

  陶渊明认为周续之、祖企和谢景夷三人校书讲《礼》,十分勤苦,这是对孔子之业的发扬光大,值得赞扬;但他们的所居之处近于马队,与所从事的事业极不相称,未免滑稽可笑。所以诗中有称扬,也有调侃,最终以归隐相招,表明了诗人的意趣与志向。诗中扬抑交替,最后善意相招,显示了陶渊明继承了传统的婉讽特色。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63-66
山无数,烟万缕。憔悴煞玉堂人物。倚篷窗一身儿活受苦,恨不得随大江东去。
山无数,烟万缕。憔(qiáo)(cuì)(shà)玉堂人物¹。倚(yǐ)篷窗²一身儿活受苦,恨不得随大江东去。
译文:眼前是横挡的重重青山,弥漫着千万缕烟雾。看不到你憔悴的面容,分别后我独倚篷窗活活地受苦。恨不得跳进大江,随着东流的江水一块逝去。
注释:双调:宫调名。寿阳曲:曲牌名。疏斋:元代文学家卢挚的号。¹玉堂人物:卢挚曾任翰林学士,故称。玉堂:官署名,后世称翰林院。因翰林院为文人所居之处,故元曲多称文士为“玉堂人物”。²篷窗:此指船窗。

  “山无数,烟万缕。”,一方面是直道眼前精算,渲染分手时的气氛,一方面也有起兴与象征的意义。那言外之意是说:无数青山将成为隔离情人的障碍,屡屡云烟犹如纷乱情丝,虚无缥缈而绵不绝延。

  “憔悴煞玉堂人物。”,原来尽管行程缓缓,“山”、“烟”等外景不时扑入眼帘,而在作者脑海中浮现、心底里念叨的是卢挚。由景到人,说出送别之人的悲凉意绪,实业反衬出自己的悲伤。“憔悴煞”与卢挚所作“痛煞”相呼应,表现出卢挚对珠帘秀的一片深情,同时也形象地道出了别离的痛苦。

  “倚篷窗一身儿活受苦,恨不得随大江东去。”,据卢挚原作中“华传尔载将春去也”一句可知,珠帘秀将乘船离去,也许这是一次长久的离别,也许是一去不返,成为永诀,因双方的心情都很沉重。行舟将发,作者想到等待自己的是寂然一身,孤倚难眠,只有那滔滔的江水与悠悠的离恨与自己做伴,这样的处境实在难以忍受,因而说是“活受苦”。由此而想到了死,一死了之,岂不万事都得到了解脱。“恨不得随大江东去”一句就是这种心愿的表白。至此,作者的感情到达了高潮,全曲也在悲锴沉痛的调子中结束。可贵的是,作者以死殉情的愿望不是用哀艳低沉的调子写出,而是以慷慨悲凉的词语表现。

  《寿阳曲·答卢疏斋》这首小令一改男女情爱的意象,把脉脉之情置在无数山中,万缕烟里,以及东去的大江之上,全然都是开阔宏伟的大自然意象。曲中也用了“煞”字,但这一字用得巧妙,以“代言体”的角度让这位玉堂人物自己去憔悴了。“大江东去”是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演绎过来,竟用到了思爱之情上,这也是此曲的独到之处。

参考资料:
1、 何艳丽.《元曲三百首》: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08-01:136
2、 陈君慧.《元曲三百首》:北方文艺出版社,2013年1月1日:148

luòméifēng··shānshù--zhūliánxiù

shānshùyānwànqiáocuìshātángrénpéngchuāngshēnérhuóshòuhènsuíjiāngdōng

者边走,那边走,只是寻花柳。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
者边¹走,那边走,只是寻花柳。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
译文:这边走那边走,终日宴游寻花问柳。那边走这边走,时时歌舞贪饮金杯酒。
注释:¹者边:这边。

  王衍是五代十国时前蜀的亡国君主。他不问朝政,生活荒淫无度。这首醉妆词就是他生活的写照。词调是王衍所自创。《花草粹编》卷一引《北梦琐言》说:“蜀主衍,尝裹小巾,其尖如锥。宫妓多衣道服,簪莲花冠,施胭脂夹脸,号‘醉妆’,衍作《醉妆词》。”

  词极写恣意游宴的乐趣。

  “者边走,那边走,只是寻花柳。”这首词开头几句是说,这边走那边走,终日宴游寻花问柳。

  “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后几句是说,那边走这边走,时时歌舞贪饮金杯酒。

  为了透彻而极致的写出宴游的乐趣,作者采用民歌中常常运用的重沓交错的手法,从而构成回环往复的形式,创造了一个处处花柳,触目芳菲的环境,表现了流连赏玩,耽于淫乐的情景。

  “者(即这)边走,那边走”,这是略呈变化的重叠复沓。而“那边走,者边走”,则不仅本身重叠复沓,而且和前者又形成参差交错的特点。再加之它们稍被间开,而全词又是不分片的小令,一气直下,所以词既顿挫有致,又特别显得珠圆流走,音节上十分谐婉。“只是寻花柳”和“莫厌金杯酒”,因为被复沓句隔开,造成一种偏宕之致。它们前后的出现,表达了赏景和酣饮之间互为因果关系。而“只是”、“莫厌”二词,则又将人流连于良辰美景,沉溺于赏心乐事的一种极端的追求欲望表现了出来,这种沉浸于醉生梦死的颓废情绪是很强烈的。

zuìzhuāng--yǎn

zhěbiānzǒubiānzǒuzhǐshìxúnhuāliǔ

biānzǒuzhěbiānzǒuyànjīnbēijiǔ

谁言秋色不如春,及到重阳景自新。
谁言秋色不如春,及到¹重阳景自新。
译文:谁说秋天的景色不如春天,等到重阳节又是一番新的景色。
注释:¹及到:等到。
随分笙歌行乐处,菊花萸子更宜人。
随分¹(shēng)歌行乐处,菊花萸子²更宜人³
译文:到处都可消遣游玩,菊花茱萸更是合人心意。
注释:¹随分:到处;随时。²萸子:指茱萸。³宜人:谓合人心意。

zhòngjiǔhuìguānghuàèrquèèr--hán

shuíyánqiūchūndàozhòngyángjǐngxīnsuífēnshēngxíngchùhuāzigèngrén

舟逐清溪弯又弯。垂柳开处见青山。毵毵绿发覆烟鬟。
舟逐清溪弯又弯。垂柳开处见青山。毵(sān)¹绿发²覆烟鬟(huán)³
译文:小船儿沿着弯弯的清溪曲折而行。两岸是浓密的杨柳,偶在风吹开处窥见远远的青山——仿佛像那丝丝绿发披覆着女子的髻鬟。
注释: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一作“纱”。¹毵毵:毛发或枝条细长貌。²绿发:指眼前垂拂纷披的杨枝。³烟鬟:指女子乌黑美丽的头发,喻指云烟缭绕的远山。
夹岸莺花迟日里,归船萧鼓夕阳间。一生难得是春闲。
夹岸莺花迟日¹里,归船萧鼓²夕阳间。一生难得是春闲。
译文:夹岸莺啼花放,在那迟迟的春日里;归船吹箫击鼓,在那西下的夕阳间。啊,一生难得的正是这春天的闲暇。
注释:¹迟日:指春日。²萧鼓:指春社祭神时的萧鼓。

  《浣溪沙·舟逐清溪弯复弯》是首写山水风景的小词,流露出一种《人间词》中难得有的好心情和好兴致。

  起句“舟逐清溪弯复弯”是指小舟在清澈曲折的溪水中自由自在地划行。“逐”,强调了舟行之随意,它不是故意做出曲折的姿态,而是随自然弯曲的溪水而行。正如苏轼论文时所说的“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的那种“行云流水”的境界(《答谢民师书》)。“弯复弯”,与《阮郎归》中“美人消息隔重关,川途弯复弯”的用词虽同而给人的感受不同。“川途弯复弯”是强调前途的艰难阻隔,这里却是写船行的自然随意。“垂柳开处见青山”的“开”字用得很好,它既写出了小舟在杨柳稀疏之处忽然发现柳外青山的豁然开朗之感。这两句写的是放舟春游的自然环境,但也同时写出了人在这种环境中所感到的自由和适意。“毵毵绿发覆烟鬟”是进一步描写近处垂柳和远处青山共同组成的画面。这一句实际上有双关的含义,既可以看作是写近景垂柳远景青山的自然风光,也不妨可以看作在写乘舟春游的美人。

  “夹岸莺青迟日里”写春暖青开的两岸景色,“归船萧鼓夕阳间”写的是游春之人的萧鼓丝竹之乐。古人说:“四美俱,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王勃《滕王阁序》),王国维自己也说过,“四时可爱惟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王国维《晓步》)。大自然的春色提供春色每年都有,而且它如此慷慨地把这美色提供给人间,不分贫富也不论贵贱,只要你有悠闲的心情和审美的悟性,就能够得到尽情的享受。然而,这么简单的两个条件却不是人人都能具备的:萧鼓楼船的达官贵人固然未必真正懂得大自然之美;忧生忧世的诗人则很少有“能狂”的闲暇和“能狂”的兴致。

  在《人间词话》里,作者提出了境界说,大大丰富了文艺批评的理论。境界是一个空间。根据构成空间的要素,境界可分为景境(物境)、情景和意境。一般来说,空间的构成是多因素的,但是空间的维度是由要素决定的,景境是一维的,情境是二维的,意境则是三维的。比如说,在景境空间并非纯粹的毫无情感的景物描写,只不过其主要意蕴是表现物和景的。

  情境是二维空间,作品所表现的是景(物)和情,景既是情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情的背景,是情的衬托。《人间词》中以情境词为多,其中有表现恋情的,有表现思妇怀远人的,有表现伤感的。无论是哪一类情境词,大多采用以景衬情的手法,表现了圣洁的情境。“清溪弯复弯”表达的就是有我之境。作者平素难得欣赏这样的闲适美景,休养的时候身入其境了,所以作者在尽情地欣赏美景。“一生难得是春闲” 正是作者的真情流露,作者对当前的美景是无限珍惜的,词中表现的景是优美的,情是深沉的。

参考资料:
1、 陈永正.《王国维诗词全编校注》: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2、 叶嘉莹 安易.王国维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6年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